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的能力

生活无小事,留心处处皆学问。从律师做业务角度讲,每一个律师都需要从琐碎、复杂、基础做起,留心每一个点。比如写法律尽职调查报告,初级律师就是要从历史沿革的每一条写起,就是要从一个个案件的每一页证据看起,每一个起诉状答辩状写起。我个人并不认可一开始就接触看上去高大上,实际上跟生活严重脱节的业务的发展路径,比如一上来就接触所谓交易结构设计的活。这种活含金量虽然高,但是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已经远远不是法律、政治、经济、税收筹划,甚至还有心理学、谈判学。没有底层经验,做这样的项目有点浪费。但是,我同时反对初级律师重复大量做琐碎、复杂、基础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活不需要脑子,也许做一个月就掌握了,接下来无非是体力劳动,适可而止最重要

从琐碎、复杂、基础做起,能够保证每一个环节自己都是清楚的。律师说到底要解决问题,而每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是分很多环节和要素的。律师只有从微观做起,才能保证在宏观层面发现和把握风险。

如果说哪里是学习法律最好的地方,我觉得除了法庭上,就是律所里。如果把一个客户放在律所里一个星期,光是听着律师们讨论案子,交流技巧,估计他也能成半个专家。我也是刚进所里就有这种感觉。因为大家坐得比较近,经常会听到同事的讨论,感觉有意义的、受启发的都会立马在微信收藏夹里记录下来。比如某些诉讼开庭经验、对某个法条的理解、律师行业的一些不成文规则。由于初入律师行业,每一个人讲的每一个案子,每一种思路和观点,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因为每天都在大量接触各种信息,所以,及时的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及时总结,就像一个人在海边漫无目的散步,走马观花。虽然做不到每天复盘和总结,但是每周一次粗浅地总结,还是可以做到。如果不把所里律师们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真的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就像水龙头的水在白花花流淌。

2. 总结的能力

在第一步的留心积累的基础上,如果不进行总结,那么就是知识的简单积累叠加。总结,就是复盘,将积累的知识分类整理。总结的能力,不仅仅是总结成功经验的能力,还有反思失败教训的能力。每一次总结和复盘,对知识的吸收都是呈指数一样的增长。总结的方式,除了口头的,还可以书面的。

如何将总结的理念实践呢?我尝试过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等软件,但是经过实践发现,还是微信收藏夹最好用。有内容的聊天记录、图片等都可以收藏,也可以直接在微信收藏里新建内容,手机端和电脑客户端都可以同步更新。使用微信收藏夹是因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和微信收藏夹紧密结合在一起,微信能够保持时刻在手边。每天的微信收藏夹多的时候可能记录十几条,最后周末的时候再汇总记录。

每天每周的汇总记录,就是今后业务研究或者写文章的原始素材。只要保持记录的能力,每天坚持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自然信手拈来。

3. 写作的能力

其实上面提到的总结和留心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因为如果不留心观察,不总结,那么根本没有东西可以写。

最开始我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是工作流程化、流程成果化、成果书面化(尤其是初期的法律检索和法律研究)。这里面核心的要点就是当你着手做一项工作时,首先大致流程需要在脑海里过一遍,每一个步骤做了哪些工作都需要记录,最后最终的记录需要以书面的形式保留下来。这个过程是一个逼自己不断总结的过程,而且书面化的记录更加有利于自己后期不断更新总结。这就是最初期的思考和总结。

写作的确花时间花精力,但也是有好处的。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比如律师见证和律师鉴证,我新建一个word文件夹,命名为“律师鉴证和律师见证研究”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两者的区别。但是随着对问题的逐步搜集和梳理,查资料,查案例,看法院判决,文章还没写完,我就豁然开朗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远远超出我预期。正是基于这样写作的神奇体验,所以对写作的重要性非常重视。因为及时理解了律师见证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就趁热打铁读了一些律师见证风险的文章,也顺手总结了,读来大有收获。所以一直在改进工作周记,从最初的记录每天工作内容,到后来以客户分类记录,再到现在的每周根据做过的项目、案例,结合之前的经验去总结。自己也是受益者,几乎没想过工作记录总结只是为了发给老板看,更重要的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有时候翻看以前的工作周报,就像在放电影,好多事情和细节跃然纸上。有时候感动,有时候遗憾。以后在笔记本上和工作周记记录得更加详细。

二、工作技能和心得总结

1.合同审查

进入律所工作后才知道,原来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审合同。无论是自己,还是同事同学朋友,有时候最无力吐槽的就是合同审查了。客观讲,常年法律顾问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审查合同,不然别人为什么要花钱请律师呢。如果零零总总的合同审查算下来,审查过大概120份合同。120份合同在我眼里不算多,我以前在想,审查过500份合同,甚至1000份合同是什么样一种感觉。合同审查是过去9个月里取得进步比较大的地方,自己也一直在总结合同审查的基本流程。但是我认为,合同审查经验的进一步提升,一定需要建立在项目经验或者诉讼经验之上,才能更好地做好事前风险风范。

2.法律检索

之前的法律检索,一直是流于表面。虽然说也大概做了二十多个法律检索,但是现在想想结论,基本上都忘得差不多了。原因就是没有深入检索案例(当然也没有时间)。我以前有取巧的捷径,先在网上找观点,然后根据文章里面去找案例,再把案例找出来仔细阅读一下。而且对我们有利的和不利的都要找出来,不能只看到对我们有利的。这里需要总结两个工作经验:第一,法律检索一定要留痕,一旦开始一项新的工作,就应当建立一个文件夹,今后找到的相关资料,都放进去。相关的检索、记录、关键案例、工作内容都应当放入这个文件夹。第二,搜

索案例的时候,利用案由,绝对比单纯输入关键字更加靠谱。如果只是找关键字,那么跳出来的很多都是不相关案例。一定要好好利用好案由纠纷去检索。

3.对律师以及律师行业的认识的转变--律师营销的重要的重要性(开拓案源)

以前觉得律师就是用精通法律,然后就会有客户找上门来,后来发现,律师也要去开发客户,找案子做。《造雨人》(《The Rainmaker》)中,老律师带着男主跟着救护车跑到医院到刚刚发生车祸的病人,去推销自己,甚至握着病人的手签代理协议。老律师在路上碰到受伤的孩子,会问他母亲在哪里,然后告诉孩子母亲,我可以免费帮你代理,你获得的赔偿金分我一部分就可以。以及以前在君合的出版物《律师之道》那本书里,君合人在某公司年会上听到客户抱怨自己的常年顾问不满意时,就在席间当场毛遂自荐,最后赢得了这个客户。以前这些事情我也就是当做电影里或者书里的情节,但是现在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能够理解,而且必要。

4.客户维护跟客户开发一样重要,尤其是大型公司客户。如何搞定法务部是一个问题。业务给谁做都一样,而且公司又不是他的,律师拿下了法务部,可能就拿下了公司这个客户。很多人常说客户开发很难,怎么开发客户,我现在接触不多,因为老板也不让我们接触。但是怎么维护客户关系,我倒是看到了。整整6大箱茶叶和茶具,从某礼品城发货过来的。这绝对是老板要给大客户的。对于自然人和小公司,没有那么多纠纷。但是大型公司除了常顾,还有很多诉讼和衍生业务。以前听过有律师从来不给客户送礼,但是我觉得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人向来礼多人不怪。想起来律所创收最高的合伙人因为是做新型创新业务的,光是中秋就送出去100多盒高级月饼(每份两盒)。当初是怎么拿下的,现在拿下了就不搭理别人了么。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睡了别人就拔D无情了么。不管是家庭关系、恋人关系,还是客户关系,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用时间、精力和金钱去经营和维系。

5.直面客户的能力

这10个月来,去街道讲课、去居委解答、去客户公司沟通、跟客户电话沟通,尽调和交易所场所核查中锻炼的沟通能力,自己的状态有了质的改变。面对面的交流(Face-to-face talk)是最锻炼人的,因为不仅仅考验你的知识储备,还考验你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思维卡壳、脑子短路的时候,还能不能装作镇定讲下去。每天直接面对面或者通过电话跟客户沟通,最大程度上让我快速摆脱了学生的稚气。这样的积累对将来开庭也是大有脾益的。而且老板是一个语速极快、思路清晰、几乎不卡壳的人,所以这方面也起到了正面作用。

6.强化法条意识(请求权基础的方法)及与行业性知识的辨证思考

现在审查合同,写文书,一定要写法律依据。以前觉得这是律师的偷懒行为,一篇文章里面有许多法条援引,纯粹就是充篇幅。现在已经能够理解了,这不是偷懒,反而是专业。因为律师的任何专业意见,一定是依据法律作出,否则就跟普通人没有区别了。这些法条的罗列,能不能找准确、完整,这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活,这也是体现思维的过程。现在哪怕是跟人讨论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我也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