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与观察人血涂片1

合集下载

人血涂片的制作及显微镜下观察

人血涂片的制作及显微镜下观察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
1、对光: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
2、安放玻片: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 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3、调焦: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 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双 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
4、观察: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 下观察人血细胞。
5、整理:将用过的酒精棉球、吸水纸等放入污物杯, 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 状态.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50-70%):易观察。呈球形,直径在10-12微 米。细胞核紫色,有分叶,一般2-5个叶。细胞质中有很多 细小、分布均匀的浅紫红色的颗粒。
实验二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动脉血压间接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听不到血管音。 外压>收缩压: 血流阻断,无血管音 收缩压>外压>舒张压:血流时断时续,出现血管音 外压<舒张压: 血流通畅,无血管音
三、实验器材
• 汞柱式血压计、听诊器
四、实验步骤
(一)制作人血涂片
1、消毒:按摩取血部位,使血流通畅;再用酒精消毒 采血针和取血部位。
2、取血:待酒精干后,刺破皮肤,使血自然流出,勿 挤。取干净载片,将血滴在离载片一端4~5mm处, 注意手指持握载片的边缘,勿触及其表面。不使载玻 片接触采血部位的皮肤。
(一)制作人血涂片
3、推片:取一块边缘光滑的载玻片,将其一端置于血 滴前方,向后移动到接触血滴,使血液均匀分散在推 片与载片的接触处。然后使推片与载片呈30°~40°角, 向另一端平稳地推出,涂片迅速在空气中摇,使之自 然干燥。

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显微镜。

2、观察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生物实验报告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报告试题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要求: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3、填写正确。

(1分)五、整理1、擦拭显微镜、恢复到原位。

2、清洗玻片。

3、将废物放入废物缸中。

桌面整洁、整理、复位正确。

(0.5分,缺一不得分)0.5分实验步骤:一、准备二、制片三、染色四、观察五、整理根据观察结果,注明下图中未标出的结构名称:植物细胞模式图实验要求: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方案评分标准满分一、准备观察实验台上用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并用纱布将载物台、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玻片擦拭干净(0.5分)0.5分二、制片1、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①用凉开水漱口,取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1、滴加生理盐水(0.5分)2、涂抹刮取的碎屑(0.5分)3、用镊子夹取盖玻用0.5分)2分试题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步骤:一、准备二、制片三、染色四、观察五、整理试题五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实验六探究水果(或蔬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实验报告生物答案一、红细胞红二、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温度4、适量的水不完全浸没种子的一组种子萌发,其他两组不会萌发。

四细胞膜细胞核五、1 B2 胚乳六、你提出的假设是: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吗?实验现象是:滴加水果或蔬菜汁的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你的结论是: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

2008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材料用具试题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有白细胞)纱布、擦镜纸。

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三个小锥形瓶、烧杯、清水、绿豆(或花生等种子)1烧杯、小勺、、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试题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临时装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洋葱、刀片、稀碘液、显微镜、擦镜纸、清水、纱布、吸水纸、废物缸。

血液永久涂片实验报告(3篇)

血液永久涂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血液永久涂片的制作过程。

2. 掌握观察血液细胞的基本方法。

3. 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液体组织,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通过制作血液永久涂片,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细胞的形态结构,从而了解其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新鲜血液、生理盐水、瑞氏染液、固定液、盖玻片、载玻片、吸管、滴管、显微镜等。

2.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烘箱、剪刀、镊子、剪刀、计时器等。

四、实验步骤1. 血液采集:取新鲜血液约1ml,置于无菌试管中。

2. 制备涂片:将血液滴于载玻片中央,用另一张载玻片轻轻涂抹均匀,形成薄片。

3. 固定:将涂片置于固定液中浸泡5-1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

4. 染色:将涂片置于瑞氏染液中染色5-1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

5. 晾干:将涂片置于空气中自然晾干或用烘箱烘干。

6. 观察与记录:用显微镜观察涂片,记录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呈红色。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 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较大。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具有防御和免疫作用。

3. 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较小,呈不规则形状。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

六、实验讨论1. 血液永久涂片是一种常用的观察血液细胞的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血液细胞的形态结构。

2. 在观察血液细胞时,应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调整好焦距和亮度,以便更好地观察。

3. 通过观察血液细胞,可以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诊断疾病。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血液永久涂片的制作方法和观察技巧,了解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这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血液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血液永久涂片实验实验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实验者:____实验结果:1.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呈红色。

血涂片实验报告心得(3篇)

血涂片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血涂片实验是医学检验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实验,通过观察血涂片上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了解血液的组成、形态和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实验报告以我参与的一次血涂片实验为基础,总结实验心得,分享实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二、实验目的1. 熟悉血涂片的制备过程,掌握血涂片染色和观察的方法。

2. 了解血液的组成、形态和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显微镜、血涂片、载玻片、推片、滴管、酒精灯、擦镜纸等。

2. 试剂:生理盐水、瑞氏染液、固定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血涂片:取少量血液,滴于载玻片上,用推片均匀涂抹,形成薄片。

2. 固定:将制备好的血涂片放入固定液中浸泡,固定细胞。

3. 染色:将固定好的血涂片放入瑞氏染液中染色,染色时间为5-10分钟。

4. 洗涤:将染色的血涂片取出,用自来水冲洗,去除多余的染液。

5. 观察与记录: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记录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五、实验心得1. 观察细胞形态: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

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白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有细胞核。

通过高倍镜观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大小、核染色质等特征。

这使我更加熟悉了各种细胞的形态特征,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基础。

2. 认识血液组成:通过观察血涂片,我了解到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则参与止血和凝血。

这使我更加了解血液的生理功能,为今后的医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3. 提高实验技能: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血涂片的制备、染色和观察方法。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4. 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交流心得,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

显微镜操作

显微镜操作
4、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1、正确固定标本。(0.5分)
2、镜筒下降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1分)
3、调焦正确(0.5分)
观察到清晰的物像。(0.5分)
4、完成实验报告(2.5)
四.整理
1、取下涂片、复位。
2、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
3、摘除目镜、物镜、转动转换器,让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降至最低位置。
4、反光镜复位(竖直放置)。
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显微镜。 2、观察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实验方案
评分标准
得分
一.取镜和安放
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安装完毕举手示意)
1、一手握镜臂,一手握镜座。(0.5分)
,距边缘7—10厘米。(0.5分)
正确安装目镜和物镜(0.5分)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
2、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
3、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举手示意评委观察)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0.5分)
5、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6、清洁桌面,
涂片复位,显微镜擦拭。(0.5);显微镜复位(0.5),桌面整洁(0.5),(显微镜复位缺一不得分)。
操作得分
满分7.5分
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0.5分)
2、对光过程正确。(0.5)
观察到明亮圆形视野。(0.5)
三.观察
1、把人血涂片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实训二 基本组织观察 (1)

实训二 基本组织观察 (1)

实训二基本组织观察一、显微镜的使用和基本组织的微细结构【实训目标】1.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2.上皮组织的微细结构特点。

3.固有结缔组织的微细结构特点。

4.血涂片的微细结构特点。

5.肌组织的微细结构特点。

6.神经组织的微细结构特点。

【实训材料】1.单层扁平上皮切片(镀银染色)2.单层扁平上皮切片(HE染色)3.单层立方上皮切片(HE染色)4.单层柱状上皮切片(HE染色)5.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切片(HE染色)6.复层扁平上皮切片(HE染色)7.变移上皮切片(HE染色)8.疏松结缔组织切片(HE染色)9.疏松结缔组织切片(铺片)10.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HE染色)11.血涂片12.骨骼肌切片(HE染色)13.骨骼肌切片(铁苏木精染色)14.心肌切片(HE染色)15.心肌切片(铁苏木精染色)16.平滑肌切片(HE染色)17.多极神经元切片(HE染色)【实训内容与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构造(以奥林巴斯双眼电光源显微镜为例)显微镜的构造是由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组成。

(1)机械部分①底盘:也称镜座。

②镜架:也称镜臂。

③载物台:是放置切片标本的部位。

其中央有通光孔,台上有切片夹及标本移动旋钮,可以沿着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标本便于观察。

④镜筒:上端装有目镜。

⑤粗螺旋与细螺旋:用于升降载物台以调节焦距。

⑥物镜转换器:用于转换物镜,接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4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2)光学部分:①光源:为电光源,在镜座上。

②聚光器及孔镜光阑:聚光器在光源与载物台之间,其一侧有升降螺旋,可使聚光器上下移动以调节视野亮度。

③目镜:常用为10×,内含指针。

目镜筒滑板:可调节目镜间距离,以得到合适的瞳孔间距,使双眼的视野重合。

瞳孔间距刻尺:标记瞳孔间距。

适度调节环:可调节两眼屈光度。

④物镜:平常镜:标有4×的字样,红色环,常用。

低倍镜:标有10×的字样,黄色环,常用。

高倍镜:标有40×的字样,兰色环,常用。

血涂片实验报告

血涂片实验报告

血涂片实验报告血涂片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血细胞形态和数量,有助于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作和观察血涂片,了解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用无菌酒精消毒试管架、盖玻片、玻璃片、刮刀等实验器材。

2.做涂片:取血1mL,倒入干净的试管中。

取盖玻片的四角,使其与玻片成45度角,将试管口插在盖玻片下方,使血液滴流到玻璃片上。

待其干燥2-3分钟。

3.染色:将涂片浸泡在甲醛、甲酸、甲苯中,不要过久,以免过度染色。

将玻片从甲苯中取出,用无水酒精漂洗掉多余的染料,让其干燥。

4.观察:将玻片放到显微镜下,依次观察血涂片。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血细胞,我们可以了解它们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红细胞:红细胞呈圆盘状,中央凹陷。

其含有的血红蛋白对氧气的运输有重要作用。

如果红细胞数量过低,则可能出现贫血症状。

白细胞:白细胞有五种类型,分别是嗜中性、淋巴、单核、嗜酸性和嗜碱性。

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疾病类型。

例如,白细胞数量过多常见于细菌感染,而白细胞数量过少则可能意味着免疫系统的不良状态。

血小板:血小板数量过低可能导致出血症状。

而血小板过多也会导致凝血过多。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血涂片制作和观察的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通过对血涂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当然,我们需要在合乎规律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疾病发生。

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血涂片的制备方法。

2. 了解血液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3.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二、实验原理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

通过制备血涂片,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从而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三、实验器材1. 显微镜:低倍镜、高倍镜、油镜2. 血涂片制备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酒精灯、镊子、剪刀、滴管、蒸馏水、生理盐水、染色液(如瑞氏染液)3. 试剂:生理盐水、染色液四、实验步骤1. 准备血涂片(1)用剪刀将载玻片的一端剪成斜面,以便血液滴落。

(2)用吸管吸取少量血液,滴在载玻片的斜面上。

(3)用另一张载玻片的一端轻轻刮过血液,使血液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

(4)将盖玻片轻轻覆盖在血液上,避免产生气泡。

2. 固定将制备好的血涂片放入固定液中浸泡5-1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3. 染色将染液滴在血涂片上,染色时间为3-5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4. 观察与记录(1)低倍镜观察:观察血涂片的质量,选择细胞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区域进行观察。

(2)高倍镜观察:转换高倍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3)油镜观察:在选定的区域滴加香柏油,转换油镜,观察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细胞: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略呈碱性,经染色后显红色。

2. 白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分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浆细胞等。

其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细腻;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呈球形,核染色质粗大;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丰富,核染色质细腻。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血涂片,并观察了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实验结果表明,红细胞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白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分为多种类型。

通过观察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可以初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的使用与观察人血涂片1试题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显微镜。

2、识别人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实验方案评分标准满分一、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1、一手握镜臂,一手握镜座。

(0.5分)2、略偏左,距边缘7—10厘米。

(0.5分)1分二、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一眼注视目镜内,一眼睁开,同时把反光镜转向光源,通过目镜看到白亮视野后并报告教师。

1、转动转换器。

(0.5分)2、选择低倍物镜。

(0.5分)3、看到白亮视野。

(0.5分)1.5分三、1、把涂片放在载物1、正确固定标3分观察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接近涂片。

3、一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报告老师。

4、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本。

(0.5分) 2、从侧面注视物镜接近涂片。

(0.5分)3、物像清晰。

(0.5分)4、并将白细胞移到视野中央或用指针指出。

(0.5分)5、填写正确。

(1分,每空0.5分)四、整理1、取下涂片并复位。

2、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

3、转动转换器,让两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降至最低位置。

涂片复位,显微镜擦拭、复位,桌面整洁,缺一不得分。

(0.5分)0.5分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实验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观察四、整理实验记录在你观察的视野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在显微镜下呈现色。

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要求:尝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方案评分标准满分一、问题情境许多农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在播种之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二、提出问题种子萌发主要需要哪些环境条件?三、作出假设请根据以上情境,作出假设。

(填在报告单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得分。

(0.5分)0.5分四、制定并实施计划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充分利用,制定并实施计划。

4分1、三个标签上分别写上1、2、3,分别贴在三个锥形瓶上,瓶内分别撒一些种子。

2、通过控制三个锥形瓶中的环境条件,设置对照实验。

1、分撒种子数量科学(数量相同0.5分,10粒或10粒以上0.5分,10粒以下均不得分)2、瓶1:只有种子瓶2:内有适量的水不完全浸没种子。

瓶3:内有充足的水浸没种子。

(2分,缺一不得分)3、填写报告单。

(1分)五、预测实验通过思考,请大胆预测实验结果。

4、预测正确,将实验结果填在报告单上。

(1分)1分结果六、整理1、将废物废液到入废物缸中。

2、桌面整洁,撕下标签并清洗干净。

桌面整洁、整理、复位正确。

(0.5分,缺一不得分)0.5分试题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要求: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实验方案评分标准满分一、准备观察实验台上用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并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玻片擦拭干净(0.5分)0.5分二、制片1、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刀片在洋葱鳞片1、滴加清水(0.5分)2、撕内侧表皮放在水滴2分叶内侧表皮上,划出2-5平方毫米的小方格,然后用镊子撕下方格内的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3、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慢慢放平。

中。

(0.5分)3、表皮平展(0.5分)4、用镊子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

(0.5分)三、染色1、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适量稀释的碘酒(或红墨水)。

2、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染液。

1、在盖玻片的一侧滴染液(0.5分)2、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染液直至浸润全部标本(0.5分)1分四、1、调节显微镜,对光后报告老师。

1、取镜、安放、对光正确。

(0.5分,2分观察2、用低倍镜观察制作的临时装片,看到物像后,报告老师。

3、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

缺一不得分)2、调出的物像清晰。

(0.5分)3、填写正确。

(1分)五、整理1、擦拭显微镜、恢复到原位。

2、清洗玻片。

3、将废物放入废物缸中。

桌面整洁、整理、复位正确。

(0.5分,缺一不得分)0.5分实验步骤:一、准备二、制片三、染色四、观察五、整理四、观察根据观察结果,注明下图中未标出的结构名称:细胞壁植物细胞模式图试题四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要求: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方案评分标准满分一、准备观察实验台上用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并用纱布将载物台、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玻片擦拭干净(0.5分)0.5分二、制片1、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①用凉开水漱口,取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1、滴加生理盐水(0.5分)2、涂抹刮取的碎屑(0.5分)3、用镊子夹取2分轻刮几下。

②将刮下的碎屑在载玻片的滴液中涂抹均匀。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滴液,慢慢放平。

盖玻片(0.5分)4、用镊子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

(0.5分)三、染色1、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适量染液。

2、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染液。

1、在盖玻片的一侧滴染液(0.5分)2、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染液直至浸润全部标本(0.5分)1分四、观察1、调节显微镜,对光后报告老师。

2、用低倍镜观察制作的临时装片,看到物像后,报告老师。

3、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

1、取镜、安放、对光正确。

(0.5分,缺一不得分)2、调出的物像清晰。

(0.5分)3、填写正确。

(1分)2分五、1、将废物放入废物缸中。

桌面整洁、整0.5整理2、擦拭显微镜、恢复到原位。

3、清洗玻片并整理实验台。

理、复位正确。

(0.5分,缺一不得分)分实验步骤:一、准备二、制片三、染色四、观察五、整理四、观察根据观察结果,注明下图中未标出的结构名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试题五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要求: 1、解剖观察种子2、细胞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实验方案评分标准满分一、准备观察实验台上的材料是否齐备二、观察1、用镊子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放在培养皿上,观察外形并用解剖针指出种皮。

2、剥去种皮,观察种子内部结构,用解剖针指出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3、用镊子取一粒纵切开的玉米种子放在培养皿上,认真观察。

4、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观察,用解剖针指1、认真观察并正确指出种皮(0.5分)2、用解剖针指示各结构准确(2分)操作规范并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观察(1分)3、在纵切面上滴加碘液(0.5分)用解剖针指示胚乳准确(0.5分)4.5分出胚乳。

三、整理1、将用过的种子到进废物缸,清洗培养皿。

2、整理实验台,将各器材复位,清理擦拭实验台。

培养皿清理干净,实验台整洁有序。

缺一不得分(0.5)0.5分四、填写实验报告填写正确(1分,每空0.5分)1分实验报告步骤一、准备二、观察三、整理实验记录1、在此实验中,你的观察顺序是()A 由内到外B 由外到内C 随意观察2、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后,变蓝的部分是()。

实验六探究水果(或蔬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实验要求:尝试探究水果(或蔬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实验方案评分标准满分一、问题情境1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牙龈出血等症状。

2很多牙龈出血的人,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他们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二、提出问题根据以上情境提出问题,填写报告单。

填写正确。

(0.5分)0.5分三、作出假设四、制定计划1 取适量高锰酸钾溶液(1—2亳升)分别加入两支洁净、干燥的试管中。

2 取某种水果(或蔬菜)适量,用研钵研出汁液,并用纱布过滤入小烧杯中,用滴管吸取并滴入一支试管中,边滴加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去。

3 取等量的清水加入另一试管中边滴加边振荡。

4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

5 将实验现象正确填入报告单。

1两支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等量。

(1分)1分2 取水果或蔬菜汁。

①使用研钵并过滤,用滴管滴加。

②用手挤压水果(或蔬菜),将汁液滴入试管内。

(若使用①得1分;若使用②得0.5分;)1分3 清水与水果、蔬菜汁等量。

(1分)1分4 现象明显。

(1分) 1分5 正确填写报告单。

(0.5分)0.5分五、得出结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填写报告单填写正确。

(0.5分)0.5分六、整理1. 将废物,废液倒入废物缸2. 清洁试管,烧杯,研钵3. 清洁桌面清洁,整理,复位正确,缺一不给分。

(0.5分)0.5分实验报告实验记录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生物答案一、红细胞红二、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温度4、适量的水不完全浸没种子的一组种子萌发,其他两组不会萌发。

三、细胞壁液泡细胞核四细胞膜细胞核五、1 B2 胚乳六、你提出的假设是: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吗?实验现象是:滴加水果或蔬菜汁的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你的结论是: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

2008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材料用具试题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有白细胞)、纱布、擦镜纸。

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三个小锥形瓶、烧杯、清水、绿豆(或花生等种子)1 烧杯、小勺、、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

试题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临时装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洋葱、刀片、稀碘液、显微镜、擦镜纸、清水、纱布、吸水纸、废物缸。

试题四: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临时装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稀碘液、显微镜、擦镜纸、生理盐水、纱布、吸水纸、废物缸。

试题五:观察种子的结构浸软的菜豆种子(或黄豆、蚕豆、花生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纵切开)、碘液、烧杯、培养皿、解剖针、镊子、抹布、废物缸试题六:探究某水果、蔬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 纱布、胶头滴管、0.1%的高锰酸钾溶液、带刻度试管(2只)、烧杯、废物缸、研钵、清水、滴瓶、试管刷、水果刀、多汁水果(例如:桔子、梨等)或多汁蔬菜(例如:青椒、菠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