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流程图举例

合集下载

实验流程图

实验流程图
Группа 3 (10 мышей)
Масло+кордицепс с ксеноном
100мл/100мл
组3(10只)(10只)含氙气的北虫草大豆油氙气浓度是100毫升的大豆油中含有100毫升的氙气
Группа 4 (10 мышей)
Масло+кордицепс с ксеноном
10 мл/100мл
19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20дней
20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21дней
21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22дней
22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23дней
23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24дней
24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25дней
25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8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9дней
9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10дней
10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11дней
11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12дней
12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13дней
13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14дней
14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15дней
15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16дней
16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17дней
17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18дней
18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19дней
19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20дней
20天后小鼠死亡的数量
Через 21дней

分子实验原理和流程图

分子实验原理和流程图

分子实验原理和流程图1.1.实验原理1.1.1.重组质粒构建酶切时首先要了解目的基因的酶切图谱,选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不能目的基因内部有专一的识别位点,否则当用一种或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外源工体DNA时不能得到完整的目的基因。

其次要选择具有相应的单一酶切位点质粒或者噬菌体载体分子。

常用的酶切方法有双酶切法和单酶切法两种。

本实验采用单酶切法,即只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DNA片段,酶切后的片段两端将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再选用同样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载体。

在构建重组子时,除了形成正常的重组子外,还可能出现目的DNA片段以相反方向插入载体分子中,或目的DNA串联后再插入载体分子中,甚至出现载体分子自连,重新环化的现象。

单酶切法简单易行单是后期筛选工作比较复杂。

各种限制性内切酶都有去最佳反应条件,最主要的因素是反应温度和缓冲液的组成,在双酶切体系中,限制性内切酶在使用时应遵循“先低盐后高盐,先低温后高温”的原则进行反应。

要达到高效率的连接,必须酶切完全,酶切的DNA数量要适当。

另外,酶切反应的规模也取决于需要酶切的DNA的量,以及相应的所需酶的量。

可以适当增加酶的用量,但是最高不能超过反应总体积的10%,因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一般是保存在50%甘油的缓冲液中,如果酶切反应体系中甘油的含量超过5%,就会抑制酶的活性。

连接反应总是紧跟酶切反应,外源DNA片段与载体分子连接的方法即DNA分子体外重组技术主要依赖限制性核算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催化完成的。

DNA连接酶催化两双链DNA 片段相邻的5’-磷酸和3’-OH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在分子克隆中最有用的DNA连接酶是来自T4噬菌体的T4 DNA连接酶,它可以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连接反应时,载体DNA和外源DNA的摩尔数之比控制在1:(1-3)之间,可以有效地解决DNA多拷贝插入的现象。

反应温度介于酶作用速率和末端结合速率之间,一般是16℃,用常用的连接时间为12-16h。

微机原理简单程序设计实验流程图

微机原理简单程序设计实验流程图

微机原理简单程序设计实验流程图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实验目的:了解微机原理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掌握使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实验室检测工作流程图

实验室检测工作流程图

XXXX食品有限公司
实验室检测工作流程图
送样收样人验收、登记、保管样品符合要求样品不符合要求检测样品的送检通知送样人员重新取样
无检测能力的,外检检测能力的,自检
严格按标准规定的项目、方法进行检测,超差需重测协议/填写检测委托书样品邮寄数据处理、原始记录经检测人员自校后,送复核人复核
跟踪检测结果
复核无误后,结合外复核发现问题,提出复检处理意见
收取检测报告检报告编制检测报告
检测主管审核检测报告
授权签字人批准、签发检测报告
反馈送样人员/QA原始记录、报告存档。

实验操作流程图

实验操作流程图

实验操作流程图实验操作流程图用于指导实验的进行,以确保实验步骤的正确和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下面是一个示例实验操作流程图的700字描述:实验操作流程图实验名称:探究红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材料:- 10个相同大小和品种的植物苗- 2个光照装置(一个用于控制组,另一个用于实验组)- 红色光源- 定时器- 水和养分溶液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收集所需的材料。

b. 将植物苗栽种在相同大小和品种的花盆中。

c. 安装两个光照装置,并确保它们能够提供相同的光强度。

2. 实验组设置:a. 将一半的植物苗放置在实验组的光照装置下。

b. 将红色光源放置在实验组的光照装置上方,并设置光照时间为8小时。

c. 将养分溶液加入到实验组的花盆中,以确保植物获得足够的养分。

3. 控制组设置:a. 将另一半的植物苗放置在控制组的光照装置下。

b. 不向控制组的花盆中添加红色光源。

c. 向控制组的花盆中添加相同量的水和养分溶液。

4. 光照和养分管理:a. 打开定时器,设置光照时间为12小时,以模拟日夜变化。

b. 每天早上和晚上检查植物盆内的水和养分溶液,确保它们充足。

5. 数据记录:a. 每周记录植物苗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等。

b. 每周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c. 将记录的数据记录在实验日志中。

6. 实验期间的照料:a. 定期修剪植物苗的枝叶,以维持它们的健康和形状。

b. 清理植物盆周围的杂草和杂物。

7. 实验结束:a. 在实验完成后的第8周,记录植物的最终生长情况和叶绿素含量。

b. 分析和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

c. 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以上是实验操作流程图的描述,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步骤指导,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特别地,流程图重点强调了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设置,并提供了关键的参考和控制变量措施,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数据的精确性。

单片机实验程序及流程图

单片机实验程序及流程图

《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三.程序清单及程序流程框图ORG 0000H Array LJMP MAINMAIN: MOV R0,#30HMOV R2,#10HCLR AA1: MOV @R0,AINC R0INC ADJNZ R2,A1MOV R0,#30HMOV R1,#40HMOV R2,#10HA2: MOV A, @R0MOV @R1,AINC R0INC R1DJNZ R2, A2MOV R1,#40HMOV DPTR ,#4800HMOV R2, #10HA3: MOV A,@R1MOVX @DPTR ,AINC R1INC DPTRDJNZ R2,A3MOV SP,#60HMOV R2,#10HMOV DPTR ,#4800HPUSH DPLPUSH DPHMOV DPTR,#5800HMOV R3,DPLMOV R4,DPHA4: POP DPHPOP DPLMOVX A,@DPTRINC DPTRPUSH DPLPUSH DPHMOV DPL,R3MOV DPH,R4 MOVX @DPTR,A INC DPTRMOV R3,DPLMOV R4,DPHDJNZ R2,A4MOV R0,#50HMOV DPTR,#5800H MOV R2,#10HA5: MOVX A,@DPTR MOV @R0,AINC R0 INC DPTR DJNZ R2,A5POP DPH POP DPL HERE: LJMP HEREEND《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三.实验电路四.程序清单及流程图程序一ORG 0000HLJMP MAIN ORG 000BH LJMP IPTO MAIN: MOV SP, #30H MOV TMOD, #01HCLR 00H SETB EA SETB ET0 MOV TH0, #3CH MOV TL0, #0B0H MOV R1, #14H SETB TR0 MOV A, #0feH MOV P1, A NT: JNB 00H, NT RL A MOV P1, ACLR 00H LJMP NT IPTO: MOV TH0,#3CH MOV TL0,#0B0HDJNZ R1, TIOMOV R1, #14HSETB 00HTIO: RETIEND程序二只需将程序一中“RL A”改为“RR A”即可实现其功能。

实验流程图

实验流程图

延时 300ms
i=i+1
3.跑马 3
主函数流程图:
开始
定义无符号 字符型 i
初始化 I/O 口
中下随机数 种子
随机数产生 函数
延时 300ms
4.按键实验 主函数流程图: 开始
定义无符号字 符型 KEY
初始化 I/O 口
从 get_key 函 数中取一个值 赋给 KEY
按下 K8 按键
Y
N
按下 K7 按键
蜂鸣器响 1 声,每响 1 声 延时 50ms
结束
5.定时器数码管显示 主函数流程图:
Y
N
按下 K6 按键
Y
N
按下 K5 按键
Y
E 端口 1 左移 3 位再取反
E 端口 1 左移 2 位再取反
E 端口 1 左移 1 位再取反
E 端口 1 左移 0 位再取反
蜂鸣器响 4 声,每响 1 声 延时 50ms
蜂鸣器响 3 声,每响 1 声 延时 50ms
蜂鸣器响 2 声,每响 1 声 延时 50ms
1.跑马灯 1 主函数流程图:
开始
i=0
初始化 I/O 口
i==36 Y
N
i=0
A 口输出 LED_table[]数 组中第 i 个元素
i=i+1
延时 80ms
2.跑马灯 2
主函数流程图:
开始
定义无符号 字符型 i
初始化 I/O 口
A 口初始化 N i < 8 Y 数据寄存器端 口 A 的 1 左移 i 位再取反

各实验室工作流程图

各实验室工作流程图

实验室工作流程图目录
1、实验室工作流程图
2、临床和特殊诊断工作流程图
3、细菌学检验室工作流程图
4、血清学检验室工作流程图
5、生理生化试验室工作流程图
6、寄生虫检验工作流程图
7、病理组织学检验工作流程图
8、分子生物学诊断室工作流程图
9、细胞室工作流程图
10、病毒室工作流程图
11、出具诊断报告流程图
12、出具监测报告流程图
1 实验室工作流程图
2 临床和特殊诊断室工作流程图
5 生理生化试验室工作流程图
6 寄生虫学检验流程图
7 病理组织学检验流程图
8 分子生物学诊断室工作流程图
9 细胞室工作流程图
10 病毒室工作流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复习的对策
“一切从原理出发。”是同学们复习实验的基本策略:实验设计有原理(且有图),实验仪器有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是被原理所决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是为了得到符合前人已经证实的原理,误差分析也是要从原理出发,找到误差产生的原因。
仪器的原理是它工作所遵循的规律,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的先后往往来自所研究的理想化对象所遵循的规律,数据处理所归纳出来的其实就是我们验证的或者探究的规律
最小
分度
读数方法
测量结果
原理
米尺
1mm
估读到
0.1mm
读数+估读
1.比较。
2.估读。
游标
卡尺
mm
n×0.1mm
(主尺+n×0.1)mm
1.游标与主尺
形成“公差”。
2.都是准确位。
mm
n×0.05mm
(主尺+n×0.05)mm
mm
n×0.02mm
(主尺+n×0.02)mm
螺旋
测微器
mm
估读到Hale Waihona Puke 0.001mm一、
在没有发明数字显示技术之前,人们往往把其他物理量的测量都转化为长度的测量,所以长度测量是一切测量的基础,几乎每年高考都要考查。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比较,即将被测物体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到被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是标准长度的倍数关系。
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为: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相应的读到那一位。
长度测量的读数方法对比
固定尺读数+转动尺读数
+估读数
1.螺杆+微分套筒。
2.需要估读。
二、流程图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