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石镇2012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2012结核防治计划

塔石镇2012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宣传活动方案
2012年3月24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大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病人发现率,特别是对广大外来农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契机,扩大宣传,特制定我县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计划:
一、活动主题: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二、活动时间:2012年3月24日
三、活动主办单位:塔石镇卫生服务中心
四、活动地点:塔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及菜市场旁设置的宣传咨询点,各中学及各乡村医生联合活动。
五、活动内容
1.在中心悬挂防治肺结核宣传横幅。
2.在卫生服务中心张贴有关肺结核病的宣传资料,在菜市场旁设置宣传咨询点,发放关于肺结核的健康处方单,并接受群众咨询。
3.在辖区中学举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黑板报评比活动,向中学生提供业务指导。
4.同时要求各个乡村医生在 3.24日一同宣传肺结核的防治知识。
5.到流动人口聚集地发放相关资料,加大对广大外来农民工结
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6.召开全体医务人员会议和乡村医生会议,以讲座形式提高对结核病的认识,要求切实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
六、活动结束后,由卫生服务中心于4月1日前将本次宣传活动工作计划、小结和过程性资料上报县健康教育所。
塔石镇卫生服务中心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在疫情分析与评估阶段,我们需要对地方病的流行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疫情数据,掌握地方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点。
同时,开展现场调查,了解地方病的实际发病情况,掌握疫情的动态变化。
此外,还要对地方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目标与指标设定在明确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目标和指标时,我们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结合疫情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具体、可行、可量化的目标和指标。
目标应包括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等。
指标则应以具体数据为依据,如发病率降低百分之多少、治愈率提高百分之多少等。
同时,要确保这些目标和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于后续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防治措施策划在防治措施策划阶段,我们应根据目标和指标,结合疫情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这些措施应包括预防性措施、治疗性措施和康复性措施等。
预防性措施主要侧重于宣传教育、疫苗接种、环境改善等方面;治疗性措施则关注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康复性措施则注重患者康复和心理健康。
同时,要确保这些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资源配置与保障在资源配置与保障方面,我们需要确保防治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保障。
人力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地方病防治能力;物力方面,要保障防疫物资的供应和质量,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财力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防治工作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
同时,要加强资源使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监测与评估机制监测与评估机制是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对疫情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疫情动态变化。
同时,建立评估机制,对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监测与评估机制应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创建地方病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乡镇街道公文.doc

创建地方病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乡镇街道公文为了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全区寺方病防治工作,有效降低和消除地方病的危害,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西省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采取以宣传、培训、预防、治疗、固效、监测、补碘和健康教育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控制新病例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满足病区群众的健康需求,有效推进我区地方病防治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㈠镇(办事处)、村(居)委会各级行政领导重视支持地方病及示范区建设工作,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
各级各部门地方病防治工作管理及技术人员配备到位,能胜任辖区内的地方病防治管理与技术性工作,防治经费落实到位。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对地方病防治工作及示范区建设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并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㈡村(居)委会地方病病情底子清楚、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填报规范、装订完整、保管妥当,实行规范化、科学化、档案化管理。
有关防治资料制成图表上墙展示。
具体要求如下:1、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示范区建设办会室人员、只公地点及办公设施齐全,有关法规、职责、制度上墙悬挂。
2、地方病防治展室有:⑴全镇行政区划图;⑵地方病防治工作简介;⑶地方病病情分布图;⑷全镇人口分段统计表;⑸地方病防治工作宣传展板;⑹地方病防治工作影集;⑺健康教育宣传材料;⑻地方病防治工作资料(分类装订、立卷归档);⑼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及负责人名单;⑽地方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3、各村卫生室:地方病防治专(兼)职人员、办公地点、办公设施及资料柜落实到位;本辖区地方病防治工作简介;逐年人口统计表(分0—7岁、8—15岁、16岁以上三个年龄组);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布病防治效果曲线图;行政区划图;组织领导和人员名单;有关工作制度上墙悬挂;两病普查统计汇总表及患者花名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年初计划、半年小结、全年总结、单项工作小结、平时工作记录等资料按病种分类和时间排序装订成册并立卷归档。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和目标规划1. 防治地方病发生和传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2. 建立完善地方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3. 加强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4. 提高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二、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1. 建立地方病发病情况监测机制,定期向上级汇报,每月公布一次疫情信息。
时间:年度内全年。
2. 组织开展地方病防治宣传,包括健康教育、宣传海报、宣传单等。
时间:每月至少一次。
3. 加强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开展培训和普及教育。
时间:每季度至少一次。
4.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疫苗接种和身体检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时间:年度内全年。
三、资源调配和预算计划 1. 确保足够的经费和工作场所,采购必要设备和药品,提高工作效率。
2. 组织制定经费使用计划,加强经费管理和监管。
四、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1. 定期开展项目风险评估,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信息共享和工作协作。
3. 制订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五、工作绩效管理1. 设定工作目标和指标,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
2.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六、作沟通和协调1.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协同合作机制。
2.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沟通工作情况,推动工作进展。
七、工作总结和复盘1. 定期总结工作经验和问题,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计划。
2. 制定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并进行复盘评估。
以上是本次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我们将密切关注疫情信息和工作进展,确保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06至2010年地方病防治实施计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06至2010年地方病防治实施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1.07•【字号】汉政办发[2006]49号•【施行日期】2006.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血吸虫与地方病防控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06至2010年地方病防治实施计划的通知(汉政办发〔2006〕4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市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制定的《汉中市2006-2010年地方病防治实施计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一月七日汉中市2006至2010年地方病防治实施计划(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我市是地方病重发病区,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布氏菌病等地方病均有流行。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工作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参与,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使市政府确定的“十五”地方病防治实施计划各项任务指标如期实现,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过2001至2005年不懈努力工作,全市碘盐覆盖率、盐碘合格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达到99.72%、95.52%、95.25%;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8%下降为3.56%;免费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病人12010例,治愈4817例,有效5219人,总有效率达到83.56%,碘缺乏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儿童碘营养水平维持在适宜状态,全市实现了国家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累计完成降氟改灶5762户,改灶户居住室内环境氟污染得到显著的改善,受益人口3.96万人。
在大骨节病区实施移民搬迁337户、1559人,利用国家退耕还林(草)项目使3.67万病区群众得到了换粮防治,5个大骨节病区县达到国家控制区标准。
地方病工作计划

地方病工作计划地方病防治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进一步降低地方病的发病率,确保地方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2、提高居民对地方病的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完善地方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情动态。
4、加强地方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二、工作内容(一)碘缺乏病防治1、开展碘盐监测工作,定期对居民食用盐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国家标准。
2、加强对孕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监测,及时发现和干预碘营养不足的情况。
3、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向居民普及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二)地方性氟中毒防治1、对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进行改水工程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居民饮用安全、合格的水。
2、开展氟斑牙、氟骨症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情况。
3、加强对病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氟的摄入。
(三)地方性砷中毒防治1、对高砷水源地区进行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砷超标水源。
2、加强对砷中毒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开展砷中毒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
(四)布鲁氏菌病防治1、加强与畜牧部门的协作,做好牲畜的检疫和免疫工作,控制传染源。
2、对从事畜牧养殖、屠宰等重点人群开展布鲁氏菌病监测和干预,提高防护意识。
3、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预防措施。
(五)大骨节病防治1、对大骨节病病区进行病情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发展趋势。
2、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改善居民饮食结构、加强环境治理等。
3、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指导,减轻病痛。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2、加大经费投入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保障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顺利实施。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地方病是指在某些地区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原因,导致一种或多种疾病在该地区特别普遍和严重的疾病。
地方病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影响。
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制定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本工作计划旨在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技术和水平、加强监测预警、改善生活环境等措施,全面推进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具体目标如下:1.降低地方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2.改善地方病易发地区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3.加强地方病防治的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应对地方病突发状况;4.整合资源,提高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协同效应,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二、关键任务和工作重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聚焦以下关键任务和工作重点:1.地方病防治体系建设(1)完善地方病防治法规和政策,明确责任分工和合作机制;(2)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3)加强地方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4)加强地方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监测、诊断和治疗能力。
2.地方病监测与预警(1)建立健全地方病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地方病疫情;(2)加强地方病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3)推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地方病预警能力;(4)加强地方病数据共享和信息发布,提高公众知情度。
3.地方病防治技术和方法研究(1)加大地方病防治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投入,提高防治效果;(2)加强地方病防治经验交流和成果推广,提高工作水平;(3)加强对地方病的科普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4)加强地方病相关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4.改善地方病易发地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1)加强地方病易发地区的环境整治和卫生改善;(2)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地方病与供水设施的关联;(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4)加强对地方病易发地区的扶贫支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地方病工作计划[1]
![地方病工作计划[1]](https://img.taocdn.com/s3/m/a9013c13fad6195f302ba603.png)
旭升村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新的一年又来了,如何做好辖区地方病防治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地方病防治服务,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保护意识,消除和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个地方病防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为了做好本年度地方病防治工作,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一)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
布病是急性传染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为乙类传染病。
感染布病的家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尤其是骨关节系统的损害较为明显,而且容易由急性转为慢性。
人患布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
牲畜患病可发生流产、死胎、不孕和睾丸炎等症。
该病名称很多,如波状热、马尔他热及地中海热等,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等等。
布病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基本方法是控制和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及畜群。
对牧民群众做好宣传,管理好家畜,要做到如下三点:一是饲养家畜要圈养,集体或统一放牧;二是人畜分居,无论是成畜还是幼畜,都不要放入室内饲养。
牧区在产羔季节千万不要把牲畜放在毡房内,小孩不要和羔羊玩耍;三是建产羔室,饲养牲畜的单位,其中包括养畜专业户,应建立产羔室,在室内产羔接羔,产羔室内应备有防护服、消毒液、肥皂、面盆、毛巾等。
(二)碘缺乏病防治;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
碘缺乏病是指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
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式,地方性甲状腺;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早产儿、死产,先天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
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食用碘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持久是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措施1.要购买有碘盐标志的小袋包装的精制盐。
2.妥善存放,装盐的容器,应避免阳光晒,吸潮和高温,不宜长期存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石镇2012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2012年我镇地方病防治工作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和依法防治”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血防工作为重点,加强碘缺乏病、鼠疫和疟疾的防治,按照龙游县2012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规划要求,全面完成各项地方病防治监测任务,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血防工作
年度血防工作总目标是:继续保持无本地新感染病人、无急性血吸虫病人和病畜、无阳性钉螺。
具体任务如下:
1、组建专业查螺队伍,4月份开展雅村片双联新村等历史流行村的春季查螺工作,对历史所有有螺区域开展全面清查。
2、开展对重点人群的血吸虫病免费检查工作。
下半年完成对流行村易感人群100人的免费检查;继续做好流动人口的主动监测工作。
3、根据上级要求,开展现存晚血病人的调查,检查治疗和关怀照料工作。
二、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继续推行以食盐加碘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措施,认真组织开展“5.15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
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增强自
我保护能力。
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居民用户碘含量监测工作,开展8—10岁在校学生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工作。
三、鼠疫监测工作
根据县疾控中心的要求,辖区各医疗单位按照要求开展鼠疫疫情“三报”工作,疾病控制科每月按时上报监测报表。
四、疟疾防治与监测工作
按照县疾控中心的工作要求,一是按时开展“三热”病人监测,加强主动搜索;二是开展流动人口监测,严防疟疾疫情输入,杜绝第二代病人,有效控制疫情的爆发与流行,三是加强临床医生、检验医生的有关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密切配合。
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工作计划和各自职责,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支持并配合地方病工作。
镇政府要将血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落实村级查螺人员的劳务报酬,保证春季查螺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加强专业防治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地方病监测和防治工作任务。
3、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宣传贯彻《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同时,加强对其他地方病防治工
作的宣传力度,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防治措施来抓。
要发挥各种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
塔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