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鉴赏
19第十九节寿山石

第十九节寿山石寿山石因主要产于福州北郊30余千米的寿山而得名。
相传女娲补天余彩石,途经寿山、芙蓉、九峰三山,见这里的山苍郁滴翠、水潋滟清澈,激动之余,遂将补天余石尽撒在这山山水水之间,于是便有了闻名遐迩的寿山石。
历史文献记载和宋墓出土的寿山石俑证实了寿山石的开采至少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
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大规模开采,经元、明、清发展形成了独立的寿山石雕刻生产行业。
寿山石质地晶莹、凝脂如玉、色彩斑斓,享有“细、结、温、润、凝、腻”六德之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
以寿山石制作的印玺在古代就是权力的象征,明清时期的帝、后对寿山石情有独钟,使用寿山石制作印玺,其中田黄自古就有“石中之王”的美誉,寓有“福寿田丰”之意,乃石中极品,乾隆皇帝的田黄“三链章”更是无价之宝(见图3-2-186)。
伴随寿山石的不断开采,寿山石雕艺术的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明清开始文人雅士的介入,寿山石雕融合历史、文学、书画艺术,吸收了佛、道、儒诸家思想,蕴涵着博大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寿山石文化。
一、寿山石的基本性质(一)寿山石的矿物组成寿山石(Larderite)的主要矿物为迪开石、叶蜡石、高岭石、伊利石、珍珠陶土,次要矿物有石英、黄铁矿、硬水铝石、红柱石、绿帘石、绢云母等。
寿山石的矿物组成多样化,所以在印石中寿山石的品种最为繁多。
寿山石的质地与其矿物成分有一定的关系。
当寿山石完全由迪开石组成时,呈无色或白色,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当寿山石完全由叶蜡石组成时,呈白色、淡青色或浅米白色,质地温润、蜡质感很强;当寿山石主要由伊利石组成时,石性不稳定,易脆裂,工艺价值变低;当寿山石中含微晶质石英时,硬度增高,光泽增强;倘若含变余石英斑晶、黄铁矿或红柱石颗粒时,由于它们的硬度远远高于黏土矿物的硬度,不利于雕琢,工艺上称之为“砂钉”,它们的含量越多,工艺价值越低。
(二)寿山石的化学成分寿山石主要化学成分有:SiO:、A1203,、FeO、Fe203、TiO:,还有少量CaO、MgO、K20、Na20,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如Mo、Zn、Cu、Cr、Ni、Co、V、Sn、Pb、Sc等。
浅谈寿山石雕艺术内涵

浅谈寿山石雕艺术内涵寿山石,原名寒山石,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寿山村,因产石得名。
寿山石雕是以寿山石为原料,以雕刻为手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涵的一种艺术形式。
寿山石雕源远流长,深受人们喜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寿山石雕具有丰富的内涵,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寿山石雕的内涵。
寿山石雕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品,寿山石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寿山石雕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文人雅士、花鸟鱼虫等题材,这些题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寿山石雕,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寿山石雕表现了深沉的艺术内涵。
寿山石是一种具有很高硬度和密度的石材,因为它的质地坚硬,不易损坏,所以适合用来雕刻。
寿山石雕师傅通过对石材的精雕细琢,可以把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需要雕刻师傅对石材的纹理、色彩、形态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寿山石雕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也非常丰富多样,既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既有细腻的,也有粗犷的,这些都展现了寿山石雕的深沉的艺术内涵。
寿山石雕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内涵。
寿山石雕作品通常都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这些情感主要来源于雕刻师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热爱。
通过寿山石雕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雕刻师傅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对文化的理解等情感,这些情感会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并深深触动人心。
有的作品表现了感人至深的母爱、友情、爱情等,有的作品则表现了对自然、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这些情感让人产生共鸣,让人更加喜爱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还承载了深远的审美内涵。
寿山石雕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形式,它以石材为媒介,通过雕刻手法使得石头变得生动起来,所以寿山石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寿山石雕作品既可以摆放在室内作为装饰品,也可以设置在室外作为景观雕塑,它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感,为环境增添优雅,所以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寿山石雕刻技法及作品

寿山石雕刻技法及作品一、圆雕圆雕又称立体雕,是从前、后、左、右、上、中、下等各个方位雕刻物体的方法。
所雕作品逼真如实物,特别富有立体感。
寿山石的圆雕始于南北朝,近年在福州地区不断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人兽俑”等,便是最原始的寿山石圆雕作品。
之后寿山石雕仍以圆雕为最主要方法,特别是清代,长盛不衰,清初的许多寿山石雕刻大师都是圆雕大师,如杨玉璇有《僧人卧像》、周尚均有《弥勒》、魏开通有《伏虎罗汉》,这些圆雕杰作举世闻名,至今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因为圆雕最近于实物的主体,所以圆雕所要选择“石材”,都应该有如按实物比例的厚度。
然后按比例“打坯”。
圆雕是很讲究“打坯”的,特别是大型的圆雕作品,甚至要离开寿山石材,在泥土上“打坯”,完成并修订“泥稿”后才正式在石材上“打坯”。
选择石材的厚度是保证雕品有如实物的先决条件,然后在选好的石材上“打坯”。
“打坯”的目的是保证雕品的各个部件既能按实物的比例,更能比实物传神。
圆雕要特别注意的是各个方位统一、和谐和融合。
比如说雕人物,前方位雕的人物头部是男人,后方位就也应该是男人,而且大小要一致。
再比如说前方位的衣着是长衫,后方位的衣着就不能是短袖,而且衣摺、流线等都应该和谐、融合。
圆雕一般从前方位“开雕”,因为前方位是最主体的方位。
主体成功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主体要是雕不好,雕好其他部位也就没有价值。
古代的圆雕多以单件实物为对象,如仙、佛、猪、羊、马等小雕件放在案头把玩;也可以作为小雕件,当扇坠、链坠等装饰物。
近代创造了以人物、山水等相结合的大型“立体雕”。
《长征组雕》、《闽西组雕》以及郭功森的《武夷风光》、林亨云的《海底世界》等都是成功的大圆雕作品,宜于在大厅里摆设。
二、钮雕钮雕是专指印章上部印钮的雕刻,起装饰印章作用。
其雕法居于“圆雕”的范畴,有其丰富的立体感。
但它另有特点: 1.物像小。
限于印章的规模,一般都在 10 立方厘米以下。
2 .不表现物像的下方。
寿山石雕刻大师们的落款集锦,您最喜欢谁的落款?

寿山石雕刻大师们的落款集锦,您最喜欢谁的落款?许多寿山石雕艺术家习惯在自己的作品上落款,这无疑成为这件作品的一张“身份证”,也成为甄别藏品作者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是也有些雕刻家只在重要的作品上落款,像林清卿便是如此。
本期寿山石圈选取了部分寿山石雕名家落款,以飨藏友。
杨玉璇又名玉祥、玑又名玉璿。
明末清初福建漳浦县人。
年少的时候就喜欢雕刻,长大后更加勤奋苦练,技艺越发精湛,无论玉石、水晶、琥珀等都能够雕成各种形象的玩饰或者是器皿。
代表作“玉璇”款寿山石雕罗汉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末清初的学者周亮工在《闽小纪》中称赞杨玉璇“能以寸许琥珀作玲珑准提,毫髮毕露,见者惊奇。
”杨玉璇非常善于寿山石雕。
他巧妙地利用福州寿山石质的不同形状和色泽,镂刻成不同形象和姿态的人物、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等,无不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他尤其擅长雕刻观音。
明末清初的时候,杨玉璇的寿山石雕已经远近闻名,官员、富绅争相收藏。
有的还被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周尚均名彬,清康熙时福建漳州人,擅长印钮雕刻,其钮作品极具装饰味,兼具华茂,被称为“尚均钮”,名重一时,与同时期的杨玉璇可称为双峰并峻的雕刻大师。
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多为清宫所收藏,对印纽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堪称寿山石雕刻的一代宗匠。
林清卿(1876-1948),福建福州市人。
师从寿山石雕“西门派”高手陈可应,学习薄意雕刻,后又悉心钻研画理,致力于古代石刻、画像、艺术的研究。
其运用中国画理创作薄意,运刀如笔,精炼纯熟,刀过之处神情毕肖,妙趣横生,韵趣无穷,有“西门清”之誉。
开创了寿山石雕薄意艺术的最高境界,推为薄意雕法一代宗师。
郭功森(1921-2004),福建福州市人。
早年跟随著名石雕艺人林友竹、林清卿、郑仁蛟学习石雕,后赴中央美术学院深造,以擅刻山水、花鸟闻名于世。
创作众多石雕艺术精品,如作品《斯大林胸像》、《九鲤连环卣》、《竹林七贤》、《井岗山会师》等。
曾编写了《寿山石雕浅谈》和《林清卿薄意艺术》等著作,为寿山石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
寿山石石谱

鲎箕石
白高山石 红高山石
黄高山石 黑高山石 白水黄石
小高山石
新洞高山石
大洞高山石
掘性高山石
掘性高山石是从高山各矿床游离而散落于山坡砂土中的独石(成因类似田黄石),质莹腻通澈,肌理含萝卜纹,外表亦有 石皮。掘性高山石中月白、黄红色者,颇似田石,惟因久埋山上砂土中,缺乏田石的滋润水灵。掘性高山石难觅,较罕 见。 荔枝洞高山石石洞位于高山北面中部,因洞口曾有株野荔枝树,石材又具白色,极似新鲜的荔枝肉,故以荔枝萃作为石 名。从 1987 年起,又有老人洞、青年洞、立冬洞先后出石,石质特优,为近 40 年来高山石中罕见的优质石种,其中以 老人洞石尤佳。荔枝萃高山石晶莹通透,性坚,两石相击,铿锵作响,肌理多隐现萝卜纹,色以白为多,尚有黄、红、 灰及各色相间。 荔枝洞高山石是一千多年来,寿山石开采史中发现的最美艳,最妩媚动人的山坑石的极品,摩挲之,赏玩之,真令人心醉,从而 引起了石雕界与收藏界的轰动,价格不断攀升。 和尚洞高山石产于高山顶上的和尚洞。相传此洞为一个名叫和尚的石农所开,又传系由寿山古禅寺的明代僧侣开凿。和 尚洞极古老,石也绝产多年。今日所见的和尚洞石,石性细腻,微透明,色多红中带灰或土红。 玛瑙洞高山石石洞居于大洞的尾部,相传亦为明代僧侣所开。玛瑙洞高山石石质纯洁多光泽,似玛瑙,色泽为红、黄, 称为红玛瑙石、黄玛瑙石,偶有黑中透红者。石中常隐现红、黄、黑、白各色条纹和圈点。近年石农常在各山各洞采到 色质与玛瑙相似的石材,也称为玛瑙洞高山石。 嫩嫩洞比邻水洞,以初凿人嫩嫩而名,所产石亦冠此名。民国二年(1913 年),曾出珍石一批,故又名“民国二高山石” , 其石性淡凝通灵。嫩嫩洞高山石肌理含细萝卜纹,与水坑晶冻石相比毫不逊色,两者非有经验的鉴定家,殊难分別,惜 已绝产。 世元洞高山石又称“仙源洞高山石” ,世元洞位于大健洞后方,是清代张世元所凿的矿洞。世元洞高山石石性稍坚,惟色 泽鲜活,常见者有红、白两色。 四股四高山石产于四股洞,石洞邻近嫩嫩洞,因四位石农合股开业,故名。四股四高山石石质比其他各种高山石都坚实, 透明度佳,色泽丰富,有黄、红、白、灰各单色或杂色,是高山石中的优质品。 鸡母窝高山石,又名金母屋高山石。其矿洞位于高山峰北侧,荔枝洞后背的山脊处,太极洞的正下方,因地形似鸡窝而 名。这里的地名就叫鸡母窝。说来奇怪,这个洞的矿脉也真像母鸡孵蛋一样,一窝一窝地夹在围岩之中。鸡母窝石多为 零星小块,产地与荔枝洞相近,质地稍逊于荔枝洞石,石性比较通灵,呈半透明状,其黄色石料,多有深黄色的小点结 晶体,有的石中还含有黑针点。鸡母窝石红、黄、白、黑、蓝各色俱全,是继荔枝洞石之后出现的优秀新石种。 自 1990 年 8 月开采以来,己开凿了 3 洞。石质近太极头石,晶莹通灵,性微坚,有红、黄、黑各色。在黄色石中偶见极 细的萝卜纹,并有石皮,极似田黄石。黑色石中,质佳者,颇似坑头牛角冻石。
补天遗珍“寿山石”!

补天遗珍“寿山石”!福州的民间工艺久负盛名,尤其是寿山石雕,与脱胎漆器、软木画名扬中外,被誉为“榕城三绝”。
寿山石雕,因选材于福州市北郊寿山乡的寿山石而得名。
寿山石,以其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天雕神化、意境深遂、妙境入禅,在中国石文化历史上的分量和重要性是无须多言的,它是中国博大精深石文化宝库中一颗无比神奇的明珠。
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因出产于距福州40公里的北郊寿山村而得名。
自开发以来,经过1500多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寿山石文化”,成为闽都“四大文化”之一。
原产地福州也被国家授予“寿山石文化之都”荣誉称号。
寿山石雕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各朝代的民间传说中都有着一些动人的寿山石传奇神话故事。
“娲皇混沌补青冥,遗石瑰琦映紫庭”。
女娲炼石补天是我国最绚丽、最扣人心弦的古代神话之一。
相传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时候,女娲驾着祥云遨游在苍穹之东,见到苍苍三山峰,泱泱寿溪水,竟打动了这位仙子之心,将补天用的斑斓彩石,飘洒在寿山的田野山恋之间。
这天上的彩石,洒在寿山溪一带,就变成了金光闪闪的石中之王——田黄石;飘洒在水涧、溪底的就化成百年稀珍的水坑石;更多的彩石飘洒在连绵不断的山岗上,便成了千年采之不绝的山坑石。
这就成了“天遣瑰宝生闽中,剖之斑斓具五彩。
”之佳话传奇故事。
关于“女娲遗石在人间”另有一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天塌地陷,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曾经炼石补天,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下许多大小不一的灵石,于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视,最后发现福州寿山细林清幽,景致绝美,就把这些曾经用于补天的灵石撒向了寿山的大地,这就是寿山水田中的田黄石。
寿山石田黄石传说更令人神往,因为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在整个地球上,只有寿山的水田里才会有这种珍贵宝石的存在呢?这是或许是女娲对寿山特别眷顾的结果。
二、寿山石的历史民间相传寿山石始于两汉,未有足证,现存的福建省博物馆,由福州闽江南岸桃花山南朝墓葬出土的老岭石“卧猪”(圆雕)刻工简朴,形态逼真,证明远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寿山石雕就已问世。
寿山石的艺术鉴赏价值

寿山石雕的艺术鉴赏价值在寿山石雕创作中,形、色、韵值得探讨。
形,古人释为形体。
寿山石雕是一种静态艺术,它在空气中是以静止的方式展现于人们的面前,形成一定的造型,寿山石雕受材料制约而具有比较明显的依石造型、因材施艺的特点。
艺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石头在他们的手中,会引发很多联想。
民间行话“一相抵九工”,正体现了艺人着手构思、发挥想象,从模糊的意象到清晰的形象的艺术创造过程。
形的把握,涉及到创作者对题材的选择,涉及到创作者自的审美水平的高低。
大千世界,万象缤纷,题材的选择有广阔的内容。
造型贵在立意,而在形式上,则必须以造型美为指导原则,注意整个作品的构图布局,从最能反映物体特征的角度,突出作品中的主体。
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不断地提高创作者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才能使所创作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寿山石雕创作中,造型整体感的把握和对主体部分细节作深入细致的处理都同样是至这重要的。
把握整体感,首先要抓住表现主题的主体部分的动态。
寿山石雕与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表现物体在瞬间的场面。
在构思形体布局时,应摒除那些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节,以免喧宾夺主。
现在市场上有的寿山石雕,充斥繁杂细工,单纯炫耀技术,实际上是误把费工多少或复杂程度作为衡量作品艺术价值高低标准,是不可取的。
然而,寿山石雕由于体积小,在把握作品整体感的同时,必须有对细节部分的细致刻划,才能表达作品的神韵。
寿山石品种中,有不少属名贵石材,且石头形状本身也具有某种造型特征,创作时,宜尽可能利用原材料体积的外轮廓,但也不可单纯因惜“材”而保留不美观的原状痕迹,使之“形如料状”,那将会大大削弱造型总体的视觉效果。
寿山石雕创作,即相石取形,也相色取形。
石头色彩的利用常从块、层、点入手。
寿山石经适当剥料后,创作者在弄清石头色块大体分布的基础上,根据题材主题的需要,着手形象构图布局。
寿山石收藏与鉴赏

寿山石收藏与鉴赏~2008-10-21 23:12:05 | 作者:雅蕴斋骨董店 | 浏览(44) 次 | 收藏 | 分享 | 送鲜花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具有稀有、美丽、珍贵、耐用等宝石的基本特征。
而斑斓的色彩、曼妙的纹理、通灵的质地,使其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生丽质。
其脂润如玉,柔而易攻的特性,更激发雕刻师创作灵感,化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所以具有真正收藏意义的寿山石雕作品,应具备三大要素:天生丽质、文化创意、精湛技艺。
天生丽质如上所述,精湛技艺,亦为世人所知,不再赘言。
惟独文化创意尚未为雕刻家所重视,故本文着重从文化创意的视角,看寿山石雕的收藏价值。
一、文化创意的沃土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其以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完整地延续下来,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光芒。
文化创意深深地根植于这片沃土之中。
中国是工艺美术大国,在近代工业社会形成之前的文化传统生活主要依赖于工艺美术的承载和体现。
传统的工艺美术,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表达文化诉求,采用各种材质进行创造性制作的总称。
所以,工艺美术品是民族理念的艺术形象载体。
工艺美术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
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证,是博大精深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要发展工艺美术事业,就需要挖掘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
而谈到挖掘,就离不开文化创意,一旦赋予作品文化内涵,你的作品就有生命力。
因此,文化创意是工艺美术创新的基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工艺美术创新、发展的沃土,只有根植于这块沃土上,才能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二、寿山石雕的文化创意寿山石是一种以产地命名的珍稀彩石。
它产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寿山村及其周边的山峦。
寿山石斑斓温润,玲珑可人。
而雕刻工艺师经过艺术加工赋予寿山石“清水出芙蓉”的清丽和灵性,使人赏之如醉如痴。
寿山石雕固然有其文化内涵,美妙神韵,但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却为数不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山石雕鉴赏
寿山石雕是传 统的民间雕刻艺术, 统的民间雕刻艺术, 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 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 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 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 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 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 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 石造型,因而有" 石造型,因而有"一 相抵九工"之说, 相抵九工"之说,其 技艺主要流传在福州 市晋安区鼓山、 市晋安区鼓山、岳峰 象园、 镇、象园、王庄街道 和寿山乡。 和寿山乡。
寿山石以独特 的意蕴, 的意蕴,融会 了自然美与艺 术美的语言, 术美的语言, 构成了寿山石 文化
寿山石雕追求既雕既琢的艺 术效果,提倡返璞归真, 术效果,提倡返璞归真,故 相石”为重要环节, 以“相石”为重要环节,讲 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 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 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 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
一看: 一看:因材施艺
寿山石雕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 寿山石雕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 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通常在一块寿山石上,有红、 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通常在一块寿山石上,有红、 青等数种颜色,相互交错成自然斑纹。 黑、黄、青等数种颜色,相互交错成自然斑纹。我们在鉴 赏和选购寿山石雕作品时要看雕刻艺人在“因材施艺” 赏和选购寿山石雕作品时要看雕刻艺人在“因材施艺”方 面的独到功力。看看是否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 面的独到功力。看看是否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石 纹来确定相应的题材与造型,而不是牵强附会。 纹来确定相应的题材与造型,而不是牵强附会。
谢谢观看
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 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 广纳博采, 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 术精华。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 术精华。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 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 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寿山石 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 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寿 山石雕的社会影响面极广,具有“上伴帝王将相, 山石雕的社会影响面极广,具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 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的艺术魅力, 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鉴赏家 与收藏家的好评。 与收藏家的好评。寿山石雕在中国传统玉石文化中占有突 出地位,相关雕刻品已成为高雅、精美、 出地位,相关雕刻品已成为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 征。
看 。
之 说 。 收 藏 鉴 赏 寿 山 石 雕 , 应 该 有 三
重 依 石 造 型 , 因 而 有 “ 一 相 抵 九 工 ”
了 丰 富 的 雕 刻 技 法 。 寿 山 石 雕 十 分 注
晶 , 经 过 历 代 艺 人 的 不 断 探 索 , 积 累
寿 山 石 雕 是 天 然 造 化 与 艺 人 智 慧 的 结
简 练 的 刀 法 , 有 朴 茂 的 刀 法 ,
刀 法 具 有 独 特 的 艺 术 风 格 , 有
的 刀 法 来 体 现 的 。 寿 山 石 雕 的
寿 山 石 雕 的 技 法 , 是 通 过 运 刀
三看: 三看:刀法
总之, 总之,成功的作品是作者的 文化水平、艺术修养、 文化水平、艺术修养、雕刻 技艺和实践经验等诸多综合 能力及水平的反映。 能力及水平的反映。美的表 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 想力量成正比的, 想力量成正比的,寿山石雕 艺术正是如此。 艺术正是如此。
是 什 么 样 , 都 是 纯 天 然 的 。
石 头 原 来 什 么 样 刻 出 来 基 本 上
作 品 是 没 有 任 何 拼 接 的 ,
而 且 强 调 不 要 拼 接 , 好 的
思 、 巧 色 利 用 非 常 好 的 特 点 ,
寿 山 石 雕 不 仅 具 有 边 创 作 边 构
有 浑 厚 的 刀 法 , 有 秀 凌 的 刀 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