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与观察人血涂片1

合集下载

人血涂片的制作及显微镜下观察

人血涂片的制作及显微镜下观察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
1、对光: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
2、安放玻片: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 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3、调焦: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 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双 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
4、观察: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 下观察人血细胞。
5、整理:将用过的酒精棉球、吸水纸等放入污物杯, 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 状态.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50-70%):易观察。呈球形,直径在10-12微 米。细胞核紫色,有分叶,一般2-5个叶。细胞质中有很多 细小、分布均匀的浅紫红色的颗粒。
实验二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动脉血压间接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听不到血管音。 外压>收缩压: 血流阻断,无血管音 收缩压>外压>舒张压:血流时断时续,出现血管音 外压<舒张压: 血流通畅,无血管音
三、实验器材
• 汞柱式血压计、听诊器
四、实验步骤
(一)制作人血涂片
1、消毒:按摩取血部位,使血流通畅;再用酒精消毒 采血针和取血部位。
2、取血:待酒精干后,刺破皮肤,使血自然流出,勿 挤。取干净载片,将血滴在离载片一端4~5mm处, 注意手指持握载片的边缘,勿触及其表面。不使载玻 片接触采血部位的皮肤。
(一)制作人血涂片
3、推片:取一块边缘光滑的载玻片,将其一端置于血 滴前方,向后移动到接触血滴,使血液均匀分散在推 片与载片的接触处。然后使推片与载片呈30°~40°角, 向另一端平稳地推出,涂片迅速在空气中摇,使之自 然干燥。

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显微镜。

2、观察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生物实验报告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报告试题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要求: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3、填写正确。

(1分)五、整理1、擦拭显微镜、恢复到原位。

2、清洗玻片。

3、将废物放入废物缸中。

桌面整洁、整理、复位正确。

(0.5分,缺一不得分)0.5分实验步骤:一、准备二、制片三、染色四、观察五、整理根据观察结果,注明下图中未标出的结构名称:植物细胞模式图实验要求: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方案评分标准满分一、准备观察实验台上用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并用纱布将载物台、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玻片擦拭干净(0.5分)0.5分二、制片1、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①用凉开水漱口,取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1、滴加生理盐水(0.5分)2、涂抹刮取的碎屑(0.5分)3、用镊子夹取盖玻用0.5分)2分试题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步骤:一、准备二、制片三、染色四、观察五、整理试题五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实验六探究水果(或蔬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实验报告生物答案一、红细胞红二、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温度4、适量的水不完全浸没种子的一组种子萌发,其他两组不会萌发。

四细胞膜细胞核五、1 B2 胚乳六、你提出的假设是: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吗?实验现象是:滴加水果或蔬菜汁的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你的结论是: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

2008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材料用具试题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有白细胞)纱布、擦镜纸。

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三个小锥形瓶、烧杯、清水、绿豆(或花生等种子)1烧杯、小勺、、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试题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临时装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洋葱、刀片、稀碘液、显微镜、擦镜纸、清水、纱布、吸水纸、废物缸。

血液永久涂片实验报告(3篇)

血液永久涂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血液永久涂片的制作过程。

2. 掌握观察血液细胞的基本方法。

3. 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液体组织,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通过制作血液永久涂片,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细胞的形态结构,从而了解其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新鲜血液、生理盐水、瑞氏染液、固定液、盖玻片、载玻片、吸管、滴管、显微镜等。

2.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烘箱、剪刀、镊子、剪刀、计时器等。

四、实验步骤1. 血液采集:取新鲜血液约1ml,置于无菌试管中。

2. 制备涂片:将血液滴于载玻片中央,用另一张载玻片轻轻涂抹均匀,形成薄片。

3. 固定:将涂片置于固定液中浸泡5-1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

4. 染色:将涂片置于瑞氏染液中染色5-1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

5. 晾干:将涂片置于空气中自然晾干或用烘箱烘干。

6. 观察与记录:用显微镜观察涂片,记录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呈红色。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 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较大。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具有防御和免疫作用。

3. 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较小,呈不规则形状。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

六、实验讨论1. 血液永久涂片是一种常用的观察血液细胞的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血液细胞的形态结构。

2. 在观察血液细胞时,应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调整好焦距和亮度,以便更好地观察。

3. 通过观察血液细胞,可以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诊断疾病。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血液永久涂片的制作方法和观察技巧,了解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这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血液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血液永久涂片实验实验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实验者:____实验结果:1.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呈红色。

血涂片染色步骤

血涂片染色步骤

血涂片染色步骤以血涂片染色步骤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涂片染色的步骤及其意义。

一、概述血涂片染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染色技术,使血液中的细胞结构更加清晰,便于观察和分析。

血涂片染色可以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如贫血、白血病、感染等。

二、材料准备1.血液样本:采用静脉血或指尖血,采血前需消毒。

2.玻璃片:用于制作血涂片,需清洗干净并消毒。

3.染色剂:常用的染色剂有Wright染色剂、Giemsa染色剂等。

4.显微镜:用于观察血涂片。

三、制作血涂片1.取一块干净的玻璃片,用酒精或其他消毒液擦拭干净。

2.用无菌注射器或毛细管采集适量的血液样本,滴在玻璃片上。

3.用另一块玻璃片将血液样本涂匀,使其呈现出薄膜状。

4.将血涂片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四、染色处理1.将晾干的血涂片放入染色盘中,加入适量的染色剂。

2.根据染色剂的不同,染色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Wright 染色剂需要染色5-10分钟,Giemsa染色剂需要染色20-30分钟。

3.染色结束后,用蒸馏水冲洗血涂片,直至水清。

4.将血涂片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五、观察和分析1.将染好色的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倍数,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

2.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判断出血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

3.根据异常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出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六、注意事项1.采血前需消毒,避免感染。

2.制作血涂片时,要注意血液的均匀涂布,避免出现过厚或过薄的情况。

3.染色剂的使用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避免过量或不足。

4.染色后要用蒸馏水彻底冲洗,避免染色剂残留。

5.观察血涂片时,要注意显微镜的清洁和调节倍数。

七、总结血涂片染色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各种疾病。

制作血涂片和染色处理是关键步骤,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细节。

观察和分析血涂片的结果,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显微镜操作

显微镜操作
4、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1、正确固定标本。(0.5分)
2、镜筒下降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1分)
3、调焦正确(0.5分)
观察到清晰的物像。(0.5分)
4、完成实验报告(2.5)
四.整理
1、取下涂片、复位。
2、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
3、摘除目镜、物镜、转动转换器,让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降至最低位置。
4、反光镜复位(竖直放置)。
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显微镜。 2、观察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实验方案
评分标准
得分
一.取镜和安放
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安装完毕举手示意)
1、一手握镜臂,一手握镜座。(0.5分)
,距边缘7—10厘米。(0.5分)
正确安装目镜和物镜(0.5分)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
2、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
3、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举手示意评委观察)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0.5分)
5、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6、清洁桌面,
涂片复位,显微镜擦拭。(0.5);显微镜复位(0.5),桌面整洁(0.5),(显微镜复位缺一不得分)。
操作得分
满分7.5分
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0.5分)
2、对光过程正确。(0.5)
观察到明亮圆形视野。(0.5)
三.观察
1、把人血涂片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报告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报告血涂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观察和分析血液中的细胞和其他成分。

通过观察血涂片,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并提供治疗方案。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血涂片来学习和理解这一重要的诊断工具。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血涂片- 显微镜- 染色剂(如吉姆萨染色液)2. 实验方法:- 准备血涂片:将一滴新鲜的血液滴在玻片上,用另一片玻片将其涂抹成薄膜。

- 固定血涂片:将血涂片在室温下晾干或用热风吹干。

- 染色:将染色剂滴在血涂片上,静置片刻。

- 洗涤:用清水轻轻冲洗血涂片,使多余的染色剂洗去。

- 干燥:将血涂片晾干或用热风吹干。

- 观察:将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观察细胞和其他成分的形态和数量。

实验结果和讨论:观察血涂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细胞和其他成分。

其中,最常见的细胞是红细胞和白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它们呈现出典型的圆形,中间凹陷,像一个小盘子。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以满足其代谢需求。

正常的红细胞应该呈现出均匀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明显的变形或异常。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抵抗感染和疾病。

在血涂片中,白细胞通常比红细胞少得多。

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各异,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可以提供有关免疫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除了红细胞和白细胞,血涂片中还可以观察到血小板和其他细胞成分。

血小板是一种负责血液凝固的细胞片段,它们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反映出凝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其他细胞成分包括巨噬细胞、红细胞生成细胞等,它们在特定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可能会出现异常。

观察血涂片还可以检测到一些疾病和异常情况。

例如,贫血患者的血涂片通常显示红细胞数量减少、形态异常或色素沉着增加。

白血病患者的血涂片可能显示异常的白细胞增多或异常细胞的存在。

通过对血涂片的观察,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血涂片的制备方法。

2. 了解血液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3.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二、实验原理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

通过制备血涂片,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从而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三、实验器材1. 显微镜:低倍镜、高倍镜、油镜2. 血涂片制备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酒精灯、镊子、剪刀、滴管、蒸馏水、生理盐水、染色液(如瑞氏染液)3. 试剂:生理盐水、染色液四、实验步骤1. 准备血涂片(1)用剪刀将载玻片的一端剪成斜面,以便血液滴落。

(2)用吸管吸取少量血液,滴在载玻片的斜面上。

(3)用另一张载玻片的一端轻轻刮过血液,使血液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

(4)将盖玻片轻轻覆盖在血液上,避免产生气泡。

2. 固定将制备好的血涂片放入固定液中浸泡5-1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3. 染色将染液滴在血涂片上,染色时间为3-5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4. 观察与记录(1)低倍镜观察:观察血涂片的质量,选择细胞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区域进行观察。

(2)高倍镜观察:转换高倍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3)油镜观察:在选定的区域滴加香柏油,转换油镜,观察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细胞: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略呈碱性,经染色后显红色。

2. 白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分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浆细胞等。

其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细腻;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呈球形,核染色质粗大;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丰富,核染色质细腻。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血涂片,并观察了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实验结果表明,红细胞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白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分为多种类型。

通过观察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可以初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血涂片操作实验报告

血涂片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方法。

2. 了解血液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功能。

3.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液细胞经涂片、固定和染色后,可体现出不同发育阶段及病理生理改变的白细胞,在细胞体积、细胞质成分及酸碱性、细胞核染色质含量及空间排列状态的差异。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了解血液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三、实验器材1. 试剂:香柏油、二甲苯或乙醇乙醚清洁液、细胞染色剂、拖尾液。

2. 器材:人血涂片标本、载玻片、血液涂片器、显微镜、拭镜纸、目镜测微尺。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和器材准备好,确保显微镜清洁、完好。

2. 制备血涂片:a. 取一清洁载玻片,用血液涂片器蘸取少量血液。

b. 将血液涂片器轻轻放在载玻片的一端,使血液自然流下,形成一条细线。

c. 沿着载玻片边缘,用另一载玻片将血液细线均匀展开,制成血涂片。

3. 固定与染色:a. 将制成的血涂片放在固定液中浸泡约10分钟。

b. 取出后,用流水冲洗,去除固定液。

c. 将血涂片放入染色液中,染色约5分钟。

d. 取出后,用流水冲洗,去除染色液。

4. 观察与记录:a. 将染色的血涂片正面向上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

b. 调整显微镜,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的质量,选择细胞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细胞排列不拥挤的区域。

c. 转换高倍镜,观察白细胞、红细胞等血液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d. 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胞形态、数量、分布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的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体积较大,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质丰富,含有中性颗粒;淋巴细胞体积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较少,细胞核较大;单核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丰富,含有较多嗜碱性颗粒。

2. 观察到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内含有血红蛋白,略呈碱性。

红细胞数量最多,分布均匀。

3. 观察到的血小板呈不规则形状,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试题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方案评分标准满分
一、准备观察实验台上用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并用
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玻片擦拭干净(0.5分)0.5分
二、制片1、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
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侧表皮上,划出2
-5平方毫米的小方格,然后用镊子撕下
方格的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3、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
触载玻片上的水滴,慢慢放平。

1、滴加清水(0.5分)
2、撕侧表皮放在水滴
中。

(0.5分)
3、表皮平展(0.5分)
4、用镊子将盖玻片的一
侧先接触水滴。

(0.5
分)
2分
三、染色1、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适量稀释的
碘酒(或红墨水)。

2、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染液。

1、在盖玻片的一侧滴染
液(0.5分)
2、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
染液直至浸润全部标本
(0.5分)
1分
四、观察1、调节显微镜,对光后报告老师。

2、用低倍镜观察制作的临时装片,看到
物像后,报告老师。

3、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

1、取镜、安放、对光正
确。

(0.5分,缺一不得
分)
2、调出的物像清晰。

(0.5分)
3、填写正确。

(1分)
2分
五、整理
1、擦拭显微镜、恢复到原位。

2、清洗玻片。

3、将废物放入废物缸中。

桌面整洁、整理、复位
正确。

(0.5分,缺一不
得分)
0.5分实验步骤:一、准备二、制片三、染色四、观察五、整理
四、观察根据观察结果,注明下图中未标出的结构名称:
细胞壁
植物细胞模式图
试题四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细胞核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
试题五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要求: 1、解剖观察种子 2、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
实验报告
实验六探究水果(或蔬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
实验报告
生物答案
一、红细胞红
二、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温度
4、适量的水不完全浸没种子的一组种子萌发,其他两组不会萌发。

三、
细胞壁
液泡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五、
1 B
2 胚乳
六、你提出的假设是: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吗?
实验现象是:滴加水果或蔬菜汁的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你的结论是: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

2008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材料用具
试题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有白细胞)、纱布、擦镜纸。

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三个小锥形瓶、烧杯、清水、绿豆(或花生等种子)1 烧杯、小勺、、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

试题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临时装片
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洋葱、刀片、稀碘液、显微镜、擦镜纸、清水、纱布、吸水纸、废物缸。

试题四: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临时装片
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稀碘液、显微镜、擦镜纸、生理盐水、纱布、吸水纸、废物缸。

试题五:观察种子的结构
浸软的菜豆种子(或黄豆、蚕豆、花生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纵切开)、碘液、烧杯、培养皿、解剖针、镊子、抹布、废物缸
试题六:探究某水果、蔬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
纱布、胶头滴管、0.1%的高锰酸钾溶液、带刻度试管(2只)、烧杯、废物缸、研钵、清水、滴瓶、试管刷、水果刀、多汁水果(例如:桔子、梨等)或多汁蔬菜(例如:青椒、菠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