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汇率决定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new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new

n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前提包括:第一,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
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第二,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
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这样,两国由可贸易
商品构成的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
∑aipi=e∑ai * pi*
式7-2-2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new
n 上式中, ai和pi 分别表示本国第i种贸易商品的权数和本 币价格; ai * 和 pi* 分别表示外国第i种贸易商品的权数 和外币价格。用p,p*分别表示所有贸易商品的综合价 格水平,则有: p=ep* 式7-2-3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new
2、相对购买力平价
n 在绝对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上,相对购买力平价说认 为汇率依据两国物价水平被确定下来,经过一段时间 之后,两国物价水平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幅度不一 样,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发生变化,新汇率是由两国 货币的购买力相对变化率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
金按政府宣布的比价自由兑换。黄金只发挥储藏手段 和稳定纸币价值的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new
n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 大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筹集资金以应付 战争和刺激经济,大量发行纸币,导致纸币与黄金之的固 定比价无法维持,金汇兑本位制在几经反复后终于瓦解, 各国普遍实行纸币本位制度。
e= pi/pi*, 式7-2-5 例如,以美国为本国,英国为外国,原来汇率为$2/£, 美国原来物价水平为200,英国原来物价水平为100。 现在美国物价水平上涨20%,现在物价水平为240,英 国物价水平上涨10%,现在物价水平为110。则pi=120, pi*=110,则新汇率=2×120/110=$2.18 /£

国际金融-ppt-课件-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下)

国际金融-ppt-课件-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下)

二、资产供给变动与资产市场的短期调整
对供给相对量变动的分析
BB
e
M’M’
可以看出在本国债券市场 进行的操作对本国利率影
e1
B
响更大,在外国债券市场
MM
进行的操作对本国汇率影
响更大。可见,对于相同
的货币供给量,在假定本
e0
A
国债券与外国债券不可完
F’F’
全替代时,它的内部组成
FF
结构可以影响到利率与汇
(二)经常账户盈余导致的外国债券供给增加的经济效应
二、资产供给变动与资产市场的短期调整
• 首先,从短期看,汇率是同时由三种资产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 时所决定的,汇率同利率有密切关系。资产总量和货币政策可以 改变汇率和利率,引起汇率和利率反向运动。
• 其次,货币供应量通过金融市场对汇率的影响要比通过相对物价 和购买力平价对汇率影响快的多。因此,从短期看,汇率是资产 选择决定的,而不是相对物价或购买力的对比决定的。
➢ 第一,本国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的影响。 ➢ 第二,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 ➢ 第三,本国利率上升的影响。
二、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i- i*=Etet+1-et
e t 表示t时期的即期汇率(对数形式), Etet+1表示在t时期市场
投资者所预期的下一时期汇率水平(对数形式)。
et =Zt+ (Etet+1-et)
et =(1/1+ )(Zt+ Etet+1)
表示即期汇率水平是即期的经济基本面状况(例如即期的货币供给、
国民收入水平,用Zt 表示)以及对下一期预期的汇率水平 ( Etet+1 )的函数,所以对下一期汇率水平的预期直接影响到即

第五讲汇率决定理论

第五讲汇率决定理论

即期汇率决定模型
国际收支说基本原理
应用贸易收支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关理论分析来探讨 深层的汇率决定因素。假定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汇率是外 汇市场上的价格,通过自身变动实现外汇市场供求平衡, 从而使国际收支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即CA+KA=0 国际收支说基本原理概括为:
焦点问题就是围绕英镑汇率究竟是由英镑的对内价值
还是由外汇市场供求来决定的。派生出平价派与供求 派。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 19世纪末葛逊提出“国际借贷说”。
国际借贷说:
1861年,英国学者戈逊(G.J.Goschen)出版了
《外汇理论》一书,以其为代表的这类观点被称为“国 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 国际借贷说的基本观点是,一国汇率的变动取决于 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对比。
远期汇率决定模型
抛补套利者
1+id=F/S(1+if) →F=F*
当F=F*时,持有两种货币等价 当F﹥F*时,持有外币,卖出远期外汇 当F﹤F*时,持有本币,买进远期外汇
F 出口商
F* 保值者 进口商 套利者 卖出远期外汇 买入远期外汇
• 贸易商曲线(进口商、出口商)与套利者曲线相加得 到保值者曲线。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利率平价说:
凯恩斯于1923年在《货币改革论》一书中首次系 统提出远期差价决定的利率平价说(Theory of Interest Parity) 英国学者艾因齐格(Paul Einzig)在其1931年出 版的《远期外汇理论》和1937年出版的《外汇史》中 进一步提出动态利率平价的“互交原理”(Theory of the Riciprocity)
购买力平价说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西⽅汇率理论的发展线索1、⼀战以前(⾦本位制时期):国际借贷说2、⼀战——⼆战:购买⼒平价理论√汇兑⼼理说利率平价理论√3、⼆战——1973年:由于实⾏固定汇率制,对汇率理论的研究⼀度沉寂。

这⼀时期,西⽅⾦融理论以国际收⽀问题为主题。

4、1973年⾄今:国际收⽀说√资产市场说(包括汇率货币论、汇率超调模型、资产组合平衡论)√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分析第⼀节⾦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本位制(Gold Standard)是以黄⾦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包括⾦币本位制(Gold Special Standard System)、⾦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 System)、⾦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三种形式,其中⾦币本位制是典型的⾦本位制,后两种是削弱了的、变形的⾦本位制。

典型的⾦本位制度的特点国内流通⾦铸币,⾦币有⼀定的重量和成⾊,有法定的含⾦量;⾦币可以⾃由流通、铸造、熔化、输出⼊国境;辅币和银⾏券可以按其⾯值⾃由兑换⾦币。

⾦块本位制国内不流通⾦币,只流通纸币(银⾏券),纸币规定含⾦量;纸币在⼀定数额以上可按含⾦量兑换⾦块;;节省国内黄⾦。

⾦汇兑本位制国内不流通⾦币,只流通纸币(银⾏券),纸币规定含⾦量; ? 纸币可以兑换外汇,这些外汇可以在关系国兑换黄⾦; ? 既节省国内黄⾦,⼜节省国际间黄⾦。

⾦币本位制度下,决定汇价的因素有两个:⼀是铸币平价;⼆是外汇供求。

(⼀)铸币平价(Mint Par ):铸币平价是指两个实⾏⾦本位制度的国家,其单位货币的含⾦量(Gold Content )之⽐。

重量成⾊含⾦量£1:123.27447格令×(22/24)=113.0016格令 $1:25.8格令 ×(90/100)=23.22格令因此,英镑与美元之间的铸币平价为表⽰:1英镑⾦币的含⾦量是1美元⾦币含⾦量的4.8665倍。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上1030)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上1030)

汇率理论第五章第五章 汇率理论汇率决定问题概述汇率决定问题概述第一节第一节•货币制度的演变•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二、二、 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1、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1、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铸币平价:以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

是金平 铸币平价:价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谓金平价,就是两种货币含金量或所代表金量的对比。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 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

美国的黄金输入点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法定平价:货币汇率由纸币所代表的金量之比决定。

也是金平价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这两种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度在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这两种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度下,虽说决定汇率的基础依然是金平价(法定平价),但汇率波动的幅度则由政府来规定和维护,不再受制于黄金输送点。

3、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第二节 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购买力平价说第二节•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系统阐述则是瑞典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完成的。

•购买力平价的基本思想: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分析、检验与评价一、 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一、•一国内部的商品可以分成以上两种类型:•区域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称之为可贸易商品(tradable goods);•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称之为不可贸易商品(non-tradable goods)•第一,某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时,就有可能引起套利活动的发生。

汇率决定理论ppt38页

汇率决定理论ppt38页

➢多恩布茨关于汇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分析 可作如下表述:
➢ 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如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 后,由于短期内价格粘住不便,实际货币供应量 就会增加。要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人们对实际 货币余额的需求就必然增加。实际货币需求是国 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函数。在国民收入短期内难以 增加而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利息率就会下降,人 们愿意拥有所增加的实际货币余额。在各国资本 具有完全流动性和替代性的情况下,利息率下降 就会引起资金外流,进行套利活动,由此导致外 汇汇率上浮,本币汇率下浮。
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
➢ 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对非抛补套利者而言,持有
本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同样是本币的利息率(rd),但 持有外币资产所获取的预期收益率不再是外币利息率
(rf)加远期外币升水率(p),而是外币利息率加汇率
上升率(πe)。
1 id
E(es es
)
(1
i
f
)
E(es ) 1 id es 1 i f
➢ 缺陷 : ➢ 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存在及其对汇率的影响。 ➢ 它忽视了非贸易品的存在及其影响。 ➢ 忽略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所产 生的制约。 ➢ 计算购买力平价时,编制各国物价指数在方法、 范围、基期选择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技术性困难。
利率平价说
➢ 利率平价说说明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 而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则通过国际资金套
➢国际借贷说的基本观点是,一国汇率的变 动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对比。
➢பைடு நூலகம்买力平价说:
➢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出版 了《1914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 “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一国汇率水平和变 化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 决定的。

5汇率决定理论上

5汇率决定理论上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一种货币价格的 高低取决于它对商品购买力的强弱,决定汇率最基 本的依据应是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
前提:①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成立;②两国 物价指数中可贸易商品的权重相同。
绝对购买力平价公式
iPi e iPi *
该式的含义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 两国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 。
一、国际收支说的早期形式:国际借贷说 英国经济学家葛逊:1861 ,“国际借贷说” 一国汇率的变化,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的,而外汇的供求是由国际收支引起的。 当一国的对外债权大于对外债务,即对外流动 借贷出现顺差时,外汇供给将大于外汇需求,该国 货币汇率将上涨。反之,该国货币汇率便会下跌。
二、国际收支说的基本原理 汇率实际取决于国际收支,影响国际收支的因 素也将间接影响汇率。表达式为:
第三节 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利率平价说
一、套补的利率平价 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 三、从利率平价说角度对远期外汇市场
的分析 四、对利率平价说的简单平价
理论的背景 随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资本在国际
间的移动日益成为影响汇率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凯恩斯:1923年,古典利率平价理论 保罗·艾因齐格:现代利率平价理论
金汇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 通过纸币间接充当
不充当 稀少充当 基本充当 以黄金为基础充当 全面充当 更多充当 较少充当
纸币本位 制度
不充当 不充当 不充当 部分充当 直接充当 全面充当 全面充当 部分充当
二、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决定问题
1.金币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问题 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 3.纸币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
其经济含义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等于 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三、对远期外汇市场的分析 投机者的活动将使远期汇率完全由预期的 未来汇率所确定,此时套补的利率平价与非套 补的利率平价同时成立: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PPT课件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PPT课件
e1
e0
=
P1 ΤP0
P∗1 ΤP∗0
或 e1 =
P1 ΤP0
e0 × ∗ Τ ∗
P1 P0
(5-4)
式中:e1和e0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均衡汇率;P1和P0分别为本国报告期和
基期的物价水平;P1*和P0*分别为外国报告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
第5章
5.1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5.1.3 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第五,该理论以物价作为影响汇率的唯一因素,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六,购买力平价理论只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
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分析,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
第5章
5.1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5.1.4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对名义汇率进行物价因素调整之后得到的汇率。二者的关系可表
示为:
衡状态。国际收支的平衡条件是经常账户(CA)与资本与金融账户(K)相
等,即CA+K=0
(5-16)
如果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而且将经常账户
简单视为贸易账户,则经常账户主要由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决定。其中,进
口主要是由本国收入(Y)和实际汇率(er=e∗p /p)决定的;出口主要由外
的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会贬值;反之,预期本
币远期升值。可见,利率平价理论指出了汇率和利率之间的联动关系。
第5章
5.2
汇率决定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5.2.2 对利率平价的评述
1.利率平价的理论贡献
利率平价理论在期汇汇率、现汇汇率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并由此揭示期汇汇
率的决定,不仅有其理论意义,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市场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世纪70年代:综合平价说(资产市场说)包括 价格粘性模型、价格弹性模型以及资产组合平衡说。
汇率决定理论
• 经历了局部均衡分析到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论发展过程。 汇率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浮动 汇率制时代,导致汇率理论的大发展。新理论的共同特点 是:不再囿于国际收支的流量角度的讨论,而是从存量均 衡角度出发,把汇率放在货币市场、资产市场、商品市场 的一般均衡中来分析。 • 一般均衡分析:站在一国宏观经济整体的角度来考察 汇率,同时考虑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变化,导致汇率的 变化。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利率平价说:
凯恩斯于1923年在《货币改革论》一书中首次系 统提出远期差价决定的利率平价说(Theory of Interest Parity) 英国学者艾因齐格(Paul Einzig)在其1931年出 版的《远期外汇理论》和1937年出版的《外汇史》中 进一步提出动态利率平价的“互交原理”(Theory of the Riciprocity)
焦点问题就是围绕英镑汇率究竟是由英镑的对内价值
还是由外汇市场供求来决定的。派生出平价派与供求 派。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 19世纪末葛逊提出“国际借贷说”。
国际借贷说:
1861年,英国学者戈逊(G.J.Goschen)出版了
《外汇理论》一书,以其为代表的这类观点被称为“国 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 国际借贷说的基本观点是,一国汇率的变动取决于 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对比。
买进日元,同时抛出一份远期的日元合约,锁定未来日元 的价格。到期日归还美元利息。此抛补套利策略无利可图 时: F S 1 ia F ia ib 1 ib S S • 抛补利率平价说实证的结果基本成立,但最大的问题是 忽略了交易成本、交易风险。
2、抛补套利 (1)只有当价差大于交易成本时,才可能存在套 利空间,将存在套利空间的这些集合称为抛补套利 带如图示; (2)只有价差不断地趋于交易成本时,市场才会 趋于平衡。
购买力平价说
各国的价格结构存在差异导致整个估价与汇率存在 很大的偏差。 • 价格结构:可贸易品对比非可贸易品价格差异很 大,因为非可贸易品的价格不适用于一价定律; • 非贸易品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非 贸易品在国内外存在很大的价差,是对购买力平价 的一种违背。 • 可贸易品的价格取决于成本的高低,而成本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技术进步。
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从货币的基本功能(具有购 买力)角度分析货币的交换问题得出,对汇率 决定这样一个复杂问题给出了最简洁的描述。 购买力评价用于解释长期的均衡结果,作为标 杆评价现实汇率。
二、利率平价说
(一)抛补利率平价说: 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 CIP。 1、即期借美元并换成日元,因日元利率高,即期外汇市场

之后,国际借贷说发展到国际收支说的供求流量模型。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 20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诞生了:购买力平价说、汇率心 理说、利率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 瑞 典 学 者 卡 塞 尔 ( G.Cassel) 于 1 9 2 2 年 出 版 了 《 1914 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购买力平价 说”。 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一国汇率水平和变化是由 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决定的。 汇兑心理说:(Psychological Theory of Exchange) 1927 年,法国学者阿夫塔里昂( A.Aftalion)运用奥 国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提出了“汇兑心理说” 。 他认为,外国货币的价值不依从任何规则,而是决定 于外汇供求双方对外币边际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
i a ib
(二)交互原理(Theory of the Reciprocity)
• 凯恩斯最初提出利率平价说时,主要用以说明远期差价
的决定。后来,艾因齐格(Paul Einzig)在其1931年出版
的《远期外汇理论》和1937年出版的《外汇史》中补充提 出了利率平价说的“互交原理”,揭示了即期汇率、远期 汇率、利率、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如:日元利率高于美元利率,投资者会大量地借美元,推
1 1+ia = (1+ib )E(S) S
• 区别于(CIP)的是,E(s)是远期汇率的预期值,即:如 果远期汇率等于预期的未来即期汇率,那么远期升水也就是汇率 的预期变化。 • UIP基于一个很重要的假定:风险中性。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大 多数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的,因此模型中应该加入风险溢价:
一、购买力平价说
前提假定: •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成立; •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 重相等。
Pd • 购买力平价绝对形式:S ,忽略了运输费用、 Pf
交易成本。 • 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 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 之比。
高美元利率,同时在即期外汇市场买日元,使得日元利率
下降;利率对对外汇市场影响与抛补利率平价类似。
(三)非抛补利ity,简称 UIP。 • 在70年代,固定汇率制度奔溃了,投机性资本流动 空间巨大,在这种情形下,必须综合考虑利率和汇率。
第五讲 汇率决定理论
陈平
教授
主要内容
一、购买力平价说
二、利率平价说
(一)抛补利率平价 (二)交互原理 (三)非抛补利率平价说 (四)利率平价应用
三、从国际借贷说到国际收支说
四、综合平价说(资产市场说)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历史上以李嘉图为代表的“通货 学派”与“银行学派”之间展开了持续的激烈论争。
购买力平价说
• 放松购买力平价的假定,各国一般价格水平以同一种 货币计算时并不完全相等,假定运输费用、交易成本存在 P 但是是存在一定的较为稳定的偏差。 S P* S P P •相对形式: d f •各个变量表示原来变量的对数形式。 •相对购买力平价意味着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货 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超过外国,本 币将贬值。 • 因为运输、交易费用相对固定,当购买力平价不成立时, 相对平价说可以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