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预算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施工图预算的文献综述

施工图预算的文献综述

施工图预算的文献综述一、施工图预算的发展定额产生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时期。

著名美国工程师泰勒创立了工时定额.中国在建筑工程中实行工料预算历时已久.北宋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已有工料限额。

明、清政府和民间都有估工算料的成例,如《营造算例》就是流传民间的清代营造算法的抄本。

清代宫廷设有专司估算工料费用的“算房”及负责设计的“样房”。

20世纪初,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开始按施工图计算工料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50年代初正式建立了建筑工程预算制度,先后颁发了具有法规性质的预算定额;统一规定了概算和预算文件的组成和编制程序;制定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间接费用、计划利润等计算办法。

二、施工图预算的概念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当建筑工程设计完成后。

设计单位根据施工图纸、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间接费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和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规定等资料,进行计算和确定单位建筑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

施工图设计预算的主要作用有下列各项:1、它是确定单位建筑工程造价的依据。

建筑工程由于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形态多样,用途各异,地点固定,生产周期长,材料消耗庞杂,不能像其他工业产品那样由国家制订统一的出厂价格,而必须依据各自的施工设计图纸,预算定额单价、取费标准(间接费定额)等分别计算各个建筑工程的预算造价。

因此,建筑工程预算起着为建筑产品定价的作用.实行招标的工程,预算也是确定“标底价”的依据。

2、它是编制年度建设项目计划的依据.按照国家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要求,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必须根据审定后的建设预算进行编制。

3、它是签订施工合同的依据。

凡是承发包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都必须以经审查后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签订施工合同.因为施工图预算所确定的工程造价,是建筑产品的出厂价格,双方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应以施工图预算为准,明确责任,分工协作,互相制约,共同保证完成国家基本建设计划。

嘉兴兴港公寓五号楼施工图预算设计【文献综述】

嘉兴兴港公寓五号楼施工图预算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程管理嘉兴兴港公寓五号楼施工图预算设计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学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我们从学习起向工作岗位必要的过渡阶段。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我们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训练我们工程识图、理论分析、工程量计算、计算机应用和外文阅读能力。

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使我们对一般土建设计与施工内容、施工全过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熟悉有关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培养我们具有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工程预算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使我们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建筑工程技术问题,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程造价资料按照其不同阶段,一般分为项目可行牲研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竣工决算等。

其中,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包括工程造价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建设项目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设计概算,是指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根据设计图样及说明书、设备清单、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费用取费标准等资料、类似工程预(决)算文件等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和确定建筑安装工程全部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也是考核设计方案和建设成本是否经济合理的依据。

施工图预算,是根据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定额编制工程造价的详细预算,是建筑企业和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和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也是建筑企业编制计划、实行经济核算和考核经营成果的依据。

竣工结算,是指已完工程完工后,承发包双方按照约定的合同价款即合同价款结算内容以及索赔事项进行工程竣工结算。

竣工决算,是建设工程经济效益的全面反映,是项目法人核定各类新增资产价值,办理其交付使用的依据,其内容应包括从项目策划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费用。

工程施工文献综述(3篇)

工程施工文献综述(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工程施工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与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工程施工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工程施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1. 工程施工技术(1)施工组织设计:文献[1]指出,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全面考虑工程施工条件,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按期投产或交付使用。

(2)施工技术:文献[2]提到,我国施工技术从60年代的苏联管理模式发展到70-80年代的全面推广,施工项目管理不断科学化。

文献[3]中提到的50篇建筑工程施工论文题目及文献下载,涵盖了深基坑支护、不良地基土改造、质量控制、注浆技术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工程施工技术的丰富内涵。

2. 工程施工管理(1)施工现场管理:文献[4]指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与应用措施分析,对于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5]中提到的土木工程硕士论文文献综述,对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与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

(2)施工质量控制:文献[3]中提到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献[5]中提到的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进一步阐述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3. 工程施工信息化(1)信息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文献[1]强调,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建筑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

(2)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文献[5]中提到的土木工程硕士论文文献综述,对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结论通过对近年来工程施工文献的综述,可以看出我国工程施工研究在技术、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工程施工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等。

因此,未来研究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

米谰登针织时装有限公司厂房五施工图预算设计【文献综述】

米谰登针织时装有限公司厂房五施工图预算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土木工程米谰登针织时装有限公司厂房五施工图预算设计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学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我们从学习起向工作岗位必要的过渡阶段。

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培养我们具有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工程预算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使我们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建筑工程技术问题,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筑工程定额基本概念:所谓定额,定,就是规定;额,就是额度或限度。

从广义上讲,定额就是在产品生产中规定人力、物力或资金消耗的标准额度和限度,即标准尺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合格产品,就必须消耗一定数量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和资金,这种消耗的数量受各种生产因素及生产条件的影响。

简单地讲:建筑工程定额就是指在合理地劳动组织和合理地使用材料与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资源数量标准。

定额中规定资源消耗的多少反映了定额水平,定额水平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综合反映。

在制定建筑工程定额、确定定额水平时,要正确地、及时地反映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以促进新技术的不断推广,施加管理的不断完善,已达到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目的。

建筑工程定额采用工料单价法计价。

工料单价法是指项目单价采用人工、材料、机械费用计算的一种计价方法,企业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用及规费、税金单独计取。

工料单价指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是承包企业根据自己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水平测算的各分部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再分别乘以当时当地的市场价格后得出;管理费包括现场管理费和企业管理费,根据企业测算的实际费分摊计入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中;利润是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的情况考虑的一笔资金;风险费是企业根据对市场行情的预测应在综合单价考虑的一笔费用。

施工图预算开题报告

施工图预算开题报告
施工图预算有单位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建设项目总预算.它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文件.施工图预算的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施工图预算的审核对象不同,或要求的进度不同,或投资规模不同,则审核方法不一样,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土建工程占投资比例较高(工业建设约50%,民用建筑约80%,公共建筑约70%)。因而,审核的重点往往在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审查的重点是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定额套用、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或单价计算是否合理等方面。工程的预算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通过对预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可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有利于提高设计水平和投资效益。
谨、准确,切勿少算、漏算、多算重算,并且要求工程量计算表要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应包括序号、项目名称、计算单位、数量、计算公式等。
6。工料分析及汇总表
工料分析及汇总要求按相应格式分析计算,且只对主要项目的主要工料用量分析和汇总即可。
三、设计(研究)方案
在编制预算之前,首先要熟读施工图纸,对设计图纸和有关标准内容、施工说明及各张图纸之间的关系,要进行从个别到综合地熟读,以了解工程全貌和设计意图。工程量计算应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则、预算定额项目的工作内容等,采用“工程量计算表”逐项进行计算。当工程量计算完毕之后,应按照预算定额的分部分项顺序,逐项地填写在工程预算表中,然后套用相应定额的单价及工料消耗指标,并计算出各分项工程直接费和工料消耗数量。然后计算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相关税费,最后汇总工程造价.

兴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车间2施工图预算设计【文献综述】

兴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车间2施工图预算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程管理兴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车间2施工图预算设计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或争论焦点)在现行建筑行业中,施工材料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诸如此类事件多有发生,屡见不鲜。

为了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加快工程项目发展,用最低的投资创造最佳的效益和最好的工程质量。

这就需要造价人员把好经济这一关,严格控制造价管理过程。

借此在即将毕业之际,就我对工程造价浅薄的认识谈谈我的观点。

由于本人有限的工作经验以及浅薄的专业知识,所以不足之处还需老师多多指点。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建立于建国初期,从1953年到1958年,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为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概预算制度的建立。

概预算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建设资金的合理的节约使用。

1966年到1976年,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概预算和定额管理机构被撤销,预算人员改行,大量基础资料被销毁。

造成设计无概算,施工无预算,竣工无决算,投资大敞口。

1976年,建工部直属企业实行经常费制度,工程完工后向建设单位实行报销,从而使施工企业变成了行政事业单位。

这一制度实行了6年,于1973年1月1日被迫停止,恢复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施工图预算制图。

1977年起,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理机构。

随后,国家主管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进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作了大量工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基本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的模式已逐步转变为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zhy工程承发包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来实现。

为了适应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国家建设部于2003年2月17日发布了第119号公告,推出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自2003年7月1日起实施。

某公司辅助用房二施工图预算设计【文献综述】

某公司辅助用房二施工图预算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程管理某公司辅助用房二施工图预算设计一、前言部分自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改革中出台并开始施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后,就打破了过去以“量、价、费”定额为主的静态造价管理模式,推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新的动态造价管理模式。

以下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发展、特点及施行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要性。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筑市场长期实行定额计价管理模式,国家对建筑产品的定价具有统一性、指令性和强制性。

这样的管理体制对我们的计划管理、减少浪费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量价合一”的报价方式也存在许多弊端,它阻碍了企业自主报价,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达成合理低价。

而其结算方式大多为标底加签证变更,从而造成“四算”分离问题和严重的“三超”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价格管理体制也需要不断改革与完善。

客观上要求我们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市场供求来报价,做到完成单位产品的合理价最低。

很显然,定额计价模式很难适应市场的这种发展变化,工程量清单计价正是在这个大形势下应运而生。

2003年2月17日,国家建设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2003作为国家标准,并于2003年7月1日起实施。

清单计价是由建设该产品的买方和卖方在建设市场上根据供求状况自由竞价,从而最终能够签订合同价格的一种新方法。

清单计价为建设市场的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平等互利的平台,创造了一个客观、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它的自主性更强,竞争性更大,促使企业不断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其综合实力,从而降低产品的综合单价。

二、主题部分:(一)、传统定额计价定额计价模式在我国已经沿用了几十年,其基本特征就是价格=定额+费用+文件规定,并作为法定性的依据强制执行,不论是工程招标编制标底还是投标报价均以此为唯一的依据,承发包双方共用一本定额和费用标准确定标底价和投标报价,定额价反映的是社会平均价格,是建立在以政府定价为主导的计划经济管理基础上的价格管理模式,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对工程价格的直接管理和调控。

正大不锈钢公司2号车间施工图预算设计【文献综述】

正大不锈钢公司2号车间施工图预算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程管理正大不锈钢公司2号车间施工图预算设计一、前言部分施工图预算的基本概念:施工图预算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文件。

施工图预算的内容:施工图预算有单位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建设项目总预算。

单位工程预算是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人工、材料、设备、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资料,以一定方法,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图预算;然后汇总所有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成为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再汇总各所有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便是一个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的总预算。

一般汇总到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即可。

施工图预算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作用是:1,图预算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是控制施工图设计不突破设计概算的重要措施。

2,预算是编制或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依据。

3,实行施工招标的工程不属《清单规范》规定执行范围的,可用施工图预算作为编制标底的依据,此时它是承包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

4,不宜实行招标而采用施工图预算加调整价结算的工程,施工图预算可作为确定合同价款的基础或作为审查施工企业提出的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和标准图集: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重要依据。

2,现行预算定额及单位估价表: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分项工程子目、计算工程量、选用单位估价表、计算直接工程费的主要依据。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包括了与编制施工图预算必不可少的有关资料。

4,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调价规定:合理确定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其调价规定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重要依据。

5,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是各省、市、自治区和各专业部门规定的费用定额及计算程序。

6,预算员工作手册及有关工具书:是编制施工图预算必不可少的依据。

影响施工图预算编制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施工图预算(静态)投资,是建设单位在实现和完成建设工程项目所花费的一个预期目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图预算的文献综述一、施工图预算的发展定额产生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时期。

著名美国工程师泰勒创立了工时定额。

中国在建筑工程中实行工料预算历时已久。

北宋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已有工料限额。

明、清政府和民间都有估工算料的成例,如《营造算例》就是流传民间的清代营造算法的抄本。

清代宫廷设有专司估算工料费用的“算房”及负责设计的“样房”。

20世纪初,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开始按施工图计算工料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50年代初正式建立了建筑工程预算制度,先后颁发了具有法规性质的预算定额;统一规定了概算和预算文件的组成和编制程序;制定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间接费用、计划利润等计算办法。

二、施工图预算的概念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当建筑工程设计完成后。

设计单位根据施工图纸、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间接费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和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规定等资料,进行计算和确定单位建筑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

施工图设计预算的主要作用有下列各项:1、它是确定单位建筑工程造价的依据。

建筑工程由于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形态多样,用途各异,地点固定,生产周期长,材料消耗庞杂,不能像其他工业产品那样由国家制订统一的出厂价格,而必须依据各自的施工设计图纸,预算定额单价、取费标准(间接费定额)等分别计算各个建筑工程的预算造价。

因此,建筑工程预算起着为建筑产品定价的作用。

实行招标的工程,预算也是确定“标底价”的依据。

2、它是编制年度建设项目计划的依据。

按照国家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要求,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必须根据审定后的建设预算进行编制。

3、它是签订施工合同的依据。

凡是承发包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都必须以经审查后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签订施工合同。

因为施工图预算所确定的工程造价,是建筑产品的出厂价格,双方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应以施工图预算为准,明确责任,分工协作,互相制约,共同保证完成国家基本建设计划。

4、它是建设银行办理工程贷(拨)款、结算和实行财政监督的依据。

一个建设项目的各项工程用款,建设银行都是以经审查后的预算为依据进行贷(拨)款、结(决)算的,并监督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工程的施工进度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

5、它是衡量设计标准和考核工程建设成本的依据。

单位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是以货币形式,综合反映工程项目设计标准和设计质量的经济价值数量。

设计上的浪费或节约,通过计算工程数量和各项费用,可以全部反映到预算文件中来。

因此,建设项目的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毕后,就可以利用预算中的有关指标(如单位建筑面积造价指标、三大材料耗用指标、单位生产能力造价指标等)对设计的标准和质量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价.从而达到衡星设计是否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目的。

6、它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和统计完成工作量的依据。

施工企业对所承担的建设项目施工准备的各项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机具调配计划、财务计划等)的编制,部是以批准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的。

现行的施工图预算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额计价模式;另外一种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简单地说,工程量清单计价就是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列出拟建工程的工程数量表(也称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按工程量表、招标文件要求自主报价,通过评标竞争确定工程造价的形式。

这种形式并不新颖,1992年底建设部以23号令发布的《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现已作废)中就规定“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但由于当时招投标都以定额为计价依据,竞争主要体现在以定额为基础的让利幅度上,所以23号令的这一规定未能得到真正落实。

近几年招标投标法及建设部89号令(作为招标投标法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实施细则)陆续下发,2001年年末又下发了107号令《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办法》,明确提出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并将其推广作为建设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虽然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上只是要求招标文件中列出工程量表,但在具体计价过程中涉及到造价构成、计价依据、评标办法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与定额预结算的计价形式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说工程量清单计价又是一种新的计价形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按定额计价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单位工程造价构成形式不同按定额计价时单位工程造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构成,计价时先计算直接费,再以直接费(或其中的人工费)为基数计算各项费用、利润、税金,汇总为单位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时,造价由工程量清单费用(=∑清单工程量×项目综合单价)、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其他项目清单费用、规费、税金五部分构成,作这种划分的考虑是将施工过程中的实体性消耗和措施性消耗分开,对于措施性消耗费用只列出项目名称,由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方案自行确定,以体现出以施工方案为基础的造价竞争;对于实体性消耗费用,则列出具体的工程数量,投标人要报出每个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2.分项工程单价构成不同按定额计价时分项工程的单价是工料单价,即只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费,工程量清单计价分项工程单价一般为综合单价,除了人工、材料、机械费,还要包括管理费(现场管理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和必要的风险费。

采用综合单价便于工程款支付、工程造价的调整和工程结算,也避免了因为“取费”产生的一些无谓纠纷。

综合单价中的直接费、费用、利润由投标人根据本企业实际支出及利润预期、投标策略确定,是施工企业实际成本费用的反映,是工程的个别价格。

综合单价的报出是一个个别计价、市场竞争的过程3.单位工程项目划分不同按定额计价的工程项目划分即预算定额中的项目划分,一般土建定额有几千个项目,其划分原则是按工程的不同部位、不同材料、不同工艺、不同施工机械、不同施工方法和材料规格型号,划分十分详细。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项目划分较之定额项目的划分有较大的综合性,新规范中土建工程只有177个项目,它考虑工程部位、材料、工艺特征,但不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法或措施,如人工或机械、机械的不同型号等,同时对于同一项目不再按阶段或过程分为几项,而是综合到一起,如混凝土,可以将同一项目的搅拌(制作)、运输、安装、接头灌缝等综合为一项,门窗也可以将制作、运输、安装、刷油、五金等综合到一起,这样能够减少原来定额对于施工企业工艺方法选择的限制,报价时有更多的自主性。

工程量清单中的量应该是综合的工程量,而不是按定额计算的“预算工程量”。

综合的量有利于企业自主选择施工方法并以之为基础竞价,也能使企业摆脱对定额的依赖,建立起企业内部报价及管理的定额和价格体系。

4.计价依据不同这是清单计价和按定额计价的最根本区别。

按定额计价的唯一依据就是定额,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主要依据是企业定额,包括企业生产要素消耗量标准、材料价格、施工机械配备及管理状况、各项管理费支出标准等。

目前可能多数企业没有企业定额,但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的推广和报价实践的增加,企业将逐步建立起自身的定额和相应的项目单价,当企业都能根据自身状况和市场供求关系报出综合单价时,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通过招投标)定价的计价格局也将形成,这也正是工程量清单所要促成的目标。

三、施工图预算的现状总体来说现阶段施工图的主流做法仍然是定额计价模式,它采用的是定额加费用的指令性计价模式,它是依据政府统一发布的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确定人工、材料、机械费,再以当地造价部门发布的市场信息对材料价格补差,最后按统一发布的收费标准计算各种费用最后形成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的是市场计价模式,由企业自主定价,实行市场调节的“量价分离”的计价模式。

它是根据招标文件统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将实体项目与非实体项目分开计价。

实体性项目采用相同的工程量,由投标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综合实力自主填报单价。

而非实体项目则由施工企业自行确定。

采用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能够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四、施工图预算的发展趋势在目前的各个工程建设中,虽然定额计价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正在定额计价的基础之上采用清单的方式来反映和衡量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造价。

随着计算机软件如广联达、神机妙算等普及使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会以一种相互补充的形式继续成为施工图预算中的两种计价主要模式。

参考文献[1] 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2]李守义.《工程造价》[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3] 李佐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4]李茂涛.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研究. 重庆交通学院, 2008, (07) .[5]王伟. 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 2008, (09) .[6]陆啸宇. 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对比分析及研究. 同济大学, 2008, (03) .[7]路晓庆.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西南大学, 2007, (04) .[8]孙齐林.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03) .[9] 黄贺.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沈阳工业大学, 2009, (02) .[10] 王瑞霞.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方法探讨. 西安理工大学, 2007, (06) .[11]Harding A.,Lowe D.J.,Ensley M.W.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Model for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st of different Procurement routes”[M].UK: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2006:219-230[12]Skinner, Jonathan.“Housing Wealth and AgGREgate Saving”.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1999.pp.307-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