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制甲醇
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及基本的工艺流程

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及基本的工艺流程煤气化制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工艺,它可以将煤炭、天然气等碳基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环境意义。
本文将从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的工艺流程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1. 资源开发利用:煤炭和天然气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通过煤气化制甲醇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化工产品生产: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化肥生产、涂料工业、塑料工业等领域,是石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3. 能源替代:甲醇可以作为清洁能源的替代品,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替代性燃料等领域,可以减少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
4. 国民经济发展:煤气化制甲醇工艺的发展与应用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实力。
二、基本的工艺流程煤气化制甲醇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和甲醇合成三个部分。
1. 煤气化:煤气化是将固体煤制成一种可作为化工原料的气体混合物的过程。
煤气化工艺主要包括煤的破碎、干馏和气化三个过程。
煤的破碎是将原煤破碎成适当的颗粒,以便提高其反应速度和表面活性;干馏是在没有或者很少的氧气存在下,将煤破碎成的颗粒热解成气体和液体;气化是将干馏得到的气体通过氧化剂和水蒸气进行反应,生成合成气。
2. 合成气净化:将合成气中的杂质气体和固体颗粒去除,得到适合甲醇合成的合成气。
合成气中的主要杂质气体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等,这些杂质气体都会对甲醇的合成产生不利影响。
3. 甲醇合成:甲醇合成是利用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催化反应制备甲醇的过程。
甲醇合成反应通常采用铜锌基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催化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甲醇合成的反应热力学比较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的选择和循环等,以提高甲醇的产率和质量。
煤气化制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工艺,可以将煤炭、天然气等碳基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对资源开发利用、化工产品生产、能源替代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制甲醇工艺原理

煤制甲醇工艺原理煤制甲醇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化和化学品生产技术,通过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甲醇产品。
其工艺原理主要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制甲醇、甲醇的纯化和后处理等几个重要步骤。
首先是煤气化过程。
煤气化是指将煤炭在一定的氧量和蒸汽量的条件下进行高温热解的过程,生成一种高能焦炉气或合成气产品。
煤气化通常采用两类主要工艺,即固定床煤气化和流化床煤气化。
其中,流化床煤气化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温下的气固两相流体化特性,通过气体对固体颗粒形成悬浮状态,并通过气体流动将固体颗粒高速带动,使之具有流体特性。
这个过程能够有效地将固体煤转化为可燃的合成气。
其次是合成气制甲醇过程。
合成气制甲醇是利用煤气化产品中的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为原料,通过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甲醇合成的过程。
甲醇合成催化剂通常是复杂的金属化合物,如铜和锌等。
甲醇合成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多步反应过程,其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合成气中被还原形成甲醇,并伴随着其他副反应,如甲醇的醚化和醋酸化等。
此外,合成气中的温度、压力、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等都对甲醇的产率和选择性有重要影响。
然后是甲醇的纯化过程。
由于合成气制甲醇过程中的产物中还含有一些杂质气体和液体,所以需要对甲醇进行纯化。
甲醇的纯化主要是通过蒸汽重整和吸附等技术进行。
蒸汽重整是利用蒸汽和甲醇的物理性质差异,通过分馏的方式将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甲醇。
吸附则是利用吸附剂对甲醇和杂质进行选择性吸附分离,达到纯化的目的。
最后是甲醇的后处理过程。
甲醇的后处理主要是对甲醇进行脱水、脱硫和脱氮等处理,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甲醇纯度和纯净度的要求。
其中,脱水是通过蒸汽和分馏等方式将甲醇中的水分去除;脱硫和脱氮则是通过吸附剂和脱硫剂将甲醇中的硫和氮等杂质去除。
这些后处理步骤能够提高甲醇的纯度和质量,以满足不同工业和化学领域的需求。
总结起来,煤制甲醇工艺的原理是通过煤气化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然后将合成气经催化反应制得甲醇,最后通过纯化和后处理等步骤得到高纯度的甲醇产品。
煤化工生产甲醇的原理

煤化工生产甲醇的原理
煤化工生产甲醇是一种从煤和天然气中制取醇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甲醇是一种无色、清澈、易挥发的液体,也称为木精或甲醇酒精,其化学式为CH3OH,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
可燃性。
1、煤制气
煤制气是将固体煤在高温下热解成气体,并从中提取有用化合物的过程。
煤制气需要
用到氢气和一氧化碳,这两种气体是制取甲醇的前提条件。
煤制气的方法有煤气化法和焦
炭气化法两种主要方法。
2、气体合成
煤制气得到的气体中包含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这种气体可以通过气体合成反应
制取甲醇。
气体合成反应是指当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接触时,发生催化反应生成
甲醇的化学反应。
气体合成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需要使用一定的催化剂,催化剂的种
类和性质对气体合成反应的效率和产物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3、精馏提纯
用气体合成法制得的甲醇通常含有很多杂质,需要经过多级的精馏提纯才能获得高纯
度的甲醇产品。
精馏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将甲醇和其它组分分离
出来,得到高品质的甲醇产品。
总之,煤化工生产甲醇的原理是在煤制气的基础上通过气体合成反应得到含甲醇的气体,再通过多级精馏提纯来获得高纯度的甲醇产品。
这种方法虽然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
但其可持续、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以及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及基本的工艺流程

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及基本的工艺流程煤气化制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艺,它能够将煤炭等碳质原料转化为甲醇这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煤气化制甲醇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的工艺流程。
一、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1. 能源资源利用:煤气化制甲醇可以将煤炭等固体碳质原料转化为液态甲醇,这种方式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煤炭等资源,减少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
2. 环境保护:相较于传统的煤炭燃烧方式,煤气化制甲醇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3. 高附加值产品: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涂料、溶剂等化工领域,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可以为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4. 工业结构升级:煤气化制甲醇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升级,有利于优化工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
二、煤气化制甲醇的基本工艺流程1. 煤气化:首先将煤炭等固体碳质原料进行气化反应,产生合成气。
合成气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是后续生产甲醇的重要原料。
2. 净化:对合成气进行除尘、脱硫等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保证后续反应的顺利进行。
3. 变换反应:将净化后的合成气经过变换反应生成甲醇。
变换反应是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的重要步骤,需要催化剂的支持。
4. 分离提纯:对产生的混合液进行分离和提纯,得到纯净的甲醇产品,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煤气化制甲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环境意义。
通过煤气化制甲醇工艺,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煤炭等固体碳质原料,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同时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甲醇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煤气化制甲醇的工艺流程包括煤气化、净化、变换反应和分离提纯等步骤,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性将会愈发凸显,相信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煤气化制甲醇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煤制甲醇生产工艺流程

煤制甲醇生产工艺流程
《煤制甲醇生产工艺流程》
煤制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工艺,它将煤转化为甲醇,不仅可以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煤制甲醇的生产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煤气化
煤气化是将固体煤转化为一种能用于化工生产的气体的过程。
通常,煤气化会产生一种称为合成气的气体,它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
合成气是煤制甲醇的主要原料。
2. 合成气净化
合成气中通常含有杂质,比如硫化氢、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
因此,在进一步利用合成气生产甲醇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
3. 甲醇合成
甲醇合成是将合成气转化为甲醇的主要步骤。
通常采用的是一种称为甲醇合成的催化剂,它能够将一氧化碳和氢气催化转化为甲醇。
这一步骤是整个煤制甲醇工艺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耗能的一步。
4. 甲醇精馏
甲醇精馏是将合成的甲醇经过蒸馏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余热,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甲醇产品。
这一步骤也是对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甲醇质量的保证。
5. 甲醇储藏和销售
最后,生产的甲醇产品将被储存起来,并进行销售。
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涂料、溶剂等领域。
总的来说,煤制甲醇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甲醇精馏和甲醇储藏销售等几个主要步骤。
这一工艺流程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还能为化工产业提供重要的原料。
煤制甲醇原理

煤制甲醇原理
煤制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过程,其原理是通过将煤进行加热、气化和合成反应,将煤中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甲醇。
具体的步骤如下:
1. 煤的热分解:将煤在高温下进行热分解,产生一系列的气体和液体产物,其中包括可燃气体、焦炭和煤焦油。
2. 煤气化反应:将产生的可燃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与水蒸气进行反应。
这个过程称为煤气化,主要是通过添加水蒸气来调节气化反应的产物比例,并增加氢气的产量。
这个步骤通常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
3. 合成甲醇:将产生的气体混合物经过一系列的催化反应,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一种称为铜催化剂的催化剂来进行。
在合成甲醇的过程中,可以发生一些副反应,产生其他化合物,如甲烷、硫化氢等。
为了提高甲醇的产量和纯度,需要对反应过程进行优化和控制。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甲醇进行加工处理,以得到其他有机化合物和化工产品。
煤制甲醇是一种传统的能源转化方式,具有一定的环境和能源效益问题。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煤制甲醇正在逐渐被替代或改进。
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及基本的工艺流程

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及基本的工艺流程1. 引言1.1 煤气化制甲醇的重要意义煤气化制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方法,具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煤气化制甲醇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这种资源丰富的化石能源。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炭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利用煤气化技术生产甲醇,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可以降低对天然气和石油等其他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
煤气化制甲醇可以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将煤炭转化为甲醇这种清洁高效的化工产品,可以减少对传统的煤炭燃烧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的方向发展。
煤气化制甲醇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煤气化制甲醇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相信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2. 正文2.1 煤气化制甲醇的工艺流程煤气化制甲醇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和反应。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参数,以确保最终的产物质量和产量。
首先是原料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将煤炭等原料进行预处理,使其适合进入气化反应器。
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对最终产物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是气化阶段,这是煤气化制甲醇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
在气化反应器中,煤炭等原料会被加热至高温,同时注入氧气或水蒸气,从而产生合成气。
合成气净化阶段是为了除去合成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以提高甲醇的产物纯度。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若干种净化设备和工艺,如吸收塔、凝结器等。
最后是甲醇合成阶段,这是整个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甲醇合成反应器中,合成气会经过催化剂的作用,产生甲醇作为最终产物。
煤气化制甲醇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多个阶段的处理和控制。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工艺流程,可以提高甲醇的产量和质量,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2 原料准备阶段原料准备阶段是煤气化制甲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首先需要准备煤作为主要原料。
煤制甲醇原理

煤制甲醇原理
煤制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制甲醇的
原理主要是通过煤气化和合成甲醇工艺来实现的。
煤气化是将煤转化为一种可燃气体的过程,而合成甲醇则是将合成气转化为甲醇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煤制甲醇的原理。
首先,煤气化是煤转化为一种可燃气体的过程。
在煤气化过程中,煤通过高温
和压力条件下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气体混合物,即合成气。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这两种气体是合成甲醇的重要原料。
其次,合成甲醇是将合成气转化为甲醇的过程。
合成气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包
括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甲醇合成反应和甲醇提纯过程。
甲醇合成反应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
而甲醇提纯过程则是将合成甲醇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甲醇产品。
总的来说,煤制甲醇的原理是通过煤气化和合成甲醇工艺来实现的。
煤气化将
煤转化为合成气,而合成气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甲醇产品。
煤制甲醇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还可以生产清洁能源,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煤制甲醇的工艺条件、催化剂选择、能源消耗等方面都需要进
一步优化,以提高甲醇的产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煤制甲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环保。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完善,相信煤制甲醇将会在清洁能源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化制甲醇精馏工艺毕业设计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储量远大于石油、天然气储量。
基于国情,将煤炭加工转化成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寻找内燃发动机的替代燃料,使能源结构向多元化结构,解决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将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综述了煤气化和合成甲醇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备、净化、影响因素等。
基于此,选用德士古煤气化工艺和低压法合成甲醇工艺,在工艺计算基础上,设计了年产40万吨煤气化制甲醇生产线。
关键词:煤气化,低压法,精馏,甲醇绪论煤化工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行业。
根据生产工艺与产品的不同,主要分为煤焦化、煤气化和煤液化三条产品链。
随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以大型煤气化为龙头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产业,这是因为煤化工的能源化工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可以减少对原油资源的高度依赖,并有效的解决交通、火电等重要耗能行业的污染和排放等问题。
新型的煤化工产业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成为21世纪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织部分。
作为新型煤化工的一个重要单元技术--大型先进的煤炭气化技术及气化产品的进一步合作利用,将成为今后的发展的主要方向。
煤炭气化的发展中国是使用煤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就用煤冶炼铜矿石、烧陶瓷,至明代已用焦炭冶铁。
但煤作为化学工业的原料加以利用并逐步形成工业体系,则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
18世纪中叶由于工业革命的进展,英国对炼铁用焦炭的需要量大幅度地增加,炼焦炉应运而生。
18世纪末,煤用于生产民用煤气。
1792年,苏格兰人W.默多克用铁甑干馏烟煤,并将所得煤气用于家庭照明。
1812年,这种干馏煤气首先用于伦敦街道照明,随后世界一些主要城市也相继采用。
19世纪70年代德国成功地建成了有化学品回收装置的焦炉,由煤焦油中提取了大量的芳烃,作为医药、农药、染料等工业的原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钢铁工业高速发展,同时作为炸药原料的氨、苯及甲苯也很急需,这促使炼焦工业进一步发展,并形成炼焦副产化学品的回收和利用工业。
1925年,中国在石家庄建成了第一座焦化厂,满足了汉冶萍炼铁厂对焦炭的需要。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煤炭气化工业在德国得到迅速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后,煤炭气化工业因石油、天然气的迅速发展减慢了步伐,进入低迷时期,煤气主要作为城市煤气及合成氨原料的生产等,直到20世纪70年代成功开发由合成气制甲醇技术,由于甲醇的广泛用途,使煤炭气化工业又重新引起人们重视。
现在,随着气化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生产含氧燃料为主的煤炭气化合成甲醇、二甲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中二甲醚不仅从合成气经甲醇制汽油、低碳烯烃的重要中间体,而且也是多种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甲醇从今年供需情况来看,除了作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原料外,还可以做替代燃料应用。
新型煤化工内容简介发展现代煤化工的意义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
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我国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的总储量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达国家相比相差不大,但从人均储量来看就有了较大的差别;其中煤炭资源情况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这决定了我国长期依赖煤炭的能源格局。
2替代石油维护能源安全我国能源资源储量总体偏紧,特别是优质石油能源资源短缺,是我国能源供应最突出的问题。
因此为了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必然要发展以“煤代油”为核心的现代煤化工产业。
3清洁利用能源降低环境污染传统煤化工是污染行业,据具有“煤炭——化工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特征,而现代煤化工属于洁净中煤炭转化领域。
发展循环经济型煤炭能源化工,尤其是各种类型的多联产系统已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方向。
4节约资源充分利用低成本劣质煤煤气化技术与煤液化技术都已经实现了对劣质煤的充分利用。
现代煤化工的主要特点1清洁能源是新型煤化工的主要产品。
新型煤化工生产的主要产品是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
如柴油、汽油、乙烯原料、甲醇、二甲醚等以及一些化工产品。
2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
新型煤化工是未来中国能源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依靠煤炭资源,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如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3高新技术及优化集成。
新型煤化工生产采集用煤转化高新技术,在能源梯级利用、产品结构方面对不同工艺优化集成,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同时,现代煤化工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推动现代煤化工技术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和产业化建设。
4有效的利用煤炭资源现代煤化工注重煤的洁净、高效利用,如高硫煤或高活性低变质煤作化工原料煤。
在一个工厂用不同的技术加工不同煤种,并使各种技术得到集成与互补,使各种煤炭达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各种煤种、煤质特点,实现不同质量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1.3 煤炭气化工艺煤炭气化技术虽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但一般常用按生产装置化学工程特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或称为按照反应器形式分类。
气化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煤化工产品的成本和效率,采用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煤气化工艺(技术)是发展煤化工的重要前提,其中反应器便是工艺的核心,可以说气化工艺的发展是随着反应器的发展而发展的,为了提高煤气化的气化率和气化炉气化强度,改善环境,新一代煤气化技术的开发总的方向,气化压力由常压向中高压(8.5 MPa)发展;气化温度向高温(1500~1600℃)发展;气化原料向多样化发展;固态排渣向液态排渣发展。
1固定床气化固定床气化也称移动床气化。
固定床一般以块煤或焦煤为原料。
煤由气化炉顶加入,气化剂由炉底加入。
流动气体的上升力不致使固体颗粒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即固体颗粒处于相对固定状态,床层高度亦基本保持不变,因而称为固定床气化。
另外,从宏观角度看,由于煤从炉顶加入,含有残炭的炉渣自炉底排出,气化过程中,煤粒在气化炉内逐渐并缓慢往下移动,因而又称为移动床气化。
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UGI)以块状无烟煤或焦炭为原料,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在常压下生产合成原料气或燃料气。
该技术是30年代开发成功的,投资少,容易操作,目前已属落后的技术,其气化率低、原料单一、能耗高,间歇制气过程中,大量吹风气排空,每吨合成氨吹风气放空多达5 000 m3,放空气体中含CO、CO2、H2、H2S、SO2、NOx及粉灰;煤气冷却洗涤塔排出的污水含有焦油、酚类及氰化物,造成环境污染。
我国中小化肥厂有900余家,多数厂仍采用该技术生产合成原料气。
随着能源政策和环境的要来越来越高,不久的将来,会逐步为新的煤气化技术所取代。
(2)鲁奇气化炉30年代德国鲁奇(Lurgi)公司开发成功固定床连续块煤气化技术,由于其原料适应性较好,单炉生产能力较大,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气化炉压力(2.5~4.0)MPa,气化反应温度(800~900)℃,固态排渣,气化炉已定型(MK-1~MK-5),其中MK -5型炉,内径4.8m,投煤量(75~84)吨/h,粉煤气产量(10~14)万m3/h。
煤气中除含CO和H2外,含CH4高达10%~12%,可作为城市煤气、人工天然气、合成气使用。
缺点是气化炉结构复杂、炉内设有破粘和煤分布器、炉篦等转动设备,制造和维修费用大;入炉煤必须是块煤;原料来源受一定限制;出炉煤气中含焦油、酚等,污水处理和煤气净化工艺复杂、流程长、设备多、炉渣含碳5%左右。
针对上述问题,1984年鲁奇公司和英国煤气公司联合开发了液体排渣气化炉(BGL),特点是气化温度高,灰渣成熔融态排出,炭转化率高,合成气质量较好,煤气化产生废水量小并且处理难度小,单炉生产能力同比提高3~5倍,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气化炉。
2流化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又称为沸腾床气化。
其以小颗粒煤为气化原料,这些细颗粒在自下而上的气化剂的作用下,保持着连续不断和无秩序的沸腾和悬浮状态运动,迅速地进行着混合和热交换,其结果导致整个床层温度和组成的均一。
流化床气化能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1)生产强度较固定床大。
(2)直接使用小颗粒碎煤为原料,适应采煤技术发展,避开了块煤供求矛盾。
(3)对煤种煤质的适应性强,可利用如褐煤等高灰劣质煤作原料。
(1)循环流化床气化炉CFB鲁奇公司开发的循环流化床气化炉(CFB)可气化各种煤,也可以用碎木、树皮、城市可燃垃圾作为气化原料,水蒸气和氧气作气化剂,气化比较完全,气化强度大,是移动床的2倍,碳转化率高(97%),炉底排灰中含碳2%~3%,气化原料循环过程中返回气化炉内的循环物料是新加入原料的40倍,炉内气流速度在(5~7)m/s之间,有很高的传热传质速度。
气化压力0.15MPa。
气化温度视原料情况进行控制,一般控制循环旋风除尘器的温度在(800~1050)℃之间。
鲁奇公司的CFB气化技术,在全世界已有60多个工厂采用,正在设计和建设的还有30多个工厂,在世界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2)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灰熔聚煤气化技术以小于6mm粒径的干粉煤为原料,用空气或富氧、水蒸气作气化剂,粉煤和气化剂从气化炉底部连续加入,在炉内(1050~1100)℃的高温下进行快速气化反应,被粗煤气夹带的未完全反应的残碳和飞灰,经两极旋风分离器回收,再返回炉内进行气化,从而提高了碳转化率,使灰中含磷量降低到10%以下,排灰系统简单。
粗煤气中几乎不含焦油、酚等有害物质,煤气容易净化,这种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中国已自行开发成功。
该技术可用于生产燃料气、合成气和联合循环发电,特别用于中小氮肥厂替代间歇式固定床气化炉,以烟煤替代无烟煤生产合成氨原料气,可以使合成氨成本降低15%~20%,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气流床气化气流床气化是一种并流式气化。
从原料形态分有水煤浆、干煤粉2类;从专利上分,Texaco、Shell最具代表性。
前者是先将煤粉制成煤浆,用泵送入气化炉,气化温度1350~1500℃;后者是气化剂将煤粉夹带入气化炉,在1500~1900℃高温下气化,残渣以熔渣形式排出。
在气化炉内,煤炭细粉粒经特殊喷嘴进入反应室,会在瞬间着火,直接发生火焰反应,同时处于不充分的氧化条件下,因此,其热解、燃烧以吸热的气化反应,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随气流的运动,未反应的气化剂、热解挥发物及燃烧产物裹夹着煤焦粒子高速运动,运动过程中进行着煤焦颗粒的气化反应。
这种运动状态,相当于流化技术领域里对固体颗粒的“气流输送”,习惯上称为气流床气化。
1)德士古(Texaco)气化炉美国Texaco(2002年初成为Chevron公司一部分,2004年5月被GE公司收购)开发的水煤浆气化工艺是将煤加水磨成浓度为60~65%的水煤浆,用纯氧作气化剂,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气化反应,气化压力在3.0~8.5MPa之间,气化温度1400℃,液态排渣,煤气成份CO+H2为80%左右,不含焦油、酚等有机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碳转化率96~99%,气化强度大,炉子结构简单,能耗低,运转率高,而且煤适应范围较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