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记录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教职工队伍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推进,教育的作用不断突显,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广大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悄然而至,那就是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了,教师的压力也相应大了,课堂教学、教育科研、职称考核、继续教育……,不少教师身体素质下降,自卑、失眠、焦虑等症状出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既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也影响教育的质量。
一、教师健康总体状况本学区现有在职教师90人,本次调查内容分身体、工作、生活、心理四部分,采用发放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努力使调查结果具有真实性、科学性。
调查问卷列举了11类身体疾病,教师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选择,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教师92.6%患有1种以上身体疾病,有47.2%教师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有10.9%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心理障碍。
11种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四类疾病依次为:第一,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34.2%;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20.2%;排在第三位的是心血管疾病,患病率15.5%;第四是骨关节疾病,患病率13.3%。
女教师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占25.8%。
据有关资料显示,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等疾病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如紧张、压抑、烦躁、郁闷等,均会产生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呼吸系统疾病则与教师讲话多、发声不科学和长期吸入粉尘有关;经常站立、伏案工作、缺乏锻炼是导致骨关节疾病的主要原因。
二、教师工作情况1、课时量大,工作时间长。
教师周课时量普遍较大,除学校领导外,教师代课12-14节课的占32.8%,14-16节课的占41.2%,16节课以上的教师比例为24.1%。
有人曾说出门最早和回家最晚的是学生,其实我们的教师也是这样披星戴月地工作着,虽然2005年上半年省教育厅出台了减负禁令,但教师们面对社会、家长过高的期望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总是放心不下,千方百计让学生早到校晚回家,我们教师很无奈。
幼儿园教师体检报告记录 幼儿园教师健康

幼儿园教师体检报告记录1.引言幼儿园教师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领者,其健康状况对幼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园教师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幼儿园教师体检报告记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了解幼儿园教师健康情况,为提高教师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2.统计数据根据本次体检结果统计,共有XX名幼儿园教师参与了健康体检。
其中,男教师XX人,女教师XX人。
参与体检的教师年龄分布较广,包括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0-40岁的中年教师以及40岁以上的资深教师。
3.生活习惯通过健康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多数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睡眠充足、饮食均衡、定期锻炼等。
然而也有少部分教师存在不良习惯,如熬夜、饮酒过量、缺乏运动等。
4.身体状况通过体检结果分析,幼儿园教师整体身体状况良好。
不过,也有个别老师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疲劳过度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5.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方面,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精神状态良好,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
然而也有少数教师存在工作压力大、心理疲劳等问题,需要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6.预防保健建议综合体检结果和调查问卷,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健康问题,提出以下预防保健建议:- 注重健康教育,加强教师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健康素养。
- 定期组织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教师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和跟踪,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健康问题。
-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疲劳。
- 建立健康管理团队,加强学校健康管理,通过营养膳食、体育锻炼、心理疏导等多种促进教师健康。
7.结语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健康体检报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教师的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个别教师存在健康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保障教师健康,不仅是为了教师个体的利益,更是为了幼儿身心健康的长远发展。
希望通过本次体检报告分析,提高教师健康水平,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做出贡献。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一、引言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职业群体,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是培养下一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教师的工作压力常常很大,长期的工作压力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所在,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帮助和支持。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学校的教师群体。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压力、情绪状态、心理健康支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
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5份。
四、调查结果1.教师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教师以女性为主,占比65%;男性占35%。
教师的年龄集中在30-45岁之间,工作年限为5-10年的教师最多。
2.工作压力:3.情绪状态: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情绪状态普遍较差,其中68%的教师表示经常感到焦虑,55%的教师表示常常感到疲劳。
此外,约有32%的教师表示经常感到无助,28%的教师表示经常感到孤独。
4.心理健康支持: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支持的需求较高,68%的教师表示希望学校能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服务。
同时,教师也认可同事和家人的支持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5.自我调节: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自我调节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约有52%的教师表示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缓解压力,仅有18%的教师表示能够有效地自我调节。
大多数教师表示希望学校能提供相应的自我调节培训。
五、讨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减轻工作压力的措施。
其次,教师的情绪状态普遍不佳,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此外,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需要提高,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有效地管理和缓解工作压力。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讨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2.学校可以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意识。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总体健康状况良好 :60%的教师认为 自己健康状况良好 或非常好
心理健康状况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良好:70%的教师没有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压力、学生管理压力等方面
生理健康状况
教师生理健康状况良好:50%的教师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 或非常好
部分教师存在过度劳累、眼睛疲劳、颈椎腰椎等问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各年龄段教师健康状况分析
20-30岁教师健康状况
健康水平较高
年轻教师相对年龄较小,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较为健全,因此整体健康水平 较高。
心理压力大
20-30岁教师多处于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面临工作、生活等多重压力,容易 产生心理问题。
31-40岁教师健康状况
亚健康问题增多
随着年龄增长,31-40岁教师身体逐渐出现亚健康问题,如疲劳、失眠、头痛等 。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教师健康状况总体概述 • 各年龄段教师健康状况分析 • 影响教师健康的因素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调查目的
了解教师群体的健 康状况和健康需求
为制定教师健康促 进政策提供科学依 据
分析教师健康问题 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调查背景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
教师健康状况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研究方法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教师的基本情况、健康 状况、健康行为和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2
采用访谈法,了解教师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和态 度
3
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 析和解释
02
教师健康状况总体概述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认识,并明确其影响因素。
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包括: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
一、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健康调查及结果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幼儿园进行的幼儿教师心理检测结果为:%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最近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常模,特别是敌对、抑郁两项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但在强迫、偏执、虐待、人际关系等方面,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
所以,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调查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
而“班级人数太多”“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2.生理症状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
3.工作上不断磨难的困扰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她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加之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有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而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幼儿教师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
幼儿园教师身心健康调查报告

幼儿园教师身心健康调查报告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需要承担起儿童的教育任务,同时还要贴心照顾孩子们的生活需求。
但是随着职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和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幼儿园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我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涉及10位幼儿园教师,其中有5名男教师,5名女教师,他们的工作经验在1-4年不等。
调查对象均为20-35岁的年轻人。
二、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1、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负荷四个方面的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10名受访者中有8人表示自己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事业的特殊性和工作强度大;另外,有2人表示自己的工作压力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工作任务比较轻松,工作环境比较好。
另外,在工作满意度方面,7名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3名受访者表示满意度一般。
在工作目标方面,10名受访者都表示自己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但其中有2人表示不是自己设定的目标,而是领导安排的。
在工作负荷方面,8名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负荷非常大,2名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负荷较小。
2、饮食习惯饮食习惯主要包括三餐是否定时、饮食是否规律、口味偏好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的就餐习惯比较规律、饮食偏好比较健康,但是也有2名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就餐时间比较不规律,饮食偏好不太健康。
3、运动习惯运动习惯主要包括体育锻炼时间、运动方式、运动频率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在工作之余都会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锻炼时间不太固定,通常锻炼的方式也比较单一。
在锻炼频率方面,每周至少锻炼3次的受访者占了大部分,但也有2名受访者表示由于工作原因,这个周期很难保证。
4、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主要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等。
调查结果显示,9名受访者入睡时间都比较固定,但是有1名受访者睡眠时间比较晚。
女教师健康调查报告

女教师健康调查报告调查概况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共有120名女教师参与了此次调查,调查时间为2022年5月1日至5月7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调查结果1. 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女教师身体健康状况较为良好。
其中,82%的女教师表示自己处于良好或较好的健康状态,15%的女教师表示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般,仅有3%的女教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较差。
2. 饮食习惯关于饮食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女教师注重饮食健康。
调查显示,95%的女教师每天都吃早餐,有规律地进食。
此外,调查还显示,84%的女教师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注意均衡饮食。
3. 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女教师的生活方式普遍健康。
72%的女教师每周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此外,60%的女教师每天步行或骑行上下班,有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
然而,也有部分女教师表示因工作忙碌而缺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4. 心理健康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教师整体上心理状态良好。
仅有20%的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压力下感到焦虑或紧张,大多数女教师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结论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参与调查的女教师整体上身体状况较好,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健康感到满意。
2. 女教师普遍具备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摄入营养并保持饮食的均衡。
3. 大多数女教师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体育锻炼和规律的生活习惯。
4. 女教师整体上心理健康良好,能够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个别女教师在工作压力下可能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建议学校加强对女教师的关心和支持,提供更多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教育,帮助她们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教师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总结

教师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总结引言教师是社会的栋梁和灵魂,教师的健康现状对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教师的健康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次进行了一项针对全国教师的健康现状调查。
调查包括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工作环境等方面,旨在为改善教师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10000份,收到有效问卷8870份,回收率为88.7%。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
结果分析1. 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其中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占比为65%,身体健康状况一般的教师占比为30%,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教师占比为5%。
但是在具体的身体指标方面,调查发现教师普遍存在久坐不动、缺乏运动、长时间站立、不规律饮食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师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2.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约有25%的教师存在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心理健康,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 工作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工作环境普遍存在问题。
约有60%的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较大,40%的教师反映工作时间较长,20%的教师反映缺乏职业发展机会。
这些问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建议与措施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教师的健康现状,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和自我管理,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2.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教师有效应对工作压力和心理问题。
4. 建立健全的健康管理机制,定期开展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健康问题。
5.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合作,共同关注教师的健康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的健康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记录————————————————————————————————作者:————————————————————————————————日期: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了解民情,坚持维护民意,办好实事2.在有能力的前提下,一年至少为教师体检一次3.建议多举办活动,定期体检4.开设身心健康讲座,明确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注意点5.医疗保险增加力度6.增添一些体育锻炼设施和保健措施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教师。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推进,,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广大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关注教育质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呼声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悄然而至,那就是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了,教师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备课、改作业,还要时刻监控好学生的安全、卫生,还有课堂教学、教学科研、教学成绩、论文、职称、考核、学历、继续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不能放松,教师们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现实中,很多教师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
慢性咽炎、颈椎病、心脑血管病等职业病都在威胁着教师们的健康。
身体素质在下降,自卑、失眠、焦虑等症状出现,教师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既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也影响教育的质量。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教师的身体不好,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只有让每一位老师真正愉快地工作、健康地生活,孩子们才能快乐地学习。
因此,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人才质量的提升。
为此,我们对桂花九义校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为期20天的健康状况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资料统计、走访、座谈等形式,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师健康的不成熟建议,以更好地为提高我校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服务。
二、我校中小学教师健康总体状况这次调查,涉及52名教师,男教师 32名,女教师 20名。
经统计,受调查的52位教师中,患身体疾病人数占31.5%,健康人数占20%,亚健康人数占48.5%。
多数教师患有1种以上身体疾病,有不少教师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其中11种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四类疾病依次为:第一,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34.2%;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20.2%;排在第三位的是神经系统,患病率15.5%;第四是骨关节疾病,患病率15.3%。
女教师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占25.8%。
据有关资料显示,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等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如紧张、压抑、烦躁、郁闷等,均会产生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呼吸系统疾病则与教师讲话多、发声不科学和长期吸入粉尘有关;经常站立、伏案工作、缺乏锻炼是导致骨关节疾病的主要原因。
中老年教师的心脑血管病的比例明显增大,如,54岁的女教师陈老师,就有骨质增生,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还有长期失眠,每天只能睡一、二个小时的觉,天天都头晕,有时在学校都晕倒。
58岁的彭老师,一年来,都因肠粘连住几次医院,为了学生,手术后不久又站在讲台上,30多岁的谢老师,长期血压较高,还有长期腰痛,也带病坚持工作,还有村小的付老师,50岁就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骨质增生等,一直坚持工作到今年退休。
从医院组织的分批体检中,我校已有16 位教师体检了,从检查结果来看,几乎每位教师都有疾病,如苟老师血脂高,赵老师有肿瘤,刘老师、陈老师有酒精肝,还有几位教师有高血压、咽喉病、妇科疾病。
看到这些现象,我真为我校教师的身体状况担忧。
三、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一)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影响了身体健康。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给教师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成为新的压力源,相当一部分教师因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身心健康受到了威胁,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健康状况。
一位班主任这样描述一天的工作:“早晨6点多从家出发赶到校,有时早饭都顾不上吃,到校后,马上组织学生打扫卫生,还要进行晨检,上两节课,批改学生作业,备课,个别辅导,下课监管学生的安全,中午在学校吃饭,同时找留守或问题学生谈心,到处巡视监管学生的安全,组织学生搞卫生、并进行午检工作,下午上完课后,还要整理一些材料,同时要备课、改作业,白天来不及的带回家晚上加班。
除了这些必须要做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安全问题、思想问题、成绩问题都需要晚上工作之余慢慢考虑。
”课堂教学任务、教学科研任务、学生管理任务、学校布置任务,每天的卫生和晨午检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教师必须占用大量时间,于是一天的睡眠时间远不能达到8个小时。
而教师休息日加班更是普遍现象,班级布置、自我更新、校本培训、家访、学历进修等。
现在的教师确实十分忙碌,自行车和摩托车仍是教师们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这种现象,也反映了教师的清贫。
由于路远,我校有20多位教师中午在学校用餐,利用中午时间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双休日还要洗洗晒晒,整理家务。
对于那点少得可怜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有55.3%的教师有空就赶快睡觉,只有27.3%的教师选择锻炼。
教师们认为:平时实在是太忙碌太疲倦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睡一觉,“我们需要睡觉来恢复体力”。
因此,教师普遍承受的压力重,劳动强度大。
(二)心理压力很大。
教师上班时心情愉悦的仅占13%,心情一般的占64%,有焦虑感的占16.6%,有20.4%的教师感到烦躁。
比例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初中面临中考,另一方面,目前评价一所学校一位教师的标准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尤其是重点高中的上线率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学校把它作为宣传自己的资本,家长以此作为选择学校的标准,无形中给了初中教师更大的压力。
有56.7%的教师表示自己经常有疲劳感。
心理压力大是造成疲劳感的首要原因,占74.4%,其次是工作量大,占61.3%。
有65.1%的教师感觉到自己精力下降,46%的教师感觉注意力衰退,43.3%的教师不自信,常常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或做错,有38.2%的教师甚至觉得郁闷。
从座谈中了解到,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前,至少有两个晚上是“一点都睡不着的”,有10天左右的时间是烦躁不安的,教师自尊心一般都较强,领导的表扬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所以领导不要吝啬表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
调查对象中表示没有心理压力的只占 1.5%,感觉心理压力很大的却占了39.5%,这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工作量大、升学压力、教学成绩、经济状况等都会引起教师的心理压力。
当前教育科研在小学搞得轰轰烈烈,教育科研对于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确实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在小学搞教科研,教师们往往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而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所以总是感觉特别辛苦,心理压力大经常失眠。
不失眠的只占12.2%,经常失眠的占12%,遇事失眠的占71.6%。
这与工作压力大、教师自身缺乏自我调节的办法、交往面较窄、承受能力不强等有关,而失眠又是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的罪魁祸首。
面临教师岗位聘用制、末位淘汰制等岗位竞争和就业压力,面临着提高自身素质、向素质教育靠拢及参加各种达标考试、培训的压力。
现在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管理学生方面教师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种种压力和负担似乎是没有尽头的,而在长期的沉重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很多教师都感到疲惫不堪。
很多教师反映,为了工作,教师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期望更为强烈,这也成为教师们面临的最大压力。
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社会责任。
(三)教师锻炼少问卷了解了教师们的锻炼情况,比例最高的锻炼项目是散步,占53.6%,其次是打球,占23.3%,再次是部分女教师晚上去跳舞,占17.6%,其余几个项目如跑步、跳绳等选择的人寥寥无几。
由于长期的忙碌,不少教师已远离了锻炼。
教师的社会交往面较窄,休闲活动也很单一,90.1%的教师有空就在家看电视或上网,或睡觉。
看电视与睡觉比例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作太累的缘故,由于工作累而不想锻炼,由于缺乏锻炼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不佳。
在调查中通过医院医生,我们知道了现在的老师们健康上有六大薄弱环节:一是咽喉,粉笔粉尘对教师的咽喉有损伤,由于老师用声比较多,声带也是老师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
表现为喉咙痛、说话声音沙哑。
二是颈椎,教师备课和批改作业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会使腰肌和颈椎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久了会造成慢性腰肌劳损和颈椎疾病,会演变为颈椎退化性关节炎或肩周炎。
三是双腿,大多数的老师还是站着讲课的时间比较多,腿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起静脉曲张。
四是神经系统,教师用脑过度,加上工作压力加重而导致巨大的精神负担,易引发与情绪不稳相关的疾病,出现头晕、失眠、早醒等症状。
五是心血管疾病,教师的工作压力大,持续疲劳,同时运动严重不足。
同时造成的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也非常多,让心脑血管疾病成了老师们健康最脆弱的环节。
六是消化系统,在教师人群中,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脂肪肝患者更有两成。
再加上胃炎、胃溃疡人群,消化系统疾病在教师的常见病中也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
四、影响我校中小学教师健康的原因(一)社会、家长对教育的高要求,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压力社会压力大。
全社会都密切关注教育,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的压力了越来越大。
因为教育重要,所以教育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而事实上,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等,教师付出了努力,但教育效果往往很难与之成正比。
教师,可以不在乎收入的多少,但在乎社会的理解、别人的尊重和工作的实效,所以,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教师有渊博的学术知识、精深的专业修养、高超的教学技艺、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教学质量等,家长把望子成龙的热望转嫁到教师身上,而且随时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对于家庭作业的安排,如不安排家长有意见,说老师太懒,如布置作业,家长还是有意见,说孩子太累。
为了不使家长多告状,教师们处处谨慎小心,尤其是教育学生时心理压力更大,生怕由于孩子心理素质差、承受能力低而发生不该发生的事。
这样,教师们处于矛盾中,一方面职业要求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另一方面孩子承受能力太差,家长又时时监督着教师的举动,使得教师落入了想管又不能多管但又不得不管的为难境地,心理很压抑。
(二)工作量大、负担重导致教师健康状况下降教师是一种压力程度颇高的职业,教师承载着社会对新一代的期望,真是任重而道远。
他们在学校里往往独当一面,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管理任务,是教育工作的骨干,而在家中又是家庭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