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时辰药理与临床用药

时辰药理与临床用药
( 收稿日期: 2008- 06- 12) 基层医学论坛 2008 年第 12 卷 9 月上旬刊
时辰药理与临床用药
钟永 基 李伟 忠 钟小 玲
( 兴宁市人民医院, 广东 兴宁 51 450 0)
人体 的生理变 化可在 某些频 率 范 围内 以固 定的 波形 反 复出 现, 这 种 人体的心理 和生理活动 按照一 定 的 方式作周期 性变化的 规律称为 人 体 的生理节律 。药物在 体内的过 程 与人体的生理节律存在一定的关 系, 与时 辰给药方法 息息相关 , 合 理 地 安排时辰给 药, 便能提 高药物 疗 效, 减少毒副作用。忽视了时辰给药 与用 药方法, 有时会 影响药物 疗效, 且可产生毒副作用。经验证明, 机体 的 时辰感受性 与药物在组 织内的 浓 度 并无相应关 系, 而与受 体的数 量 和敏 感( 药物与受体 的结合力) 及 酶 的 活性等昼夜 节律性有关 。这就 是 时辰药理学要研究的学科。如: 吲哚 美 辛其抗炎作 用主要是通 过抑制 前 列 腺素合成与 释放, 故晚 间其抑 制 作用 较弱, 应用效果 差; 皮肤对组 胺 或 灰尘 等过敏 原的 反应 , 在 19: 00~ 23: 00 之间为高峰, 冠心病心肌缺 血 发 作也有昼夜 节律, 动态 心电图 检 测发 现, 心肌缺血有 两个高峰 , 主 峰 在 06: 00~12: 00, 次 峰 为 18: 00~ 24: 00, 以第 1 主峰 为明 显 , 与 此 相 一致, 07: 00~11: 00 最易发生心源 性 猝 死与心肌梗 死。充分 考虑时辰 药 理 对临 床的 合理 用药 有 指导 意义 。 时 辰 药 理 指 导 临 床 合 理 用 药。
临床 用药
与之相互关系, 特别是那 些具有酶促、酶抑 或蛋 白 结 合率 高 的 药 物 。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15
度脂蛋白受体的合成,从而起到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低密度 脂蛋白水平的作用。从生理学角度看,胆固醇的合成在夜间 比较活跃,晚上服用调脂药,其药物起效时间恰好与胆固醇合 成时间吻合,能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达到最大疗效,所以晚 间给药的治疗效果要比日间给药效果更佳。 1.4抗血小板聚集药小剂量阿司匹林因其显著的抗血小 板聚集作用,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首 选药物。传统的阿司匹林片因胃肠道刺激大逐渐被肠溶片所 替代。肠溶剂型空腹服用后会很快进入肠道,不会在胃内长 时间停留,从而可以降低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胃肠道副作 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临床上医嘱多为1次/d, 对于是清晨空腹服用还是晚睡前服用仍存在一些争议。有学 者认为在早7时前服用为佳;也有认为脑梗死多发生在夜间, 故建议服药时间以晚上为佳旧一。 1.5强心苷类药人体对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物的 敏感性以凌晨4时最高,此时用药比其他时间的给药疗效高 约40倍,所以这个时间抢救心力衰竭患者时使用强心苷药物 就不能按照常规剂量给药,应适当减少剂量避免出现严重的 毒副作用。 2糖尿病用药 依据药动学和药效学,降糖药物都适合餐前或餐时给药。 2.1磺脲类药磺脲类降糖药是一种胰岛素促泌剂,降糖效 果强,药效持续时间长,对于控制餐前与餐后高血糖都有帮 助。此类药物一般应在餐前30 rain服用,服药后1~2 h血药 浓度达到高峰,而人体进食后2 h血糖也达峰值,从而发挥最 大的降糖效果。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使 用这类药物可减少服药次数,患者的依从性大大增加。但是 针对血糖波动大,三餐后血糖均较高的患者则不适宜每日2 次的给药方案,应加强午餐前的降糖用药,使用短效磺脲类制 剂或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等协同降糖。肝肾功能 不全患者或老年患者在服用磺脲类药物时应慎重,尽量选作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完整版本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完整版本

精选ppt
-13-
近年来时辰药动学研究中涉及的药物
激素类 抗哮喘药物 治疗胃肠病药 非甾体抗炎药 免疫抑制剂 鸦片制剂 治疗精神病的药物
化疗药 ➢抗生素 ➢抗癌药 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强心苷类 ➢抗心绞痛药 ➢高血压药
※β受体阻断药 ※钙通道拮抗剂
※有机硝酸盐
※ACEI
精选ppt
-14-
三、时辰药效学
血浆蛋白含量 及生物活性
血浆蛋白结合率
健康成人
峰值---16:00 谷值----4:00
下午高 夜间低
老年人
峰值---8:00 谷值--4:00
上午高 夜间低
血浆游离药物浓度


精选ppt -9-
2.2机体昼夜节律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血浆蛋白结合率白天高,夜间低, 游离浓度---------白天低,夜间高
呋塞米上午10 :00 服用,利尿作用最强
精选ppt
-25-
4.4平喘药
哮喘---夜间发作黎明前加重,哮喘在睡眠时的发作率
是白天的100倍。
凌晨0 :00~5 :00 是支气管哮喘发作高峰。 应用方案
多数平喘药以日低夜高的给药方案最佳。 如:※β2受体激动药---特布他林
晨8:00 为5 mg ,晚20:00 为10 mg ※沙酊胺醇缓释片---睡前服用16 mg ,能获好疗效。 ※晨服氨茶碱疗效最佳,且毒性最低
§肿瘤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具有特定的时间敏感性
如◎阿霉素 18时-----毒性最小
◎甲氨蝶呤 6 时------毒性最大 24时------毒性最小(疗效最小)
10, 22时给药最佳
◎卡铂 凌晨2时给药动物死亡率最低,平均存活期最长, 对骨髓毒性较低,而下午14 时给药死亡率最高

时间药理学

时间药理学
目前主张“激素顿服疗法”,即把“每日三 次”激素的总剂量,改在早晨一次服用,即可 产生最佳疗效,同时使连续服用激素而产生的 副作用降到最低点
summary
• 掌握时辰药理学和生物周期的概念; • 掌握药物代谢和药物效应的时间因素; • 熟悉时间治疗法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 熟悉常用药物治疗的时间节律性; • 熟悉时间药理学在抗高血压、糖尿病、风
胰岛素
➢ 糖尿病人在空腹时的血糖和尿糖都有 昼夜节律性,在早晨有一峰值,而非 糖尿病人则无此节律性。
➢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不论对健康人 或糖尿病人都有昼夜节律性,即在凌 晨4时对胰岛素最敏感,低剂量给药可 获效果。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对于正常人或糖尿 病人来说,上午10时降血糖作用较下午强。
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绞痛和心脏 猝死的发病呈现昼夜节律变化,发作高峰时间 均在上午6:00-12:00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峰时间为6:00-12:00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峰时间为10:0011:00
阿司匹林: 早晨服用在上午时间段内血浆药物浓 度更高,对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有效
心力衰竭
➢ 心力衰竭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 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时最高,比 其他时间给药的疗效约高40倍。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
二、褪黑激素
化学名:N-乙酰-5-甲氧色胺。 褪黑激素是由位于第三脑室后壁的松果体 (Pineal Body或Pineal Gland)分泌出来 的激素。
松果体是人体的生物周期节律及生物钟 (biochronometer)的调控中心和起搏点。
皮质激素分泌高峰在8点 结论:皮质激素类药物按一日剂量分两次用药 (午前一次剂量占全天量的3/4-2/3),此方案 不仅优于传统的等量多次用药,也优于一日一次 用药。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二)2024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二)2024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二)引言概述:在医学领域中,药理学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辰药理学作为一门独特的研究领域,研究了不同时辰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以及药物疗效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方面来探讨时辰药理学对于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和应用。

正文:一、时辰药理学对药物吸收的影响1. 不同时辰药物的口服吸收率差异2. 细胞外液pH值的日变化及其对药物吸收的调控3. 胃肠蠕动的时间节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4. 经皮递药在不同时辰的吸收差异5. 特殊时辰(如睡前)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二、时辰药理学对药物分布的影响1. 血浆蛋白结合率受时辰的影响2. 药物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差异3. 细胞膜通透性在不同时辰的变化4. 脑血屏障透过性的时辰相关性5. 时辰对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三、时辰药理学对药物代谢的影响1. 肝脏药酶活性的昼夜节律2. CYP酶系统在不同时辰的表达情况3. 肠道菌群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与时辰的关联4.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在不同时辰的变异性5. 时辰调控药物代谢的临床应用前景四、时辰药理学对药物排泄的影响1. 药物经排泄途径的时辰差异2. 肾脏对药物排泄的时辰调控3. 胆汁排泄在不同时辰的变化规律4. 药物在肠道中的重吸收和时辰的关系5. 时辰对药物排泄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五、时辰药理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1. 合理调整用药时间,提高疗效2. 避免用药时间与患者生物节律冲突3. 针对性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型4. 引导合理用药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5. 时辰用药在特定疾病治疗中的实际案例和效果总结总结:时辰药理学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研究,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用药建议和方案。

合理利用时辰药理学的知识,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药物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时辰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为临床药物研发和合理用药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参考。

时辰药理学和合理用药护理课件

时辰药理学和合理用药护理课件

协同医生调整方案
根据观察结果,护理人员可与医生共 同调整给药方案,使药物治疗更加精 准、有效。
结合时辰药理学与合理用药护理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糖尿病患者,根据时辰药理学 理论,在合适的时间服用降糖药,
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 发生。
案例二
一名高血压患者,通过护理人员 的合理用药指导,选择合适的时 间服用降压药,取得良好的血压
中药时辰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药时辰疗法是指根据人体的生物钟和中药的时辰药 理特性,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疗 效和最小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中药时辰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 的治疗。例如,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可以根据人体的 生物钟规律,选择在特定的时间段给药,以提高疗效。 对于一些急性疾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整给 药时间和剂量,以达到快速缓解症状的目的。此外, 中药时辰疗法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推 拿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时辰药理学和合理用药护理 课件
目 录
• 时辰药理学概述 • 时辰药理学与合理用药护理的关系 • 不同时辰的用药护理特点 • 时辰药理学在临床用药护理中的应用 • 时辰药理学与中药的合理使用 • 时辰药理学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contents
01 时辰药理学概述
时辰药理学的定义
总结词
时辰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作用 时间与治疗效果之间关系的科学。
老年人
针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和多种慢 性疾病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 案,并加强用药监护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针对不同体质患者的用药护理
肥胖患者
关注药物的剂量和剂型,选择适合肥胖患者的药物剂型和剂量,并加强用药监 护,防止药物过量或不足。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临床合理用药中时辰药理学的应用指导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中时辰药理学的应用指导作用
堕塑 壁 箜墼
笙第 2 7 卷第 1 期
V o 1 . 2 7 , N o . 1 , J a n 2 o 1 4 j Me l a T h e o r 强 r a c r _ ] 1 2 1
表 5 灭 菌 条 件 的 选 择
表 3 温 度 范 围的 选 择
量, 测定吸附前 、 后 的含量变化 。结果 表明 , 活性 炭的用量增 大, 主药的含量有所降低 , 使用 0 . 1 g / mt 的用量 , 对 含量 的 影响很小 , 且能满足生产需要 , 见表 4 。
时间进行 服用 , 所产生 的药效是 不同的 ; 药物不 同 , 其 服用 药效 的最佳 时间也不 相同 ; 在药效 最佳时 间服用 药物 , 不 但可 以提高临床治疗 效果 , 还可 以对使 用药 量进行 减 少 。结论 : 时辰药 理学 在临床 合理 用药 中具有 重要 的指导作
用, 不但有助 于对 临床 用药合理 性的提高 , 还可 以有效提 高患 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值得在临床 中推广应用 。 关键 词 合理用药 时辰药理学 应 用指导
根据 卡巴他赛 注射 液的产品特点 ,笔 者 以稳 定剂浓 度 、
p H 调节剂 、配制温度 和活性 炭用 量进行 了筛选 , 确定 了灭 菌条件 。配制 温度保持在 3 0 " - - - 4 0 ℃、 用醋酸作 p H调 节剂调
行 考查 , 从性 状 . P H值 、 有关 物质 、 含量 、 无菌 等几个 方 面进
4 讨 论
2 . 4 灭菌条件的选 择
在终端灭菌 的小容 量注射剂 生产过
程中 , 灭 菌参数是 保证声品质量 的重 要条件 。为选择 本品适
宜的灭菌参数 , 按 处方 配制样品 擢 封( 充 氮气) , 分 别选择 三种灭菌条 件 ( 1 1 5 ℃, 3 O mi n ; 1 2 l ℃, 1 0 mi n ; 1 2 1 ℃, 1 5 mi n ) 进

时辰药理学及合理用药

时辰药理学及合理用药

心血管疾病与时辰药理学
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有昼夜节律性,发作 高峰时间均在上午6~12时,这一期 间冠状动脉血流明显减少,心肌缺 血、血小板聚集增加,为心肌供血 不足的高峰,此时最易发生心绞痛, 故上午用药比下午用药更有效
哮喘的治疗与时辰药理学
最严重
哮喘发作的昼夜节律:23:00-06:00
①呼吸道对抗原敏感性高,
适宜睡前服用的药物
(1)催眠药:苯巴比妥、地西泮等催眠药宜睡前服用 (2)平喘药: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沙丁胺醇氨茶碱、二 羟丙茶碱(喘定),止喘效果更好,但氨茶碱宜早上服用,毒副作 用最小。 (3)血脂调节药: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睡前服,缘于肝脏合成 胆固醇峰期多在夜间,晚餐后服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4)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赛庚啶、酮替芬 等服后易出现嗜睡、困乏和注意力不集中,睡前服安全并有助于睡 眠。
心血管疾病与时辰药理学
1. 杓型血压 上午 7 时和下午 4 时两次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自然波动 的两个高峰吻合,此时降压效果最好。不宜在睡前或夜间服用,以避免 血压于夜间的睡眠中过低导致组织灌注不全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尤其 是老年人。
2. 非杓型血压 应于晚间睡前服药。钙通道阻滞剂和 ARB 类药物于早晨或晚上服药对 24 h 平均血压的作用相同,但晚上服药可更有效地降低夜间平均血压, 进而有助于非杓型血压向杓型血压的转换
适宜餐中或进食服用的药物
(1)降糖药:阿卡波糖应随第一口饭吞服,格 列美脲于第一次就餐时服。二甲双胍在餐中或 餐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
(2)助消化药:胃蛋白酶合剂应在吃饭时同服, 以使它与胃中食糜充分混合而起效;酵母片应 饭前或饭时嚼碎服,以使其内的干燥酵母菌体 中所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糖类,氨基酸 和无机盐类等)充分溶出而被人体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16
四、机体节律性对药效学的影响
• 机体节律性对药效学、毒性方面也有影响。
如:安定的毒性作用和疗效有昼夜节律差异。
• 日本有人对8名志愿者以安定5mg静注,比较09:30和 21:30两时间用药后各种自觉症状差别;
• 发现:在智力反应低钝,精神恍惚,嗜睡手指不灵活 和乏力方面,09:30给药明显高于21:30给药,前三 项差异较大,而肌肉松弛相反,21:30给药肌肉松弛 较明显。
一、生物节律性
德国--威廉弗里斯
体力盛衰周期
奥地利--赫乐曼斯沃博达 情绪波动周期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特尔切尔
--智力强弱周期 --人体生物三节律
又称人体生物钟、PSI周期
2020/11/14
3
➢ 吗啡15:00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弱,21:00 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 赛赓定的抗组织胺作用在7:00时给药, 疗效可持续15~17h,而19:00时给药则 只能维持6~8h。
• 因此安定类给药一般选择夜间。(失眠)
2020/11/14
17
五、时间治疗学
• 运用时间药理学的知识以提高疗效,减少 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称为时间治疗,该领 域称为时间治疗学。
2020/11/1418源自(一)抗高血压药的择时应用
•血压波动“两峰一谷”。 •服药时间:7Am、2Pm; •轻度患者切忌在晚上入睡前服药; •中、重度病人入睡前也只能服白天量的1/3。
• 提示:这种变化与血浆蛋白含量的节律变化有关(地西 泮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
2020/11/14
12
(三)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 肝药酶的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 肝药酶活性低时,药物代谢慢,作用维持时间长 ❖ 肝药酶活性高时,药物代谢快,作用维持时间短
•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昼夜节律性也会影响药物代谢 (晨后高,午后低)
2020/11/14
10
• 国外学者对8名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剂量个体化 给予茶碱,使得他们的血药浓度在8:00为8~15 μg ,然后分别在8:00和20:00注射6mg / kg的茶碱, 连续4天。
• 结果证明8:00和20:00的峰时间分别为5.2~6小时 和8~8.2小时,峰浓度分别为15和12.7 mg / L, AUC和稳态浓度Css都是早上高于晚间。
2020/11/14
13
能改变生物节律的常见药物
戊巴比妥
氧异安定
消炎痛
苯巴比妥
锂剂
氨茶碱
利血平
乙醇
放线菌酮
丙咪嗪
苯丙胺
茴香霉素
麦普替林
溴麦角环肽 雌二醇
优降宁
地塞米松
重水
氯吉林
L-多巴
色氨酸
利眠宁
2020/11/14
ACTH
酪氨酸 14
(四)机体节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 肾脏的排泄过程有昼夜节律性,这种变化主要 体现在肾排泄速率和肾排泄量上。
2020/11/14
19
(二)糖尿病治疗的择时用药
•凌晨4点,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感,此时,即 使给予低剂量的胰岛素,也可达到满意效果。
•上午8点可口服作用强而持久的降糖药物,使 药效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相适应。
2020/11/14
7
• 研究药物动态周期变化的领域称为时间药动学。
• 研究机体对药物反应性的周期变化称为时间药 效学。
• 时间治疗学:根据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功能 表现的节律性变化,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 动力学特征、靶器官的敏感性节律等,制定 出合理的给药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 毒副作用。
2020/11/14
药物动力学也随“生物节律”发生周期性变化。
2020/11/14
5
➢ 消炎痛19:00时服药的达峰时间比7:00时服药的达 峰时间延长40%。
➢ 青霉素皮试每日节律为:阳性反应率在7:00时~11: 00时最低,23:00时最高。
➢ 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时间在4:00时左右,若 此时给于最低用量,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合 理用药
研究时间药理学和治疗学的意义
• 丰富和充实理论生物学 • 对内环境稳态概念的补充:预见性稳态 • 深化对衰老过程和疾病机理的认识 • 防治疾病的新手段:将时间因素引入治疗机
制,不仅为治疗提供了新手段,也为分析病 因提供了新线索;择时预防可有选择地进行 预防接种 •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独特领域 •20为20/1临1/14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一新标准、新途径2
8
三、机体节律性对药动学的影响
• 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分布影响 • 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 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2020/11/14
9
(一)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一些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随着给药时间 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 药物吸收过程的时间节律主要表现在吸收速 率和吸收程度上。
➢ 心脏病人对强心苷的敏感性以4:00时为最高,比其 他时用药高出40倍。
药物的感受性随“生物节律”发生周期性变
化。 2020/11/14
6
二、时间药理学
• 又称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生物周期性 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 包括两方面内容: 1.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 2.药物对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
• 现已查明,引起肾排泄率昼夜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肾血流量和尿液pH的昼夜变化所致。
2020/11/14
15
• 健康志愿者分别于7:00、11:00、19:00和23:00 口服水杨酸;
• 清晨7:00—11:00排泄最慢,药物在体内存留时 间长;
• 19:00—23:00排泄速率最快,药物在体内的存留 时间最短;
给药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2020/11/14
4
度冷丁
➢ 早晨6:00时肌注,比晚上18:00时~23:00时肌注 的药物吸收率高出3.5倍。
➢ 6:00时肌注药物的半衰期为6.46h±1.97h、总清除 率为605±236ml/min。
➢ 18:00时~23:00时肌注药物的半衰期为3.46h±0.8h、 总清除率为1029±226ml/min。
2020/11/14
11
(二)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 血浆中蛋白具有昼夜节律性,因而对于血浆蛋白结合
率高的药物,药物动态、药效也有可能产生昼夜节律 性。
如:9时与21时口服地西泮的血药浓度比较:
• 9时的Cmax高 • 禁食状态下给药仍然存在这种差异 • 在静脉注射给药时,仍然表现出这种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