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墩身、盖梁模板计算书计算基本参考文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2、公路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3、施工结构计算方法与设计手册第二章:盖梁模板计算一、结构形式模板面采用6mm厚钢板,大肋采用∠75×50×6角钢,最大间距为350mm,最大 跨度为1.2m,背带采用2[20b槽钢,背带最大控制高度为1.2m,拉杆采用Φ25IV 级精轧螺纹钢筋。
二、荷载分析1、混凝土对模板压力= 60.00 Kpa2、倾倒荷载= 2.0 Kpa强度验算,荷载组合为P1= 62.0 Kpa刚度验算,荷载组合为P2= 60.0 Kpa三、面板计算取10mm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按五跨等跨连续梁计算。
1、计算参数q= 0.620 N/mm1= 350 mmM=kq12= 0.008 KN.mQ=kq1= 0.132 kN2、强度验算:δ=M/W= 132.91 Mpa<[δ]=170Mpaτ=QS/Ib= 5.48 Mpa<[δ]=100Mpa3、绕度验算:q= 0.600 N/mmf=kq14/100EI= 0.8 mm<1.5mm经计算,结构强度、刚度满足要求。
1、肋采用∠75×50×6角钢,面板参与受力的有效宽度取板厚的50倍,经计算, 肋截面特性为:肋按简支梁计算,跨度 I= 1200 mmq= 21.700 N/mmM= 3.91 KN.mQ= 26.04 KN2、强度验算δ=M/W= 128.43 Mpa<[δ]=170Mpaτ=QS/Ib= 64.26 Mpa<[τ]=100Mpa3、绕度验算f= 1.5 mm<L/400=3mm经计算,结构强度、刚度满足要求。
五、背带计算1、背带采用2[12,背带最大控制高度为1.05m。
背带截面特性:背带按简支梁计算。
q= 74.40 N/mm1= 1050 mmM=q12/8= 10.25 KN.mQ=q1/2= 39.06 KN2、强度验算δ=M/W= 137.50 Mpa<[δ]=170Mpaτ=QS/Ib= 99.77 Mpa<[τ]=100Mpa3、绕度计算f=5q14/384EI= 0.7 mm<L/400=2.6mm经计算,结构强度,刚度满足要求。
第1号桥墩盖梁计算书

注:1、工程文件名:E:\钟海\莫\建设西路\施工图-审查后\计算\盖梁2.qlt。
2、桥梁通网络版7.78版本计算。
注:横向加载位置仅按左偏、右偏、里对称、外对称加载。
注:1、加载方式为自动加载。
重要性系数为1.1。
2、横向布载时车道采用1到4列分别加载,车辆按1辆加载计算。
车道荷载数据注:集中荷载Pk已经乘以1.2系数,使得竖直力效应最大。
双孔加载按左孔或右孔的较大跨径作为计算跨径。
车辆荷载数据双孔、左孔、右孔分别加载时对应的冲击系数每片上部梁(板)恒载反力挡块数据注:外边柱之间盖梁截面按钢筋混凝土盖梁构件配筋计算。
其余按钢筋混凝土一般构件配筋计算。
注:1、“人群/每米”指横向1米宽度的支反力,不是总宽度对应的支反力。
总宽度为0米。
2、“总轴重”指一联加载长度内(双孔或左孔或右孔加载)的轮轴总重。
计算水平制动力使用。
3、“左、右支反力”未计入汽车冲击力的作用。
4、双孔加载车道均布荷载、集中荷载的跨径采用“单孔左或右跨不利作为计算跨径”。
5、双孔、左孔、右孔分别加载车道均布荷载为37.5、37.5、37.5kN/m,集中荷载为140、140、140kN。
6、双孔支反力合计:人群荷载72.614kN/m,1辆车辆荷载530.55kN,1列车道荷载920.597kN。
7、左孔(或右孔)单孔加载时1辆车轮轴只作用在左孔(或右孔)内,同车辆的前后轮轴不进入另一孔。
见示意图。
①单孔内加载不进入另一孔+------++------+↓↓↓↓--> 轮轴不进入另一孔---+ +--------------------------------+ +--------------------------------+ +---| | 单孔内加载| | 另一孔| |---+ +--------------------------------+ +--------------------------------+ +---↑↑R计算↑↑R另孔=0 ↑↑+-----+ +-----+ +-----+| | | | 计算墩| |②可进入另一孔但只计单孔不计另一孔+------++------++------+↓↓↓↓↓↓--> 轮轴进入另一孔---+ +--------------------------------+ +--------------------------------+ +---| | 单孔内加载| | 另一孔| |---+ +--------------------------------+ +--------------------------------+ +---↑↑R计算↑↑R另孔存在但视为0参与计算↑↑+-----+ +-----+ +-----+| | | | 计算墩| |活载反力和冲击系数表(表2)注:1、线荷载为63.75kN/m,指盖梁的总重量除以盖梁长度得到的每延米重量。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一、计算说明、参数段家咀互通主线左幅P38-P40、右幅P42-P44、ZK7+348.5滠口高架桥1-10#、K7+295.6滠口高架桥2/3/4/5/7/6/8/9/10#共26个墩位,墩柱直径1.8m,盖梁尺寸为15.45m*1.9m*1.8m,累计26个盖梁,均为双柱一般构造盖梁,采用C35混凝土。
盖梁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施工方法。
侧模板设置横肋:横肋[10槽钢,间距为0.3m,横向加劲楞直接焊接在模板上;竖肋:竖肋[12槽钢,间距为1.00m,且其上安装对拉螺杆。
计算参数:Q235钢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σ]=170Mpa,抗剪[σ]=100Mpa二、计算依据和参考资(1)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至河口段工程段家咀互通主线、ZK7+348.5滠口高架桥和K7+295.6滠口高架桥上构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机械工程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三、荷载1、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7)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中提出的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2/121022.0V t F ββγ=HF γ=式中F 为新浇注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2/m kN )γ为钢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3/m kN )0t 为新浇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或采用经验公式152000+=T t 计算(T 为混凝土的温度℃),本计算0t 取10h。
V 为混凝土浇注速度(h m /),V 取0.45h m /。
H 为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到新浇注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本计算H=1.8m。
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墩盖梁计算书

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墩盖梁计算书范本一(正式风格):1. 混凝土桥墩盖梁计算书1.1 引言此计算书旨在详细描述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墩盖梁的设计和计算过程,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 结构概述桥墩盖梁由混凝土桥墩以及上部预应力混凝土梁组成。
计算书将分别讨论桥墩和盖梁的设计和计算。
2. 桥墩设计和计算2.1 材料特性2.1.1 混凝土特性参考标准:GB 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参数: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2.1.2 钢筋特性参考标准:GB 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参数: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2.2 桥墩尺寸2.2.1 基础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桥墩基础的宽度、长度和高度。
2.2.2 桥墩截面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桥墩的截面尺寸和形状。
2.3 桥墩荷载计算2.3.1 水平荷载考虑车辆荷载、风荷载、温度荷载等对桥墩的影响。
2.3.2 垂直荷载考虑自重、活荷载、附加荷载等对桥墩的影响。
2.4 桥墩设计方案根据荷载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桥墩设计方案,包括墩身形状、墩身厚度、墩台的形式等。
3. 盖梁设计和计算3.1 材料特性参考第2.1节中的混凝土特性和钢筋特性。
3.2 盖梁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盖梁的宽度、长度和高度。
3.3 盖梁荷载计算考虑自重、活荷载、预应力等对盖梁的影响。
3.4 盖梁设计方案根据荷载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盖梁设计方案,包括预应力筋的布置、截面形状等。
4. 结论经过详细设计和计算,桥墩盖梁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绘图文件:包括桥墩截面图、盖梁截面图等。
6.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抗压强度:混凝土在受压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2) 抗拉强度:混凝土在受拉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3) 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比值。
...(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其他法律名词和注释)。
桥墩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1 16m跨径空心板单幅双柱桥墩盖梁计算1.概况桥墩盖梁采用桥梁通计算,盖梁宽1.4m,跨中高度1.3m,端部高度0.65m。
盖梁按简支梁计算,盖梁结构简图如下图:图1 盖梁结构图2.荷载取值①恒载:各板自重产生支反力反向加载至盖梁上,二期恒载按平均分布于各板上计算。
②横向分布系数:活载横向分布系数采用左右偏载按偏心受压法,对称布置采用杠杆法。
③冲击系数:16m板冲击系数为1.26。
④活载加载:采用车道荷载及车辆荷载分别按双孔加载、单孔加载计算,按最不利情况,求出支点最大反力。
3.盖梁复核计算①持久状况极限承载能力验算:经计算最不利组合下弯矩包络图及盖梁承载力校核图如下:图2 盖梁承载力校核图可以看到,本桥盖梁极限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并有适当安全储备。
②正常使用阶段抗裂验算:规范要求长期效应作用下混凝土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按照裂缝控制配筋验算校核图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均满足规范要求。
图3 盖梁裂缝验算校核图③斜截面抗剪验算:计算时按混凝土和箍筋承担剪力的100%计算,各截面抗剪验算如下表所示。
表1 梁板作用截面抗剪验算表2 墩柱截面抗剪验算由表中结果可知,混凝土截面及箍筋可提供的抗剪力已大于组合剪力。
盖梁中配有斜筋可作为安全储备。
4.主要结论综上,盖梁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抗剪验算、抗裂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
2 20m跨径空心板单幅双柱桥墩盖梁计算1.概况桥墩盖梁采用桥梁通计算,盖梁宽1.6m,跨中高度1.3m,端部高度0.65m。
盖梁按简支梁计算,盖梁结构简图如下图:图1 盖梁结构图2.荷载取值①恒载:各板自重产生支反力反向加载至盖梁上,二期恒载按平均分布于各板上计算。
②横向分布系数:活载横向分布系数采用左右偏载按偏心受压法,对称布置采用杠杆法。
③冲击系数:20m板冲击系数为1.221。
④活载加载:采用车道荷载及车辆荷载分别按双孔加载、单孔加载计算,按最不利情况,求出支点最大反力。
桥墩盖梁计算书

大桥1号桥墩盖梁计算书原始数据表单位:kN-m制横分系数汽车控制裂缝mm 挂车控制裂缝mm 支点过渡跨中间比值0 0.200 0.250 0.25注:横分系数0指“杠杆法过渡偏心受压法”,1指“左右偏载按偏压法,对称按杠杆法”,2指“完全杠杆法”。
汽车荷载挂车荷载人群集度车道数汽车-超20级挂车-120 5.000 2汽车数据汽车车距汽车轮距汽车前轮重汽车后轮重重车与前车车距重车与后车车距重车轮重15.00 4.00 70.0 130.0 10.00 10.00 550.0重车轮轴数1~2轮距2~3轮距3~4轮距4~5轮距5 3.00 1.40 7.00 1.40第1轮重第2轮重第3轮重第4轮重第5轮重30.0 120.0 120.0 140.0 140.0汽轮与护轮距离横向轮轴数1~2轮距2车横向间距0.500 2 1.80 1.30挂车数据挂车轮轴数1~2轮距2~3轮距3~4轮距4 1.20 4.00 1.20第1轮重第2轮重第3轮重第4轮重300.0 300.0 300.0 300.0挂轮与护轮距离横向轮轴数1~2轮距2~3轮距3~4轮距1.000 4 0.90 0.90 0.90右偏角(度) 桥面净宽左护栏宽左人行宽左隔离栅宽右隔离栅宽右人行宽右护栏宽90.00 10.00 0.25000 1.00 0.00 0.00 1.00 0.25000 左右梁板中距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排支座数1~2对称1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恒载反力恒载反力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合计左孔支反力350.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50.3750.右孔支反力350.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50.3750.合计700.610.610.610.610.610.610.610.610.610.610.700.7500.恒载反力标准跨径计算跨径支座与墩中心距离支座与梁端接头中心距离左孔数据20.00 19.30 0.35 0.35右孔数据20.00 19.30 0.35 0.351号边梁与桥面护栏外侧垂直距离1号边梁与盖梁端垂直距离0.75 0.75裂缝C3值拉筋重心距压筋重心距上通筋数下通筋数自动计算0.05 0.05 4 4混凝土标号主筋等级主筋直径mm 侧筋等级侧筋直径mm 箍筋等级箍筋直径mm30 2 25 1 10 1 10挡块设置顺桥挡块盖梁挡块宽度挡块高度左挡块距梁端右挡块距梁端不设置齐平0.00 0.00 0.00 0.00盖梁悬距变高悬长盖梁宽度2.65 2.65 1.40盖梁截面盖梁端高盖梁高度矩形截面0.70 1.40墩身类型墩柱高柱直径顺桥尺寸横桥尺寸柱数柱距1~2 圆形截面10.00 1.10 2 7.20活载作用力表(表1)内容布载方式左支反力右支反力总轴重冲击系数车列走向重轴距原点重车轮重人群/每米双孔加载50.0 50.0 0.0 0.0000 0 0.00 0 左孔加载50.0 0.0 0.0 0.0000 0 0.00 0 右孔加载0.0 50.0 0.0 0.0000 0 0.00 0挂车双孔加载773.3 286.8 1200.0 0.0000 1 20.85 1200 左孔加载1022.8 0.0 1200.0 0.0000 1 19.65 1200 右孔加载0.0 1022.8 1200.0 0.0000 -1 19.65 1200一列车双孔加载333.5 161.4 880.0 0.0427 -1 18.25 550 左孔加载416.8 0.0 550.0 0.1901 1 19.65 550 右孔加载0.0 416.8 550.0 0.1901 -1 19.65 550注:1、“车列走向”为0指无汽车,-1指汽车从左向右行驶,1指从右向左行驶。
桥梁墩柱盖梁计算

式中
α——桩基土变形系数; 5
mb1 EI
,b1 为桩基计算宽度;
l0——冲刷线以上桩基的自由长度; E——桩身材料的弹性模量; ξ——系数,摩擦桩 ξ=2/3(沉入桩)、ξ=1/2(钻孔桩),端承桩 ξ=1; h——桩基入土深度; A——入土部分桩的平均截面面积; A0——摩擦桩四周自冲刷线或地面按 φ/4 向下扩散至桩底处的面积
第7页/共10页
(5) 盖梁的最大裂缝宽度 钢筋混凝土盖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桥规》(JTG D62)第 6.4.3
条计算。即:
Wf k
C1C2C3
ss Es
( 30 d ) 0.28 10
(mm)
(7—198)
As Ap
bh0 (bf b)hf
但其中系数
C3
1 3
0.4l h
1
。其最大宽度应满足规范的限值。
计算,即:
f sd As
f pd Ap
fcd bx
f
' sd
As'
(
f
' pd
' p0
)
Ap'
第5页/共10页
(2) 钢筋混凝土盖梁的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l 10.3
0Vd h 30 10 3
f cu,k bh0
(kN )
(7—196)
式中 Vd——盖梁验算截面处的剪力组合设计值(kN); b——盖梁截面宽度(mm);
对于钢筋混凝土盖梁,当其高度与跨度之比l/h > 5.0时(l为盖梁的计 算跨径;h为盖梁的高度),可按《桥规》(JTG D62)第5章~第七章钢 筋混凝土一般构件计算。
当钢筋混凝土盖梁,按简支梁计算其高跨比为2.0<l / h≤5.0和连续梁或 刚构其高跨比为2.5<l / h≤5.0时,称为“短梁”。其受力特征类似于深梁, 与一般梁有所区别,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和抗剪截面 应按下述计算。
墩盖梁支架计算书

18、19墩盖梁支架计算书一、编制依据1、金江金沙江大桥设计文件;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人民交通出版社);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荷载分析1、新浇混凝土重力,混凝土按26kN/m 3计:[1.2×2.7+(0.5+0.3)×0.75]×12×26=1198 kN2、模板自重:①、盖梁侧模板采用特制定型钢模,钢模重1.5kN/m 2:2.7×12×2×1.5=109 kN 底模采用δ=18mm 胶合板,0.25kN/m 2:②、1.2×24×0.25=7.2 kN①+②=116.2kN3、支架:①、纵铺方木:0.12×0.14×4×41×6=16.5 kN ②、横铺工字钢:5×12×0.1154=6.92 kN③、钢管支架,按间距60×60cm 梅花型布置、步距60 cm :369kN①+②+③=392kN4、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荷载: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录D )P309第3条第3小点取均布荷载1.0kPa 。
2.7×12×1.0=32.4kN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录D )P309第4条取均布荷载2.0kPa 。
2.7×12×2.0=64.8kN1+2+3+4+5=1780.4kN 三、受力检算受力点数:20×3+19×2=98个每点受力:1780.4÷98=18.2kN1、强度检算查《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人民交通出版社)P210,横杆步距为0.6m 时,每根立杆荷载40 kN40÷18.2=2.2>1.3(可)2、稳定性检算 I=64π(D 4-d 4)=6414.3(484-414)=121867mm 4 A=π(D 2-d 2)/4=3.14×(482-412)/4=489.3 mm 2mm A Ir 8.153.489121867===λ=r lμ=388.156000.1=⨯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得φ=0.877[P]=φ[σ]A=0.877×165×489.3=100842N=71 kN>18.2kN(可)计算:董兵复核:王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墩盖梁计算书
广州市南部地区快速路(仑头至龙穴岛)新龙大桥桥墩盖梁有30m+30m跨桥墩盖梁、50m+50m跨桥墩盖梁、12#~14#桥墩盖梁、30m+50mT梁过度墩盖梁和主桥边墩盖梁五种。
现以50m+50m跨桥墩盖梁为例作为其计算书,其它盖梁计算同理。
1、50m+50m跨桥墩盖梁30号混凝土体积为50.6m3,容重按2.5×103kg/m3计算,则
G=50.6×2.6=126.5T
模板自重按20T,施工机具人员按30T考虑。
G总=126.5+30=156.6T,按165T设计,
因此由两柱提供上述摩擦力165T,每个柱应提供82.5T的摩擦力,摩擦力计算公式为:
f=π×H×D×p a×μ=μ×N
其中μ为摩擦系数,取值为μ=0.3(其μ值取范围为0.3~0.5),D=2.2m,H按0.8m考虑。
N=L×D×p a/2
f=π×H×D×p a×μ=π×0.8×2.2×p a×0.3=82.5
P a=49.74T/m2
N=0.8×2.2×49.74/2=43.77T
由多个2.4cm螺栓来承受,而每个2.4cm螺栓能承受:
a、抗剪:N=π×σ×D2/4=π×85×0.0222/4=3.23T
b、抗拉:N1=π×110×(2×0.024-1.8763×0.0025)2/16=4.05T
按每8cm设置双排螺栓,则有10×2个螺栓
抗剪:10×2×3.23=64.6T
抗拉:10×2×4.05=81T>43.77T
在实际施工中,在80cm的环箍下设置一个30cm的加强箍以提高其安全系数。
2、计算面板和承重系统
a、盖梁底板和侧板采用面板为5mm厚的钢板,用∠70×7的角钢和-70×7的钢板条作为加劲,其计算如以前的计算书,在此略。
b、顺桥向分配梁I25的工钢,每根间距按0.9m考虑,其跨径为
2.3m,每根承受5.72×0.9=5.148T/m
M=ql2/8=3.404T.m
σ=M/W=3.404/(401.4×10-6)=84.81MP a
f=5ql4/(384EI)
=5×5.148×104×2.34/(384×210×109×5017×10-8)
=1.78mm
c、计算下承重梁I56a,每根承受82.5T,则
M=ql2/8=37.71T.m
σ=M/W=37.71/(2342×10-6)=161.007MP a<170 MP a
f=5ql4/(384EI)
=5×8.97×104×5.84/(384×210×109×65576×10-8)
=9.598mm<5800/400=14.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