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胱胺对鸡小肠粘膜中分泌型IgA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影响
生长抑素半胱胺在动物饲养中的研究进展

2020年第1期 吉林畜牧兽医·畜牧科学·XuMu KeXue生长抑素半胱胺在动物饲养中的研究进展王贝嘉1,董砚汶2,王 莉1,羊雪芹1*1.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 311121;2.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摘 要:半胱胺作为一种能够耗竭下丘脑、血液、胃肠道和胰腺中的生长抑素,促进机体消化吸收,从而促进动物生长的理想物质,已应用于家禽、反刍动物等的喂养中。
本文将针对半胱胺在动物饲养中的作用机理、应用进展、作用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生长抑素(SS);半胱胺(CS);生产应用;免疫调节;毒副作用生长抑素又称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顾名思义,其由于能抑制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的释放而得名。
1973年,Brazeau等人首先从羊的下丘脑提取液中分离出生长抑素,并证明了它具有抑制生长激素释放的作用。
半胱胺是动物机体内半胱氨酸的脱羧产物,1981年,Szabo等人在研究半胱胺诱导大鼠十二指肠溃疡的机制时,发现其具有耗竭生长抑素的作用。
在日后的研究中,表明半胱胺能促进动物生长,从而被应用于畜禽饲料添加剂中。
1 半胱胺的作用机理半胱胺因含有活化巯基和氨基而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其直接与生长抑素相作用,使生长抑素分子构型(二硫键)改变,引起其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的下降,使生长抑素参与调节的机体合成代谢和消化功能相关激素的抑制作用解除,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胃泌素、胰岛素、高血糖素等激素和胰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分泌增加,肠管活动加强,机体的消化吸收和合成代谢功能增强,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
2 半胱胺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2.1 半胱胺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众多试验研究表明,半胱胺对猪、兔等哺乳动物,鸡、鹅等家禽,羊、牛等反刍动物的生长均起到促进作用。
半胱胺目前已经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猪生长中,在饲料中添加70 mg/kg半胱胺饲喂育肥猪47 d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在妊娠后期的母猪饲料中添加半胱胺,可促进胎儿在母猪体内的生长发育,提高窝产活仔数、初生均匀度和仔猪初生重,此外,在育肥后期饲喂含180 mg/kg 半胱胺盐酸盐(有效剂量)的饲粮35 d,可提高胴体瘦肉率和胴体骨骼率,降低脂肪率并改善肉色[1]。
半胱胺对肉仔鸡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8 6 7 ¥ 3 s l. ;8 20 ) 8— 0 4— 3 10 60 【06 0 0 3 0
Ef cs o s e mi e o a t lP y il g c la d Bic e c lI d x s o o lr f t fCy t a n n P ri h so o ia n o h mia n e e fBr i s e a e
0 n ai lo eu fK a d C n bo d s i m,d ce s ec n e t o n u i lo eU , u i n in f a t f c ec n e t o h s h r e r a e t o tns fMg a d C n bo d s i m b t d ts i c nl e e t h o t ns f o p o- h d g i y t p U n l c s l o e u Sa d g u o e i b o d s i m,Ad i o f 0~ 1 0 mg k y t a n i n in f a t f c ea t i f T a d AS whl h n dt no 5 i 0 / gc se mi ed d tsg i c nl e e t h ci t o i y t v y AL n T: i t e e a t i fAL o ea o g w t c e s f y ta n .T i d c td ta h d i ga u t f 0—1 0 mg k y ta n e sf r ci t o P r s l n i i ra eo se mie h si ia e h t ea d n mo n vy hn c n t o5 0 / g c se mi e i f d ne o b olr a p i m. ri s w so t e mu KEYW ORDS:c se mi e r i r h soo ia n ic e c n e y t a n ;b o l ;p y il gc l d b o h mia i d x e a l
新型半胱胺盐酸盐添加剂对畜禽应激的生理调控作用研究.science

摘要以动物应激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半胱胺对抗畜禽应激可能的机制,总结了应激条件下半胱胺盐酸盐添加剂(CT2000)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为半胱胺抗应激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应激半胱胺生理调节应激是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不可避免的且严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问题。
引起应激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应激即动物遗传种质固有的生理不协调性,如高产应激和妊娠应激等;外界环境应激,如温度、拥挤、运输、噪音、传染病、污染物质、饲料、药物等。
虽然有些应激因素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详细地了解动物应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熟悉应激时动物机体发生的各种反映,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动物应激减少到最低水平,并应用有效的手段及合理选用有效的抗应激剂来缓解应激发生,从而达到提高畜禽生产水平的目的。
1应激的本质和反映过程应激反映,是动物体动员机体全部防御机能去克服应激原不良作用,保持在极端情况下的稳态过程。
反映中主要表现于交感神经系—肾上腺(即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肾上腺皮质素分泌增多,以及神经垂体分泌功能的改变)的变化。
但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参与反映、共同消除应激原的作用,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从而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动物受到应激原的刺激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反映过程,通过神经内分泌和物质代谢的调节,力图使机体的生命活动恢复到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正常收稿日期:2005-06-22功能状态。
其反映过程包括3个阶段,即惊恐反映阶段、抵抗反映阶段和衰竭阶段。
惊恐反映又称动员反映或紧张反映,是机体在激原作用下发生的紧急应答,即动员机体内各种防御抵抗的应激反映。
此时机体处于尚未获得适应,而出现的肾上腺活动增强、血液循环加快和增量、血压升高、血糖浓度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等变化。
抵抗阶段又称适应阶段,是机体抵抗激原获得适应的时期。
浅谈半胱胺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

浅谈半胱胺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
王仁华
【期刊名称】《今日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5(0)12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寻求健康、高效的添加剂,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是众多养殖者所需要的。
其中,半胱胺作为添加剂的一种。
已在动物生产中广泛的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半胱胺的理化特性半胱胺(CS)又称β-巯基乙胺或2-氨基乙硫醇,分子式为H2N—CH2-CH2-SH,分子量77.15.是辅酶A(CoA)的组成成分,含有活性巯基和氨基,是动物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
在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王仁华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半胱胺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J], 方希修;王冬梅;刘建文
2.浅谈酸化剂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 [J], 王仁华
3.半胱胺在羊生产上的应用 [J], 王仁华
4.半胱胺在牛羊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J], 孙长勉
5.半胱胺在养鱼生产上的应用 [J], 王仁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胱胺作为动物必需生理调控物质的研究

本文利用半胱胺盐酸盐产品(上海华扩达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在不同动物(猪、肉禽、水产、蛋禽、奶牛、肉牛)上进行饲养试验,旨在证明动物饲料中添加半胱胺盐酸盐是必需的。
SzaboS等在总结前面的研究生长抑素可以显著降低半胱胺诱发的溃疡后,认为半胱胺可能针对性耗竭生长抑素,1981年的研究发现半胱胺能耗竭胃、十二指肠中生长抑素69%、40%。之后研究发现只有大剂量半胱胺才诱导溃疡,而小剂量的还有保护消化道粘膜的作用。有了这两个基础后各国的研究者对其在动物上的研究逐渐增多。
1半胱胺从胃溃疡模型的诱导剂到生理调控剂的发现
半胱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被用于研究胃溃疡药物的疗效,大剂量半胱胺诱导的溃疡模型病程长,致病过程和愈合过程较易判断和评价,因此,它非常适合于对治疗溃疡药物的评价和研究。生长抑素对半胱胺所致的胃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生长抑素的保护作用可归咎于其直接或通过抑制胃泌素释放而间接地抑制胃酸分泌,而半胱胺性溃疡常伴有胃肠粘膜、胰和下丘脑内生长抑素耗竭,因此应用生长抑素可补偿其不足,对半胱胺性胃溃疡有治疗作用。
3.4半胱胺对泌乳功能的调节
半胱胺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和消化代谢途径促进奶牛的泌乳性能。研究表明,半胱胺可以提高动物血浆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T3和T4以及β-内啡肽和胰岛素浓度。奶牛口服半胱胺盐酸盐可以抑制糖原异生作用,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提高乳蛋白含量;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消化代谢水平,促进泌乳,提高奶牛产奶量。半胱胺可以增加反刍动物门静脉和肝脏的血流量,提高门脉系统β-羟基丁酸输出,升高体内血糖浓度,为乳脂生成提供必需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经过严格的包被才可能走出实验室,应用于动物生产。简单来说包被要解决饲料制粒温度高于半胱胺盐酸盐的熔点,长时间在常规的仓储条件下存放,对胃壁的刺激,严重时造成溃疡等几大难题;半胱胺进入消化道后,包被是否能过胃并且在小肠内溶酶缓慢释放,还不造成溃疡和负反馈的发生是关键所在。正确使用科学包被的半胱胺盐酸盐可以持续在饲料中添加,才发挥稳定的生理调控功能。
生长抑素耗竭剂——半胱胺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生长抑素耗竭剂——半胱胺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生长抑素耗竭剂实质是半胱胺[Cysteamine,NH2CH2CH2SH],又称β一疏基乙胺(简称CS),相当于半胱氨酸的脱羧产物,是辅酶A分子的组成成分及动物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一、CS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机理动物的生长受各种风素的调节,其中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s)、甲状腺激素(T3、T4)和胰岛素在动物生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长激素一方面发挥直接促生长作用,另一方面通过IGFs促进组织细胞生长与分化。
生长激素在动物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具有调节营养分配,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脂肪沉积,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等功能。
但是,其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的双重调节。
l.生长抑素(SS)的特性及生理作用SS是由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产生的肽类激素,广泛分布于动物各种组织内,对动物的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等起抑制性调节作用。
生长抑素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生长激素( Bonneau,199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胃泌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基础分泌来实现的。
它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及胰酶、胃蛋白酶的分泌及活性,还可抑制多巴胺-β-羟化酶(Terry等,10985)、肾上腺皮质11-β-羟化酶、胃粘膜组织胺和组氨酸脱氢酶的活性,生长抑素的这些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机体的代谢机能下降,进而抑制动物的生长。
由于SS广泛存在于消化器官中,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胃排空、胆囊收缩和0ddi氏括约肌收缩,从而抑制消化道对营养物质及离子的吸收,进一步调控动物的生长。
2.CS的促生长作用机理CS的促生长作用主要是通过耗竭体内SS来实现。
通过降低体内SS的浓度,从而解除SS对内分泌激素GH、IGFS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除SS对消化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刘均利, 1990)。
生长抑素抑制剂—半胱胺对畜禽生长的影响与应用

生长。 本文主要就半胱胺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和作用 等.9 5、 18)肾上腺皮质 1一 一 1 日 羟化酶 、 胃粘膜组织胺 机 理作一 阐述 。 和组氨酸脱羟酶的活性 , 生长抑素的这些抑制作用在
I 半胱 胺 的理化性质
定程度上表现为机体 的代谢机能下降, 进而抑制动 半胱胺(yt mn , S, Csa i C ) e e 又称 B 巯基乙胺 , 当 物的生长。 一 相 由于 s 广泛存在于消化器官中, s 抑制消化
一
于半胱氨酸的脱羧产物 , 是辅酶 A的组成部分 , 因其 液的分泌、 胃排空、 胆囊收缩和 O d 氏括约肌收缩 , di 含有活性的巯基和氨基而具有多种生物功能, 是动物 从而抑制消化道对营养物质及离子的吸收, 进一步调 体 内的生物活性物质( i d 18)具有重要 的生理 控动物的生长。 M l ,98, l a 作用 。其分子 式 为 C  ̄S 7 5 z N = 7 ,化 学结构 式为 3 半胱胺的促 生长作 用机 理 H 1 H C 2H :为 白色结 晶 , S Hc H , 熔点 9  ̄0 ̄ 易溶 于 9 10 C, 半胱胺主要通过降低体内 s 的浓度 , s 解除 s 对 S 水及醇 , 呈碱性反应 , 在空气 中易氧化成为二硫化物。 内分泌激素 G 、 F 的抑制作用 , HI s G 减弱或消除 s 对 S 由于其游 离碱基 的不稳定 特性 ,一般制成盐 酸盐 消化系统 的抑制作用, 从而促进动物 的生长( 刘均利,
半胱胺对家禽的影响

化型和蛋白结合型。其体内的代谢产物有半胱氨酸 、 胱氨酸 、 牛磺 酸 、 胱甘肽等 , 为必需含 硫氨基 酸和 谷 均
抗 氧化 、 清除 自由基 、 高免 疫 机能 的 活性 物质 。半 提
胱胺 既可 由动 物 毛发 中提取 : 发水 解 得到 胱胺 酸 , 毛 经 还原得到半胱胺 酸 , 胱胺酸脱 羧生成 半胱胺 。半 半
半 胱 胺 ( yt mn , s 是 辅 酶 A( S O 的 C s a ie C ) e H C A)
与很 多有 机物 发生 反应 , 是许 多金 属离子 的络合 剂 , 由 于 其 游 离 碱 基 的 不 稳 定 性 , 般 制 成 盐 酸 盐 一
C H N H I 溶点 7 . 7 . ℃ ) 2 7 S・ C ( O 2— 0 7 避光保存 。 半胱胺 的来 源途径 : 内源性 的半胱胺 来 源于辅 酶
A分解 或半胱胺酸脱羧 ; 源性半 胱胺则 可 以通 过食 外 物, 如奶 、 肉 、 肉、 肉、 猪 牛 鸡 番茄 、 米 、 、 果等 获 玉 橙 苹 得 。半胱胺在 动物体 内的存在形 式有 游离 型 、 离氧 游
合成激素 、 神经递质、 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 , 同时半
胱胺 还具 有抑 制肝癌 、 胃癌细 胞 的增殖 等功 能 , 腺 在 临床 上 , 胱胺 还 用 于治 疗 放 射病 、 氨 酸病 、 热 半 胱 扑 息痛 中毒 和 四乙基铅 中毒 等 。半 胱胺 可作 为一种 生 长促 进剂应 用 于家 禽生 产 , 广 泛 的生 理作 用 也 越 其
乙胺 , 半 胱 氨 酸 ( HS H C 2 H2 O H) 是 ( C 2 H N C O 的脱 羧 产 物 。其 分 子 式 为 C H N , 子 量 7 . 5 化 学 结 S分 7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胱胺对鸡小肠粘膜中分泌型IgA 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影响杨倩,练高建,黄国庆,陈杰(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实验组肉鸡在灌喂半胱胺20mg ・kg -1(CY ΟⅠ)和80mg ・kg -1(CY ΟⅡ)后,应用鸡新城疫弱毒苗(NDV )(Ⅳ系苗)以口腔注入法进行免疫,检查小肠粘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 )阳性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iIE L )数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CY ΟⅠ在NDV 首免后第4周,十二指肠中sIgA 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 <0101);CY ΟⅠ和CY ΟⅡ组在NDV 首免后第4周iIE L 数量显著增加(P <0105);首免后第5周CY ΟⅠ组十二指肠中iIE L 数量显著增加(P <0105);而盲肠扁桃体中这两种细胞数量的变化不大。
提示生长抑素(SS )可抑制小肠粘膜中sIgA 阳性细胞和iIE L 的分化和增殖,半胱胺通过耗竭鸡小肠中SS 的含量可提高鸡的粘膜免疫力。
关键词:半胱胺;粘膜免疫;鸡小肠;分泌型IgA 阳性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iIE L )中图分类号:S83111∶R3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Ο2030(2002)02Ο0089Ο04E ffect of cysteamine on the modulation of sIgA cellsand intraepithelium lymphocytes in chicken intestineY ANG Qian ,LI AN G ao 2jian ,H UANG G uo 2qing ,CHE N Jie(C 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Nanjing Agric Univ ,N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 :Broilers were immunized with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attenuated vaccine by oral rout after feed by tw o doses of cys 2teamine 20mg ・kg -1(CY ΟⅠ)and 80mg ・kg -1(CY ΟⅡ),respectively.Then the immunoglobulin A 2secretory (sIgA )cells and in 2traepithelium lym phocytes (iIE L )in the intestine of animal and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sIgA cells and iIE L were dete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sIgA in duodenu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101)at 4weeks used cysteamine 20mg ・kg -1after immuniza 2tion.The number of iIE L in duodenu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105)at 4weeks used cysteamine both 20mg ・kg -1and 80mg ・kg -1.The number of iIE L in duodenum increased signiicantly (P <0105)at 5weeks used cysteamine 20mg ・kg -1.H 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number of iIE L cells and sIgA in the caecum tonsil.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SS could effect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sIgA cells and iIE L in the intestine mucosa.I t dem onstrated that cysteamine may serve as a potentiator to enhance chicken mucosal immunity.K ey w ords :cysteamine ;mucosal :immunoglobulin A 2secretory (sIgA )cells ;chicken intestine ;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 phocyte(iIE L )消化道粘膜是动物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的第一道屏障。
小肠粘膜层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 )细胞是消化道粘膜免疫的物质基础。
sIgA 分布于肠粘膜表面形成一层sIgA 保护层,防止病原体的入侵。
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 L )位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基侧膜之间,是粘膜免疫系统中最先接触抗原的免疫活性细胞。
有关各种动物iIE L 的形态、分布及粘膜免疫后iIE L 数量的变化已有一些报道[1,2]。
深入的研究表明,iIE L 可随动物的种属、年龄及食物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3],iIE L 可能参与粘膜免疫应答[4]。
小肠粘膜除含有大量淋巴细胞外还含有很多神经内分泌细胞,神经内分泌网络在小肠正常的生理功 收稿日期:2001Ο12Ο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564) 作者简介:杨倩(1962),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组织胚胎和粘膜免疫研究。
E 2mail :zxbyq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25(2):89~92Journal o 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 sity能和免疫反应的调节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据报道生长抑素(SS)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作用[5,6],尤以对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作用较为明显[7,8]。
半胱胺是一种SS耗竭剂,能够降低动物体内SS的含量,促进多种动物的生长。
目前已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畜牧生产。
本研究试图以应用半胱胺来降低小肠中SS水平,以提高鸡小肠中sIgA细胞和iIE L数量,为提高鸡的粘膜免疫力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1 动物免疫 60只1日龄雏鸡(AA肉鸡,购自南京迈皋桥鸡场)分为4组,每组15只,公母均有,常规饲养管理。
20日龄时进行首次免疫。
第1组为仅用鸡新城疫疫苗免疫组(ND),每只鸡经口腔注入鸡新城疫弱毒苗(Ⅳ系苗,JAAS牧(95)第003号)015m L;第2组为半胱胺Ⅰ组(CYΟⅠ),第3组为半胱胺Ⅱ组(CYΟⅡ),第2组和第3组每只鸡经口腔分别注入半胱胺稀释液20mg・kg-1和80mg・kg-1,4h后再经口腔注入新城疫弱毒苗015m L(鸡新城疫弱毒苗的剂量为常规量的4倍);第4组为对照组(CK),每只鸡口腔注入Hank’s液015m L。
首免3d后第1、2、3组再用新城疫弱毒苗免疫一次,方法与剂量同首免。
112 取材每组鸡首免后分别于第21,28和35天各宰杀5只,采取以下材料:十二指肠、空肠及盲肠扁桃体各两段。
一段小肠先放入液氮,再转移至-30℃保存。
冰冻切片,每段肠管各做5张切片,厚度16μm;另一段置入Carnoy’s液固定,石蜡法常规切片,厚度6μm。
H1E染色以备观察。
1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程序(SPAΟHRP间接法)[9]冰冻切片置入新鲜配制的4%多聚甲醛中10min,P BS(含0102%T riton XΟ100,以下均同)漂洗10 min;置入016%过氧化氢30min,用P BS漂洗2次,每次各5min;兔抗鸡sIgA血清(1∶60)4℃过夜; P BS漂洗5次,各3min;SPAΟHRP(1∶40)(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45min;P BS漂洗5次,各3 min;DAB(Sigma公司)染色10min,P BS漂洗5次,各3min。
甲基绿复染,切片干燥后封固。
114 组织学观察和生物统计11411 iIE L细胞 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计算5个不同部位肠绒毛上的iIE L数目。
11412 sIgA阳性细胞 利用图象系统测量sIgA阳性细胞面积。
每张切片各选两个视野进行统计。
11413 数据分析 以上数据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均以 x±S E表示,并用t检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 果211 iIE L数量变化 H1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鸡的十二指肠和空肠肠绒毛上均有iIE L分布。
iIE L位于肠上皮细胞间隙中,主要分布在肠上皮细胞核的上方(图1),核圆形,深染。
iIE L的数量以十二指肠最多,空肠次之,盲肠扁桃体的肠上皮中iIE L很少。
首免后第3周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十二指肠iIE L的数目差异不显著;首免后第4周,CYΟⅠ组和CYΟⅡ组的iIE L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CK)组(P<0105)(图2)。
新城疫免疫组与对照组则未见明显差异;首免后第5周CYΟⅠ组的iIE L数量比对照组高(P<0105)。
在整个实验期间,对照组鸡iIE L的数量并无明显变化。
空肠iIE L数量变化与十二指肠相似,首免后第3周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iIE L数目差异不图1 半胱胺Ⅰ组首免后第5周鸡空肠中的iIE L(↑) Fig.1 The iIE L(↑)in chicken jejunum after oral immune ×900・9・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25卷显著;至第4周新城疫免疫组、CY ΟⅠ组和CY ΟⅡ组的iIE L 的数量显著增加。
其中CY ΟⅠ组的差异与对照组达极显著(P <0101)。
首免后第5周,各实验组iIE L 的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图2)。
图2 粘膜免疫后鸡十二指肠(A)和空肠(B)中iIE L 的数量变化Fig.2 The ch ange of iIE L cells number in the duodenum (A)and jejunum (B)of chicken212 sIgA 阳性细胞的变化21211 十二指肠 首免后第3周,鸡十二指肠小肠绒毛固有层中出现较多的sIgA 阳性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呈强阳性反应(深棕色),细胞核呈阴性反应。
sIgA 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小肠绒毛中间的固有层(图3),但在几个相邻绒毛基部融合的固有层中sIgA 阳性细胞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