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提纲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提纲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提纲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提纲【课题】认识负数【自学内容】教科书P2-3例1例2【导学提纲】1、阅读P2,考虑(1)“℃”表示什么?(2)16℃、-16℃旳意义有什么不同?(3)“-”是什么符号?在那个地点表示什么?2、观看例2存折数据,以“500”、“-500”为例,考虑什么是相反意义旳量。

3、请你写出生活中旳正数、负数各一个,再读一读,并想一想负数和正数旳读写应该如何区别?0是负数依旧正数?4、尝试完成....教科书p4做一做。

【课题】比较大小【自学内容】教科书p5-7例3、例4【导学提纲】1、阅读P5情境图,自己动手,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旳情况。

2、在数轴上表示出-1.5,从起点到-1.5处,应该如何运动?从-2到2处应该如何运动?3、结合例4,考虑数轴上旳数旳排列有什么特征?如何表示数旳大小?4、尝试完成....教科书P7做一做。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课题】折扣【自学内容】教科书P8例1【导学提纲】1、看一看默读教材第8页。

2、读一读例1,理解什么事折扣?3、算一算把例1、用两种方法解答完整。

4、理解几折事表示谁是谁旳百分之几?【课题】成数【自学内容】教科书P9例2【导学提纲】1、看一看默读教材第9页。

2、读一读例2,理解什么是成数?3、算一算把例2补充完整4、理解几成事表示谁是谁旳百分之几?【课题】税率【自学内容】教科书P10例3【导学提纲】1、看一看默读教材第10页2、想一想纳税是如何回事?如何样求营业税?3、背一背税额=营业额×税率4、算一算试着解答课本10页中旳做一做【课题】利率【自学内容】教科书P11例3【导学提纲】1、默读教材第11页2、想一想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3、背一背利息=本金×利率×存期4、读例4考虑两种方法不同思路4、5、算一算试着解答课本11页中旳做一做【课题】选择最优方案【自学内容】教科书P12例5【导学提纲】1、默读教材第12页2、理解满100元减50元旳意思?3、230-50×2中50×2表示什么意思?4、做课本第12页做一做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课题】圆柱旳认识〔一〕【自学内容】教科书P18例1【导学提纲】1、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柱形旳物体?试着找一个圆柱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圆柱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旳?2、自学课本P18:拿个圆柱实物指出它底面、侧面、高,考虑圆柱旳底面、侧面有什么特征?3、尝试完成....P18“做一做”。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要点提纲-精品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要点提纲-精品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要点提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可能性
测量
统计图
变换
认识与测量 节约用水 解决问题
空间与图形 综合应用
原理一二
体积 体积
识认 统计与概率
圆锥
整理复习二
抽屉原理
数学广角
解决问题
应用
正比例
正反比
反比例
侧面积
圆柱
圆柱与圆锥
比例
意义和性质
解比例
表面积
绘制
含义
认识
折线统计图
统计
茶叶盒 烟囱
生活中圆柱 水杯
制作圆柱
感知
圆 柱
展示



灵西实小 张军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S=ch
底面周长 乘半径
例四
实际应用
宽=底面半径 侧面积推导
长=底面周长
长方形
侧面积含义

展开图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侧面 表面
表面积含义
2底面
侧面 几个面
上下面
表面积推导
S表=s侧+s底
长正方体表面积
灵西实小 张军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解比例方法: 比例转化为方程
解比例
两个外项积等于 两个内项积
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有四项, 两个内项两个外项
比例意义
比例的的意义 比值相等
比 例 的 意 义 和 性 质
灵西实小 张军
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相关联的量 除法关系
同缩 商一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预习:第四单元 比例.doc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预习:第四单元 比例.doc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预习:第四单元比例第四单元比例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

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假期预习提纲

六年级数学下册假期预习提纲
说一说
有条件的同学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家长或同伴听一听,征求家长或同伴的意见。
第三单元——第五单元
注意:信息窗红点和绿点例题整理在练习本上,概念和结论整理在知识点本上并背下来,自主练习做在练习本上。(共三个本)
六年级数学下册假期预习提纲
看一看
默读教材信息窗情景图
读一读
读信息窗的内容。(达到会复述)
做一做
各信息窗的红点和绿点例题。(注意格式)
想一想
信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题总结出的概念和结论。
背一背
信息窗例题总结出的概念和结论。
算一算
试着解答课本自主练习。(抄题答案完整)
查一查
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在课外书或网上查找一下有关的本信息窗的知识内容并记录下来,课上与同学交流一下。(知识点本上)

六年级下册数学提纲(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提纲(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负数 1、负数的由来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仅有学过的0,1 ,3.4, 25 ……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例如:-2,-5.33,-45,-253、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4、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5、数轴:负数 0 正数左边 < 右边● 正 负 分界 ● 0正 负6、比较两数的大小:①利用数轴: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

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13>16-13<-16第二单元百分数(二)(一)折扣和成数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八折=810=80﹪,六折五=6.510=65100=65﹪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2、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一成=110=10﹪,八成五=8.510=85100=80﹪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二)、税率和利率1、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前预习单》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前预习单》及答案

1 负数的初步认识项目 内 容1.在下列生活现象中填出相反的情况。

(1)六(1)班上学期转来3人,本学期( )2人。

(2)张阿姨做生意,2月份( )1500元,3月份亏损200元。

2.认识相反意义的量。

零上16℃用16℃表示,零下16℃用( )表示。

3.认识正、负数。

存折中“支出(-)或存入(+)”一栏有2000、-500这两个数据,它们分别表示( )、( )。

4.正、负数的读、写。

-38读作( ) +6.3读作( )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像-16,-500,-38,-0.4,…这样的数叫做( );+16,+20,38,+6.3,…这样的数叫做( )。

正数前面可以加“+”号,也可以( ),但是“-”( )省去。

6.(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7.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6 1.5+27 0 -5.2 -34 +328.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 。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 )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m 。

温馨 提示知识准备: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的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1.(1)转走(2)盈利 2.-16℃3.存入2000元支出500元4.负八分之三正六点三5.负数正数省略不能6.0+327.正数:1.5 +27负数:-6 -5.2 -348.8844.43 -1552负数的大小比较项目内容1.+2.1读作( ) -6读作( )2.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3.在直线上,以0为分界线,右边的数是( ),左边的数是(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 )上的点来表示。

4.比较数的大小。

下面是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情况,请你比较它们的大小。

-8( )-6( )-4( )-3( )-2( )0( )2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直线上可以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0右边的数是( )数,左边的数是( )数。

负数都比0( ),正数都比0( )。

六年级数学预习提纲(1-3)

六年级数学预习提纲(1-3)

预习提纲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一、预习内容书P2-4 负数的认识二、独立阅读看书P2-3三、知识链接1.根据图中的信息填写各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并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2.理解存折中的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四、做一做1、温度越低就越冷,-3℃与-18℃哪个温度低?2、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 2.5 +4/5 0 -5.2 -1/3 +41五、困惑第二课时直线上的负数一、预习内容书P5 直线上的负数二、独立阅读看书P5三、知识链接图中四个同学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走。

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四、做一做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4 1 -2 2.5 -0.5 1.5 -5/2五、困惑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一课时折扣一、预习内容书P8 折扣二、独立阅读看书P8三、知识链接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四、做一做算出下面各物品打折出售的价钱。

(单位:元)篮球:六五折书包:七折笔记本:八八折原价:80.00 原价:105.00 原价35.00现价:现价:现价:五、困惑一、预习内容书P9 成数二、独立阅读看书P9三、知识链接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点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四、做一做某市2012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两成。

该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五、困惑一、预习内容书P10 税率二、独立阅读看书P10三、知识链接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四、做一做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五、困惑一、预习内容书P11 利率二、独立阅读看书P11三、知识链接2012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两年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四、做一做2012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5年,年利率为4.75%。

(word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预习案

(word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预习案

第一单元预习案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和意义预习案游戏感知负数(1)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倒扣5分,平局来。

①甲对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③小命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汇报:你是怎样记录的?指明学生汇报并展示其记录。

第二课时:用数轴表示正负数预习案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8 5.6 +0.9 - + 0 -8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第二单元圆柱的认识预习案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预习案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预习案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预习案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第四课时圆锥的认识预习案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第五课时圆锥的体积预习案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负数【课题】认识负数【自学内容】教科书P2-3例1例2【导学提纲】1.阅读P2,思考(1)“℃”表示什么?(2) 16℃、-16℃的意义有什么不同?(3)“-”是什么符号?在这里表示什么?2.观察例2存折数据,以“500”、“-500”为例,思考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

3.请你写出生活中的正数、负数各一个,再读一读,并想一想负数和正数的读写应该如何区别?0是负数还是正数?4.尝试完成....教科书p4做一做。

【课题】比较大小【自学内容】教科书p5-7例3、例4【导学提纲】1.阅读P5情境图,自己动手,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

2.在数轴上表示出-1.5,从起点到-1.5处,应该如何运动?从-2到2处应该如何运动?3.结合例4,思考数轴上的数的排列有什么特征?如何表示数的大小?4.尝试完成....教科书P7做一做。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课题】折扣【自学内容】教科书P8例1【导学提纲】1、看一看默读教材第8页。

2、读一读例1,理解什么事折扣?3、算一算把例1、用两种方法解答完整。

4、理解几折事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课题】成数【自学内容】教科书P9例2【导学提纲】1、看一看默读教材第9页。

2、读一读例2,理解什么是成数?3、算一算把例2补充完整4、理解几成事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课题】税率【自学内容】教科书P10例3【导学提纲】1、看一看默读教材第10页2、想一想纳税是怎么回事?怎样求营业税?3、背一背税额=营业额×税率4、算一算试着解答课本10页中的做一做【课题】利率【自学内容】教科书P11例3【导学提纲】1、默读教材第11页2、想一想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3、背一背利息=本金×利率×存期4、读例4思考两种方法不同思路4、5、算一算试着解答课本11页中的做一做【课题】选择最优方案【自学内容】教科书P12例5【导学提纲】1、默读教材第12页2、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3、230-50×2中50×2表示什么意思?4、做课本第12页做一做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课题】圆柱的认识(一)【自学内容】教科书P18例1【导学提纲】1.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试着找一个圆柱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圆柱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2.自学课本P18:拿个圆柱实物指出它底面、侧面、高,思考圆柱的底面、侧面有什么特征?3.尝试完成....P18“做一做”。

【课题】圆柱的认识(二)【自学内容】教科书P19例2【导学提纲】1.自制一个圆柱体,沿侧面一刀剪开,观察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一个完整的圆柱展开图包括哪些?2.借助学具,把展开的侧面重新包上,想象侧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3.尝试完成....P19“做一做”。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自学内容】教科书p21-22例3、例4【导学提纲】1.找个实物圆柱,摸一摸它的表面,思考: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2.回顾圆柱侧面的形状以及长、宽与圆柱的关系,按照下面过程,试着推导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以及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圆柱的侧面积= 的面积=3.能尝试着解答P22例4吗?(先解答,再与书上的答案对一对)4.尝试完成....教科书P22“做一做”。

【课题】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自学内容】教科书P25例5【导学提纲】1.自己举例,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办法。

尝试练习:计算上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能将圆柱转化成一种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体积?3.你把圆柱拼成了近似的什么图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它的底面积和高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有什么关系呢?4.自学课本p125,并补充完整。

思考:计算圆柱的体积需要哪几个条件?5.尝试完成....p25“做一做”。

【课题】圆柱体积公式应用【自学内容】教科书P26例6【导学提纲】1.回忆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写下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能不能求出圆柱的体积?体积公式还可以怎么表示?2.自己动笔完成例6,并与书本对照,说一说书本的解题思路。

3.如果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你能计算出圆柱的体积吗?尝试完成:一个圆柱形柱子,底面周长是25.12dm,高30dm,这个柱子的体积是多少?【课题】圆锥的认识【自学内容】教科书P31-32【导学提纲】1.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2.自学课本P32,思考什么是圆锥的高?找个圆锥实物,用手摸一摸,思考如何测量圆锥的高,并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3. 尝试完成....“做一做”:按照附页2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圆锥,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

【课题】圆锥的体积【自学内容】教科书P33-34【导学提纲】1.在预习本上画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测量有关数据,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2.要研究圆锥的体积需要转化成已学过的物体体积来计算,你认为转化成哪一种物体最合适?3.通过书本的倒沙实验,你能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吗?用字母表示出来4.能尝试着解答P34例3吗?(先解答,再与书上的答案对一对),并思考:计算圆锥的体积需要哪些已知条件。

5.尝试完成....p34第1、2题。

第四单元比例【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自学内容】教科书P40-41例1、P34【导学提纲】1.四面国旗尺寸中你能找出几组比例?2.阅读P41,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例举几组比例验证一下比例的基本性质。

4.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5.尝试完成....p40,p41“做一做”。

【课题】解比例【自学内容】教科书p42例2、例3【导学提纲】1.认真读题,说说题中“1:10”表示什么?2.假设模型的高为x米,找出相等的比写成比例。

3.自学例2的解法,说说跟过去的方程有什么不同,根据什么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的?4.自学例3,小结解比例的方法。

5.尝试完成....p42“做一做”。

【课题】成正比例的量【自学内容】教科书P45-46例1、【导学提纲】1.认真观察数据,数量和总价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自学课本,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如何用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3.举一举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4.自学例2,说说成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点?5.尝试完成....p46“做一做”。

【课题】成反比例的量【自学内容】教科书P47-48例2【导学提纲】1.计算出表格中的体积,说说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仿照成正比例的量描述,尝试描述成反比例的量的特点和式子表示。

3.阅读p47“你知道吗?”说说成反比例量的图像的特点。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5.比较归纳,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区别联系。

6.尝试完成....p48“做一做”。

【课题】比例尺【自学内容】教科书p53例1【导学提纲】1.自学课本p53,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用途吗?2.结合两幅地图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并把右图的数值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3.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写成后项是1呢?4.思考:比例尺能带单位名称吗?比例尺一定的情况下,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什么关系?6.尝试完成....p54“做一做”。

【课题】比例尺的应用【自学内容】教科书P54-55例2、例3【导学提纲】1.认真读题,说说比例尺1:500000的含义,2.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为时应使用哪个长度单位较合适?3.自学例3,确定的比例尺是多少?求出长、宽的图上距离并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4.尝试完成....p52“做一做”。

【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自学内容】教科书P59-60例4【导学提纲】1.说说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把物体放大?哪些现象是把物体缩小?2.说说按2:1放大图形是什么意思?观察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3.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3缩小,画在方格纸上。

4.思考: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5.尝试完成....p60“做一做”。

【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自学内容】教科书P61-62例5、例6【导学提纲】1.题中什么量一定?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什么关系?2.自学p60,说说根据什么列出方程的?3.比较例5.例6,说说如何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5.尝试完成....p62“做一做”。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课题】抽屉原理(一)【自学内容】教科书p70【导学提纲】1.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同桌任意的划四次,看看是不是至少有两次手势是一样的?2.自学书本例1,用铅笔和文具盒摆一摆、放一放、看一看一共有多少种情况,把它记录下来,你发现了什么?3.能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你的发现吗?4.尝试完成....p68“做一做”。

【课题】抽屉原理(二)【自学内容】教科书69【导学提纲】1.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抽屉原理的规律只有在“放的铅笔数比文具盒的数量多1”这种情况下才存在吗?如果不是多1呢?怎么办?这个规律还存在吗?尝试着举例论证2.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本书?为什么?3.如果是7本书会怎么样?9本呢?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它们的规律吗?4.尝试完成....p69“做一做”【课题】抽取游戏【自学内容】教科书p70【导学提纲】1.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蓝球各4个,思考: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请用列举法把所有情况都写下来。

2.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蓝球各4个思考:一次摸出3个球,有几种情况?请用列举法把所有情况都写下来。

3.摸出球的个数和颜色种类有什么关系?能说一说你的发现吗?或者用算式来表示你发现的规律?4.尝试完成....70“做一做”。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课题】数的认识【复习内容】教科书P76-77【复习提纲】1.你学过哪些数?结合p76主题图说说这些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数位及计算单位。

3.小数和分数的分类。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4.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改写与省略的意义和方法。

5.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6.小数点移动位置与小数大小的变化。

7.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

8.找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应用。

9.尝试完成....“做一做”。

【课题】数的运算【复习内容】教科书P80-82【复习提纲】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2.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异同点?百分数呢?3.填写完整p80“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情况,其中a为除数时要注意什么?4.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5.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把表格填写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