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北京鉴衡认证中心)
汇流箱技术规范

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1光伏汇流箱配置:光伏阵列采用20个组件为一串的每一串光伏组件额定电流为8.37A、短路电流为8.98A ,每串组件额定电压为622V、开路电压为762V。
16串组成一个光伏阵列的,一个光伏阵列配置一台16汇1的汇流箱;本项目使用16汇1的汇流箱x台(根据现场情况确定)2汇流箱每路进线必须具有过流、短路保护,所用元器件必须为光伏专用产品,耐压等级不小于1000VDC。
3汇流箱内部所有元器件的设计、选用、安装都考虑短路电流、耐压(1000VDC)的要求。
4汇流箱的结构和机柜本身的制造质量、主电路连接、二次线及电气元件安装等应符合下列要求:a)机架组装有关零部件均应符合各自的技术要求,柜体防护等级:IP65;b)箱体应牢固、平整,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c)机架面板应平整,文字和符号要求清楚、整齐、规范、正确;d)标牌、标志、标记应完整清晰;e)各种开关应便于操作,灵活可靠。
f)内部接线规整美观,走线要求具有线槽,每根电缆具有明确的线号标示;如采用铜排汇流,要考虑美观性和安全间距。
5主要元器件(防雷器、断路器、接线端子、熔断器等元器件)采用国内外优质产品,如采用国外进口产品,我方会优先考虑。
6防雷器的配置和选用必须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能够同时对正/负端子进行浪涌保护,防雷器具有状态输出接口,方便监控其状态。
7汇流箱具有完善的实时监控功能,并且能将数据整理上传监控中心。
监控采集部分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1)能对接入的每一路电池串电流进行测量,精度为0.5级,可以就地显示每路输入电流。
2)能指示接入的光电池串是否故障、能提供开路告警。
3)能测量汇流后电池电压,并计算每一路电池串的功率输出。
4)能判断每路熔断器的状态。
5)具有光伏专用防雷功能器,正负回路都能得到保护6)带开关量输入,能监测防雷元件、断路器的工作状态,指示防雷元件是否失效7)带有RS485通讯接口和MODBUS RTU协议,波特率可自动适应,从机地址可手动设置。
CGCGF 0372014汇流设备技术规范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GC/GF 037: 2014(CNCA/CTS 0001–2011A)光伏汇流设备技术规范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V Combiner Assemblies2014-04-18发布 2014-04-18实施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使用条件及分类 (7)5 技术要求 (7)6 试验方法 (22)7 试验规则 (28)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9)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光伏方阵电气结构示例图 (31)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光伏方阵最大电压 (33)附 录 C(资料性附录)SPD的安装形式 (34)附 录 D(资料性附录)防反二极管 (35)附 录 E(资料性附录)DVC限值 (38)附 录 F(规范性附录)电磁兼容(EMC) (39)I前 言为推动和规范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规范产品性能指标,促进产品产业化,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特制定本认证技术规范。
CNCA/CTS 0001-2011A对原CNCA/CTS 0001-2011的重大技术修改如下:——增加光伏汇流设备、光伏组串汇流箱(盒)、光伏方阵汇流箱(柜)定义;——增加起吊和壁挂装置性能要求和静力载荷试验要求;——增加材料的防腐蚀、耐紫外线辐射、阻燃等级、耐热和耐着火的性能和试验要求;——增加内部电路和连接要求及连接可靠性试验;——修改过流保护要求,分别对光伏组串和光伏子方阵的过流保护装置的选型提出要求;——增加隔离装置的要求;——修改电涌保护器,熔断器,断路器,防反二极管的选型要求;——修改监控模块性能要求及通讯试验要求;——修改电击防护要求;——修改介电强度要求,增加冲击耐受电压要求;——修改环境试验要求,将“高温、低温、恒定湿热试验”改为“高温、低温、交变湿热试验”,并修改了温升要求;——增加了附录A\B\C\D\E\F。
光伏发电系统用汇流箱认证规则

太阳能产品认证规则CQCXXXXXXXX2011光伏方阵汇流箱认证规则Solar Product Certification Rules forPV Array Combiner Boxesxxxx年x月xx日发布 xxxx年x月xx日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前 言本规则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版权归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
制定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参与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康巍、王敏、崔文哲、白仰洲1.适用范围本认证规则适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用方阵汇流箱。
2. 认证模式光伏发电系统用方阵汇流箱的认证模式为:产品型式试验+初次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
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a. 认证的申请b. 产品型式试验c. 初始工厂检查d.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e. 获证后的监督f. 复审3.认证申请3.1 申请单元划分3.1.1原则上按产品型号申请认证。
同一生产者(制造商)、同一型号、不同生产企业(生产厂)的产品应分为不同的申请单元, 型式试验仅在一个生产企业的样品上进行。
3.1.2产品的电气结构、产品的关键元部件和材料完全相同的(以下称系列产品)可作为一个单元申请认证,原则上应明确同一单元内产品的具体型号。
3.2申请认证提交资料3.2.1申请资料a.正式申请书(网络填写申请书后打印或下载空白申请书填写)b.工厂检查调查表(首次申请时)3.2.2证明资料a.认证委托人(申请人)、生产者(制造商)、生产企业(生产厂)的注册证明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首次申请时)b.认证委托人(申请人)为销售者、进口商时,还须提交销售者和生产者(制造商)、进口商和生产者(制造商)订立的相关合同副本c.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如有)d.有效的监督检查报告或工厂检查报告(如有)e.其他需要的文件3.2.3提供与产品有关的资料a.产品结构图、总装图、电气原理框图、产品说明书、产品型号规格说明等b.技术参数表c.关键零部件/元器件清单d.同一申请单元内各个型号产品之间的差异说明4.型式试验4.1样品4.1.1送样原则从申请认证单元中选取代表性样品。
《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查

《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顺利通过专家组审
查
Solarbe讯,2010年10月11日,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与标准管理部委托,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荐了15名相关行业的专家组成审查组,在北京易亨大厦召开了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认证技术规范审查会。
审查组认真听取了该技术规范的编制说明及内容介绍,仔细审查了认证技术规范文本,经讨论认为:该认证技术规范符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和《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内容科学、合理,为光伏组件用接线盒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对促进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审查组一致同意该认证技术规范通过审查。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电池总的安时容量应该是一个全充电的电池以给定的放电率放电至指定的终止电压所得到的。
3.5C10
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指以一个恒定的放电电流全部放电至10h所得到的容量。
3.6维持天数
一个完全充电的电池在没有接收到如光伏阵列等外部电源充电的状态下所支持负载的天数。
3.7深循环电池
一种电池,设计的目的是在减少额定容量20%的状态下,不损坏或者不正常的寿命减少。
系统设计者一般会选择最大蓄电池电压以避免使蓄电池在充电季节很快就达到最高荷电态,造成蓄电池的过充。在开口式电池中过充会增加气体的产生量并导致水的消耗。在阀控铅酸电池中,过充会使气体析出量增加以及热量的产生。一般铅酸电池的最大单体电压限制为2.4 V。一些电池调节器允许电池电压在均衡充电或快速充电时短时间的超过这个值,这也会帮助防止电解液层化。如果电池运行温度偏离20℃很多的时候就要进行温度补偿。
4.1维持时间
在最小或几乎没有阳光照射的特定条件下,用于提供能量的电池的持续期为1-15天。
4.2典型放电电流
典型充电电流主要由光伏组件提供,这在太阳能户用系统(SHS)中更为常见
a)典型最大充电电流I20= C20/20 h
b)典型平均充电电流I50= C50/50 h
放电电流的大小则受负载影响
典型平均放电电流I120= C120/120 h
3.8充电终压
电池在充电电源充电时正常的终止电压或持续恒压充电时的电压。
3.9额定容量
一个完全充电的电池在特定的条件如温度、电流、终压下,当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给出的全部电量。
3.10端电压
在任何时候,不论是电池在充电、放电或开路状态下,所得到的端电压。
3.11充电放电效率试验
关于执行CNCA CTS0001-2011A 光伏汇流设备技术规范 及金太阳认证证书转换的通知

关于执行CNCA/CTS0001-2011A《光伏汇流设备技术规范》及金太阳认证证书转换的通知时间:2014-05-08 10:17:22 来源:世纪新能源网浏览:1383次摘要: 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认监委《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鉴衡认证中心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对CNCA(更多精彩请加入微信账号:pv mate)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认监委《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鉴衡认证中心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对CNCA/CTS0001-2011《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进行修订,更名为《光伏汇流设备技术规范》。
现经过国家认监委审查已准予备案,编号为CNC A/CTS0001-2011A,自2014年4月18日起实行,归口单位为鉴衡认证中心。
原CNC A/CTS0001-2011《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鉴衡认证中心将于2014年4月30日起执行CNCA/CTS0001-2011A《光伏汇流设备技术规范》和CGC-R46009:2014《太阳能光伏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光伏汇流设备)》,并开始受理相关企业的认证申请。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证书转换时间安排1、2014年4月30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标准过渡期,在此期间已经根据鉴衡认证中心《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批准号为CNCA/CTS0001-2011)进行认证的获证企业应及时向我中心提出能标换版申请,我们将依据CNCA/CTS0001-2011A《光伏汇流设备技术规范》和CGC-R46009:2014《太阳能光伏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光伏汇流设备)》重新颁发“金太阳认证”证书。
2、2014年4月30日起,我中心将不再受理依据《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批准号为C NCA/CTS0001-2011)的认证申请。
3、2015年1月1日起,尚未依据CNCA/CTS0001-2011A《光伏汇流设备技术规范》完成证书转换的原“金太阳认证”证书将视为失效,我中心将在网站进行公示,注销相关证书,并通报有关各方。
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

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
包括基础知识、规范描述、安装技术、维护保养、安全技术等内容一、光伏汇流箱简介
光伏汇流箱是一种多路多级汇流产品,采用多路熔丝和浮子式分流装置,由多路汇流线与接线端子组成,是一种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的多路并联汇流产品。
它用于安装多路组串的太阳能电池板,它们的输出电流都会汇流到光伏汇流箱中,在汇流箱中将这些输出电流进行分流、汇流,最后一路电流连接到光伏数字变流模块上,进行后续的功率变换。
1、安装要求
(1)光伏汇流箱应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经过充分的加固,以确保光伏汇流箱的安全稳定运行。
安装时,应根据汇流箱的尺寸和负荷要求,准备防水、防尘的安装环境,以确保汇流箱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使用时,应保证光伏汇流箱内部空间宽敞,容易进行检修和更换。
(3)汇流箱的接线端子应安装在设备的后面,以防止机械损伤,损坏接线端子的密封性能。
2、维护要求
(1)检查光伏汇流箱的螺栓、螺母,检查接线端子的接触性能。
(2)每一次使用前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熔断器的连接是否牢固。
(3)定期检查光伏汇流箱外壳上的水分及其它杂。
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

CGC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GC/GF002:2010(CNCA/CTS0001:2011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PV Combiner Box2011-02-14发布 2011-02-14实施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目次目次.............................................................................. I 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使用条件 (2)5 技术要求 (2)6 试验方法 (5)7 试验规则 (8)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前言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组建,专业从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标准化研究和产品质量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为推动和规范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规范产品性能指标,促进产品产业化,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特制定本认证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计科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能高自动化有限公司。
本技术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意科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日佳电源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北京能源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广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艾迪尔斯(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艾思玛(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雷尔盾电气有限公司、上海臻和防雷电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GC/GF002:2010(CNCA/CTS0001-2011)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PV Combiner Box2011-02-14发布 2011-02-14实施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目 次目 次 (I)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使用条件 (2)5 技术要求 (2)6 试验方法 (5)7 试验规则 (8)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前言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组建,专业从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标准化研究和产品质量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为推动和规范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规范产品性能指标,促进产品产业化,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特制定本认证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计科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能高自动化有限公司。
本技术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意科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日佳电源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北京能源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广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艾迪尔斯(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艾思玛(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雷尔盾电气有限公司、上海臻和防雷电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谢秉鑫、王宗、曹仁贤、江燕兴、叶东嵘、雷涛、闫华光、赵为、李金荣、张友权、姚丹、翟永辉、高佳、杨晓宇、刘利、周春夫、李涛、詹峰、傅朝辉、王大太、孙赵苗、王超、王刚、张磊、纳明亮、戴佩刚、付浩、隋延波。
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光伏汇流箱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规范适用于光伏组串汇流箱,具有类似功能汇流设备可参考本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IEC 60068-2-1:1990,IDT)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IEC 60068-2-2:1974,IDT)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方法(IEC 60068-2-78:2001,IDT)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 60529,EQV)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5:2005,IDT)GB 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GB 2297-1989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 16895.32-2009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太阳能光伏(PV)电源的供电系统(IEC 60364-7-712,IDT)GB 18802.1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IEC 61730-1:2004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 第1部分: 结构要求IEC 61730-2:2004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 第2部分: 试验要求IEC 62446:2009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资料,委托检测和验收测试的最低要求EN 61800-5-1:2007 可调速电力传动系统 第5-1部分:安全要求 电、热和能量3 术语和定义3.1 光伏组串 PV string将若干光伏组件依次串接构成一组,其电压与所需要的光伏方阵的输出电压相一致。
3.2 光伏汇流箱 PV combiner box将光伏组串连接,实现光伏组串间并联的箱体,并将必要的保护器件安装在此箱体内。
以下简称汇流箱。
3.3 短路电流(Isc) short–circuit current在一定的温度和辐照度条件下,光伏发电器在端电压为零时的输出电流,通常用Isc来表示。
(GB 2297-1989的 3.6条)3.4 标准测试条件 Standard Test Conditions(STC)太阳电池的标准测试条件为:25±2℃,用标准太阳电池测量的光源辐照度为1000W/m2并具有标准的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
3.5 光伏组件反向额定电流 PV module reverse current rating (Ir)光伏组件允许注入的不致使其发生热斑的与光电流方向相反的最大电流。
注:光伏组串中某些组件被遮挡或发生故障时,其它并联组串将向故障组串注入与光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严重时会造成故障组件热斑。
3.6 污染 pollution能够影响电强度或表面电阻率的所有外界物质的状况,如固态、液态或气态(游离气体)。
(IEC 947-1的2.5.57)3.7 污染等级(环境条件的) pollution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根据导电的或吸湿的尘埃,游离气体或盐类和由于吸湿或凝露导致表面介电强度或电阻率下降事 件发生的频度而对环境条件做出的分级。
注1:设备或元件的绝缘材料所处的污染等级是与设备或元件所处的宏观环境的污染等级不同的,因为由外壳或内部加热提供了防止吸湿和凝露的保护。
注2:本部分中的污染等级系指微观环境中的污染等级。
3.8 电气间隙 clearance不同电位的两个导电部件间最短的空间直线距离。
3.9 爬电距离 creepage distance不同电位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注:两个绝缘材料之间的接合处亦被视为上述表面。
4 使用条件4.1 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a)使用环境温度:-25℃~+55℃(无阳光直射);相对湿度≤95%,无凝露;b)符合GB 7251.1中6.1.2.3中污染等级≤3的规定;c)海拔高度≤2000m;d)无剧烈震动冲击, 垂直倾斜度≤5º;e)空气中应不含有腐蚀性及爆炸性微粒和气体。
4.2 特殊使用条件如果汇流箱在异于4.1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用户应在订货时提出,并与制造厂商或供货商取得协议。
5 技术要求5.1 箱体和结构汇流箱的结构和机柜本身的制造质量、主电路连接、二次线及电气元件安装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机架组装有关零部件均应符合各自的技术要求;b)箱体应牢固、平整,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c)机架面板应平整,文字和符号要求清楚、整齐、规范、正确;d)标牌、标志、标记应完整清晰;e)各种开关应便于操作,灵活可靠。
5.2 光伏组串过流保护对不装组串过流保护装置的汇流箱,光伏组件反向电流额定值Ir应大于可能发生的反向电流,直流电缆的过流能力应能承受来自并联组串的最大故障电流,或满足GB 16895.32-7-712.433规定,即不小于1.25倍的Isc(STC)。
对装有组串过流保护装置(如熔丝)的汇流箱,组串过流保护装置应满GB16895.32-7-712.433.2规定,即不小于1.25倍的Isc(STC)。
对装有隔离二极管的汇流箱,隔离二极管的反向电压应不低于Uoc(STC)的2倍。
注1:光伏组件反向电流额定值Ir一般由光伏组件的制造商提供,应至少为光伏组件过电流保护额定值的1.35倍。
光伏组件过电流保护额定值应与光伏组件供应商提供的数据相一致,IEC 61730-1规定组件供应商应当提供这一参数。
注2:Isc(STC)为标准测试条件下光伏组件的短路电流。
注3:Uoc(STC)为标准测试条件下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
5.3 防雷汇流箱输出端应配置防雷器,正极、负极都应具备防雷功能。
规格应满足如下要求:a)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 Uc>1.3Uoc(STC)b)最大放电电流(Imax): Imax (8/20): ≥40kA ,标称放电电流In: In (8/20): ≥20kAc)电压保护水平(Up): Up是在标称放电电流In下的测试值,具体应用要求见表1d)防雷器应具有脱离器和故障指示功能。
表1 电压保护水平汇流箱额定直流电压Un(V)电压保护水平Up(kV)Un≤60 <1.160<Un≤250 <1.5250<Un≤400 <2.5400<Un≤690 <3.0690<Un≤1000* <4.0*可以采用两只低电压的防雷器串联来提高电压等级,但两只串联防雷器的保护水平之和应小于4kV5.4 通讯如需要监测每个光伏组串的工作状态,汇流箱内应选配本地通讯接口,实现远程通讯。
5.5 显示功能汇流箱如具有显示功能,应至少显示组串电流。
5.6 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 4208-2008的规定,室内型不低于IP20,室外型不低于IP54。
5.7 安全5.7.1 绝缘耐压5.7.1.1 绝缘电阻在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0Ω/V。
5.7.1.2 绝缘强度应符合GB 7251.1中8.2.2的规定。
5.7.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值。
表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额定直流电压UN(V) 最小电气间隙(mm) 最小爬电距离(mm)UN≤250 6 10250<UN≤690 8 16690<UN≤1000 14 255.7.3 警告标示汇流箱应按IEC 62446:2009的规定,标有箱内金属部件带电的警告标示。
5.7.4 接地要求除非电路中电压有效值小于25VAC或60VDC或可接触导电部件与带电部件采用双重/加强绝缘隔开的情况,汇流箱中可接触的导电部件都要接到接地端子上。
接地电路中的任何一点到接地端子之间的电阻应不超过0.02Ω。
保护地导线的电气连接应采用下列连接方法:(1) 通过金属直接接触连接;(2) 通过其他安装固定的可接触导电部件连接;(3) 通过专门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4) 通过汇流箱中的其他金属零部件连接。
保护地电路中不应包含开关器件、过流保护器件和电流检测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