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ppt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飞向太空的航程.PPT课件

2.【提天史,是不 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 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 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 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 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 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教学时数
一、导入新课
•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 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 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 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 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 现了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 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浩瀚天空神舟五号载盛世繁华来访
锦上添花
-
26
2、课文结构很简单,是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 清楚,要求学生阅读这篇新闻报道,弄清其结构特征,以之为范 本,进行新闻写作练习。
3、联系《别了,“不列颠尼亚”》,互相参照体会历史和现 实结合的写法。
重点、难点
•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 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 难点: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 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 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 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 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 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 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 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 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 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 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 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课件

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 容,有什么特别之处?
• 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州”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 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 史的回顾中。
• 作者立意的角度很高,他们认识到“神州”五号发射 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他 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 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 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讲述, 使得 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
嫦娥奔月
敦煌飞天
万户 上天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
这是杨利伟拍摄的作 品,他说这是他看到 的地球最美的画面。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
读音字义
• 耸 (sǒng) 入云天 • 横亘 (gèn) • 翌 (yì) 年
标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 电头: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导语: 第1~3段 主体: 第4~26段 背景: 第5~26段 结语: 第27~30段
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
• 点明时间、地点、带读者 进入激动人心的场面与氛 围中。
• 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 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 价值所在。
神舟六号返回, 中国航天事业 飞天梦更进一层 的发展
神舟一号至四号 的顺利升空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中 国 航 天
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五十年代末开始对 人造卫星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中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
喷 (pēn) 射 jú (橘) 红 苛 刻 (kē kè)
《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的发展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一号至四号 •的顺利升空
•五十年代末开始对 •人造卫星的探索
•中国航天
•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20世纪70年代中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神六 多人飞行 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10月17日4时33分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神七 太空行走 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9月28日17时37分 航天员:翟志刚(执行太空行走)、刘伯明、景海鹏 神八 无人飞船 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1月18日9时32分 神九 手控对接 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6月29日10时03分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执行手控对接)刘洋(首位“神女”) 神十 首次应用性飞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6月26日8时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 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 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时间顺序
•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的 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 闻真实性的特点。
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
容,有什么特别之处?
▪ 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 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
•2003年,他是中国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
•2003年,他和中国最鲜明的亮色联系在一起。
• 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 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浩 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证明 了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 他就是杨利伟。
•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 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 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 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 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 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 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 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 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飞向太空的航程 .PPT课件

“为了这个梦想,一个古老 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 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 了近半个世纪”,请同学们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中国人 为了走向太空,经历了哪些 步骤?
13
1970年4 月24日,东 方红一号卫星 发射成功.
14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发射现状 15
长征二号丙火箭 16
长征三号乙火箭,该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
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
辉煌时刻!
59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时间顺序
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 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 真实性的特点。
60
神舟六号返回, 中国航天事业
飞天梦更进一层
的发展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一号至四号 的顺利升空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
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
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46
47
神舟六号整装待发.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48
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走向发射塔. 49
航天员费俊龙
中国航天员聂海胜
50
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神舟六号飞船内 日晚上7时许,中国2002年12月30日凌
晨发射升空的“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
着陆,顺利回收。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
33
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技术人员现场处置。
区 的 人 作 运 飞 03
。“心者载船年
长 的 用 火 在 10
征 ” 二
一 刻 。
23
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4
【高中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ppt精品课件37

课堂学习
通读全文,理清结构
2.让学生概括并展示主体部分关于中国航天史的重要事件。
提示: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 业的序幕。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发射升空。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发射成功。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导入三
谁能让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的节奏跳动,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 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在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一万里,巡天遥看 一千河。他就是杨利伟——第一个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飞天梦的人。今天, 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来了解这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课堂学习
通读全文,理清结构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知识,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 主体、结尾,梳理文章的脉络。 提示: 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第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意义重大。 主体(第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 辛过程。 结尾(第27~30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课堂学习
研读课文,细处探微
1.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提示: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
《飞向太空的航程》ppt课件1

神舟一号至四号 的顺利升空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中 国 航 天
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五十年代末开始对 人造卫星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中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神六 多人飞行 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10月17日4时33分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神七 太空行走 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9月28日17时37分 航天员:翟志刚(执行太空行走)、刘伯明、景海鹏 神八 无人飞船 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1月18日9时32分 神九 手控对接 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6月29日10时03分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执行手控对接)刘洋(首位“神女”) 神十 首次应用性飞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6月26日8时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飞天梦之一
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高居于碧霄之上, 逍遥于九重天外:这是龙的形象。中华民 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我们的祖先心 中,很早就产生了像神龙那样凌云御风、 翱翔天宇的渴望。
飞天梦之二:嫦娥奔月
▪ 她美貌非凡,是后羿的妻 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 的神射手。《淮南子.览 冥训》中说,后羿从西王 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 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 身不由己飘飘然地飞往月 宫之中,在那荒无的月宫 之中度着无边的寂寞岁月。
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 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 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 船发射的过程。
▪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 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 一探索过程。
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
▪ 点明时间、地点、带读者进入 激动人心的场面与氛围中。
《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一PPT课件

2.要注意双关内容的思想性, 不要单纯追求风 趣和含蓄。 双关构成歇后语时, 尤其应注意体现 积极健康的思想。
二、中国航天成就显赫 1.“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神舟”七号飞船载着航天员翟志刚、刘伯 明、景海鹏飞向太空。 27日16时48分, 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 天服, 在刘伯明等人的协助下打开舱门, 迈出了中国人在浩瀚太空中的第一步, 中 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就此诞生。
一、双 关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的标题, 一语双关, 一指“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 一指中国的航天梦 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半个世纪的探索。 拟题 巧用双关, 形象生动, 含蓄蕴藉。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 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 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 言在此而意在彼, 这种 修辞格叫双关。 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 一方面 可使语言幽默, 饶有风趣; 另一方面也能适应 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 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背景介绍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 一艘中国的载人 火箭, 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在完成21 个小时、60万千米的绕行任务后, 成功返回地球, 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上。 该行动的圆满结束, 向世 人宣告了一个事实: 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 后,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 关注当下的事件, 也是它的特质, 但可以引入一些背景材料。 这样的 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 但 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 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作者为什么要强调飞天路上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困难?
【提示】作者这样写是 为了突出中国在飞向太 空航程中的艰辛。
探究二: 把握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中国航天成就显赫 1.“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神舟”七号飞船载着航天员翟志刚、刘伯 明、景海鹏飞向太空。 27日16时48分, 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 天服, 在刘伯明等人的协助下打开舱门, 迈出了中国人在浩瀚太空中的第一步, 中 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就此诞生。
一、双 关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的标题, 一语双关, 一指“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 一指中国的航天梦 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半个世纪的探索。 拟题 巧用双关, 形象生动, 含蓄蕴藉。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 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 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 言在此而意在彼, 这种 修辞格叫双关。 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 一方面 可使语言幽默, 饶有风趣; 另一方面也能适应 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 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背景介绍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 一艘中国的载人 火箭, 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在完成21 个小时、60万千米的绕行任务后, 成功返回地球, 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上。 该行动的圆满结束, 向世 人宣告了一个事实: 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 后,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 关注当下的事件, 也是它的特质, 但可以引入一些背景材料。 这样的 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 但 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 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作者为什么要强调飞天路上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困难?
【提示】作者这样写是 为了突出中国在飞向太 空航程中的艰辛。
探究二: 把握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高中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ppt精品课件36

第一部分(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 “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 第二部分(4—26段)∶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 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第三部分(27—30段)∶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2、这篇新闻的结构有何特殊之处?
基本:导语主体,中规中矩; 特殊: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濮 阳 市 综 合 高 中 章 永 建
飞 向 太 空 的 航 程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培养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2、把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掌握新闻的写作特点 3、学习航天人的执着、拼搏、奉献精神,关注中国航 天, 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整体感知
• 1、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zxxk
三、讲:新闻结构
• 标题
导语(主要事实议论) 主体(新闻事实叙述)
《别了,不列颠尼亚》
• 基本结构
•
导语 主体
写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终结 。 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新闻事实)
四、练:筛选信息
1、课文主体部分,回顾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 哪几大事件?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3)1970年4月24 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舟”一~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背景材料)
zxxk
寄 语
飞向中国梦
让我们和中国航天人一起,和全体中国 人民一起,和全世界所有的炎黄子孙一起, 在中国航天精神的激励下,万众一心,与时 俱进,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 实现我们无比瑰丽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ຫໍສະໝຸດ 六、作业设计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