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h13模具钢热处理

H13模具钢的热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预热处理:H13钢在制造过程中已经经过了退火处理,因此通常不需要再进行退火。
但如果需要进行改锻或者破坏了原来的组织和性能,增加了锻造应力,就需要重新进行退火处理。
等温球化退火工艺为:860~890℃加热保温2h,降温到740~760℃等温4h,炉冷到500℃左右出炉。
淬火处理:H13钢的淬火加热应进行两次预热(600~650℃,800~850℃),以减少加热过程产生热应力。
淬火温度通常为790℃左右,预热时间为5~15分钟,保温时间根据模具尺寸而定。
淬火介质可以选择油、水或者盐浴等,淬火后应立即回火,以减少开裂的风险。
回火处理:H13钢的回火温度一般在540~620℃范围内,回火时间根据模具的厚度和所需硬度而定。
通常,回火后的空冷时间为1~2小时,冷却后进行硬度检测和组织观察。
如果需要进行二次硬化峰处理,需要在500℃左右进行回火。
总的来说,H13模具钢的热处理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模具的使用条件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模具钢热处理加硬的原理

模具钢热处理加硬的原理
模具钢热处理加硬的原理是利用高温加热将钢材的晶体结构进行改变,从而使其硬度和耐磨性得到提高。
具体的原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在高温下对模具钢进行淬火处理。
将钢材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通常是800~950),使晶体结构发生相变,从晶格体转变为奥氏体。
该过程被称为奥氏体化。
2. 然后,将奥氏体钢材快速冷却。
将加热后的钢材迅速浸入水或油中,使温度迅速下降,从而迫使晶体结构在非平衡状态下保持,形成马氏体。
马氏体具有高硬度和脆性。
3. 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模具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还可以进行回火处理。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至较低温度,使马氏体部分转变为回火组织。
回火可以减轻马氏体的脆性,提高钢材的韧性。
回火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材料和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的热处理过程,模具钢的晶体结构得到了调整,从而使其硬度和耐磨性得到了提高。
模具钢的热处理

模具钢的热处理1.引言模具钢是一种用于制造模具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而模具钢的热处理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工艺之一。
本文将介绍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淬火、回火和预硬化等处理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2.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2.1 淬火淬火是模具钢热处理中最重要的工艺环节之一。
淬火能够使模具钢迅速冷却到室温以下,使其获得高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能。
淬火的条件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介质的选择。
加热温度决定了模具钢的组织和硬化深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则决定了淬火效果的好坏。
2.2 回火淬火后的模具钢通常会出现大量的残余应力和脆性,为了消除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回火处理。
回火可以改善模具钢的韧性和延展性,使其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回火温度和时间的选择是影响回火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回火温度越高,韧性越好,但硬度会相应降低。
2.3 预硬化预硬化是一种特殊的热处理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模具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预硬化的目的是使模具钢在切削前达到一定的硬度,以提高切削效率和降低切削成本。
预硬化的温度通常较低,但时间较长,以保证钢材的组织细致均匀。
3.模具钢的热处理影响因素3.1 材料成分模具钢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其热处理效果。
高碳含量的模具钢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韧性较差。
合理调整模具钢的成分可以使其具备理想的硬度和韧性。
3.2 加热温度加热温度是影响模具钢热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的加热温度会导致组织异常粗大,从而影响硬度和韧性的平衡,而过低的加热温度又会导致淬火效果不佳。
3.3 冷却速度淬火的冷却速度直接影响了模具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冷却速度过慢时,钢材的组织细密度低,硬度不够;而冷却速度过快则容易产生裂纹和变形。
3.4 回火温度和时间回火温度和时间的选择是影响模具钢回火效果的关键因素。
过高的回火温度和时间会导致模具钢变软,而过低则无法消除淬火时的残余应力和脆性。
4.结论模具钢的热处理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模具钢热处理工艺

模具钢热处理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模具钢热处理工艺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模具钢啊,就好比是一位武林高手,而热处理工艺呢,那就是让这位高手武功更上一层楼的秘籍!通过热处理,模具钢就能变得更强、更硬、更耐用。
想象一下,模具钢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热处理就是那巧夺天工的雕琢过程。
把它放进热处理的“火炉”里,经过一番锤炼,出来的时候可就大不一样啦!这热处理工艺里啊,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等。
退火就像是让模具钢放松一下,消除它的内应力,让它变得温顺一些。
正火呢,则像是给模具钢来一场热身运动,让它精神抖擞。
淬火可就厉害了,那简直是给模具钢来了一次“淬火重生”,让它瞬间变得坚硬无比。
而回火呢,就像是给刚刚经过淬火的模具钢来个安抚,让它别太“硬过头”了。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步骤,每一步都得恰到好处才行。
就像做饭一样,火候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
要是退火没做好,那模具钢可能就会有隐患;淬火过头了,说不定就容易开裂。
咱就说,这模具钢热处理工艺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魔术师一样,能把普通的模具钢变得神奇无比。
在实际操作中,可得小心谨慎。
温度要控制好,时间也要把握准。
就跟跳舞似的,节奏不能乱。
而且,不同的模具钢还有不同的脾气呢,得根据它们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
比如说,有些模具钢就像个急性子,淬火的时候温度就得高一些;有些则像个慢性子,得慢慢热处理。
你要是不了解它们的脾气,那可就容易出问题啦!还有啊,这热处理的设备也很重要。
就跟战士的武器一样,得精良才行。
要是设备不靠谱,那可就没法保证热处理的效果啦!总之啊,模具钢热处理工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咱认真对待,掌握好技巧,就能让模具钢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工艺,它可是模具制造的关键环节呢!这不就是那句老话说得好嘛,“慢工出细活”,咱得有耐心,有细心,才能把这模具钢热处理工艺做好,让我们的模具更耐用,更可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模具钢热处理

模具钢热处理热处理是利用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促使金属内部组织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各种机械性能,如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的一种工艺过程。
通常,模具的使用寿命及其制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热处理的质量。
因此,在模具制造中,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和提高热处理技术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模具钢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1、退火在模具制造过程中,模具零件一般都要锻造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毛坯,为了进一步对毛坯进行机械加工,必须要经过退火处理,以消除其锻造应力和加工硬化现象,并为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退火的工艺方法是首先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某一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工件随炉一起极缓慢冷却,一保证能得到稳定的结构。
根据模具材料、退火后的组织性能要求,退火工艺可分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等。
在实际应用中,退火常按其目的来分类,如球化退火、扩散退火、消除应力退火和再结晶退火等。
2、正火正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冷作、锻造或急冷时产生的内应力,细化高温过热时生成的粗大组织,改善力学性能。
对于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正火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含碳量低于0.45%的碳钢,可用正火代替退火;正火对模具制造来讲,主要用于球化退火前的预先热处理。
3、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件的硬度、耐磨性和其他力学性能。
淬火是模具制造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热处理工序。
如凸模与凹模都要经过淬火处理,使其硬度提高,以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和耐用度。
淬火的方法是把工件加热到淬火温度以上某一温度,经保温后,置入冷却介质(水、油或盐液)中,以极快的速度(即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而获得马氏体组织。
4、回火淬火钢件加热到低于A1于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冷却的工艺称回火。
回火有两种目的:一是改变淬火组织,得到一定的强度、韧性的配合;二是为了消除淬火应力和回火中的组织转变应力。
模具淬火后,应马上进行回火,以提高钢的韧性和增加耐用度。
冷锻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

冷锻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冷锻模具钢是一种常见的工具钢材料,具有优良的韧性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行业。
对冷锻模具钢进行热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磨性,增强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从冷锻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入手,探讨其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冷锻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过程。
首先是加热过程,其目的是将冷锻模具钢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使其达到相应的组织状态。
加热温度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钢种和工艺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加热温度应控制在临界温度以上,以确保钢材达到奥氏体区域。
过高的加热温度会导致钢材晶粒长大、晶格结构不稳定,影响钢材的性能。
加热完成后,需要保温一段时间,使钢材内部的温度均匀分布,晶粒进一步长大,达到稳定的组织状态。
保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钢材的尺寸和材质,一般为几十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保温温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来确定,以保证钢材的组织和性能稳定。
保温完成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使钢材快速冷却至室温或低温状态。
冷却的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水淬、油淬和风淬等。
不同的冷却方式会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水淬冷却速度最快,可以得到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容易产生裂纹和变形;油淬冷却速度适中,能够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但硬度和耐磨性相对较低;风淬冷却速度较慢,能够得到较好的韧性和耐冲击性能,但硬度和耐磨性相对较低。
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需要综合考虑钢材的具体要求和工艺条件。
除了上述基本的热处理过程,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淬火、回火等附加处理,以进一步调整钢材的组织和性能。
淬火是将加热保温后的钢材迅速冷却至室温以下,以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回火是在淬火后将钢材加热至适当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使其组织发生相应的变化,以获得较好的韧性和耐冲击性。
在进行冷锻模具钢的热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操作要点。
首先是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保证钢材达到要求的组织状态。
其次是保证保温温度和时间的准确性,以确保钢材的组织和性能稳定。
热作模具钢热处理

热作模具钢热处理
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主要包括预热处理、球化退火、淬火和回火等步骤。
1. 预热处理:为了使工件在加热过程中均匀地膨胀和收缩,减少开裂,通常需要将工件预热至700~800℃。
2. 球化退火:通过将工件加热至略高于钢的AC1点,使其完全奥氏体化,然后以缓慢冷却速度(通常是随炉冷却)冷却,可使其组织转变成均匀的球状珠光体,以消除加工应力、提高模具韧性及抗蚀性,适用于以减小零件变形及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主要目的退火工艺。
3. 淬火:目的是为了使热作模具钢的钢的显微组织转变为马氏体,并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
淬火温度通常选择在钢的AC3或略高于AC3的某一温度。
然后将模具缓慢冷却至200℃左右出炉,可使模具表面上的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从而提高其硬度及耐磨性。
4.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模具加热到低于AC1的温度,以消除或减少淬火引起的内应力,并使钢的组织趋于稳定。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回火温度和时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模具钢的热处理

模具钢的热处理模具钢材是目前增长速度比较快的行业之一,主要原因是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处于一个高峰期,各种模具钢材性能北欧不断在改进,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
而模具钢热处理的过程是决定模具钢性能的关键环节。
1.模具钢热处理是把金属材料在固态范围内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一种工艺。
由热作模具钢和冷作模具钢的性能差异可以看出不同的模具钢,需要的热处理条件是不一样的。
2.模具钢热处理有几下几种工艺:(1)退火:将金属或合金的材料加热到相变或部分相变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
(2)正火:将钢加热到完全相变以上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
(3)淬火:将钢加热到相变或部分相变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
(4)回火:将经过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相变温度以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
(5)调质处理:将钢件淬火,随之进行高温回火。
(6)表面热处理:改变模具钢表面组织或化学成分,以其改面表面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表面热处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面淬火回火热处理,另一类是化学热处理,其硬度检验方法如下:1.表面淬火回火热处理表面淬火回火热处理常用感应加热或火焰加热的方式进行。
主要参数是表面硬度、局部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
硬度检测可采用维氏硬度计,也可采用洛氏或表面洛氏硬度计。
维氏、洛氏和表面洛氏三种硬度值可以方便地进行相互换算,转换成标准、图纸或用户需要的硬度值。
表面淬火时,热作模具钢性能要求要比较耐高温,淬火温度会高些,冷作模具钢通常要求有较高的硬度。
2.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使工件表面渗入一种或几种化学元素的原子,从而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一种处理方式。
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工件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而工件的芯部又具有高的强韧性。
化学热处理工件的表面硬度检测与表面淬火热处理工件的硬度检测相近,都可以用维氏硬度计、表面洛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来检测,只是渗氮厚的厚度较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4)正火用于细化过热钢的晶粒和消除网状渗碳体。 •5)调质处理用于提高切削加工性,改善工件表面 • 粗糙度 •(2)淬火 以获取淬火马氏体,使模具具有高硬度 • 和耐磨性。 •(3)回火 以改善力学性能,消除淬火应力。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2.高耐磨性热作模具钢的应用 •8Cr3主要用于工作温度不太高,但要求高耐磨性的热切边、 平锻等模具。目前,这种钢已逐渐为其它高合金钢所代替。
•3Cr3Mo3W2V(HM1)钢具有较高的热强性、热疲劳性能和 良好的耐磨性。淬火范围较宽,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回火稳 定性和加工性,适于制造镦模、压力机锻造等热作模具。
•5Cr4W5Mo2V(RM2)钢具有较高的热硬性、高温硬度和较 高的耐磨性,适于制造小型精锻模、平锻模、热冲模和热 挤压模具、热切边模、辊锻模等,使用寿命高。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第三节 塑料模具钢的热处 理
•一、非合金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及应用 •对于要求不高的小型的热塑性塑料模具 ,常用45、50等 •要改善钢材的切削加工性能,需要进行退火处理 •对形状比较简单的、小型的热固性塑料模具 •采用T7、T8、T10、T12等碳素工具钢制造 ,球化退火处理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2.渗碳型塑料模具钢的应用
•20Cr钢多用于制造中、小型塑料模具。
•12CrNi3A钢主要用于冷挤压成型的形状复杂的浅型腔塑料模具, 也可用来制造大、中型切削加工成型的塑料模具。 •三、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及应用 •1.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
•3Cr2Mo(P20) •退火:850℃加热,保温2~4h。等温温度720℃,保温4~6h, 炉冷至500℃,出炉空冷。 •淬火温度:860~870℃加热油淬,540~580℃回火。预硬态硬 度为30~35HRC。 •化学热处理:P20钢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及一定的韧度,可以进 行渗碳,渗碳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65HRC,具有较高的热硬度及 耐磨性。
•返回
•二、低合金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及应用 •1.低合金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 • 常用的低合金冷作模具钢有:CrWMn、9Mn2V、 • Cr2、9SiCr等。 • 常用低合金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过程: •(1)预先热处理 •1)锻压后退火。 •2)高温回火用于消除冷加工变形后的冷作硬化及 • 残余应力。 •3) 正火用于细化过热钢的晶粒和消除网状渗碳体。 •4)调质处理用于提高切削加工性,改善工件表面 • 粗糙度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返回
•5Cr4W5Mo2V(RM-2)钢 •退火:加热温度870℃,等温温度730℃,炉冷到500℃以 下出炉空冷。 •淬火及回火:1130℃淬火并于不同温度后的硬度见表4-8 所示。当550℃回火出现二次硬化峰值,700℃回火时仍保 持40.5HRC的硬度。淬火温度超过1150℃时晶粒会明显增 大,超过1200℃时显著增大。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三、高合金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及应用
常用高速钢热处理过程: 1.预先热处理:
锻压后退火用以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 善切削加工性,也为淬火作准备。 2.淬火:提高模具硬度和耐磨性。 3.回火:改善力学性能,消除淬火应力。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6W6Mo5Cr4V钢锻后退火时可采用普通退火或等温 退火。常用的锻后等温退火工艺如图4-1所示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返回
•2.非合金冷作模具钢的应用 • T8A钢多用于制造切削刃口在工作时不变热的工 具、模具。如加工木材的铣刀、园锯片,鏨、铆钉冲 模、冲头等。
• T12钢适合制造不受冲击、切削速度不高、对韧 度要求不高的工具、模具。如机床用刀具以及断面尺 寸小的冷切边模、凸模等。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4CrMnSiMoV 退火:等温退火加热温度840~860℃,等温温度 700~720℃。 淬火:大型锻模淬火湿度870~900℃,中小型锻 模淬火温度900~930℃。 回火:大型锻模回火温度620~660℃,硬度38~ 42HRC;中型锻模回火温度610~630℃,硬度4144HRC;小型锻模回火温度470~61O℃,硬度 44~49HRC。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3Cr2W8V钢 退火:等温退火的加热温度为840—880℃,等温温度 为720-740℃,退火硬度不大于241HBS。
淬火及回火:为了提高模具的强韧性,可以采用高温 淬火加高温回火工艺,即1140-1150℃淬火,650— 680℃回火,适用于承受动载荷较小的模具。对于在 动载荷下工作的小模具或大型模具,可选用1050— 1l00℃常规淬火工艺,油淬硬度为50-54HRC,550650℃回火两次,每次2h,回火后硬度为40-50HRC。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高速钢的应用 W18Cr4V钢具有较高的硬度、红硬性及高温硬度,且热
处理范围宽、淬火不易过热。广泛用于制造刀具和承受高负 荷的冷作模具;但制造冷挤压凸模,有时显得硬度不足。
对于要求更高的凸模则可采用W6Mo5Cr4V2钢,其综合性 能优于W18Cr4V钢。
4Cr5MoSiV(H11) 退火:加热温度为880,等温温度为750℃,炉冷到500℃以下出
炉空冷,获得粒状珠光体组织,退火硬度为192~235HBS, 最好在可控气氛炉中进行。 淬火、回火:淬火时不需预热,可直接加热到1000~1020℃,油 淬或分级淬火,硬度约50~52HRC,经540~600℃回火, 模具硬度在40~50HRC范围内。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2)淬火 以获取淬火马氏体,使模具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 •(3)回火 以改善力学性能,消除淬火应力。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返回
2.低合金冷作模具钢的应用 CrWMn钢 主要用于制造工作时切削刃口快速变热、淬火时要求不变形的 工具和模具,如长铰刀、专用铣刀、板牙以及冷冲头(料厚小 于2mm)、轻载拉伸模、弯曲翻边模等。 9Mn2V钢 适于制造一般要求尺寸较小的冲模、冷压模、雕刻模、落料模 等。 Cr2钢 适于制造量具、拉丝模、冷镦模等。 7CrSiMnMoV钢 由于该钢种热处理变形小,强度高、韧性好,适于制造尺寸大、 截面厚,淬火变形小,强韧性要求较高的模具。如落料模、凸 模切边模、压形模、拉伸模、冷镦模等。 9SiCr钢 通常用于制造形状复杂、变形小、耐磨性要求高的低速切削刃 具和冷冲裁模、打印模等。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 二、渗碳型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及应用 • 1.渗碳型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 • 渗碳型塑料模具钢的含碳量一般都在0.1%-0.25%范围
内 • 常用渗碳型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过程: • (1)锻压后退火。 • (2)正火 用以改善切削加工性。 • (3)渗碳 提高表面层含碳量。 • (4)淬火 提高模具硬度和耐磨性。 • (5)低温回火 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2.高韧性热作模具钢的应用
5CrNiMo是目前国内用量较大的锻模钢,通用性强、 大、中、小型模块,深、浅型的模块均用5CrNiMo钢。由 于5CrNiMo及新钢种的研制成功,5CrNiMo 应用范围在逐 渐缩小。由于该钢淬透性好,更适合用于大批量生产的 大、中型模块。
5CrMnMo适用于制造要求较高强度和耐磨性,而韧性 要求不甚高时的各种中、小型锤锻模具及部分压力机模 块,也可用于工作温度低于500℃的其他小型热作模具。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三、高耐磨性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及应用 •1.高耐磨性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 •常用钢号8Cr3、3Cr3Mo3W2V、5Cr4W5Mo2V •8Cr3钢 •退火:加热温度780~800℃,退火硬度≤255HBS。 •淬火及回火:淬火温度820~840℃,油冷到150~200℃出 油,立即回火。回火温度480~520℃,硬度40~45HRC。 •3Cr3Mo3W2V(HM1) •球化退火加热温度870~880℃,等温温度730~740℃,炉 冷至500℃出炉。淬火加热温度1060~1130℃,油冷。回火 温度620~650℃,保温2h,回火2次。经上述工艺处理后, 模具硬度46~51HRC。盐浴炉处理的凹模寿命达到2860次, 真空热处理后达4400次。
4CrMnSiMoV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良好的 冲击韧度和高温性能,淬透性高。适用于大、中型锻模,
也可用于中、小型锻模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二、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及应用 1.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 常用钢号有4Cr5MoSiV(H11)、3Cr2W8V、Cr5MoSiV1(H13)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应用
•常用于制造大、中型和精密的塑料模具,如制造电视机、大型 收录机的外壳及洗衣机面板盖等。 •四、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及应用 •1.时效硬化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 •时效硬化塑料模具钢在固溶硬化后变软(一般28-34HRC)可 进行切削加工,待冷加工成型后进行时效处理,可获得很高的 综合力学性能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基本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进行固溶处理 •第二步进行时效处理
第四章模具钢的热处理
•25CrNi3MoA • (1) 用作一般精密塑料模具 淬火加热温度880℃,空 冷或水冷淬火,淬火硬度48~50HRC,再经680℃,4~6h高 温回火,空冷或水冷,回火硬度22~23HRC,经机加工成形。 再经时效处理,时效温度520~540℃,保温6~8h,空冷, 时效硬度39~42HRC。再经研磨、抛光或光刻花纹后装配使 用。 • (2) 用于高精度塑料模具 淬火加热温度880℃,再 680℃高温回火,其余工艺同上。但在高温回火后对模具进 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再经650℃保温1h,消除加工后的残 留内应力,然后再进行精加工。 •2.时效硬化塑料模具钢的应用 •25CrNi3MoA多用于制造复杂、高精度的塑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