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们探讨一下中国人在澳洲的真实生活!
悉尼一个月生活费

悉尼一个月生活费
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之一,悉尼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留学生。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生活成本也在逐渐上升。
对于想要在悉尼生活的人来说,了解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住房是悉尼生活费中最大的开销之一。
在市中心,一间单人公寓的月租大约在2000-3000澳元之间,而在郊区则会稍微便宜一些。
另外,水电费和网络费用每月也需要大约100-200澳元。
其次,食品和日常用品也是不可忽视的开销。
在悉尼,一顿普通的外出就餐大约需要20-30澳元,而购买食材自己做饭的话,一个月的食品开销大约在300-500澳元之间。
此外,日常用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也需要大约100-200澳元。
除此之外,交通、娱乐和其他生活开销也需要考虑在内。
悉尼的公共交通系统相对便利,但是每月的交通费用也会在100-200澳元左右。
至于娱乐和其他生活开销,每月大约需要300-500澳元。
综合来看,一个月在悉尼的生活费用大约在2500-4000澳元之间。
当然,这个数字并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都会有所不同。
但是了解这些大致的开销情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自己在悉尼的生活。
希望每个来到悉尼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澳洲留学生活的真实感受

澳洲留学生活的真实感受澳洲留学生活的感悟自立自立这个词对于现在80后或是90后的人来说可谓并不陌生,但当自立来临时,还真让人有些应接不暇。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自立能力在同龄人中算是不错的了。
所谓“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
不过我倒是洗衣做饭样样都会做的。
然而尽管这样,初来乍到之时还是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毕竟身在异乡为异客。
人在澳洲,你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要自己统筹。
大到找房搬家,小到换灯泡、倒垃圾。
生活中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自己考虑,自己做主。
再加上刚到国外,只要一花钱就会想起那该死的汇差,做什么事情都十分制肘。
这可不是什么小气或是抠门,其中滋味或许只有真正到过国外生活的人才能体味。
当你早晨醒来发现头顶上吊着一只拳头大的黑色澳蛛时是什么感觉?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没有生活经历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无疑是很大的一个挑战。
但是,当困难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别无选择。
还好,我还牢记着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至理名言:坚持就是胜利。
困难算什么?我们是真正的无产阶级!经过一段时间的磨难、磨炼以及磨合,生活终于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一年后,当我开着汽车行驶在Princess High way上,回想刚来的时候,真是百感交集啊!回国后总有很多家长问我:你在国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要我说,其实没什么特别,和您在家里一样。
生活就是一个七日连着又一个七日。
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交响曲。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生活的主角是我!!朋友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作为一个标准的北京土着来说,一下子坐飞机飞到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说不想家那绝对是假话。
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我也并不例外。
在澳洲三年的学习生活,除了学到科学知识以外,朋友便是我更大的一笔财富。
只有当你真正的孤立时,才能体会朋友的珍贵。
在你失意落魄时,需要有朋友来安慰劝导你;在你意气风发时,也同样需要有朋友来与你一起分享。
不同肤色的,不同国籍的,不同城市的人们走在一起,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多民族、多信仰的融合。
澳大利亚打工真实收入

澳大利亚打工真实收入
【示例范文仅供参考】
---------------------------------------------------------------------- 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很多中国人都对澳洲的工资都很好奇,好奇澳大利亚的工资收入,到底有多少,下面一些数据可以提供参考。
(以下均为Payscale数据显示)
建筑业
澳洲国土面积作为全球第六大国,却只有2000W的稀缺人口。
建筑业的工人那更是稀少。
建筑业方面人均在83,360澳元/年。
如图所示,在澳洲一个督察可以拿到92,813澳元的一个年薪、木匠74,695
澳元/年、电工87,447澳元/年、工头107,500澳元/年。
餐饮业
相对其他行业来讲,这种偏民生的一些日常生活类的工资就稍微会低一点。
人均57,751澳元/年。
酒保59,475澳元/年、厨师58,000澳元/年。
物流交通
华人在澳收入
华人在澳洲高薪职位里最多的是医生,律师,会计师,建筑,工程师,IT业等。
如果你在澳洲,年薪税后5万澳币是入门级,10万澳币差不多能小康,15万中产,25万就能成为富人。
其实,在澳洲各行各业的工资水平都差不多,这样让澳洲人相对比较佛系,人们更愿意去选择自己擅长或者自己喜欢的工作,去进行规划。
不紧不慢的澳大利亚人

懒得结婚生孩子澳大利亚是一个慢节奏的国家,这里的人上班不紧不慢,坐公共汽车不紧不慢,在柜台接待顾客不紧不慢,到公司谈生意也是不紧不慢,他们还可以在上班的空隙悠哉地品尝上午茶和下午茶。
然而好多朋友不同意我这种“褒奖”之言,他们争辩说,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哪里是悠闲,分明是懒散。
澳大利亚人的懒惰在全世界可是出了名的。
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宁愿在家休息,也不会为高工资和补贴而加班。
在堪培拉的乡村小酒吧,我和一个香港移居澳洲的建筑工人聊了很久,他告诉我,比如一个筑路工人,具体任务就是在施工时维持施工路段的交通秩序,每天就那么闭着眼睛举举“通行”、“禁制通行”的指示牌,一般也可以每星期收入两千澳元左右,而且气温超过38℃不上班,下雨不上班,悠闲自在。
他还给我说了一个他亲身参与的工程:澳大利亚200周年国庆的国家纪念馆,提前三年施工,结果到200周年国庆的时候都没有完工,也没有人为此被深究责任,直到202周年国庆前才完工。
我租住的地方属于国立大学的房产,因为年代久远,需要经常修修补补,所以,不时会有一些专业公司的工人在过道甚至家里敲敲打打。
有时来修补信箱,有时则是更换地毯,有的是维修地板楼梯,至于草长长了需要修剪,厨房厕所的什么零件坏了等状况,更是经常的事。
平心而论,这里的工人十分专业,虽然质量是没说的,但他们干活普遍速度慢,效率低,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要经过几天才能完成。
我就亲眼见过一个修楼梯的工人用半小时敲一颗钉子的情况。
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向他们打听一下进度,他们会微笑地告诉我:不要着急,你看事情总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中……干活懒散倒也罢了,奇怪的是连结婚生孩子这样的人生大事,他们也不紧不慢,很多人甚至懒得结婚。
朋友介绍说,澳大利亚人婚姻观念之随便,在国际上颇有名声。
澳大利亚法律承认同居即事实婚姻的合法性,所以同居或先同居再结婚的现象十分普遍。
由于女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不愿意轻易结婚。
澳洲留学生活日记

澳洲留学生活日记想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同学,想必对澳大利亚的生活充满着好奇和憧憬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澳洲留学生活日记,欢迎阅读参考!澳大利亚是南半球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国家。
它不仅是南半球最大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国土面积覆盖了一个大洲的国家。
我大学本科毕业后,通过雅思考试,选择了去澳洲留学,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攻读学制两年半的会计学硕士。
麦考瑞大学的会计专业非常有名,它有着严格的考试制度和精细的作业要求。
更重要的是,麦考瑞的会计硕士课程与澳洲CPA注册会计师考试是结合在一起的,由此可增强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在留学澳洲几年的生活,我体验到了一些不同于国内的社会现象与文化。
手里香蕉和大蒜是让人羡慕的有钱人近来,澳洲人常常开玩笑说:倘若你看见一个人拿着苹果手机走在路上,你不会觉得他是有钱人;但如果你看见有人走在大街上,左手拎着一把香蕉,右手揣着几颗大蒜,那你一定会觉得他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有钱人!这个有趣的幽默笑话并非空穴来风。
在澳洲,中国人做饭时常用的佐料如新鲜的大蒜和老姜价格非常高,一颗大蒜或是一小块姜的价格甚至可以买上一大瓶2升的新鲜牛奶。
而香蕉,由于去年台风摧毁了澳洲昆士兰州香蕉主要种植区,价格在这半年里一路飙升,被人们戏称为水果里的奢侈品LV。
价格最高时,超市的香蕉20澳币一公斤。
按目前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是70元一斤!然而,你不要以为澳洲的食品都像香蕉这样让人望而兴叹,有些基本的民生食品如牛奶、面包还是非常便宜的。
没有站牌的公交站澳洲公共汽车的发车频率远远低于国内,有些车站甚至要等上一个小时才有一辆公汽经过。
所以在澳洲乘坐公汽出行,出发前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查看好公汽的时刻表。
如果不小心错过了一班车,很有可能这一天的出行计划都会被打乱。
而在车站,除了公汽的时刻表,你找不到像国内一样的公汽运行的路线图,只有公汽的终点站和经过的大致方向。
同时,除了一些大的站点如购物中心和学校外,那些散落在居民区中一般的汽车站点是没有站牌和名称的。
真实的澳大利亚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真实的澳⼤利亚⽣活到底是怎样的?在澳洲留学⽣宁愿刷盘⼦也不愿意回国,除去花销每⽉剩个⼀万五打给⽼婆,这个时候就算你想回国,⽼婆能让你回来吗。
前年定居澳洲的表哥回国探亲,顺便和他去澳洲游玩了⼀下,让我感受到了澳洲的真实⽣活是什么样的。
下⾯我们就来聊⼀聊真实的澳洲⽣活是什么样的?刚到澳洲的⼈都会觉得特别⽆聊,⼤部分地⽅就像⼀个⼤农村,没有繁华的⾼楼⼤厦,⼈们都住在郊区⼀两层的⼩楼房。
很多⼈都好奇澳洲⼈的真实⽣活是怎么样的?其实澳洲⼈的⽣活并不像⼤家所说的多么新奇,他们的⽣活⽐较简单。
他们吃的主⾷以薯条、⾯包、⽣的蔬菜沙拉、⽜⽺⾁、鸡胸⾁为主⾮常的简单,⽐较讲究⾷材的原汁原味。
基本是没有什么夜⽣活的,夜宵烧烤那是没有的,因为晚上商场七点就关门,⼤街上⼋点以后就⼀⽚漆⿊。
除⼯作以外的时间坚决不加班、不回复邮件。
周末基本都陪家⼈出门,穿得很随意,⼀般也不爱买奢侈品或名牌包,⼤部分⼈脚上都是⼀双⼈字拖,他们喜欢按⾃⼰的⽅式⽣活。
⼯作⽇他们会提着西装上班,随⾝带着运动⾐,中午休闲时间⼀个⼈也会出来跑步、喝咖啡,即便独⾃⼀个⼈也会到户外呆着或者看看书。
澳洲也有贫富差距,富⼈住海边豪宅,街头也有流浪汉,但整体收⼊差距不⼤,很多时候蓝领⽐⽩领⼯资还⾼他们在乎⾃⼰的⾝⼼健康和⽣活质量,不在乎别⼈的看法,所以爱热闹的⼈来这⾥⽣活有些不习惯,因为看上去这⾥的确很枯燥⽆味的。
城市像农村澳洲⼈的⽣活很佛系表哥说:澳洲⼈是他见过的最难约的⼀群⼈,不管是男的还是⼥的,下班都是直接回家,周末就更别提了,澳洲⼈的周末都是陪家⼈、陪⼩孩⼉。
要不就是⼀家⼈去⼭⾥徒步,要不就是找个海滩玩⽔、晒阳光浴、整个⼩烧烤的,⽽且每个海滩都有公共的烧烤炉供⼤家使⽤。
跟我们吃喝玩乐、⿇将⽃地主的中式休闲区别太⼤了。
因为在澳洲⼈看来和家⼈⼀起度过的时光才是最宝贵的,所以你⼏乎很难看到澳洲⼈会为了职业晋升,事业发展去组饭局或者去过度巴结别⼈的⾏为。
毕竟澳洲⼈傻乎乎的,根本不把钱当⼀回事⼉,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钱够花就⾏,也不追求什么名牌豪车,⽣活平凡快乐就是他们最⼤的追求。
澳洲高中留学的真实生活感受分享

澳洲高中留学的真实生活感受分享澳洲留学一直受到很多学生的青睐,那么去澳洲留学的学生们的真实感受是怎么样呢?下面就随店铺来了解澳洲高中留学生们的真实生活感受分享吧!澳洲高中留学真实生活感受人物:yichao(来自肯模州立中学)录取院校:昆士兰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留学印象:花20小时写的报告不及格“高二时发现自己成绩不算很优秀,可又不甘心考大学读二流学校,所以决定出去闯一闯。
”Yichao选择了去澳大利亚读高中。
高中留学并没有他想象得轻松,“语言的压力、学业上的不适应、独自生活的孤单,还要寄人篱下忍受苛刻的房东……过去十七年的经历,还没有这三年多。
”Yichao觉得,在澳大利亚高中学习要讲究技巧。
“国外的高中很活,完全是散发性的,要靠自己去想,如果不努力也同样会落后。
而且高中很少考试,一般都是写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查资料。
”他写第一篇报告用了20个小时,最后的成绩却是不及格,后来才明白“在国外死读书是不行的,一定要多跟老师交流,多听老师的建议,然后自己摸索细节。
”只有这样,他才一步一步朝着名校迈进。
人物:陈梦娇(来自凯文加福州立中学)录取院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莫纳许大学留学印象:坐着云霄飞车测加速度刚到凯文加福州立中学时,陈梦娇对这所并不十分漂亮的老牌高中有点失望,不过没多久她就见识到了这所高中非凡的教学实力。
入读不久,她的成绩突飞猛进,从国内高中的中等生摇身一变成了澳大利亚高中的优等生。
“澳大利亚高中的数理化等课程的内容比国内简单,有些东西我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了。
”在国内偏文科的陈梦娇,在澳大利亚高中学起数理化非常得心应手。
除了课程内容比较简单,澳大利亚高中还有许多别出心裁的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比如,学重力加速度,老师把大家带到游乐场,一边测云霄飞车加速度,一边坐上去体验,这样的教法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这样的氛围中,陈梦娇的成绩也越来越好,11年级时,提前修完了12年级的数学课,最终获得了四所澳大利亚名校青睐。
去澳洲一年挣30万现实吗

去澳洲一年挣30万现实吗在澳洲想要达到年入30万人民币一点都不难,不过毕竟各行各业的工资情况都不一样,依照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工作时长等都会有所不同。
男性和女性有差异性别方面的工资差异略有些明显,截止到今年2月份的数据显示,目前澳大利亚女性周薪大约在1455.80澳元左右,男性则高出200澳元,大约为1695.60澳元。
换算成年薪的话就是女性75712澳币,男性为88140澳币,相差大约1万2千澳币左右。
在劳动市场的高新行业中,男性的占比比例要高于女性。
当然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的平均工资,以目前的汇率来换算,都可以轻松超越30万人民币的水准。
年龄越大越吃香在澳大利亚年龄也是影响收入的一个很重要因素,通常18-21岁的上班族月平均收入为1850澳元,随着年龄的增长,月平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通常24-30岁之间的收入会来到3027澳元,到达40-55岁年龄段,月平均收入会到达6000澳元左右,之后逐渐走下坡路,55-64岁之间大约在5300澳元左右。
工作经验也有影响通常来看教师行业是工作经验影响收入最直观的例子,教学经验不足5年的老师,平均年薪为62678澳币,而教学经验在10年至20年的老师,平均年薪为97216澳币。
职业工种不同在澳大利亚收入最高的5大工种分别是外科医生平均年薪40万澳币,麻醉师平均年薪37万澳币,内科专科医师30万澳币,26万澳币年薪的金融交易商,以及神经科医生大约年薪21万澳币。
大部分都是医疗行业比较容易得到高薪,除此之外由于采矿业发达,澳大利亚的矿工虽然工作风险稍高,但也以17万年薪拿下了高薪职业第8位的好名次,工程经理表现也很亮眼,以15万澳币跻身前十。
总的来看移民澳大利亚后工资根据性别、年龄、工种、工作经验等不同因素,会有不同的收入等级,想达到年薪30万人民币的水准,是比较合理并且能够做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我们探讨一下中国人在澳洲的真实生活!
移民,到底开启了hard模式,还是easy模式?你真的看透了移民这件事儿吗?国内有多少澳大利亚移民的人,都说:“是为了孩子”。
这些出生在澳洲的中国孩子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ABC(在澳洲出生的中国人)!
大家说到ABC,就会有以下几个标签要急着要贴:中文说不好,作风太豪放,对陌生人友善,大笑。
那么在澳洲,这些ABC们,到底是“永远的外国人”,还是成为了“新澳洲人”?
下面是一个澳洲ABC的真诚自白,看了以后,我们可能就明白了!
关于我的身份
如果有人问起我的国籍,我是一个亚裔澳大利亚人。
如果深究的话,我会说我是华人(Chinese)。
很少人会说华裔澳洲人。
事实上,每次我读到“华籍澳洲人”(Chinese Australian)的时候我自己也感觉特别奇怪,因为这样说的人实在太少了。
其实,只有非常少的人会说ABC,只有中国人才用这个词。
我和我的朋友通常把自己视为亚裔澳洲人(Asian Australians),因为我们的学校就是这么教育我们的。
在幼儿园,我得知有很多种族分类,所以,所有的档案都会问我是否是一个亚洲人,而不是我是不是中国人。
而且大多数为亚裔澳洲人设立的社区组织会被命名成像亚裔国家性职业组织这样。
那些特意叫自己中国人的组织通常指的是从小在中国长大的那种。
和大多数去过中国的朋友一样,我在澳洲的时候想念中国,但是我在中国的时候也会想念澳洲。
我喜欢把这个叫做“灵魂的时差”,我的身体在一个地方,而灵魂却在另一个地方。
我同样也总是觉得我错过了很多事情,当和我同龄的中国朋友用中文开玩笑或是争吵的时候,我觉得我就好像一个哑巴一样。
但是当我回到中国,那种文化冲击有时也让我难受。
所以,当一个亚裔澳洲人容易,但也复杂。
如果我很聪明的话,我就可以轻易地转换我的中澳两国身份。
但如果不太幸运的话,这两个身份就会一直在我心中矛盾纠结着。
关于我的教育
就像你预料的那样,我学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和澳洲相关的。
我能唱出澳洲的国歌,却无法唱出中国的。
我知道澳洲和欧洲的历史,并且知道很多,但是我却不了解中国的历史。
有时也有一些作业会检查我们有没有背一些东西,但是通常一天的作业是5个题以内。
所以总的来说每天只花三十分钟就可以做完我们的作业了。
在学校外,我还在一个剧院演出,在男子排球队打球,和别人共同编辑我们学校的文学艺术杂志,并且带领一个机器人学的队伍。
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典型的亚裔澳洲人的大牛的故事,但是我做这些事情完全是因为他们带给我的乐趣。
我总能在白天结束时回到家,做完我的2-3小时的大作业,然后用整个晚上打游戏。
事实上,我爸妈想让我退出各种课外活动因为他们怕我的睡眠不足。
不过从这些课外活动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些让我觉得比课堂知识有着更长远的意义。
关于中文
大部分我的亚裔澳洲的朋友们都会去上中文学校。
中文学校在普通学校的系统外,通常是当地的社区组织起来的,一周只需要在周六或者周日上几个小时的课就可以。
大多数我的朋友都只能用不标准的发音(比如shi/si,chang/cang就会让他们为难)说一些基础的中文,不过这些对于他们和祖父母那一辈的日常交流已经足够了,(“这个放那儿”,“我吃过饭了”都非常简单)。
再好一些的话我的一些朋友在家能说广东话或者上海话所以他们其实说普通话倒是不太溜儿。
不过总的来说,他们的父母都对他们讲中文,然后他们回复英文,有的时候父母也会在这之后又用英文回应。
我们中也有个别人会在家经常说中文,并且我有两个朋友能够流利地进行阅读。
我开始在家说中文,而且特别喜欢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的时候问我爸妈。
我大学的时候还在中国学习了一年。
(中澳两国的大学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关于家里的经济状况
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很穷,因为当时我爸还是一个博士生而我妈妈又没有获得工作签证。
我们家所有的家具(包括我的玩具)都是别人捐赠给我们的或者是我们在庭院买的二手货。
在学校,我可以吃免费午餐因为我家的收入水平已经快要达到贫困线。
这么多年来,我们搬了16次家,在我爸找工作的过程中,全国各地我们都去过了。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中高产阶级的社会,我爸妈和我都有着高薪的工作,我们有一套抵押的房子,我们能买得起大多数我们想要的东西,不过并没有很多你在杂志上会看到的那种奢侈品。
总的来说,澳洲的收入是很慢但是稳定爬升的,而不是像中国经济那种火箭式的上升。
我们有的人觉得家长特别辛苦就为了让我们能够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而努力找一份高薪水的好工作也是在浪费他们的努力,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奋斗到澳洲社会的更高层去。
关于我的社交
望眼一看,我在facebook上的朋友,一半都是亚裔澳洲人。
长大的路上,我大多数朋友都不会说中文,这并不是我自己选择的。
不知怎么,我上的学校刚好都中国学生非常少。
一半的朋友都是白人,剩下的则是中东人和一些其他的亚洲人。
在高中,我第一次有了一群华人朋友,虽然他们并不和我的那些非亚洲人的朋友们一起出去聚会玩乐。
属于两个群体的人都是在澳洲长大的,我们看一样的电视娱乐秀,听同样的音乐。
这两个群体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太大不同,虽然他们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确实很不一样。
结语
移民千千万,但是总有共通点!不管为了什么而来,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
骄傲,但是又很庆幸自己来了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