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将军简介
名将薛岳的个人简介

名将薛岳的个人简介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汉族。
薛岳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总统自由勋章和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
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此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薛岳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学习,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8年(民国七年),参加孙中山新建立的援闽粤军,任司令部上尉参谋,不久任第一师机关枪营营长;1921年(民国十年)5月,薛岳任孙中山总统府警卫团第三营营长,成为著名的粤军“三剑客”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
抗日战争中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时有抗日“战神”之称,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后在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中任海南防卫总司令,战役失败后撤退至台湾。
1952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先后给了薛岳几个虚衔,如“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国国民党改造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行政院政务委员”等。
两蒋父子固然执礼甚恭,但并不授予实权。
薛岳无兵可带,无仗可打,百无聊赖,多半闲居在台湾南部嘉义乡间,过着半隐退日子。
曾任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
1998年5月3日逝世于台湾,享年103岁。
名将薛岳的一生

名将薛岳的一生薛岳人称“老虎仔”,在战场上表现的非常勇猛。
薛岳是我国在战场上消灭日军人数最多的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名将薛岳的一生,希望对你有帮助。
名将薛岳的一生1896年,抗日名将薛岳出生于广东韶关市的一个名叫小坪石的村庄,是客家族人,1910是毕业于黄埔军校,后来又到保定军校进修,早期薛岳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国民革命,他作战英勇顽强,一次一次地保护中山先生脱离险境。
在蒋介石担任国民政府首领期间,薛岳多次建立奇功,战功显著,深受蒋介石的依赖和表扬。
日本侵略中国后,薛岳驻守南京,南京失守后,薛岳撤退后带领部队灵活地进行游击战争。
抗日名将薛岳一次次临危受命,带领士兵进行抗日活动。
在长沙保卫战中,薛岳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边续三次打退了日军的顽强进攻,日军用很强的兵力和先进武器第四次攻打长沙,长沙失守了,薛岳带兵驻守衡阳,日军占领长沙后又来进攻衡阳,衡阳中兵力不足,援军又未能及时赶到,日军又占领了衡阳。
之后他将队伍去保护粤汉铁路。
1945年日本投降了,薛岳作为南浔线受降司令官授受那里的日军投降和清算活动。
薛岳是中国抗日历史上杀敌最多的,为了表彰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美国领导人杜鲁门总统颁给他一枚自由勋章,薛岳成为一代“战神”。
1949年,大陆解放后,抗日名将薛岳来到台湾后,隐居竹崎乡间,生活非常简朴,从此不问政事,修身养性。
1998年,薛岳离开了人世,102岁的终于可以安息了。
薛岳在解放战争的故事说起薛岳,相信大家都一头雾水。
薛岳曾经是一名,一生参加过无数的战争,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薛岳。
而作为我国二战时期骁勇善战,又有谋略的一位,薛岳在解放战争时期却几乎销声匿迹。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薛岳曾带领军队英勇抗日,歼敌无数,令敌人闻风丧胆,大大助长了我方军队的威力,灭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
就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解决了国外战争矛盾之后,开始转向了国内矛盾的解决,而就是在此时,爆发了国共内战。
初中历史知识抗战中歼敌最多的将军—战神薛岳素材

抗战中歼敌最多的将军--战神薛岳薛岳于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27万余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1896年生于广东省乐昌县九峰乡的一个农民家庭。
其父薛豪汉,为人古道热肠,每有调解乡民纠纷和筹措赈款之事,必被请去咨商,协助解决。
家境虽不甚宽裕,仍乐善好施,远近闻名。
薛豪汉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从小就教育子女要好学上进,和谐有礼。
他常教导儿子要立志习武,长大后为中华的复兴而奋斗,并说:“克复汉族,惟武是尚,经生坐谭,无当大局,亟需习戎,以应时变。
”薛仰岳为家中长子,其仰岳之名,是其出生之时正值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年,台湾被迫割让日本,民族危机空前,遂取名“仰岳”,就是敬仰族英雄岳飞之意。
立志从军报国追剿共军扬名12岁时进入黄埔陆军小学学习军事教育。
在那里,他初步了解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认识到只有进行国民革命,才能推翻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中华民族才有复兴的希望。
于是,他认为只是崇敬岳飞尚未足以称其心意,乃去“仰”字,单名岳,他决心效法岳飞,救国家于危亡,拯黎民于水火。
毕业之后,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开始了其军事生涯。
辛亥革命后,他于1914年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再考入保定军校第6期。
在第二次护法运动时。
薛岳任大总统警卫团第一营营长。
次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越秀楼,围攻总统府,薛岳率官兵曾冒着枪林弹雨掩护孙夫人宋庆龄女士安全撤离,深得孙中山嘉许。
薛岳于北伐期间起历任团长、师长、军长,于北伐后因有感于东方虎视眈眈的日本,便觉得“要先攘外必先安内”便受命追剿红军。
1934年6月,薛岳任剿共第六路军总指挥。
指挥第六路军先后攻占赣南韶源、上冈、寿华山、兴国、古龙冈,给红军造成了很大损失。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薛岳奉调到南京,被任命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投入淞沪战场,在这场战争中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美梦,也迫使日军对中国的战略由北向南侵略转为东向西侵略,掉进了国军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战略之中。
抗日神将——薛岳

• • • • • •
血战万家岭 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倒八字口袋战法 天炉战法
• 1941年9月,阿南惟几接任日军第11军军长后, 制定了代号为“加号”的作战计划,集中12万 人的部队,力争歼灭第九战区国军的主力部队 打开局面。 • 薛岳将军率50万国军部队沿用第一次长沙会战 之战法,再次给予日军以沉痛打击。 • 此次会战暴露出国军部队的一些缺点:各部队 配合不够严密,部队派系矛盾依旧存在,电报 被日军破译导致部队动向被日军了如指掌。 • 但日军依然付出了三万余人的代价,此战仍不 失为一场胜战万家岭 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倒八字口袋战法 天炉战法
•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准备进攻英国 控制下的香港,为配合同盟国的作战,蒋介石命令薛岳 将军所属第九战区的部队南下进攻广州牵制日军的进攻。 • 日军为防止薛岳将军全力支援,命令阿南惟几全线出击。 仓促之下阿南惟几率七万人的部队出发一路进攻。 • 随着两次长沙会战的进行,薛岳将军的战法日趋成熟, 最后形成了威名赫赫的“天炉战法”。此时薛岳将军率 30万大军严阵以待。但由于兵力被分散,日军进展神速 攻占了长沙。 • 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第六战区猛攻宜昌,大有围魏救赵之 势,薛岳将军在友军的配合下反攻长沙,日军为求自保 决定撤退。薛岳将军收复长沙。 • 此战即使规模较小,日军仍然损失数千之众。
抗日神将——薛岳
• • • • • •
血战万家岭 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倒八字口袋战法 天炉战法
血战万家岭
• 这一战是薛岳将军的成名之战,此前薛岳将军虽率军英勇 作战,无奈日军进展迅速战力彪悍,再加上国民政府军队 策略失当配合欠缺,薛岳将军一直未能一展身手。 • 此战隶属于武汉会战,属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撤退阶段,此 时国民政府军队装备较差士气低落,但薛岳将军指挥得当 并且激励将士,此战取得巨大胜利。 • 这一战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冈村宁次, 但此时的他并不是侵华日军的最高指挥官,而是日军第11 军军长。 • 这一战初次体现了薛岳将军的独特之处——吸取中国古代 的战争理念并且大胆创新。此战他采取了“八字口袋”战 法,集中优势兵力迟滞消耗日军最后围而歼之。 • 此战日军106师团被全歼,伤亡一万七千余人。
薛岳自传祖籍原文及翻译

薛岳自传祖籍原文及翻译摘要:一、薛岳简介二、薛岳自传祖籍原文三、薛岳自传祖籍翻译四、原文与翻译的对比分析五、总结正文:一、薛岳简介薛岳(1896-1978),字伯陵,广东韶关人,中国国民党名将,军事家。
在抗日战争期间,薛岳担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曾指挥长沙会战等战役,被誉为“华南虎”。
二、薛岳自传祖籍原文据薛岳自传记载,他的祖籍位于广东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石堡村。
原文如下:“吾家世居粤之韶关,曲江马坝石堡人也。
始祖薛刚,明末清初由福建迁粤,为粤薛氏一分支。
”三、薛岳自传祖籍翻译这段文字的翻译如下:“My family has lived in Shaoguan, Guangdong Province for generations.I come from Mazu Village, Shipu Town, Qujiang District.Myancestor Xue Gang lived in Fujian Province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 and later moved to Guangdong, becoming a branch of the Xue family in the region.”四、原文与翻译的对比分析原文简洁明了,阐述了薛岳的祖籍位于广东韶关,以及其始祖薛刚由福建迁至广东的过程。
翻译过程中,我们将原文的句式结构和信息进行了保留,同时将地名、人名进行了英文化处理,使翻译后的文本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五、总结通过对薛岳自传祖籍原文及翻译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薛岳的家族历史和地域背景。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薛岳本人,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民国时期中国名将家族渊源的实例。
国民党抗日名将薛岳简介

国民党抗日名将薛岳简介薛岳(1896.12.27;1998.05.03)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
薛岳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国民党抗日名将薛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字伯陵,汉族,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
原名薛仰岳,因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因其父敬仰南宋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而起名薛仰岳。
薛仰岳后改名薛岳,以示不仅仰慕岳飞更将身体力行。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回粤后曾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一营营长。
1922年陈炯明叛乱期间,薛岳曾保护宋庆龄脱险。
北伐初期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
薛岳,抗日名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陆军一级上将。
曾参与围剿红军,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以其著名的天炉战法,消灭了大量日军,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自由勋章。
北伐战争中的薛岳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薛岳所属的第一、二两师为总预备队,随西路军行动,执行攻占江西的作战任务,为北伐军的主力,随总司令蒋介石行动。
9月初,自长沙趋浏阳,展开对江西境内孙传芳部的攻击。
而南昌城的攻守战,是北伐军与孙军搏斗最惨烈的一役,城垣两次失而复得,革命军多有败退,大受挫折,唯薛岳兼领的第一师第三团始终勇敢奋战。
1926年10月3日,蒋介石召集全师官兵训话,慰勉以第三团做模范。
蒋介石检讨作战挫败原因,地图不准确是主因。
这对于薛岳是一大教训。
其后20余年,薛岳行军作战以及公余,更注意研究实际地理环境和地图。
江西全境肃清,革命军做东下沪杭的准备,战斗序列重行部署,第一军第一师划归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前敌总指挥是白崇禧。
12月中,薛岳升代第一师师长,率部东进。
由于浙江军政人员的倾向国民政府,故而革命军进展顺利迅速,1926年2月18日克复杭州,各军随即分途合击,攻取上海、南京。
薛岳率第一师由杭州进至嘉兴,为使大军在这一湖沼河汉错纵地区运动容易,薛岳获得青红帮头目的合作,通知徒众同时分别架设便桥以利行军,因之,在短时间内即直冲至闵行,与友军合围攻击上海,3月20日克复上海。
抗日战争指挥官薛岳生平简介

抗日战争指挥官薛岳生平简介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将领,军事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抗日战争指挥官薛岳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薛岳生平简介薛岳将军原名薛仰岳,本意是仰慕钦佩宋国的岳飞将军,后来改名为薛岳,立志要想岳飞学习,做一个忠贞保卫国家的人。
薛岳将军简介里介绍,薛岳出生在广东韶关市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所以他早年加入的是粤军,后来一步步走上国民党高级军官将领的位置。
在薛岳将军简介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他曾就读于黄埔陆军校、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的薛岳,在不同的军校学习,接受了军事方面的各种知识教育,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军事之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时值血气方刚年龄的薛岳,对革命活动特别热心,还没毕业就急着加入了孙中山在广东组织的革命军援闽粤军。
在北伐战争中,薛岳所在的第一师军团在南昌城的攻守战役中损失巨大,战斗场面惨烈,伤亡严重。
当时,蒋介石对这次失败作出检讨,并分析失败的原因是对地图地形的研究不够。
薛岳吸取这次战败的教训,在他以后的二十多年里,特别注重对作战地形的观察与研究。
说到薛岳将军简介,就不得不说一下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惨烈失败,这些多少都和当时在国民党阵营的薛岳将军有点关系。
在第五次围剿红军的战役中,薛岳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五军的军长,对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
薛岳将军在抗日战争中也表现突出,人送外号“老虎仔”。
三年内战,蒋介石战败逃到台湾,薛岳也随后撤退到台湾,深受蒋介石的尊敬。
薛岳杀了多少日本人薛岳是我国的一位将军,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薛岳和他带领的军队歼敌无数,极大地助长了中国军队的士气,令中国军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并一步步使之成为现实。
而薛岳曾被授予自由勋章,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所以薛岳在抗战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那么薛岳杀了多少日本人呢?薛岳和他的军队在战争中歼灭过无数的日本人。
薛岳简历

薛岳简历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人。
早年参加粤军,逐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
抗日战争中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
后在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中任海南防卫总司令,战役失败后撤退至台湾。
时有抗日"战神"之称,陆军一级上将,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
先后任贵州省主席、抗日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总统府参军长、广东省主席、国大代表等职,国民革命军将领,军事家。
抗战时期,指挥过四次长沙大会战,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曾获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自由勋章,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百战名将之一。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中文名称:薛岳出生地:广东韶关市乐昌市九峰镇小坪石村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政党:中国国民党军衔:陆军一级上将逝世日期:1998年5月3日别名:薛仰岳、老虎仔信仰:三民主义出生日期:1896年12月27日代表作品:《天炉战》国籍:中国职业:军事家民族:汉族(客家人)主要成就: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
人物简介[1]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早年参加粤军,逐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
1952年晋升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
后病逝于台湾,享年102岁。
薛岳 - 中华民国将领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人。
早年参加粤军,逐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岳
薛岳将军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据说是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
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
此战使日军106师团几遭灭顶之灾,日本俘虏说,如果国军再推进100米,他们师团长就只能剖腹了;如果不是日军的强力空袭和大量的物资甚至军官的空投,使国军付出了极大的伤亡,106师团肯定得被全歼。
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
主政湖南期间,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和抗战需要,提出了"安、便、足"的施政方针。
所谓"安",就是力图使湖南人民安居、安业、安心,"便",即便民、便国、便战;"足",即足食、足兵、足智。
并依此实施所谓"六政"建设。
中新网4月30日电据台湾《旺报》报道,抗日名将薛岳百战功高,到台湾后隐居于嘉义县竹崎乡,早年乡民凡见到宪兵林立路旁,就知道薛将军要出门了;1998年薛岳过世,记者进入其居家采访,发现他家9个房间一样大小,仅容一床、一桌、一衣柜,其“革命军人”本色至死不渝。
薛岳过世后,家属整理遗物,没有什么财产,但其最珍视的“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自由勋章”皆保留完好。
还有一对颇小巧类似鹿角的纪念品,鑴有“黑龙会”字样,经查“黑龙会”是日本在19世纪末的政治组织,有一说是薛岳打败日本部队的战利品。
薛岳活了102岁,不掺和政治,1980年代,摇滚歌手薛岳出道时,薛将军的秘书曾去函请其改名以免混淆,就这么闹了一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