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12-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展望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其中,肿瘤检测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肿瘤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治疗肿瘤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早期诊断对于肿瘤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现代医学中,分子诊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检测。
本文将从分子诊断技术的基础原理、应用场景和优点三方面深入探讨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分子诊断技术的基础原理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精准的检测方法,它不仅可以检测出疾病的存在,还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疾病发生的机制。
其基本原理是对疾病相关分子进行检测和分析,例如,疾病相关伴随体(biomarker)的检测就是分子诊断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伴随体使得分子诊断技术具有了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
例如,针对肿瘤的伴随体,安捷伦公司研制了多种不同的伴随体检测产品,能够检测出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
二、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场景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早期肿瘤检测和疗效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早期肿瘤检测在细胞癌变的早期阶段,肿瘤释放的伴随体也是较为微弱的,一般很难通过传统检测手段发现。
而分子诊断技术的灵敏性为早期肿瘤的检测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例如,美国生物技术公司Grail研发的血液肿瘤检测技术就可以对40多种肿瘤进行早期检测。
2、疗效监测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根据肿瘤细胞进展所产生的不同伴随体的表征,对患者的疗效作出评估。
如针对肾癌治疗效果的监测,目前研究出了许多肾癌治疗相关的伴随体,这些伴随体在治疗过程中的表现将直接影响病情的判断。
通过对上述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三、分子诊断技术的优点1、灵敏度高肿瘤伴随体的释放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子诊断技术可以通过对这些伴随体的检测来判断肿瘤是否存在。
而传统的检查方法比如X光和CT则很难检测出这些伴随体的存在。
因此,分子诊断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
分子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分子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
分子诊断技术是指通过对人体分子水平的检测,来确定人体是否患有某种疾病。
相对于传统的临床检测方法,分子诊断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同时其检测速度和操作也更加简便。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分子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其优缺点。
一、分子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1. 癌症诊断:癌症被视为当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其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治愈的关键。
分子诊断技术可以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的癌症标志物,来提前发现患者是否患有某种癌症。
目前已经有很多癌症标志物被发现和应用,如AFP、CEA等。
2. 遗传疾病检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得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更为准确地检测出遗传疾病。
在遗传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方面,分子诊断技术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有些人存在基因突变,使其患有某种遗传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等。
通过检测这些基因,可以提前预防或治疗。
3. 感染性疾病检测:分子诊断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病原体或其DNA/RNA来准确检测出感染性疾病。
例如,2003年SARS爆发时,即可通过PCR技术快速检测出病毒,从而快速诊断和隔离病患。
4. 药物治疗监测:分子诊断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患者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来判断药物是否达到治疗浓度,从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二、分子诊断技术的优缺点分子诊断技术的优点:1. 敏感度高:分子检测不仅可以对微量分子进行检测,而且对检测结果的灵敏度极高。
2. 准确度高:分子检测可以做到非常准确,避免了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3. 检测速度快:分子检测不仅可以快速检测出病理标志物,而且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检测。
4. 操作简便:分子检测的操作相对比较简便,也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实验技术支持。
分子诊断技术的缺点:1. 成本较高:分子诊断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临床检测方法来说,成本更高,且一些分子诊断技术的生产还需要特定的机器和试剂。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医学逐渐成为研究和诊治疾病的关键领域。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途。
本文将介绍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的现状和应用前景。
一、肿瘤分子诊断技术概述肿瘤分子诊断技术是指利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分子遗传学和生化学改变来进行肿瘤的预测、诊断、治疗和监测的一种技术。
肿瘤可以通过基因突变、DNA甲基化、miRNA表达等生物学指标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肿瘤就是人体内某些细胞增生形成肿块,并且破坏正常的组织和器官。
而肿瘤细胞则有一些独特性的基因、蛋白质和表观遗传修饰等生物学特征。
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提高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个体化程度。
二、肿瘤分子诊断的研究方法肿瘤分子诊断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肿瘤蛋白质、基因和表观遗传学等方面。
1. 肿瘤蛋白质研究肿瘤蛋白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与肿瘤发生相关的蛋白质(如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蛋白质等);二是研究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α-胎蛋白(AFP)等;三是研究蛋白质组学技术,如蛋白质质谱(proteomics)技术。
2. 肿瘤基因研究肿瘤基因研究主要研究与肿瘤相关的基因,如P53、RB、Bcl-2等。
随着肿瘤基因组学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肿瘤基因组的变异来揭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特征。
3. 表观遗传学研究表观遗传学是指通过对DNA传递染色质上修饰的研究,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研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三、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前景1. 应用在肿瘤早期诊断肿瘤早期诊断是让人类在抗击癌症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一步。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根据相应的生物标志物来确定肿瘤是否存在。
因此,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 应用在肿瘤治疗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明确肿瘤的种类和性质,为肿瘤治疗决策提供依据,例如为不同的肿瘤类型和分子特征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肿瘤学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治疗的学科。
肿瘤的发生是由于基因突变、多种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新技术,不仅可以对基因突变的检测、肿瘤细胞的分子特征和表达谱进行研究,还可以对肿瘤的预后和治疗反应进行评估。
本文将从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的概念、技术方法、应用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详细介绍其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一、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的概念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是指通过对肿瘤组织或体液中的一些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以辅助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分子标志物包括基因、蛋白质、酶、免疫学指标和肿瘤相关遗传学变异等。
这些分子标志物的表达谱可以显示肿瘤细胞的状态及其分化水平,同时也可以显示肿瘤细胞的分子特征和病理类型,从而提高对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早期诊断准确率。
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还可以对肿瘤分子靶点进行评估,提供个性化治疗的方案。
二、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的技术方法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基因检测、蛋白质检测、免疫组化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基因检测是指通过对肿瘤组织和体液中的基因序列进行检测,对肿瘤分子遗传学变异进行评估,并为后续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目前常用的基因检测技术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ISH)、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和基因芯片等。
蛋白质检测是指通过对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质进行检测,以评估其表达及功能状态。
蛋白质检测技术包括质谱法、二维凝胶电泳和蛋白质芯片等。
免疫组化是指通过利用抗体与免疫性分子标志物相互作用的特异性来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的分子标志物。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对肿瘤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和内部标志物进行研究,是肿瘤分子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肿瘤组织或体液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评估肿瘤细胞的状态和肿瘤治疗反应。
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监测;癌胚抗原(CEA)用于结直肠癌和胃癌的诊断和治疗监测等。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传统的肿瘤诊断方法往往不能满足准确诊断的需求,而分子诊断技术的出现为肿瘤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
分子诊断技术以分子水平的变化作为依据,可提供更准确和精细化的肿瘤诊断信息。
本文将从肿瘤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分子诊断技术的种类及其应用、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肿瘤分子标志物的检测肿瘤分子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特定分子,它们可以反映肿瘤的存在、类型、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等信息。
肿瘤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是分子诊断技术的基础,常用的方法包括PCR、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等。
以肿瘤标志物CEA为例,利用PCR技术可以在患者血液中检测到CEA的特定序列,进而判断其是否患有结直肠癌等相关肿瘤。
二、分子诊断技术的种类及其应用1. 基因组学技术基因组学技术在肿瘤分子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序技术可以对肿瘤细胞的基因组进行测定,从而发现潜在的致病基因和突变。
此外,基因芯片技术也被广泛用于肿瘤分子诊断中。
通过芯片上的探针可以同时检测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进一步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发展机制。
2. 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对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和鉴定,从而寻找肿瘤标志物。
质谱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质谱仪的分析可以鉴定出肿瘤细胞中表达异常的蛋白质,进而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3. 微小RNA技术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小分子RNA,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对肿瘤细胞中的miRNA进行筛查和鉴定,从而找到与肿瘤相关的潜在标志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循环miRNA水平来判断肿瘤的存在和预后情况。
三、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分子诊断技术不仅可以提供肿瘤的准确诊断信息,还可以指导肿瘤治疗的选择和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中的某些基因突变,可以确定是否适合采用靶向治疗方法。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没有一个特效药物可以完全治愈它。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逐渐应用于肿瘤检测领域,为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手段。
本文将从肿瘤形成机制、分子诊断的原理、应用案例等方面探讨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一、肿瘤的形成机制肿瘤是指人体组织或细胞在遗传和环境诱因的作用下,失去正常生长调控后,异常增殖形成的肿块。
临床上,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其中后者更加危险且难以治愈。
恶性肿瘤的形成机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人体正常细胞分裂、修复损伤、代谢物质和排泄废物等过程中,这些细胞会受到一些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了突变。
在这些基因或环境因素的不断干扰下,细胞会逐渐出现异质性,一些异常的细胞逃避了正常的生长调控,狂热地增长,继而形成了恶性肿瘤。
除了突变等内因性因素,外部环境污染和毒物的存在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会对肿瘤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
二、分子诊断技术的原理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治疗性精准医学的手段,它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指标来诊断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
其实质是将肿瘤诊断从传统的形态学诊断向基因水平的分子诊断转化,从而实现对肿瘤增殖、压抑、凋亡等过程的直接监测和诊断。
目前分子诊断技术的原理主要有两种:1.基于PCR等大分子技术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扩增一段特定的基因片段或一些特殊序列,对存在于体液或组织中的微量肿瘤DNA进行高灵敏度的检测。
由于肿瘤细胞的DNA含量通常比其他组织更高,所以利用PCR等技术扩增、检测的敏感性也更高。
2.基于蛋白质、酶、细胞等小分子技术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测肿瘤生长和代谢所产生的一些细胞因子、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的变化。
例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因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产生,在尿液、血清中检测可以帮助早期检测前列腺癌。
此外,一些特异性肿瘤标记物也可以发挥重要的检测作用,如胃癌常见的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19-9(CA19-9)等。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医学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医学中的应用肿瘤医学是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一支,而分子诊断技术则是肿瘤医学研究和临床诊疗中的一项全新技术,它给我们的临床诊疗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成效。
本文将从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的定义、特点、应用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子诊断技术的定义与特点分子诊断技术是指通过研究组织、器官、个体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学分子水平上的变化,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疾病进程等方面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和治疗。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就是将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医学中的应用。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主要有三个特点:1. 高灵敏度。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能够检测到非常小的分子变化,一旦出现病变,就能够及时观察,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2. 高特异性。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能够非常精确地检测到肿瘤特有的分子标志物,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3. 高重复性。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能够多次重复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二、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医学中的应用目前,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其主要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早期肿瘤筛查随着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和研究,人们发现很多肿瘤早期便已有蛋白质、DNA等分子的异常表达,因此,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标本中的肿瘤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可以在早期发现患者的肿瘤,提高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肿瘤分子分型肿瘤分子分型是指通过对肿瘤内部的分子特征和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将肿瘤分为不同的亚型,从而有针对性地推荐治疗方案。
例如,HER2基因的扩增与癌症进展呈正相关性,因此通过HER2基因检测可以指导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选择靶向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 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在肿瘤治疗中,肿瘤标志物可以用来监测治疗效果和患者复发的风险。
例如,前列腺癌的患者在治疗后,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下降可以反映治疗进展和预测复发的风险等。
4. 个性化治疗通过肿瘤分子分型可以发现不同肿瘤亚型之间存在显著的生物学差异,因此可以针对不同肿瘤分子特征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进展

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生物体内分子水平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们更准确、快速地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首先,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十分显著。
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蛋白质表达等分子水平的变化,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例如,利用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出胃癌细胞中存在的HER2基因扩增,从而决定是否使用靶向HER2治疗药物。
另外,利用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可以实现肿瘤复发与转移的早期监测,有助于及早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以传统生长培养为基础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结果,并且对细菌的特异性较低。
而利用PCR、实时荧光PCR等分子技术可以通过扩增病原微生物的特定基因序列来快速准确地检测感染,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此外,通过分析细菌、病毒等感染源的基因组序列差异,还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们更好地理解和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分子诊断技术在遗传性疾病的检测和预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遗传性疾病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通过探测个体基因组的变异,可以及早发现携带疾病相关基因的人群,做到早期预测和干预。
例如,利用肽核酸探针和测序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变异情况,为有家族史的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
总的来说,分子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它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相信分子诊断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检测
项目名称
EGFR基因突变 KRAS基因突变 BRAF基因突变
PIK3CA基因突变 病原体核酸定量
ERCC1\ RRM1表达量分析
检测意义
EGFR-TKI靶向筛选 EGFR-TKI靶向筛选 恶黑、甲状腺癌靶向筛选、 肠癌预后预测
肠癌、乳腺癌预后预测
EBV、HBV拷贝数 诊断、复发监测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现状和展望
分子诊断技术及临床应用
Bridging a Historical Divide
临 床诊断
组织 / 器官 生理-病理学 分子诊断
细胞生物学
蛋白 RNA DNA
分子生物学
蛋白 RNA DNA
药物
转归 预后
3
精准治疗对分子诊断整体需求
正常对照
基因型、表型 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
3. 基于序技术的检测
技术名称
检测项目
检测意义
测序
EGFR
EGFR-TKI靶向筛选
CKIT、PDGFRA UGT1A1等SNP
Imatinib靶向筛选
CPT-11等化疗毒性预测
片段分析技术
NORCH1、FWT7突变 IDH1突变 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
儿童T细胞淋巴瘤预后预测 间变胶质母细胞瘤预后预测
00
12
24 36
48
60 72
死亡时间 (月数)
Seshadri R et al. J Clin Oncol 1993;11:1936–42
00
24
48
72
96 120 144
死亡时间 (月数)
Ross JS, Fletcher JA. Stem Cells 1998; 16: 413–428
2007 NCCN 治疗指南-HER2检测的原则
重新检测
-
+
FISH 重新检测 +
赫赛汀® 治疗
赫赛汀® 治疗
FISH
+
赫赛汀® 治疗
消化系统肿瘤
肠癌
KRAS/BRAF/PIK3CA/PTEN
MSI、MMR
UGT1A1 15基因表达
靶向筛选
遗传筛查
胃癌
HER2 C-met FGFR2
GIST
C-KIT PDGFRA
化疗预测 预后生存
HER-2扩增患者无病生存期缩短
无病生存概率 累计生存率
淋巴结阳性
淋巴结阴性
100
1.00
80
HER2 基因 <3 拷贝数
0.75
无扩增
60
HER2基因 ³3 拷贝数
0.50
扩增
40 基因扩增: >10 拷贝数
无基因扩增: <3拷贝数
20
对数秩检验 p=0.001
0.25 临界值: 不包括
Log rank p<0.001
肝癌
HBV-DNA HCV-RNA “老靶新用“
NCCN指南提及的与肠癌治疗相关的分子指标
2期肠癌5FU化疗预测 Lynch综合征筛查
毛细管电泳技术 淋巴瘤Ig、TCR基因重排 淋巴瘤辅助诊断
4. 基于高通量技术的检测
技术名称
检测项目
基于基因芯片技 19个基因 术的肿瘤多基因 突变分型检测
二代测序
BRCA1/2、APC突变 基因组测序
基因突变套餐式检测
检测意义
靶向筛选
风险预测
乳腺癌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
铂类、紫杉醇疗效预测
2. 基于FISH技术的检测
检测项目 HER2扩增 EGFR拷贝数 ALK断裂 N-myc扩增 1p、19q缺失 尿路上皮脱落细胞染色体异常 BCR-Abl融合 hTERC扩增 SS18断裂 IGH/BCL2染色体易位 EWS断裂 PAX3-FKHR易位
检测意义 herceptin靶向筛选 EGFR-TKI靶向筛选 Crizitinib靶向筛选 NB预后 胶质瘤辅助诊断、用药指导 血尿筛查 慢粒辅助诊断、Imatinib靶向筛选 CIN转归 滑膜肉瘤辅助诊断 淋巴瘤辅助诊断 PNET辅助诊断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辅助诊断
HER2 基因检测结果示意图
统计Ratio值(计数浸润性部 分的30个细胞)
▪ HER2基因未扩增( Ratio <1.8) ▪ 多体性不扩增( Ratio <1.8) ▪ HER2基因扩增 ( Ratio >2.2或排列呈簇状) ▪ 多体性扩增( Ratio >2.2)
Her-2基因无扩增情况
▪ 癌症的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是“分子医学”时代的特 点。某种药物只对有着特定基因变异的特定患者群有疗效。 确定不同癌症患者的分子改变,在选择治疗方案时真正做 到“对症(分子)下药”;
▪ 癌症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的前提就是明确肿瘤的特异 靶基因变异类存在与否和变异类型。
临床常用分子诊断技术
▪ 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检测蛋白 ▪ 分子原位杂交-DNA,RNA ▪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DNA,RNA ▪ 荧光定量PCR-DNA,RNA ▪ DNA测序技术-DNA突变 ▪ 生物芯片技术-DNA,RNA,蛋白质等
肿瘤风 险预测 模型的 建立
肿瘤早期干预
隐匿病例 确诊病例
基因型、表型 临床病理因素 治疗疗效数据 预后随访信息
预后预测
治疗方案选择
药物疗效预 测
药效学评估
药物选择 治疗剂量调整
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
▪ 癌症分子诊断和分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 HapMap计划和蛋白组计划的进行而产生了新的学科和 临床诊疗手段,利用基因结构和表达变化,在分子水平上 对癌症进行诊断和分类;
×40
×100
浸润性导管癌Ⅱ级 IHC:++ FISH:Ratio>5,中度扩增
免疫组化(-)与FISH扩增阳性
肿瘤细胞不着色
×40
浸润性导管癌Ⅱ级
×100
IHC:-
FISH:呈簇状扩增
我院已完成HER2检测1140病例小结
推荐HER2检测流程
IHC
肿瘤标本 (石蜡包埋)
0/1+
2+
3+
-
FISH
红信号数>2,同时绿信号非整倍体 R<1.8,无扩增
红信号与绿信号 均为两点,R=1
免疫组化(3+)与FISH对比
>30%的肿瘤细胞全部 的细胞膜高强度着色
×40
住院号:177319 浸润性导管癌Ⅱ级 IHC:+++ FISH:呈簇团状高度扩增
×100
免疫组化(2+)与FISH对比
>30%的肿瘤细胞全部 的细胞膜弱至中等着色
▪ Her-2基因扩增; ▪ Top-2A基因缺失和扩增; ▪ ER, PR表达与内分泌治疗; ▪ BRCA1、BRCA2基因突变检测; ▪ ERCC1等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乳腺癌
---关爱她人
靶向筛选 HER2
易感筛查
BRCA1/2
化疗预测 TOP2A
21基因 表达谱
实现筛查、治疗、预后评估综合防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