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2世纪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合集下载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一、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1. 文艺复兴概述文艺复兴是指从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思想和文化运动。

它旨在恢复并重拾古代罗马和希腊的艺术和文化,同时推崇人类理性、个人主义和自由思想。

2. 文艺复兴的背景•中世纪封建制度衰落: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城市商业经济崛起,中产阶级壮大。

•古代文明遗产重新被关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学、哲学、文学等文化成果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华丽而庄重的宗教建筑:教堂以及宗教作品鼓励对美感追求。

3. 文艺复兴的特点•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尊重和价值,并倡导个体权利和自由。

•科学进步:通过对古代知识的追寻和实证研究,推动科学的发展。

•文化繁荣: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迎来了繁荣和创新。

二、宗教改革的兴起和影响1. 宗教改革概述宗教改革是指16世纪初马丁·路德等人在基督教世界对天主教教会进行的批判和反抗运动。

这场改革导致了基督宗教的分裂,并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宗教改革的背景•教会权力滥用:罗马天主教会内部出现腐败行为,财富集中在一小部分贵族手中。

•地理大发现:欧洲开始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新殖民地,带来思想与知识的交流。

•社会不满情绪高涨:经济落后,民众普遍贫困,社会不公正待遇引发不满情绪。

3. 宗教改革的影响•基督宗教分裂:由于对罗马天主教体制的不满和批判,新教派系如路德宗、加尔文派等诞生并得到迅速传播。

•教会权威削弱:天主教教会的影响力遭到严重削弱,其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地位受到挑战。

•个体信仰的崛起:宗教改革强调每个人对信仰和灵魂的自由选择,并推动了个人信仰权利的发展。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互影响1. 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提供了理性思考的方法论: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类理性和思考能力,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尊重个体思想,给人们勇于质疑和反思传统观念的勇气。

2. 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内容的多样化:新教派系中出现了大量对虔诚生活的表达,促进了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文艺复兴背景是什么

文艺复兴背景是什么

文艺复兴背景是什么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本文整理了文艺复兴的背景,欢迎阅读。

文艺复兴的背景1、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成长起来。

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

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当然要想有这些“自由”还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

此时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

2、天主教会统治压抑人的个性,阻碍科学和生产的发展。

3、拜占廷帝国灭亡时,大批学者逃到意大利,带来大量古希腊罗马的古籍。

4、意大利城市政权强大,同情并支持资产阶级。

文艺复兴的影响1、文艺复兴是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和准备。

2、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

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三杰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

另外,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美术三杰”(文艺复兴后三杰),他们分别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达· 芬奇生前留下大批未经整理的用左手反写的手稿,难 于解读。只有到 17世纪中叶,才有学者整理小部分达· 芬奇手 稿。达· 芬奇的主要手稿丢失了二百多年,直到1817年才重见 天日。 手稿分类 * 达· 芬奇论绘画 * 《绘画论》1817年从乌尔宾诺图书馆发现经达· 芬奇弟子 梅尔兹整理的绘画论手稿。 * 论雕刻 * 论建筑。包括教堂草图,拱型结构分析 * 论生理。论人的生死、记忆、智力和欲望 * 论解剖学 * 论动物学 * 论天文。论地球、太阳和行星。 * 论地理。论地下水,地质学,意大利运河,法国的道路, 论开矿。 * 论哲学 * 小故事 * 书信
油画 《蒙娜丽莎》(《Mona Lisa》) 《圣耶若姆》(未完成) 《吉内薇拉· 班琪》 《音乐家肖像》(未完成) 《抱银鼠的女子》 《额饰女郎》 《戴珍珠头饰的夫人像》 《拈花圣母》 《哺乳圣母》 《柏诺瓦的圣母》 《加罗法诺的圣母》 《岩间圣母》 《纺车边的圣母》 《圣母子与圣安娜》 《受胎告知》 《博士来拜》(未完成) 《基督受洗》(合作) 《施洗者圣约翰》 《酒神巴卡斯》 《莉妲和天鹅》(原画遗失) 《维特鲁威人》 《圣耶若姆》(未完成) 壁画 《最后的晚餐》 《安吉里之战》(原画遗失)

莱奥纳多1452年4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中部据佛罗 伦萨不远的芬奇市(Vinci),并在那儿度过了童年。 1469年,他来到佛罗伦萨并在Verrocchio的画室学 徒。 1472年,进入当年画家协会。 在艺术方面,他是一位雕塑能手但特别注重绘 画艺术,他说:“绘画是自然的女儿。” 传说,在他年轻时,有一次帮老师在一副名为 《约翰为基督洗礼》的画中画了一个小天使,结果 其水平超过了老师画的所有其他人物。这位在当年 已有些名气的老师羞愧难当,从此不再涉猎绘画, 只搞雕塑了。 在科学方面,他观察天体,曾写下:“太阳是 不动的。”几乎是与哥白尼同时发现了“太阳中心 说”; 晚年达芬奇定居于法国罗瓦河谷的克 劳城堡(Chateau De Clos Luce),并在该处完成他 的自画像。晚年的达芬奇却变得泰然、宁静,致力 研究信仰与自然的关系。他于1519年在克劳城堡去 世。

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与影响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16世纪时期的一场文化运动,其真正意义并不是单纯的重拾古典文化,而是一种文化的转型,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主要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

一、历史背景:1.1 经济基础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都处于萎靡状态。

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商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扩展,使许多人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成为新的社会阶层。

这些人的兴起,促进了人们对文化的关注和推崇,也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可能。

1.2 政治体制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与政治体制的变化也有关。

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的主要政治体制是教皇政治和封建君主制。

但是,随着市民的崛起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洲开始出现新的国家,出现了君主专制制度。

这种政治体制的变化,使得君主和贵族们的视野逐渐打开,他们希望通过艺术和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地位。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便迎合了这一需求。

1.3 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欧洲发生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反对罗马教皇的统治,提倡基督教的本质信仰,宣扬人类个人的良心和自由。

这场宗教改革运动对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宗教改革运动的理念与思想,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潮奠定了基础,促使文艺复兴运动发展成为一种人人平等、平等自由的文化运动。

二、主要影响:2.1 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艺术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使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重新被人们关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各领域都受到了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艺术家和文艺家,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等人。

这些人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后来的文化发展和文艺创作,以至于整个世界的文化纷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也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的背景

文艺复兴的背景

文艺复兴的背景(1)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成长起来.(2)天主教会统治压抑人的个性,阻碍科学和生产的发展.(3)拜占廷帝国灭亡时,大批学者逃到意大利,带来大量古希腊罗马的古籍.(4)意大利城市政权强大,同情并支持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反映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及德意志、尼德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己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

该词源自意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写为法文“Renaissance”。

它概括了乔托以来的文艺活动的特点,被世界各国沿用至今。

中国曾有人直译为“再生”或“再生运动”,但“文艺复兴”的译法己被普遍接受。

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

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

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但因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在各国带有各自的特征。

意大利文艺复兴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在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先进地区只限于少数几个城市,尤以佛罗伦萨、威尼斯为最。

地处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出现了以毛织、银行、布匹加工业等为主的七大行会,它们不仅控制佛罗伦萨的经济,也直接掌握城市政权。

佛罗伦萨的最高权力机构——长老会议的成员只能由七大行会从其会员中遴选,贵族被剥夺参政权,广大工人处于无权地位。

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发源地和最大中心。

帕莱斯特里那(1525-1594)罗马乐派的创始人,意大利作曲家,是历史上最大的天主教会作曲家,他一生作有大量的多声部弥撒曲、经文歌、圣母颂歌、宗教牧歌和世俗牧歌,开创了庄严明净的无伴奏合唱风格。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发展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发展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发展
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文化运动,主要涉及艺术、文学、科学和哲学等领域。

它标志着欧洲文化和思想的繁荣,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发展与欧洲社会的复杂变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密切相关。

中世纪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开始出现危机,欧洲的城市化和商业化进程加快,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得社会阶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同时,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也受到了挑战,人们对宗教教义的质疑和对神权主义的反抗开始出现。

在这个背景下,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最早兴起,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追求世俗生活的乐趣,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

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开始反抗天主教文化,他们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

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而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发展和影响在欧洲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带来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同时,文艺复兴也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

12世纪文艺复兴背景

12世纪文艺复兴背景

12世纪文艺复兴在西欧中世纪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西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欧文化在12世纪出现了全面的复兴与繁荣,而这次文化的复兴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11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大规模的拓荒运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次拓荒运动取得的成果是非常明显的:扩大了耕地面积、改进了生产技术、改良了生产工具、改变了土地经营方式。

这些变化使得家庭独立经营土地成为可能,庄园土地数量减少,随之增多的是租佃土地的数量。

而“租佃制的经营方式增强了耕种土地人的自主权”1,这些土地租佃者为了最大效度地利用土地、因地制宜,自然导致了农作物生产专区的出现,生产出的农产品就需要交流和交换,从而引起社会的流动。

这时期的社会地域性流动包含两种形式:农村向新兴城市的流动和旧居住地向新开垦地的殖民。

另一方面,社会流动还包括社会结构的变迁,不仅原有的劳动群体发生变化,而且还形成了市民、商人等新的社会阶层。

经济方面的因素还包括贸易和商业的迅速发展。

由于新的商人阶层的形成,这使商人能够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商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商业和贸易依靠的是市场,而市场恰恰是城市经济的中心。

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复兴步伐加快,加之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及西欧从古典时代继承下来的民主制度,城市自治运动在这时期兴起并得以发展。

另外,“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向新土地的殖民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状况。

多余的食物以及人口的增加把人们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可以从事其他劳动,因而使贸易的扩展和城市的恢复成为可能”2。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传统点燃了12世纪觉醒的火焰,虽然查理曼帝国解体后的混乱时期它的文化之光一度黯淡,但却从未完全消失。

3加洛林文艺复兴有两个深远而重要的影响:统一拉丁文字和保存了七艺。

加洛林王朝对文字进行了改革,并确立了拉丁文字为官方语言。

而查理大帝的宫廷学校则恢复古代学习七艺的传统,并且还建有宫廷图书馆,这使得古代的文化典籍得以保存。

文艺复兴发生的背景及对欧洲的影响

文艺复兴发生的背景及对欧洲的影响

文艺复兴发生的背景及对欧洲的影响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其实质是反对封建观念、摆脱中世纪宗教教义和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

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是指近代初期出现于西欧的一种新文化气象。

文艺复兴的兴起我们可以把他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大方面的因素第一,经济因素,文艺复兴诞生于意大利,那么我们就以意大利这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作为例子,意大利是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当然要想有这些自由还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

此时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在意大利归家的显著特征就是财力雄厚,在15世纪,意大利是整个欧洲大部分国家债务的债权人。

这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

第二,政治因素,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

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

之后随着资产阶级的形成以及不断地发展,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封建神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14世纪时,随着工厂手工艺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

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提倡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随之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12世纪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摘要 12世纪文艺复兴在西欧中世纪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后世西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析12世纪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其主要原因是在当时西欧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外部环境上。

关键词西欧 12世纪文艺复兴背景
“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一概念是英国学者哈斯金斯首先提出来的,在这之前,人们通常认为中世纪是黑暗的,但哈斯金斯认为12世纪是“一个在许多方面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时代。

这是十字军的时代、城镇兴起的时代、西方最早的官僚国家形成的时代。

这一时期,罗马式建筑步入顶峰,哥特式建筑开始兴起,方言文学开始出现,拉丁古典著作、诗歌和罗马法走向复兴,吸收了阿拉伯人成就的希腊科学和大量希腊哲学得到了恢复,并且诞生了第一批欧洲大学。

”1因此,这个世纪本该是不容历史学家们所忽视的。

历史是不断进行积淀才能得来的产物,“12世纪文艺复兴”的出现也必然有其独有的历史背景。

11世纪以来的拓荒运动导致了农业的进步,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王权的集中、基督教神权的发展导致了政治条件的转变;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了地域性的流动,社会结构也发挣了转变;加洛林文艺复兴的酝酿,修道院和教会学校成为了文化的中心,社会文字工作者需求的增强都引起了人们文化方面的需求;十字军东征带来东方文化。

这样的一些历史发展都成为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铺垫,下面就对这些背景进行一一分析。

从经济角度看,首先,11世纪继续开展的拓荒运动愈演愈烈,其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它扩大了耕地、改良了生产工具、改进了生产技术,这样的改变使得人们经营土地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独立的精耕细作成为了可能。

“庄园的自营地的数量在减少,租佃土地的数量在增加”2粮食数量的增加使得粮食不再单单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进入了市场的流通,产品的流通和交换范围的扩大使市场成为了城市经济的中心。

11世纪后期贸易和商业的迅速发展,1[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序,夏继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2王亚平:“论西欧中世纪的三次文艺复兴”,《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4
以及由此造成的城市生活的加速推动了文化的新生。

从这个角度解释15世纪文艺复兴是学术界的传统之道,所以也有许多人倾向于以此类推12世纪文艺复兴的出现。

这样的类推大致也是正确的,“12世纪是地中海地区特别是意大利北部的经济复兴时期,新的贸易和商业发展要求用一种更灵活、更适于城市生活需要的法律,来取代伦巴第人使用的古老的本质上属于乡村的习惯法。

于是城市选择了罗马法。

”1但同时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解释这场运动,因为12世纪的经济复兴在范围和程度上都是有限的,“一些方面的杰出成就产生在阿尔卑斯山北部,而那里的经济复兴几乎还未开始”。

2
从政治角度看,随着蛮族王国封建制度的普遍确立和巩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进步,社会相对和平稳定,为国际、民族之间的旅行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当时一些比较富足的封建王室是“保护拉丁文学和方言文学的中心”3而法学的复兴则更加依赖于政治因素——正因为12世纪乃是一个政治整合的时代,一个政治运动和政治辩论活跃的时代,人们才更加迫切地呼唤更具普遍效率的、能够适用于更广阔地域的法律来取代原先的地方法和习惯法,并为各政治派别提供有利的斗争依据。

罗马教皇权势增长对广大中下层教俗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极具魅惑的向心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伴随着前往罗马和孔波斯特拉的日益增长的香客数量,浪漫的朝圣故事形成了。

许多英雄史诗专为这些虔诚的朝圣者而作,各种反映教会制度本质的小册子文学、教会法学家的作品、文档也蜂涌而起。

在社会条件方面,上述中提到农业的发展促使产品的流通和交换范围的扩大,“社会的流动不仅局限在物品的交换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员的流动方面。

”4人员的流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向新兴城市的流动,旧居住地的人口向新开垦的地区殖民;另一方面是人员社会结构的变化,由于人员的流动性增强,所以导致人们变换职业有了更大的可能,这时社会上形成了市民、上任等新的社会阶层。

在文化方面,文明的内部是存在着一种历史继承性的,“14世纪是从13世纪走出来的,就像13世纪是从12世纪中走出来的一样,在中世纪的文艺复兴
1[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6页。

2[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3[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4王亚平:“论西欧中世纪的三次文艺复兴”,《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4
和15世纪的文艺复兴之间没有隔断”1。

同样,12世纪文艺复兴与9、10世纪的文化复苏有直接联系,后者对前者起到了铺陈作用。

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很好的保留了七艺,实现了拉丁文字的统一,这为12世纪的文艺复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会学校和修道院学校成为了这时“知识的中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文字工作者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王室宫廷需要文秘进行命令的传递和财产的登记,档案文书的记录、商业贸易活动的记账都预示着社会需要更多的文字工作者。

12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还有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人身依附关系,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

由于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被禁锢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所以当人们开始思考自我的时候同时也就必然开始在对宗教产生思考,于是从这时起,社会的宗教意识增强,异端运动兴起。

“不论是提倡‘保持基督纯洁’的卡塔尔派还是主张‘回归贫穷教会的’韦尔多派;不论是奉行‘基督守贫’的法朗西斯修士会还是多米尼克修士会,都在讨论人与上帝的关系。

”2这样的思考也为后来经院哲学的思考奠定了基础。

在12世纪文艺复兴的背景中还有一点那就是十字军东征。

“12世纪的文艺复兴从两个主要源泉汲取生命力,一是西方拉丁世界已有的知识和思想,二是从东方涌入的新科学和新文化知识。

”3在这里哈斯金斯将新、旧知识等量齐观,这足以见东方文化对这次文艺复兴的影响。

但是他也说“早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前它就已经开始了,而且这两个运动几乎没有发生碰撞。

”4所以如十字军东征之类的单纯的宗教扩张本身的积极意义并不应被过分夸大,更不应被视为成就12世纪文艺复兴的原因,它至多起到了有限的推动作用。

12世纪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是复杂的,它牵涉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背景不能详细说明,但每一个时代都承接了上一个时代留下来的东西,就像12世纪的文艺复兴是走过加洛林文艺复兴而来的,14、15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同样也受到12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

12世纪文艺复兴创造了中世纪的学术,既是历史发展必然的结果,同样也1[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2王亚平:“论西欧中世纪的三次文艺复兴”,《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4页。

3[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8页。

是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王亚平:“论西欧中世纪的三次文艺复兴”,《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