在建筑结构中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是什么
构造柱,圈梁

构造柱/圈梁圈梁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
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基础圈梁,也叫地圈梁(DQL);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因为圈梁是连续围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梁。
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按要求圈梁应该在同一水平面上连续、封闭,但当圈梁被门窗洞口(如楼梯间窗口洞)隔断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附加圈梁进行搭接补强。
附加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两梁高差的两倍,亦不小于1000mm.圈梁通常设置在基础墙、檐口和楼板处,其数量和位置与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地基状况和地震强度有关。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刚度及墙身的稳定性。
圈梁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及其所引起的墙身开裂。
在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就显得更加必要。
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
建筑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

建筑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构造柱是砖混结构建筑中重要的砼构件.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砌体墙斜剪破坏模式示意图如上图所示,砌体墙肢受水平力斜剪破坏,在双向剪力H 作用下产生斜裂缝,同时承受弯矩M作用,在受压一侧失稳散落.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工程师已经知道在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提高结构整体性.1975年唐山地震后,通过震害调查发现:在高烈度区设置构造柱对于防止砌体结构突然坍塌作用显著.唐山市在遭遇10度(当时的宏观烈度,相当于今天的地面加速度0.8g)情况下,有几栋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多层砖房,在邻近建筑遭受严重破坏或者大多数都坍塌的情况下,这些建筑均未坍塌.此后国内的试验研究表明:在砖砌体中间设置构造柱,抗侧力能力可比无柱砌体提高50~60%,刚度略有增加,延性系数可达3.24以上,裂缝首先在砖砌体内出现,然后延伸到柱边,严重时可能将柱切断.弱框架—砌体墙结构砌体墙肢的受力特征本质上就是“剪力墙”,因此在墙肢端部均宜设置构造柱.汶川地震后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即提出:“砌体建筑的门窗洞口两侧均应设置约束构造柱”.当墙段长度超过4m时,可在中部设置构造柱.为提高墙肢抗剪强度,可在砌体水平缝中搁置小直径钢筋,形成“带水平筋砌体墙”.将构造柱与圈梁拉结成整体,就形成了弱框架—砌体墙结构为了保障弱框架体系的整体性,在承重墙顶均宜设置圈梁.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弱框架—砌体墙结构体系中,承重砌体墙斜剪破坏后,裂缝开展受到构造柱和圈梁体系的约束,从而达到“裂而不倒”的效果.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是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楼板应尽量现浇;确实需要采用预制板时,应采用装配整体式的楼板;雨棚应通过雨棚梁与楼板或者两侧构造柱可靠拉结;女儿墙应设置压顶梁与构造柱可靠拉结,这些都是实现整体性的构造措施.最后要强调的是,材料质量的施工控制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有极大影响.。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集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集一.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和()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和()。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
4.地震波可分为()和()。
5.体波包括()和()。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
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为主。
8.地震强度通常用()和()等反映。
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
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地震烈度愈()。
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和()来确定.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组,用以体现()和()的影响。
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和()。
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又产生()。
16.面波分为()和()。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和()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和()。
21.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和()。
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来反映.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24.桩基的抗震验算包括()和()两大类。
25.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和()。
26.工程中求解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近似方法有()、()、()、()。
27.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引起扭转的原因主要有()和()两个.28.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和()。
29.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和()。
30.一幢房屋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和()。
31.结构延性和耗能的大小,决定于构件的()及其()。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一、判断题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 X2.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V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X5.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X6.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X7.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V8.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X10.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X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X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X1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 X14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的20%时,认为是规则的V16.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严重。
X17.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18.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
V20.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X21.根据液化指数,将液化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V22.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3.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X 26在抗震设计中,对烈度为9度的大跨、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V 27.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不同地区地震烈度相同。
X25.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X22.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
X29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30.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31.结构的质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32.计算竖向地震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1max 0.75αα= X33.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37.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建筑物圈梁的作用及介绍

建筑物圈梁的作用及介绍
在房屋装修中,有涉及到圈梁一词,对于新业主朋友们来说,可能不太清楚什么是圈梁?圈梁的作用是什么?下面康蓝装饰就给大家讲讲在建筑中圈梁的作用及介绍。
圈梁是封闭的梁体,沿房屋基础或每层楼面下部浇注的封闭混凝土结构,通常设在墙体下部。
挑梁是伸出主体结构的悬臂梁,一端在结构内一端悬空(悬臂梁。
如阳台、屋檐等)。
过梁在房建中是指门、窗、过道等跨径结构受力部件,如门洞上部的混凝土横梁、窗洞上部的混凝土横梁;具有一定的跨度,两端支撑在墙体上,上部受其上砌体结构的荷载,下部无支撑。
这些梁体(除钢、木结构)通常均须配筋。
圈梁的作用是配合楼板和结构柱,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
1、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2、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3、设置在基础顶面部位和檐口部位的圈梁对抵抗不均匀沉降作用最为有效。
4、当房屋中部沉降较两端为大时,位于基础顶面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当房屋两端沉降较中部为大时,檐口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
总结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一、圈梁圈梁的设置:砌体填充墙,当墙高度 >4m时,在墙高中部或门洞顶应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或圈梁,水平系梁与柱、剪力墙的拉结见图集 12G614-1第 10、14页;圈梁或现浇过梁与柱、剪力墙的拉结同水平系梁,但柱、剪力墙中的水平系梁预埋钢筋应改成同圈梁或现浇过梁的纵向钢筋;水平系梁用于非抗震区,抗震区采用圈梁,圈梁高≥120mm,配筋:6、7度纵筋≥4Φ10、箍筋Φ6250,8度纵筋≥4Φ12、箍筋Φ6200,9度纵筋≥4Φ14箍筋Φ6150;圈梁作用: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圈梁的构造: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5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二、构造柱构造柱设置:砌体填充墙长度超过 5米或层高2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外墙中未与柱或剪力墙相连接的独立窗间墙,应在窗间墙的中点处或两端设构造柱;构造柱具体位置除平面图中已标明的,其余均按本条要求设置;构造柱应在主体完工后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柱;未注明构造柱截面为 240x240,纵筋 4φ12、箍筋φ6200;构造柱详图、填充墙与构造柱拉结见图集 12G614-1第 15~16页;构造柱的作用: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构造柱通过与圈梁的配合,形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能力;当墙体开裂以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地震能量,它在限制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摩擦,墙体能够承担竖向压力和一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保证了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至倒塌;构造柱的构造:1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级;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3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地下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当有基础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基础圈梁内;若遇基础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毫米,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

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
圈梁和构造柱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元素,它们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承重:圈梁和构造柱是建筑物的承重结构,能够承受上方建筑物的荷载,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2. 抵抗地震:圈梁和构造柱可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摇晃和振动影响,增强建筑的地震抗性。
3. 分割空间:圈梁和构造柱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将空间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以方便建筑物的使用。
4. 美观装饰:圈梁和构造柱还是建筑中重要的装饰元素,可以美化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提升建筑的艺术价值。
总之,圈梁和构造柱在建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筑物稳定性和美观性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建筑结构中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是什么?
构造柱是种在墙体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柱,用于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填充墙中,只承受竖向力不承受水平力或弯矩。
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按构造配筋,并设置拉结筋。
圈梁一般设置在砖混结构的房屋中比较普遍,主要是为了抗震而设,在结构上和构造柱子拉结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还可以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的振动荷载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民用建筑的房屋其圈梁按楼层设置,一层一道圈梁,通常设置在门窗顶部,主要为了节省门窗上部过梁的设置,如果房屋楼层过高要增设一道(圈梁上部墙体到上层楼面高度超过下部高度时)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内如果超过4米高度要增加一道圈梁,常见的一般只要在墙下无其他梁处都要设圈梁。
什么是构造柱和墙柱?
基础构造柱上面连接的梁叫什么梁?地梁还是地圈梁?
最佳答案
构造柱是种构造配筋的柱,用于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填充墙中,只承受竖向力不承受水平力或弯矩。
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按构造配筋,并设置拉结筋。
墙柱就是和墙融为一体的柱子,由梁板传来的屋盖、楼盖上的活、恒荷载,它可以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
柱子凸出的部分为阳角,凹进的为阴角。
可以解决局部荷载大的问题,防止墙体开裂。
如果你房子下面是扩展条基础,就叫地圈梁,和圈梁作用一样,但截面和配筋都要大。
通常设置在正负零处。
如果你下面是筏形基础,桩基础等,就是叫地梁,也叫基础梁了,这就要计算了,可以起到拉结作用还可以承受上面的荷载,还可以协调地震时各基础的变形,使基础能共同协调工作,基础梁最好设在基础顶面处。
框架结构有圈梁吗?有构造柱吗?
最佳答案
构造柱和圈梁主要起一个抗震作用,维持砌体结构的稳定性,虽然框架结构中一般都是填充墙,但是在框架结构中,为了加强墙体的稳定,防止墙体开裂等情况,在一些情况下还是有要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的:
1、设计要求说明部位该设置圈梁、构造柱
2、墙体横跨度超过4米(一般情况),墙中间要设置构造柱。
其次,砖砌体端部没有框架柱或剪力墙时,一般也会设置构造柱。
3、墙体高度超过6米(一般情况),要设置圈梁(注意圈梁与过梁的区别,圈梁应该是一个闭合的整体)
4、墙体中间开较大的通长洞口、墙体边缘、转角部位,一般会设置构造柱。
5、对圈梁的设置,除了第2点的情况外,还有设计图纸要求的高度要求进行设置(如图纸设计当层建筑门窗洞口较多且顶标高一致时,可能设置圈梁来代替过梁)。
5、现场施工时遇到需要墙体加强加固的情况,经过三方协商而设置圈梁构造柱。
等等,如果不全或不对之处,希望同行指出。
希望答案对你有帮助。
梁、板、柱中应配置哪几种钢筋,各种钢筋起何作用?在构造上有什么要求?梁、板、柱中应配置哪几种钢筋,各种钢筋起何作用?在构造上有什么要求?梁、板、柱中应配置哪几种钢筋,各种钢筋起何作用?在构造上有什么要求?最好是通俗易懂些,谢谢。
最佳答案
我看主要是拿框架结构来评定这个问题的!
1,柱,即框架柱,主要是2级螺纹钢16毫米以上来组成的!它的作用是支撑整个楼面的!
2,梁,即框架梁,一般也是以2级螺纹钢16毫米以上来组成的!是用来连接整个楼面的!
3,现浇板,一般是1级钢筋6.5-12毫米组成的!主要是牢固单独一个楼面的!4,然后现浇板的力传送给梁,梁再把力传送个柱子!这样的接力方式来完成整个建筑的构造!
一般来说梁和柱中配纵向钢筋和箍筋,板中配置纵向钢筋。
纵向钢筋可以承受弯矩和扭矩,箍筋可以承受剪力和扭矩。
至于构造上的要求就复杂了,你可以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一般情况下,梁配置纵向钢筋和箍筋,下部配置受拉钢筋,上部配置受压钢筋,箍筋承受剪力和扭矩。
板在下部配置钢筋网承受拉力,板在支座处上部还要配钢筋。
柱子配纵向钢筋和箍筋。
1、梁:上部贯通纵筋,支座附加纵筋筋;下部贯通的纵筋;箍筋,如果是框架梁,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
如果梁高比较高,还应该在梁中部附加腰筋。
上部筋用来承担负弯矩,下部筋用来承担正弯矩,箍筋用来承受剪力。
2.柱:竖向纵筋和箍筋。
箍筋都是主要承担剪力,纵筋受弯矩,扭矩等.
3.板:板上筋和板下筋,下筋一般贯通,上筋个别做成拉通的,一般都是支座附加,还有板分布筋,一般都是构造的。
关于各种构件的构造要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不能单一而论。
一般情况下,受力筋要考虑构件的最小配筋率,箍筋考虑最小配箍率,钢筋最小间距,最小直径,最大间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