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光学》经典选择30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5套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5套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光学知识:(1)现有一枚透镜,透镜类型未知,如图所示是不同方向的入射光束分别穿过透镜时的光路图,则该透镜是透镜,可以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小华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2)透明玻璃板前放一枚棋子,小华在A处看到棋子的像,在B处也看到了棋子的像(透明玻璃板与白纸垂直放置),则小华这两次看到的像的位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把蜡烛由C处移动到A处的过程中,像距不断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大小不断(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3.我们将红、绿、叫作光的三原色。

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

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察觉,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存在的不可见光叫做。

4.如图所示,人的眼睛很像一架(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选填“实”或“虚”)像。

用眼过度会使得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形成近视眼。

5.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二、单选题6.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光路正确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丙7.下面表示光线通过半圆形玻璃砖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B.C.D.8.观察水上风景的照片,总能看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冲洗的照片有质量问题B.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C.眼睛产生的感觉D.入射光线被反射掉了一部分9.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纸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的实像C.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D.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振动也能发出声音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振幅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D.在常温下的空气中,次声波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小11.如图是普通家庭住宅内的简易配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孔插座的右侧插孔不会使试电笔氖管发光B.图中a是电能表,b是空气开关C.当人发生触电时,空气开关会迅速切断电路D.空气开关“跳闸”后,可以立即闭合开关12.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有关现象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长啸声.山鸣谷应”一一是因为声音反射的结果B.“真金不怕火炼”一一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D.“潭滴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13.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凸面镜扩大视野D.水中舞月14.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B.C.D.1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厘米B.13厘米C.23厘米D.33厘米16.阳光下,微风吹过天池湖,湖面上波光粼粼。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作用。

2.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此规律制成了.3.阳光明媚的春天,白水带桃花盛开,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桃花,是因为太阳光在桃花表面发生的缘故;夏天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现象;夏日炎炎,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

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小芳实验时对此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二、单选题6.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将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8.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的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D.黑字比白纸反射的本领强9.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改变小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列关于看到的像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看到的像一定是虚像B.当泥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C.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短的像D.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1.如图是常用的插线板,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试电笔插入C孔,其氖管会发光B.图中A与火线相连,B与零线相连C.若指示灯损坏不能发光,则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D.若A、B两孔发生短路,则其它插孔仍可提供工作电压12.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C、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A.E点B.D点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13.2021年5月26日晚,本年度最大满月携月全食“组合出道”。

光学测试题(附答案)

光学测试题(附答案)

光学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错填漏填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5小题)1、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2、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A.缺少上部分B.缺少下部分C.大小变化了D.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3、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2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

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C.凸透镜的焦点处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4.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地面的照片。

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毫米,则底片与镜头距离应该在()A.100毫米以外。

B.50毫米以内。

C.恰为50毫米。

D.略大于50毫米。

5.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C.向右移动后静止D.仍在原来位置6.图1是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7.如图3所示,把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它在镜中之像将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变倒立.8.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钟表时针和分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 8时20分.B. 4时20分.C. 3时40分.D. 8时40分,9.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10.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

光学试题及答案初中

光学试题及答案初中

光学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299,792,458米/秒B. 300,000,000米/秒C. 299,792,000米/秒D. 299,792,000千米/秒答案:B2.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

A. 反射B. 折射C. 衍射D. 吸收答案:B3.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折射造成的?()A. 彩虹B. 放大镜C. 影子D. 潜水员看到岸上的物体答案:C4. 光的三原色是()。

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绿、黄D. 红、橙、黄答案:A5. 以下哪个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中的倒影C. 彩虹的形成D. 透镜成像答案:A6.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反射造成的?()A. 镜子中的倒影B. 激光准直C. 阳光下水面的反光D. 透镜成像答案:D7. 光的折射规律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是()。

A.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B.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C.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D. 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固定关系答案:A8. 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

A. 波动性B. 粒子性C. 直线传播性D. 反射性答案:A9. 以下哪个现象是光的干涉造成的?()A. 影子的形成B. 彩虹的形成C. 透镜成像D. 波纹的叠加答案:D10.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

A. 横波B. 纵波C. 非波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________现象。

答案:折射2.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________米/秒。

答案:300,000,0003. 光的三原色混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其中红光和绿光混合可以得到________色光。

答案:黄4.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和________。

答案:日晷的影子5. 光的反射定律表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________。

初中光学选择题含参考答案

初中光学选择题含参考答案

O AMPN60°初中科学《光学》经典选择题1、如图两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 射到平面镜MP 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光线AO 与平面镜MP 的夹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2.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 '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在( ) A .图中Ⅰ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B .图中Ⅱ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 C .图中Ⅲ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D .图中Ⅳ区域,比A 'B '小,箭头方向向下3.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

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 .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 .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 .焦距变小,像距变大4.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 ) A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 B .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C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5.如图所示,F 1、F 2是凸透镜的焦点,S 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 ’为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当光源S 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 ),像S ’的移动情况是( ) A .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B .沿O 与S ’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C .沿F 2与S ’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D .沿F 1与S ’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6.如图24-10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 ( ) A. 52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光学之平面镜竞赛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光学之平面镜竞赛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光学之平面镜竞赛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如图,在竖直的xoy 平面上,人眼始终位于(3,0)坐标点,一块平面镜始终位于图示位置,平面镜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一个点光源S 从坐标原点O 出发沿着x 轴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S 运动的过程中,人眼可以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 点的像出现在x 轴上( )A .0到-1之间B .-1到-3之间C .-3到-5之间D .-5到负无限大之间2.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也将向右移动B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3. 在一个水深10m 的湖面的正上方,有一名跳伞运动员从高50m 的空中以4m / s 的速度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下降到10m 的高度时,才能成像B .运动员在水中的像以8m / s 的速度向他本人靠拢C .运动员在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像越来越大D .这时成像的反射面是平坦的湖底4.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A .1m B .1.5m C .2m D . 2.5m 5. 如图,物体AB 直立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镜面之间靠近平面镜插入一块不透明的平板CD ,CD 下端D 与物体AB 中点等高,则在平面镜内( ) A .只有AB 上半部的虚像 B .只有AB 下半部的虚像C .不出现AB 的虚像D .仍有AB 完整的虚像6. 某人手持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

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始终保持为0.4m 。

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m ,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光学》经典选择30题(Word版,含答案)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光学》经典选择30题(Word版,含答案)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光学》经典选择30题1、如图两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P 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光线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是()A、30°B、45°21世纪教育C、60°D、90°2.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3.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

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4.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B.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5.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的移动情况是()A.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B.沿O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C.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D.沿F1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6.如图24-10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 ( )A. 522。

B. 552。

C. 225。

D. 252。

7.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象个数为()A.一个虚像21世纪教育B.两个虚像C.无数虚像D.一个虚像也没有8.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在其中任一位置放置光源S,那么它所成的像共有()A.1个 B.2个C.3个 D.4个9、坐在装有茶色玻璃汽车内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1)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内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2)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3)车内比车外暗,车内人的瞳孔张开得比车外大。

光学选择题200 道讲解

光学选择题200 道讲解

选 择 题2001.如果某一波带片对考察点露出前5个奇数半波带,那么这些带在该点所产生的振动的振幅和光强分别是不用光阑时的多少倍? ( C )(A )5 、10 (B )10 、 50 (C )10 、100 (D )50 、100 2002.下列哪一个不是光的偏振态? ( B )(A ) 自然光 (B )白 光 (C )线偏振光 (D )部分偏振光 2003.下列哪一个是朗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A )(A ) )ex p(0d I I a α-= (B ))ex p(0ACl I I -=(C )4)(-=λλf I (D )b T m =λ2004.n 2 = 1 的空气对于 n 1 = 1.5 的玻璃而言,其临界角c i 约为 ( B )(A )40° (B ) 42° (C )55° (D )56°2005.将折射率为 n 的薄透镜置于折射率为)(n n n >''的介质中,则 ( B )(A )凸透镜会聚、凹透镜发散 (B )凸透镜发散、凹透镜会聚(C )凸透镜发散、凹透镜发散 (D )凸透镜会聚、凹透镜会聚2006.下列哪一个是瑞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C )(A ) )ex p(0d I I a α-= (B ) )ex p(0ACl I I -=(C )4)(-=λλf I (D )b T m =λ2007.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其条纹间隔是空气中的( C )倍。

(A )n 1 (B )n (C )n 1(D )n2008.在菲涅耳圆屏衍射的几何阴影中心处( B )。

(A )永远是个亮点,其强度只与入射光强有关(B )永远是个亮点,其强度随着圆屏的大小而变(C )有时是亮点,有时是暗点2009.光具组的入射光瞳、有效光阑,出射光瞳之间的关系一般为( C )。

(A)入射光瞳和有效光阑对整个光具组共轭(B)出射光瞳和有效光阑对整个光具组共轭(C)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对整个光具组共轭2010.一束平面偏振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两个介质的界面,其振动面与入射面平行,此时反射光为(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AMPN60°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光学》经典选择30题1、如图两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 射到平面镜MP 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光线AO 与平面镜MP 的夹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2.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 '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在( ) A .图中Ⅰ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B .图中Ⅱ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 C .图中Ⅲ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D .图中Ⅳ区域,比A 'B '小,箭头方向向下3.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

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 .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 .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 .焦距变小,像距变大4.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 ) A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 B .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C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5.如图所示,F 1、F 2是凸透镜的焦点,S 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 ’为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当光源S 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 ),像S ’的移动情况是( ) A .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B .沿O 与S ’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C .沿F 2与S ’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D .沿F 1与S ’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6.如图24-10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 ( ) A. 522。

B. 552。

C. 225。

D . 252。

7.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 的虚象个数为( ) A .一个虚像A 'B ' ·F F O ··2f2fⅠ Ⅱ ⅢⅣB.两个虚像C.无数虚像D.一个虚像也没有8.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在其中任一位置放置光源S,那么它所成的像共有()A.1个 B.2个C.3个 D.4个9、坐在装有茶色玻璃汽车内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1)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内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2)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3)车内比车外暗,车内人的瞳孔张开得比车外大。

A、只有(1)(2)B、只有(1)(3)C、只有(2)(3)D、(1)(2)(3)10.小李与小胡用同一照相机给站在某处的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如图所示,甲是小李拍的,乙是小胡拍的。

根据底片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若拍照时所选镜头焦距一样,则小李离被拍的同学的距离远B.小李与小胡所拍的象都成象在两倍焦距之外C.小胡要使底片上的象与小李的一样大,小胡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D.小胡要使底片上的象与小李的一样大,小胡移动位置后,镜头要住后拉11.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A.0.5米B.0.3米C.0.2米D.0.1米12. 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击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米/秒、500米/秒和340米/秒)() A.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13、光束AB射到一玻璃球表面,经折射而穿过玻璃球,则其中可能正确的光路图是()A、aB、bC、cD、d1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15.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16.人站在哈哈镜前,会由于哈哈镜的特殊形状而使人体不同部位的像或被拉长或被压短而变形,令人发笑.现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由两个水平方向的柱面镜连接而成的哈哈镜,竖直置于水平地面上.当一个与哈哈镜等高的人站在其正前方(如图乙所示),他看到的像的情况是()A.上半身的像被拉长B.下半身的像被拉长C.全身的像都被拉长D.全身的像都被压短17.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

下列叙述中:①小演员每走一步,象也走一步;②象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③象大时脚步大,象小时脚步小,即“大象”走大步,“小象”走小步;④象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象在逃离。

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18、在平静的湖面边,有一幢距湖面19米高的楼房,有位同学在距楼顶地面1米高的观测仪上测得一个飞在湖面上空的风筝的仰角为30°,测得风筝在湖水中的倒影的俯角为60°,则此时风筝离湖面有多高()A 30米 B、38米 C、40米 D,45米()1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内,人眼位于P(0,4)位置处,平面镜MN竖直放置其两端M、N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某一区域内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图中长度单位为:米)A.0.5米2 B.3.5米2 C.4米2 D.4.5米2第19题图20.如图, S 为小电珠,它发出的光可看作由一点发出的。

S 正对圆孔,到孔的距离为L ,透过圆孔的光在后面的光屏上得到一 个圆斑。

若在孔上嵌一凸透镜,则光屏上立刻出现一个清晰的 亮点,则该透镜的焦距、圆孔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可能为( )A .L/2,L/2 B. L/2,L C .L ,L D . L ,2L2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 上,人眼位于坐标点(3,0)上,一块平面镜水平放置,介于坐标(0,3)和(-1,3)之间.今有一发光点P 从坐标原点沿x 轴负方向运动,此过程中P 点在下列哪个区间运动时,人眼可以从平面镜中观察到P 点的像( )A .0→-1区间B .-1→-3区间C .-3→-5区间D .-5→-∞区间22、用转动八面镜法可以测光速,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S 为发光点,T 为望远镜,平面镜O 与凹面镜B 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M 距反射系统的距离AB 为L (L 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 以及S 和T 到八面镜的距离.调整八面镜的位置直到通过望远镜能看到发光点S ,然后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1秒内转过的圈数),当转速达到n 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 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 ,由此得到光速c 的表达式是( ) A .c=4Ln oB .c=8Ln oC .c=16Ln oD .c=32Ln o23.一块切割成图中形状后拉开段距离出,于轴线左面入,出线( ) A .仍然保持平行 B .一定是发散光线 C .一定是会聚光线 D .结论与d 有关,以上均有可能24.如图所示,把凸透镜固定于O 点,直线AO 为主光轴,一个物体由A 向B 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始终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像,而且像不断变大,由此可以判断( ) A .透镜焦点在A 、O 之间,且2AOf AO >> B .透镜焦点在A 、O 之间,且0>>f AO C .透镜焦点在B 、O 之间,且2BOf BO >> D .透镜焦点在B 、O 之间,且0>>f BO25、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时,某同学首先使发光点S 、凸透镜L 和光屏P 的中心处在同一高度,然后当他把发光点S 移到图示位置时(图中MN 为光具座的标尺即刻度尺),发现发光点S 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等光,然后他再用一蜡烛S /的象清晰地在光屏P 上,以下几· · · BOA第21题图第22题图玻璃杯筷子俯视图种操作中哪一种不能达到目的( )A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 不动,将烛焰S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再光屏P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 B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 和光屏P 不动, 只将烛焰S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C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烛焰S /和光屏P 不动,只将透镜L 向右移动适当距离D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 不动,将烛焰S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 向右移动适当距离 26.如图所示,两面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 和PQ 互成直角,一只没有标数字的钟指示为9点整,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钟指示的时间可能是( ) ①9点整 ②3点整 ③9点30分 ④6点45分 A .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7.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下了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透镜的焦距等于20厘米 B .透镜的焦距小于20厘米C .物距从0增至20厘米的过程中所成像为实像D .物距从0增至20厘米的过程中所成像为虚像28.如图所示,MN 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 、Q 、S 是在主光轴上顺次的三个位置。

把一物点放在P 处,像成在Q 处;如把该物点放在Q 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 处。

则可以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应该在( ) A .P 的左边 B . PQ 之间 C .QS 之间 D .S 的右边29、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 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象个数 为( )A .一个虚像B .两个虚像C .无数虚像D .一个虚像也没有30. 将圆柱形细木棒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其位置如俯视图所示,从俯视图中的P 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四幅图中的( )A B C DN左右SL P M第25题NMPQS第28题图 N MPQ(如有疑难问题,可与编者联系,QQ:16173694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