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分类及拼组附答案

合集下载

3.4 拼角(教案Word)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3.4 拼角(教案Word)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3.4 拼角(教案Word)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角的概念及特征。

2. 角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1.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 角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自备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特点:一个点出发,两条射线组成。

(2)让学生尝试用彩纸剪出不同的角,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引导学生用生活实例说明角的大小比较,如:太阳升起时,太阳与地平线的夹角较小;太阳升高后,太阳与地平线的夹角较大。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拼角游戏,每组用相同数量的彩纸,拼出不同的角,并比较大小。

要求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角的定义、特征及大小比较方法。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同步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角的概念、特征及大小比较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然后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实物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熟悉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形成继续探索数学的信心。

第1课时认识角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课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三角板等。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请你观察“我们的校园”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师:这是什么图形呀?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

我把这些图形藏起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一起来试一试吧!(玩猜一猜游戏。

) 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都有角。

)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1.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上有角呢?(学生各抒己见。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请你们摸一摸你找的角,有什么感觉呀?(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点,我们就叫做角的顶点。

(课件出示角的顶点。

)师:那请你摸摸顶点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呢?(直直的。

)师:从顶点出来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边。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角的定义,学会使用三角尺拼角,并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几何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

2. 培养学生使用三角尺拼角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几何角。

教学难点:1. 角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解。

2. 三角尺拼角的操作技巧。

3. 基本几何角的识别和命名。

教具学具准备:1. 三角尺2. 直尺3. 角模型4. 投影仪或黑板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a. 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角的普遍存在。

b.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角?2. 新课导入(10分钟)a. 介绍角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

b. 展示角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角的构成。

3. 动手操作(15分钟)a. 分发三角尺和直尺,引导学生使用三角尺拼角。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观察与思考(10分钟)a. 让学生观察拼出的角,思考角的性质。

b. 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哪些角的性质?5. 小组讨论(1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角的分类和命名。

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5分钟)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角的定义和性质。

b. 强调三角尺拼角的操作技巧。

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

2. 角的性质:大小、开口方向、顶点位置。

3. 三角尺拼角操作步骤:固定一条射线,调整另一条射线的位置,使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三角尺拼出不同大小的角,并记录下来。

2. 画出一个角,并标出其顶点和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角的定义和性质。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4课时拼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4课时拼角教学设计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引导他们在复杂图形中准确找出各种角的度数。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含有角的物品,如三角板、剪刀等,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究角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方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角的性质和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角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设计丰富的拼角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发现角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角的性质和度量方法。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量角器进行准确度量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应用角的知识。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在度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以及如何将角的度量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3.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角的性质。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角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c.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个大钟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业完成后,家长协助检查,确保答案正确,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角的分类及拼组(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角的分类及拼组(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角的分类及拼组(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角的分类及拼组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2分,共24分)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得越大,角()。

2.两条交叉的直线,最多会形成()个直角。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后展开观察,有()个直角。

4.正方体有()个面,共有()个直角。

5.典典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他所佩戴的红领巾上有()个角,其中有()个钝角,()个锐角。

6.下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分别是什么角?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每小题6分,共18分)1.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

① 会变大② 会变小③ 不变2.下面拼成的角中是锐角的是()。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 一面国旗有4个直角② 长方形中的直角比正方形中的直角大③ 七巧板上的三角形都有1个直角、2个钝角三、动手操作,我能行。

(共58分)1.我会分。

(填序号)(16分)2.我会一个不漏地数。

(每空2分,共12分)()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3.我会画。

(1)添一条线使下面的图形中有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

(8分)(2)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10分)4.一张正方形纸有4个直角,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12分)还剩()个角还剩()个角还剩()个角答案一、1.越大【点拨】角的大小指的是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两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2.4【点拨】画图表示,此时形成4个直角。

3.8【点拨】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后展开,在折痕处增加了4个直角,长方形原来有4个直角,一共有8个直角。

4.624【点拨】观察正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上有4个直角,共6×4=24(个)直角。

5.312【点拨】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所以红领巾有3个角,其中有1个比直角大的角,2个比直角小的角,即有1个钝角,2个锐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33-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33-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3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会画角,会正确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33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角的初步认识,会画角,会正确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出示各种角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角。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各种角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

(2)教师示范如何画角,然后让学生动手画角,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如何画角。

(3)教师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纸上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4)教师通过出示各种角,引导学生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其中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4. 总结反馈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其中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家长签字确认。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初步认识2. 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角度3. 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并学会了画角和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认识角(23)-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认识角(23)-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认识角(2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 使学生能够辨别角的种类,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3.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2. 角的种类3. 角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角的概念、种类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辨别角的种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剪刀、钟表、扇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2. 新课导入(1)讲解角的概念通过展示射线、直线、线段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介绍角的种类通过展示不同角度的角,让学生了解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并学会辨别。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角,并尝试判断它们的种类。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3页的练习题。

(2)教师讲解答案,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角的概念、种类及运用,加深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教材P24页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含有角,并尝试判断它们的种类。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角的概念、种类及运用,使学生掌握了角的初步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导入”和“实践环节”这两个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种类及运用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学的重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4课时拼角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4课时拼角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角,培养学生对角的敏感度,提高学生对角的认识。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接各类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
3.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角的分类和拼接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教师指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点,并强调角的拼接方法。同时,教师强调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测量物体表面的倾斜程度等。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角的概念和拼接方法。
(五)作业小结
最后,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可以包括测量生活中的角、拼接不同形状的多边形等实际操作题目。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提交。通过作业小结,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究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角的分类和拼接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问题:教师针对角的概念、分类和拼接方法,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什么是锐角?请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一个角是钝角?”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如“我不明白为什么直角是90度?”、“钝角和锐角能否拼接在一起?”等,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思考能力。
(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尝试拼接各类角,总结拼接方法,培养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拼接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角的概念、分类和拼接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检测试卷
二 年 级 数 学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人教版2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分类及拼组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空2分,共22分)
1.一个三角尺上有( )个直角,( )个锐角。

2.两条相交的直线,最多会形成( )个直角。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得越大,角
( )。

4.正方体有( )个面,共有( )个直角。

5.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 )角比一比。

6.下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每小题2
分,共10分)
1.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有角。

( )
2.三角尺上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 )
3.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一个直角。

( )
4.
左图中有三个角。

(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5.右面由七巧板拼成的图形中,③号和⑤号是一样的三角形。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角的是()。

2.右图中有()个直角。

①4②6③3
3.下面最小的角是()。

4.拼成的角中是锐角的是()。

5.钟面上5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

①钝角②直角③锐角
四、动手操作,我能行。

(共53分)
1.我会分。

(16分)
2.我会数。

(共24分)
(1)我会按要求数。

(每空3分,共12分)
()个角()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2)我会一个不漏地数。

(每空2分,共12分)
3.我会画。

(共13分)
(1)添一条线使下面的图形有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

(5分)
(2)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8分)
答案
一、1.122.43.越大4.624
5.直6.钝角钝角锐角直角
二、1.×2.×3.√4.×5.√
三、1.①2.③3.②4.①5.①
四、1.直角:③⑦
钝角:②⑤⑧
锐角:①④⑥
【点拨】可以按序号的顺序对应地把各角分类放在相应的位
置,这样不乱而且不会遗漏。

2.(1)3826
(2)322422
3.(1)
(答案不唯一)
(2)
(答案不唯一)
第一学期检测试卷
二 年 级 数 学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人教版2年级数学上册计算能力过关卷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20分) 1.在
里填上“>”“<”或“=”。

96-6035 4×89×3 40+3430+44 72+8
100-19
6×9+4
60
7×8-7
7×7
2.按规律填数。

(1)33 41 49 ( ) ( ) (2)1 4 9 16 ( ) ( ) (3)63 56 49 ( ) ( )
3.72比36多( ),比74少19的数是( )。

4.27连续加8:27,( ),( ),( )。

5.72连续减9:72,( ),( ),( )。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1
分,共5分) 1.2个7相乘是( )。

① 14
② 49
③ 77
2.下面的结果最接近80的是(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①37+48②91-17③95-16
3.一根铁丝长50米,第一次用去21米,第二次用去27米,第一次比第二次少用()米。

①2②6③48
4.一个数减去(),还得原数。

①相同的数②0③1
5.能用口诀六六三十六计算的算式是()。

①6×6②6+6③6-6
三、细心的你,算一算。

(共4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1分,共12分)
35+55=91-37=6×5=81+9=
68-20=8×4=9×8=3×9=
4×9=6×6=45-35=5×5=
2.帮大象搬石头。

(每小题2分,共12分)
3.列竖式计算。

(每小题3分,共18分)
56+32=83-28=75-18+43=92-47=46+26=12+(84-63)=
4.在里填上“+”“-”或“×”。

(每小题1分,共6分) 45=203816=222948=77 488=401519=572382=23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每小题3分,共9分)
五、把同一条线上的三个数加起来。

(每空2分,共18分)
答案
一、1.>>=<<=
2.(1)5765
(2)2536
(3)4235
3.3655 4.354351
5.635445
二、1.②2.③3.②4.②5.①
三、1.905430904832722736 361025
2.373284501678
3.56+32=88
83-28=55
75-18+43=100
92-47=45
46+26=72
12+(84-63)=33
4.×-+-+--×四、
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