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建宁县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宁县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宁县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分析了建宁县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种子;杂交水稻;产业发展;问题;对策建宁县自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三系)制种生产,先后经历了技术探索(1976~1985年)、技术普及(1986~1999年)和产业化发展(2000年至今) 3个发展时期。

近年来,该县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迅速,每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2 330~3 000 hm2,种子总产量在7 500~8 000 t,种子辐射南方12个省(区、市),仅此项产业每年即可为当地农民增收1 600万~2 100万元,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1 存在的主要问题1.1 质量意识有待提高由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具有技术性强、环节多、要求高的特点,为保证其质量,必须严格按照《福建省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规程》操作,但在实际生产中个别农户对其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对关系种子质量的田间隔离、去杂保纯工作不够规范,对提高种子外在商品性和内在品质与质量的意识还不够强。

1.2 诚信意识有待强化在种子畅销年份,一些农户受利益的驱使,不按照订购合同全产全交,从而引发外地种业公司进入当地抢购、套购种子,严重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而在种子滞销年份,出现个别种业公司为减少亏损采取压价或不按合同实行全产全收的行为。

1.3 依法生产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个别种业公司及种子生产管理员不在种子生产许可证指定的区域安排生产,出现跨区域组织种子生产现象。

二是少数农户及种子生产管理员在未取得合法授权的情况下,非法帮周边县市的种业公司组织生产。

三是为扩张制种区域,种业公司跨区域发展种子生产管理员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公职人员参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或经营活动的违法现象依然存在。

2 发展种子产业的对策2.1 优化服务,搭好种业发展平台2.1.1 加大依法制种的宣传。

围绕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做大、产业做强、环境做优的目标,多渠道、多层次地抓好种子法律法规宣传与培训。

试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面临的难题

试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面临的难题

试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面临的难题摘要:杂交水稻的种子质量与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种子生产质量的控制应从生产的各个方面入手,通过不断的深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规范和扩大种子的生产,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竞争力。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中面临的难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应对和解决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为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提供有效的建议,推动我国水稻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创新1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特点1.1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杂交水稻制种过程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杂交水稻制种体系分为三个阶段:亲本原种生产、亲本良种选育和杂交制种等阶段。

亲本原种的生产和繁殖需要在一定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和程序的控制,实际上在种子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要保持亲本形态的实际形状,还要保持不育系初始温度的稳定性。

杂交水稻制种和水稻的授粉繁殖过程存在着显着差异,选择适合水稻杂种优势的气候条件是水稻制种成功的前提。

因此,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对生产环境和季节选择的要求较高,必须在合适的环境和季节下进行制种。

1.2具有优势制种区域和适宜制种季节我国杂交水稻在我国有着较长的发展周期,目前,中国已形成的有七大种子生产区,生态效益较为系统。

不同的制种区对制种季节的要求有所不同,根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可分为四种形式:早稻制种、一季稻区一季制种、双季稻区晚稻制种和海南南部冬播制种。

1.3多种生产模式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有多种高效的生产模式,如小规模分散种子生产的模式、“生产者”计划生产和中型规模生产等模式。

上述三种生产方式对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也具有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的喷洒农药、耕田和收割已经转变为机械化作业。

2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面临的问题2.1 亲本种子质量下降为了有效降低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成本,一些企业对不育系的成对测交以及回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按照对成对测交以及回交的群体数量要求,这会严重影响到杂交稻亲本种子质量的提升,造成越来越多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的显著下降,在大田种子生产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杂交水稻种子的质量事故,还会增大除杂的成本,给杂交水稻的推广以及应用造成严重的影响。

浅谈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些年,我国出现了优质杂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状况,如果这一现状或者趋势得不到扭转,将会导致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最终可能会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和工业现代化的步伐。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认真地探讨探讨优质杂交水稻种子推广策略。

1.明确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首先是市场方面。

市场方面来说的话,在国家将种子生产交还于市场之后,很多的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虽然在种子审核程序上,国家制定了严格的送审、审批制度但是由于部分企业利益熏心,只顾眼前利益和争夺市场,根本不能完成整个审批过程,就急于将种子投放到市场,这样做只会导致种子市场的秩序混乱、种子质量得不到保障,水稻的产量下降,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1.2然后是分散在各地的经销店。

经销店为了能更好的吸引农民购买自己的商品,他们甚至会将原来的种子进行包装,换一个批号或者或名字,但是打着科技服务大众,产品更新换代的口号,吸引顾客购买他们的种子。

这样的做法虽然短时间内没有特别大的影响,但是长此以往的话,一方面会影响新种子的研发生产和上市另一方面就是不利于水稻生产的长久提高,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广大的农民朋友利益受损,制约真正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3 最后就是农民自身的问题。

在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中,农民是最终的生产者,因为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即使得到了最新的优质种子但是配套的种植技术没有得到普及推广,这样就会造成水稻种子无法达到预期产量甚至会造成减产。

农民自身的素质问题,是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很多人一直认为,只要有优质的种子,好的土地环境和气候就能做到水稻高产,但是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只有农民对种子、种植技术、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有了系统的认识之后才能更好地从事生产,提高水稻产量,推广水稻生产,促进农业的发展。

2.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策略2.1 在市场方面,首先我们要认真分析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原因,然后才能制定策略。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组 合 的销 售 及 推 广 工作 。
范中还存在诸多 问题 。如进行种子生 产 的种子公司大小不一,信 誉度 参差 不齐 。在种子生产环节 中,一些信誉
差 的公 司 常 将 种 子 委 托 给 农 户个 人 生
产商 以比较低的价格 收购 杂交种子 。 生产 商将 种 子包 装后 批 发给 总经 销
到 保 证 。而 在 现 行 的 种 子 生 产销 售 体 系 中, 种 子 由种业 公 司 生产 ; 由种 业
种 审定时,审定单位都会明确提示该
组合只 能在相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害轻发区种植。但
销 售 商 即使 知 道 该 组 合 的 缺 陷 , 在 品
公司授权的种子经 销商和种 子管理部
门负 责 销 售 ; 而零 售 商主 要 是获 得 相
种宣传时 ,也只宣传优点,故意忽略 甚至美化缺点 ,以致在相关病害高发 地和高发时,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
损失。
技术,不清 楚杂 交种 子的特征特性 , 更没有防病 治虫的经验 ,只 能依靠包 装袋上 的说 明,或者简单 的品种介绍 对农户 生产进行指导 。他们无法正确 指 导农户进行杂交稻 的生产 ,无法解 决生产过程 中出现的 问题 ,常常给农
1 种子销售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 4
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种 子销售 业对种子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严 格 ,很多文化素质偏低、不具备基本 专业 知 识 的人 也进 入 了种 子销 售行
业 。这 些 人 员 不 熟 悉 杂交 水 稻 的栽 培
销售都带有一定的服务性质 ,种 子的 质量,如纯度、发芽率等,基本 能得
求 ,因此最后常使种子零售价格居高
不 下 。这 种 利 润 分 配 方 式 ,~ 方 面 没

两系杂交水稻推广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两系杂交水稻推广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朱 训泳 、薛世芳 ’林 国辉 。 连 平 。 。 , 方 (1 南 京市六合 区马鞍镇农 业服 务 中心 , 苏 南京 2 1 2 ; . . 江 1 5 6 2 南京 市六合 区种子 管理 站 ; . 3 南京 市种 子站 )
两 系杂交水 稻 由于具 有优 质高产 的特性 ,近几 年
在全省各 地发展 较为迅 速 。身 为江苏丘 陵地 区杂交水
现 大发生 。
15 种 子 纯 度 问题 .
稻优势 区域的六 合区 , 随着水 稻优质产 业提 档升级 , 也 两系杂交 稻种植 面积也得 到 了扩 大 。到 2 1 为止 , 0 0年 两 系 杂交 水 稻 种 植 面积 已 占全 区杂 交 稻 种植 面积 的 8 %以上 。特别 是扬 两优 6号 、丰两 优香 l 、两优 0 号 6 2 、 两优 8 8等 强势两 系杂交 稻品种 的推广种 植 , 36盐 8 给农 民带来较 大 的经 济效益 。 但是 , 两系杂交 水稻 在推 广种植 过程 中也 出现发 芽率 不理想 、 抽穗不整 齐 、 易感 稻瘟病 和稻 曲病 等问题 ,给两 系杂交 水稻大 面积高产 种 植带来 了不利影 响 。因此 ,必 须采取 相应栽 培管理 措施 来规 避 , 运用 合理 的栽 培模 式进行规 范 , 能保证 才 两 系杂交水 稻的健康 发展 。 1 推广 种植 中存在 的问题
表现 十分 明显 , 虽然种 子纯度 都达到 国家标 准 , 田问 但
表现令人 担忧 。 2 应 对措施
21 科 学选种 , 决种子 问题 . 解 是从 正 规渠 道进 种 、 种 , 购 解决 种子 质 量 问题 。 二是 对于选 择好 的品种应及 时做好 抽检工 作 。最好 使

1 发 芽率 不理 想 , 响到催 芽效果 . 1 影 通 过几年 种植表 明 ,两 系杂交水 稻虽然 发芽率 能

解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和如何走出困境

解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和如何走出困境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本文着眼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概括分析了近几年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种子质量不合格、种子创新缓慢、劳动力资源短缺且素质低、种子生产基地减少,呈现生产分散化趋势等。

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1)种子质量与类型问题我国拥有广大的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量居世界首位。

这一现状对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010年以前,在“省提、地繁、县制”体系下,地县级种子公司在当地县级农业局和种子管理站的监督管理下生产杂交水稻种子。

种子的生产由种子管理部门监督,从播种、抽穗、到花检、发芽率检测、纯度鉴定,全程有相应部门的参与。

而在现行的种子生产体系中,种子由私人经营或公立的种业公司生产。

生产的服务性质减弱,商业性增强,种子的质量,如发病率、纯度等等不能得到基本的保证。

各地使用的种子类型复杂多样,种类庞杂。

我国各种类型的杂交水稻组合有数百个,包括金优系列、博优系列、特优系统、汕优系列、威优系列和两系杂交水稻等。

多种类型的种子一方面根据地区不同因地选种,有效提高产量,如一季稻区里杂交水稻在滇南河谷和长江、淮河流域等地种的植面积有一万公顷左右,双季杂交稻在西南、华中及华南地区的种植面积也有一万公顷左右;另一方面这些种子有不同的生长弊端,要减小这些弊端还需要进一步的大量研究。

(2)市场的冲击问题在全球经济化飞快发展的影响下,杂交水稻种子贸易的自由程度不断提高,因为我国与世界贸易逐渐接轨,原有的杂交水稻种子价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

目前,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已达上万公顷,种子被东南亚、南亚、美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和研究。

我国却为着稻米产品质量低、类型繁杂却不完善等问题面临被占领市场的威胁。

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万公顷左右,每年种子的市场价值量在亿万元以上,同时我国又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占总人口的八成,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成本和收益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农户的获得感,也影响到农户再次种植杂交水稻的意愿。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的思考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的思考

前为主,随田间管理随见随去,同时去杂去劣要及时彻底。

小麦品种原种生产田去杂去劣更要严格,不能确认的疑似植株应一并连根拔除。

2.3 坚持单株选择,搞好提纯复壮 单株选择工作在小麦品种种子生产,尤其在小麦品种种子提纯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单株选择必须切实熟练掌握本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典型性为依据,选择本小麦品种的典型单株,以提高和保持小麦品种纯度为目的。

2.4 改善环境条件,优化栽培技术 改善小麦品种生育环境条件,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延缓小麦品种退化速度。

小麦品种种子田要合理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时中耕,消灭杂草。

在作物布局上,小麦品种种子生产一定要建立集中连片的小麦品种种子生产基地,坚持规模种植的原则。

另外,除采用上述措施外,利用低温低湿条件大量贮存小麦原种,定期更新品种,减少小麦品种的繁殖世代,减少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概率,也是延长小麦品种使用寿命,保持小麦品种优良种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收稿日期:2012-10-31)近年来,杂交水稻种子销售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且质量越来越差,致使用种农户效益低下,种粮积极性受挫。

另一方面,制种农户及种子生产销售企业的效益也连连下滑,形成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销售、推广产业的恶性循环,已对我国水稻生产与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究其成因,与现今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面临的困境有很大关系,必须引起各个层面的高度重视并给以切实解决。

1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面临的困境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是一项特殊的农业生产行业,是一个综合配套系统工程,需要优越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灌溉、集中成片等)、精准的综合配套技术(如父母本播种差期、栽插方式、肥水管理、病虫防治、花期调整、授粉方式、生物激素使用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措施;而目前却有如下几个现状。

1.1 土地使用权分散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给杂交水稻制种质量技术要求集中成片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由于不能集中成片,很多制种基地,杂交制种水稻与杂交种水稻田挨田交错种植,无法按技术要求进行隔离,对质量造成严重隐患。

杂交粳稻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杂交粳稻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 : 杂 交粳 稻 ; 种子生产 ; 问题 ; 解决 途径
中 图分 类 号 : S 一 0
文献标志码 :பைடு நூலகம்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6 7 3 7 ( 2 0 1 4 ) 0 4 — 0 0 5 3 — 0 3
Q u e s t i o n a n d A p p r o a c h o n S e e d - m a k i n g o f H y b r i d J a p o n i c a R i c e
劳 动力 短 缺 、 技术创新难度大 、 产量 低 、 成本高 、 风 险大 、 效益低等问题 , 提 出 了 培育 优 良异 交 特 性 的亲 本 、 应 用 全 程 机 械 化 制种技术 、 加 强 高产 优 质 杂 粳 制 种 配 套 技 术 研 究 、 加 大 优 质 品种 后 补 助 的 力 度 和 建 设 好 标 准 化制 种 基 地 等 5条 解 决 途 径 。
s e e d p r o d u c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w i t h e n t i r e me c h a n i z a t i o n , s t r e n g t h e n s t u d y o n ma t c h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o f s e e d - ma k i n g o f h y b r i d J a p o n i c a
e f f i c i e n c y .F o r t h e s e p r o b l e ms , i t p u t f o r wa r d t h e s o l u t i o n w h i c h we r e c u l t i v a t i n g p a r e n t s wi t h f i n e o u t c r o s s i n g f e a t u r e , a p p l y i n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育秧 、 移栽 、 收 割 以及 割 叶 、 赶 花粉 、 除杂、 及 时 翻 晒 以 确 保 发
芽率等不同点 , 需 要 细 心操 作 , 工 作 量 非 常 大 。 要 农 户 或 种 植 大 户 商 量 并 配 备小 型 拖 拉 机 、 插( 抛) 秧机 、 小 型 收 割机 、 简 易 割 叶 机 械和小型烘干机 , 减轻 人工作量 , 为提高生产效 率 、 降 低 成 本 打 下 基 础 。 还 应 该 制定 相 对 应 的对 制 种 农 户 购 买 的 农 业 机 械 优 先 补 贴政 策 。 6 、 加 快 科 研体 制 改 革 , 完 善 品 种审 定 制度 当 前 种 业 改 革 制度 停 止 不 前 是 限 制 种 业 快 速 发 展 的 原 因 农 业 部 门 下 属 的种 子 公 司 已经 着 手 开 始 改 革 ,育 种 科 研 体 制 也
子 科 技 含 量 。 要 想 生产 出 高质 量 的水 稻 杂 交 种子 就 必 须有 一 套 科学、 周密 、 切 实 可行 的 水 稻 杂 交 繁 制 种 生 产 、 加 工 管 理 操 作 规 程 , 严 格按 照规 程 进 行 管 理和 操 作 。本 文 就 杂 交水 稻 种 子 生 产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进 行 浅析 关键词 : 杂 交水 稻种 子 生 产 问题 对 策

1 、 杂 交水 稻 种 子 生 产技 术 创 新 杂交 水 稻 种 子 生 产 要规 模 化 , 只有扩大生产 , 才 能 有 效 解 决 生产 力 不 足 。使 种 子 得 到 更 好 的 发 展 杂 交 水 稻 规 模 化 种 子 生 产 要规 模 化 生 产 。

是 制种 组 合 基 础 , 用实现机械化制种操作 , 从 而 达 到 规 模
多 企 业 对 自用 的 不 育 系 没 有效 开 展成 对 回 交 、 测 交 等提 纯保 纯
工作 , 品 质 有所 下 滑 , 很多公司提给农 民的种子不发芽 , 其 原 因 是 亲本 种 子 质 量 没 有达 到 所 要 求 的标 准 。长 此 以 往 , 杂 交水 稻
品 质让 人 们 担 忧 。
2 、具 有 优势 制 种 区域 和 适 宜 制 种季 节 。 因为 制 种 季 节 不 同
所适宜的制种区不同 , 分为: 春制( 双季 稻 区 早稻 季 制 种 )、 夏制(

季 稻 区 一季 制种 )、 秋制( 双 季 稻 区晚 稻 季 制 种)。
3 、 种 子生 产 的组 织 模式 。现 阶 段 杂 交水 稻 种 子 有 三 种模 式 :
在 中 国 的 大面 积 推 广
二、 水 稻 种 子生 产 存 在 问 题 1 、 亲 本 种 子 质 量 严 重下 降 , 在计划经济体 制下, 杂 交 水 稻 长
期实行 “ 省提 、 地繁 、 县制” 的管理体 制 , 由 省级 单 位 负 责 亲 本 种
子 从 提 纯 到保 纯 工 作 , 使用的是“ 三 系七 圃 法 ” 等方式 , 确 保 亲本 质 量 过 关 。现 在这 些 工作 是 企 业 在 做 , 出 于成 本 等 诸 多 问 题 , 许
化要求。

水 稻 种 子 生 产现 状
二 是 基 地 资源 基础 , 制种专用基地是实现优质种子的前提 .
避 免 遭 受 自然灾 害 影 响 , 农 业 基 础设 施 完 善 。
1 、 生 产环 节 多 、 技 术 要 求 高 。杂 交水 稻 种 子 生 产体 系分 三 个
步骤: 第一步 , 亲 本 原 种 生产 ; 第二 步 , 亲 本 种 子 繁殖 : 第三 步 , 杂
匝亟
亟 翻
杂交水稻种子 生产存在 的问题 与对策
文/ 李 建 平 黑龙 江 省 农 业技 术 推 广 站 1 5 0 0 9 0
摘 要 : 种子 是 增 产 增 收 的 内 因 .是 各 项 科 学技 术 措 施 的 载
三、 对 策
体 。要 使 所 供 种 子 对广 大农 民有较 大吸 引力 , 必须 进 一 步提 高种
家 庭 分 散 生产 模 式 , 大 工 厂 规 模 化 生产 模 式 , 小 工 厂 生 产模 式 。
大省和大县 , 通过政府指导 、 扶持 、 引路 、 投 资 使 制种 业 成 为 当地
主要 经 济 发展 行 业 。 3 、 把 制种 生 产 列入 农 业 保 险 范 围 政府 出 台政 策 , 制 种 行 业 能通 过 保 险 , 来 减 低 由于 天 气 及 不 是 人 为带 来 的灾 害 , 从 而减 少农 民 的 经 济损 失 。 4 、 完善 制 种 合 同
在 当地政 府 指 引下 , 提倡企业和制种农户签订生产合同 , 保
4 、 劳 动 力 密集 型 生 产技 术 。 中 国 杂 交水 稻 种 子 生 产 技 术 是
建 立 在 劳 动 力 密 集 型 的 生产 基 础 上 的 , 形成 了 一 套 投 劳 多 、 强 度 大、 田间 管 理 精 细 、 措 施 及 时 到 位 的 生产 技 术 , 保 证 了 杂 交 水 稻
交制种 。
三 是亲本种子基础 , 成规模 的制种方式 , 机 械化工作 . 减 少 人工劳动力 , 除 杂 用 工 难 有保 障 , 一定要 使用高纯度亲 本种子 . 亲 本 种 子 的纯 度 必 须达 到 9 9 . 8 % 以上 , 不要 用 人 工除 杂生 产 . 这 样 的杂 交 种子 纯 度 能 达 9 6 % 以上。 2 、 加 强政 策 扶 持 与 引导 领 导要 重 视 种 子 生产 , 并 且要 提 到 日程 。特 别 是 原 来 的 制 种
证 农 户 的 利 益 不受 损 害 , 如 遇 上 企业 经 济 效 益 不好 , 不 收 购 和 不
按 时 收购 , 解 除 农 户的 后顾 之 忧 。
5 、 研 究 推 广全 程 机 械 化 制 种技 术 水 稻 制 种 生产 时许 多与 大 田种 植 相 同 ,但 有 些 如 父 母 本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