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单元测试题(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共23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5 m的B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 m的A处,则旗杆折断部分AB的高度是()A.5 mB.12 mC.13 mD.18 m第1题图第3题图第5题图2.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3,4,6B.7,24,25C.6,8,10D.9,12,153.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B=10,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A.100B.120C.140D.1604.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和4,则斜边长为()A.2.4B.5C.√7D.75.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1B.1.4C.√2D.√36.在Rt△ABC中,a,b,c为三边长,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a2+b2=c2B.a2+c2=b2C.b2+c2=a2D.以上都有可能7.若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A.60B.30C.20D.328.如图,将风筝放至高30 m,牵引线与水平面夹角约为45°的高空中,则牵引线AB的长约是()A.30 mB.45 mC.20√3 mD.30√2 m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跨学科融合)如图,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将长为8 cm的橡皮筋放置在水平面上,固定两端A和B,然后把中点C垂直向上拉升3 cm至点D,则橡皮筋被拉长了()A.3 cmB.2 cmC.6 cmD.4 cm10.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C=90°,AD=12 m,CD=9 m,AB=25 m,BC=20 m,则这块地的面积为()A.96 m2B.204 m2C.196 m2D.304 m2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00和36,则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第11题图第13题图12.若△ABC的三边长满足a2=b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90°.13.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14.如图,∠C=∠ABD=90°,AC=4,BC=3,BD=12,则AD的长等于.第14题图第15题图15.(数学文化)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H=6,EF=2,那么AB的长等于.三、解答题(一)(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6.如图,根据所给条件,求BC的长.17.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6,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电动机与发电机单元试题(2)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电动机与发电机单元试题(2)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电动机与发电机单元测试题(2)班别: 姓名: 学号: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对于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一次,大小改变两次B .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大小改变两次C .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大小随时间改变D .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四次,大小随时间改变2.下列电器设备中属于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工作的是: ( )A .电烙铁B .发电机C .电动机D .电磁起重机3.图1为一个演示实验图,该实验表明了: ( )A .通电导体周围与磁体一样,存在着磁场B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C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会产生电流D .导体通电后会产生热能4.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都能产生感应电流B .任何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都能产生感应电流C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能产生感应电流D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5.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可以: ( )A .对调电源两极,或对调磁铁两极B .对调电源两极,同时对调磁铁两极C .适当改变通过线圈电流大小D .升高或降低电源电压6.对图2中①②两图的认识正确的是:( )A .①②都是发电机B .①②都是电动机C .①是发电机,②是电动机D .①是电动机,②是发电机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发电机工作时,把转子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B .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C .电话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变成变化的电流D .远距离输送电能,采用高压输电是为了减少电线上电能的损失8.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后,小浩在实验室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磁生电”。

图中ab 是一根直铜线。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1. 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A. √2 √3 √5B. 1.5C. 32 42 52D. 1 22. 点A(−3,−4)到原点的距离为( )A. 3B. 4C. 5D. 73. 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A. 5B. √7C. √5D. 5或√74.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为5∶12, 则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比为( ) A 60∶13B 5∶12C 12∶13D 60∶1695. 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12和5 则第三边长为( ) A .13 B .13或C .13或15D .156.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 ,高32cm ,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 )A .20cmB .50cmC .40cmD .45cm7.如图 小明准备测量一段水渠的深度 他把一根竹竿AB 竖直插到水底 此时竹竿AB 离岸边点C 处的距离米.竹竿高出水面的部分AD 长0.5米 如果把竹竿的顶端A 拉向岸边点C 处 竿顶和岸边的水面刚好相齐 则水渠的深度BD 为( )A .2米B .2.5米C .2.25米D .3米1.5CD8.如图, “赵爽弦图”是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无缝隙地铺成一个大正方形 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25 (x +y)2=49 用x y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 >y)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小正方形面积为4B. x 2+y 2=5C. x 2−y 2=7D. xy =249.如图,在△ABC 中 ∠C =90° AC =4 BC =2.以AB 为一条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A. 8B. 12C. 18D. 2010.如图 在Rt △ABC 中 ∠ACB =90° AC =3 BC =4 BE 平分∠ABC CD ⊥AB 于D BE 与CD 相交于F 则CF 的长是( )A. 1B. 43C. 53D. 2二 填空题(每题3分 共24分)1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 且周长为60cm 则它的面积为_____cm 2. 12.如图所示 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正方形A B C 的面积分别是28cm 210cm 214cm 则正方形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2cm .13.在ABC中90C∠=︒AB=5 则222AB AC BC++=______.14.如图在△ABC中∠ABC=90° 分别以BC AB 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若S2=4 S3=6则S1=__________.15.方程思想如图在Rt△ABC中∠C=90° BC=6cm AC=8cm 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点C’处那么△ADC’的面积是_____cm2. 16.如图一架秋千静止时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DE=0.5m将它往前推送1.5m(水平距离BC=1.5m)时秋千的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BF=1m秋千的绳索始终拉直则绳索AD的长是m.17.如图小明利用升旗用的绳子测量学校旗杆BC的高度他发现绳子刚好比旗杆长11米若把绳子往外拉直绳子接触地面A点并与地面形成30°角时绳子末端D距A点还有1米那么旗杆BC的高度为米.18.在△ABC中AB=AC=5 BC=6.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满分46分,19题6分20 21 22 23 24题每题8分)19.小明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在一起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一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其它各边的长若已知CD=2求AC的长.20.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边BC的点F处已知AB=8cm BC=10cm求(1)FC的长.(2)EF的长.21 (8分)如图已知∠ADC=90°AD=8 CD=6 AB=26 BC=24.(1)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2)请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2.如图 在长方形中 点在边上 把长方形沿直线折叠 点落在边上的点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知识点+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知识点+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单元测试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单元测试_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一)知识框架(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作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R两端的电压大小;保护电路,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高。

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来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控制变量法该实验中,第一步是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第二步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大小,观察阻值和电流之间的变化规律。

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4、注意该试验中,可能的电路故障常见的故障有:电表无示数、示数偏低、实验数据或结论错误等。

(三)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内容I=U/R 变形式:U=IR 或 R=U/I描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注意:① 该定律中涉及到的电流、电压、电阻是针对同一段导体的或电路的;具有同时性。

② 使用该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电压、电阻、电流的单位分别是V、Ω、A。

③该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对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

④该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结论(注意前提条件)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电阻的串、并联(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1+R2+……+Rn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为R=nR0把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一定比每个导体的电阻大。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为R=R0/n把n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其总电阻比每一个导体的都要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下图,研讨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分〝坚持电阻不变〞和〝坚持电压不变〞两步停止,在〝坚持电阻不变〞时,实验要求( )A.坚持R′的滑片位置不变B.坚持R两端电压不变C.坚持R不变,调理R′的滑片到不同的位置D.坚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2.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图,那么由图可知( )A.元件A在电压为0时,电阻也为0B.元件A、B串联,当经过A的电流为0.2 A时,元件B两端的电压为2.0 VC.元件A、B并联接在3.0 V的电压下,干路中的电流为0.6 AD.元件B两端的电压和经过它的电流成正比3.(青岛中考)以下图象中,能正确描画小灯泡U-I关系的是( )4.如下图,电源电压坚持不变,电阻R1=10 Ω、R2=50 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1 A.那么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 )A.4 V B.5 V C.6 V D.8 V5.如下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且坚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发现一只灯泡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存在这一现象的缘由能够是( )A.灯L1短路B.灯L2短路C.灯L1断路D.灯L2断路6.(佛山中考)在如下图的电子压力计中,滑动变阻器划片P与弹簧上端固定在一同,弹簧的紧缩长度与遭到的压力大小成正比,滑动变阻器PB段电阻为R1,当闭合开关S后( )A.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B.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C.滑动变阻器PB段R1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D.把电压表改成压力计时表盘刻度平均7.(临沂中考)如下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 V坚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当开封锁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进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 V D.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8.电阻R1标有〝6 Ω 1 A〞,R2标有〝3 Ω 1.2 A〞,并联在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上.为保证R1、R2均不损坏,那么允许的电源电压和干路电流不得超越( )A.9 V 1 A B.3.6 V 1.8 AC.9.6 V 1 A D.3.6 V0.6 A9.如下图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与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2∶3,那么电阻R1和R2的阻值之比是( )A.3∶2 B.2∶3 C.2∶1 D.1∶210.(德州中考)同窗们为敬老院的老人买了一辆电动轮椅.任务原理如下图,操纵杆可以同时控制S1和S2两个开关,向前推操纵杆时轮椅行进且能调速,向后拉操纵杆时轮椅以恒定速度前进,蓄电池电压为24 V,定值电阻R2为20 Ω,R1为滑动变阻器,以下对电路的判别正确的选项是( )A.S1接触点1,S2接触点2时,轮椅行进B.S1和S2都接触点1时,轮椅前进C.轮椅前进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1.2 A D.轮椅前进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2 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衢州中考)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10 V,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5 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________Ω,在滑片P向右移动的进程中灯泡亮度________(填〝变亮〞〝不变〞或〝变暗〞).12.(南京中考)小明应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求〝经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依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I-1R 图象,如图乙所示.剖析图象可知,当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时,经过它的电流为0.2 A;当电流区分为0.25 A和0.5 A时,接入电路的导体的电阻之比为________;实验进程中,小明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13.(遂宁中考)如下图电路,R1=20 Ω,U=6 V.假定只闭合开关S1、S3,那么R1、R2的衔接方式是________联,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那么R2=________ Ω.14.防电墙技术是为了顺应我国的用电环境开发的一种应用在电热水器上的新技术.这项技术相当于在人体和前线之间装了一个很大的〝水电阻〞,一旦发作漏电现象,〝水电阻〞与人体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在一同;这个〝水电阻〞会起到________(填〝分压〞或〝分流〞)的作用;如下图,假定发作漏电后,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恰恰为12 V,那么〝水电阻〞的阻值与人体阻值的比值为________.15.如下图,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10 Ω,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由a移到b时,电压表示数由2 V增大到5 V,那么在这一进程中,R1两端电压将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值为________A.三、实验探求题(每空2分,共22分)16.(新疆中考)在探求〝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某同窗将实物衔接成如图甲所示.(1)实验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衔接错误,请在接错的导线上画〝×〞,然后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衔接正确;(2)衔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示数简直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电源电压,其缺点能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进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1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4)依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_一定时,经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实验次数 1 2 3 4 5电压U/V 0.5 1.0 1.5 2.0 2.5电流I/A 0.1 0.3 0.4 0.5(5)此实验中,不能用小灯泡替代定值电阻停止探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岳阳中考)应用图甲停止〝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电压U/V 1.5 2.0电流I/A 0.30 0.42 0.50电阻R x/ Ω 5.0 4.8电阻R x的平均值/ Ω(1)衔接电路时,应将开关________.(2)衔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一直无示数,形成这一现象的缘由能够是________(填序号).A.R x断路B.R x短路C.电流表断路(3)扫除缺点后,闭合开关,改动电阻R x两端的电压,停止了三次测量,第三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V.(4)将实验数据填入上表并停止处置,三次所测电阻R x的平均值为________Ω.(5)将电阻R x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发现几次实验测得小灯泡的电阻相差比拟大,缘由能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第18题10分,第19题12分,共22分)18.(来宾中考)如下图电路图,电源电压6 V坚持不变,灯L2的电阻是1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 A,不思索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1)灯L1的阻值.(2)电流表A的示数.19.(连云港中考)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进程中,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求:(1)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 (2)R 0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参考答案1.C 2.B 3.D 4.C 5.A 6.D 7.B 8.B 9.C 10.C 11.20 不变 12.10 2∶1 2 13.并 30 14.串联分压 52∶3 15.变小 变小 0.3 16.(1)如下图. (2)定值电阻发作了断路 (3)0.2 A (4)电阻 正比 (5)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定值 17.(1)断开 A (3)2.5 (4)4.9 (5)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18.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 1测L 1支路的电流 (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灯L 1的阻值:R 1=U I 1=6 V 0.3 A =20 Ω (2)I 2=U R 2=6 V10 Ω=0.6 A 那么干路电流表的示数:I =I 1+I 2=0.3 A +0.6 A =0.9 A 19.(1)当滑片位于a 端时,R 0与R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 两端的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 小=0.4 A ,U R =8.0 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U RI 小=8 V0.4 A=20 Ω (2)电源的电压:U =I 小(R 0+R)=0.4 A ×(R 0+20 Ω) 当滑片位于b 端时,电路为R 0的复杂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 大=1.2 A 那么电源的电压:U =I 大R 0=1.2 A ×R 0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0.4 A ×(R 0+20 Ω)=1.2 A ×R 0 解得:R 0=10 Ω 电源的电压U =I 大R 0=1.2 A ×10 Ω=12 V。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ABC 中,∠C =90°,AB =3,则222AB BC AC ++的值为( )A .24B .18C .12D .92.已知点M 的坐标为()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M 在第二象限内B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3C .点M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4D .点M 到原点的距离为53.如图,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准备测量校园人工湖的深度,他们把一根竹竿AB 竖直插到水底,此时竹竿AB 离岸边点C 处的距离0.8CD =米.竹竿高出水面的部分AD 长0.2米,如果把竹竿的顶端A 拉向岸边点C 处,竿顶和岸边的水面刚好相齐,则人工湖的深度BD 为( )A .1.5米B .1.7米C .1.8米D .0.6米4.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 =6 cm 、BC =8 cm ,现将△ABC 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BE 的长为( )A .4 cmB .4.75 cmC .6 cmD .5cm5.《九章算术》中有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三尺,问折者高几何?”题意是:如图,一根竹子原高1丈(1丈=10尺),中部有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面多高?若设折断处离地面x 尺,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223(1)x x +=-B .222(1)3x x +-=C .222(10)3x x +-=D .2223(10x)x +=-6.如图,x 轴、y 轴上分别有两点A(3,0)、B(0,2),以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弧交x 轴负半轴于点C ,则点C 的坐标为( )A .(﹣1,0)B .(20) C .3,0) D .(30)7.如图,ABC 中,90,8,6ACB AC BC ∠=︒==,将ADE V 沿DE 翻折,使点A 与点B 重合,则CE 的长为( )A .198B .2C .254D .748.如图,Rt ABC 中,8,6,90AB BC B ==∠=︒,M ,N 分别是边,AC AB 上的两个动点.将ABC 沿直线MN 折叠,使得点A 的对应点D 落在BC 边的三等分点处,则线段BN 的长为( )A .3B .53C .3或53D .3或1549.△ABC 的三边长a ,b ,c(b ﹣12)2+|c ﹣13|=0,则△ABC 的面积是( )A .65B .60C .30D .2610.如图,斜靠在墙上的一根竹竿,AB =10m ,BC =6m ,若A 端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AC 下移2m ,则B 端将沿CB 方向移动的距离是( )米.A .1.6B .1.8C .2D .2.211.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如果勾股形的三边长为三个正整数,则称三边长叫“勾股数”;如果勾股形的两直角边长为正整数,那么称斜边长的平方叫“整弦数”对于以下结论:①20是“整弦数”;②两个“整弦数”之和一定是“整弦数”;③若c 2为“整弦数”,则c 不可能为正整数;④若m =a 12+b 12,n =a 22+b 22,11a b ≠22a b ,且m ,n ,a 1,a 2,b 1,b 2均为正整数,则m 与n之积为“整弦数”;⑤若一个正奇数(除1外)的平方等于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和,则这个正奇数与这两个连续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如图所示,ABCD 是长方形地面,长20AB =,宽10AD =,中间整有一堵砖墙高2MN =,一只蚂蚁从A 点爬到C 点,它必须翻过中间那堵墙,则它至少要走( )A .20B .24C .25D .2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一根直立于水中的芦节(BD )高出水面(AC )2米,一阵风吹来,芦苇的顶端D 恰好到达水面的C 处,且C 到BD 的距离AC =6米,水的深度(AB )为________米14.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B 和C 为圆心,以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N ;②作直线MN 交边AB 于点E .若5AC =,4BE =,45B ∠=︒,则AB 的长为_________.15.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B =5,BC =3,DE ⊥AC 于E ,DE =3,S △DAC =6,则∠ACB 的度数等于 _____.16.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踩伤了花草.则他们仅仅少走了 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米)17.观察下列几组勾股数,并填空:①6,8,10,②8,15,17,③10,24,26,④12,35,37,则第⑥组勾股数为______.18.如图,AB ⊥BC 于点B ,AB ⊥AD 于点A ,点E 是CD 中点,若BC =5,AD =10,BE =132,则AB 的长是 _____.19.如图,Rt △ABC ≌Rt △FDE ,∠ABC =∠FDE =90°,∠BAC =30°,AC =4,将Rt△FDE 沿直线l 向右平移,连接BD 、BE ,则BD+BE 的最小值为___.20.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赵爽弦图”,它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如图1,若用a ,b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b ),则ab=______.(2)如图2,若拼成的大正方形为正方形ABCD ,中间的小正方形为正方形EFGH ,连接AC ,交BG 于点P ,交DE 于点M ,AFP CGP S S -△△=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1.在ABC 中,90C =∠,3AC =,4CB =,CD 是斜边AB 上高.(1)求ABC 的面积;(2)求斜边AB ;(3)求高CD .22.如图,在△ABC 中,∠B =45°,∠C =30°,边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BC 、AC 于点D 、E ,DC =6.求AB 的长.23.琪琪与婷婷进行遥控赛车游戏,终点为点A ,琪琪的赛车从点C 出发,以4米/秒的速度由西向东行驶,同时婷婷的赛车从点B 出发,以3米/秒的速度由南向北行驶(如图).已知赛车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米时,遥控信号会产生相互干扰,40AC =米,30AB =米,(1)出发3秒钟时,遥控信号是否会产生相互干扰?(2)当两赛车距A 点的距离之和为35米时,遥控信号是否会产生相互干扰?24.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解答问题:已知在平面内有两点111222(,),(,)P x y P x y ,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12PP 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21x x -或21y y -(1)已知点M (2,4),N (3,8),试求M ,N 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点(0,6)(3,2),(3,,2)A B C -,判断线段AB ,BC ,AC 中哪两条是相等的?并说明理由.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A,规定点A的α变换和β变换.α变换:将点A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β变换:将点A向右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一个单位长度(1)若对点B进行α变换,得到点(1,1),则对点B进行β变换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求m的值.(2)若对点C(m,0)进行α变换得到点P,对点C(m,0)进行β变换得到点Q,OP OQ(3)点D为y轴的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对点D进行α变换后得到点E,点F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对点+的最小值为D的坐标.F进行β变换之后得到点G,若DG EF。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欧姆定律是通过推导得出的规律B.欧姆定律反映出了导体电阻跟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C.欧姆定律中的I、U和R反映的是同一段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D.由欧姆定律变形得U=IR,说明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U跟电流成正比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 A1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 A2与 A1的示数之差不变D.电压表V 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变小3.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A两端的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A和B的电阻之比为2︰1C.当导体B两端电压为0V时,导体B的电阻变为0ΩD.当导体A和B并联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6A4.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V不变③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5Ω④将Rx从10Ω换成5Ω后,应将滑片P向右移A.只有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③④D.只有②④5.小海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跟滑杆的一端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带动滑杆使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从而引起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时,表明油箱中的油量减少B.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阻R0两端电压变大C.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D.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6.小伟给学校图书馆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湿度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湿度H的变化关系图乙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带答案思维导图练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灯L的亮度变暗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D.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之和不变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分别做了关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并记录了定值电阻与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

小组同学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A.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B.乙是小灯泡的I-U图象C.随着电压的升高,小灯泡的电阻值变小D.定值电阻和小灯泡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1.2A4.近十年,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实现了完美超越。

如图甲所示是高铁上烟雾报警器的简化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R的阻值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当激光发生器射向光敏电阻的激光被烟雾遮挡时,光照强度减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均为“20Ω 1A”。

闭合开关S,滑片P在b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当滑片P从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20V 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C.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0.1A D.当滑片P在ab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V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Ω、R2=5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1A.则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A.4V B.5V C.6V D.8V7.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读数之比U甲:U乙为4∶1,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的读数之比I甲:I乙为()A.4∶3 B.3∶2 C.3∶4 D.3∶18.乐乐设计了一款电子温度计,图甲是其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0Ω,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A.等效替代
B.控制变量
C.科学假说
D.数学归纳
2.下列实验现象中,哪一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A.光的干涉B.光的衍射C.多普勒效应D.光电效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C.单色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子的能量改变
D.单色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光的波长不变
4.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B.X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5.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
6.63×10-34 J·s,光速为3.0×108 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A.2.3×10-18 W
B.3.8×10-19 W
C.7.0×10-48W
D.1.2×10-48 W
6.下列实际的例子中,应用的物理原理表明光是波动的是()
A.在磨制各种镜面或其他光学平面时应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
B.拍摄水面下的物体时,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象清晰
C.一窄束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得到彩色的光带
D.利用光照射到光电管上产生光电流,进行自动控制
7.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A.延长光照时间B.增大光的强度
C.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D.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
8.在如图1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
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单色光照
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
C.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
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a
9.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
A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C .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D .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选出了
10.如图2所示,某种单色光射到光电管的阴极上时,电流表有示
数,则( )
A.入射的单色光的频率必大于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
B.增大单色光的强度,电流表示数将增大
C.滑片P 向左移,可增大电流表示数
D.滑片P 向左移,电流表示数将减小,甚至为零
二、填空题
11.已知铯的极限频率为4.545×1014Hz ,钠的极限频率为6.000×1014Hz ,银的极限频率为1.153×1015Hz ,铂的极限频率为1.529×1015Hz ,当用波长为0.375μm 的光照射它们时,可发生光电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__。

12.用频率未知的紫外线照射某光电管的阴极时,有光电子飞出。


给你一个电压可调且可指示电压数值的直流电源和一个灵敏度很高
的灵敏电流计,试在下图所示的方框中设计一种电路(光电管已画
出),要求用该电路测量用所给紫外线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时产生的光
电子的最大初动量,按照你设计的电路,需要记录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

你所测量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_______________(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 )。

三、计算题
13.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金属表面所产生的光电子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最大半径为R ,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求金属表面光电子的逸出功。

14.(1)一颗地面附近的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求其德布罗意波波长;
(2)求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

(地球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电子轨道半径为r ,电子质量为m e )
15.某同学采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研究光电效应,用某单色光照
射光电管的阴极K 时,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 ,在阳极
A 和阴极K 之间加上反向电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增
大电压,直至电流计中电流恰为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 称为反向
截止电压.根据反向截止电压,可以计算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现
分别用ν1和ν2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测量到反向截止电压分别为U 1和U 2,设电子的比
荷为e m ,求:
(1)阴极K 所用金属的极限频率;
(2)用题目中所给条件表示普朗克常量h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AB
4. CD 5 .A 6. AB 7. C 8. AC 9. A 10. ABD
二、填空题
11.铯、钠 12.电压值U Ue
三、计算题
13. 答案:hν-m
R e B 22
22 解析:光电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eB mv R =,得速度大小为m
eBR v =,所以逸出功为hν-21mv 2=hν-m R e B 2222。

14.答案:gR m h r
km e h c 解析:近地卫星的速度gR v =,由德布罗意波波长公式得gR m h mv h ==
λ 电子绕核运动所需向心力为库仑力,即r v m r e k e 2
22=,所以ν=r m k e c ,由德布罗意波波长公式得r km e h m h c
==νλ。

15. 答案: (1)U 1ν2-U 2ν1U 1-U 2 (2)h =e U 1-U 2ν1-ν2
解析:(1)由于阳极A 和阴极K 之间所加电压为反向电压,根据动能定理
-eU 1=0-12mv 21 -eU 2=0-12mv 22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12mv 21=hν1-W 0 12mv 22=hν2-W 0
其中W 0=hνc
解以上各式得 νc =U 1ν2-U 2ν1U 1-U 2
(2)由以上各式
eU 1=h ν1-W 0 eU 2=hν2-W 0
解得h =e U 1-U 2ν1-ν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