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公共设施调研背景

合集下载

公共设施设计调研报告

公共设施设计调研报告

公共设施设计调研报告公共设施设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我们进行了公共设施设计的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公共设施的状况,探索公共设施设计的创新方式,以提供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调研。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市民对公共设施满意度、需求和建议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同时,我们还亲自前往城市的公共场所,如公园、医院和学校等,对公共设施的设计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三、调研结果1.公共设施的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市民们对公共设施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满意度,但仍有一部分市民对公共设施的维护状况表示不满意。

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一些公共设施存在破损、老化的情况,且一些公共场所没有充分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如行动不便者和儿童等。

2.公共设施设计的创新方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城市已经采取了一些创新的公共设施设计方式。

例如,在公园中增加了充电设施供市民使用,在医院中设置了自动导航系统方便就诊者。

这些创新设计能够提升市民们的使用体验,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建议与解决方案1.加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为了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城市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工作。

特别是一些老化、破损的设施,应尽快进行维修或更换,以保证市民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

2.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如行动不便者、儿童和老年人等。

可以增加无障碍设施、儿童游乐设备和老年健身器材等,以提高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

3.多样化的公共设施创新设计城市管理者应该鼓励和支持公共设施的多样化创新设计。

例如,在公园中增设可充电设备、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可以提供更多便利和环保的设施供市民使用。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公共设施的现状和一些创新设计方式。

建议城市管理者加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并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同时鼓励公共设施创新设计的多样化,以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校内公共设施调研报告范文

校内公共设施调研报告范文

校内公共设施调研报告范文校内公共设施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校内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了解学生对校内公共设施的需求和评价,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以期对校内公共设施的改善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

在校内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问卷包括设施种类、使用频率、满意度等内容。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访谈,以了解学生对特定设施的具体需求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 设施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希望在校内增设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休闲娱乐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乒乓球室等)、学习交流设施(如图书馆、自习室、研讨室等)和运动场地(如足球场、篮球场等)。

2. 使用频率大部分学生表示在校内公共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中最常用的设施为图书馆和自习室,其次为运动场地和食堂。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对校内公共设施的了解不够,希望加强宣传。

3. 满意度学生对校内公共设施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设施的品质和服务表示满意。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设施过于拥挤、维护不及时等。

四、访谈结果在访谈中,学生提出了一些关于特定设施的需求和意见。

比如,有学生希望图书馆能开设24小时服务,以满足学生在深夜学习的需求;同时,一些学生提出了对食堂菜品种类和味道的改进希望。

五、改进建议1. 增设设施: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学校可以增设一些休闲娱乐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以提供学生更多的娱乐和放松选择。

此外,增加学习交流设施的数量和面积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2. 加强宣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内公共设施,学校可以加强宣传工作。

可以通过校内公告、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设施的使用规定、开放时间等信息,提高学生的知晓率。

3. 解决问题:校内公共设施的管理者应及时解决设施拥挤和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改进,如增加座位数量、改善食堂菜品等。

公共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研究

公共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研究

城乡规划·设计2021年10月第18卷总第405期公共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研究徐洪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摘要: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公共体育设施需要提质、增量,并实现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

本研究运用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分析了公共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原则和路径,提出了协同发展的区域对策。

公共体育设施发展需要坚持均衡化、便捷化、集约化、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并不断寻求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通过场所拓展、空间容量拓展、功能复合和文化拓展,为人们打造理想的生活场景。

同时面对城市高密度区域和城乡接合部等不同的城市区域,设计者和管理者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决策,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市更新、开展城乡互动,实现公共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

关键词:公共体育设施;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精明增长[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28.11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and Urban SpaceXu Hongtao(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ergy-saving Study of Dense Habita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Facing the growing public demand for sports and fitness,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and realiz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ith urban space. Using the urban smart growth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and path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and urban space, and puts forward the regional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needs to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balance, convenience, intensification and humanization, and constantly seeks the practical path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ith urban space, and creates an ideal life scene for people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place, space capacity, function and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urban areas such as urban high-density areas and urban-rural junction, designers and managers need to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s, constantly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urban quality, promote urban renewal, carry out urban-rural interaction, 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and urban space.Key words: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urban spac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mart growth1引言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基础服务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基层内容之一,是大众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载体。

校园公共设施调研报告

校园公共设施调研报告

校园公共设施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园公共设施的现状和满意度,以进一步提升校园内的学生生活质量。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收集学生对校园公共设施的评价和建议,为学校改进和优化设施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2.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设施种类、使用频率、满意度、改进建议等方面的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向全校学生发放。

共收集到200份有效问卷。

2.2 实地观察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校园公共设施的实际情况,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观察。

通过在校园各个区域巡查,记录设施的状况和使用情况。

3. 调研结果3.1 设施种类校园公共设施主要包括图书馆、食堂、体育设施、学生活动中心和宿舍等。

其中,图书馆的重要性被多数学生所认可,食堂的需求量也较大。

3.2 使用频率大部分学生每周会使用到校园公共设施,尤其是图书馆和食堂。

体育设施和学生活动中心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3.3 满意度绝大多数学生对校园公共设施表示满意,特别是图书馆和食堂。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出了一些意见。

4. 建议和改进建议4.1 图书馆继续加强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增加电子书籍和多媒体设备的配备,提升学习体验。

4.2 食堂提高餐饮质量和品种,增加食堂的座位数量以缓解高峰期用餐难题。

4.3 体育设施改善体育设施的维护和安全性,提供更多体育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4.4 学生活动中心加强学生活动中心的运营管理,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4.5 宿舍改善宿舍设施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增加宿舍内的娱乐设施,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5.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校园公共设施表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

学校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善和优化校园公共设施,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幸福感。

同济大学餐饮设施共享情况调研

同济大学餐饮设施共享情况调研
4 3 2 1 O
谢 谢 您 的 合 作 ! e
【 参考文献】
[ 1 ] 董保宝 , 葛宝 山 , 王侃. 资源整合 过程 、 动态能力与竞 争优势 : 机理与路径 [ J 1 . 管理世界 . 2 0 1 1 , 3 : 9 2 — 1 0 1 . [ 2 ] 李 骁天, 王凯珍 , 毛振 明. 城 市社区与学校体 育设施资源共 享研究 的回顾 与 展望 阴.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 2 0 0 9 , 2 4  ̄ ) : 5 o 4 — 5 0 9 . [ 3 ] 王凯珍 , 李骁天 . 我 国城市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2 0 1 1 , 3 4
科技信息
。高校 讲: L 2 0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2 0 1 3年
第2 l 期
5 . 您通常在一周 中的哪些天来 同济就餐?( 请 打勾、 / ) 最初餐饮设施设置在一个相对封闭单调的建筑内部 . 人们来这里 的就餐 目的明确而交往 目的微弱 .给人们的心理环境 的感受较单板 ;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 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在建筑人 口附近设计一处绿地 .那么休 憩娱乐 和餐饮 功能结合起来 . 开敞空间给人 的感 受是开放度 高的公共空 间 . 带 动餐饮空 间的开放 6 . 您家或单位步行 1 5 分钟范围内餐饮设施多 吗7 性; 接下来加入广场和其他建筑的因素 。 绿地的形 态加 以设计 . 形成多 口8 个 以上 口5 ~ 8 个 口3 ~ 5 个 口1 ~ 2 个 口没有 层次的公共空间 , 餐饮 空间的开放性 提高 ; 如果再 添加一些 景观小品 , 7 . 您觉得 同济食堂 与校外餐饮 比较 , 吸引力 大小如何 ? ( 请打勾 并改善餐饮空间可达性 ,就形成餐饮空 间和开 敞空间的功能结合 、 形 、 / ) 态契合与交流融合 , 整 体开放性 大幅提高( 图1 9 ) 。

公共设施调研报告

公共设施调研报告

公共设施调研报告公共设施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公共设施是指为满足公众利益而建设的各种设施,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

公共设施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一些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不足,导致公众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公共设施的现状和公众对于公共设施的需求,为公共设施的改善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份。

问卷中包括了关于公共设施类型、数量、质量以及使用率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包括各个年龄层次和不同职业的人群。

三、调研结果1. 公共设施类型:调查显示,公园、图书馆和体育场馆是公众最希望有的公共设施类型。

公园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图书馆可以提供学习和阅读的空间,体育场馆可以满足人们锻炼身体的需求。

2. 公共设施数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当前城市的公共设施数量不足。

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市区,公园和体育场馆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有些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得不去周边城市寻找适合的公共设施。

3. 公共设施质量:调查显示,公众对于公共设施的质量普遍较为满意。

尤其是公园和图书馆的质量得到了较高评价。

然而,一些体育场馆的设施老化,卫生状况不佳,需要进行维护和改进。

4. 公共设施使用率:调查发现,公共设施的使用率普遍较高。

特别是公园和图书馆,在节假日和周末,人们的使用需求更加旺盛。

然而,体育场馆的使用率相对较低,可能和场馆设施不完善有关。

四、调研结论根据上述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目前城市的公共设施类型不足,特别是公园和体育场馆的数量不足。

2. 公众对于公共设施的质量较为满意,但也有一些体育场馆需要进行改进。

3. 公共设施的使用率较高,但体育场馆的使用率较低。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五、建议1. 增加公共设施的数量。

建议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公园和体育场馆的建设,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市区。

2. 改进公共设施的质量。

校园公共服务设施调研报告

校园公共服务设施调研报告

校园公共服务设施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校园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校园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供学生使用的各种设施,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餐厅等。

这些设施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学生对校园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和满意度,对于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目的1.了解学生对校园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和满意度;2.分析各类设施的使用情况和问题;3.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三、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通过对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收集相关统计数据。

四、调研结果1.图书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不够长,尤其是在考试期间。

此外,图书馆的座位数量有限,很多时候学生难以找到座位。

还有一些学生对图书馆的设备设施和书籍资源的更新速度提出了一些问题。

2.实验室大部分学生对实验室的设备和教学资源比较满意,但也有一些学生表示设备过于陈旧,不够先进。

另外,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有限,学生经常因为时间不够而无法完成实验。

3.体育场馆大部分学生对体育场馆的设施和管理表示满意,场馆的开放时间也比较合理。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场馆容量不够大,特别是在体育比赛或活动期间。

4.餐厅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校园餐厅的食物质量和价格比较满意。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认为食堂的餐品种类相对单一,口味不够多样化。

五、改进建议1.图书馆加大图书馆的开放时间,特别是在考试期间。

增加座位数量,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

加强图书馆的书籍更新和设备设施更新。

2.实验室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更新实验室设备,提供更先进的教学资源。

3.体育场馆增加体育场馆的容量,以适应大规模体育比赛和活动的需求。

合理安排场馆的开放时间,提供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4.餐厅增加餐厅的菜品种类,提供多样化的口味选择。

提高食堂食物的质量,确保学生能够享用健康、营养的餐饮。

公共设施调研报告

公共设施调研报告

公共设施调研报告公共设施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设施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公众对于公共设施的需求和满意度,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将介绍调研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在调研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人群进行了调研,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调查主要涉及教育设施、医疗设施、交通设施、文化设施和娱乐设施等多个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于教育设施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幼儿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

许多受访者希望有更多的幼儿园和大学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许多人也对医疗设施的满意度较低。

他们抱怨医院的排队时间长,医疗资源不足。

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教育和医疗设施的投入,提高其服务质量和覆盖面。

调研还显示,在交通设施方面,公众普遍对公共交通系统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持较高评价。

然而,私家车辆过多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效率,同时鼓励私家车减少使用。

在文化和娱乐设施方面,公众对于图书馆、博物馆和公园等设施的需求较高。

调研显示,公众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场所和休闲娱乐设施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针对这一需求,我们建议加大对文化和娱乐设施的投资,丰富城市的公共文化生活。

总结而言,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教育和医疗设施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增加文化和娱乐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生活质量。

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公共设施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满足公众的需求,促进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内容
1. 区位图:四平路校区位于杨浦区四平路,位于地铁十号线。

现状平面示意图:
2. 通过非参与者观察对使用者的活动进行描述:
3. 通过参与观察对空间、设施进行评价:我们通过对使用者使用公共座椅、垃圾桶及路灯的使用状况
进行观察,作出评价。

4. 对场地是否符合人性化场所的要求进行综合评价:基本符合人性化需求。

5. 改进意向图:
、调查和评价项目
1. 校园周边环境:
•周边有商业街、广场、绿化及水景。

交通较为繁华。

•周边多为校园建筑,色彩朴素典雅米色白色为主。

以图书馆为中心分布各个交通路线。

•周边环境能为校园提供良好的视觉景观。

2. 气候特诊:
•校园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校园内是否有遮风避雨、遮阳的设施:有,零星分布在校园各个角落
•校园内阳光是否充足:是
•周边建筑物是否对场地有所遮挡、建筑物的反光是否造成不良影响:无、无
3. 使用和活动(重点):
•人们如何进入场地:不行、自行车、汽车
•场地内有哪些活动:休闲、教学
•空间的设计是否是适于该项活动的进行:较为适用
•不同特征使用者在使用空间是具有哪些不同:师生多使用图书馆教学楼、外来人员多使用场外休闲空间。

4. 边界:
•校园边界是如何界定的:围墙
•校园与周边道路之间是如何分化的、有无高差材质变化:植物和色彩、有
•校园边界处理是否有助于吸引人们进入场地:是
•校园边界处理是否有许多凹凸空间进入停留:是
5. 子空间:
•校园是否被划分成若干子空间以利于使用、尺度是否得当:是、是
•采用那些划分空间的手段:植物划分、道路划分、建筑类型划分
•子空间之间的联系如何:较为合理
6. 交通与园路:
•周边有哪些类型的交通、对校园有什么影响:人行、轨交、公交。

影响校园人流
•场地内部的园路是如何进行规划的:以图书馆为中心分布各个交通路线。

•有无无障碍设计:有
7. 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的目的、形式:分隔空间类型、增加景观。

抬高地面,下沉河流。

•如何吸引人进入下沉或者抬高的空间:道路、材质
8. 建筑物(校园典型标志性建筑):
•校园内是否有景观建筑:有
9.
•建筑的功能体量:教学、标志。

较大
•校园建筑的造型、色彩,材料是否与外部环境协调:是
10. 植物:
•植物品种是否多元化:是
•植物对空间的限定起到哪些作用:分隔、围合、引导
•采用了哪些植物造型形式:并列式、环绕式、自由式
•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是如何结合设计的:从材质、色彩、高度
11. 座位:
•座椅的位置是否合适能否满足人看人观景的需要:是
•座椅的数量是否满足需要是否有辅助座位:是
•座椅的设计是否满足不同人数和观景的需要:是
•座椅的材料:石头、木质、塑料、铁艺
11. 水景设计:
•水景的位置、形式、尺度:位于学校的中心位置,河流,约为七米左
•是否满足人们亲水的需要:是
12. 铺装:
•地面采用那些铺装方式、材料:有规律的图案铺装。

大理石、水泥、青石板•地面铺装图案材料变化是否有引导人流或鼓励停留的作用:是
13. 环境设施:
•校园内有哪些环境设施:亲水平台、休闲亭台、观景座椅
•设施的分布情况:休闲区最为密集、其他区域零星分布
•设施的设计是否与整体环境协调:是
14. 整体景观设计是否符合人性化需求:是
•是否体现了地域文化特征:是
•是否考虑了生态环保因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