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钣金折弯表与K因子
ProE钣金设计折弯设置表

1-90度,后测量折弯边外尺寸总长为103.8,则折弯扣 折弯下V槽宽度不同都会有微小改变,如要精准计算最好
4.5 32.0 7.8
5.0 2.0
5.0 40.0 8.6
6.5 2.0
6.0 50.0 10.2
8.0 2.0
8.0 63.0 12.8 10.0
3.0
10.0 70.0 15.8 12.0
1.1 1.7 2.3 2.7 3.1 3.7 4.7 6.7 8.7 1.4 2.0 2.6 3.0 3.4 4.0 5.0 7.0 9.0 1.6 2.2 2.8 3.2 3.6 4.2 5.2 7.2 9.2 1.8 2.4 3.0 3.4 3.8 4.4 5.4 7.4 9.4 2.2 2.8 3.4 3.8 4.2 4.8 5.8 7.8 9.8 3.6 4.2 4.8 5.2 5.6 6.2 7.2 9.2 11.2 4.6 5.2 5.8 6.2 6.6 7.2 8.2 10.2 12.2 4.4 5.0 5.6 6.0 6.4 7.0 8.0 10.0 12.0
3
4
0.4 1.0 1.6 2.0 2.4 3.0 4.0 6.0 8.0 0.8 0.6 1.2 1.8 2.2 2.6 3.2 4.2 6.2 8.2 1.2 0.4 1.0 1.6 2.0 2.4 3.0 4.0 6.0 8.0 1.6 0.4 1.0 1.6 2.0 2.4 3.0 4.0 6.0 8.0 2.2 0.6 1.2 1.8 2.2 2.6 3.2 4.2 6.2 8.2 3.2 0.6 1.2 1.8 2.2 2.6 3.2 4.2 6.2 8.2 4.2 0.8 1.4 2.0 2.4 2.8 3.4 4.4 6.4 8.4 5.2 0.9 1.5 2.1 2.5 2.9 3.5 4.5 6.5 8.5
折弯K因子及折弯表

折弯展开是钣金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为大家说说PROE中是如何得到展开系数的!想要展开,必须先明白以下几个名词。
如图现在通常的展开方法有两种,折弯扣除=M(一般用于90度展开),中性层法,即使用K因子(非90度)。
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来看PROE中是如何用折弯表实现90度展开的。
我们以1.0MM 的冷板为例,通常工厂用的折弯扣除是1.7.意思就是如下图所示的一个折弯件(长和宽都是25.折弯内角r=0.5),他的展开尺寸就是25+25-1.7=48.3那在PROE中要如何得到这个值呢,新建一个钣金件,做如下图形,完成退出。
得到这样一个零件大家看到这里有个DEV值,这个值就是与钣金展开相关的一个值了,我们现在来看看他的展开尺寸,前面说了,这个钣金件的展开尺寸应该是48.3的,但这里只有48.2,小数点后面还一堆数,看起来就不爽!如何改变他,使他变成我们所需要的呢?这里就要改动那个DEV值了。
我们把DEV值设为1.3看看。
再生后再次测量展开长度,嗯,这里已经是我们所需要的了,那么这个值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提供个公式,DEV=2(r+T)-M,关于这个公式的意义和来历,等下再说。
我们再来看如何使用折弯表得到这个值编缉-设置-折弯许可-定义,随便输入一个数字作为折弯表名,打开折弯表得到这个表,我们先看内侧半径(R)下面的那一横排,这排是定义折弯内圆角的,也即上图的r,再看厚度(T)下面的一竖排,这里定义的是板料的厚度。
两栏相交的格就是DEV值。
好。
我们在折弯表内填下如图的值。
保存,退出。
现在我们把零件的厚度设为1.5MM。
他的折弯扣除应该是2.5MM。
那么展开长度应该是47.5,再来看看PORE中的展开长度是否如此!嗯,完全稳合!现在我们再来看中性层法,首先,大家先来看这个公式,L=A+B-2*tan(@/2)/(y+r)+2*PI*(y+r)*@/360, L 为展开长度.对照第一个图,大家就应该明白了。
ProE钣金设计折弯设置表

钢板类
4.5 9.0 9.2 9.0 9.0 9.2 9.2 9.4 9.5 9.7 10.0 10.2 10.4 10.8 12.2 13.2 13.0 10.0 10.2 10.0 10.0 10.2 10.2 10.4 10.5 10.7 11.0 11.2 11.4 11.8 13.2 14.2 14.0 5 12.0 12.2 12.0 12.0 12.2 12.2 12.4 12.5 12.7 13.0 13.2 13.4 13.8 15.2 16.2 16.0 6 16.0 16.2 16.0 16.0 16.2 16.2 16.4 16.5 16.7 17.0 17.2 17.4 17.8 19.2 20.2 20.0 8 10 20.0 20.2 20.0 20.0 20.2 20.2 20.4 20.5 20.7 21.0 21.2 21.4 21.8 23.2 24.2 24.0 12 24.0 24.2 24.0 24.0 24.2 24.2 24.4 24.5 24.7 25.0 25.2 25.4 25.8 27.2 28.2 28.0
折弯扣除数值要根据实际情况定:) RO/E表中填写 2.2 见视图
1-90度,后测量折弯边外尺寸总长为103.8,则折弯扣除 弯下V槽宽度不同都会有微小改变,如要精准计算最好按
4.5 32.0 7.8 5.0 2.0 5.0 40.0 8.6 6.5 2.0 6.0 50.0 10.2 8.0 2.0 8.0 63.0 12.8 10.0 3.0 10.0 70.0 15.8 12.0 3.0 12.0 90.0 20.0 14.0 4.0
折弯扣除数经验取数法:如开料为100,厚度为2.0的板,在板中线折弯1-90度,后测量折弯边外尺 数为103.8-100=3.8。注意:此3.8要按实际情况定,如板厚改变,折弯机及折弯下V槽宽度不同都会有微小 此方法根据实际测定.
ProE钣金设计折弯设置表

钢板类
4.5
5
6
8 10 12
9.0 9.2 9.0 9.0 9.2 9.2 9.4 9.5 9.7 10.0 10.2 10.4 10.8 12.2 13.2 13.0
10.0 10.2 10.0 10.0 10.2 10.2 10.4 10.5 10.7 11.0 11.2 11.4 11.8 13.2 14.2 14.0
板材厚度
T
0.5 0.8 1.0 1.2 1.5 2.0 2.5 3.0 3.5 4.0
折弯下槽
V
4.0 6.0 8.0 10.0 12.0 16.0 20.0 24.0 24.0 32.0
折弯扣除数
K
1.0 1.4 2.0 2.4 2.8 3.8 4.6 5.5 6.3 7.0
最小折弯内角 R1
0.5 1.0 1.2 1.5 2.0 2.5 3.2 3.5 3.5 5.0
12.0 12.2 12.0 12.0 12.2 12.2 12.4 12.5 12.7 13.0 13.2 13.4 13.8 15.2 16.2 16.0
16.0 16.2 16.0 16.0 16.2 16.2 16.4 16.5 16.7 17.0 17.2 17.4 17.8 19.2 20.2 20.0
折弯扣除数值要根据实际情况定:) RO/E表中填写 2.2 见视图
20.0 20.2 20.0 20.0 20.2 20.2 20.4 20.5 20.7 21.0 21.2 21.4 21.8 23.2 24.2 24.0
24.0 24.2 24.0 24.0 24.2 24.2 24.4 24.5 24.7 25.0 25.2 25.4 25.8 27.2 28.2 28.0
折弯系数、K因子

折弯系数、K因子折弯系数折弯扣除 ,因子值的计算方法招聘(广告)一、钣金的计算方法概论钣金零件的工程师和钣金材料的销售商为保证最终折弯成型后零件所期望的尺寸,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展开状态下备料的实际长度。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掐指规则”,即基于各自经验的算法。
通常这些规则要考虑到材料的类型与厚度,折弯的半径和角度,机床的类型和步进速度等等。
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为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超强的分析与计算能力,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段,但是当计算机程序模拟钣金的折弯或展开时也需要一种计算方法以便准确地模拟该过程。
虽然仅为完成某次计算而言,每个商店都可以依据其原来的掐指规则定制出特定的程序实现,但是,如今大多数的商用CAD和三维实体造型系统已经提供了更为通用的和强大功能的解决方案。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应用软件还可以兼容原有的基于经验的和掐指规则的方法,并提供途径定制具体输入内容到其计算过程中去。
SolidWorks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提供这种钣金设计能力的佼佼者。
总结起来,如今被广泛采纳的较为流行的钣金折弯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折弯补偿的算法,另一种是基于折弯扣除的算法。
SolidWorks软件在2003版之前只支持折弯补偿算法,但自2003版以后,两种算法均已支持。
为使读者在一般意义上更好地理解在钣金设计的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也介绍SolidWorks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本文将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概括与阐述:1、折弯补偿和折弯扣除两种算法的定义,它们各自与实际钣金几何体的对应关系2、折弯扣除如何与折弯补偿相对应,采用折弯扣除算法的用户如何方便地将其数据转换到折弯补偿算法3、 K因子的定义,实际中如何利用K因子,包括用于不同材料类型时K因子值的适用范围二、折弯补偿法为更好地理解折弯补偿,请参照图1中表示的是在一个钣金零件中的单一折弯。
图2是该零件的展开状态。
图1折弯补偿算法将零件的展开长度(LT)描述为零件展平后每段长度的和再加上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
PROE中折弯表与K因子

再生后再次测量展开长度,
嗯,这里已经是我们所需要的了,那么这个值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提供个 公式,DEV=2(r+T)-M,关于这个公式的意义和来历,等下再说。
我们再来看如何使用折弯表得到这个值 编缉-设置-折弯许可-定义,随便输入一个数字作为折弯表名,打开折弯表
得到这个表,我们先看内侧半径(R)下面的那一横排,这排是定义 折弯内圆角的,也即上图的r,再看厚度(T)下面的一竖排,这里定 义的是板料的厚度。两栏相交的格就是DEV值。 好。我们在折弯表内填下如图的值。
保存,退出。
现在我们把零件的厚度设为1.5MM。他的折弯扣除应该是2.5MM。那么 展开长度应该是47.5,再来看看PORE中的展开长度是否如此!
嗯, 完全稳合!
现在我们再来看中性层法,首先,大家先来看这个公式, L=A+B-2*tan(@/2)/(y+r)+2*PI*(y+r)*@/360, L为展开长度.对照 第一个图,大家就应该明白了。当@=90时, L=A'+B'+2*PI*(y+r)*@/360的。联系上面的那个公式 DEV=2(y+r)-M(折弯扣除)。因此,我们在这里就可以得出这 个公式,DEV=2*PI*(y+r)*@/360。嗯。这下子就得到DEV 实际 上就是中性层的弧长。好,现在来看90度时怎么根据折弯扣除 来求K因子,根据这个公式 DEV=2*PI*(y+r)*@/360 DEV=2*(r+T)-M,y=k*T 得出 k= {[4*(r+T)-2M]/PI-r}/T. 现在来验证下结果。 1.2的冷板,折 弯扣除M=2.0MM,角度90,r=0.5 求得K=0.3264。
钣金折弯系数表和计算公式

钣金折弯系数表和计算公式
(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钣金折弯系数表
钣金折弯系数
钣金折弯跟展平时,材料一侧会被拉长,一侧被压缩,受到的因素影响有:材料类型、材料厚度、材料热处理及加工的状况及折弯的角度。
PROE在进行钣金的折弯和展平时,会自动计算材料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
计算公式如下:
L=0.5π×(R+K系数×T)×(θ/90)
L: 钣金展开长度(Developed length)
R: 折弯处的内侧半径(Inner radius)
T: 材料厚度
θ: 折弯角度
Y系数: 由折弯中线(Neurtal bend line)的位置决定的一个常数,其默认值为0.5(所谓的“折弯中线”)。
可在config中设定其默认值initial_bend_factor
在钣金设计实际中,常用的钣金展平计算公式是以K系数为主要依据的,范围是0~1,表示材料在折弯时被拉伸的抵抗程度。
与Y系数的关系如下
Y系数=(π/2)×k系数。
钣金折弯系数表和计算公式

钣金折弯系数表和计算公式
(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钣金折弯系数表
钣金折弯系数
钣金折弯跟展平时,材料一侧会被拉长,一侧被压缩,受到的因素影响有:材料类型、材料厚度、材料热处理及加工的状况及折弯的角度。
PROE在进行钣金的折弯和展平时,会自动计算材料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
计算公式如下:
L=0.5π×(R+K系数×T)×(θ/90)
L: 钣金展开长度(Developed length)
R: 折弯处的内侧半径(Inner radius)
T: 材料厚度
θ: 折弯角度
Y系数: 由折弯中线(Neurtal bend line)的位置决定的一个常数,其默认值为0.5(所谓的“折弯中线”)。
可在config中设定其默认值initial_bend_factor
在钣金设计实际中,常用的钣金展平计算公式是以K系数为主要依据的,范围是0~1,表示材料在折弯时被拉伸的抵抗程度。
与Y系数的关系如下
Y系数=(π/2)×k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弯展开是钣金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为大家说说PROE中是如何得到展开系数的!
想要展开,必须先明白以下几个名词。
如图
现在通常的展开方法有两种,折弯扣除=M(一般用于90度展开),中性层法,即使用K因子(非
90度)。
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来看PROE中是如何用折弯表实现90度展开的。
我们以1.0MM 的冷板为例,通常工厂用的折弯扣除是1.7.意思就是如下图所示的一个折弯件(长和宽都是25.折弯内角r=0.5),他的展开尺寸就是25+25-1.7=48.3
那在PROE中要如何得到这个值呢,新建一个钣金件,做如下图形,
完成退出。
得到这样一个零件
大家看到这里有个DEV值,这个值就是与钣金展开相关的一个值了,我们现在来看看他的展开尺寸,
前面说了,这个钣金件的展开尺寸应该是48.3的,但这里只有48.2,小数点后面还一堆数,看起来就不爽!如何改变他,使他变成我们所需要的呢?
这里就要改动那个DEV值了。
我们把DEV值设为1.3看看。
再生后再次测量展开长度,
嗯,这里已经是我们所需要的了,那么这个值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提供个公式,DEV=2(r+T)-M,关
于这个公式的意义和来历,等下再说。
我们再来看如何使用折弯表得到这个值
编缉-设置-折弯许可-定义,随便输入一个数字作为折弯表名,打开折弯表
得到这个表,我们先看内侧半径(R)下面的那一横排,这排是定义折弯内圆角的,也即上图的r,再看厚度(T)下面的一竖排,这里定义的是板料的厚度。
两栏相交的格就是DEV值。
好。
我们在折弯表内填下如图的值。
保存,退出。
现在我们把零件的厚度设为1.5MM。
他的折弯扣除应该是2.5MM。
那么展开长度应该是
47.5,再来看看PORE中的展开长度是否如此!
嗯,完全稳合!
现在我们再来看中性层法,首先,大家先来看这个公式,
L=A+B-2*tan(@/2)/(y+r)+2*PI*(y+r)*@/360, L为展开长度.对照第一个图,大家就应该明白了。
当@=90时,L=A'+B'+2*PI*(y+r)*@/360的。
联系上面的那个公式DEV=2(y+r)-M(折弯扣除)。
因此,我们在这里就可以得出这个公式,DEV=2*PI*(y+r)*@/360。
嗯。
这下子就得到DEV 实际上就是中性层的弧长。
好,现在来看90度时怎么根据折弯扣除来求K因子,根据这个公式
DEV=2*PI*(y+r)*@/360 DEV=2*(r+T)-M,y=k*T 得出
k= {[4*(r+T)-2M]/PI-r}/T. 现在来验证下结果。
1.2的冷板,折弯扣除M=2.0MM,角度90,r=0.5
求得K=0.3264。
把这个值写到这里
看下展开长度。
也是没问题的。
至于其他角度的方法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