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5项反措热控部分解析

合集下载

电力二十五项反措细则讲解

电力二十五项反措细则讲解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年月目录1防止火灾事故⋯⋯⋯⋯⋯⋯⋯⋯⋯⋯⋯⋯⋯⋯⋯⋯⋯⋯⋯⋯⋯⋯⋯⋯⋯⋯⋯⋯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4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5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6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7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8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9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10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11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12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13防止继电保护事故⋯⋯⋯⋯⋯⋯⋯⋯⋯⋯⋯⋯⋯⋯⋯⋯⋯⋯⋯⋯⋯⋯⋯⋯⋯⋯⋯14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15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16防止开关设备事故⋯⋯⋯⋯⋯⋯⋯⋯⋯⋯⋯⋯⋯⋯⋯⋯⋯⋯⋯⋯⋯⋯⋯⋯⋯⋯⋯17防止接地网事故⋯⋯⋯⋯⋯⋯⋯⋯⋯⋯⋯⋯⋯⋯⋯⋯⋯⋯⋯⋯⋯⋯⋯⋯⋯⋯⋯⋯18防止污闪事故⋯⋯⋯⋯⋯⋯⋯⋯⋯⋯⋯⋯⋯⋯⋯⋯⋯⋯⋯⋯⋯⋯⋯⋯⋯⋯⋯⋯⋯19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20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21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22防止人身伤亡事故⋯⋯⋯⋯⋯⋯⋯⋯⋯⋯⋯⋯⋯⋯⋯⋯⋯⋯⋯⋯⋯⋯⋯⋯⋯⋯⋯23防止全厂停电事故⋯⋯⋯⋯⋯⋯⋯⋯⋯⋯⋯⋯⋯⋯⋯⋯⋯⋯⋯⋯⋯⋯⋯⋯⋯⋯⋯24防止交通事故⋯⋯⋯⋯⋯⋯⋯⋯⋯⋯⋯⋯⋯⋯⋯⋯⋯⋯⋯⋯⋯⋯⋯⋯⋯⋯⋯⋯⋯25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防止火灾事故1.1加强防火组织和消防设施管理1. 1.1 各单位应建立防止火灾事故组织机构,企业行政正职为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配备消防专责人员并建立有效的消防组织网络。

25项反措

25项反措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5年1月20日1.防止火灾事故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1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钢质截止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

1.2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理。

1.3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有关锅炉制粉系统防爆的有关规定,1.4磨煤机出口温度严格控制在75℃范围内。

1.5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中“氢冷设备和制氢、储氢装置运行与维护”的有关规定。

1.6每班检查氢冷系统和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必须符合《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倒氢操作必须符合《集控运行规程》的有关规定。

1.7在供氢站或氢气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明火作业的地点所测量空气含氢量应合格,并按照公司《动火管理制度》办理好动火工作票方允许开工作业。

1.8供氢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按时检查和试验。

1.9空、氢侧备用密封油泵应在定期联动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认真做好记录。

1.10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组织,加强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及时发现,及时扑灭。

1.11必须严格执行公司《消防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消防定期试验。

按《生产运行处消防设备定期校验、维护制度》执行。

1.11.1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火灾探测系统每月检查一次。

1.11.2自动水喷淋灭火系统,每月对机构部位外观检查,气系统,水系统的阀门,无泄漏,无锈卡油漆脱落现象,表计压力正常.1.11.3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每季度手拉报警装置校验一次(抽检),动用后,是否报警,各探测上有红灯是否在开启位置。

每季度对各只探测器进行直测一次(抽检).1.11.4就地受信盘每月进行检查一次,各信号点运转是否正常,各接点信号输入输出是否正常,有无误故障。

国家能源局25项反措情况介绍-2014(电厂:含人身、防误操作、火灾)详解

国家能源局25项反措情况介绍-2014(电厂:含人身、防误操作、火灾)详解
2018/源自1/29

◦ ◦ ◦ ◦
3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 -8大条30小条 3.2防止超压超温-6小条 3.3防止设备大面积腐蚀-6小条 3.4防止炉外管道爆破-12小条 3.5防止锅炉四管漏泄-3小条 3.1、3.6、3.7、3.8四条管理要求 4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5大条20小条 防止超压-11条 氢罐-3条 定期检验要求-5条 管理要求-1条
2018/11/2
14

19 20 21 22 23 24 25
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11条 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3大条20小条 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9大条13小条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6大条8小条 防止全厂停电事故-10条 防止交通事故-11条 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10条


2 自然灾害引发的较大以上人身伤亡事故 (1)8月1日,能建集团所属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
司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燕子山风电场进场道路施工时,
因持续降雨致道路一处挡土墙坍塌,造成协作队伍广东电 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员工5人死亡。

(2)8月23日,能建集团所属葛洲坝集团公司四川施工局 在国电大渡河公司四川甘孜州猴子岩水电站泄洪洞施工过
2018/11/2
12






11 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21条 11.1防止定子绕组端部松动引起相间短路-1条 11.2防止电力绕组相间短路-2条 11.3防止定、转子水路堵塞、漏水-13条 11.3.1防止水路堵塞过热-7条 11.3.2 防止发电机漏水-1条 11.3.3 防止转子漏水-5条 11.4防止转子匝间短路-2条 11.5 防止漏氢-4条 12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19条 12.1 分散控制系统配臵的基本要求-6条 12.2 DCS故障的紧急处理措施-6条 12.3 防止热工保护拒动-7条

国家能源局25项反措热控部分解析.ppt

国家能源局25项反措热控部分解析.ppt
一 二十五项反措的发展变化及编制依据 二 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的基本要求 三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事故 四 反措其它章节关于热控部分的要求
China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二、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的基本要求
China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 失灵事故
China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
2014年强迫停运按专业分
锅炉原因占 60%
China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拒动事故措施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拒动事故措施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拒动事故的措施(现状分析和措施)关于DCS系统配置的基本要求的措施根据“DCS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及通信总线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规定的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裕度”的要求,,并且控制器的负荷率做到尽可能均衡,已完全达到留有适当裕度的要求。

现在主要控制器应采用冗余配置,重要I/O点都用非同一板件的冗余配置。

系统电源有可靠的后备手段(采用UPS电源),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为3ms可保证控制器不会初始化。

系统电源故障在控制室内设有独立于DCS之外的声光报警。

主系统及与主系统连接的所有相关系统DCS、MARK-Ⅴ、MARK-Ⅵ(包括专用装置)的通信负荷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证在高负荷运行时不出现“瓶颈”现象)之内,其接口设备(板件)稳定可靠。

DCS的系统接地严格遵守技术要求,有良好的单端机柜接地机柜。

所有进入DCS系统的控制信号的电缆采用质量合格的屏蔽电缆。

操作员站及少数重要操作按钮的配置应能满足机组各种工况下的操作要求,特别是紧急故障处理的要求。

紧急停机停炉按钮配置,采用与DCS分开的单独操作回路。

I/0通道配置满足隔离措施。

目前DCS系统配置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及通信总线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规定的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裕度的要求。

关于DCS故障的紧急处理措施当部分操作员站故障时,由可用的冗余操作员站继续承担机组监控任务(此时应停止重大操作),同时迅速排除故障,若故障无法排除,则应根据当时运行状况酌情处理。

(目前操作员站是冗余配置的)。

当系统中的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时,应采取如下对策。

辅机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时,可切至后备手动方式运行并迅速处理系统故障,若条件不允许则将该辅机退出运行。

调节回路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时,将自动切至手动维持运行,同时迅速处理系统故障,根据处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热控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热控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热控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1.1汽包锅炉应至少配置两只彼此独立的就地汽包水位计和两只远传汽包水位计。

水位计的配置应采用两种以上工作原理共存的配置方式,以保证在任何运行工况下锅炉汽包水位的正确监视。

1.2汽包水位计的安装1.2.1取样管应穿过汽包内壁隔层,管口应尽量避开汽包内水汽工况不稳定区(如安全阀排汽口、汽包进水口、下降管口、汽水分离器水槽处等),若不能避开时,应在汽包内取样管口加装稳流装置。

1.2.2汽包水位计水侧取样管孔位置应低于锅炉汽包水位停炉保护动作值,一般应有足够的裕量。

1.2.3水位计、水位平衡容器或变送器与汽包连接的取样管,一般应至少有1∶100的斜度,汽侧取样管应向上向汽包方向倾斜,水侧取样管应向下向汽包方向倾斜。

1.2.4新安装的机组必须核实汽包水位取样孔的位置、结构及水位计平衡容器安装尺寸,均符合要求。

1.2.5差压式水位计严禁采用将汽水取样管引到一个连通容器(平衡容器),再在平衡容器中段引出差压水位计的汽水侧取样的方法。

1.3对于过热器出口压力为13.5MPa及以上的锅炉,其汽包水位计应以差压式(带压力修正回路)水位计为基准。

汽包水位信号应采用三选中值的方式进行优选。

1.3.1差压水位计(变送器)应采用压力补偿。

汽包水位测量应充分考虑平衡容器的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必要时采用补偿措施。

1.3.2汽包水位测量系统,应采取正确的保温、伴热及防冻措施,以保证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正确性。

1.4汽包就地水位计的零位应以制造厂提供的数据为准,并进行核对、标定。

随着锅炉压力的升高,就地水位计指示值愈低于汽包真实水位,表1-1给出不同压力下就地水位计的正常水位示值和汽包实际零水位的差值Δh,仅供参考。

表1-1就地水位计的正常水位示值和汽包实际零水位的差值Δh当各水位计偏差大于30mm时,应立即汇报,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当不能保证两种类型水位计正常运行时,必须停炉处理。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doc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doc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992 年原能源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颁发后,在防止重大、特大事故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在电网容量增加、系统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项事故普遍呈下降趋势,其中锅炉灭火放炮、汽轮机超速、开关损坏、互感器爆炸、系统稳定破坏等事故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电力工业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不断运和高电压、跨区电网逐步形成,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于电力生产,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些事故已大大减少,但有些频发性事故至今仍有时发生,并且有的变得越来越突出,新的事故类型也不断出现。

近来,发生了多年来未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如轴系断裂事故、锅炉缺水事故、电缆着火事故以及全厂停电事故。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坚持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有目标、有重点地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国家电力公司在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项重点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重大环境污染、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锅炉尾部再次燃烧、锅炉满水和缺水等事故的重点要求,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各单位应密切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把各项重点要求落到实处,防止特大、重大和频发性事故的发生。

1防止火灾事故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 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1电缆防火1.1.1新、扩建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 B50229 - 1996 )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部分进行设计。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

防止电力系统重大事故25项反措

防止电力系统重大事故25项反措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国电公司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进一步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国家电力公司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发供电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的特征,在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并于9月28日以国电发[2000]589号印发系统各单位。

国电发[2000]589号文说,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是制造、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等各个单位的共同任务。

因此,各有关方面都应认真贯彻落实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本重点要求并不覆盖全部反事故技术措施,各单位应根据本要求和已下发的反事故技术措施,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反事故技术措施,认真贯彻执行。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分别是:1.防止火灾事故;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4.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5.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6.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7.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8.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9.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10.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11.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12.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13.防止断电保护事故;14.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15.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16.防止开关设备事故;17.防止接地网事故;18.防止污闪事故;19.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20.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21.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22.防止人身伤亡事故;23.防止全厂停电事故;24.防止交通事故;25.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数
6% 6% 5% 8%
10%
10%
11%
22%
11% 11%
现场设备异常 参数整定不当 逻辑问题
检修维护不当 DEH故障 RB不成功
接地与接线故障 电源故障
单点保护
DCS故障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
集团内热工缺陷原因分类统计:
原因 台次 同比
热工缺陷原因分类
电源故障 6 6
硬件故障 3 2
年度 锅炉 汽机 电气 热控 环保 燃料 其他 总计
2013 132 45 39 33 11 1 1 262 2014 115 31 37 25 13 0 0 221 同比 -17 -18 -2 -8 2 -1 -1 -41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
2014年强迫停运按专业分
锅炉原因占 60%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
某省电厂因热控专业问题引起故障原因统计
a、现场设备异常引起的占据首位约36.4%, b、控制系统软硬件引起的占据次位约28%, c、电缆接线、模件松动引起的约占18.2% d、检修维护不当引起的为13.6%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
软件故障 现场设备故障
5
13
-1
-4
TSI装置故障 4 0
其他故障 2 1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
9.1 分散控制系统(DCS)配置的基本要求
9.1.1 分散控制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 括紧急故障处理),控制站及人机接口站的中央处理器(CPU) 负荷率、系统网络负荷率、分散控制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通信 负荷率、控制处理器周期、系统响应时间、事件顺序记录(SOE) 分辨率、抗干扰性能、控制电源质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时 钟等指标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各集团公司各自制定反措细则
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25项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1992年能源部20项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
1987年水利电力部18项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重点要求》 1980年电力工业部15项 《安全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
4
一、二十五项反措的编制依据
1.《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52006) 2.《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6-2006) 3.《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7-2006) 4.《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8-2006) 5.《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规范书》(QDG 1-K401-2004) 6.《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428-2009 7.《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第12章热工自动化部分)》(DL/T 50002000)
一、二十五项反措的编制依据
1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DL/T 5190.5-2004) 17.《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7-2005) 18.《电网与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经 贸委令第30号(2002)) 19.《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会5号令)
国家能源局25项重点要求 热控部分解析
一 二十五项反措的发展变化及编制依据 二 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的基本要求 三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事故 四 反措其它章节关于热控部分的要求
一、二十五项反措的发展变化 及编制依据
一、二十五项反措的发展变化及编制依据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014年国家能源局25项
一、二十五项反措的编制依据
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9-2006) 9.《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程》(DL/T1091-2008) 10.《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DL/T 1083-2008) 11.《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DL/T 1056-2007) 12.《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 774-2004 ) 13.《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DL/T 924-2005) 14.《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 15.《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82-2004)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
分散控制系统(DCS)配置的基本要求
一般要求CPU负荷率在极端工况下不大于60%。 DCS模拟量控制扫描周期一般要求250ms,要求快速处理的控制回路可为125ms。
温度等缓慢控制对象扫描周期可在500-750ms之间。开关量扫描周期一般为 100ms,ETS系统应不大于50ms,OPC和0PT部分逻辑扫描周期不大于20ms。 根据DL/T659-2006《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中规定,在繁忙工况 下DCS数据通信总线负荷率不超过30%,以太网通信负荷率不得超过20%。 从操作信号发出到DCS的I/O输出发生变化的时间不应大于2S。 SOE测点分辨率不大于1ms,SOE通道应有4ms防抖动滤波处理,不同控制器的SOE 模件应有可靠的时钟同步措施。
二、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的基本要求
二、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的基本要求
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在规划设计阶段、安装调试阶段、生产维护阶段、更新改造阶段都要坚 决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的基本要求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 失灵事故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
2014年,集团公司火电机组强迫停运事件统计:
某集团热控专业2000-2013年非停原因汇总棒状图
次数
30 26
25

20 15 10
13 12 12 11 11 9
7
7
6
次数
5
0
接地现检参与场修数接电设维整线源备护定故故异不不障障常当当 单DE点H保故护障 逻DC辑S问故题障 RB不成功
三、防止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保护失灵
某集团热控专业2000-2013年非停原因百分比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