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附板书及反思)
《散步》教学设计(15篇)

Don't waste your life, where you will regret it.(页眉可删)《散步》教学设计(15篇)《散步》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在朗读中品味__内容的写法。
2、学习课文优美的语言。
3、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__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__内容的写法。
2、学习课文优美的语言。
难点:3、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__的人性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许多平凡小事,然而就这些平凡的小事透露出父母祖辈浓浓的关爱,传达出温馨的亲情。
让人回味,令人感动,请同学们回味这些美好的时刻,并讲出来大家分享。
导入对《散步》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读课文,完成下面两项任务:⑴用一个词概括__事件。
⑵简述__内容。
⑶这一家人在散步过程中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2、听读后,抽生用一个词慨括__的事件,并简述__内容。
谈谈课文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注:散步。
这是一家四口散步的过程。
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
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体现了尊老爱幼、温馨和睦、互敬互爱。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讨论:⑴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分歧,作者是如何选择的,请谈谈他为什么要这样选择?⑵找出你认为最能够打动你的段落或最有价值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一下。
2、交流:注:⑴我选择了走大路。
在尊老和爱幼的天平上,作者倾向了尊老。
因为母亲老了,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从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
妻子善良、贤惠。
母亲慈爱,儿子活泼可爱。
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温馨和睦。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之举──(英)培根。
⑵谈一谈你认为最能够打动你的段落或最有价值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散步》的内容和情感表达;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意识;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通过合唱演出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音乐作品的曲式和结构,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表达;2.通过合唱表演,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1.导入:给学生播放《散步》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听,并谈谈自己对这首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2.导入简单的乐理知识,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曲式和结构,并结合具体的音乐片段进行解释。
3.合唱练习:分发《散步》的歌词给学生,让他们跟着音乐演唱。
4.以小组形式进行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合唱表演,并互相评价。
5.综合表演:将各小组的合唱表演集中起来,并整理成完整的作品进行综合表演。
6.欣赏和评价:在表演结束后,听取学生对作品表演的评价和感受,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教学反思:《散步》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大班音乐作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表达,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导入音乐作品让学生先进行感受和想法的表达,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了解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在导入乐理知识时,我采用了具体音乐片段的演示方式,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合唱是教学过程的重点,通过合唱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在合唱练习中,我采用了小组练习的形式,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唱中,并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在综合表演环节,我将各小组的合唱表演集中起来,并整理成完整的作品进行综合表演。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还能够锻炼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演出技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通过听取学生的评价和感受,我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作品和自己的表演的理解和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散步》优秀教案优秀10篇

《散步》优秀教案优秀10篇散步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会从把握重点语句入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体会祖孙三代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千古传颂的关于母爱的诗,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现在还能记起来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吧……好,同学对以前的只是掌握得都比较扎实。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关于亲情的文章,莫怀戚的《散步》。
2、课文朗读:全班分为两大组,男生一组,读奇数段。
女生一组,读偶数段,一定要带敢情地朗读。
简要评价后四人小组讨论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也就是说文章写了哪些人,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有如何,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
(提示: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为走哪条路,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歧。
最后我选择走大路,而此时母亲却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
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
)在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说说你的理由。
3、课文赏析过度: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值得欣赏,因为他们都有着令人倍感温馨的性格,那么现在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下本文的人物形象:分析“我” 的形象,妻子,母亲和儿子的性情又是怎么样的?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并且在文章中找到相关依据。
慈爱的母亲孝顺的我贤良的妻子懂事的儿子(分析人物形象时重点抓住文章的高潮段,即产生的分歧去把握)4、品味语言人物形象大家把握得也很到位,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我们说这是一篇很优美也很有含义的文章,好的文章不一定堆砌了多少华丽的辞藻,关键是在其中我们能感受到所要传达的一种感情,我们说这篇文章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我们就来分析下本文中体现浓浓亲情的句子。
说说你的感受并且带感情地朗读出来。
1、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寒冬。
2022秋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上册《散步》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上册《散步》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散步》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篇课文是一篇叙事类的散文,话题选取贴近生活的小事——散步,以小见大地引发了作者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
二、说教学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诵法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浓浓的亲情,懂得应该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哲理。
四、说学情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也有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方法,但是他们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较弱,具化形象思维占主导。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但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
本文是一篇生活故事类的散文,以小见大的手法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是学生们理解的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概括事件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揣摩朗读的语气和节奏,然后演读,同学间互评互读,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范读。
要求学生在把握本文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然后,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找出人物、环境、情节等要素,概括本文所写事件。
学生不难概括: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完善散步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此环节先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后自主学习,培养从文章获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最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思考探究:在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从而得出结论:在两头不能兼顾时,照顾长辈,这是“我”的处事原则“孝”,学生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二)赏读课文,畅谈感受此环节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莫怀戚的《散步》优秀教学设计【4篇】

莫怀戚的《散步》优秀教学设计【4篇】莫怀戚的《散步》教案篇一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品味积累文章精美语言。
2、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作者在选材上颇具特色。
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精心选材,以小见大,文章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重大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有传统在新的时代的得到了发扬光大。
结合实际生活,体会身边的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人文素养是本节课的重点。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一、激情导入二、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3、用一句话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能换个角度为本文再拟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吗?(一)朗读铺垫1、指名学生范读2、学生自主评价,总结朗读要领。
3、学生相互挑战读4、教师范读片段,学生评价。
(二)学法指引① 教师示范,提问题,学生解答。
② 教师引导学法“问题探究法”(三)、深入探究①学生分组探究学习②全班集体交流交流引导的重点:a、理解主题,感悟亲情b、感悟积累精美语言(四)、拓展延伸1、比较阅读: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读文章《三代》,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在生活中,你觉得自己应该怎样做到尊老爱幼。
2、说说你知道的关于尊老爱幼的故事、成语、谚语、俗语、歌曲、诗歌、美文。
《散步》教学设计篇二【背景及说明】《新课标》的课程目标的总目标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其中第7条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个在阅读中的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样才能做到目标中所说的在阅读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
《散步》这篇文章,正是情感体验的上乘佳作,我想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实施一次情感教育。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
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听读过程中,标划出课文中提到的人物和事物。
听读结束后,学生回答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行修正补充,进一步把握文章思路。
(三)探究性学习在完成对文章内容感知梳理的基础上,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问题一:文中的分歧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个分歧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问题二: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发现文中的家庭是一个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相亲相爱的家庭。
在这个家庭中尊老爱幼的美德得以自然流露和发挥。
“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揭示了中年人既要赡养老一代又抚养下一代的人生责任。
也看出作者一家人愿意代替老年人去背负承重包袱的使命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到中年的我,上要赡养老一代,下要培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这就是人到中年的使命之所在。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延续,我们才无愧于自己的家庭和社会。
(四)课堂小结《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内涵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莫怀戚《散步》教学设计优秀3篇

莫怀戚《散步》教学设计优秀3篇篇一:《散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
2、通过指导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相互体谅、相互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品味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法、品读法。
【教学准备】1、学生:强调课前自主探究课文,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准备上课用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老师先来个简单的调查:近段时间,有和父母、家人一起去散步的同学请举手,很长时间没有和父母、家人一起去散步的同学请举手。
然后,分别请两类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发言)老师:是啊,和家人一起去散步能给我们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莫怀戚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散步》。
(此环节主要是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铺垫)。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并有感情的朗读。
抽两、三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出本文的感情基调及语速等。
老师: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确定它的感情基调:是欢愉还是悲哀,是轻松还是沉重?学生回答后明确: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愉快而深沉,因此本文的语调平稳,不应过高或过低,语速为中速为主,语气温和、亲切中含有庄重。
第4自然段应快些,第6、8自然段应慢些。
学生按本文的感情基调,再次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请同学们依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绍课文内容老师:(投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准备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课文中的人物。
《散步》教学反思教案设计

《散步》教学反思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分析《散步》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作者背景及其在教材中的位置。
强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到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
1.2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散步》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道德的思考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分析《散步》的主要情节,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解读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的点滴和情感的细微变化。
2.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使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文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关系。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活动3.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你们对散步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或经历?”引导学生分享并初步激发他们对《散步》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3.3 课堂讨论小组内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案例分析分析文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关系,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对生活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包括情节、人物和主题。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挥。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和合作情况。
4.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扩展5.1 教学资源利用课文本身作为主要教学资源,让学生反复阅读和思考。
提供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阅读。
5.2 教学扩展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散步经历,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散步,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和感受散步的乐趣。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指导6.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词语含义,拼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感受文章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2、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教学方法:品读法、诵读法、讨论和点拨法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准备多媒体教学,视频,音频,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播放背景视频赵明一家人演唱的《让爱住我家》)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
他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
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浓浓的亲情。
二、板书课题《散步》
《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希望今天同学们能用耳朵去聆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用真情体会。
三、教学环节
(一)用心倾听,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2、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3、学生配乐自读课文。
(注意感情基调、语速、停顿、重音、语调等)(朗读是语文教学之灵。
学生通过自由读,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不知不觉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作品的理解中。
)
4、整体把握本文主要内容。
问题抢答: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在哪个季节?
C、散步地点在哪里?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
E、散步的结果如何?
(问题宜简单,目的一是使学生起步阶段尽量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二是梳理文章内容,提醒学生初度文章时应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大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通过抢答,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熟悉文章的六要素。
)(二)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1、全班分小组讨论:
(1)散步过程中有什么分歧?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2)面对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3)这一家四个人当中,谁的权利最大,谁又具有真正的决定权?
明确:在这个家庭中,并没有哪个人的权力大,他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就如一串链条一样:全家人听从于我----我顺从母亲------母亲心疼孙子,由此可看出全家人的相亲相爱,相互尊重,流露出一份浓浓的亲情。
(由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到小组活动全员参与,既让每个人都活动起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意识及竞争意识。
教师则适合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提醒小组总结,准备交流。
老师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再总结全班同学的发言,加以归纳明确这一家人的权力无大小之分,只有平等的关系。
)
2、思考: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家庭,你有什么感受呢?
---------和睦、温馨、平等、互相关爱
---------和美,因为全家人都能相互尊重,和谐美满。
(体会家庭的温暖)
3、学生总结归纳人物的优秀品质
“我”:孝敬体贴,有责任感。
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小辈。
妻子:温柔贤惠,尊老爱幼。
儿子:聪明乖巧,非常懂事。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学会运用精炼的词语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
4、重点理解句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句子的含义:“我”和妻子都是中年人,要担任家庭责任感,母亲曾经也曾经承担了家庭的重担,而儿子将来也要承担这一责任。
母亲的曾经付出让“我”这一代人知道要担负责任,而“我”现在要把母亲的责任传承给我的儿子,让儿子也能继续沿续着“我”的脚步,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勇挑重担的一个人,于是“我”和妻子这一代人担负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
语句很朴实,但向读者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学生通过讨论,真正地做到从讨论中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本文的主旨,初步体会文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5、总结主旨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朗读,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2、运用“我最喜欢的是---,因为它美在--- ”的句式,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提示:对美文的赏读大处看可以欣赏其中美的景、美的事、美的情;细处看可以欣赏美的词、美的修辞、美的句式、美的细节等等。
)
学生可能说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
“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对称的句式
--有的浓,有的淡。
____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分享成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把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于学生自主的发现与交流中,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学生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此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体验,也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领悟本文语言的特点。
归纳的环节非常重要,通过揣摩词语、句子,把对具体语言的感觉上升到理性规律的认识。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文中的一家人为了家庭的温暖付出大量的艰辛与汗水,我们必须要感受爱的重要性,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爱。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我们在家中幸福地成长;家,是一个爱的港湾,我们沉浸于爱的暖流之中;家,又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需要家里的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记住这些,为自己的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课堂练习
仿句: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两句话。
我爱我的家,因为家中充满温馨;
我爱我的家,因为
我爱我的家,因为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洗洗碗、
扫扫地、陪父母聊聊天、散散步……告诉家人,你很爱他们
2、学习了本文,你一定有万千感慨吧,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下你现在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领悟了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了祖孙三代的亲情后,让学生试着运用,与自己的父母展开一端真情告白,相信学生会有话可说,以此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再次感悟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揭示的深意。
)【板书】散步莫怀戚
母亲走大路↑承上
散步分歧→{我妻子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走小路↓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