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鹅要注意哪方面冬天怎样养好小鹅
家养鹅的防寒保暖技巧

家养鹅的防寒保暖技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食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家中养殖一些禽畜,其中家养鹅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选择。
家养鹅是一项有趣且有益的养殖活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防寒保暖。
下面就介绍一些家养鹅的防寒保暖技巧,希望对养鹅爱好者有所帮助。
1. 保持干爽家养鹅在防寒保暖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干爽。
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鹅羽毛潮湿,影响到其保暖效果。
因此,要定期清理饮水器、饲料器等,保持鸭舍内的干燥。
2. 增加存粮为了应对寒冷的天气,可以适量增加鹅的存粮量。
在寒冷的冬季,鹅的新陈代谢会加快,消耗的能量也会增加。
因此,增加存粮可以为鹅提供足够的热量,帮助其保持体温。
3. 提供温暖的环境在寒冷的冬季,为家养鹅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在鸭舍内设置取暖设备,如电热毯、电暖气等,保持适宜的温度。
同时,要确保鸭舍内有足够的通风,不要让空气过于潮湿。
4. 给鹅添置保暖物品除了提供温暖的环境外,还可以给家养鹅添置一些保暖物品,如稻草、木屑等。
这些物品可以帮助鹅在睡眠时保持温暖,减少体温的散失。
5. 避免大风寒冷的天气通常会伴随着大风,而大风是造成鹅受凉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冬季尽量避免暴风天气,或给鸭舍做好防风的措施,如在门口搭建遮风板等。
6. 定期检查在冬季养鹅期间,要定期检查家养鹅的体温、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发现有鹅出现感冒、发烧等情况,要及时给予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总的来说,家养鹅的防寒保暖技巧包括保持干燥、增加存粮、提供温暖的环境、给鹅添置保暖物品、避免大风、定期检查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家养鹅度过寒冷的冬季,保障其健康成长。
希望以上技巧能够对养鹅爱好者有所启发,让你的家养鹅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冬季鹅的饲养管理

冬季鹅的饲养管理一、饲料管理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鹅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都会有所增强。
因此,在这个季节里,我们需要适当增加鹅的饲料量,以提供足够的营养。
同时,为了保证鹅的食欲和消化能力,我们还需要注意饲料的种类和品质。
在饲料种类方面,我们建议使用多品种的饲料进行搭配。
这可以保证鹅获得各种必需的营养素,并且能够增强其免疫力。
我们推荐的饲料包括:稻谷、玉米、小麦、菜籽粕、鱼粉等。
在饲料品质方面,我们需要选择新鲜、无霉变的饲料。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查和化验,以确保其品质和安全。
二、饲养环境冬季的气温较低,为了保障鹅的生长和繁殖,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持饲养环境的温暖和干燥。
首先,我们需要在鹅舍的通风口和门口设置遮挡物,以避免寒风侵入。
同时,我们还需要在鹅舍内部设置取暖设备,如电热板或火炉等,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其次,我们还需要注意鹅舍的湿度问题。
如果湿度过高,容易导致鹅的羽毛潮湿,从而引发感冒等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在鹅舍内放置湿度计,并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以保持适宜的湿度。
三、防疫措施冬季是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防疫措施。
我们建议定期对鹅舍进行消毒,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鹅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问题。
四、水源管理在冬季,虽然气温较低,但是鹅仍然需要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鹅能够获得充足、干净的水源。
我们建议在鹅舍内放置自动饮水器或水盆,并定期检查水的清洁度和温度。
五、日常管理除了以上的管理措施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日常管理。
例如,定期清理鹅舍、观察鹅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做好记录工作,如饲料使用情况、疫苗接种情况、消毒情况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鹅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冬春养好小鹅的措施介绍

冬春养好⼩鹅的措施介绍 冬春时期是⼀年⾥最冷的时候,对于⼩鹅的⽣存来说是个不⼩的挑战。
养殖户在冬春时期要特别做好⼩鹅的保暖措施。
下⾯是店铺为你整理冬春养好⼩鹅的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冬春养好⼩鹅的措施 选好雏鹅 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活泼,眼⼤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后能站稳,叫声有⼒,⽤⼿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
对腹⼤、歪头等弱雏要淘汰。
温度适宜 1⽇龄~5⽇龄为25℃~28℃,6⽇龄~10⽇龄为23℃~26℃,11⽇龄~20⽇龄为20℃~24℃,21⽇龄以后为17℃~20℃。
精⼼饲喂 应定时定量饲喂,宜采⽤少喂勤添⼋成饱的喂法。
雏鹅在出壳24⼩时后,要先喂⽔后开⾷,喂浸泡的碎⽶和丝状青菜。
开⾷后头两天喂4次~5次,4⽇龄~10⽇龄饲喂次数增⾄5次~7次,⽇粮精料占35%,青菜占65%。
11⽇龄~20⽇龄时,以青料为主。
21⽇龄后,改为⾕物类饲料,每天喂4次~5次。
分开育雏 每批雏鹅都有⼤、中、⼩或强弱之分,因此,必须合理分群,达到全群⽣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的。
育雏应以⼩群为宜,每群50只~80只,要做到⽩天、⿊夜逐群检查,⽤⼿把⼩鹅拨动4次~5次,防⽌有雏鹅堆叠⽽造成上⾯冻、中间热、下⾯压。
适时放牧 ⾃开⾷后,要每隔⼀⼩时起⾝⼀次,这样可调节温度,散发⽔汽。
7⽇龄后,选择在晴朗⽆风天⽓,可在清洁的浅⽔塘内进⾏放⽔,开始时间要短,路要近。
防治疾病 雏鹅抗病⼒弱,圈舍要常清扫,垫草要勤换勤晒,料槽每周⽤碱⽔刷1次,育雏阶段重点防治⼩鹅流感和⼩鹅瘟。
雏鹅的养殖技术 1、开⾷ 雏鹅的潮⼝与开⾷雏鹅出壳后的第⼀次饮⽔俗称潮⼝,第⼀次吃料俗称开⾷。
开⾷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长发育和成活率。
雏鹅出壳24h左右,当⼤多数雏鹅站⽴⾛动、伸颈张嘴、有啄⾷欲望时,就可进⾏潮⼝。
具体⽅法:将雏鹅放⼊篮中,将鹅篮浸⼊清洁的浅⽔中(以不淹到雏鹅的颈部为宜),让雏鹅⾃由活动和饮⽔3~5min,然后,将鹅篮提出⽔⾯放到温暖的地⽅,让鹅理⼲绒⽑。
冬季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冬季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一、选好雏鹅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品种,如扬州鹅、四川白鹅、三元杂交肉食鹅等,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无脐带炎,毛干后能站稳,叫声响亮,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肿眼的弱残雏要淘汰。
二、科学管理1、育雏前准备饲养雏鹅半个月前,育雏室要彻底清洁.用福尔马林溶液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关闭门窗消毒2 0~3 0 m i n.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对育雏用具可用0.2%高锰酸钾水浸泡清洗消毒后,再用自来水清洗1次.才能将雏鹅接人育雏室雏鹅放养场地用2 0%石灰乳或3%烧碱水喷洒消毒.每半月消毒1次。
饲养用具(料槽、饮水器具等)按消毒液规定的配比进行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垫草、棉絮等使用前放在阳光下曝晒l~2 h。
苗鹅进育雏室前.育雏室要先加温,室温保持在3 0℃左右。
2、温、湿度的控制大群应在育雏舍保温育雏,铺好垫料,不要让雏鹅直接接触地面适宜温度:第l周2 8~3 0℃,第2周2 6~2 8℃.第3周2 4~2 6℃,若温度适宜.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羽毛平整光亮。
食欲旺盛:温度过低.雏鹅靠近热源,打堆拥挤,闭目无神,身体发抖。
缩成一团;温度过高。
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便,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
栏舍适宜的湿度为6 0%~7 0%,栏舍潮湿易使鹅患感冒、下痢等疾病。
调节湿度的有效方法是要勤换垫料.常清扫粪便,保持地面和栏舍干燥。
2 1日龄以后,若环境温度允许可逐渐脱温.若遇寒流应继续供温.保持舍内温度1 8~2 0℃。
鹅舍要保持干爽清洁.空气流通,室内要有光线.晴暖天将鹅放出室外活动2~3次.打开鹅舍门窗排除氨气.使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促进鹅健康成长鹅舍四面墙壁缝隙孔洞要堵好.后窗用塑料薄膜封闭门口处要挂防寒帘。
光线要昏暗.以保持环境安静。
3、雏鹅的饮水和开食雏鹅出壳后第1次饮水称为“潮口”.潮口的时间应在雏鹅出壳后2 4 h 内。
冬天养鹅怎样过冬,冬季养鹅需要注意什么?

冬天养鹅怎样过冬,冬季养鹅需要注意什么?冬季养鹅需要注意什么?冬天养鹅的时候,如果管理不周到的话,它会出现鹅群一起发生一些疾病导致造成经济的损失,所以在这里小编要说一下冬天养鹅怎样过冬。
一、品种选择雏鹅应选择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品种肉鹅,如狮头鹅、溆浦鹅、莱茵鹅,或选择地方优良品种与以上品种进行杂交的雏鹅。
二、防寒保温鹅舍四面墙壁缝隙孔洞要堵好,后窗用塑料薄膜封闭,门上挂防寒帘。
鹅舍内温度保持在10℃~20℃,光线要较暗。
鹅舍在进鹅之前,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5ml、高锰酸钾12.5克进行熏蒸消毒。
三、强制育肥一种是机器填喂法,另一种是手工填喂法。
手工填喂时,可将饲料调成面团状,用手掌握搓成直径为1公分、长3~5公分的饲料条,然后两膝夹住鹅体,左手掰开鹅嘴,右手拿饲料条蘸一下水,用食指把饲料条塞入鹅食道,用手顺鹅颈推动让其吞下,填喂数量视鹅体重及消化力而定。
每日喂3~4次,晚上喂1次。
四、饲料与饲养管理育肥的饲料组成以高蛋白高能量饲料为主,每千克混合饲料应含代谢能12.56兆焦,粗蛋白质为18%~20%。
在鹅育肥前期,玉米、豆粕、鱼粉、次面粉等精料占60%~70%,糠麸、萝卜、甘薯等青绿多汁饲料占30%~40%。
后期精料占80%~85%,青绿饲料占15%~20%。
混合料应调成半于湿状喂鹅。
日喂4~5次,前期每只每次喂料100~150克,让其自由饮水。
五、搞好疾病防治在鹅育肥全程中,以预防为主。
仔细观察鹅群精神状态、饮食变化、粪便色泽,一旦发现病鹅立即隔离治疗。
如发生禽霍乱,可用青霉素每只每次肌注10万~15万单位,每日2次。
流行性感冒可用卡那霉素、链霉素治疗。
冬季养鹅这五个小技巧需要注意

冬季养鹅这五个小技巧需要注意冬季养鹅需要注意的五个小技巧:1.饲料供给:冬季养鹅需要特别关注饲料的供给。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鹅的代谢率较高,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身体温暖。
因此,在冬季养鹅中要增加饲料的供应量和营养价值。
可以选择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如鱼粉、麻粕等,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满足鹅的需求。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变质或发霉。
2.环境保温:冬季气温低,特别是严寒的夜晚,容易影响鹅的生长和健康。
因此,在养鹅的环境中要做好保温工作。
可以在鹅舍内加设保温设备,如红外线灯、电热毯等。
将它们设置在适当的高度和位置,确保整个鹅舍都能受到温暖的照射,避免鹅受冻。
另外,还可在鹅舍内铺设稻草、干草等保温材料,增加地面的保温效果。
3.温水供应:冬季天气寒冷,鹅需要稳定温度的饮水,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可以使用电热水盆或饮水器来供应温水,确保鹅可以随时饮用温暖的水。
此外,冬季容易结冰,需定期检查饮水器是否结冰,及时解决结冰问题,保证水源的畅通。
也可以在饮水器附近放置加热设备,以防止水源结冰。
4.羽毛保护:冬天的天气湿冷,鹅需要保护自己的羽毛,以防止体温过快流失。
在鹅舍中可以设置干燥的卧地,供鹅休息时保持干燥。
同时,要确保鹅舍的通风良好,避免湿气过大。
此外,需要定时清理鹅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鹅舍的卫生,减少病菌滋生的可能性。
5.疾病预防:冬季鹅群易受感染,特别是呼吸道疾病。
因此,要加强鹅的免疫力,定时给鹅进行疫苗注射,以预防常见的疾病。
此外,要定期观察鹅群的状态,如食欲、精神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给予治疗。
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鹅舍的清洁和空气流通,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总结起来,在冬季养鹅时,要加强饲料供给,确保鹅群的营养需求;保温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设置保温设备并提供温水;鹅的羽毛需要保护,要保持干燥的鹅舍环境;疾病预防和管理是不可忽视的,要加强鹅的免疫力并定期观察鹅群的健康状况。
通过这些小技巧的注意,可以确保冬季养鹅的顺利进行。
冬季雏鹅养殖技术要点

冬季雏鹅养殖技术要点一、养好雏鹅的几个关键:1.育雏鹅室及育鹅雏设备的准备工作雏鹅出蛋壳后或引进后必须专有一个光线充足、温度均匀、湿度适宜、保温良好、安静舒适的育雏室。
育雏鹅室最好建在安静、偏僻、宽敞、通风良好的地方;雏鹅进入前要按要求对育雏室进行全面维修或装修,检查墙壁和地板有无破损以及老鼠洞,要及时修补,保证室内无“贼风”入侵;育雏鹅室必须干燥,留有能够随时打开和关闭的通风通道,保持通风顺畅。
窗户大,有充足的阳光能够进入,保证光照。
地面最好为水泥地面或地板革铺设的地面,容易用水冲洗和消毒。
在进雏前对育雏鹅室内外进行彻底的清扫、冲洗;墙壁可用20%的生石灰粉刷,阴沟用20%的漂白粉溶液刷洗;地面用来苏儿溶液喷洒消毒,关闭门窗2-3h,然后打开门窗通风,让空气流通,吹干鹅室;育雏用的雏用的垫网、圈栏板以及食槽、水槽等用具首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用3%-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刷,然后再用清水冲洗2-3遍、晾干;育雏室的门口设有消毒池和消毒灯,进出育雏舍的饲养人员必须经过消毒池和消毒灯,随时进行消毒,严防病原微生物进入及传播。
进雏前3-5天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进雏前1-3天调温、湿度,并进行封闭消毒。
2.育雏鹅室的温度调节雏鹅对温度敏感,温度对雏鹅的健康影响巨大,温度过高或过低,雏鹅都不适应,都会做出很大的反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发病死亡。
刚出壳的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对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饲养规模、饲养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供热,保持育雏室的温度适宜、均匀,这种温度一般维持2-3周左右。
给育雏鹅室加温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常见有伞形电力供温法和烟道供温法。
伞形电力供温器,它是利用电热供温,一般常用于雏鹅较多的中型规模以上的鹅场。
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干净卫生、节省人工、对温度调节快;缺点是成本较高。
烟道供温法是用传统的燃料燃烧供热的方法,在育雏室外建一个小炉灶,烟道通过育雏室,加热烟道后提高室内温度,雏鹅放置在烟道下活动。
如何在秋冬季节科学地饲养鹅

如何在秋冬季节科学地饲养鹅鹅在秋冬季节活动量少、增重快,特别是塑料大棚养殖,更为该季节养鹅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今天店铺就来教大家如何在秋冬季节科学地饲养鹅。
一般经70天~80天的饲养即可出栏上市,每只鹅体重可达3公斤~4公斤,此时正赶上春节前肉食品销售旺季,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高,养殖户能有较高收益。
秋冬季鹅的品种选择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品种,如扬州鹅、四川白鹅、三元杂交肉食鹅等。
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无脐带炎,毛干后能站稳。
叫声响亮,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
对腹大、歪头的弱残雏鹅要淘汰。
秋冬季鹅的育雏前准备饲养雏鹅半个月前,育雏室要彻底清洁。
用福尔马林溶液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关闭门窗消毒20分钟~30分钟,然后打开通风换气。
对育雏用具可用0.2%高锰酸钾水浸泡清洗消毒后,再用自来水清洗一次,之后将雏鹅接入育雏室。
雏鹅放养场地用20%石灰乳或3%烧碱水喷洒消毒,每半月消毒一次。
饲养用具(料槽、饮水器具等)按消毒液规定的配比进行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垫草、棉絮等使用前放在阳光下晒1小时~2小时。
苗鹅进育雏室前要先加温,室温保持在30℃左右。
秋冬季鹅的温湿度控制大群育雏应在育雏舍保温育雏,铺好垫料。
不要让雏鹅直接接触地面。
适宜温度:第一周28℃~30℃,第二周26℃~28℃,第三周24℃~26℃,温度适宜,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羽毛平整光亮,食欲旺盛;温度过低,雏鹅靠近热源,打堆拥挤,闭目无神,身体发抖,缩成一团;温度过高,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便,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
栏舍适宜的湿度为60%~70%,栏舍潮湿易使鹅患感冒、下痢等疾病。
调节湿度的有效方法是要勤换垫料,常清扫粪便,保持地面和栏舍干燥。
鹅舍要保持干爽清洁,空气流通,室内要有光线,晴暖天将鹅放出室外活动2次~3次,打开鹅舍门窗排除氨气,使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促进鹅健康成长。
鹅舍四面墙壁缝隙、孔洞要堵好,后窗用塑料薄膜封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手养鹅要注意哪方面冬天怎样养好小鹅?
新手养鹅要注意哪方面?
1、雏鹅的选择。
在冬季选雏鹅,一定要选择个头大的,健壮的,长得快的,抵抗能力强的。
个儿大的,长得壮的,能抵御寒冷的冬季。
长得快的,能上市早一些。
可以用手抓住鹅的脖子,如果鹅的双脚能够很快的缩回去,这种就是健康的鹅。
肚皮比较大的鹅不要选,歪头的鹅也不要选。
2、温度、湿度、密度。
小雏鹅刚出壳以后,体质很弱。
冬天温度低,要是鹅舍的温度不当,小雏鹅会被冻死。
适合小雏鹅生长的温度是30度左右,随着小雏鹅慢慢长大,温度可
以适当降低。
湿度也要有所控制,湿度太低,不利于小雏鹅的生长。
湿度过高,容易引发疾病。
湿度最好能控制在60%左右是最佳的。
饲养雏鹅也要注意密度,单位面积不能养鹅太多,
很容易发生争抢或者是吃不到的情况,不利于雏鹅的生长。
3、光照。
冬天白天时间短,晚上时间长。
在这个季节养鹅,光照往往供应不足,鹅就会长得很慢,还容易感染疾病。
所以需要人工补充光照,光照能够提高鹅体表的温度,能够提
高鹅的抵抗力,能够让鹅快速成长快速育肥。
4、分群饲养。
不同日龄的鹅要分开饲养。
强鹅和弱鹅也应该分开饲养。
公鹅和母鹅在产
蛋之前也应该分开饲养。
这样能够减少鹅在吃食的时候,相互争抢,能让鹅长得更均匀一些。
5、疾病防治。
鹅舍的卫生要经常的清理,定期的进行消毒。
饲料要保持干净卫生,饮水要干净卫生,还要喂温水,不能给小鹅喝冷水。
鹅舍的温度要保持恒定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通风最好选择在中午的时间,因为那个时间段温度较高一些,不会对鹅的身体造成伤害。
在买鹅之前和把鹅卖了以后,都要对鹅舍进行消毒。
新买的小雏鹅还要打疫苗,主要是预防一些传染病。
冬天怎样养好小鹅?
1.精心喂养。
小鹅最开始吃食时最好先调教喂水,随后喂青菜或者牧草、萝卜叶拌米饭之类的食物。
5至10日龄日喂3至4次,夜间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饲料占70%—80%;11—20日龄逐渐喂配合饲料。
饲料配方:玉米50%,米糠20%,优质草粉10%,鱼粉8%,生长素1%,骨粉0.5%,抗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0.5%,豆粕10%。
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粗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使其充分运动。
冬天的鹅经过40到50天的饲养,主羽已长出,体重达
2.5公斤时,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20至30天,鹅个体重可达5公斤。
参考饲料配方:玉米35%,粉渣30%,米糠或优质草粉20%,高粱6.5%,贝壳粉3%,食盐0.5%,沙子1%,豆粕4%。
2.精细管护。
进鹅前要用2%的福尔马林或20%的石灰水对鹅舍、用具消毒。
一定要选购免疫过的鹅苗,买回后将小鹅摊放在竹筛内注射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疫苗,每只用注射器灌服0.02%的痢特灵水液0.5毫升,用低度酒浸脚均能有效预防鹅白痢等疾病。
还要勤扫鹅舍,勤换垫草,定期对饲槽、饮水器具清洗消毒。
严禁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秸秆、草、菜喂鹅,严防农药中毒。
早晨摘回和洗过的青菜、草料要晾干后饲喂,拌喂的米饭不要沾油盐荤腥。
当冬鹅的主翼羽长出后,选择光线较暗、环境安静、避风保暖、干燥清洁的房屋作圈舍,条件允许的话要安排隔天下水20分钟左右,以清洁鹅体。
对少数不贪食的冬鹅可进行强制育肥。
将配合饲料加适量水搓捏成粗1—1.5厘米、长约6厘米的条状饲料,进行填喂,每次每只填3—4条,以后逐渐增加到5—6条甚至更多,每天填3—5次,并供给充足的饮水。
3.合理分群。
一周龄后每平方米养小鹅20只,2周龄后减少至15只,以此递减。
使鹅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现挤压、堆叠,影响鹅的正常生长。
养鹅场的消毒包含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杀灭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霉菌;一是杀灭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如原虫、蠕虫、节肢动物及螨类,消毒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卫生管理是否得力,所以消毒与卫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配合。
如何提高雏鹅成活率?
1、改进生产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2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力弱,既怕冷热又怕湿的特
点,现将鹅育雏技术介绍如下:
(1)育雏舍及设备的准备。
进雏前两周,将育雏舍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地面、墙壁,并用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饲槽、水槽等用具,然后还要对育雏舍及设备进行熏蒸消毒。
(2)选好雏鹅。
鹅苗应选择免疫过小鹅瘟疫苗、副黏病毒疫苗的母鹅后代,因为这样的雏
鹅通过被动免疫获得的母源抗体能够抵御该两种病的早期感染。
选择雏鹅的方法,可归纳为“一看二摸”,一看雏鹅的精神状态,绒毛色泽。
二摸是用一手托雏鹅颈部及胸部,另一手由
背向后摸至尾部,检查腹部是否胀大,并观察雏鹅的反应。
(3)运输雏鹅注意事项。
雏鹅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受寒或高温。
初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雏鹅运输宜用封闭式车辆,但在运输箱内不宜装过多雏鹅,防止挤压而死。
炎热的夏季,应使用敞棚或晚间运输。
(4)适时饮水和开食。
出壳后24小时,当大多数雏鹅开始有啄食动作或发出叫声时,就应供水和喂料,先饮水后喂料。
第一次饮用水可加入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要,刺激食欲,清理消化道促进胎粪排出。
在最初几天内最好供给温开水。
3日龄内的雏鹅,应喂给开水烫过或蒸煮至八分熟的小米、碎米或玉米面,并在其内添加鸡蛋黄,每10只雏鹅加1个蛋黄。
饲料要湿而不黏,保持散状,每日喂6~8次(夜间两次)。
从喂熟食至喂生食逐渐过渡,不要突然更换。
从4日龄起可喂些青绿饲料,为防止雏鹅过量采食青饲料,可先喂精料。
11~20日龄的雏鹅以喂青绿饲料为主,精料占日粮的20%~30%,随着日龄的增长和活动能力增强,雏鹅可以开始放牧。
在大群饲养时,对体质弱、发育缓慢的个体,要及时分群喂养,多喂给一些精料,细心护理,待生长赶上群体水平后,再合群饲喂。
(5)注意合理喂料。
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所喂给的饲料要求新鲜和易于消化。
精料可用全价颗粒饲料,青饲料可喂给白菜、胡萝卜、野菜如苦麻菜等。
饲喂时要注意喂量,一般每100只雏鹅日喂量为:1~2日龄时喂青饲料0.7千克、精饲料0.4千克;3~6日龄时喂青饲料2千克、精料0.7千克;7~9日龄时喂青饲料3.5千克、精料2千克;10~15日龄时喂青饲料7千克、精料3.5千克;以后逐渐增加,切忌喂干料,以防雏鹅饱食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导致肠破裂而死亡。
雏鹅料中更不能以粗纤维为主(如玉米秸杆等),因为雏鹅的消化道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相当弱,大量的粗纤维,在肠道内吸收水分导致内容物体积急剧增大,造成消化道破裂或便秘、脱肛等症状。
(6)注意保温防湿。
雏鹅调解体温能力弱,饲养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
保温期的长短因品种、气温、日龄和雏鹅的强弱而异,一般需保温2~3周。
适宜的育雏温度是:1~5日龄时为30~28℃,6~10日龄时为27~25℃,11~15日龄时为24~22 ℃,16~20日龄时为22~20℃,20日龄以后稳定在18 ℃左右。
2、加强消毒,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加强消毒,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孵化场、种鹅场、育雏舍要经常打扫消毒,最好每3日消毒1次,为避免病原体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性,要多准备几种消毒药交替使用。
蛋入孵前要严格的消毒,可先用0.1%的新洁尔灭温溶液(40℃左右)对种蛋进行浸泡消毒,取出晾干后放入孵化器中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室温24℃以上,相对湿度为74%~80%的条件下熏蒸消毒20~30分钟,然后通风排出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