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石的保养与鉴定(青田石、寿山石、鸡血石、巴林石等)

合集下载

我国常用的印章石介绍

我国常用的印章石介绍

我国常用的印章石介绍(一)——青田石、寿山石一、青田石1、青田石介绍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

色彩丰富,花纹奇特。

以“叶蜡石”为主,显蜡状,油脂、玻璃光泽,无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坚密细致,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之石种。

据青田石研究专家夏法起先生科学地统计共分有10大类108种。

青田石以“封门”为上品,微透明而谈青略带黄者称封门青。

另外,晶莹如玉,照之璨如灯辉,半透明者称灯光冻。

色如幽兰,明润纯净,通灵微透者称兰花青。

这三“青”于田黄,鸡血石并称为三大佳石,其价值也越来越高。

由于封门青的矿脉细,且扭盘曲折,游延于严石之中,量之奇少,色之高雅,质之温润,性之“中庸”,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大为篆刻家所青睐。

其色彩天然,绝无人工或他石能仿造,容易辨认。

鸡血、田青以色浓质艳见长,象征富贵;封门青则以清新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因此,前者可说是“物”(物质)的,而后者则是“灵”(精神)的,专家称封门青为“石中之君子”,十分贴切。

青田石除灯光冻、兰花青、封门青外,还有黄金耀、竹叶青、金玉冻、白果青田、红青田(美人红)、紫檀、蓝花钉、封门三彩(三色)、水藻花、煨冰纹、皮蛋冻、酱油冻等,均于实物名称相类,易辨。

近出龙蛋石,系暗红杂石包裹体,内往往有圆或椭圆上品封门青独石,极为珍稀;形成类似田黄,价值亦愈益昂贵。

2、青田石玉在中国印文化北京奥运会会徽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图案,主体图案为红色背景下运动员冲过终点线的形象,又可以理解为一位舞者,可谓传统与创新的成功结合,体育与文化的完美交融。

此外,会徽图案是汉字“京”(在汉语里有“首都”的意思),这代表了这座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北京城,这代表了决心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的北京城。

“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以故宫珍藏的“清朝二十五宝”中的乾隆“奉天之宝”为设计制作原型,充分体现了中国印文化的深厚底蕴。

篆刻常识1

篆刻常识1

篆刻常识一、选印石常识1、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

最名贵的是“封门青”冻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2、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

最名贵的是“田黄”,价比黄金高,呈黄色半透明;3、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

最名贵的是“鸡血石”。

因石质红斑鲜艳如鸡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铁质砂钉,易伤刀刃;4、巴林石: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

质地大多细腻,软硬适中,也有的入刃时易脆裂。

其中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已成石市新宠。

二、怎样写印稿写印稿前须磨细印面,如磨石时力度不均匀,会出现印面倾侧歪斜,须注意变换印石方位,初学者写印稿方法如下:1、反写法:先将印稿设计在透明度较好的纸上,翻过纸侧依照“反稿”用铅笔摹写上石,再用毛笔复写一遍。

如临印,可将印谱倒头放置,在选临的印拓边置一小镜,即依镜中印章样摹写上石。

印稿上石后,宜用镜子对照原作仔细审视,作进一步的修正;2、水印法:(1)先将毛边纸覆于印面,在手掌中压一痕迹,然后在纸上压痕范围内用浓墨临写或设计印稿(初学者可先用铅笔);(2)将墨迹干透的印稿覆于印面,注意固定不使纸石浮离移位;(3)用干净毛笔在印稿上施以不太湿的清水,再用干净的毛边纸吸干多余的水分;(4)覆二、三层毛边纸于印稿上,用指甲均匀地研磨后揭去印稿便成(如印文不清,可用笔稍加勾描)。

掌握水印法的关键是:经细砂纸磨平后印面残剩的粉质不要抹去;须以浓墨写印稿,宜待墨稿干透以后再湿水,以微湿均匀为要,刻者可在不断实践中逐渐改进方法。

三、运刀法篆刻是书法与雕刻艺术的结合,故前人称刻刀为铁笔。

前人谈刀法,名目繁多,近乎玄虚,实际上运刀法不外冲刀和切刀两种。

1、冲刀:以刀角顺要刻之线条推刀向前,并用无名指紧抵石章边缘,以控制运刀速度,但这“冲”并非一冲了事,而要一节一节地冲,可免直冲不够凝重之弊,冲时角度较小,约30度左右;2、切刀:执刀角度较冲刀直,至60度左右,切刀所切线条较短,依靠刀角一起一伏,将长线条分段,以若干重复动作完成。

宝石玉石系列之印章类玉石——寿山石、田黄石、青田石、鸡血石

宝石玉石系列之印章类玉石——寿山石、田黄石、青田石、鸡血石

宝石玉石系列之印章类玉石——寿山石、田黄石、青田石、鸡血石1、寿山石寿山石(Agalmatolite)以发源于福建省福州市北约40公里的寿山乡(原属闽侯县管辖)而得名,为中国生产印章和其它石雕艺术品的最佳材料之一。

矿区所在地寿山一带海拔高度约1000米,其东临连江、西接闽侯、北近罗源,寿山、九峰、芙蓉三山鼎足虎踞其间,群山环抱,风景秀丽。

Ⅰ基本特征寿山石具珍珠光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

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光洁、具滑腻感。

其中透明度高,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如玉,如脂肪冻者称为“冻石”,最为珍贵,如著名的田黄冻(彩图6-119)、水晶冻(彩图13-2)、高山冻(彩图13-3)等。

折射率1.55-1.60。

硬度2.5;密度2.65-2.90克/厘米3,一般为2.80克/厘米3。

可雕性良好。

熔点高达1700℃。

Ⅱ分类及品种根据形成原因、产出状况、工艺美术特征、历史传统等将寿山石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类66个亚类121种(表13-9)。

田坑石(Field-pit stone)简称“田石”或“田黄石”,产于寿山乡一带内外洋隔界山麓一条屈曲小溪流(“寿山溪”)两旁水田底下的古砂层中。

其外形殊异,靠深挖田土时始可采集到,最为稀罕。

水坑石(Water-pit stone)是指产于坑头山麓的寿山石。

山坑石(Mountain-pit stone)是指产于福州寿山、月洋两乡方圆约10多公里的中生代火山岩岩层中的寿山石。

表13-9 寿山石分类简表大类亚类品种外观特征产出状况田坑石田黄田黄石黄色,半透明,肌里隐细萝卜纹主要产于中坂田田黄冻田黄石中质地极通灵者银裹金田黄石中外表裹有白色层者白田白田石色白,略带微黄,萝卜纹明显主要产于上、中坂田金裹银白田石中外表裹有黄色层者红田正红田色红如橘皮,鲜艳透明主要产于上、中坂田煨红田外泛橙红色,里层为黄色黑田乌鸦皮外裹有微透明的黑色皮,肌里为黄色产于上、中、下坂田纯黑田黑赭色,微透明,萝卜纹较粗主要产于下坂田灰黑田浅灰色,略带微黄,质多不纯产于上、中、下坂田硬田硬田田黄石中质地粗劣者寿山乡水田中搁溜田搁溜田田黄石中出露地面者寿山乡田埂旁溪管独石溪管独石田黄石中经流水冲荡、流入溪中者寿山乡溪中水坑石水晶冻水晶冻色白、黄、红,质地透明如水晶寿山区域南面矿系坑头矿脉坑头水晶洞鱼脑冻色白,半透明,含棉花纹,状如熟鱼脑黄冻色黄,半透明,纯将无瑕鳝草冻鳝草冻色灰黄,半透明,隐细点,似鳝鱼背脊坑头洞牛角冻牛角冻色如牛角、犀角,透明,有光泽天蓝冻天蓝冻色蔚蓝,质地明净桃花冻桃花冻白色透明体中含有红色细点玛瑙冻玛瑙冻色红、黄,半透明,如玛瑙环冻环冻水坑各种冻石中含有小泡状圆圈者坑头石坑头石色黄、红、灰、白、蓝,微透明,质稍坚坑头冻坑头石质纯而通灵者掘性坑头半透明,有红筋及萝卜纹坑头砂土中冻油石冻油石微透明,如结冻油蜡,质坚,多裂纹坑头洞山坑石高山石高山石各色齐备,微透明,质细而松寿山区域南面矿系高山矿脉高山峰和尚洞微透明,质坚实高山和尚洞大洞色白、黄,质坚高山大洞玛瑙洞色红、黄,微透明,似玛瑙高山玛瑙洞油白洞色白,如油脂,质涩,浸油后通灵高山油白洞大健洞质销硬,有砂格,易裂高山大健洞世元洞色艳,质坚高山世元洞水洞质地通灵,有萝卜纹高山水洞嫩嫩洞色淡,质灵,有萝卜纹高山嫩嫩洞四股四微透明,质坚,似“都成坑” 高山四股四洞新洞各色齐备,质地较松高山新开矿洞掘性高山纯净通灵,有萝卜纹高岩砂土中高山晶高山石中纯白、晶莹之晶体高山峰各洞高山冻有鱼脑冻、黄冻、牛角冻、天蓝冻、桃花冻、玛瑙冻等。

浅谈巴林石印章收藏及保养

浅谈巴林石印章收藏及保养

浅谈巴林石印章收藏及保养近年来,巴林石这一草原瑰宝,得到了国内外无数金石专家的厚爱,众多玩石者已经步入收藏巴林石的行列。

目前,收藏巴林鸡血石热潮已经掀起,这是因为鸡血石的储量有限,限量开采,价格昂贵。

巴林福黄石、纯净冻石收藏的热度也在不断升温,价格一路上扬,有人说:鸡血石好买,高档冻石难求。

带有自然奇特图案的彩石更是人们收藏的神品。

面对众多的巴林石品种和各执己见的鉴赏品评,爱石者不知所措。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收藏实践。

谈一谈巴林石印章的收藏及保养。

一、巴林石印章一般分为:平头章(单章)、对章、套章、斜头章、圆章、随形章、雕头章、微雕章。

收藏巴林石印章首先要考虑规格;其次考虑品种;三要尽力收藏精品或绝品。

1、规格。

收藏鸡血石、纯净董事平头章或斜头章其规格应在2x2x7cm以上,特殊好的石质可掌握在1.5x1.5x6cm以上,圆章要收藏直径为1.5cm,高6cm以上的,当然规格越大、纯净度越高的鸡血石、冻石印章其收藏难度大、增值幅度也大。

对章、套章、随形章、雕头章、微雕章规格高都应在6cm以上,也可根据“图案奇、工艺精、颜色巧”三要素去收藏。

2、品种。

收藏巴林石印章品种要尽力齐全。

如鸡血石印章、福黄石印章、冻石印章、多彩石印章都要齐全,达到一定规模的鉴赏效果。

假如,有朋友去欣赏你的巴林石印章藏品,你摆出100方印章形成章群,与你只拿出一两方精品供客人欣赏,其感受大不一样。

3、精品。

巴林石印章的精品或绝品,并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这与你个人的文化修养、玩石经验分不开。

你手中的藏品是不是精品,有其衡量对的标准。

(1)鸡血石印章的精品:质地纯净、细腻、无杂、无裂、血面大或血色集中,并且血与地结构均匀。

如夕阳红、芙蓉红、彩霞红、白玉红、翡翠红、三彩红、水草红、金银红石章,均属稀少珍品。

(2)巴林福黄石印章的精品:颜色纯黄色、橘黄色、蜜蜡黄色、水淡黄色、流沙黄色,质地纯净、无杂、无绺、透明或半透明。

(3)巴林冻石印章的精品:质地纯净无杂、无绺、无裂、结构细腻、透明或半透明。

篆刻知识:印石的种类、选择标准及其辨析

篆刻知识:印石的种类、选择标准及其辨析

篆刻知识:印石的种类、选择标准及其辨析一、印石的种类篆刻印石不仅是篆刻家的必备材料,也是书画家文房一宝,一方方篆刻精美的印章和一件件雕刻优美的石雕作品,历来被文人雅士所钟爱,收藏之风经久不衰。

这其中,寿山、青田、昌化、巴林四种印石最为著名。

1、寿山石。

因出产于福州市郊寿山而得名。

其开发利用历史早在南朝就开始了,1954年福州仓山桃花山建设工地发掘的南朝墓葬中,出土伏卧状石猪一件,据考证,即为寿山石所制。

明清两季,以寿山石作为篆刻材料的风气尤为盛行,慈禧所用的“同道堂”一印,系寿山石。

寿山石主要由地开石,珍珠陶等粘土矿物组成,品种繁多。

按产地有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之分;按品色又分为黄、白、红三色。

寿山石中最名贵的要数田坑石中的田黄。

相传帝王北征,戎马严冬,印泥冻结,田黄御玺,融印泥而用宝;它章则不可为印,于是以田黄为宝,封价“一两田黄一两金”。

斗转星移,随着时光的流逝,今天的田黄已是身价倍增,无奈金玉也难与之相比。

田黄产于寿山沿溪的田中,质地最纯的要数“田黄冻”,其矿物成份是纯珍珠陶土,状如新鲜蛋黄,娇嫩、黄艳、鲜透、人们常以“通灵无比胜佳玉”来形容它。

另有一种“银裹金”,即田黄冻外包着一层白色内心,处于朦胧之中,对比柔和,淡雅异常,且极富韵味,尤为名贵。

田黄中的佳品还有“黄金黄”、“橘皮黄”等。

不仅寿山石材为篆刻家喜爱,而且为雕刻艺人所青睐,它石质坚韧,品种多,色泽绚丽多彩。

古人说:“金石有石”,用寿山石刻印最能得其妙趣。

前辈篆刻大家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邓散木等都与寿山石结下不解情缘,也因此留下许多不朽的金石作品。

2、青田石。

在各类印石当中,青田石材丰富,价廉物美,最受广大篆刻爱好者和雕刻艺人的欢迎。

青田石盛产于浙江青田山口、北山、阜山一带,故名。

其开采历史可追溯到唐宋以前。

在古代,青田石主要用来雕刻各种工艺品,因其石质细腻,色泽斑斓,加上“青田石雕”工艺精湛,世代相传,故青田石尤为海内外所重。

巴林石的用途养护及鉴别

巴林石的用途养护及鉴别

巴林石的用途养护及鉴别中国四大印章石之——巴林石(四)2013-12-06 第一收藏1cang巴林石,巴林矿主要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

其学名叫叶腊石。

与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

巴林石的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

早在800多年前就已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不过也只是被那时人们将它用于生活用品,如石碗、石臼。

巴林石大面积开采的历史较短,1973年我国正式大规模勘探开采巴林石。

1978年国家轻工业部才将巴林石矿列为我国三大彩石基地之一,正式命名为中国巴林石。

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最为年轻,但因品质高,且产量逐年减少,升值潜力巨大,目前的市场价值已经高于其他的传统印石。

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中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

主要成分根据地质学家介绍,巴林石是富含硅、铝元素的流纹岩,受到火山热液蚀变作用而发生高岭石化形成的。

巴林石在成矿晚期,一些硫化物和其他矿物质沿高岭石的裂隙贯穿,或斑布、浸染,因而扩大了高岭石的品种数量。

另外,除了硅和铝,钙、镁、硫、钾、钠、锰、铁、钛等元素的存在和比例上的变化,也造就了巴林石丰富的色彩。

如铁元素较多的会使石头呈黄、红色,锰元素的侵入,,就出现了石中有水草花的现象,铝元素多了,石材就会呈现灰色和白色。

形态特征巴林石质细腻,温润柔和,透明度较高,硬度却比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软,宜于治印或雕刻精细工艺品,为上乘石料,稍显不足的是色素成分不够稳定,比如鸡血石,巴林鸡血石较易氧化、褪色,尤其是在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下,汞极易分解,半年后,平均有60%的鸡血石都有不同程度的褪色现象。

再细看两者的质地,巴林石多花纹,昌化较纯粹。

所以也有同行称赞两者是“南血北地”(巴林石地子好),各有千秋。

它是藏品中之珍品。

多次在国内参展,誉满南北东西,从港澳地区,到东南亚各国,从欧美到东瀛,几乎传遍世界的每个地方,名扬四海。

刻章石头种类

刻章石头种类

刻章石头种类
适合刻印的石头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石头种类:
* 青田石:石色呈灰色或淡绿色,石质细腻、易于雕刻。

有灯光冻、田青、虾青等品种。

青田石是制作印章的传统原材料,亦可用于篆刻。

* 昌化石:昌化鸡血石被誉为印石三宝之一,其石质细密,有美丽的红色花纹,适合用于篆刻。

昌化石与青田石齐名天下,素有“青田石易得,昌化石难求”的说法。

* 巴林石:巴林石是石英岩玉,色彩较为丰富,可用于篆刻。

巴林石被誉为石中皇后,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口碑。

* 黄龙玉:黄龙玉的颜色多种多样,其表面有黄色、褐色、红色等多种颜色,同时具有透光性,可用于篆刻。

黄龙玉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被誉为“石中君子”。

* 树化玉:树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其表面有树液的纹路,颜色呈红、黄、绿等多种颜色,同时具有透光性,可用于篆刻。

树化玉在市场上比较稀有,被誉为“玉石皇后”。

* 长寿玉:长寿玉的质地细腻,颜色呈灰色或黑色,表面有光泽,可用于篆刻。

长寿玉在市场上比较常见,价格相对较低。

此外,还有如新疆玛纳斯碧玉、福建寿山石、浙江昌化田黄石、内蒙古巴林右旗的寿山石、台湾晶石等也适合刻印。

选择适合刻印的石头时,除了考虑石头的质地、颜色、纹理等,还要考虑石头的硬度和雕刻难度等因素。

篆刻印石的保养方法

篆刻印石的保养方法
撞 摔 裂。
篆斛即 石 0 方癌
摩 挲抚 玩 ,油 渍 在人 的体 温作 用 下 附着 并沁 入石 中 ,久 而久 之 ,石 质 则 更有 灵 印石 的 保 养
巴林 石 的 开 采 历 史 较 短 巴林 石 要 综 合 养 护 ,寿 山石
昌化石 只要 打磨 上蜡 之后 ,就 长 久保存 ,不 需要用 油保 养 ,
将 印石存 放 于 阴凉避 光处 。 时
石者也讲 究养护 。养护得法,可使
印石 色泽 丰厚 ,细 腻 光洁 。
了 ,石 头表 面有 灰 尘或 污渍 , 柔 软 的毛 巾轻 轻擦拭 即 可干净
青 田印石的保养
青 田 、 寿 山 、 昌 化 和 巴 林 石 ,是 印石 的 主 要 石 料 。 一 般 来 说 , 印石 是 比较 容 易保 存 的 ,只要 避 免 强 光曝 晒 、高 温烤 灼 、硬物 碰 击 即可 。 与紫砂 壶 收藏 者 一样 ,爱
石性最稳 、质地最好的。它的 相对于其它名石来说是最方便
暗而减 低 了价值 性 。平 常则 宜
或 浸于好 的润石 油 中,如 美
般 ,石 质 与空 气隔 绝 .减 少 因

出抹干 ,将 白 蜡涂抹其上。 白蜡遇
热 融化 于 印石 的表 皮 ,然 后用 干毛 巾轻 轻摩 擦 ,越擦 越 亮 。
变化而造成石质龟裂的可能性
可 增加 石质 的温润性 。 另外避
质会 更加温润莹澈。不搁置收藏的 寿 山印 ( 除芙蓉印),最好能经常
昌化 印石 的保 养
昌 化 石 是 中 国 四大 名 石 中
物质 ,经常把玩也容易使石头
包 浆 ,古意 盎然 。
7月 号 ・ 书 画 艺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石的保养与鉴别(青田、寿山、鸡血、巴林等)印石的“六德”、“三贱”、“三贵”
印石中的“六德”是“细、结、温、润、凝、腻”,是印石材质优良的标准。

“细”,是指印石的颗粒细微,内部结构单一,无杂质或少杂质。

“结”,是指石的固压结晶情况好,比重比较大,入手有沉甸甸的感觉,不易碎裂。

“温”,指印石的手感温度,较一般石材清凉。

“润”,指印石的手感湿度,摸起来很滑,有含水的感觉,表面反射光泽不浮,向内收敛。

“凝”,指印石的透明度高,冻化程度好,如同液体凝结一样。

“腻”,是指印石表面有油质感,而且是从石头里面沁出来的。

印石中的“三贱”即“粗、松、脆”,是印石材质低劣的标准。

粗”:指印石构成的颗粒粗糙,肌理内混杂异物。

印石无光泽,呈土地状集合体,入手感觉涩滞,更无油腻可言。

“松”:指印石的结构松散,结体不致密。

轻碰即伤,软弱如干硬的泥土,始终像缺油的样子,难以篆刻,属于蚀变、固压程度较差的反映。

“脆”:刻之即剥落、崩渣,或软硬不一,篆刻时刀不入,或出现石质坚滑的拒刀等情况,难以表现刀痕效果。

印石的“三贵”是“方、高、大”,是印石形状优良的标准。

低廉的印石可以人工裁削,高档石材价值连城,裁削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它本身的形状就很重要了。

“方”,长方或正方体最适合做印材,扁材次之,条材更次之,随形为最次。

“高”,印章要以手抓握,且高档石材一般都有印钮,太低就有局限。

“大”,高档石材的价格与体积重量的比例是几何级数,越大的印材越稀有,价格越高。

寿山石的鉴别
“石帝”田黄历来作伪者层出不穷,主要可归为如下三类:一是用寿山石中水坑山坑的其他石材来冒充,如坑头石、鲎箕田、鹿目格、碓下黄石、黄都成等几十种石材,都有用来冒充田黄的。

二是将白色寿山冻石用藤黄水浸泡十几天,染成黄色。

色浮偏暗,无腻凝的质感。

三是以黄色石粉、树脂为原料进行化学合成,
以放大镜去观察,既可见黏稠的树脂感,且无光,不透,无萝卜纹。

白芙蓉为“印石三宝”之一,作伪者通常以白高山石、白巴林石冒充,也有以旧粉石印章冒充的,前者可从石质的细腻、坚密程度上去判断,后者只需以指甲刮石的棱角,如石粉粉落则为赝品。

艾叶绿作伪通常是以巴林绿石、辽东绿石、月尾绿、广东绿、安绿石冒充,只要了解熟悉这些用来冒充的石材的特点,不难判别。

鸡血石的鉴别
鸡血石中鸡血颜色鲜红为上品,大红次之,暗红最差。

血量大于30%者即为高档品,大于50%者为珍品,大于70%者则为绝品,但如血色不美,或底质不佳,则其档次仍要大幅下跌。

印石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种,以六面血为上品,而以四五面血者为正品,三面血、二面血者为中品,一面血者则为最次。

以浓血为贵,散血则如鸡血水稀释,而影响档次。

石质以细腻、纯净、透明,有光泽,较坚硬,少杂质裂纹为上品。

鸡血石的作伪手法,古代是用含色素的热油煎炸,使血色渗透或露出,现代则有五种:一是描绘法,将硫化汞或真鸡血粉,描绘在磨光的石料上,再覆以树脂并磨光上蜡。

鉴定时可用脸或手测试其温度,真石有冰冷感而假石则温。

二是拼接法,将真鸡血石切成薄片贴在无血石上。

三是合成法,用石粉和血粉压制合成。

四是镶嵌法,将六面鸡血石片镶嵌在一块普通的芯体,或在鸡血石的不理想部分进行局部挖补镶嵌。

五是激光作假,因为激光血纹过于理想化,其材料又与天然石料有明显的温差,所以,比较容易辨认。

假鸡血通常没有银斑,色度深浅不匀,线条粗细不一,花纹不自然,排列不符合鸡血赋存规律,肉眼细观不难区别。

真鸡血石的重量较沉稳,假鸡血石的重量较轻浮。

用砂布细磨,真鸡血石材会呈石粉状而有朱砂红之现象,化石物则没有;用刀雕刻,假鸡血石下刀后呈塑质之卷曲石屑,能感觉出来;用火烧,假鸡血石会有烧焦的胶臭味,真鸡血石则不会;用手量质重,假鸡血石因质地不同而感觉较轻;贴肉试石感,假鸡血石没有石质的冰凉感。

寿山印的保养
寿山印最忌干燥高温,应避免阳光暴晒和高温环境,适合在干燥通风的阴凉环境下存放。

对暂时收藏起来的作品,最好放置锦盒中,薄抹白茶油,石表吸透油质,不让干燥,以养其性,反复如此,石质更加温润莹澈。

不搁置收藏的寿山印(除芙蓉印)最好能经常摩娑抚玩,油渍在人的体温作用下附着并沁入石中,久而久之,石质则更有灵性,古意盎然。

从总体上说,寿山印除芙蓉石外宜用油保养,但又要有所区别。

田坑石石性稳定,温润可爱,无须过多抹油,只要时常摩娑把玩。

水坑石冰心洁质,精细磨光后,把玩在手晶莹通灵,也不必油养。

山坑石中的高山石,质细而通灵,石色丰富,鲜艳多彩,但质地较松,表面容易变得枯燥,甚至出现裂纹,色泽也变得黝暗无光,如果经常为其上油保养,则流光溢彩,容光焕发。

进行油养之前,应先用细软的绒布或软刷,轻轻消除石印表面的灰尘,千万不可用硬物刮除,否则易伤及石材表面,接着再用干净毛笔或脱脂棉沾白茶油,均匀涂在石印的各部位,即可使雕件益增光润。

油养时采用白茶油是最理想的,花生油、沙拉油、芝麻油皆会使石色泛黄,不宜采用。

动物性油脂与化学合成油脂也不适用,不但不能产生养石的功效,长期使用还可能严重破坏石质,务必谨慎。

鸡血印的保养
鸡血印应避免长时间放在日光或灯下,以免鸡血因红色部分氧化变暗而减低了价值性。

平常则宜擦上或浸于好的润石油中,如美玉一般,使石质与空气隔绝,减少因温差变化而造成石质龟裂的可能性,且可增加石质的温润性。

另外避免碰撞、摔裂即可。

鸡血印宜适当地把玩、摩擦,可使呈“老光”,亦称为“宝光”,而成为“老石”质更可人。

但对刻有薄意之印石或雕刻品则应避免,以免破坏了雕工,使之面目全非。

青田印的保养
青田石性脆,温差变化稍大一些,表皮就会自然开裂。

需要配上锦盒、锦套,还应在其表皮涂上一层川腊。

涂抹前先将印石在70至80度热水中浸泡,3至5分钟后取出抹干,将川腊涂抹其上,川腊遇热融化于印石的表皮,然后用干毛巾轻轻摩擦,越擦越亮。

不要像养护寿山石一样抹油,石性不同,养护方法也不一样。

巴林印的保养
巴林石开采历史较短,但许多收藏和库存的巴林石因养护不善,都出现了干裂现象,巴林鸡血石的“褪血”程度比昌化鸡血石严重。

对巴林石要综合养护,寿山石的油养,青田石的腊养都可采用,巴林鸡血石的养护则要参考昌化鸡血石,如已经褪色,可涂蜡或刮去表面一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