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免疫
黏膜免疫疫苗在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中的角色

黏膜免疫疫苗在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中的角色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人类活动的频繁交流,跨国传染病的威胁变得更加严峻。
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重要性变得愈发突出。
黏膜免疫疫苗作为一种新的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黏膜免疫疫苗的介绍和其在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中的角色。
黏膜免疫疫苗是一种通过黏膜屏障进行免疫的疫苗。
与传统的注射疫苗相比,黏膜免疫疫苗具有直接作用于病原体入侵部位的优势。
它通过黏膜表面的免疫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增强局部免疫能力,并使其呈现出全身性的免疫保护作用。
黏膜免疫疫苗可以通过口服、鼻腔、肺部和生殖道等黏膜途径进行给药,具有方便、可行性高等优点。
在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中,黏膜免疫疫苗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一方面,它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脊髓灰质炎疫苗以黏膜免疫疫苗接种形式被广泛使用,大大降低了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
此外,黏膜免疫疫苗还被应用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等。
这些疫苗可通过注射或鼻腔给药的方式接种,有效地产生免疫保护,降低了疾病的传播和发病率,保护了人民的健康。
另一方面,黏膜免疫疫苗在国际援助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常常面临传染病的威胁,但由于基础设施和医疗资源的限制,很难普及和推广常规的注射疫苗。
而黏膜免疫疫苗采用口服或鼻腔给药的方式,更容易实施和推广。
例如,轮状病毒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合作能够更好地保障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健康权益。
此外,黏膜免疫疫苗在应对新兴病原体和突发传染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传染病不断改变和病原体的变异,传统注射疫苗的开发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黏膜免疫疫苗通过直接作用于传染病入侵部位,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产生免疫保护。
例如,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中,黏膜免疫疫苗被广泛考虑,因为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的黏膜表面,增强免疫应答,提高疫苗的效果。
粘膜免疫

肠道黏膜免疫抗寄生虫感染机制
胃肠道中不同的抗原诱导黏膜免疫反应或免疫耐受
黏膜免疫阻止机体对肠道正常菌群产生免疫应答
黏膜组织中DC的表型和功能
黏膜淋巴细胞归巢的分子调控机制
sIgA局部抗感染的免疫的主要机制
粘膜免疫
(Muc系统的组成 二、粘膜免疫系统的功能特征 三、粘膜免疫应答及其调节 四、粘膜免疫的意义
粘膜免疫系统的分布
胃肠道粘膜免疫系统
艰难梭菌入侵胃肠道
黏膜固有层和肠上皮层中的弥散免疫细胞
M细胞从肠腔摄取抗原、跨上皮转运至DC而活化T细胞
黏膜免疫名词解释

黏膜免疫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来聊聊黏膜免疫!你知道吗,黏膜免疫就像是身体的一道超级防线!咱就拿咱的嘴巴、鼻子、肠道这些地方来说吧,它们的表面可都有着黏膜呢。
想象一下,黏膜就像是城墙,而黏膜免疫呢,就是城墙上的卫兵。
当有敌人,也就是那些病菌啥的想要入侵的时候,这些卫兵就会立刻警惕起来,奋勇抵抗!比如说,当你呼吸的时候,空气中可能会有一些病菌想从鼻子进入你的身体,这时候黏膜免疫就会发挥作用啦,它可不会轻易让这些病菌得逞!
黏膜免疫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抵抗哦,它还超级智能呢!它能分辨出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敌人”。
就好像你能一眼认出你的好朋友和陌生人一样,黏膜免疫也有这样的本事。
“哎呀,那黏膜免疫到底是咋工作的呀?”你可能会这么问。
嘿嘿,它有好多厉害的招数呢!它会产生一些抗体,这些抗体就像是专门对付病菌的武器,能把病菌给抓住或者消灭掉。
而且黏膜免疫还会和身体的其他免疫系统合作,一起对抗那些坏蛋病菌。
你再想想,要是没有黏膜免疫,那我们得有多容易生病呀!稍微有点病菌来袭,我们可能就倒下啦。
所以说呀,黏膜免疫真的是太重要啦!
我觉得黏膜免疫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无名英雄,一直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我们可千万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呀!。
黏膜免疫

当前常用OPV,俗称“糖丸”
改良型高效价廉IPV
口服减毒活疫苗的弊病
一、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极少数人接种后会发生类似小儿麻 痹症的肢体瘫痪。这种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后发生的肢体瘫痪,被 称为疫苗相关麻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后 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的概率是1/25万左右。
二、减毒活苗返毒。活的疫苗病毒在某些免疫缺陷者体内以及在 外环境中有基因突变的可能,突变后的疫苗病毒会返祖为致病力 强的脊灰病毒,对易感人群造成威胁。这种由疫苗病毒返祖的脊 灰病毒被称为“疫苗衍生病毒”(VDPV)。从长远的角度,人类 如果想要像消灭天花一样通过预防接种消灭脊灰,必须停止使用 脊灰减活疫苗。因为只要还在使用脊灰减活疫苗,疫苗衍生病毒 的阴影就挥之不去,就永远没有可能消灭脊灰。
抗原的摄取和提呈:M细胞,EC,DC和MΦ B、T细胞致敏 淋巴细胞归巢 / 共同黏膜免疫系统:致敏B、T细胞通过
淋巴管离开淋巴组织,经胸导管进行血液循环,达全身 黏膜组织,B细胞定居分化为IgA浆细胞 IEL和LPL的免疫应答
sIgA占黏膜组织产生的 所有抗体的80%以上。
sIgA 的功能
阻抑黏附作用 免疫排除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促进天然抗菌因子
三、疫苗应用
常见人类口服使用的黏膜疫苗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口服霍乱弧菌疫苗
预防兽医应用
鸡新城疫疫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以隐性感染多见 临床表现轻重悬殊,主要表现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
一、粘膜免疫系统的构成
(一)黏膜上皮组织及其分泌物
生理屏障功能 在sIgA分泌中的作用 在黏膜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及定居中作用 抗原提呈功能 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黏膜免疫学进展于黏膜疫苗的未来课程答题测试

黏膜免疫学进展于黏膜疫苗的未来课程答题测试(原创实用版)目录1.黏膜免疫学的概念与重要性2.黏膜疫苗的定义与作用3.黏膜免疫学研究的进展4.黏膜疫苗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5.黏膜疫苗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正文【1.黏膜免疫学的概念与重要性】黏膜免疫学是一门研究黏膜组织中的免疫反应及其调控机制的学科。
黏膜组织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的免疫防御功能,它既参与对病原体的清除,也参与对体内异常细胞的监控。
因此,黏膜免疫学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黏膜疫苗的定义与作用】黏膜疫苗是指通过黏膜途径给予的疫苗,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黏膜免疫系统,诱导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保护。
黏膜疫苗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在黏膜组织中产生高效的免疫应答,既可以预防局部感染,也可以防止病原体侵入全身。
【3.黏膜免疫学研究的进展】近年来,黏膜免疫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我们对黏膜免疫反应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我们已经知道黏膜免疫反应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参与,包括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调控。
此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黏膜免疫分子和信号通路,为黏膜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
【4.黏膜疫苗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黏膜疫苗已经在多种疾病的预防中得到了应用,例如流感、轮状病毒感染、艾滋病等。
这些疫苗不仅能够预防局部感染,还可以防止病原体侵入全身,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
【5.黏膜疫苗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黏膜免疫学研究的深入,黏膜疫苗的研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种类、更有效的黏膜疫苗问世。
然而,黏膜疫苗的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如何确保疫苗的安全性等。
此外,黏膜疫苗的制备和接种方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黏膜免疫疫苗在医疗资源平衡中的应用前景

黏膜免疫疫苗在医疗资源平衡中的应用前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疾病的不断演变,医疗资源的平衡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领域中,黏膜免疫疫苗被认为是一种有望改变疫苗传统形式的创新技术。
它可以通过黏膜免疫方式引发免疫效应,从而提供更好的保护,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资源的平衡问题。
黏膜免疫疫苗是指通过黏膜途径给免疫系统输入疫苗抗原,从而引发黏膜免疫反应的疫苗。
与传统的注射疫苗相比,黏膜免疫疫苗具有以下优势:首先,黏膜免疫系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更好地模拟自然感染的途径,从而产生更加全面和持久的免疫保护;其次,黏膜免疫疫苗可以通过鼻腔、口腔、肠道等多个黏膜途径给予,无需注射器等特殊设备,便利性大大提高;最后,黏膜免疫疫苗在生产和存储上的要求较低,不需要冷链运输,有助于降低医疗资源的需求。
黏膜免疫疫苗在多种传染病防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呼吸道感染病方面,如流感、肺结核、鼻疽等,通过鼻腔黏膜给予黏膜免疫疫苗可以更好地激活呼吸道黏膜免疫反应,提高呼吸道局部免疫水平,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其次,在消化道感染病方面,如肠道疫病、霍乱、流行性腹泻等,通过肠道黏膜给予黏膜免疫疫苗可以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提高肠道屏障免疫水平,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黏膜免疫疫苗还可以用于预防性免疫,如宫颈癌疫苗,通过宫颈黏膜给予黏膜免疫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但是,黏膜免疫疫苗在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与传统注射疫苗相比,黏膜免疫疫苗的研发难度较大,需要解决疫苗稳定性、黏附性等技术问题。
其次,黏膜免疫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证据支持,才能得到广泛应用的认可。
最后,黏膜免疫疫苗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可及性。
针对以上挑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促进黏膜免疫疫苗的应用。
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展更多临床研究,解决目前面临的技术问题,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5第十五章 黏膜免疫

1.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是肠黏膜免疫细胞识别抗原 和活化的部位
M细胞 • M细胞是一种特化的对抗原具有胞吞转运作用的上皮细
胞,其肠腔面有很多皱褶,无微绒毛,不能分泌消化酶 和黏液,M细胞基底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口袋。
(四)肠道菌群失调
• 抗生素不当使用致菌群失调引起肠道感染性疾病
共生菌与MIS的平衡打破可诱发疾病
一、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固有免疫特性 三、黏膜免疫系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性 四、黏膜稳态的维持及黏膜免疫耐受 五、黏膜免疫系统与疾病
2.食物成分对黏 膜免疫应答具 有调节作用
(三)共生菌与黏膜免疫
1. 机体的黏膜免疫系统与共生菌互利共存 2. 共生菌可促进机体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及调控免
疫功能 3. 机体黏膜免疫系统对共生菌呈耐受状态
一、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固有免疫特性 三、黏膜免疫系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性 四、黏膜稳态的维持及黏膜免疫耐受 五、黏膜免疫系统与疾病
五、黏膜免疫系统与疾病
(一) 病原微生物感染 肠道菌群失调
(一)病原微生物感染
1. 机体抗寄生虫感染的黏膜免疫应答类型取决于寄生虫的 大小及寄生的环境
2. 黏膜免疫应答在机体抗细菌感染的防御中至关重要 3. MIS的多重免疫机制参与了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应答
1.经黏膜进入的抗原可诱导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耐受 2.食物成分对黏膜免疫应答具有调节作用
1.经黏膜进入的抗原可诱导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耐受
• 正常肠道黏膜对食物抗原呈现出无应答状态,这种MIS 对经黏膜进入的抗原的无应答状态统称为黏膜耐受 ( mucosal tolerance)
mis黏膜免疫系统名词解释

mis黏膜免疫系统名词解释
MIS是黏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的缩写,它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黏膜免疫系统主要存在于人体的黏膜组织,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起着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袭的重要作用。
黏膜免疫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1. 屏障功能,黏膜组织作为身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能够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黏膜上皮细胞紧密排列,形成物理屏障,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
2. 分泌免疫,黏膜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如黏膜免疫球蛋白(IgA)。
这些免疫细胞和分子能够分泌抗体和其他免疫因子,形成黏膜免疫屏障,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3. 免疫记忆,黏膜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免疫记忆,即在初次遭遇某种病原体后,免疫细胞会记住该病原体的特征,并在再次遭遇时迅速作出反应,加强免疫防御。
4. 免疫调节,黏膜免疫系统在维持免疫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保持正常免疫应答,避免过度
炎症反应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5. 免疫耐受,黏膜免疫系统还能够识别和容忍正常的微生物群落,避免对有益微生物的攻击,从而维持正常的共生关系。
总之,黏膜免疫系统在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袭、维持免疫平
衡以及维护正常的微生物群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是人体免疫
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黏膜免疫系统:是由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泌 尿生殖道及与之相关联的外分泌腺的黏膜上皮组 织及分泌物、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免疫活性细胞、 微生物菌群共同构成的免疫应答网络。 黏膜免疫:是局部黏膜组织在病原、食物抗原、 变应原等的刺激下诱导出的免疫应答反应。 sIgA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因子。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以隐性感染多见 临床表现轻重悬殊,主要表现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 部分病例因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肢体麻痹,严重病
人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传染源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 病人、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通过粪便排毒,排毒时间可达数月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病初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黏膜疫苗前景
抵御HIV感染的可能方法
预防自身免疫病——口服耐受
诱导针对非感染性抗原的免疫反应,如避孕疫苗 食物疫苗
免疫效应部位
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
二、黏膜免疫应答机理
黏膜免疫应答过程:
抗原的摄取和提呈:M细胞,EC,DC和MΦ B、T细胞致敏 淋巴细胞归巢 / 共同黏膜免疫系统:致敏B、T细胞通过 淋巴管离开淋巴组织,经胸导管进行血液循环,达全身 黏膜组织,B细胞定居分化为IgA浆细胞 IEL和LPL的免疫应答
促进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竞争黏附肠道上皮细胞
增进紧密连接形成
(三)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
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
Conjunctiv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眼结膜相关 淋巴组织CALT)
注射与口服联用的折衷方式
当前常用OPV,俗称“糖丸”
改良型高效价廉IPV
口服减毒活疫苗的弊病
一、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极少数人接种后会发生类似小儿麻 痹症的肢体瘫痪。这种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后发生的肢体瘫痪,被 称为疫苗相关麻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后 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的概率是1/25万左右。 二、减毒活苗返毒。活的疫苗病毒在某些免疫缺陷者体内以及在 外环境中有基因突变的可能,突变后的疫苗病毒会返祖为致病力 强的脊灰病毒,对易感人群造成威胁。这种由疫苗病毒返祖的脊 灰病毒被称为“疫苗衍生病毒”(VDPV)。从长远的角度,人类 如果想要像消灭天花一样通过预防接种消灭脊灰,必须停止使用 脊灰减活疫苗。因为只要还在使用脊灰减活疫苗,疫苗衍生病毒 的阴影就挥之不去,就永远没有可能消灭脊灰。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
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支气管相关淋巴组 织BALT)
lymphoid tissue associated with the genitourinary system (泌尿生殖系统相关淋巴组织)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同型病毒持久的免 疫力。Ⅰ型和Ⅱ型间存在交叉免疫。5岁以上儿童 及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 。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当前常用OPV,俗称“糖丸”
口服减毒活疫苗引发黏附免疫应答的优势
一、免疫效果较好。脊灰减活疫苗OPV的作用机理是在人体消化 道内繁殖刺激人体免疫,这种方式既产生全身的免疫力(存在于 血液中的IgG),也有局部的黏膜免疫力(存在于消化道内的分 泌型IgA)。脊灰灭活疫苗IPV不能在人体消化道内繁殖,所以只 能刺激人体产生全身的免疫力,这样只能保护受种者,但不能有 效阻断病毒的传播。
sIgA占黏膜组织产生的 所有抗体的80%以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IgA 的功能
阻抑黏附作用
免疫排除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促进天然抗菌因子
三、疫苗应用
常见人类口服使用的黏膜疫苗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口服霍乱弧菌疫苗
预防兽医应用
鸡新城疫疫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一、粘膜免疫系统的构成
(一)黏膜上皮组织及其分泌物
生理屏障功能 在sIgA分泌中的作用
在黏膜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及定居中作用
抗原提呈功能
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肠道屏障示意图
(二)益生微生物菌群与消化道免疫
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促进黏液层的形成
促分泌抗菌肽和防御素等抗菌因子
二、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效率高。脊灰减活疫苗在消化道内繁殖后 还会排出体外,这些排出体外的疫苗病毒有可能通过阴性感染的 方式免疫周围的人群。脊灰灭活疫苗则无法繁殖和排出体外,其
预防效果只局限于受种者本人。 三、生产成本低廉。 四、接种操作简单。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分为初级淋巴滤泡和次级 淋巴滤泡。
派尔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
2. 弥散的黏膜淋巴组织
分布于黏膜组织上皮层和固有层
上皮内淋巴细胞(IEL):T细胞(γδT细胞/αβT细
胞, CD8/CD4 T细胞)
固有层淋巴细胞
(LPL):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1. 具有一定结构的黏膜淋巴滤泡
肠道呼吸道等黏膜下层的黏膜淋巴滤泡,扁桃 体、阑尾的淋巴滤泡,肠道黏膜集合淋巴滤泡 ( Peyer patch )
淋巴滤泡内的淋巴细胞:B细胞为主、T细胞、
MΦ 、FDC细胞
抗体sIgA
免疫诱导部位
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又称淋巴小结 (lmphoid nodule),淋巴 结浅皮质区内由大量B细胞 聚集而形成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