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将领——薛岳
抗日名将薛岳与三次长沙会战(5)

抗日名将薛岳与三次长沙会战(5)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薛岳立即组织了对会战的经验总结。
1941年10月20日,蒋介石召开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会上,蒋对薛岳指挥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提出尖锐批评:现在敌人要打我们的哪一点,他就可以打我们哪一点,他要占领我们长沙,就可以占领我们长沙。
他要几时进来,他要几时撤退,皆可以大喊大叫地用广播来通知我们,而且他一定能遵照他预定的时间,丝毫不爽的实施做到。
这对于薛岳和第九战区无异于当头棒喝,意识到原来对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总结是肤浅的,于是继续深刻检讨了会战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
应该说,此次南岳军事会议是及时而且重要的,对第三次长沙会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准备作用。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坚定了美国对日本施加压力的信心。
9月11日马歇尔批准的美国《主要军事政策》还担心日本打败中国,要等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长沙会战的进程显示了中国抗战的决心和实力,给美国人以鼓舞。
10月1日日军开始从长沙撤退,2日,赫尔国务卿即拒绝日本建议,坚决要求日本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南亚撤军,并中止了谈判。
而日本内阁接到美国的强硬表态后发生严重分歧,近卫首相主张对美国让步,军部反对。
13日,近卫召开五相会议,东条陆相坚决反对从中国撤军。
次日继续开五相会议,近卫首相再次问东条:关于美国要求从中国撤军有没有让步的余地?东条回答:没有!16日,近卫内阁在东条的要求下总辞职,东条英机就任首相。
18日发表首次内阁会议声明:解决中国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以期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乃帝国之坚定国策。
12月3日,东条指示军部给中国派遣军下达命令: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在攻略南方要域的同时迅速处理中国事变。
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时攻占马来亚、菲律宾等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蒋介石为了配合盟军作战,9日命令各战区对当前之敌发起进攻作战,以牵制日军。
从第九战区抽调第四、第七十四军南下,拟配合第四、第七战区进攻广州,以解消日军攻取香港;同时调遣第五、第六、第二十军准备进入缅甸协同英军作战,亦保卫美援运输线。
抗战中哪位中国将领曾四次指挥会战击败日军

抗战中哪位中国将领曾四次指挥会战击败日军?近日,由董亚春执导、张丰毅主演的大型电视连续剧《长沙保卫战》在央视八套热播,该剧主要讲述了抗战期间在长沙进行的四次攻防战。
剧中,被称为“老虎仔”的广东名将薛岳临危受命,其在长沙大火后赴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数十万虎贲将士逐退了日军对长沙的三次进攻,由此稳固了重庆大后方并为抗战胜利立下卓越的功勋。
抗战结束后,薛岳曾于1949年12月担任海南防卫总司令并组织“伯陵防线”,次年4月被击败后撤入台湾。
少为人知的万家岭大捷1938年7月,日酋畑俊六大将指挥70万华中派遣军沿长江两岸围攻武汉,国军则以120个师总兵力约110万人迎战,武汉会战由此拉开序幕。
7月下旬至8月初,日军第11军所属的第106师团沿南浔铁路两侧向江西德安方向推进,但在这里,他们遭遇了成军以来的最大噩梦。
赣西北是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的防区,这一带为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区。
为适应山地行军,第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命所部放弃战车及重武器,除一部留守马回岭外,全军主力一万余人改编为驮马大队,以利于穿隙前进。
10月2日,106师团主力进抵万家岭地区,但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是枕戈待旦的十万国军。
薛岳的计划,就是要让日军长驱直入,然后利用地势将其一举围歼。
用薛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这个反八字阵势,如袋捕鼠,又如飞剪,敌犯右则左应,犯左则右应。
敌若钻进来,就很难逃出去。
”从10月3日起,松浦淳六郎即感觉情形不对,之前进军途中只受到小规模袭扰,但进入万家岭一带后,明显有师以上的中国军队对其展开攻击。
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也发现了这一情况,其立即命令106师团向北转进,并向27师团迅速靠拢;同时,又令27师团警戒106师团右翼,企图把106师团接出重围。
但是,日军的救援在麒麟峰遭到国军李汉魂部的顽强阻击,直到战役结束,27师团仍被隔离在万家岭主战场外。
10月4日后,十万余国军陆续靠拢,对106师团合围之势已成。
抗日战争指挥官薛岳生平简介

抗日战争指挥官薛岳生平简介推荐文章徐州会战的指挥官是谁热度:一代战神薛岳生平介绍热度:日俄战争日军指挥官是谁热度:武汉会战的指挥官是谁热度:第四次长沙会战的指挥官是谁热度: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将领,军事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抗日战争指挥官薛岳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薛岳生平简介薛岳将军原名薛仰岳,本意是仰慕钦佩宋国的岳飞将军,后来改名为薛岳,立志要想岳飞学习,做一个忠贞保卫国家的人。
薛岳将军简介里介绍,薛岳出生在广东韶关市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所以他早年加入的是粤军,后来一步步走上国民党高级军官将领的位置。
在薛岳将军简介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他曾就读于黄埔陆军校、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的薛岳,在不同的军校学习,接受了军事方面的各种知识教育,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军事之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时值血气方刚年龄的薛岳,对革命活动特别热心,还没毕业就急着加入了孙中山在广东组织的革命军援闽粤军。
在北伐战争中,薛岳所在的第一师军团在南昌城的攻守战役中损失巨大,战斗场面惨烈,伤亡严重。
当时,蒋介石对这次失败作出检讨,并分析失败的原因是对地图地形的研究不够。
薛岳吸取这次战败的教训,在他以后的二十多年里,特别注重对作战地形的观察与研究。
说到薛岳将军简介,就不得不说一下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惨烈失败,这些多少都和当时在国民党阵营的薛岳将军有点关系。
在第五次围剿红军的战役中,薛岳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五军的军长,对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
薛岳将军在抗日战争中也表现突出,人送外号“老虎仔”。
三年内战,蒋介石战败逃到台湾,薛岳也随后撤退到台湾,深受蒋介石的尊敬。
薛岳杀了多少日本人薛岳是我国的一位将军,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薛岳和他带领的军队歼敌无数,极大地助长了中国军队的士气,令中国军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并一步步使之成为现实。
名将薛岳的个人简介

名将薛岳的个人简介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汉族。
薛岳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总统自由勋章和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
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此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薛岳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学习,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8年(民国七年),参加孙中山新建立的援闽粤军,任司令部上尉参谋,不久任第一师机关枪营营长;1921年(民国十年)5月,薛岳任孙中山总统府警卫团第三营营长,成为著名的粤军“三剑客”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
抗日战争中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时有抗日“战神”之称,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后在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中任海南防卫总司令,战役失败后撤退至台湾。
1952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先后给了薛岳几个虚衔,如“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国国民党改造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行政院政务委员”等。
两蒋父子固然执礼甚恭,但并不授予实权。
薛岳无兵可带,无仗可打,百无聊赖,多半闲居在台湾南部嘉义乡间,过着半隐退日子。
曾任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
1998年5月3日逝世于台湾,享年103岁。
战长沙 薛岳指挥有多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战长沙薛岳指挥有多神?
导语:中央电视台近日热播的电视剧《战长沙》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创造的收视率位列同时间播出电视剧前十名的佳绩。
但是,对于这段故事的真实历史背景
中央电视台近日热播的电视剧《战长沙》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创造的收视率位列同时间播出电视剧前十名的佳绩。
但是,对于这段故事的真实历史背景——抗战中的长沙保卫战,剧中并没有作过多交代。
长沙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从1939年9月到1944年6月,中国军队共进行了四次保卫长沙的作战,其中前三次称为三次长沙会战,最后一次与保卫衡阳等地的作战合称为长衡会战——也被称为豫湘桂会战的第二阶段。
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集中了约4个师团的兵力,于1939年9月13日开始,分别在湘北、鄂南、赣北三个方向向当面中国军队进攻,至10月20日全部撤回原防地。
1941年9月7日,日军出动4个半师团的精锐部队,在赣北日军第33师团等部的策应下,再度向长沙方向发起进攻。
双方经过到36天激战,于10月12日恢复原有态势。
第三次长沙会战从1941年12月21日到1942年1月16日止,中日日两军在湘北和赣北地区鏖战近一个月,最终以日军退回进攻出发地告终。
1944年5月26日,日军在经过大规模增兵之后,开始了最后一次对长沙的进攻。
中国军队经半个多月顽强抵抗,终因实力不济,损失惨重,被迫于6月18日放弃长沙南撤。
就在抗战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第四次长沙作战已是日军战败前的最后一搏,远不如前三次重要,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三次长沙会战。
抗战时期的薛岳

评价 , 孰褒孰贬 , 多争议 。 日战争时期是薛岳军事生涯和政 治生涯的颠峰 时期。 究这一 时期的薛岳 , 颇 抗 研 一方面能有助于客观认识 薛岳其人 , 另一方面能加深对国民党在抗 日战争中发挥的作 用的认 识。 [ 关键词 ] 薛岳 ; 抗战; 正面战场 ; 湘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 : 8 52 K2_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8 5 ( 0 J2 0 1 — 3 1 7 — 6 3 2 1 ~ 0 0 6 00 6
薛岳把提 高国 民健康 水平作 为湘政建设 的第一要 政, 称之为 “ 民之政 ” 生 。他认为 “ 民族健康运 动 , 由国 应 民健康运 动做起 , 国民健康运动 , 自国民体育运动 , 国民 卫 生运 动做起 , 乃能达成 民族健康之 目的” 2 。 ] , 因此 他 主要从 改善 医疗 卫生条件 和广泛开 展体育健 身运动及 禁烟三方 面人手着力以提高湖南人 民的身体素质 。
建立了黄山山脉 和天 目山游击根据地 , 指挥第三 战区各 部挺进苏浙 皖敌后 , 开对敌游击 战 , 展 牵制 了 日军大量
职务 , 由薛岳接任 。薛岳迅速提 出了“ 、 、 的施政 安 便 足”
方针 。1 3 9 9年 1 月 2 2 5日, 湖南 省扩大行政会议在长沙 召开 , 岳以“ 薛 建设新 湖南 ” 为题 , 致开幕 词 , 正式提 出 :
一
、
薛岳的抗战经历
二、 薛岳主持湘政的“ 六政建设” 文夕大火之后 , 国民党免去 了张治 中的湖南省主席
13 97年 8 ,薛岳任 国民政府滇黔 第三预备军 副 月 司令 , 自全面抗 战爆发后 , 薛岳多次 向蒋介石请缨 出战 , 于 9月被任命为第三 战区第 十九集 团军 总司令 , 即刻赴 上海参加淞沪会战 ;9 7 1 13 年 2月至 13 年 5月 ,先后 98
初中历史知识抗战中歼敌最多的将军—战神薛岳素材

抗战中歼敌最多的将军--战神薛岳薛岳于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27万余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1896年生于广东省乐昌县九峰乡的一个农民家庭。
其父薛豪汉,为人古道热肠,每有调解乡民纠纷和筹措赈款之事,必被请去咨商,协助解决。
家境虽不甚宽裕,仍乐善好施,远近闻名。
薛豪汉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从小就教育子女要好学上进,和谐有礼。
他常教导儿子要立志习武,长大后为中华的复兴而奋斗,并说:“克复汉族,惟武是尚,经生坐谭,无当大局,亟需习戎,以应时变。
”薛仰岳为家中长子,其仰岳之名,是其出生之时正值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年,台湾被迫割让日本,民族危机空前,遂取名“仰岳”,就是敬仰族英雄岳飞之意。
立志从军报国追剿共军扬名12岁时进入黄埔陆军小学学习军事教育。
在那里,他初步了解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认识到只有进行国民革命,才能推翻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中华民族才有复兴的希望。
于是,他认为只是崇敬岳飞尚未足以称其心意,乃去“仰”字,单名岳,他决心效法岳飞,救国家于危亡,拯黎民于水火。
毕业之后,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开始了其军事生涯。
辛亥革命后,他于1914年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再考入保定军校第6期。
在第二次护法运动时。
薛岳任大总统警卫团第一营营长。
次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越秀楼,围攻总统府,薛岳率官兵曾冒着枪林弹雨掩护孙夫人宋庆龄女士安全撤离,深得孙中山嘉许。
薛岳于北伐期间起历任团长、师长、军长,于北伐后因有感于东方虎视眈眈的日本,便觉得“要先攘外必先安内”便受命追剿红军。
1934年6月,薛岳任剿共第六路军总指挥。
指挥第六路军先后攻占赣南韶源、上冈、寿华山、兴国、古龙冈,给红军造成了很大损失。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薛岳奉调到南京,被任命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投入淞沪战场,在这场战争中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美梦,也迫使日军对中国的战略由北向南侵略转为东向西侵略,掉进了国军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战略之中。
薛维忠我的大伯薛岳

薛维忠:我的大伯薛岳薛维忠:我的大伯薛岳5836次薛岳因为出生于《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年,粤北山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孩子被父亲取名“仰岳”,意为敬仰岳飞,不忘自己民族经历的屈辱。
长大后,这个农家孩子将名字改为一个单“岳”,以更加重“身体力行”的意味——这个名字蕴含的意味,似乎也在冥冥中暗合了这位农家子弟一生的轨迹,他,便是抗日名将薛岳。
1896年出生到1998年去世,薛岳是民国史一个重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晚年的薛岳和二弟薛孟达、三弟薛仲述,在台湾南部嘉义乡间,过着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半隐退日子。
薛仲述的独子薛维忠,也成了这段岁月一个独特的观察者。
“大陆的记者要写我大伯的故事,说实话我真的很意外。
”一直微笑着的薛维忠很坦诚地说。
国共之间说来有意思,十几年之前,我跟太太去湖南张家界旅游,在长沙机场等飞机的时候,我太太去书报摊闲逛,看到一本杂志封面上有《蒋介石的十大名将》的标题,是大陆出的,她就买了下来。
飞机上,我们俩翻看这本杂志,越看越觉得奇怪:我们家跟中共好像有那么一点不太愉快的过去,可是这“十大名将”中有9个都被骂得狗血淋头,怎么到了我大伯薛岳这里,却没怎么挨骂?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
每一次我们回大陆,都有一些人因为我们的“薛”姓而和我们谈论起薛岳,虽然他们未必知道我们的家世,但是谈起薛岳来都是尊敬有加,而且对他的事情了如指掌,让我很意外。
想来有些讽刺的是,现在大陆越来越多的人在津津乐道地谈“薛岳”,可是台湾这后来对薛岳却不怎么宣传,知道他的人越来越少。
有一次我被台湾的一所军事大学请去做管理方面的演讲,校长晓得我的家世背景,送了我一本《中华民国国军建军史》的画册,我挺高兴地翻看。
你猜怎么样?里头谈到了三次长沙大会战,可是竟然“薛岳”的名字一次都没有出现!在国共之间,大伯的地位比较微妙:一方面,在中共眼里,薛岳是蒋介石的“嫡系”,是和他们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对头”。
可是另一方面,在国民党那边,大伯虽然是中央军的热门,也从来没有像白崇禧、李宗仁这些地方军阀那样搞过“割地自居”的事,但他又不是“黄埔系”的人,这就成了他与蒋介石关系的“死结”:他对蒋介石并不服气,蒋介石对他也不完全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岳:字伯陵,又名仰岳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
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 人。早年参加粤军,逐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 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 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
松沪抗战:上海陷落
9月下旬:刘行、罗店 后:蕰藻浜、杨泾 10月28日:江桥镇、小南翔、陈家行、 广福镇地区(竹园村) 11月1日:杭州湾(金山卫)
南京陷落
从吴福线到锡澄防线 从锡澄防线到南京陷落
兰封会战
驻节开封,保京汉铁路。
收复了内黄、野鸡岗等地。
夺回兰封,并将日军压至三义砦、兴集和罗 王砦三个据点,进行围攻。 归德、开封、兰封相继失守。 迁往洛阳。
抗战过后
内战时期:进犯各解放区,却连战连败,引起国民 党内部众多非议。 淮海战役后,薛岳与张发奎等粤籍要人提出以“粤 人治粤”的口号。阻止解放军入广东。5月14日,老 部下吴奇伟在粤东起义,广东省内政局大乱。10月11 月,他来到海南岛。 1950年4月16日,解放军进入海南岛。薛岳军一击 即溃。后退到台湾。1998年病逝于台湾,享年103岁。
评 价: 负精忠报国志,却沦为屠杀共产党人 的刽子手; 怀保家卫国心,终成为抵御日寇的民 族英雄; 存“尽忠报蒋”之心,仍落得个徒居 虚职、长期赋居。
第一、二次长沙会战:“后退决长沙会战:“天炉战法”与球心攻击。
第四次长沙会战:长沙失守。 长沙会战期间:治理湖南。
长沙会战
衡阳保卫战
早在日军进犯长沙之前,薛岳已令战斗力 较强的第十军防守衡阳。又令商震兵团南下设 防于渌水两岸。还调集大量部队于衡阳外围, 准备与日军决战。6月18至29日,先后两次将 日军击退。 7月11日,日军经过空军狂轰滥炸后, 发动第二次攻势。但在守军顽强反击下,攻势 又被迫停止。 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下,对衡阳发动第三 次攻势。衡阳失守。
兰封会战
武 汉 会 战:万家岭大捷
8月1日,薛岳奉命指挥南浔铁路沿线和鄱阳湖沿岸 的防卫,以粉碎日军从南面包围武汉的企图。 在金官桥、星子、黄老门、瑞昌一带相继阻击日军。 东、西孤岭一战歼灭101师团大部,并将106师团阻于 马回岭。 7日,薛岳指挥各路部队发起总攻,取得大捷。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