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的作用及用法

合集下载

引号五种用法

引号五种用法

引号五种用法大家对引号一定不陌生吧?但是,一提到引号的具体用法及作用,大家是不是就开始头疼了呢?今天,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引号的五种用法,保证大家可以思路清晰,轻松应对。

一,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当文章中引用了诗词、谚语、俗语、他人的话等,都要加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我胖得够美了!”这里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在这里加引号,是表示直接引用了豌豆说的话。

四年级上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称谓及称呼,当文章中出现特定的称呼要加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在这里加引号,表示“天窗'是乡下人给这种窗户取的特定名称。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暗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C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we∣jι∂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_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三.引号表示着重强调在文章中,当作者想强调某个词语或短语时,即可以加引号表示着重强调。

例如: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在这里加引号,表示‘无”“有”“虚”“卖'都是作者想要着重强调,希望读者加以注意的词。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花象中展开。

J 幅? 来。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走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唬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四年级卜.册第3课《天窗》四.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当文章中出现的某个词语或短语在当前语境下的含义,与其本来意义不同时,即要加引号来表示特殊含义。

引号作用6种及举例说明

引号作用6种及举例说明

引号作用6种及举例说明1、表示引用。

示例: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表示特定称谓。

示例: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3、表示特殊含义。

示例: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4、表示讽刺和嘲笑。

示例: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5、突出强调。

示例: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引号的用法例句:一、表示特殊含义:1、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先是龟群的“侦察兵”。

2、他在校园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3、多灾多难的黄河怎样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4、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5、鬼子来“扫荡”了。

6、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二7、黄河近两千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8、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指特殊含义。

本文并不是真正好处上的打扫,而是针对下文所说的“砍光”和“除尽”)二、表示直接引用的句子: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3、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4、我望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5、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6、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三、表示特定称谓:1、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2、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二3、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5、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6、大家采集“茅茅针”。

四、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1、说他“个性”,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2、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3、说“认识”,其实我并不理解他。

4、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5、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普法顺口溜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普法顺口溜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普法顺口溜引号是我们在日常写作中经常会用到的标点符号,它有着多种作用和用法,可以用来引述他人的话语,表示特殊含义,强调某个词语,或者标明错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引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一、引述他人的话语在写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引述他人的发言或思想。

这时候,可以使用引号来表示这部分内容是他人所说的或者思考的。

例如:“明天有重要的会议,”他提醒道。

“请大家务必准时参加。

”二、表示特殊含义有时候,我们希望强调某个词语或短语的特殊含义,可以使用引号来表示。

这样可以使读者对该词语或短语有更深入的理解。

比如,“幸福”不仅仅是指物质的富有,更包含着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三、强调某个词语某些情况下,我们希望强调某个词语或短语,使它在句子中更加突出。

这时候,也可以使用引号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例如,这个古镇以“水乡之美”而著名,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驻足观赏。

四、标明错误引号还可以用来标明错误,表达一种讽刺或讥讽的意味。

比如,他总是把“忙碌”和“效率”混为一谈,完全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

综上所述,引号在写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用来引述他人的话语,表示特殊含义,强调某个词语,或者标明错误等。

在使用引号的时候,要注意语法和语义的准确性,避免使用过多或者错误使用引号,以免影响文章的质量。

引号的正确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精确和表达更加清晰,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普法顺口溜:引号在写作中常用,引述他人话不动,含义特殊加引号,强调词语突出来。

标错处要用引号,表达讽刺讥讽意。

使用时要小心,语法准确别乱用。

引号用对文章美,阅读体验更好受。

引号的用法及例句5个

引号的用法及例句5个

引号的用法及例句5个引号的用法及例句引号是书写中一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它能够起到突出、强调和引用的作用。

在书写中正确使用引号既可以准确传递信息,又能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将介绍引号的基本用法,并提供几个例句进行说明。

一、直接引言和间接引言为了准确传递他人原话或文献观点,在书写中我们常常使用直接引言和间接引言。

直接引言即将他人原话完全复制在自己的文章中,并以双引号括起来;间接引言则是将他人观点或原话进行概括,并以单引号括起来。

例如:1. 直接引言:她对我说:“你真是个天才!”2. 间接引言:她称赞我是一个‘天才’!二、插入语和特殊含义词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会使用括号内的插入语或者标注特殊含义词。

这些内容也需要使用单/双引号进行标注。

例如:1. 插入语:昨天(星期三)我去了图书馆。

2. 特殊含义词:这个‘新闻’让我感到震惊。

三、标题和书名在正式文书或文章中,标题和书名需要使用引号进行标注。

例如:1. 这本小说的书名是‘追求自由’。

2. 报纸的头条新闻是:“国内确诊病例增长已超过预期”。

四、引用外文引号也常被用来标注外文语句或短语。

注意,在使用外文时,需要确保所引用部分在上下文中得到解释或翻译,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例如:1. 在文章结束处,他引用了马克思的话:“无产阶级无神论仍有关联。

”2. 面对困境,她以坚定的决心说道:“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五、表示讽刺或倾斜意味有时候我们会使用引号来表达讽刺、争议或倾斜的意味。

这种情况下,即使所引内容非他人原话,仍需使用单/双引号进行标注。

例如:1. 他今天的‘胜利’令人捧腹。

2. 新款电视广告上真是一位“专业”演员。

结语:通过正确运用引号表示直接引言和间接引言、插入语和特殊含义词、标题和书名、引用外文以及表示讽刺或倾斜意味等用法,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具表达力、准确性和丰富性。

在使用引号时,要对照具体语境进行合理运用,并遵循相关标点规范。

因此,了解引号的用法是每个写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引号作用7种及举例说明

引号作用7种及举例说明

引号作用7种及举例说明
引号作用主要有七种:
1、用来标注诗句、文章段落或篇章。

例如:许多社交网站都开始
标注句子“对话”,以及问题和回答,使用双引号“ ”;
2、用来标注短语或词语,特别注意的是某些字在句中的特殊用法,可用引号括起来:例如:“单相思”来指远处的爱人、恋人,而不是
普通的单纯的思念;
3、用来标注时间。

例如:“春节”;
4、用来标注人物称号或身份。

例如:“三国时期的李白”;
5、用来标注书名、电影片名等、节日名等。

例如:“精彩电影
《大话西游》”;
6、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作文中可以使用引号引出自己
的观点:“做一个有理想的少年…”;
7、用来标注外文原句;例如:他认为“Life is not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breaths we take, but by the moments that
take our breath away”。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举例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举例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举例
引号是书写中一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它在表达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下面将对引号的作用及用法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

1. 引号的作用
引号的主要作用是引述他人的言论或文字,用来表示间接引用或强调。

它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以及确保引用内容的真实性。

2. 引号的用法
2.1 引述他人的言论或文字
当我们需要引述他人的言论或文字时,可以使用引号来标明。

引号的使用有两种形式:单引号和双引号。

在中文书写中,一般多使用书名号(《》)来标记书籍、期刊等的标题,而将引号留给引述具体的言论或文字。

以下是一个例子:
对于他的观点,《三体》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未来的世界将充满了科技的奇迹。


2.2 引用特定词语或短语
引号还可以用于引用特定的词语或短语,以示区别或强调。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明确地理解文中的用词。

以下是一个例子: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自然灾害”这一词来指代各种自然原因引起的灾难,如地震、洪水等。

2.3 表示讽刺或引起疑问
有时候,引号也可以用来表示讽刺、怀疑或打括号。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真实意图。

以下是一个例子:
这个所谓的“英雄”,实际上并没有做出任何贡献。

总结
引号是一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它的作用包括引述他人的言论或
文字、引用特定词语或短语以及表示讽刺或引起疑问。

合理使用引
号有助于保持文本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
的意图。

以上是关于引号的作用及用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一、引言引号,这两个小小的符号,虽不起眼,却在我们的语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想象一下,没有引号,我们的文字会多么单调和混乱。

引号就像是文字的保护伞,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界限。

1.1 引用的标志首先,引号常用来标示引用。

比如,我们听到“行动胜于空谈”这句话时,心里一定会产生共鸣。

这句话不止是文字,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智慧。

通过引号,我们知道这句话并不是说话者的原创,而是从某个地方借来的。

有时候,一句名言能瞬间打动人心。

引号让我们意识到,智慧是需要传承的。

1.2 强调和特殊用法再者,引号也可以用来强调某些词汇或表达特殊的含义。

比如说“成功”这个词,它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说“成功”只是为了表面上的认可,实际上内心却感到空虚。

引号的使用让这种微妙的区别更加明显,帮助读者捕捉到潜在的意义。

二、引号的种类2.1 单引号和双引号接下来,我们聊聊引号的种类。

单引号和双引号,虽看似简单,实际上它们的使用却各有讲究。

通常情况下,双引号用来标示直接引语,而单引号则常用于引语中的引语。

比如,某人说:“我今天听到了一句‘努力就会有回报’的话。

”这时候,双引号包围整句,而单引号则圈住了那句引言。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2.2 斜体和引号的配合再进一步,斜体和引号的结合也能产生丰富的效果。

当我们在写作中想强调某个词汇或概念时,斜体加引号的组合能让它更为突出。

比如,某部小说里的角色可能会说:“我从未见过‘勇气’如此真实。

”这样的使用方式,让文字更具表现力。

2.3 各种文化中的引号使用不同文化中,引号的使用方式也有所差异。

在英语中,双引号是主流,而在中文中,书名号和引号的搭配使用更为普遍。

比如,书名《红楼梦》可以被引号包围,也可以使用书名号。

这样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变化。

三、引号的误用与常见错误3.1 误用引号的情况不过,引号的使用并非总是正确的。

常常我们会看到有人将引号滥用,比如为了突出某个词而随意加上引号。

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7种

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7种

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7种引号是一种常见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他人的原话或引述别人的言论、句子或短语等等。

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传达他人所说的内容,使信息更加明确和具体。

在日常生活与文学作品中,引号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引号的用法,并提供7个具体示例加以说明。

I. 直接引述直接引述是指无需做任何改动地表达别人真实说过或写过的内容。

这时我们需要使用双引号将其括起来,以显著区分出被引用部分。

例如,在一次采访中,小王说:“我爱好读书,经典名著对我影响很深远。

”在这个例子中,“我爱好读书,经典名著对我影响很深远。

”就是小王所说的原话。

II. 引出特定术语有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引号来突出某个词语或术语,以使读者关注到该词汇具有特殊含义或者与文中其他词汇不同。

例如:计算机科学家对于“算法”有着深刻研究。

在这个例子中,“算法”是一个特定的术语,作者通过使用引号来强调了这一点。

III. 引述非英语词汇当我们需要引用其他语言中的词语或短语时,同样可以使用引号。

这有助于读者明确识别出这些单词或短语是外来的,并且可能不存在与当地的普通词汇中。

例如:日本文化中的“和风”概念指的是优雅、淡泊和谦逊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例子中,“和风”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术语,在引号内,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是来自另一种语言背景。

IV. 插入反义词当我们想要插入某个概念或句子之后加以解释反义情况时,可以使用引号。

例如:这次旅行带给我极大的“放松”,但相比之下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在这个例子中,通过插入“放松”和“压力”的引号,作者突显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

V. 模拟对话在故事、小说或戏剧等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经常会用到引号。

例如:“你看,”小明笑着说道,“下面有一条彩虹!”在这个例子中,引号被用来界定人物的对话,使读者更容易区分出他们之间的交流。

VI. 引述讽刺或夸张语句有时候我们会使用引号来引述具有讽刺、夸张或不同寻常含义的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号:1. 表示引用的部分2. 表示特定称谓3. 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4. 表示否定和讽刺5. 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6. 特殊疑问表示否定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1) 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道。

③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

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

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

例如: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

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

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着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

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

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7)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这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

”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来表示讽刺和嘲笑。

例如: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

引号分段(一)说话人在前,说的话在后。

例: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这是最常遇到的一种情况,也是最简单的:只要在“说话人说”的后面加上冒号,然后用引号将他说的话引起来就可以了。

(二)说话人在中间,说的话在两边。

例:“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

”这种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一般用于说的话比较长,并且话有两层意思的情况。

说话人的话仍然是用引号引起来,不过说话人“说”的后面是用逗号的。

(三)说话人在后面,说的话在前面。

例:“噢,我大概猜不出来。

”大兔子说。

这种情况下,说话人“说”的后面是直接用句号。

因为,这是一句话的结束。

(四)说的话很多,引号连用。

例:孩子们太兴奋了,他们不停地喊:“有蛋糕和冰淇淋吗?”“有装饰物吗?”“有礼物吗?”这么多的引号凑在一起,紧密相连,每一对引号之间都是没有其他标点的。

(五)分段的引号例:大家争得不可开交,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这样美妙。

“滴水汇成了大江,碎石堆成了海岛,大家都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有时候,一个人说的话,可能会有很多的意思,为了更清晰、更有层次地表达说话人的意思,可以将不同意思或层次的话分成不同的段落。

这时候,每一段话的前引号和最后一段话的后引号,是一定要有的,至于其他段落的后引号,则是可有可无的。

就我们一般的习惯而言,是不使用的。

如果在双引号中的句子里,还引用由其他人的话,或者名人名言等,要用单引号。

省略号的使用范围也很广泛,下面就它的常见用法分条叙述。

一、用于引文的省略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

例如:1.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小学《语文》第六册《飞机遇险的时候》)2.“她仿佛也看到了……”就是他从妹妹的表情中产生的联想。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月光曲》)例1中,周总理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他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全,这里保留了最能体现他临危不惧、时刻关心他人的高贵品质的话,其它的话用省略号省略了。

例2是引用《月光曲》中的一句话,省略号省略了皮鞋匠想象的妹妹看到的内容。

二、省略同类词句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

如:3.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4.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小学《语文》第六册《杏儿熟了》)例3省略号省略了海底动物的其它声音,例4省略号省略了数杏时的其它数字。

再如:5.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凡卡》)例5描写了爷爷在守夜时被冻得难耐的动作,他不仅要跺脚,要“缩成一团”,他还有许多动作被省略号省略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

三、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例如:6.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7.呜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

(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7》)例6的省略号省略了“我”对指导员的呼喊,例7的省略号,省略了娃娃的“呜哇”的哭声。

四、表示话没有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在叙述中,作者故意终止叙述,给读者留下一个含蓄的空白;有人在说话中欲言而又不言;有人在说话中被迫中断;有的暂时搁下正在进行的语言而转叙别的事物等等。

这些都属于“话没有说完”,都可用省略号标志。

例如: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小学《语文》第七册《高大的皂荚树》)9.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凡卡》)这两个例子中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例8中,什么种子在生根发芽呢?这个省略号让我们去想象,去推断,要让我们在想象中去接受皂荚树那种舍己为人的品格。

例9写了凡卡在极其悲苦的情况下向远方的爷爷发出哀求,这个省略号代表了他的哭泣、他的控诉。

又如:10.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小学《语文》第十册《金色的鱼钩》)这个例子中的省略号表示欲言又止。

面对艰难的处境──草地茫茫,又没有干粮,老班长把他千辛万苦做成的饭都给我们伤员吃了,而他自己却偷偷地吃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

“我”的心里是多么痛苦啊。

用什么语言能表达“我”的情感呢,欲说而又没法说。

再如:11.“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

(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12.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小学《语文》第五册《群鸟学艺》)例11没容指导员再说下去,炸弹爆炸了,省略号标志语言被迫中断。

例12中的省略号,标志凤凰的话还没讲完,因转向叙述老鹰的想法,只得暂时中断。

五、双用省略号(用四个三连点,即十二个圆点),标志整段文字或大片语言的省略。

这种用法在小学课本上没有出现,现在我们引用并节选《瀑布》和《参观人民大会堂》两篇课文让同学们明白该怎样使用双省略号。

13.瀑布…………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2课)14.参观人民大会堂王叔叔今天带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我高兴极了。

…………走出大门的时候,王叔叔说:“这样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情不自禁地说,“盖得可真快啊!”(小学《语文》第六册第6课)例13《瀑布》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共三节,我们将第一节和第三节省略了。

例14《参观人民大会堂》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全文共九节,我们将中间的七节(第2~8节)全省略了。

六、表示不语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用法。

当事态发展到该某个人讲话而这个人却没讲时,就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现在我们来改写一下《穷人》这篇课文的结尾,体会省略号的这种用法。

〔原文〕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渔夫催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桑娜既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

我们改写一下,渔夫讲的话不变,桑娜的表现:“……”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引号标志桑娜讲话的内容,可是引号内是省略号,它表示桑娜没有讲话。

七、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15.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机枪不断的扫射,声音一定很长,在例15中用省略号标志。

八、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例如:16.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17.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小学《语文》第三册《小马过河》)例16中,指导员牺牲前气息微弱,说话难以整句进行,所以断断续续,用省略号标志。

例17中,小马为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而难为情,说话结结巴巴,断断续续。

再如:18.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

”(小学《语文》第八册《全神贯注》)这个例子中语言的断断续续,不是因气息微弱而造成,也不是受难为情的干扰,而是受思考的影响。

“还有毛病”,有什么毛病呢?看,思考,语言中断,“左肩偏了点儿”(毛病)续上;“脸上”还有毛病,思考,语言中断,“对不起”又续上。

语言中断处用省略号标志。

这和前文(第四条)讲的标志“话没有说完”语言中断是一样的,只是前文讲的中断,是断而无续或断而不紧接着续。

总之,省略号的功能是标志语言的省略和中断(标志声音的延长可视作是表示声音的同类词的省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