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

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综合的 有机系统。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态系统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 件之一,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着重大 影响。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 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 料的来源。
地理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 有重要影响。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加速或延缓的作 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四)现实意义:
1、确立了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最高标准——生产力标 准;
2、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重要理论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什么是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
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什么是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 1、概念: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
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2、构成: (1)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
(2)非基本要素:科学技术和管理
如何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学技术并不是直接生产力,而只是潜在生产力;
1、阶级的产生 阶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同时又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消亡。 2、阶级的实质:
所谓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 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 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的作用
阶级斗争的根源乃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它的历史 作用在于它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课件PPT

4、意义 、
第一,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 第一,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 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 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片面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导 教条主义 致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致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已 有的理论看成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不承认真理是一个由相 有的理论看成是千古不变的教条, 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不承 认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认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主观随意 地对待真理。 地对待真理。 第二,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二,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 列宁说: 任何真理, 过火’……加以夸大 加以夸大, ‘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 适用的范围之外, 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 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 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 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列宁选集》 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列宁选集》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2页 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1995年版
实 践 证 明 哥 白 尼 的 日 地心说 心 说 是 真 理 日心说
“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瞎子摸象
3、真理的主观形式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它 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尽管 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推理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 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演示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演示课件
40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据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
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24
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 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 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 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5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
推理。
17
理性认识——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
一般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事物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18
理性认识——判断
判断是概念的复合,是对认识对象 有所断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 维形式。
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青蛙不是哺乳动物 人不是上帝的创造物
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9
3、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特点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
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
关系、本质和规律,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摹写不是对对象直
观的原物映现,而是对认识对象的信息,通过分
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 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课件-2024鲜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课件-2024鲜版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02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03
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促使
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
2024/3/28
20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维护资产的观点、阶级斗争的观点、人民 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等。
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 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024/3/28
5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意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 质和建设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和领导水平。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由、平 等、博爱等价值观念,以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道德观念。
2024/3/28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为资 产阶级的剥削和统治提供思想支持和制度保障。
22
06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 律
2024/3/28
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全课件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绪论 •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2
01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PPT课件

道格拉斯·斯坦普 弗兰克的幕僚长和亲信, 曾经有酗酒问题。发现彼 得·罗素与瑞秋发生性关 系,道格将其牵扯进安德 伍德的政治行动中。
佐伊·巴恩斯 《华盛顿先驱报》记者,后 因与老板产生矛盾而转职到 "头条网"(Slugline)。在与安 德伍德初次见面后迅速与其 建立了互相利用的关系,二 人发生性关系,同时安德伍 德为她提供内幕新闻素材以 打击政治对手。
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 有代表资产阶级执政掌权、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控制议会、指定方针政策、操纵选举、控制 群众和舆论宣传。
从政制度的类型上看,大致分为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7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与局限性
• 进步作用:
•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
• 局限性:
• (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的
民主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 (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 (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民主党 而民主党相对较温和,它更强调福利、环保等。
共和党
不过这都是相对的,两党都有强硬派、中间派、温和派。 两党虽然纲领不同,
但在保证美国的利益上态度却是一致的。民主党虽较温和,但有时比共和党更
厉害。比如,民主党常常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指手划脚。共和党虽崇尚武力,但
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得到很多好处,因此有时对中国还是比较温和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3/24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27
01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02 能够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两个方面的优势,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0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对 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024/3/24
18
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024/3/24
19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2024/3/24
22
0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24/3/24
2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历程
2024/3/24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等为代表,对理想社会制度进行 初步设想。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以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为代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 理性王国”构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协调 发展,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和方法。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4
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体系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体系PPT课件
• 详细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生产关系,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本 质还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核 心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 总结词: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制度设计,它是一种新 的尝试和实验。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其基本特征,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人 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民主集中制等。
商品与货币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 物,其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 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商品的二因素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 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 能。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 然属性,交换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学分与学时
3学分,48学时
课程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其历史背 景和理论体系。
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培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0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唯物论
总结词:阐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01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
源。
02
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

06
无产阶级专政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无产阶级政权
1. 无产阶级政权的本质特征
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利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起的政治体制。其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以无产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无 产阶级政权下,政治权力归无产阶级所有,无产阶级通过政治手段对社会经济进行控制,实现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改造。
2. 无产阶级政权的历史条件
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无产阶级生成并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力量;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引 发了无产阶级的觉醒和反抗,社会经济出现了矛盾和危机,需要进行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无产阶级政权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得以建立的。 综上所述,无产阶级政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其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历史条件则是无产阶级生成并发展壮大,资本主义矛盾危机加 深。这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05
社会意识形态
Social Ideology
社会意识形态的定义及实质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认识、观点、信仰、价值观等在意识层面上的表达和传播形式。它是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社会阶级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斗争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利用媒体、教育、文化等手段, 建立起一整套以自由、平等、竞争和私有制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体系,以维护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被压迫阶级进行思想意识形 态的控制和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和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深化群众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和引导,打造具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进国家和民族团结奋斗的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研究对象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 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 的学说
4 创造者
马克思、恩格斯
3 主要内容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 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一、时代的产物: 1. 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好对前人优化成果的继承 1. 马恩的革命实践活动:共产主义同盟 2. 吸收前人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① 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史观 ②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③ 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1.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2.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 3. 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 ① 毛泽东思想———革命 ② 邓小平理论———建设 ③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民族的复习
最后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 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在此输入标题
谢谢“您的耐心输阅入读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小组成员:宋涛、宋鑫、孙恒达、索开利、田凯、王德慧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 大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 阶级属性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和 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恩格斯简介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 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 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 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除 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 国家的起源》。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晚期食道癌在位于泰晤 士河边的寓所内逝世
马克思简介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 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 人,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并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 济学、占星学还有数学。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 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 斗争的分析。他认为几千年以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 同阶级之间的利益掠夺。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曾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 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马克思对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将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使哲学同现代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的解放联系起来了,将这个哲学彻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导致 了唯物史观的产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分析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社 会的经济基础从而发现了剩余价值,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 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又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演变 而来。
大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1、中国人缺少科学的深入的理论 作指导,重想像轻逻辑推理,中国 人很现实 2、改变思维方式,开括视野。话 说人,人说话,只在此山中、云深 不知处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4、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大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1、理论联系实际 2、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 3、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4、知——理解——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