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2023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2023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2023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能够唱几首简单的儿歌和歌曲;- 能够通过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表达音乐感受;- 能够分辨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声音。

2. 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乐器与声音- 课时1:介绍乐器的种类和特点;- 课时2:认识钢琴;- 课时3:认识小提琴;- 课时4:认识口琴;- 课时5:认识鼓。

第二单元:音乐与动作- 课时1:唱儿歌《小兔子乖乖》;- 课时2:唱儿歌《小星星》;- 课时3:唱儿歌《小白船》;- 课时4:唱儿歌《小毛驴》;- 课时5:复前面所学儿歌,并进行动作配合。

第三单元:乐器与音乐- 课时1:钢琴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课时2:小提琴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课时3:口琴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课时4:鼓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课时5:综合前面所学乐器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

第四单元:音乐与情感- 课时1:听情绪舒缓的音乐,表达感受;- 课时2:听情绪激昂的音乐,表达感受;- 课时3:听快乐的音乐,表达感受;- 课时4:听悲伤的音乐,表达感受;- 课时5:听不同风格的音乐,表达感受并进行综合讨论。

教学活动1. 观察和辨认乐器的外观和特点;2. 听音乐,模仿音乐的节奏和旋律;3. 通过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表达音乐感受;4. 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发表个人见解并展开讨论。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 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表演、演奏和讨论中所展现出的能力。

参考资料- 《人教版音乐教材》- 《儿童歌曲集》- 乐器示范视频- 音乐欣赏录音以上为《2023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的内容安排,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最新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最新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音乐启蒙(第12节)详细内容:认识五线谱,了解基本音符和休止符,学习简单的节奏。

2.第二章:童谣与儿歌(第36节)详细内容:学习演唱童谣与儿歌,掌握音准、音色、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能独立阅读五线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3.通过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认识,音准和节奏感的培养。

2.教学重点:童谣与儿歌的学唱,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电子琴、多媒体设备、五线谱卡片、节奏棒等。

2.学具:音乐课本、作业本、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儿童歌曲《小星星》,引导学生模仿演唱,感受音乐的魅力。

2.新课程学习(20分钟)(1)五线谱的认识: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五线谱的基本结构。

(2)音符与休止符的学习:让学生在五线谱上找到音符和休止符的位置,并进行练习。

(3)童谣与儿歌学习:教授一首简单的童谣或儿歌,指导学生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出示例题:给出一段五线谱,让学生独立阅读并演唱。

(2)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节奏和音准练习,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4.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五线谱的基本结构。

2.音符与休止符的位置。

3.童谣或儿歌的歌词及五线谱。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抄写一首本节课学习的童谣或儿歌的五线谱,并独立演唱。

2.答案:教师批改作业,针对错误进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学习其他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儿童的音乐作品,如《动物狂欢节》、《彼得与狼》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五线谱的认识2. 音符与休止符的学习3. 童谣与儿歌的学唱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五线谱的认识五线谱是音乐的基本符号,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五线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茉莉花》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2. 第2章:《可爱动物》歌曲:《小青蛙》、《两只老虎》、《小松鼠》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3. 第3章:《我们的节日》歌曲:《快乐的节日》、《儿童团歌》、《我们的田野》音乐欣赏:《节日序曲》4. 第4章:《音乐之旅》歌曲:《火车开了》、《航行》、《美丽的宝岛》音乐欣赏:《卡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培养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歌词记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音乐教材、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歌词卡片、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春天的视频、展示动物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唱。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歌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歌唱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例题,如填空、选择、判断等,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练习歌唱,相互纠正错误。

(2)进行音乐欣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分析、评价音乐。

(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内容:章节名称、歌曲名称、音乐欣赏名称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歌词例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歌词,标注节奏、音准。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器学习等。

(2)鼓励学生创作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重点关注细节:1.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相结合。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一、教学要求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再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惯,逐步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并从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小学行为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能准确的休止和接唱,尤其是在领唱与齐唱歌曲中,能与同学合作,和谐、完整的表现音乐。

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具1、图片“红灯牌”“绿灯牌”2、进攻乐器:碰铃、响板、铃鼓、三角铁、双向筒。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3、录音带4、节奏卡:XXXX︱XXXX‖XOXO︱XOXO‖XXXO︱XX XXXO ‖XXXX︱XXXXO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红眼睛绿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xx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

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3、听音乐,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

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颂。

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第一课:形体训练与呼吸操练
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基本呼吸方式;
-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形体训练。

教学内容
1. 呼吸操练
- 示范正确的呼吸方式;
- 引导学生跟随进行呼吸操练。

2. 形体训练
- 教师示范简单的形体动作;
- 学生跟随进行形体训练。

教学步骤
1. 引入活动
-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研究的内容。

2. 呼吸操练
- 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式;
- 学生跟随进行呼吸操练。

3. 形体训练
- 教师示范简单的形体动作;
- 学生跟随进行形体训练。

4. 总结与反馈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 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反馈。

教学资源
- 课本《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呼吸操练和形体训练过程中的表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估其对研究内容的理解程度。

扩展活动
- 学生自由展示形体训练的成果;
- 学生配合音乐进行形体动作编排。

以上是第一课的教案内容,祝您教学顺利!。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通用13篇)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孩子入学到现在,从相互陌生到彼此熟悉,甚至在集体中有了自己的朋友,他们通过交流逐渐融入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本课选择了以伙伴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一方面让学生欣赏、认识不同形式的从古至今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传播一种一种和谐、团结、温暖的感觉。

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通过欣赏,能区分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画种油画以及雕塑、摄影的不同表现形式,学习简单的观察艺术作品的方法。

能力: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出自己和伙伴的故事。

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里的同学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有效的观察画面,找出不同表现方法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

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创作。

难点:理解不同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并加以描述。

学习材料:生活照片……伙伴:(字典中解释)古代兵制十认为一火,火长一人管炊事,同火者称为火伴,现在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写作伙伴。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身边的伙伴:1.什么是伙伴?2.说一说自己的伙伴。

教学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清楚伙伴的含义,为下一步的欣赏打好基础。

二、看一看书中的伙伴:1.欣赏书中作品:A、《扑枣图》中国宋朝,孩子们的生活、装扮、服饰,认识工笔画。

B、《在反扫荡的日子里》两个小八路和一窝失去妈妈的小鸟,色调冷灰色,内容温馨。

C、《艰苦岁月》雕塑作品。

小战士靠在老红军的身边,听着悠扬的笛声,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D、《和平年代》《北京女孩》《好兄弟》摄影作品。

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的.伙伴关系……2.画一画你和伙伴之间的故事。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作品中读出信息的能力。

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精选

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精选

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精选我们知道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你们是不是还在为教案头疼,范文是很好的方向!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精选(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3、学生回答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4、请学生贴出画面⑴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⑵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⑶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⑷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

”“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⑸贴出牧童、出示课题二、寓教于乐(一)、掌握节奏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2、听录音范唱。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我家门前有条河》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我家门前有条河》人教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学唱《我家门前有条河》,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旋律的流畅性,感知音乐中的节奏与强弱变化,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通过创编简单的体态律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其音乐表现力;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传承意识;团队协作与社会交往能力,在集体合作演唱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全音符和二分音符是音乐中的基本元素,它们决定了音乐的节奏感。这些节奏在歌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的演唱更加动听。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我家门前有条河》这首歌曲,来看这些节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歌曲。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全音符和二分音符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节奏。
最后,我认识到教学评价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河流的流动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我家门前有条河》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我家门前有条河》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河流的歌》。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学唱歌曲《我家门前有条河》,认识并了解简单的节奏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感知音乐中的强弱规律,通过体态律动体验音乐的流动性;了解歌曲背景,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对自然美的感知。同时,结合歌曲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年,通过听“让我们牵手”、“鸭子斗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谊2,能够完整、准确、感性地演唱本课歌曲3,可以结合听歌曲(音乐)和创造性地使用打击乐器来表达小鸭的生活4、能用单词准确读出两部分的节奏三。

教材分析:1。

童生的独唱“让我们携手”“让我们携手”是一首充满活力的创作歌曲这首歌由高昂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和独特的节奏组成。

2。

民间打击乐《鸭子斗嘴》是作曲家安创作的打击乐在音乐开始的时候,一个小铙钹独奏被用来模拟鸭子在黎明破晓时打破宁静,领着它们的脖子唱歌。

观众立刻被吸引到可爱的鸭子中。

人们似乎看到一只顽皮的小鸭子,拍打着翅膀,从鸭棚里飞出来,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这首歌写于1982年,用于《唐代乐舞》这首歌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在1984年全国乐器创作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3.歌曲“一对好朋友”“一对好朋友”是一首用民间音调创作的歌曲这首歌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紧凑。

它描述了小丫丫和小妞妞一起去放鸭子和奶牛,一起回家唱歌的场景。

赞美孩子之间真诚而简单的友谊4.歌曲《数鸭子》《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意歌曲歌唱与歌唱的结合,旋律音调主要是渐进性的,接近语言的节奏,很稚气。

歌词描述了孩子们看着鸭子游过桥,兴奋地数着鸭子,反映了富裕农民的幸福生活。

4.课表:第一节课第二节课的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让我们牵手》2,学习唱歌曲《一对好朋友》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4,编辑和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牵手》,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2.听并唱法律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

这首歌应该充满赞美之情,声音应该亲切自然。

学生应该用行动表达他们对这首歌的理解。

3,通过自制的动作和活动,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动作,在歌曲的空荡节拍中加入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1。

常规练习1。

带音乐的自制动作(可选音乐)进入房间(需要自制的、更标准化的动作)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

音乐课的常识:坐姿、歌唱套路等3.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巡回演唱)二。

新课学习:1。

听歌曲《让我们牵手》;(标准要求学生在听的时候创造性地使用打击乐器来伴奏。

))完全听完整首歌。

你想听到和感受什么?2)再次聆听时,你可以做自己的动作表演。

2.听“一对好朋友”的录音;第二次,老师唱了这首歌,指导学生一边拍摄一边听。

听完后,谈论歌曲3的内容。

歌词学习:及时学习歌词(听录音,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学生在模型中唱学习歌曲,老师提示他们和学生一起唱(伴随录音)5。

通过自制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制动作(引导学生在短语末尾添加牛或鸭的叫声)并从学生自制的动作中选择自制游戏来表演。

三。

总结:鼓励和表扬,指出不足第二节课教学时间:1月,教学内容:1,欣赏音乐《用嘴鸭》2,学习唱歌曲《数鸭子》3,表演歌曲《数鸭子》4,节奏编辑和创作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音乐《用嘴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带来的变化和音乐作品中鸭子形象的生动2,听唱学唱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通过唱歌和表演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小动物的兴趣。

不同动物体验不同音乐元素表演的图像和场景3,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创设行动,学会用行动表达和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4,通过节奏阅读、摄影、编辑和创作活动进行简单的两部分练习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1。

常规练习1。

带音乐的自制动作(可选音乐)进入房间(需要自制的、更标准化的动作)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上一课的内容(歌唱是主要部分)3。

两部分节奏编辑活动:首先分别学习吹口哨“嘟”和鸭子叫“g a”;堵塞2.新课学习:1。

欣赏音乐“张着嘴的鸭子”1)先听(完全听完整首歌)并建议小鸭和老鸭叫的地方2)谈论你所听到的;这个故事描述了(这个小组)并讲述了每个场景中使用的打击乐器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3)听:自由活动:跟随“鸭伴嘴”引导学生自由进行编辑和创作活动,如散步、鸭叫等2.歌曲学习:(展示幻灯片)(从歌曲“有嘴的鸭子”到歌曲“数鸭子”)1)老师一边唱歌一边指着放映的幻灯片2)学生唱学习歌曲(老师指的是光谱,高度和长度有明显的变化;(3)在从句中演唱技巧歌曲3。

歌曲《数鸭子》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游戏创作自己的体育作品,并从学生自己的动作中选出199行表演。

3、班级总结:鼓励和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四课首席鼻子1,教学内容:1。

听大象2,听大象3,表演大象4,表演两只大象2,教学总目标:1,通过听,唱,说,玩来感受和表演大象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2、能用感性的声音表现歌曲3,能准确地敲打两三个声音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3.教材分析:1。

管弦乐队《小象》《小象》是美国亨利·曼西尼演奏的一首爵士风格的乐曲音乐轻松活泼,生动地展示了小象玩耍和嬉戏的场景。

2.管弦乐队“大象”“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作品这是一套生动幽默的管弦乐组曲。

3.歌曲《小香》《小香》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它采用由问答句组成的分段结构。

歌曲旋律抒情优美,节奏与歌词的音调重音相匹配,歌词与歌曲紧密结合,演唱流畅流畅。

这首歌体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友好对话,揭示了大象为自己长得像妈妈而感到自豪,以及大象对妈妈真诚的爱。

4.歌曲“两只小象”“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的作曲歌曲。

友好的旋律能让人感受到小象玩耍的姿态,生动活泼。

歌词用儿童语言描述了一个友好的场景,一对好朋友用他们的长鼻子互相问候,一起在河边玩耍。

它似乎在告诉学生们要团结友好,做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4.课程表:2班,1班,班,班,1班,spring 1,教学内容:1,听“杜鹃花华尔兹”2,听“燕子”3,表演“布谷鸟”4,表演“小雨沙沙”2,教学总目标:1,通过听歌曲(音乐)感受音乐所代表的春天2、通过演唱《萧》,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3.用轻柔的声音唱“布谷鸟”,并与“布谷鸟华尔兹”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能创作动作表演歌曲(音乐)准确歌唱三。

教材分析:1。

手风琴独奏《杜鹃花华尔兹》杜鹃花华尔兹是从挪威作曲家艾奥纳森创作的同名钢琴作品移植而来的手风琴作品这首歌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音乐由三首c大调和中音的折子圆舞曲组成。

它由三首小华尔兹组成。

《杜鹃花华尔兹》因其优美的曲调和生动的音乐形象而非常受欢迎。

2.歌曲《小燕子》《小燕子》是故事片《护士日记》中的一集自从电影播出以来,这首歌已经风靡了成千上万的家庭,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歌曲。

这首歌已经唱了很多年了。

这首歌以小女孩为主角,感人地歌唱祖国的新面孔,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一方面,它也反映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3.歌曲“布谷鸟”“布谷鸟”是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模式这首歌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

歌词带着童心,歌唱勇敢报春的杜鹃,表达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

4.歌曲“小玉萨沙”和“小玉萨沙”是一首由五个声级组成的儿歌,有2/4拍和锣模式。

旋律采用了前进、相同时期之间的重复和变化的重复等技巧。

在规则节奏的紧密配合下,它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

拟人化的歌词天真幼稚,充满了儿童的兴趣。

这些歌曲不仅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水和露水的科学原理,还促使孩子们学会仔细观察事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自然。

4.课程表:第一节课第二节课第一节课的课时:教学日期:1,欣赏音乐《杜鹃花华尔兹》2,学习唱歌曲《杜鹃花》3,节奏《杜鹃花》教学目标:1,学习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伴奏歌曲《杜鹃花华尔兹》;并通过图形谱感受音乐,通过画旋律线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学习旋律线2、视听结满学习歌曲《布谷鸟》通过直觉感受旋律的层次、长度;培养学生初步的视唱练耳能力3,通过师生互动,通过创设行动,学会用行动表达和体验自己的情感,并指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1。

常规练习1。

带音乐的自制动作(自己选择的音乐)进入房间(需要自制的、更标准化的动作)(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拍或节奏)2。

音乐课的常识:坐姿、歌唱套路等3.复习课本的小知识:小图片标记的表征功能第二,新课学习:1。

小练习:用音乐拍手:(节拍练习)熟悉歌曲“布谷鸟”的旋律2.歌曲学习:(放映幻灯片)(根据布谷鸟的理解:布谷鸟在我们地区通常被称为“看花的婴儿”) 1)老师一边唱歌一边指着放映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观看音乐。

2)学生唱学习歌曲(老师指的是光谱,高度和长度有明显的变化;(3)通过小句演唱技巧歌曲(也可以用换队的形式来走技巧歌曲) 3。

通过自制游戏表演歌曲《布谷鸟》要求自制运动,从学生的自制动作中选择进入游戏进行表演。

4。

欣赏音乐“杜鹃花华尔兹”1)首先听,(完全听完整首歌)2)谈论感情,同时与《布谷鸟》的旋律相比是一样的地方3)听力:自由活动:自由选择“杜鹃花华尔兹”活动(绘画、动作、配节奏乐器)老师给学生指路然而,在最大程度上,学生被允许自由表达他们的情感。

第三,总结:鼓励和表扬,并指出不足在第二节课,教学时间:1月,教学内容:1,欣赏音乐《燕子》2首,学习唱歌曲《小雨萨沙·武贾西奇》3首,表演歌曲《小雨萨沙·武贾西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听《燕子》和作曲动作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边听边唱《潇潇萨沙·武贾西奇》,引导学生用生动、亲切的情感演唱歌曲理解种子发芽和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原理,启发学生学会仔细观察事物。

3,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行动,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1。

常规练习1。

带音乐的自制动作(自己选择的音乐)进入房间(需要自制的、更标准化的动作)(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拍或节奏)2。

音乐课的常识:坐姿、歌唱套路等3.复习课本的小知识:小图片标记的表征功能4.在录音伴奏下复习和表演“杜鹃花华尔兹”。

第二,新吸取的教训1。

欣赏歌曲《燕子》1)先听一听,(完全听完整首歌)2)谈谈你的感受:这首歌唱了什么,燕子什么时候来的,你想对燕子说什么?3)再听:自由活动:自由选择歌曲《燕子》的表演活动(如果时间允许,学生也可以分组创作,老师可以给出建议。

)再次团体表演然而,在最大程度上,学生被允许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2。

小练习:用歌曲“小雨沙沙”拍手:(节奏练习和旋律熟悉度)3。

歌曲学习:(放映幻灯片)1)猜导入,1000行,10000行,掉进水里,看不见,播放自然现象??视觉光谱;2)模拟下雨练习:老师:滴答,学生:萨沙·武贾西奇3)对话:种子和发芽的关系??指出“春天”4)老师唱歌,边唱歌边指着投影的歌曲5)引导学生唱歌(老师指乐谱,注意在沙沙的沙地上唱歌应该轻一些)6)通过从句演唱技巧歌曲(也可以用组队的形式变换行走技巧的歌曲)4,通过自制游戏表演歌曲《小》要求自制运动,从学生自制的动作中选入游戏进行表演3、班级总结:鼓励和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放牧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