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编制说明04712
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编制说明

状态表示方法的优缺点
数字表示法
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 忆;缺点是无法直观地反映铜及 铜合金的状态特征。
字母表示法
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 忆;缺点是不同字母可能表示不 同的状态特征,容易造成混淆。
文字描述法
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铜及铜合 金的状态特征;缺点是描述较为 繁琐,不易于理解和记忆。
本方法与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了比对 和分析,确保与国际接轨,同时根据 国内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创 新。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随着铜及铜合金行业的不断发 展,建议定期对状态表示方法 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市场
需求和技术进步。
对于新出现的铜及铜合金产品 和应用领域,建议及时制定相 应的状态表示方法,以促进其
市场推广和应用。
建议加强与国际相关标准的交 流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和技术,推动我国铜及铜合金 状态表示方法的国际化进程。
对于状态表示方法的具体实施 和应用,建议加强宣传和培训 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 能力,促进其在实践中的正确 应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准 确性。
03
02
制定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新状态表示方 法的方案。
发布实施
将新方法纳入标准体系,并逐步推 广实施。
04
新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统一了铜及铜合金的状态表示,提高 了标准的国际竞争力;简化了操作流 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状态表 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05
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应 用示例
应用场景和条件
01 02
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有色标委[2010] 21号《关于转发工信部《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函》,《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验试样加工方法》标准列入附件1“2010年第一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表”第99号(计划编号为2010-0475T-YS)。
该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主要起草单位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
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原标准名称中的“加工方法”的提法不科学,建议将本项目名称由“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验试样加工方法”改为“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二起草过程标准起草单位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铜及铜合金产品力学性能试验试样加工方法的有关资料和标准。
目前,我国铜及铜合金产品的拉伸试样加工尺寸大多按照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进行,由于GB/T228标准主要侧重的是钢产品的试验方法,对试样的规定较为原则,而铜及铜合金相对于钢产品来说,普遍存在强度低、规格较小,部分产品在拉伸过程中容易打滑,不利于夹持等,同时硬度试验、反复弯曲等试验用试样尺寸在相关标准中都未明确。
2008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668-200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实施,对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取样位置和样坯尺寸作出了规定,但对试样的加工尺寸仍未作详细描述,这就使得铜及铜合金生产企业和使用方在试样尺寸的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尤其在异议处理时,可能带来试验结果上的差异。
该标准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统一和规范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验用试样,并初步建立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样的加工体系,在起草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目前行业在试样加工方面的习惯,力求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制定原则1 标准依据:JIS Z 2201:1998 《Test pieces for tensile test for metallic materials》.ASTM标准:ASTM E8/E8M-09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ISO标准:ISO6892.1-2009《metallic materials –tensile testing-part 1: 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ISO 4739-1985《Wrought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products.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of specimens》;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YS/T668-200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2 编制要求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要求,在编写方式上执行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20001.4《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并按《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加工产品、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编制。
《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早在一九七六年,冶金部标准所曾制订了GB/T 340-1976 《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标准。
随着GB/T 16474-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 18035-2000《贵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等标准的实施,该标准即被废止,铜及铜合金牌号等于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进行标示,无方法标准可循。
因此,制订本标准显得尤为迫切。
根据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中色协综字[2010]015号文件《关于下达200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了标准制定任务,其中附件1《200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第3项(项目序号为20091865-T-610)《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制定。
标准制定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由中铝洛铜相关部门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制定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牌号表示方法部分参照了已作废的国家标准GB/T 340-1976 《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代号表示方法部分修改采用了美国ASTM E527-2003《金属及合金编号规定(UNS)》进行了制订。
二、编制原则目前,国内外的一些重要的领域对材料的牌号基本都制订有相关标准。
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差别很大。
就铜产品而言,在我国应用最多的国家级标准有以下九类:1、中国(GB);2、国际标准(ISO);3、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4、日本国工业标准(JIS);5、俄罗斯标准(ΓOCT);6、英国国家标准(BS);7、德国国家标准(DIN);8、法国国家标准(NF);9、欧共体(欧盟)标准(EN)。
中国有色金属牌号和状态

中国有色金属牌号和状态牌号是对产品的命名,是用来识别产品的名称、符号、代号或它们的组合,一般应尽可能直观地显示产品的类别、品种、状能或性能等。
状态表明金属或合金经受各种方式的加工和热处理之后具有物理和(或)力学性能的特征状况。
有色金属材料或牌号和状态的表示方法有其一定的规律。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日渐广泛,涉及有色金属牌号和状态的情况日益增多,现将中国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关于有色金属材料牌号和状态的表示方法说明如下。
中国有色金属料材牌号表示方法1. 总则在编制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的牌号、代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编写产品技术标准时,所涉及的产品牌号、合金代号等必须按国家标准GB340-76『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的规定表示和编写。
GB340-76未规定的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的牌号、代号,应根据该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编制,并报标准主管部门审核。
2.产品牌号的命名,以代号字头或元素符号后的成分数字或顺序号结合产品类别或组别名称表示。
3.产品代号,采用GB340-76规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见表1、表2)、化学元素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法表示。
采用的汉语拼音字母,原则上只取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
若这个字母与另一个符号重复时,则取第一个汉语拼音的第二个字母(或第三个字母),或者同时取前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4.产品的统称(如铝材、铜材)、类别(如黄铜、青铜)以及产品标记中的品种(如板、管、棒、线、带、箔等),均用汉字表示。
表1: 常用金属、合金名称及其汉语拼音字母的代号铜铜tong T 大写铝铝lu L 大写镁镁mei M 大写镍镍nie N 大写黄铜黄huang H 大写青铜青qing Q 大写白铜白bai B 大写钛及钛合金钛tai T 大写表2: 专用金属、合金名称及其汉语拼音字母的代号名称采用的汉字及汉语拼音采用代号字体汉字汉语拼音防锈铝铝、防lu fang LF 大写锻铝铝、锻lu duan LD 大写硬铝铝、硬lu ying LY 大写超硬铝铝、超lu chao LC 大写特殊铝铝、特lu te LT 大写硬焊焊铝铝、lu qian LQ 大写无氧铜铜、无tong wu TU 大写金属粉末粉fen F 大写喷铝粉粉、铝、喷fen lu pen FLP 大写涂料铝粉粉、铝、涂fen lu tu FLU 大写细铝粉粉、铝、细fen lu xi FLX 大写特细铝粉粉、铝、特fen lu te FLT 大写炼铜、化工用铝粉粉、铝、钢fen lu gang FLG 大写镁粉粉、镁fen mei FM 大写铝镁粉粉、铝、镁fen lu mei FLM 大写镁合金(变形加工用) 镁、变mei bian MB 大写焊料合金焊、料han liao Hi H大写i小写阳极镍镍、阳nie yang NY 大写电池锌板锌、电xin dian XD 大写印刷合金印yin I 大写印刷锌板锌、印xin yin XI 大写稀土稀土xitu Xt1 X大写t小写钨钴硬质合金硬、钴ying gu YG 大写钨钛钴硬质合金硬、钛ying tai YT 大写铸造碳化钨硬、铸ying zhu YZ 大写碳化钛(铁)镍钼硬质合金硬、镍ying nie YN 大写多用途(万能)硬质合金硬、万ying wan YW 大写铜结硬质合金硬、结ying jie YE 大写注:1稀土代号X1于1987年6月1日起正式改用RE表示。
铜及铜合金分类及产品牌号表示方法精编

铜及铜合金分类及产品牌号表示方法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一、纯铜纯铜是玫瑰红色金属,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呈紫色,故工业纯铜常称紫铜或电解铜。
密度为8-9g/cm3,熔点1083°C。
纯铜导电性很好,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等;导热性好,常用来制造须防磁性干扰的磁学仪器、仪表,如罗盘、航空仪表等;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可制成管、棒、线、条、带、板、箔等铜材。
纯铜产品有冶炼品及加工品两种。
分别见表6和表7。
表6冶炼铜的牌号、成分及用途表7加工铜的组别、牌号及成分二、铜合金(1)黄铜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
最简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称为简单黄铜或普通黄铜。
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
黄铜中锌的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较高,塑性稍低。
工业中采用的黄铜含锌量不超过45%,含锌量再高将会产生脆性,使合金性能变坏。
为了改善黄铜的某种性能,在一元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黄铜称为特殊黄铜。
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铝、锡、铅、锰、铁与镍等。
在黄铜中加铝能提高黄铜的屈服强度和抗腐蚀性,稍降低塑性。
含铝小于4%的黄铜具有良好的加工、铸造等综合性能。
在黄铜中加1%的锡能显着改善黄铜的抗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的能力,因此称为“海军黄铜”。
锡还能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
黄铜加铅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铅对黄铜的强度影响不大。
锰黄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蚀性;在锰黄铜中加铝,还可以改善它的性能,得到表面光洁的铸件。
黄铜可分为铸造和压力加工两类产品。
常用加工黄铜的化学成分,见表8。
表8常用加工黄铜的化学成分青铜青铜是历史上应用最早的一种合金,原指铜锡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故称青铜。
为了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大部分青铜内还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如铅、锌、磷等。
由于锡是一种稀缺元素,所以工业上还使用许多不含锡的无锡青铜,它们不仅价格便宜,还具有所需要的特种性能。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板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其中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项目表中23-29项《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由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的国家标准的水平,我们查阅了许多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欧盟的EN 标准、日本JIS标准和ISO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国家标准GB/T 2040-2002《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44-1980《镉青铜板》﹑GB/T 2045-1980《铬青铜板》﹑GB/T 2046-1980《锰青铜板》﹑GB/T 2047-1989《硅青铜板》﹑GB/T 2049-1980《锡锌铅青铜板》、GB/T 2052-1980《锰白铜板》﹑GB/T 2531-1981《热交换固定板用黄铜板》八个板材标准进行了综合修订。
通过对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决定修改采用欧盟标准EN1652《铜及铜合金-厚板、薄板、带和片的一般要求》进行编制。
本次修订的标准与原标准、JIS标准的对比结果如下:一、本次标准的修订与原标准相比进行了如下改动:1.纯铜类(T2、T3、TP1、TP2、TU1、TU2)黄铜类(H96、H90、H85、H80、H70、H68、H65)力学性能等同采用EN1652,锡青铜类(QSn4-0.3、QSn6.5-0.1、 QSn 8-0.3)力学性能修改采用EN1652,其它牌号的要求按原国标执行。
2.纯铜类板材取消了1/4硬(Y4)状态,增加了特硬态(T)。
3.黄铜类板材增加了H85牌号(状态为M、Y2、Y、T),H96黄铜增加了半硬态(Y2),H80黄铜增加了半硬态(Y2)和特硬态(T),H65、H68、H70机械性能指标单列,H65、H68、H70取消了1/4硬(Y4)状态,H65增加了弹硬态(T1)。
锻造铸造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

锻造和铸造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ASTMB601 -01翻译:校正:2004 年1月16日1.概括本技术标准是对于铜及铜合金-加工和锻造状态分类的表示方法。
状态表记是依据产品生产过程和对产质量量的综合影响进行分类的。
本标准不是对于铜及铜合金产品的标准。
状态的性能要求在各产品的技术标准中给出。
2.参照文件ASTM 标准:B846铍及铍合金术语标准3.术语相关铜及铜合金的术语拜见标准B846。
4.意义和用法意义--铜及铜合金产品状态采纳字母和数字混淆的表示方法。
用法--字母和数字混淆来表示产品的状态用于技术标准和数据公布中。
4.2.1 字母表示生产产品的一种加工过程。
如“H”表示采纳冷加工。
注 1-这些字母常常与其余产品的状态表示方法同样。
5.状态分类退火态, O -经过退火方法生产的以知足机械性能要求的状态。
退火态, OS-经过退火方法生产的以知足标准或特别晶粒度要求的状态。
加工态,M -经过铸件的初加工和热加工以及其余控制方法生产的产品的状态。
冷加工态, H-经过控制冷加工的程度生产的状态。
冷加工(拉拔),除去应力状态,HR-经过控制冷加工的程度和随后的应力除去而生产的状态。
5.5.1 定制加强状态, HT-经过控制冷加工的程度和随后的热办理而生产的状态。
热办理状态, T-鉴于热办理和随后的迅速冷却的状态。
5.6.1 淬火-硬化状态, TQ-淬火-硬化办理生产的状态。
5.6.2 固溶热办理状态, TB-经过固溶热办理积淀硬化或拐点硬化生产的状态。
5.6.3 固溶热办理和冷加工状态,TD-经过控制固溶热办理积淀硬化或拐点硬化合金的冷加工程度而生产的状态。
5.6.4 积淀热办理状态, TF-经过积淀硬化合金的积淀热办理生产的状态。
5.6.5 拐点热办理状态,TX-经过拐点硬化合金的拐点热办理而生产的状态。
5.6.6 冷加工和积淀热办理状态,TH-用已经进行固溶热办理,冷加工和沉淀热办理的合金生产的状态。
国家标准《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带材》编制说明(征求意见)

《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带材》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目前,我国家用快速热水器发展很快,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等品种繁多,其核心结构热交换器(俗称水箱)的需求量也不断扩大。
热交换器的结构主要包括外壳、热交换片和进出水管,其中外壳和热交换片为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带材,要求其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冲深性能、耐腐蚀性等。
目前,国内生产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带材的厂家逐渐增多。
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17】1号文件《关于转发2017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定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附件1《2017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48项(项目编号20161869-T-610)《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带材》国家标准,由富威科技(吴江)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计划要求本标准于2018年完成。
2、主要工作过程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富威科技(吴江)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通过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主要用户的技术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1、标准编制原则1)符合性原则: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且符合TCS2009《中国标准编写模板》国家标准的电子文本要求;2)先进性和适用性原则:标准由国内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带材生产厂家联合制定,反映了国内生产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便于生产,易于应用;3)创新性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此标准用于生产热交换器壳体及散热片铜带,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热交换器产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