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件 飞向太空的航程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ppt

供品:
01 供奉神佛或祖宗用
的瓜果酒食等。
贡品:
02 古代臣民或属国献
给帝王的物品
1.多音字:
① 供给(ɡōnɡ ) ③ 闷热( mēn ) 供 供品(ɡònɡ ) 闷 沉闷( mèn )
② 太空(kōnɡ ) ④ 喷香( pèn ) 空 空闲(kònɡ ) 喷 喷射( pēn )
⑤ 透露( lù ) 露 露马脚( lòu )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 狭义的新闻就指消息。 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的文体特点:
01 基本特点:及时性、真实性、(语
言)简明性、有针对性(社会功用)
02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
导语: 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 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 揭示新闻的中心。 导语通常包括六个“何”:何时、何地、何 人、何事、何故、如何。即: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起因。
01新闻的写法:
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首先说结果,再
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
02 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金
字塔式与倒金字塔式相结合等。
第四 部分
课文分析
01 标题是新闻的眼
睛,反映最真实最 简明的内容。
02 从本则新闻的标题中
你能看出什么?
标题的两层含义:
01 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 了新闻的真实性的特点。
研究探讨
新闻报道强调及时 性,强调当下关注的 事件。这篇文章用大 量篇幅叙述中国航天 史,是不是就不像新 闻了?
01
引入一些补充说明的背景材 料也相当重要。
面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每个中国
02 人都应该感历程。

《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ppt课件

《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ppt课件

ppt课件contents •课程介绍与背景•太空科技基础知识•火箭技术与运载工具•卫星技术与应用领域•载人航天活动与成就•深空探测任务与挑战•未来太空科技发展趋势预测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早期太空探索太空竞赛时期太空探索国际合作030201太空探索历程回顾当代太空科技发展现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太空科技应用《飞向太空的航程》课程目的与意义01020304知识普及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培养职业规划引导太空科技基础知识宇宙起源与演化理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后遗留下来的辐射,是宇宙起源和演化的重要证据。

宇宙加速膨胀恒星、星系及宇宙结构恒星由氢、氦等气体构成的巨大球体,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和光。

星系由恒星、星团、星云等天体组成的庞大系统,我们的银河系就是其中之一。

宇宙结构包括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大尺度的结构,以及暗物质、暗能量等组成的宇宙“暗面”。

太空探测技术与方法通过地面或空间望远镜观测天体,收集光、射线等信息。

发射无人探测器到太空,直接探测天体或收集数据。

通过载人飞船或空间站进行太空探测和实验。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并研究天体物理现象。

望远镜观测探测器载人航天数据分析与处理火箭技术与运载工具火箭构造组成包括有效载荷、推进剂、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部分。

火箭推进原理基于牛顿第三定律,通过高速向后喷射工质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

推进剂类型与特点液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火箭原理及构造简介运载火箭分类与应用领域运载火箭分类应用领域概述典型运载火箭介绍1 2 3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猎鹰9号运载火箭德尔塔IV重型运载火箭典型运载火箭案例分析卫星技术与应用领域人造卫星分类及功能科学卫星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如气象、地球物理、天文等观测。

技术试验卫星进行新技术试验和应用,如新型推进系统、新材料等。

应用卫星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如通信、导航、遥感等。

通信卫星原理通信卫星应用遥感卫星原理遥感卫星应用在气象观测、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2.写作迁移
【角度一】 还记得学校运动会上,运动员的矫健的步伐,
快速地一跃、飞速地闯线„„;还记得升旗仪式上,五星红旗 冉冉升起的时刻吗?这些特写的镜头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抓住
它,记录下来,写一个小片段,不少于300字。
【示例】 每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不管是在夏季火热的
朝阳下,还是在冬天凛冽的寒风中,总有许多人同我们一起举
诗意化的语言,如“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
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面对天疆的呼唤„„”“飞天路上 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在这个金色 的秋日„„”,等等。因为新闻要求严谨真实,所以许多新闻 类作品显得很刻板,像家用电器的说明书,尤其是自然科学类 题材的新闻,罗列数据和术语,让外行人备感枯燥。而这篇通 讯,则摆脱了俗套,创造性地融入了浪漫主义的笔法。
预习作业 1.字音识记 ①橘 ( jú )红 ②九霄 ( xiāo ) ③嫦 ( chá ( é ) nɡ )娥 . . . . n )酿 n ) ⑥酝 nɡ ) ④翌 ( yì )年 ⑤横亘 ( ɡè ( yù (nià . . . .
2.辨析组词 jiāng 疆 界 ①jiāng 缰 绳 jiāng 僵 硬
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 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作出的不懈努力,热情地讴歌
了为飞天梦作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重点突破 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 篇文章却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 了?
提示
本文虽然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
行升旗仪式。有首都一队队少先队员,一排排朝气蓬勃的青 年;有来自祖国各地的旅游者;还有归国观光的侨胞。他们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42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42张PPT)

主体: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实现
飞天梦的艰辛历程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 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4)1986年,批准著名的”863计划” (5)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
天宫二号,11月4日食谱
神舟一号
神 舟 二 号
神舟三号
神 舟 四 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
杨利伟
首名中国太空人杨 利伟在“神五”飞船 中工作。
“神舟五号” 胜利归来!
神 舟 六 号
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走向发射塔.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 片中的褐色部分是位于我国 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 干沙漠。
战略决策 (6)“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7)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8)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圆梦飞天
结语部分
评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 辉煌时刻!
文本互动 初步感知 1.这篇通讯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初步
成就的? 答案 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 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 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我们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 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 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 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嫦 娥 奔 月
飞天梦之三
敦煌飞天
▪ 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

高中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970年4 月24日,东 方红一号卫星 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 1999年 11月20 日6时3 0分,我 国发射的 第一艘试 验飞船 “神舟” 号 从洒 泉卫星发 射中心发 射成功.
神舟一号在太空.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我国发射的第一艘 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在内蒙古自 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图为技术人员正在对飞船返回舱 进行现场技术处理。
根据结尾部分,回答: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 ❖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事件: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
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辉个煌民时族刻迎! 来了飞天梦圆的
文章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色?
本文是首尾圆合型结构。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 “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册穿插了中国航天 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的斜街在一起。这是不 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
如: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 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神舟六号返回, 中国航天事业
飞天梦更进一层
的发展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一号至四号 的顺利升空
天中 国

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五十年代末开始对 人造卫星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中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 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带读者进入激动人心 的场面与氛围中。
❖时间:2003年10月15日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事件: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 的新闻价值所在。
❖评价: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 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 入太空的国家

新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新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神舟一号在太空.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我国发射的第一艘 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在内蒙古自 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图为技术人员正在对飞船返回舱 进行现场技术处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 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发射升空。图为发射前,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 研制的“神舟二号”飞船 正与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院研制的“长征2号F”大 推力运载火箭对接。.
己 的
发 射
泉 卫
15 日
F

型 运 载 火 箭 正 被 转 运 往 发 射
这 是 载 有 “ 神 舟 ” 五 号 飞 船
智 慧 和 汗 水 迎 来 了 这 激 动
升 空 。 中 国 航 空 航 天 工
星 发 射 中 心 由 “ 长 征 ” 二 号 型
9 时 , “ 神 舟 ” 五 号 载 人
2003年10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五号发 射瞬间。龙啸九天。
• 答案:熊猫集团否认收购阿尔卡特(对 象:“熊猫集团”;事件:“否认收购 阿尔卡特”)
神舟六号整装待发.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升空。
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走向发射塔.
航天员费俊龙
中国航天员聂海胜
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神舟六号飞船内
10月17日4时 33分,神舟 六号返回舱 在内蒙古四 子王旗中部 草原成功着 陆,航天员 费俊龙、聂 海胜平安返 回。
• 1、注重智力投资,盖新房时建书房。 • 2、安徽农民建书房,注重智力投资。 • 3、汤沟镇农民建房时盖书房,成为培养

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 加林首次进入太空,开
启了载人航天时代。
深空探测
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 越太阳系边缘,探索了 众多行星、卫星和小行
星。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56年-1970年)
中国航天事业从零开始,逐步建立起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
东方红一号卫星(1970年)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地心说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 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 其他星球围绕地球运行。
日心说
哥白尼在16世纪提出,太 阳位于宇宙中心,地球和 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行。
现代航天技术发展概述
火箭技术
20世纪初,火箭技术开 始发展,为后来的航天
飞行奠定了基础。
人造卫星
载人航天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斯普特尼克1号”。
太空生活实践
太空行走、太空实验、太空观测等。
太空生活挑战
适应失重环境、应对太空辐射、解决生活必需品供应等。
04
航天器类型及其功能介绍
卫星及其应用领域
卫星种类
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
应用领域
电视广播、电话通信、天气预报、资源调查、导 航定位等。
发展趋势
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
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建设进展
辅助材料
选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 片、视频、数据等辅助材 料,丰富教学资源,提高 教学效果。
拓展资源
推荐一些与航空航天技术 相关的经典著作、科普读 物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课 外阅读和学习。
02
飞向太空:人类探索宇宙历程
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天圆地方说
古代中国、古希腊等文明 中,人们普遍认为大地是 平的,天空是一个巨大的 圆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经典实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经典实用)
提取关键词是筛选信息的一类题目,在解答提 取关键词的题目时要首先筛选语段信息,判断主要 信息,在提取信息中的关键词,最后将关键词连缀 一下,用是否能够概括主要信息来检验一下答案的 正确性。
3. (四川)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主要信息,不超 过16个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能为北京吸 引更多的游客,还将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吸 引更多的游客。据调查,有74%的游客考虑在 观看完北京奥运会后去日本、新加坡、泰国和 中国香港旅游。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周密的计划

成 就
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 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
载人飞天准备
材料试验食品等 挑选了航天员
遗憾:计划搁浅
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 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 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
导入新课
敦 煌 飞 天 图
敦 煌 飞 天 壁 画
嫦 娥 奔 月
嫦 娥 奔 月 石 雕
牛郎织女——太空定居的第一个家庭
我国古代的万户, 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 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 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 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 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 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 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 实现了飞天梦。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各个构 件都很清楚,把中国航天辉煌事业完整 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高考链接
1.(山东)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 句是( )
A. 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 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 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 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 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进的道路。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凡响,平
凡的音乐。 使天地为之震惊,形容声音巨大或声势
浩大;也形容意义伟大或变动剧烈。 比喻趁着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从时间上看已经不远了。 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指平时说话。 处事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含褒义。
震动
振动
标志
标记
宣布
宣告
度过
答案 第1~3段是本文的导语。点明了“神舟”五号飞船 的发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结果是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的”, “神舟”五号是“乳白色的”;而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 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一声惊 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 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
ɡuǐ yùn niànɡ ɡèn
jú yì
qián kūn
chánɡ é kē
zuò zuō
kōnɡ kònɡ
pēn pèn
hénɡ hènɡ
zài zǎi
mēn mèn
响 晌
煌 惶
霄 宵
震 振
翌 竖
(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厉。 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第二年。 (桥梁、山脉等)横跨、横卧,也指困难挡住
答案 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 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 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 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 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 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答案 “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
课堂小结 一、结构图解




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三号、四号,一直到“神舟”五
号,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
答案 强调及时性,关注当下的事件,是新闻报道的特 质,但新闻报道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 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 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用很 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是紧扣题目,立足于“神 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一最新事实,对中国 的航天工程的历史进行回顾。这些内容,既是“神舟” 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一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 又是展示中国航天发展历程的新闻主体,使新闻的内容 完整而丰富。

步。把那尘封了多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
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

征程又开始了。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
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
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

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渡过
Hale Waihona Puke 竖立 树立审订审定
答案 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 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 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我们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 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 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 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答案 本文是一篇新闻。新闻的特点之一是“新”。 “新”,是指新闻的内容必须是刚刚发生的事情,这样 才能迅速反映客观现实。“神舟”五号的发射是刚刚发 生的,并且是举国关注的大事。把这样的壮举放在开始, 一是说明事件的重要,二是符合新闻这一文体的特点。 结尾也叙述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一是属于前面 叙述的飞向太空漫漫征程的事迹的一部分;二是与开头 进行照应,形成了一个圆合而严密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