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环境遥感研究
利用HJ-1B星热红外遥感图像研究城市热岛效应

利用HJ-1B星热红外遥感图像研究城市热岛效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成为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城市热岛效应通常表现为城市区域高于周围农村地区的温度,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也伴随而来。
因此,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热红外遥感技术通过红外辐射测量被观测物体的表面温度来推断地表及其覆盖物的热状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中。
我国的HJ系列卫星拥有优越的热红外遥感能力,其中HJ-1B星通过搭载的三光谱扫描成像仪(IRS)可获得高分辨率的热红外遥感图像,为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17年7月上海市的HJ-1B星热红外遥感图像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了城市热岛的地域分布规律以及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空间特征。
首先,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将热红外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和分类,确定了上海市中心城区、郊区、农村以及水域等典型地物类型,并进一步计算出了每类地物的表面温度和温度统计特征。
其次,通过计算每类地物表面温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和梯度等统计参数,建立了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模型,并探究了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化进程、气候因素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热岛效应,平均表面温度高于周围农村区域约1-2摄氏度,且温度梯度较大。
此外,本文还发现城市规划的不合理性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和蔓延。
最后,针对上海市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包括加强对城市绿化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视,优化城市规划设计,减少建筑热损失等。
总之,利用HJ-1B星热红外遥感图像能够有效地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探讨城市化进程和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城市规划及环境保护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除了以上所述的研究,利用HJ-1B星热红外遥感图像还可以深入探讨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内部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沈阳城区热岛效应遥感信息提取与分析

沈阳城区热岛效应遥感信息提取与分析摘要: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温差现象,能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因其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可比拟的宏观性、多波段性及多时相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热岛的研究,并成为环境科学的一个新热点。
本文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对不同年代沈阳城区热岛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选用1989年、2002年、2006年、2007年4个年份的美国陆地卫星数据,主要利用erdas软件实现图像处理、建模、计算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989年到2007年沈阳市植被覆盖有所上升,与之相对应的地区地表温度较低。
热岛现象多分布在植被覆盖较少地区,其中沈阳市大东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和铁西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热岛效应。
由此可针对不同地区提出相应的热岛效应缓解策略。
关键词:遥感技术;城市热岛效应;地表亮温;植被覆盖指数(ndvi)abstract: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is a temperature phenomena that city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surrounding suburbs temperature. it can seriously affect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called 3s).itis widely used on the study of urban heat island and becoming a new hot spo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because it is broader and has more multi-band and temporal nature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 satellite images from landsat system for four dates in 1989, 2002, 2006 and 2007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ver shenyang city. the image datas were mainly processed by software of erdas imagine in this stud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getation cover increasing in shenyang 1989 to 2007, corresponding to the regio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is lower. heat island phenomenon scattered in the areas with less vegetation cover. dadong district, shenhe district, huanggu district, heping district and the district of west in shenyang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heat island effect. therefore we can propose appropriate tactics to help relieve heat island effect for different regions. keyword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surfac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ndvi中图分类号:tp7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1]。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环境监测技术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环境监测技术在当今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时代,城市热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居民的生活质量、能源消耗以及生态平衡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环境监测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全面且非接触式的手段,为我们深入了解城市热环境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不直接接触被观测对象,而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进而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以获取有用的数据和知识。
在城市热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凭借其大范围、多波段、高时效等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遥感技术用于城市热环境监测的原理主要基于物体的热辐射特性。
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射出不同强度和波长的电磁波,通过遥感传感器可以捕捉到这些热辐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
常见的遥感数据源包括卫星遥感数据和航空遥感数据。
卫星遥感数据,如 Landsat 系列、MODIS 等,具有覆盖范围广、重访周期短的特点,能够提供宏观尺度上的城市热环境信息。
而航空遥感数据则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更精细地捕捉城市局部区域的热环境特征。
在获取了遥感数据之后,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是辐射定标和几何校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空间一致性。
然后,通过反演算法计算地表温度,这是城市热环境监测中的关键指标。
常用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有单通道算法、分裂窗算法等。
这些算法基于不同的物理模型和假设,适用于不同的遥感数据和研究区域。
除了地表温度,还可以通过遥感数据提取其他与城市热环境相关的参数,如植被覆盖度、建筑密度、水体分布等。
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往往能够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而建筑密集、缺乏绿化的区域则更容易形成高温区。
水体具有较大的比热容,能够吸收和储存热量,对周边热环境起到调节作用。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环境监测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根据热环境监测结果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将高温区域规划为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以改善城市的通风和散热条件。
基于现代遥感技术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综述

Huabei Natural Resources1 城市热岛效应特点1818年英国气候学家LukeHoward 发现伦敦市中心区的温度明显高于市郊区的现象。
1958年,Manley 首次将这种城区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命名为“城市热岛效应”。
系统监测表明,城市热岛中心的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1℃左右,最高可达6℃以上。
近年来,城市热岛效应问题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及相关领域一个热点课题。
尤其在当前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更显重要。
1.1 城市热岛效应存在的普遍性城市热岛效应的内在原因是城市规模的扩张以及下垫面[1]性质的改变。
城市热岛效应已经影响到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等。
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使得城市区域内的夏季[2]更加酷热。
如兰州城区地表平均温度高于郊区3℃;绵阳[3]城市平均热岛强度为0.64℃;南宁市热岛效应年变率达[4]1.64%。
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热岛效应则更为明显,如上海市城市热岛全年出现概率为87.8%,月平均热[5]岛强度值大于0.8℃。
换言之,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热岛效应现象。
1.2 城市热岛效应的增强性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热岛效应正在逐年增强,城市热岛效应以每年0.01℃增长,如我国珠江三角洲等城[6]市工业发达地区近10年平均每年温度增高0.04℃以上。
而从采暖度日与制冷度日看,21世纪初的前7年与1960年代相比,华东地区的年均采暖度日减少了7.1%,制冷度日[7]增加了16.7%,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增强。
1.3 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性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异常高温会加大人类患上心血管方面疾病的几率,如果一个人在极端的热浪中生存,并受到永久性的器官损害,他们就会有更大早期死亡的风险。
如2003年夏季的欧洲热浪造成约70000人死亡。
2010年莫斯科和俄罗斯西部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热浪,约55000人死亡。
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卫星遥感分析

监 督 分 类 法 对 西 安 市 影 像 进 行 土 地 利 用 / 盖 变 化 分 类 ;在 此 基 础 上 对 西 安 市 城 市 热 岛 的 空 间 分 覆 布 特 征 及 城 市 热 岛 与 土 地 利 用 / 盖 变 化 的关 系 进 行 研 究 。 果 表 明 : 安 市 城 区地 表 温度 明 显 比 覆 结 西 郊 区地 表 温 度 高 ,由市 中心 向外 呈 现地 表 温 度 逐 渐 降 低 的趋 势 。城 市 地 表 温 度 与 土地 利用 类 型 密 切 相关 ,不 同地 表 覆 盖 类 型 的地 表 温 度 差 异 显 著 ,城 市 用 地 和 裸 地 是 城 市 热 岛强 度 的 主要 贡 献 因 素 ,水 体 和 林 地 具 有 较 好 的 降 温 作 用 。 关 键 词 :L n st T a da M ;城 市 热 岛 ;土 地 利 用 / 盖 变 化 ;亮 度 温 度 E 覆
一 0 0 7 0 8 8 + 3 2, . 3 5 D . () 1
4 结 果 与 分 析
4 1 西安 市城 市热 岛空 间分布 特征 .
由图 1可 以看 出 ,西安市 城 区亮 度 温度 明显
其 次 把辐 射亮 度值转 化为亮 度 温度
T—K2 (n ( l + 1 ) / I / )。 () 2
3 亮 温 反 演 及 土 地 利 用 / 盖 的 关 系 研 究 覆 3 1 亮 温反 演 .
计算得 到 西安市 夏 季城 区亮 温分 布结果 ( 见
图 1。 )
TM/ T E M 的 热 红 外 波 段 接 收 的 是 与地 表
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监测研究

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监测研究一、引言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在夜间气温上升的现象,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城市中充满了大量的建筑、车辆和人口等热源,而同时,城市还存在着较多的水泥路面和建筑物表面,它们具有较高的吸热能力和较低的反射率,因此,城市地区在夜间辐射散热能力较弱,温度升高形成了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而且还对城市的环境、气候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准确监测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和发展趋势就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热岛效应监测的研究现状和方法。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监测指标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日照、云量、湿度、风向等,因此,进行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
1.地表温度地表温度是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最为常用的指标之一。
地表温度是指观测的地表温度,一般使用亮温计、红外线遥感等方法进行监测。
由于城市地表多为水泥、沥青等高反射材料,因此地表温度较高,由此形成的高温区域便构成了城市热岛。
2.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是反映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之一。
城市中的植被覆盖率往往较低,而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局部的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热舒适度指数热舒适度指数是用于刻画人体感受热环境的指标,其值取决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因素。
较高的热舒适度指数往往意味着较强的热不适。
三、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监测方法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热岛效应监测已成为一种有力的手段。
目前,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监测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单波段反演法单波段反演法是基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数据的监测方法,主要利用亮温计测量出地表的温度,再通过热力学原理计算得到区域的热岛强度和范围。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精度较低,仅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地区。
2.多波段反演法多波段反演法是基于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数据的监测方法,可以测量不同光谱波段下的地表温度,精度更高,适合于更为复杂的城市地区监测。
基于遥感的城市生态修复研究

基于遥感的城市生态修复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一系列生态问题,如绿地减少、水体污染、热岛效应加剧等。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生态修复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宏观的监测手段,为城市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
一、城市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域,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生态平衡被打破,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修复旨在恢复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其自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遥感技术在城市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多时相的地表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水体分布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地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动态变化,为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数据。
例如,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清晰地识别城市中的绿地斑块、破碎化程度以及植被的生长状况。
同时,多光谱遥感数据可以用于监测水体的水质和富营养化程度,为水体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二)生态问题的诊断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发现城市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如土壤侵蚀、生态廊道断裂、热岛效应严重等。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对生态问题的空间分布和影响范围进行定量评估,为制定针对性的修复方案提供支持。
(三)修复效果的评估在城市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遥感技术可以对修复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比修复前后的遥感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到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如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水体质量的改善、热岛效应的缓解等。
这有助于及时调整修复策略,确保修复目标的实现。
三、基于遥感的城市生态修复研究方法(一)数据获取与预处理首先需要获取合适的遥感数据,包括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
10.2--城市热岛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技术导则试行_1980069598284405

附件城市热岛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技术导则(试行)2019年8月编写说明本导则规定了城市热岛卫星遥感监测评估的相关技术要求,为城市热岛卫星遥感监测评估的技术方法、指标体系、专题图制作、报告编写提供依据。
本导则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委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市气象局组织编写。
本导则的修改和解释权归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本导则主要编写人员:韩秀珍、栾庆祖、徐榕焓、王慧芳、刘诚、刘勇洪、权维俊、张硕、郭锐、宋巧云。
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1)2.术语及符号 (1)3.城市热岛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技术流程 (2)4.城市热岛卫星遥感监测 (4)4.1地表温度(LST)反演 (4)4.1.1 FY-3D星MERSI-II 250米地表温度分裂窗反演算法 (4)4.1.2 FY-3B星VIRR 1000米地表温度分裂窗反演算法 (4)4.1.3 FY-3A/B/C星MERSI 250米单通道地表温度反演算法 (4)4.2城市地表高温监测 (4)4.3城市热岛监测 (5)4.3.1 城市热岛监测指标 (5)4.3.2 郊区背景的划定方法 (5)5.城市热岛卫星遥感评估 (6)5.1区域城市热岛评估 (6)5.2时间序列热岛评估 (7)6.地表高温及城市热岛监测专题图制作 (8)6.1图要素及布局 (8)6.2参考附色 (10)6.3专题图规范引用文件 (11)7.城市热岛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报告编写 (12)7.1日尺度城市热岛监测评估报告 (12)7.2月/季/年尺度城市热岛监测评估报告 (12)附录A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利用MODTRAN得到大气校正所需参数 z MODTRAN4的运行由当前目录下的tape5文 件控制,tape5由一系列的CARDS(输入行)组 成, z 输入参数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控制运行参 数、传感器参数、大气参数、观测几何条件 和地表参量。 z 输出:透过率、辐射度
z 使用的是默认的大气廓线(Mid-Latitude Summer), 采取Aster的波段响应函数。计算的是大气辐射。 z 输入文件为tape5,输出结果为channels.out文件。
MODIS Evapotranspiration Project (MOD16)
z This MODIS evapotranspiration (蒸腾蒸发量 ET)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Penman-Monteith (P-M) equation. We incorporated surface stomatal resistance and vegetation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MODIS land products to estimate daily ET and potential ET (PET) which is then composited over an 8-day interval. z ET/PET ratio represents not only the "dryness" of the land surface but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 surface in terms of energy partitioning, which has a large influence on the local and region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地温反演验证试验初步设想(续)
——针对250米分辨率单通道地温反演
¾ 下垫面类型
北京地区:(1)定点观测:8个试验类型,分别为:柏油路、 水泥地、高覆盖农田、低覆盖农田、白地、沙地、草地、水体; (2)流动观测:马拉松沿线(从天安门到奥林匹克公园) 天津地区:定点观测,5个试验类型,分别为:城镇、农田、草 地、水体、裸地
z 尚未进行: z 星—地面同步观测实验(不好做)
z土地利用分类要结合城市热环境问题,进行分类。
1. Grass 2. Tree/thrubs 3. Light soil 4. Dark soil 5. Light impervious 6. Medium/dark impervious 7. Water 8. shadow
zNEM模块:首先利用改进的NEM算法计算温度和比辐射率的初值。设定 初始参数εmax为0.99,将大气下行辐射数据代入式(2),然后利用式(3) 迭代计算逐步去除反射的环境辐射,并输出温度和比辐射率的初值,用于 后续分析。
Rb = Lg − (1 − ε max ) Latm↓
⎧ ⎡ c1ε max ⎤ c2 lg ⎢ 5 ⎪Tb = ⎥ λb ⎣ λb π Rb ⎦ ⎪ ⎪ ⎨TNEM = max Tb (b = 10, ⋅⋅⋅,14) ⎪ε = R B (T ) b b NEM ⎪ b ⎪ ⎩
地表温度(LST)反演
z 目前,针对ASTER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 相对较少,最具代表性的是ASTER的温度与 比辐射率分离算法(TES),该算法依据维恩 位移定律和普朗克定律,综合 NEM(Normalized Emissivity Method)、 RAT(Ratio Algorithm)、 z MMD(Min-Max Difference) z 3种算法的优点,并对每种算法存在的不足进 行了改进.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城市热环境监测与评估用系统研究 ”项目 ----中国气象局
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1、典型城市群、典型大城市热环境背景数据集建立 2、热环境监测指标业务提取方法研究 3、热环境评估指标业务提取方法研究 4、FY3号热环境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估应用示范系统开发 5、热环境监测、评估的指标、方法、产品和流程规范 (草案)编写
模拟次数 地表反射率 传感器高度
1 0 100km
2 0 地面高程 1
3 1
4
100km
地面高程
⎧ ⎪ L (λ ) = L − L 4 3 ⎪ atm↑ ⎪ L1 − L3 ⎨τ (λ ) = L2 − L4 ⎪ ⎪ ( L1 − L3 ) L4 ⎪ Latm↓ (λ ) = L3 − L2 − L4 ⎩
用气象观测温度验证反演温度
z 两种气象数据 z 自动观测站 121个站点 每小时观测数据,气温 z 常规观测站 02 、08 、14 、20 时,地温/气温
z 过境时间,10:30 a.m左右资料----拟合
云检测
z 为什么检测
采用了可见光波段和热红外波段进 行云检测。在可见光通道上,云的 反射率要比 晴空下的地物高的多;而热红外通 道上,云的温度(此处的温度指的 是云顶亮温)要比地物温度低的多。 对这两个波段设定合理阈值,可进 行云的检测。
32 30 28 气温 26 24 22 20 20 25 30
y = 0.1655x + 22.337 R 2 = 0.1732
35 反演地温
40
45
反演 28.31 28.91
三项式 sin拟合 拟合 32.9 28.75952 32.2 29.13491
蒸散发模型
z SEBS、SEBAL 和Penman-Monteith 三个 不同的蒸散发模型, z 在推算潜热通量时(目前采用的有两种方法) z 一是余项法,即利用地表辐射温度等先求出 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然后将潜热通量作 为能量平衡的余项而获得. ( SEBAL ) z 二是利用地表辐射温度估算作物水分胁迫 指数或地表能量平衡指数,然后获得相对蒸 发和蒸发比,进而得到潜热通量.( SEBS )
空间格局——土地利用、热环境
z 斑块面积比例( PLAND) 、 z 斑块数(NP) 、 z 聚集度指数(Clumpy) 、 z 连通性指数(Cohesion) 、 z 平均分维数( FRAC2MN)、 z 和景观形状指数 z ……
城市热岛尺度效应研究
z 城市热岛尺度地统计分析
urban
suburb
“环境减灾”A、B卫星 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环境减灾”A、B两颗光学小卫星,2008年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升空。经过一段时间的轨道控制后,将在绕地周期约98分钟的同一轨道面 上飞行,运行间隔49分钟,每2天实现一次全球覆盖。 A星载有2台宽覆盖多光谱相机、1台超光谱成像仪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 B星载有2台宽覆盖多光谱相机、1台红外相机等设备,设计寿命均大于3年。 两卫星各自装载了两台光学相机,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就可覆盖710公里宽度, 分辨率达30米。A星的观测可以能辨别出物体材质。B星的红外相机可以对火灾、 地震带来的地热等与热量有关的灾害现象进行精确观测。这些技术指标,均达到 了国际先进水平。
FY3号卫星
FY3号卫星MERSI仪器第5波段是中心波长为 11.25um的热红外波段,较NOAA、 MODIS卫星具有250米的空间分辨率优势, 地温反演具有重要意义。
Advanced Along-Track Scanning Radiometer (AATSR)
AATSR——Advanced ATSR( 先进的ATSR), 是 ESA的Envisat卫星携带的传感器, 作用就象是空中的温度计,对地球陆地表面温度进行观测
¾ 观测频次
定点观测每个下垫面类型2个重复,每个类型观测10个重复; 流动观测按卫星过境前后一小时内观测,时间频次为1分钟。
zAster 提取温度
大气参数模拟
Ltoa (λ ) = τ (λ ) Lgrd (λ ) + Latm↑ (λ )
= τ (λ )(ε (λ ) B (λ , T ) + (1 − ε (λ ) Latm↓ (λ )) + Latm↑ (λ )
奥运场馆背景分析
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射击场、老山自行车赛场由于有大片绿地, 植被覆盖度较高,其余场馆周围分布着大面积的居民建筑群,植被 覆盖较低,马拉松沿线也主要为城市居民和公共建筑包围 。
地温反演验证试验初步设想
——针对250米分辨率单通道地温反演
¾ 观测时间:晴空天气,FY3号卫星过境时刻前后一个小 时内观测 ¾ 试验地点:北京、天津 ¾ 试验时间:7-8月份 ¾ 试验仪器:手持热红外辐射仪(定点),车载观测(流 动)
z The Integrated Land and Water Information System (ILWIS) is a PCbased GIS & Remote Sensing software, developed by ITC up to its last release (version 3.3) in 2005. ILWIS comprises a complete package of image processing, spatial analysis and digital mapping.
论文汇报
城市热环境遥感研究
孟丹 2008年11月20日
z 中考专家提出的问题 z 热环境研究常用及最新数据源 z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城市热环境监测与评估 用系统研究 ”项目 简要介绍 z Aster 反演温度 z 能量平衡,蒸散发模型
中考专家提出的问题 z z z z z z 对热岛在混合像元尺度上的研究需加入对组分温度的研 究 着重对热岛中关键影响因素——如比辐射率开展实验研 究 对MODIS产品精度评价,是否可用于科研 土地利用分类要结合城市热环境问题,进行分类。 城市热环境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联系,还与土地类型的空 间组合有关系。 北京与首都圈热岛的联系,尺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