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试验标准和条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实验室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六年级实验室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1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代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是满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代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现象: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很长的时间才长出霉菌。

实验分析:因为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2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材料:四片馒头塑料袋实验过程:(1)选4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3、4号放在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好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3鸡蛋与醋反应实验实验材料:鸡蛋1个、烧杯1个、醋实验步骤:1.烧杯中倒入四分之三醋。

2将鸡蛋放入醋中。

实验现象:1.有气泡生成。

2.鸡蛋皮变软。

实验分析:蛋放入醋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新物质生成,鸡蛋皮变软,说明鸡蛋皮发生变化,转化成别的物质。

霉菌试验标准

霉菌试验标准

霉菌试验标准
霉菌试验是用于评估产品、药品、食品等中是否存在霉菌污染的测试方法。

不同行业和产品可能有不同的霉菌试验标准。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到霉菌试验的常见标准:
1.药品行业:
•USP(美国药典):USP可能包含药品中霉菌的测试要求和方法。

•EP(欧洲药典):欧洲药典也可能包括类似的霉菌试验要求。

2.食品行业:
•ISO 21527-1:食品和饲料中微生物的水平,第1部分:总计数和分类计数的方法。

•ISO 21527-2:食品和饲料中微生物的水平,第2部分:霉菌的计数方法。

3.化妆品行业:
•ISO 16212:化妆品中微生物质量和数量的试验方法,包括霉菌的测试。

4.环境监测:
•ISO 16000-18:室内空气中霉菌的采样和分析。

5.建筑和室内环境:
•ASTM D7338:室内表面上霉菌的培养和定量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

请注意,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根据产品类型、行业和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

在执行霉菌试验时,建议查阅适用的标准文档,并确保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

此外,根据具体需要,可能还需要考虑使用认可的实验室进行测试。

GJB150A三防试验(霉菌盐雾湿热)

GJB150A三防试验(霉菌盐雾湿热)

GJB150A三防试验(霉菌盐雾湿热)一、试验概述GJB150A三防试验,即霉菌盐雾湿热试验,是我国针对军工产品可靠性考核的重要环节。

该试验旨在模拟产品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状况,检验产品在霉菌、盐雾、湿热环境中的防护性能,确保军工产品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

二、试验项目及要求1. 霉菌试验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霉菌环境中的抗腐蚀能力。

试验方法:将产品放置在含有一定量霉菌孢子的试验箱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霉菌在产品表面生长繁殖。

试验要求:产品表面霉菌生长率不超过5%,无严重腐蚀现象。

2. 盐雾试验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盐雾环境中的抗腐蚀能力。

试验方法:将产品放置在盐雾试验箱内,以一定浓度的盐水喷雾,模拟海洋气候对产品的影响。

试验要求:产品表面无明显腐蚀、斑点,功能正常。

3. 湿热试验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的适应性。

试验方法:将产品放置在恒温恒湿试验箱内,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模拟热带气候对产品的影响。

试验要求:产品无变形、膨胀、脱落等现象,功能正常。

三、试验流程1. 试验前准备:对产品进行清洗、干燥,确保表面无油污、灰尘等污染物。

2. 试验实施:按照上述试验项目及要求,依次进行霉菌试验、盐雾试验和湿热试验。

3. 试验过程中,定期观察产品状况,记录试验数据。

4. 试验结束后,对产品进行清洗、干燥,检查外观及功能。

四、试验注意事项1. 试验过程中,要确保试验条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因环境波动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对于试验中的关键步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执行,确保试验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3. 在试验过程中,若发现产品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4. 试验结束后,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证下次试验的顺利进行。

五、试验结果判定1. 霉菌试验:产品表面霉菌生长面积小于5%,且无严重腐蚀现象,视为合格。

2. 盐雾试验:产品表面无明显腐蚀、斑点,紧固件无松动,功能正常,视为合格。

霉菌试验环境试验鉴定大纲

霉菌试验环境试验鉴定大纲

×××××环境鉴定试验大纲共7页单位名称二零零×年××月××日×××××环境鉴定试验大纲签署页编写:校对:审核:批准:1试验目的确定×××的抗霉能力.2适用范围本大纲仅适用于×××的环境试验。

3引用文件和试验依据GJB150—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4试验样品说明型号与名称:数量:5试验通用要求5。

1标准大气条件5。

1。

1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温度:15ºC~35ºC;相对湿度:20%~80%;气压:试验场所压力.5。

1。

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3ºC±2ºC;相对湿度:50%±5%;气压:86~106kPa。

5.2试验条件允许误差温度:试验样品附近测量系统的温度应在试验温度的±2.0℃以内;相对湿度:控制传感器附近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在被测值的±5%以内;气压:±5%;频率:±2%,低于25Hz为±0。

5Hz;加速度:±10%;其它见试验条件的具体要求。

5。

3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的要求本次试验所使用的试验设备应能产生和保持试验所需的环境试验条件,各种应力的容差应能满足试验条件中的规定。

用于监测试验条件参数的测试仪表的精度至少应为被测参数容差的1/3,其标定应能追溯到国家最高计量标准。

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均应经过计量检定,并应在有效期内.5。

4试验条件的监测及记录要求试验过程中,承试方应对试验设备进行连续监测,以保证温度、湿度等应力在规定的容差范围内,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连续记录。

5。

5试验程序5。

5。

1预处理试验样品不允许进行清洁处理。

5。

5。

2初始检测试验前,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特别注意污染表面、缺陷及存在的其它任何有助于霉菌生长的状况,并在详细记录.5.5。

GJB150A三防试验(霉菌 盐雾 湿热)

GJB150A三防试验(霉菌 盐雾 湿热)

GJB150A三防试验(霉菌、盐雾、试验)1 湿热试验1.1 试验条件按照GJB150.9A-2009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期间,受试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试验条件见表2。

1.2 试验程序按照GJB150.9A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 试验程序如下:a)完成初始检测后,试验箱内的温度调节为23℃±2℃、相对湿度为50%±5%,并保持24h;b)调节试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5%;c)按表2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在第5和第10个循环周期的末尾进行性能检测;d)调节温湿度条件使其达到标准大气条件。

进行性能检测以便与试验前检测结果对比。

e)全面目视检查试件,并记录试件在湿度条件下暴露引起的变化情况。

1.3 合格判据试验前、后的产品外观和功能性能检验项目结果合格,同时试验中的功能性能检测结果合格,则判定合格。

2 霉菌试验2.1 试验条件霉菌试验以典型样件进行试验,霉菌试验条件见表3。

2.2 试验程序试验程序按以下步骤进行a)将试件安装在试验箱内合适的支架上或进行悬挂;b)在接种前将试件放置在工作中的试验箱内(温度30℃±1℃、相对湿度95%±5%)至少4h;c)通过喷雾器将混合孢子悬浮液以很细的薄雾喷在棉布对照条上以及试件表面进行接种,为了使空气进入试件的内部,在复位试件的外壳时不要上紧紧固件,接种后立即开始试验培养;d)按照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e)在试验7d后,检查对照条的霉菌生长以确认试验箱内的环境适合霉菌生长。

此时与试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每个对照条应至少有90%的表面被霉菌覆盖。

否则,调节试验箱到所要求的适合霉菌生长的条件后重新开始整个试验。

在试验期间对照条留在试验箱内;f)若在试验7d后对照条90%以上的表面出现霉菌生长,则继续试验直到试验所要求的时间为止。

若试验结束时与试验7d时相比对照条上霉菌的生长没有增加,则说明本次试验无效;g)在试验结束时应立即检查试件。

霉菌试验-GJB-150.10A-2009

霉菌试验-GJB-150.10A-2009

霉菌试验就是检测产品抗霉菌的能力和在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条件下(即高湿温暖的环境中和有无机盐存在的条件下),设备是否受到霉菌的有害影响。

用途:霉菌试验主要针对军用装备及民用电子产品、线材、橡胶等材料,按标准规定进行各类霉菌的培养,在规定的时间(通常28天)后,对产品外观性能进行评价,以确定产品防霉的等级。

霉菌试验的标准有:
GJB 150.10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霉菌试验
HB 6167.11-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霉菌试验.
GJB4.10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霉菌试验
GB T 2423.16-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
GB/T10588-2002 GB 10588-89
除了霉菌测试,GRGT开展的其他可靠性测试项目有:
1.气候环境可靠性: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恒温恒湿、高温高湿、低温低湿、快速温度变化、冷热冲击、高压蒸煮(HAST)、盐雾腐蚀(中性盐雾试验、铜加速盐雾试验、醋酸盐雾试验交变盐雾试验)、人工汗液试验、气体腐蚀测试(SO2/H2S/HO2/CL2)、耐焊接热,沾锡性,防尘测试(IP1X-6X),防水测试(IPX1-X8)、产品阻燃测试,UV老化(荧光紫外灯)、太阳辐射(氙灯老化、卤素灯)等项目;
2.机械环境可靠性:振动(随机振动,正弦振动)、机械冲击(半正弦波、方波和锯齿波)、
碰撞试验、跌落测试、斜面冲击试验,温湿度+振动三综合、高加速寿命测试(HALT)、高加速应力筛选(HASS、HASA)、插拔力,插拔寿命测试,按键寿命测试、摇摆试验、耐磨测试、附着力测试、百格测试等;
3.电气性能包含: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电压,电流测试,电缆阻抗测试等等。

霉菌鉴定结果

霉菌鉴定结果

霉菌的鉴定方法参照微生物学实验手册[118]。

(1)菌落特征的鉴定观察:观察菌落形状、特征,菌落颜色,培养基颜色是否有变化等。

(2)菌株特征及孢子形态观察:挑取菌株的少量菌丝于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菌丝的颜色、特点,有无特殊构造,成熟子实体的颜色、形态等。

(3)霉菌的糖化能力测定实验:配制含有4%淀粉的溶液100ml,加入一定体积菌液并发酵24H后,测定溶液中还原糖的含量,采用DNS法测定溶液中还原糖的含量。

霉菌的糖化能力表示为F。

(1) 原理碱性条件下,3,5-二硝基水杨酸(DNS)溶液与还原糖溶液共热被还原为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物质),还原糖则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的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在540 nm 波长下测定棕红色物质的吸光度。

(2) 1mg/ ml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100 mg分析纯葡萄糖(预先在80 ℃烘至恒重),置于小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00 ml的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冰箱中保存备用。

(3)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将6.3 g 3,5-二硝基水杨酸和262 ml 2mol/L NaOH溶液,加到500 ml含有185 g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5 g结晶酚和5 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

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4) 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取7支25 ml刻度试管,编号0~6,分别加入0、0.2、0.4、0.6、0.8、1.0、1.2 ml 葡萄糖标准溶液于7支试管中,并以蒸馏水补至2.0 ml,然后各加入DNS试剂1.5 ml。

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 min,取出后立即冷却至室温,再以蒸馏水定容至25 ml刻度处,颠倒混匀。

在540 nm波长下,用0号管调零,分别读取1~6号管的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葡萄糖毫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3-1)。

得到回归方程y=49.665x+1.3421,其相关系数R2=0.9951。

实验食品中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

实验食品中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

实验 食品中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细菌总数检验的意义。

2、掌握样品稀释处理的方法和菌落总数计数的方法3、掌握国际法测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和技能4、掌握测定霉菌和酵母菌的方法和技能5、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二、原理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

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

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

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 。

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

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 。

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

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三、试剂和仪器细菌总数的检验部分:(一)最先准备的器材(清洗、烘干、包扎、灭菌)规格名称 数量 用途1、500ml广口瓶 1个 稀释样品2、500ml三角瓶 1个 配制生理盐水3、250ml三角瓶 2个 配制营养琼脂4、18×180mm试管 3支 稀释样品5、1ml移液管 5 支6、直径为90mm平皿 10套 倒营养平板7、250ml量筒 1支8、玻璃珠:直径约5mm(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剪刀1把 不锈钢药匙1把 称量纸:适量酒精消毒的器材:吸耳球1个,滴管胶头4只, 开瓶器(三)应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基总量 所用容器1、0.85%NaCl生理盐水 1瓶 300ml/瓶 500ml三角瓶2、营养琼脂: 2瓶 100ml/瓶 250ml三角瓶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部分:(一)最先准备的器材(清洗、烘干、包扎、灭菌)规格名称 数量 用途1、500ml广口瓶 1个 稀释样品2、500ml三角瓶 1个 配制生理盐水3、250ml三角瓶 2个 配制营养琼脂4、18×180mm试管 3支 稀释样品5、1ml移液管 5 支6、10ml移液管 1支6、直径为90mm平皿 10套 倒平板7、250ml量筒 1支8、玻璃珠:直径约5mm 适量(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剪刀1把 不锈钢药匙1把 称量纸:适量酒精消毒的器材:吸耳球1个,滴管胶头4只(三)应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基总量 所用容器1.灭菌蒸馏水: 1瓶 300ml/瓶 500ml三角瓶2.高盐察氏培养基: 1瓶 120ml/瓶 250ml三角瓶3.孟加拉红培养基: 1瓶 120ml/瓶 250ml三角瓶四、实验内容细菌总数的检验部分:(一)、基本操作过程:样品称量→→样品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试验♦一、概述♦二、霉菌的试验方法♦三、防霉措施♦四、有关标准概述♦霉菌的危害♦霉菌试验的定义♦霉菌试验的目的霉菌对材料和产品的影响♦直接危害是霉菌生长食取材料中的有机成分,直接导致结构破坏、强度降低、物理性质变化等。

间接危害是霉菌分泌的新代排泄物有机酸和其他离子化合物,造成电解或老化效应,某些触媒剂,还促成氧化或分解作用的发生,间接导致材料及部件的损坏。

长霉造成的故障模式:---引起电子或电气设备失灵---减低绝缘材料的电性能---造成燃油系统的腐蚀和堵塞---破坏密封---使金属件腐蚀---使玻璃产生蚀刻低压与霉菌这两个因素的组合不会增大二者本身的影响太阳辐射与霉菌因为太阳辐射产生热,所以这个组合不可能产生影响,和高温与霉菌的组合相同。

此外未经过滤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盐雾与霉菌这是一个相容的组合湿度与霉菌湿度有助于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但不会增大它们的影响高温与霉菌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但是,在71℃(160 ℉)以上,霉菌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了低温与霉菌低温影响霉菌的生长。

在零度以下,霉菌保持在假死状态霉菌试验的定义♦霉菌试验是气候环境试验的一个项目。

用于考核产品或材料抵抗霉菌侵袭的能力。

它于一般环境试验一样,考虑产品在实际运输、储存或使用中,最易遭受霉菌危害的环境条件,在试验室中用人工模拟创造霉菌生长最适宜环境进行试验。

霉菌试验的目的♦为确定产品抗霉菌侵蚀能力,必须制定一个与实际工作条件相似,能判断霉菌的侵蚀作用和给出正确评价的试验方法。

它将为产品的选材、结构和设计提供依据以保证产品能在有大量霉菌存在的气候环境中安全可靠地运行二、霉菌试验方法:1、霉菌试验的分类:♦天然暴露试验:直接暴露在选定的湿热环境中。

有室、室外的暴露试验和埋土试验的方法。

♦试验室人工加速试验:常用有湿室悬挂法和无机盐琼脂平皿法。

2、菌种的选择♦黑曲霉♦黄曲霉♦杂色曲霉♦绳状青霉♦球毛壳霉3、试验样品的准备♦霉菌试验不得采用经过盐雾、沙尘等试验的试品。

♦试验样品一般不进行清洁处理。

♦试验样品在受试前需要进行外观检查,特别注意污染表面,缺陷及存在的其他任何于霉菌生长的状况,并作详细记录。

♦试验样品需要进行性能测试时,在受试前应按试验样品的技术条件进行测试,并记录原始数据。

♦试验样品一般按委托试验单位交付的状态(或按有关标准规定的状态),置放在霉菌箱(室)的试品架上♦将对照样品垂直放置在接近试验样品处,但不得与试验样品接触。

♦试验样品与对照样品同时接种。

4 、霉菌试验条件的控制♦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温度控制♦对于恒定的霉菌试验,温度控制在29±1 °C;♦对交变霉菌试验,前20h控制在30±1°C; 后4h 温度为25±1°C相对湿度控制♦对于恒定的霉菌试验,相对湿度控制在95%-99%C ;♦对交变霉菌试验,前20h为95±5%; 后4h 相对湿度为100%风速控制♦风速控制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的风速,控制在0.5m/s—2m/s之间。

试验箱(室)的风速应保证试验箱温、湿度的均匀。

如果风速过小,箱会产生温度梯度影响霉菌的生长;风速过大,会将孢子吹落使悬挂的试品晃动抖掉孢子,尤其在孢子萌发的初期更严重。

5、试验过程中的检查♦前七天,是霉菌孢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七天后检查对照样品长霉情况,长霉覆盖面积达90%以上时,说明试验条件适宜,否则说明试验条件不适宜,试验应重新进行。

♦在七天以后试验中对照样品上的霉菌生长程度应逐渐增长,这样证明试验是有效的。

反之,证明试验无效,试验应作废。

6、试验结果等级评定♦生长部位♦复盖面积♦颜色♦生长形式♦生长密度♦生长厚度♦对试品化学、物理或结构的影响分5级即:0级、1级、2级、3级及4级。

7 、判别受试产品合格与否♦长霉等级给出之后,要判别受试产品合格与否,还应考虑产品技术条件,产品制造工艺,产品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等方面综合判断受试产品的抗霉性能是否合格,由产品专业标准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定。

8 、试验周期耐霉性很差或生霉迅速的试验 7-14 天耐霉或生霉缓慢的试品 3-4 个星期对样品外观检查时28天对性能检查时84天9、霉菌试验中的灭菌问题霉菌试验中的灭菌问题,是霉菌试验当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灭菌的彻底与否,将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程度,也就是能否确切反映霉菌试验的真实情况,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目前霉菌试验所用的灭菌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热力灭菌、化学灭菌及物理方法等三类。

9.1、热力灭菌热力灭菌在灭菌方法中占主要地位,它可分为干热灭菌及加压蒸气湿热灭菌法两种。

♦(1)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方法一般用于经高温处理不易损坏的干燥物品。

含水的物品不能采用干热灭菌。

♦(2)湿热灭菌(这里主要指加压蒸气灭菌法)加压蒸气湿热灭菌主要是利用高压蒸气的灭菌作用进行的。

9.2、化学灭菌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灭菌,可算作化学灭菌。

一般被霉菌污染过的试验箱,可用化学药剂产生的蒸气进行薰蒸。

手、皮肤被污染可用30%来儿洗手,碘酒杀菌力强,也是皮肤较好的消毒剂,来儿可用做室消毒,急需的玻璃器皿等也可用化学药剂进行洗涤进行药剂灭菌9.3、物理方法灭菌♦利用紫外线灯照射,紫外线灭菌原理主要由于微生物细胞原生质含有很多能吸收辐射能而发生光化反应的分子。

10、霉菌试验的应用对象♦霉菌试验是作为鉴定产品抵抗霉菌侵害能力的一种手段,对在湿热环境条件下贮存、运转和使用的设备,无疑应经受这种试验的考核。

经过试验,就能够确定其抗霉能力以及长霉程度。

♦霉菌试验,可以用整台设备、零部件、非金属材料做试验,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每一种受试样品应选取三件进行试验,以便以两件试验样品评定结果为准。

♦长霉与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等密切相关。

在产品设计、制造时就必须采取防止霉菌的侵害。

在产品试制定型试验中予以试验考核、鉴定防霉腐成效。

当经过定型鉴定其设计、材料、工艺都基本固定下来,在批量生产中,一般原则不会改变,可不需再做霉菌试验。

只在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变更而影响到环境防护性能时,须重新进行霉菌试验的考核。

三、防霉1、防霉设计各种环境因素对设备和材料的影响,提供了大量避免或减少这些有害影响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产品时应充分预计到产品所处的生物环境条件,了解霉菌生长的原因、条件、危害及预防方法,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产品的防霉措施不应是单一的孤立的,而必须从产品的选材、结构设计入手并贯穿于产品的加工处理、装配试验、包装运输贮存以及使用和维护等一系列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2、防霉措施♦防霉措施如下:(1)尽可能采用抗霉性能良好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延长霉菌生长所需要的时间,使由于长霉而导致的材料损伤减至最小。

(2)必须避免装配产品时形成长霉的潮湿窝,如在未密封的成对插头插座之间或在特定的位置的印刷电路板和接端连接器之间都不应有明显的潮湿窝。

(3)采用全密封的结构,里面充以干燥清洁的气体,是防止霉菌生长的最好方法。

(4)部分密封的外壳放置干燥剂并定期更换或采用加热来保持壳低湿度以避免长霉。

(5)当选用的材料耐零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使用防霉剂。

防霉剂可以加入到漆、橡胶和塑料中,防霉剂也可以与载体喷涂或侵涂于所要防护的材料或产品上,或将杀菌剂制成药片置于需防护产品的外壳中。

(6)在装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手汗、污物的污染。

(7)有外壳的产品,应定期进行清理,除去可供霉菌生长的营养物质如灰尘和污垢,以防止产品长霉和损坏。

(8).自然通风容易积聚灰尘,所以产品部易于积聚灰尘的部位应有足够适度的空气流,以阻止霉菌的生长。

(9)为了防止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长霉可以采用防潮包防霉包装。

(10)如材料和产品允许时,也可用紫外线或臭氧法灭菌。

(11)光学玻璃可以防雾防霉憎水膜层保护其不受潮气侵蚀达到防霉的目的。

(12)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环境条件和改善产品工作和贮存的环境条件。

3、防霉剂♦(1)防霉剂一般具备的条件对霉菌有广泛的、强烈的抑制或杀伤能力,而对人体无害或害处较小的;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或溶解度极小;对材料或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外观无不良影响;经济实用。

♦(2)常用的防霉剂五氯酚钠对硝基酚五氯酚五氯酚锌五氯酚苯汞苯基硫柳汞硫柳汞8-羟基喹啉铜醋酸苯汞S67(有机锡)S59(有机锡)四、霉菌试验有关的标准♦根据标准的适用围,国际上的长霉试验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标准。

♦第一种用于产品(元件、设备、装配件)类型标准,这类型有iec、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德意志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印度和美国军标等长霉试验方法标准。

♦特点是对各种产品进行试验时,采用规定的一套菌种。

试验的温湿度、除捷克和美军标准采用交变循环二阶段法外,都采用恒定的温湿度条件。

试验周期采用28天为主,用84天的有联邦德国、美军标等标准。

产品长霉后的长霉等级,捷克和印度标准只分二级,以“有”“无”表示,但印度标准比较明确提出“无霉菌生长为合格”。

上述其他标准均为多级,iec、英、法、德等标准都从0级至3级,美国军标从0级至4级。

但多数标准均未提出合格等级的规定。

♦第二种用于产品材料类型标准,这类型有日本和前联两个标准。

特点是根据产品和材料性质,选用不同的菌种进行组合,然后混合使用。

日本标准的试验周期,视产品和材料的难易,选用不同的长霉试验周期,但一般工业产品试验,仍然选择28天的试验周期作为考核。

前联标准均规定试验28天。

产品长霉后的长霉等级也属多级制,从0级至5级。

这个标准也均未提出长霉合格等级的规定。

♦第三种用于材料类型标准,这类型有iso、astm、aatcc等标准,iso标准的长霉方法针对塑料(pvc)材料,astm标准针对合成材料,aatcc标准针对纺织物。

特点是用无机盐琼脂培养皿法。

长霉试验周期选用21天。

试验样品长霉后的长霉等级仍然为多级制,这几个标准也均未提出合格等级规定。

上述三类标准中,第一、二类标准的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周期等主要技术指标大致相似,区别较大的是试验菌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