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解说词(详)

合集下载

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讲解词

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讲解词

xx大学校史博物馆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来到xxxx学院校史馆参观指导。

我是讲解员xxx,很荣幸能为大家讲解xx大学校史博物馆。

xx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xx,其前身为xx大学,始建于18xx年xx月x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

学校发展历经艰难曲折,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几代人栉风沐雨、薪火传承,用汗水和心血铸就了今天的成绩与辉煌。

为了彰显前贤,激励后学,学校修建了这座校史博物馆。

主旨是要记录学校艰苦创业的办学历程,铭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展现优秀学子的才干与风采,传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xx大学校史博物馆是由xx大学搬入xxx校区后开建的首栋教学楼,也是第一教学楼,这里已被精心改建成校史博物馆。

为保护这栋老楼的原有风貌,学校在建筑物外“接上”了玻璃前厅,通过介绍天大校史的“时光隧道”,参观者可看到天大校史中的重要历史照片。

湖北美术学院校史馆解说词

湖北美术学院校史馆解说词

湖北美术学院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
下午好!欢迎参观XX大学校史馆,我是校史展馆的学生解说员,非常荣幸为您介绍我校87年的发展历史。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
进入XX大学五十五年厚重而绚丽的发展历程,去感受它的坎坷与辉煌、奋斗与求索。

第1-2区: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古蜀成都,人杰地灵。

国家重点大学西南大学就坐落在成都这个历史文化名城。

XX、XX、XX、XX,这古蜀文明三千年流淌不息的文脉和厚重底蕴,浸润着XX周岁的XX大学,令她日益雄姿英发、丰采绰我,奏响一部部“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
宏伟华章。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青城深幽峨眉秀丽,九寨仙境宛如画屏。

名川蕴秀,都江堰悠悠江水跳动着优美的音符,谱就蓉城雅章:金沙流韵,XX余年古蜀王朝流淌不息的文脉,诗书传承。

古蜀成都,人杰地灵。

在瑰丽的金沙遗址旁,草堂逸西之光华村,XX大学,璨然而立。


润于锦官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凝重的底蕴,光华宝地逸韵正声,风骚独领;此地人文渊蔽,文脉流徽:琴台路上,遥听相如古琴,响彻千年,遗韵裊袅:武侯祠堂,追忆丛相大略,两朝开济,鞠躬尽瘁;
烷花溪畔,长缅诗圣雄才,
二更二别,草堂忧心。

大道无形,植根中华沃土,传承华夏精髓,XX大学弘扬出一曲曲“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宏伟乐章。

沧桑校史,囊括于馆内:创业艰辛,浓缩于眼前。

现在我们来到了XXX百川馆。

在这一馆,我们将看到,XX大学在XX年诞生之初,名校汇聚、名师云集的最象。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以上就是我对___校史馆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学院的历史和辉煌,也希望学院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在此展厅中,您可以仔细观看我们的老校长___教授的照片和复校后师生的研究生活概况。

六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学院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发展。

历代交院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艰辛与奋斗书写了一段段精彩传奇,用奉献与创新铸就了一座座发展丰碑,用激情与梦想演绎了一曲曲动人乐章。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培养优秀的交通运输人才,学院广泛吸纳八方名师才俊,着力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目前,学院拥有专兼职教师66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44人,博士、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教师170人。

学院培养了省级学术带头人10名,中青年骨干教
师68人,双师素质教师189名。

同时,学院聘请了知名学者、技术专家、能工巧匠375人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

学院还建成了省级教学团队3个,院级教学团队13个。

学院的师资
队伍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提出了“立足专业,培
养学者,创新学术,注重应用”的科研工作方针。

学院采取内
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理论学者和实践专家相结合,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


院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和教材著作的统计表明,“科研兴校”已成为促进学院不断发展的永不枯竭的活水。

学校校史解说员发言稿范文

学校校史解说员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今天校史解说员,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辉煌历程和独特魅力。

首先,请允许我带领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学校的发展历程。

我们的学校始建于(年份),自创立以来,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如今已经走过了(年数)个春秋。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学校始终秉持着“(学校校训)”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校史馆,感受学校的百年沧桑。

(一)历史沿革在学校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学校历经多次变迁。

从最初的(创办时的名称)到如今的(现用名称),每一步都凝聚着前辈们的智慧和汗水。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那些为学校发展默默奉献的先驱们,是他们开创了学校的辉煌。

(二)校园风光走进校园,我们会被这里的美丽风光所吸引。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实验室,还有那充满文化气息的雕塑和建筑。

这里不仅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三)办学特色我们的学校以(学校特色)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学校培养目标)的人才。

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杰出校友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杰出校友的鼎力支持。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几位杰出校友的事迹,让我们共同感受他们的风采。

(五)未来展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学校将继续秉承“(学校校训)”的办学理念,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最后,祝愿我们的学校繁荣昌盛,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淮中校史馆解说词(简短)

淮中校史馆解说词(简短)

沧桑砥砺百十载薪火传承谱新篇——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馆解说词(简短)1.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参观我们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馆。

2.巍巍文通塔,悠悠运河水,是我们淮安中学的标志。

我们面对着的屏幕,我们头顶上的灯,我们脚下的河,都是它的体现。

大家右手位置是我们校史馆的“前言”和我们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3.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曹卫星省长、胡金波厅长等多位领导都对我校给予了关照和指导。

4.这里的浮雕、历任校长显示了我校百年办学的轨迹。

我校主要由国民政府办的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淮安县立中学和民主政权办的淮安县中学这三脉传承汇聚而来。

这是我们的校史沿革表,这是我们的历任校长。

5.这是我们学校的起源-淮安府中学堂(可读上面的解说)淮安府中学堂注意:杨锡绂(fú)对联:花暖莺捎蜨(dié同蝶),溪喧獭趂(chèn 同趁)鱼。

——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一)》大概意思:春暖花开,黄莺蝴蝶齐飞;小溪潺潺,水獭追着鱼儿。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7月清政府命张之洞等人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系统的文件。

江苏省立第九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李更生为办学兴教,不惜变卖家产,将住所改为教室。

毛泽东称赞他“毁家办学,高风亮节”。

(指示边上的牌子)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这是显示省立淮安中学基本面貌的沙盘,是根据有关资料和老校友的回忆制成的。

淮安县立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淮阜联立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当时教材奇缺,语文教材往往就是战报新闻稿和领导同志的文章。

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这里陈列的《淮安县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汇编》一书,收录了新政府以校长谭稚成和副校长汪育才名义发布的《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招生简章》,它明确省立淮安中学和县立淮安中学的学生都到二联中登记入学。

定海小学校史室解说词

定海小学校史室解说词

定海小学校史室解说词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xxx小学校史室参观。

让我们今日一起走进xxx小学校史室,xxx小学校史室开设于,xxx年,至今已有xx多年的历史。

,xxx年,xx月校史陈列室被列为舟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x小学校史室自建成开放后,由学校校长、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负责管理、宣传、讲解。

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也络绎不绝,还常常有国外的友人、城区中小学师生和机关单位等来校史室参观学习。

今天让我一起走进位于学校体艺馆一楼近98平方米的校史室,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门口旁的“让历史见证”的画板,还有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xxx校长音容笑貌依旧,仿佛诉说着那段与红色相遇的故事。

接着,让我跨入展厅内,看台上陈列的是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文物,看到上面的文字,让人感受到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仿若自己已置身于那个鲜活的历史之中,重新发现和认识这所百年名校。

xxx年xx月,中国共产党在xxx的第一个组织——xxx独立支部在这里诞生,成为领导xxx工农运动的中心。

xxx年至xx年,xxx区委和xxx地委先后派员来xxx,都以xxx 小学为落脚点。

xxx年xx月,xxx县委工作委员会也成立于此,领导xxx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到校史室墙上,这里展示了不同时期的校门、教室和校徽、校园,以及校歌、校训,反映出了这百年老校的沧桑变化。

校史馆讲解稿(3篇)

校史馆讲解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校校史馆,今天我将带领大家穿越时光的长河,一同回顾我校的发展历程,感受学校的精神底蕴。

在这里,我们将见证一代代师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共同领略我校百年沧桑的辉煌成就。

一、校史馆简介我校校史馆位于校园内,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分为五个展区,分别是校史陈列区、校领导视察区、校友风采区、校庆活动区和荣誉展区。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图片、实物等资料,旨在全面展示我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二、校史馆五个展区讲解1. 校史陈列区校史陈列区主要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包括学校创建、发展、壮大等阶段。

以下是该区域的详细讲解:(1)学校创建:我校成立于1912年,原名“私立XX中学”,是由一批有识之士发起创办的。

当时,学校以“培养有道德、有才能、有责任心的公民”为办学宗旨,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发展历程:从1912年至1949年,学校经历了多次变迁,校名也几经更迭。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影响力的名校。

(3)壮大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校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 校领导视察区校领导视察区展示了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等视察学校的珍贵照片和资料。

以下是该区域的详细讲解:(1)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1978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我校,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省部级领导视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校曾多次受到省部级领导的视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校友风采区校友风采区展示了学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风采。

以下是该区域的详细讲解:(1)科技领域:我校校友中,有两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有许多校友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担任重要职务。

(2)教育领域:我校校友中有不少人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教授、研究员等职务,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校史展览馆解说词

校史展览馆解说词

校史展览馆解说词嘿,各位小伙伴们!欢迎来到咱们这超级酷炫的校史展览馆呀!今天就由我这个超级解说员来给大家讲讲咱们学校的那些精彩故事。

一走进这展览馆,哇哦,就好像走进了一条时光的隧道。

看这边墙上的老照片,那可都是咱们学校一路走来的珍贵记忆呢!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其中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下了好大的一场雪。

学校里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就像一个童话世界。

当时啊,有个调皮的学生,咱就叫他小李吧。

小李看到这么厚的雪,那心里可痒痒了,就想着要搞点事情。

于是呢,他偷偷地在雪地里堆了一个超级大的雪人,还把自己的帽子和围巾给雪人戴上了,那模样可滑稽了。

结果呀,被老师给发现了,老师看着那个雪人哭笑不得,最后呢,也没批评小李,还和大家一起在雪人旁边拍了张合影。

哈哈,你们说有趣不有趣?再看看这边的展品,这些都是学长学姐们当年用过的书本、文具啥的。

每一件都好像在诉说着他们当年努力学习的故事。

这里还有以前的校服呢,虽然款式和现在不太一样,但那也是咱们学校历史的一部分呀。

哎呀呀,这里还有学校举办各种活动的照片呢!运动会上同学们挥洒汗水的样子,文艺汇演上精彩的表演,都让人忍不住感叹,咱们学校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想象一下,当年的学长学姐们就在这些地方学习、生活、玩耍,他们也和我们现在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而现在,我们也在这里,继续书写着属于我们的校史。

不知不觉就走到展览馆的尽头啦,但校史的故事还在继续。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学习,为学校的未来增添更多的光彩。

好啦,今天的解说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咱们学校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哟!下次有机会再来呀,拜拜啦!怎么样,小伙伴们,是不是对咱们的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呀?嘿嘿,校史展览馆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为学校的明天加油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史解说词
各位同学:
大家好!欢迎来到林启恩纪念中学校史室参观。

林启恩纪念中学是印尼爱国华侨林如光先生1986年捐资兴建的一所侨资公立学校,1987年9月招收第一届学生。

开办时是一所完全中学,有高中,也有初中。

从2000年开始,只招收高中学生。

现在是汕尾市重点高级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全国绿色学校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创办以来,受到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谢非、叶选平等曾先后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

办学30多年来,林启恩纪念中学实现了从完全中学向高级中学的转变,从一般学校发展到办学条件先进、信息技术一流、高考成绩突飞猛进、艺体教育渐成特色的省一级学校。

在发展中,学校积淀了厚重的办学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促进了和谐发展办学环境的形成;自强不息追求进步的传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稳定的师资队伍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推动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艺体教育优势突出,成为学校一大办学亮点;高考成绩不断上升,办学影响逐渐扩大。

这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一组林如光先生的图片。

林如光先生,是林启恩纪念中学创办人,原籍广东陆丰,生活在印尼,年少丧父,白手
起家。

为纪念他的父亲,1986年,林如光先生回到家乡,捐建了一所用父亲的名字来命名的学校——林启恩纪念中学。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校史室中第一部分的图片是建校初期,启恩人艰苦创业的情形。

这些照片还反映了中央及省市领导关心我校办学以及来学校视察的情况,包括林如光先生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叶选平、李瑞环、张德江等合影的照片。

1992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宋平同志来到林启恩纪念中学,关心学校的建设,为我校师生留下“为国成长”的珍贵题词。

学校在校园醒目的地方和每个课室挂有校训“好学力行,敬业乐群”,学校大厅前贴有“勤学守纪,文明进取”校风警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启智增能,崇德承恩”,其中,“崇德承恩”涵盖了学校的德育理念。

学校的办学方针为“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合格达标的基础上支持冒尖,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

学校大礼堂外塑有宋平同志给我校的题词“为国成才”的横匾。

教学楼内到处悬挂有名人名言、学生书画作品等,校园文化环境优雅,净化、绿化、美化,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强,艺术氛围浓厚。

学校占地面积88870㎡,布局科学合理,建筑设计独特,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集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校园草绿树葱,花开四季,花香四溢,校园绿化率,是环保教育的绝好基地,2002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

办学30多年,硕果累累。

2006年3月,建立了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授予广东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和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多次被汕尾市授予年度高考优秀成绩奖和高考进步奖;2016年被指定为广东省学雷锋示范点……这里,奖杯和奖牌,团团簇簇,无不记录着启恩人团结奋斗的印迹。

学校现有教职工共290人,其中,省级名师、骨干教师及地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有20多人,成立了1个省级名教师工作室和2个汕尾高级名教师工作室。

他们对工作兢兢业业,乐于吃苦,默默奉献。

学校现有学生3900人,同学们能遵守校纪、校规,勤奋学习,力求上进。

学校的很多活动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图书阅览、德育活动、募捐活动等都由学生自发组织。

同学们在启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个性得到了张扬,潜力得到了发掘,特长得到了发挥。

在这里,启恩学子不断地超越自我,创造佳绩。

启恩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启恩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措施受到省内外的普遍关注,并且产生了较大的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声誉远播。

近年来,先后各市县兄弟学校前到启恩中学交流新课程改革及创建等级学校的经验。

汕尾电视台、陆丰电视台多次对启恩中学进行了系列报道,各级报刊也先后采写多篇报道,宣传和推广了启
恩的办学业绩和经验。

同学们,校史室的基本情况就向大家介绍这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林启恩纪念中学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办学方针,上下给力,和衷共济,努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走内涵式优质化的发展道路,把学校建设成为陆丰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