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关于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思考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PPT课件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PPT课件

交通运输学
4
第一节 综合运输体系
3、综合运输系统 借以组织实现综合运输功能的运输工程管
理系统,就称为综合运输系统。 4、综合运输体系
目前综合运输体系存在多种定义,还没 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
交通运输学
5
第一节 综合运输体系
狭义的定义:是指灵活运用各种运输形式所具 有的安全性、准时性、大量性、高速性、舒适 性等特性,综合组织成最有效和最适合交通运 输需求的运输系统。
广义的定义:是指不单纯着眼于运输的质和量 方面所要求的直接目的,而是还考虑到对沿线 产业和居住条件等的影响,从综合和长远的观 点把各种运输方式最合理地组织起来的运输系 统。
交通运输学
6
第一节 综合运输体系
综合运输体系: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 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 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 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交通运输学
交通运输学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1
第三章综合运输概论
第三章综合运输概论

第一节 综合运输体系

第二节 多式联运



交通运输学
2
第三章综合运输概论
第一节 综合运输体系
一、基本定义 二、发展综合运输的意义 三、综合运输体系 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
交通运输学
3
第一节 综合运输体系
*行驶具有自动控制性 *有效使用土地 *污染性较低 *受气候限制小 缺点:投资大,设备庞大不易维修,货损较高, 营运缺乏弹性 4、公路运输 (1)基本概念 公路运输:是指利用一定的载运工具沿公路实现 旅客或货物空间位移的一种运输方式。
第二阶段(1980~现在)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业迅速发展,物流交通体系变得愈发重要。

“十三五”期间,加快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是当前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交通高效运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推进公路运输系统的优化“十三五”期间,政府要以“建设制度先行、技术领先、投资优先、运营重点、维护协同”五大原则为指导,加快公路运输系统的优化,建设内蒙古以外的省际高速公路,优先完善国道、省道和重点城市城市通勤网络,加快推进普铁结合、综合交通、共享出行等发展。

二、构建综合性水路运输系统“十三五”期间,政府要重点构建综合性水路运输系统,鼓励开发航运能力强、投资小、经营效益高的运输船舶,完善运营管理制度,提高航运业服务水平,推进航行通路建设,提升船舶安全保障能力,加强航道建设,实现全国水上交通网络的有效运行。

三、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十三五”期间,政府要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制定统一的政策规定,实行统一的系统管理,建立完善的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管理机制,实现统一的计划和控制,保证运输安全有序。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期间,政府要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道路、水运、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码头运营管理系统,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理,加快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形成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综合运输体系。

五、加大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政府要加大对公路、桥梁、河流航道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开展大规模公路建设,实施再生交通项目,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是强调系统整体性规划、重点发展城市交通、推动全国统一管理和持续投入的重要举措。

未来,政府将继续把握其时代性和波及面广泛的特点,重点在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距离、改善运输安全和环境保护上下功夫,全面推动城乡交通网络优化、跨越式发展,推动交通运输投入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促进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经济发展。

1-关于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思考

1-关于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思考
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引领作用更
加明显
具体目标
快速交通网基本形成,高速铁路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城
市,高速公路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城市,民航运输机场基本覆盖 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城市
干线交通网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网络结构进一步优化 集散交通网通达深度全面提升,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 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加紧密,枢纽换乘更加便捷
南北沿海、京沪京台、黑河至九 龙、京港澳、二连浩特至湛江、 包头(满都拉)至防城港、北京 至昆明、临河(甘其毛都)至河
2
各种运输方式加速融合发展
➢ 在基础设施短缺时代,各种运输方式独立加快建设 ➢ 具有一定规模后,将从资源充分利用发挥规模与综合效益出发,进入协
同发展的新阶段 ➢ “十三五”期必须加快推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促进各种运输方式
合理分工、有效协作和一体服务 ➢ 各种运输方式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管理体制、技术支撑和市场体系
全国就近享受动车出行服务的人口比例
/
90%
具备条件建制村通班车比例 建制村直接通邮比例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 公路货运车辆标准化率 交通基本要素数字化率 交通运输CO2排放强度下降率 交通运输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率
92%
100%94%10源自%90%100%/
80%
90%
关于综合交通运输 “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思考
交通运输部 2018年1月
主要内容
“十三五”期交通运输发展阶段性特征 “十三五”期交通运输发展目标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空间布局 构建一流的基础设施网络 打造综合运输服务升级版 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车购税投资政策
阶段特征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对策PPT模板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对策PPT模板

一、引言
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国家 现代化的伟大历程中,中国交通运输的 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 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能不能适应和满足 国家发展的需求,是走进21世纪的中国 交通运输必须回答和应对的核心问题。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城市交通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水路运输
二、战略目标与解决问题的共识
科技改变了社会、改变了交通
直到20世纪初,在汽 车、火车普及之前,地球上 的绝大多数人 , 一生都被禁 锢在出生地附近,活动范围 不超技推动下,现代交通飞速发 展,当今世界已经有能力在一天之内 到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
人和物的大范围快 捷流动,已成为现代文 明的一大特色
(一)现状评价 1、交通建设卓有成效 2、运输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3、存在问题相当突出
1. 交通运输建设卓有成效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框架基本成型 * 交通运输的科技含量上升,装备
水平、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近20年来 ,交通建设力度大,运网 规模增长快,运输装备更新快,同时, 公里、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快速 发展,使交通运输结构逐 步趋向合 理。
共识:
* 坚持交通运输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 发展的主从关系; * 坚持发展与改革、交通建设与科技 进步互动的基本方针; * 坚持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与运 输管理、服务同步发展的系统观念。
三、未来中国的交通需求
(一) 21世纪前期的国家发展目标 (二) 引发交通需求变化的动因分析 (三) 交通需求与发展要求
(2)2001-2020年的阶段发展目标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 更 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 更 加殷实, 人民的权利更有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大枢纽(城市),以更好地支撑国家“三大战略”、国 土空间开发、新型城镇化发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国家安全 等重大战略的实施
国际运输通道
国际陆路运输通道:中蒙俄通道、
新亚欧大陆桥通道、中国-中亚- 西亚通道、中国-中南半岛通道、 中巴通道、孟中印缅通道。我们要 做的是国内路线的高水平对接。
国际海上运输通道:经马六甲海
2015年 2020年
≥90% 96% 94%
≥95% 100% 98% 100%
/
90%
92%
100%
94%
100%
90%
100%
/
80%
90%
100%
7%
5%
属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
围绕打造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联的六大国际 陆路运输通道、四大国际海上运输通道和“八纵十横” 国内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19个国际性和53个全国性综合
基础设施系统
具体目标
便捷舒适的公共客运系统基本形成,城际客运实现快速化,全国90%以上
人口就近享受动车出行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具备条件的建制村 通班车,所有建制村直接通邮,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建成区实现公交站 点500米覆盖
集约高效的货运物流系统基本形成,多式联运得到快速发展,各种运输方
年下降5%
智慧绿色平安发展
具体目标
基础 设施
运输 服务
智慧 绿色 平安
指标名称
高速铁路覆盖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城市比例 高速公路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城市比例 民航运输机场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城市比例 具备条件建制村通硬化路 全国就近享受动车出行服务的人口比例 具备条件建制村通班车比例 建制村直接通邮比例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 公路货运车辆标准化率 交通基本要素数字化率 交通运输CO2排放强度下降率 交通运输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率6来自改革创新成为重要的发展动力
➢ 交通运输投资回报率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债务风险加大等压力进 一步凸显
➢ 资金、劳动力、资源等传统要素投入的驱动力逐步减弱 ➢ 交通运输发展将更多依靠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法制和标准建
设等制度创新,以及科学技术应用、运输组织优化等技术和管理创新
阶段特征
“十三五”期将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基本公
峡至印度洋和欧洲方向通道、经印 尼至南太平洋方向通道、经东海和 日本海至美洲方向通道、北极航道
国内运输通道
南北沿海、京沪京台、黑河至九 龙、京港澳、二连浩特至湛江、 包头(满都拉)至防城港、北京 至昆明、临河(甘其毛都)至河
口等8条纵向通道
绥芬河至满洲里、津新、京藏、 青岛至武威、新亚欧大陆桥、沿 长江(上海至拉萨)、上海至昆 明、福州至喀什、厦门至重庆、
1-关于综合交通运输“十 三五”发展规划的思考
主要内容
阶段特征
1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成网
➢ 目前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框架初步形成 ➢ “十三五”期基础设施发展重点将逐步转向国家干线铁路、高速公路、
内河高等级航道、民航机场、管道等骨干网络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 更加注重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领域的建设 ➢ 综合交通网络将加快形成,整体效能进一步发挥
汕头至昆明等10条横向通道
综合交通枢纽节点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成都、沈 阳、武汉、南宁、南京、西安、郑州、昆明、杭州、大连、青岛、厦门、乌鲁木齐等19个
阶段特征
2
各种运输方式加速融合发展
➢ 在基础设施短缺时代,各种运输方式独立加快建设 ➢ 具有一定规模后,将从资源充分利用发挥规模与综合效益出发,进入协
同发展的新阶段 ➢ “十三五”期必须加快推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促进各种运输方式
合理分工、有效协作和一体服务 ➢ 各种运输方式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管理体制、技术支撑和市场体系
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引领作用更
加明显
具体目标
快速交通网基本形成,高速铁路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城
市,高速公路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城市,民航运输机场基本覆盖 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城市
干线交通网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网络结构进一步优化 集散交通网通达深度全面提升,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 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加紧密,枢纽换乘更加便捷
➢ 货运结构大调整和进入多式联运时代: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带 来货运结构的大调整。全社会更加追求货运效率,货运一体化水平将 成为衡量物流效率的重要标志
阶段特征
4
发展空间进一步向国际拓展
➢ 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加快推进 ➢ 海上战略通道重要支撑点布局进一步优化 ➢ 交通运输“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阶段特征
5
交通运输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新技术浪 潮风起云涌
➢ “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传统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形成倒逼机制
➢ “互联网+”交通运输加速推进,将成为推动交通运输产业重构的重 要动力—滴滴打车、高德地图、浙江传化
阶段特征
共服务的攻坚时期,是行业提质增效升级、提升综合 运输服务水平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 全面加快交通运输法治建设的重要时期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
2020年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与能力总体达到世界先进 水平,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发展质量显著增强, 基本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综合交通
一体化进程将明显加快,运输效率将不断提升,运输结构将逐步优化
3阶段特征 客运快速化和货物多式联运需求凸显
➢ 客运结构大调整和进入快速化时代:高铁、民航等快速化运输需求更 加强烈,城市群内城际间大运量、快捷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公路长途 和民航短途运输大幅调整,公路更加主动承担高铁、城际、航空客运 集散功能。
式之间的换装转运效率显著提高,公路货运车辆标准化率达到80%,交通运输 在现代物流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
运输服务系统
具体目标
交通运输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全面提高,交通基本要素
信息实现数字化
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交通运输CO2排放强度比
2015年下降7%
安全和应急保障充分有力,交通运输事故死亡人数比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