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意义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受害最深,牺牲最烈,斗争持续时间最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它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进行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改变了屈辱挨打的状况。

终于摆脱了“恐洋症”,全中国人民找回了自信与自尊。

从此感到自己作为世界上一个有能力自立的民族,能够打败侵略者,这对整个民族精神非常重要,也就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能够有地位,不再受人欺压,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它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抗战中形成的团结一致、英勇不屈、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精神已深深地溶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激励着中华民族继续前进(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

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的影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的影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的影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战场。

在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十年多时间里,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没有多少外援的情况下,几乎是孤军奋战,顽强抵抗,使日本法西斯深深陷入“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

虽然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也牢牢地阻挡了日本军国主义北上南进的步伐,破坏了德意日法西斯结盟的计划,对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侵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战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也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之一,持续时间最长。

由于中国军民抗击和消耗着绝大部分日军精锐部队,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及亚洲其它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

欧战爆发后,国民党战场方面陆续进行了第一次长沙战役、桂南战役、枣宜战役、豫南战役、中条山战役、第二次长沙战役等,抵抗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八路军方面则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华北向日军大举进攻,这场历时3个半月的大破袭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并破坏了河北和山西的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动脉。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游击战争日益发展。

1939年,解放区战场抗击的日军就达到日本在华兵力的62%。

据日方统计,仅日本华北方面军在1940年就进行了20123次战斗,由此可见八路军的游击战给了日军多么频繁的打击。

正是由于中国抗战的牵制,才使日本不得不放慢南进的速度。

因此,中国的抗战无疑是控制局部战争迅速向全面战争扩展的中坚力量。

五、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战略配合作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人民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战争的义旗,并以举国奋战最先开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决策与策略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决策与策略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决策与策略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与策略,领导全国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

一、割席断交与抗战共同战线的建立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占北平,这标志着中日两国形势正式对立。

此后,中国政府与日本关系的破裂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中国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割席断交,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一并中断。

同时,中共中央迅速与国民党建立了抗战共同战线,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割席断交的决策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这一决策有效地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经济来源,加大了其在中国的困难,为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泛的支持。

二、淞沪会战与百团大战的斗争策略1937年8月,上海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激烈战斗。

中国军队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斗争策略,包括有限的固守与有序的撤退。

中国军队在顽强抵抗的同时,也为全国抗战做好了准备。

在淞沪会战之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百团大战,动员全国人民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来。

这场战斗号召全国军民支援抗日前线,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决心。

三、王府井游击战与游击战略的实施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对日军进行了持续的游击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府井游击战,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大胜利。

游击队通过突袭和游击战术,削弱了日本军队的实力,不断分散其兵力,为正规军的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中国共产党还在抗日战争中大力实施了“九一八”战略,主张游击战争应与正规战争相结合。

通过游击战术,中国游击队有效地消减了日军的实力,同时保留了自身的力量,为后续作战提供了战略优势。

四、新四军与腹地战略的实施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重要军队,他们成功地实施了腹地战略,在日本侵略者的后方开展了游击战争,为中国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解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解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一场改变世界的正义的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是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上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场之一,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场战争也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为中国取得独立与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石,成为中国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和战后新中国崛起的起点与开端。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概括起来有“六个第一”、“五个最”。

“六个第一”是:中国人民在世界举起反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面旗帜,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个战场。

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帷幕是在中国拉开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在三个战场进行的,即欧洲和大西洋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非洲和美洲战场。

中国是主战场。

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第一主力。

世界反法西斯战斗中,活跃着三支主力,即美英联军、苏联红军和中国人民抗日力量。

中国人民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

中国人民打响了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枪。

1931年12月21日,东北爱国将领马占山在黑龙江嫩江桥打响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进攻的第一枪,歼灭了大量侵略军。

中国人民抗战取得了第一个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消灭了日本板垣师团1100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人民第一个拖住了日本法西斯,使它的“北进”侵略苏联,“南进”对美英作战,进而从南北两个方向与纳粹德国相呼应,与德国共同瓜分世界的美梦破灭。

“北进”不成,“南进”败兵。

“五个最”是:中国人民对日作战时间持续最长,长达14年之久。

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全面抗战。

从“七七”全面抗战开始也有八年。

相比之下,英法是在1939年9月3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才开始抵抗德国法西斯,开辟欧洲战场,到1945年5月,不满六年。

中国抗日战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抗日战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抗日战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中国抗日战争是半个世纪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中国抗日战场不但打破了日本“北进”的战略,而且迟滞了日本“南进”的计划,有力地支援了苏联卫国战争和美英盟军对日作战,从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字: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主战场;战略支柱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斗争勇气和民族牺牲精神,成为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性作用及其启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不仅是一场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抗日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声息相通、休戚与共,其成败利钝直接影响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进程。

具体观点如下:1.中国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军民在东北对日本武装侵略的抵抗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这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在东方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战场。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由局部侵华战争发展为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空前规模的全国抗战,这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爆发的起点。

2.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下,结成了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协同配合的持久战。

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共进行了22次会战,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在敌后战场,创建了大批抗日根据地。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由中国军民独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开始,发展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始终把日本陆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造成了日军的重大伤亡。中国抗日战争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起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一开始就具有反法西斯侵略、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在战争形态上,它起初表现为一系列弱小国家反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接连不断的局部战争,后来逐渐演变成全面战争,其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形成法西斯侵略战争策源地的国家。早在19世纪末,日本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时,即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通过发动甲午战争,参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发动以争夺我国东北为目标的日俄战争,先后从中国攫取了台湾、澎湖和旅顺、大连等,并勒索了巨额战争赔款,从而增强了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世界列强中新崛起的最富于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1927年7月,日本内阁提出所谓解决“满蒙政策”的“田中奏折”,露骨地表明了日本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狂妄野心和侵略步骤。同时,它也表明日本由一般帝国主义向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的转变。 世界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把战火是日本点燃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战争,打响了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第一炮,从而在远东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这比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早两年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局部战争不断扩大。从“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它完全按照“田中奏折”所确定的侵略计划来实施,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日本军国主义者不仅是中国人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亚洲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亚洲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亚洲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俗称二战)有两个主要战场,即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太平洋战争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份,但与欧洲战场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国抗日战争和先前日本与欧美列强等国所累积的矛盾和冲突。

就是我们为了保护自己国家与人民而加入二战的重要原因,杨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我们对抗日本的胜利,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是为了纪念那曾经的历史,为了不往那些令人悲痛的过往,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不要遗忘那些曾经的过去。

历史不应当被遗忘,我们举行这样一个阅兵仪式,并且让全国放假就足以证明国家对它的重视。

70年前,中华人民用血肉和热泪结束了抗日战争,70年后,我们看着这一场阅兵仪式,回想当年的辉煌,世界在不断的发展,中国也在不断地发展。

从以前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早到现在阅兵仪式上不断推出的各式各样的新式武器。

这一切都展示了中国不断强大的军事实力。

阅兵仪式不过是短短的一天,但他给了我无限的感慨。

不论是国家的富强和军事实力的上升,还是我们的军人们在阅兵仪式上彰显出的军人风范,都是让人目不暇接的风景。

我们想来绝对无法忘记这一场阅兵仪式,不仅仅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更是在让我们思考曾经与想象未来。

而在阅兵仪式上出现的种种,无不在让中华人民感受到这一种信念,为了中华人民不断努力奋斗,为了国家的和平与富强而加油。

在未来我们更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时中国继续伫立于世界名族之林,重新回到那令人尊重,令人自豪的时代。

我们铭记历史,铭记曾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会继续努力,并且面对以后也会继续努力,要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的作用

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了怎样的贡献?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最光辉的一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争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

中国的民族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战争的东方战场。

从1937年开始到1939年9月,大战在欧洲爆发之前,当英、美、法实行绥靖政策的时候,中国人民孤身奋战,英勇抗击了百万日军的进攻,中国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

同时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

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的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英、美军队受到压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粉碎了远东慕尼黑阴谋,挫败了国际绥靖主义的企图,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保障。

“九一八”事变后,由英、美操纵的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采取协态度,提出事实上是瓜分中国的“满洲自治”计划并承认日本在华的特殊利益。

1939年前后英、美政府召开太平洋国际会议、以期通过国际谈判恢复所谓的远东秩序和“和平”中国人民以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有力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行。

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了日本的主力、大大减经了其他反法西斯战争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力条件。

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军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自己的解放,为帮助各国盟军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怎样正确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从中我们应得到怎样启示?答:(1)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战略地位和中国抗战外交的基础,而且对于中外关系,标志着中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走出了单纯依赖国联合西方大国际来解决日本侵华问题的传统弱外交的怪圈,增加了中国政府在国际上说话的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一场改变世界的正义的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是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上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场之一,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场战争也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为中国取得独立与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石,成为中国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和战后新中国崛起的起点与开端。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概括起来有“六个第一”、“五个最”。

“六个第一”是:中国人民在世界举起反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面旗帜,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个战场。

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帷幕是在中国拉开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在三个战场进行的,即欧洲和大西洋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非洲和美洲战场。

中国是主战场。

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第一主力。

世界反法西斯战斗中,活跃着三支主力,即美英联军、苏联红军和中国人民抗日力量。

中国人民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

中国人民打响了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枪。

1931年12月21日,东北爱国将领马占山在黑龙江嫩江桥打响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进攻的第一枪,歼灭了大量侵略军。

中国人民抗战取得了第一个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消灭了日本板垣师团1100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人民第一个拖住了日本法西斯,使它的“北进”侵略苏联,“南进”对美英作战,进而从南北两个方向与纳粹德国相呼应,与德国共同瓜分世界的美梦破灭。

“北进”不成,“南进”败兵。

“五个最”是:中国人民对日作战时间持续最长,长达14年之久。

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全面抗战。

从“七七”全面抗战开始也有八年。

相比之下,英法是在1939年9月3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才开始抵抗德国法西斯,开辟欧洲战场,到1945年5月,不满六年。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至1945年5月,也只有四年时间。

而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作战不到四年。

中国人民对日本法西斯作战次数最多,共16万5千次,其中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12万5千次。

中国人民消灭的日本法西斯军队人数在亚洲战场最多,共歼灭日军150多万人,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歼灭伪军110多万人。

中国人民付出的代价最大。

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占各国伤亡总数9000多万的近40%。

直接的财产的巨大损失和战争的巨大消耗合计为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世界反法西斯最后一仗也是在中国战场,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150多万军队向在东北的关东军进攻,消灭日本关东军70多万,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

当然战胜日本法西斯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的。

要记住几个重要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我东三省;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1945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日。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功不可没。

中国的抗战,使日本陆军的主力深陷中国战场,无法实施“北进”计划,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致命危险。

在卫国战争最危急的时候,苏联先后从远东地区抽调54万兵力、5000多门火炮、3300多辆坦克,大大加强了西线对徳作战力量。

斯大林曾谈到,“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中国抗战还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主力有35个师团被牵制在中国战场,派往太平洋战场的仅10个师团。

罗斯福总统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你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西方列强欺凌。

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赴后继的顽强斗争,但直到抗日战争以前,均遭失败。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毛泽东同志指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中国抗战不仅是为中国而战,也是为世界所有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而战。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1931年9月18日,日本法西斯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抵抗,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团结全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采取持久战战略,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抗日战场,即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呼应,沉重打击了日军。

据统计,1938年10月,日本陆军总兵力为34个师团,其中朝鲜1个、中国32个,日本本土仅1个,也就是说,日本陆军总兵力的94%投入了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为51个师团,其中日本本土4个、朝鲜2个、中国35个、东南亚10个,也就是说,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

1943年初,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为66万人,太平洋战场为48万人,陆军主要兵力仍在中国作战。

战争结束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陆军总兵力为83万余人,在中国战场的陆军总兵力近105万人(不含中国军队在缅甸抗击的日军),中国战场的日军仍多于太平洋战场。

可见,从“七七”事变到二战结束,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的主力,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反法西斯大国。

1945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指出:“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鉴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1942年1月1日,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进入了与美英苏共同领衔签字的四大国之列,其他国家则按英文字母顺序签字。

这标志着中国在那时就是公认的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

中国抗战打破了日本侵华战略计划,使日本陷入中国持久战而不能自拔“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采用速战速决战略,企图通过一场有限的战争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占领和控制整个中国。

在开战之初,日本法西斯狂妄地宣称,只要出动3到4个师团的兵力中国就会屈服。

但中国的顽强抵抗迫使日本不得不将陆军主力和海军部分兵力投入中国战场,从而把有限战争变成中日全面战争。

1938年武汉沦陷标志着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企图借军事胜利诱降、迫降蒋介石政府,结束中日战争。

在日本强大的政治攻势下,1938年12月,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叛逃降日。

但汪精卫集团降日不仅没有动摇中国的抗战决心,而且遭到国共两党和全国人民的严厉声讨,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日斗志。

1940年,日本加强了在中国战场的作战,对重庆等地进行大规模轰炸,开展迫降蒋介石政府的“桐工作”。

但全国抗战形势特别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1940年8月发动的百团大战,显示了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打击了投降暗流。

国际上,美英等国也加强了援华制日措施,坚定了蒋介石政府的抗战决心,使日本“桐工作”彻底破产。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企图逐步减少在华兵力,准备南进,但中国的抵抗使日本无法实施兵力渐减计划。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中国战场实施“长期战”战略,企图将中国变成日本南进“基地”和“兵站”,以便从中国战场抽调军队支援太平洋战场。

1942年6月,日本制订“四川作战”计划,准备出动11个多师团的兵力进攻重庆、四川,迫使中国屈服。

为此,还准备从太平洋战场抽调6万军队到中国战场。

但由于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使日本难以凑齐兵力而作罢。

1941—1942年,侵华日军对敌后战场发动规模空前的“扫荡”作战,实施残酷的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紧紧依靠群众,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军,粉碎了日军的“扫荡”作战,保卫了抗日根据地,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1944年4月,日本动用12个师团、41万人的庞大兵力,在中国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即“一号作战”,企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通过中国大陆将日本和东南亚、西南太平洋战线连接起来,以挽救太平洋战场的危局。

豫湘桂战役历时8个月,是中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日军虽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在全局方面仍未能走出中国持久战,反而影响了在太平洋战场的对美作战,宣告了日本“长期战”战略的破产。

进入1945年后,日军在华全面收缩战线,处于中国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包围之中,直至战败投降。

中国抗战抵制了西方绥靖政策,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美英对日本侵华长期采取绥靖政策。

“七七”事变爆发时,美英等国认为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俄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

但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以实际行动抵制了美英的绥靖政策,使远东慕尼黑阴谋破产,同时也促使美英抛弃绥靖政策,转向支持中国抗战的立场。

中国抗战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发展。

自“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前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中国在东方始终是孤军抗战,迫切需要建立国际反日同盟。

中国积极开展战时外交,争取苏、美、英等国的经济援助和物资支持,加强同这些大国的联系,以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在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1940年德国击溃英法联军占领法国、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等关键节点上,都表示全力支持遭受侵略国家的反侵略战争,呼吁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国又积极致力于联盟各国间关系的协调和团结,为维护和巩固反法西斯联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抗战制约了日本北进战略,有力支援苏联卫国战争北进是日本世界战略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占领苏联远东地区。

但日本要进攻苏联,就必须先占领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