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状与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章 现状与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章 现状与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章现状与发展形势分析

一、现状基本情况

(一)现状概况

1、地理位置

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东经109°45′—110°38′,北纬29°38′—30°14′。东接湖北省五峰县和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靠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西北连恩施市,北接建始县、巴东县。全县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67公里,国土总面积2872平方公里,占恩施州国土总面积的12.07%。

鹤峰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区位鹤峰在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位

鹤峰县城距自治州首府恩施176公里,距省城武汉603公里,到长江“黄金水道”的巴东港、枝城港分别为251公里和272公里,距张家界火车站、机场190公里。

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鹤峰县地处武陵山脉的石门支脉,境内地形复杂,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大体轮廓是: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大,切割深,坡度陡。低的地方有高山,高的地方有峡谷。平均海拔1147米,是湖北省高山县之一。最高点是西北部的牛池,海拔2095.6米,最低点是东南角的江口,海拔194.6米,高差达1901米。

地表境内切割严重,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全县平均切割784米。境内地表坡度大,全县表土平均坡度24.1度。地表陡度大,国土格局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2)土地资源

国土总面积28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7.6%(218万亩),水域占1.5%,山地占88.9%,公路、屋场、田坎等地占2%。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评级标准》对全县土地生产力进行评价,一级地44万亩,二级地0.36万亩,三级地9.24万亩,四级地23.59万亩,五级地24.68万亩,六级地372.21万亩,八级地8.28万亩,没有七级地。

第七章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一、交通发展目标

适应鹤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重大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协调区域交通设施布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构建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导,以等级公路为支撑,功能清晰、结构合理、多方式协调整合发展、与城市交通一体化衔接的县域综合交通系统。

二、交通发展策略

(1)强化对外快速出口通道建设,构建以五来高速、神张高速为骨架的“一横一纵”十字交叉大交通网络,强化区域对外交通衔接,促进区域融合。积极争取安恩张铁路于鹤峰设站,以高效、快速的铁路运输服务于区域一体化发展。

(2)完善县域公路网布局,按照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适应城市发展阶段要求、支撑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发展目标的原则,建成级配合理、有机衔接、辐射周边的公路干线网络。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县内所有相邻乡镇通过等级公路衔接以及所有建制村通公路、村民小组通砂石路,构成乡村全覆盖的农村公路网络。

(3)重点提升客、货运的运输效率,采用放射式的对外交通网络,并与区域交通干道衔接,增大客、货运场站覆盖范围,形成居民便利出行、货物快捷进出的农村客、货运输网络。

三、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1、公路

按照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以湖北省和恩施州公路网规划等上位规划为依据,逐步推进五来高速及神张高速建设,并规划高速连接线分别衔接容美镇及太平乡,以增强鹤峰县对外交通联系。

同时,推进实施省道干线提档升级工程,将鸦来线(S325)改造升级为一级公路,将南鹤线(S341)、恩鹤线(S233)、巴鹤线(S245)改造升级为标准二级公路,新建绕城线,以提高道路交通运输能力,形成以容美镇为中心,纵横相通,辐射周边的干道交通运输网络。此外,合理布置低等级公路网络,进一步优化与干线公路网的连接,加强集散功能,方便镇域内的交通运输。

五来高速公路走向图鹤峰境内省道走向图

全县交通形成以五来高速、神张高速、鸦来一级路、南鹤线、恩鹤线、巴鹤线等大通道为主骨架,县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内联县、乡、村,外联湘、鄂、渝,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交通运输网络格局。

2、铁路

紧抓安恩张铁路规划机遇,提升鹤峰在铁路运输网络中的地位。安恩张铁路项目作为规划研究铁路,于2008年10月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该铁路从陕西安康出发,经重庆市、恩施市、宣恩县、鹤峰县,进入湖南桑植、张家界,至衡阳市。安恩张铁路的规划建设,将加速鹤峰县的资源开发,促进县内经济社会发展,并可提升鹤峰在武陵山区中的交通地位,增强其区域竞争力。

3、水运

作为公路运输的有效补充,需加快完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娄水河内河四级航道治理,配套建设江

坪河、容美、南渡江、百顺、金鸡口等客货码头,促进县内水运发展。

4、客货运枢纽规划

加快客货运枢纽设施建设,推进安恩张铁路鹤峰站实施,建设县城二级客运站、走马三级客运站,容美物流配货中心、走马物流配货中心。实现所有乡镇建客运站,所有乡镇片区通客运班车,所有人口密集的地点和农村交通要道建有侯车亭、招呼站。

从人性化的角度,充分考虑枢纽内外衔接服务的高效,构建对外交通方式之间、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一体化的客运换乘枢纽;同时结合公路、铁路设施布局,强化区域物流发展,构建多功能、一体化的货运枢纽,组织和协调各种不同交通方式,提高交通效率,实现客运“零换乘”与货运“无缝衔接”,发挥综合运输的协调效应和整体效益。

县域道路体系规划图

第八章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目标

坚持“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的“三业兴县”战略,将鹤峰打造为武陵山区生态农林业基地、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特色农林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重点发展生态农林业、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兴建材、清洁能源、矿产化工和文化旅游业七大支柱产业, 促进工、农、旅游产业互动发展,逐步实现农业向特色化、规模化转变;工业向新型化、集约化转变;服务业向高端化、外向化转变。

二、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县域范围内形成“三带两区、一城三园”的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结构。

“三带”是指沿五来高速公路、325省道鸦来线的东向发展带、沿神张高速公路、巴鹤线的北向发展带、沿南鹤线的东南向发展带,是未来鹤峰产业发展的主要拓展带。“两区”是指以容美为核心的大容美产业区、

以走马为核心的大走马产业区,是鹤峰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一城三园”是指太平工业新城以及八峰山工业生态园、走马工业园和燕子工业园,是未来鹤峰工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

三、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

(一)发展方向

以农业现代化为发展方向,按照“突出特色、壮大规模、集中连片、整体开发”的总体要求,依托资源特色,形成板块布局,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林果业、特色养殖业三大产业类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优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特色种植业:依托鹤峰独特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特征,重点发展茶叶、烟叶、特色蔬菜、魔芋、油菜、马铃薯种植,其中特色蔬菜主要包括葛仙米、薇菜、高山夏季蔬菜、食用菌等,打造全国优质原料烟供应基地、湖北特色生态蔬菜种植基地。

特色林果业:重点发展干鲜果、速生林、箬叶、中药材、油茶等林果业。

特色养殖业:扶持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养殖小区,重点发展生猪、牛、山羊、家禽养殖。

(二)产业布局

重点形成三大农业产业板块。中营、下坪、邬阳地区构成的北部高海拔农业产业板块,以茶叶、烟叶、高山蔬菜、魔芋种植为主导;沿鸦来线的太平、容美、燕子构成的中部中高山及平坝农业产业板块,以食用菌、蔬菜、干鲜果、箬叶为主导;五里、走马、铁路地区构成西南部山区农业产业板块,以茶叶、薇菜、葛仙米、干鲜果、箬叶、油茶为主导。马铃薯、油菜速生林、中药材种植以及生猪、山羊、肉牛、家禽分布在全县各乡镇。

四、第二产业发展与布局

(一)发展方向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特色资源禀赋,发展资源型工业,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信息化带动作用,完善工业发展机制,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兴建材、清洁能源(页岩气开发)、矿产加工五大工业产业。

(二)产业布局

依托城市主要发展轴线,形成“一城三园多点”的工业空间布局。其中:

“一城”指太平工业新城,是未来鹤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集中地,积极吸纳容美地区的工业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宜居新城,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矿产加工、新兴建材、清洁能源等产业。“三园”是指鹤峰经济开发区的八峰山工业生态园、走马工业园和燕子工业园,其中八峰山工业生态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走马和燕子工业园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林业和药业加工等产业。“多点”是指铁炉、五里、燕子、邬阳、下坪、中营等乡镇结合镇区建设适度发展工业点,以食品初加工、木材初加工为主导。

五、第三产业发展与布局

(一)发展方向

适应县域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转换的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着力提高三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交易、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服务业。抓住“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发展鹤峰旅游产业、推进鹤峰屏山土司文化、旅游重点村镇生态游及旅游商品开发,提高以商贸流通、旅游、适居为一体的消费性服务业水平。

(二)产业布局

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及资源禀赋,形成大容美地区、大走马地区两大服务业发展板块。大容美地区依托容美镇,主要包括容美、太平、燕子、中营等地区,重点发展木林子森林公园、平山爵府遗址游览园、芭蕉河水上休闲游览园、八峰山工业生态园、百鹤玉地质公园、溇水漂流探险区等旅游景区。中心城区建成旅游配套服务中心、绿色食品集散中心;太平、龙潭地区依托高速公路,发展区域性物流产业。大走马地区依托走马镇,主要包括走马、五里、铁炉等地区,重点发展走马生态农业观光园、江坪河水上娱乐园等旅游景区。走马镇建成旅游配套服务中心。

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年走势分析

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年走势分析

————————————————————————————————作者:————————————————————————————————日期:

2006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2007年走势分析 2006年,大渡口区克服了宏观调控和重钢生产经营形势的影响、克服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和持续高温所带来的种种困难,确保了全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2006年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效益逐月趋好 ——年初,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全面下滑,呈现“低开低走”局面。2006年开年以来,我区工业经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钢材价格大幅下降,1月份普钢平均售价跌至去年以来的最低点,导致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和重钢集团高炉炉况不顺,生产进度放缓的双重影响,全区工业生产、效益各项指标全面下滑。1—3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2%,出现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区工业利润亏损2909万元,其中驻区企业亏损尤为严重,亏损额高达9593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自2000年以来首次跌破100%,下滑到99.8%,下降74.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之大,在我区工业发展史上罕见。一季度,我区区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仅比去年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

其中由于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大幅下滑,影响全区经济下滑10.4个百分点。 ——半年止,工业经济负增长局面得到遏制,实现趋势性逆转。进入二季度,重钢工业形势逐步好转,有效带动全区工业的稳步回升:一方面,钢材售价与生产成本倒挂现象得到扭转,使企业止亏赢利;另一方面,1350m3高炉运行正常,使钢产量较快增长。5月止,规模以上工业负增长局面得到遏制,实现趋势性逆转,6月止实现工业总产值83.9亿元,增长4.6%。工业增加值也由年初的下降9.0%逆转为6月止增长3.4%(见图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7.9%,与重庆市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5.4个百分点。 图1: 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增速走势(%) 10 5 2月3月 4月5月6月-5 -10 增加值总产值 ——全年,工业经济发展平稳,工业生产稳步增长。随着钢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滨城区立足市辖区优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膨胀规模总量、提升能级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突出项目载体带动,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促进城区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呈现了总量大、速度快、质量好的态势。当前,正是滨城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发展在规模、总量、质量上仍需进一步提升,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以来,全区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服务业总量不断膨胀, 2013年达到**亿元,是2009年的***倍;服务业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服务业比重从2009年的**上升到2013年的***%,年均提升**个百分点;服务业促进消费的作用明显,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是2009年的1.96倍,服务业已成为我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贡献稳步加大。服务业素质稳步提升,逐步成为全区财税增长的重要支撑。2013年,实现地方税收***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对地税增长的贡献率

**%,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作用突出。2009-201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和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从而使201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万人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旅游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演变,从低端向高端挺进的良好态势。一是金融担保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56家,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良好,德州银行滨州分行试营业,全区引进市外股份制银行达到7家;众成担保、银泰小额贷款等担保、投资公司快速成长。二是物流业快速膨胀。陆港物流园区达成框架协议;外环线周围物流企业集聚,银河物流、宇航物流发展成行业龙头企业;侨昌农药物流、金龙水泥物流等专业物流运营良好;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发展迅速。三是文化旅游业品牌化发展。中海风景区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旅游乐园;休闲小街、禾家风尚、绿色生态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杜受田故居、三河湖等旅游景区影响力不断提升。四是社区服务业日臻完善。社区服务业网络逐步建全,“12343”民生综合服务平台启动运营,逐步搭建起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项目配送体系。五是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崭露头角。滨州国际大厦、众城大厦企业集聚,国际金融中心、铂金时代加快建设。有“中国黄金首饰第一品牌”之称的老凤祥(山东)公司落户,成为我区引进的第一个中国五百强企业区域总部。 (四)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拉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

各行业经济形势分析

各行业经济形势分析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2010年我国各行业经济形势分析摘自发改委网站

2010年煤炭行业运行简况 2010年,全国煤炭产运销较快增长,供需基本平衡,投资较快增长,效益明显提高,煤炭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煤炭产运销较快增长。据行业测算,全年原煤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国铁路煤炭发运完成亿吨,同比增加亿吨,增长%。主要港口煤炭发运完成亿吨,同比增加9854万吨,增长%。 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全年煤炭进口亿吨,同比增长%;出口1903万吨,同比下降%;净进口亿吨,同比增加4237万吨。 港口与电厂存煤增加。12月末,主要煤炭发运港口库存2373万吨,比年初增加 980万吨,增长%;全国重点电厂存煤5607万吨,比年初增加1777万吨,增长%,可耗用天数15天,比年初最低时增加7天。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0年,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70亿元,比上年增长%。 行业经济效益提高。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155亿元,同比增加6233亿元,增长%;其中,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加4523亿元,增长%。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总额2930亿元,同比增加1110亿元,增长%。其中,前10家企业实现利润1110亿元,占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的%。 2010年煤炭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煤炭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方面,产能大幅提升,产量继续增加。一些主要产煤省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大批新建、改扩建现代化矿井陆续投产。晋陕蒙宁等主要产煤省区煤炭产能大幅提升,其中内

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公司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物业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经历了20多年,已逐步走入千家万户。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原有开发商的附属单位到现在的自主营利、自负盈亏,已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其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明显,这期间物业管理企业走过了一段相当艰难的路程。 1994年8月8日,宁波市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新街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并开始对新街小区实施了物业管理。15年后,物业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主体也在快速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相关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仅宁波市就有经营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225家,从业人员3.4万余人,管理物业项目(住宅小区、大楼、别墅区)1513个,管理面积9829万平方米,享受物业管理服务住户近60万户,中心城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8%。可以说,物业行业为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绿城物管公司为占领长三角地区市场空间,在05年组建并成立了宁波分公司,经过近四年的运作和发展,风雨之后终见彩虹,但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们不容乐观,我们只有在不断进步当中,总结经验、找准差距,应运对策,公司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才能立于同行业不败之地。以下是我进入公司两年,通过在三个园区一个部门的工作实践中,结合目前物管行业的发展现状, 对我们宁波公司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如下分析: 一、回顾公司的昨天: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宁波物管市场现有经营资质的物业公司225家中,我们绿城宁波分公司也属其中一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当年第一个外接楼盘慈溪清水湾开始,07年又相继接管了新时代小区、聚金家园小区,08—09年外接楼盘紫郡花园、江南一品到内接楼盘桂花园、绿园、皇冠花园等,短短四年公司已经管理13个项目,面积达300万方(包括已签未交付),目前宁波分公司员工已有400多人,发展速度之快足以见证物业管理的发展空间之大。 二、俯视公司的现状: 宁波公司发展过快,人才出现紧缺;员工主动服务意识缺少、淡薄,员工的培训力度还需加强;与同行相比培训力度尚有差距;其次,基层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显现出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过快、物业专业人才紧缺: 公司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向外拓展,不断拓展的同时,人才应该跟上公司的发展需求,然而宁波分公司过快的发展速度,出现物业管理人才的紧缺,熟、懂工程强、弱电,公司内部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硬件管理等专业的物业管理人才更是稀少,如何提升内部优秀员工及引进同行业中的物业精英,成为了当前公司应该面对的重头问题。 (二)、服务意识淡薄,团队凝聚力尚佳,员工的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整体现状与高端物业相比仍有差距: 1、员工主动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园区除接管较早的新时代、聚金家园、慈溪清水湾和紫郡花

畜牧业第四季度生产形势分析2篇.doc

畜牧业第四季度生产形势分析2篇 畜牧业第四季度生产形势分析1 今年,全国畜牧业生产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但我县是回族聚居区,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有限,总体形势看好,养殖行业利润空间较大,牛羊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奶牛存栏增长率达45.7%,河东地区正在成为我县的奶牛产业园区。现将全县畜牧业形势分析如下:一、畜牧业发展情况 2019年第四季度,全县羊只饲养量225.60 万只,同比增长0.99%;出栏127.35 万只,同比增长1.99%;存栏98.25 万只,同比下降0.27%;肉牛饲养量18.62 万头,同比增长5.92%;出栏9.34 万头,同比增长9.11%;存栏9.28万头,同比增长2.88%;奶牛存栏1.37万头,同比增长45.74%;生猪饲养量11.98万头,同比下降12.81%;出栏7.81万头,同比增长0.13%;存栏4.17万头,同比下降29.80%;家禽饲养量188.46 万羽,同比增长8.37%,存栏92.01万羽,同比增长0.89%,出栏96.45万羽,同比增长16.63%。 肉类总产量4.21万吨,同比增加4.85%;奶类总产量3.63万吨,同比增加45.74%;禽蛋总产量8482吨,同比增长0.68%。 全县备案的畜禽规模养殖场67家。其中,肉羊规模养殖场28家、牛规模养殖场31家、其中奶牛规模养殖场8家、家禽规模养殖场5家、生猪

规模养殖场2家,特禽养殖场1家。全县完成优质牧草种植8.83万亩,其中种植苜蓿2.75万亩。 二、我县畜牧业生产呈现的特点及原因。 1、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平罗县县委、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奶业振兴计划,发挥本地沙漠资源优势,准确定位。在河东畜牧业发展中,为有效利用红陶路西侧万亩国有土地,带动草畜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先后引进广德源、瑞丰源、澳兰、黄河金沙泉等4家企业投资建设4万头奶牛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9.92亿元,总占地9929.17亩,其中养殖场用地4039.2亩,饲草种植用地5256亩。2019年4月,陆续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5.5亿,基本完成一期场地平整、办公厂房、奶牛圈棚、奶站、青贮池等工程建设,奶牛存栏5400头,全部竣工后,园区饲养奶牛达4.1万头以上。目前全县奶牛存栏1.37 万头,同比增长45.74%。据测算:一头成年奶牛年产奶按7.5吨算,平均奶价4.1元/公斤,除去饲料成本、人工及其他费用,饲养一头成年奶牛年利润达到7000左右,利润可观。 2、肉牛发展稳中有增。形成了以金星牛羊养殖公司、鑫绿源农牧合作社等育肥为主、乐牧高仁、宁夏华隆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平罗县陈义农牧开发专业合作社等繁殖为主的良好格局,为我县及其他县市牛肉消费提供了充足保障。 3、活羊及羊肉价格显新高,养殖户从事肉羊养殖积极性增加。以宝丰镇平罗县伊源羊产业专业合作社、平罗县玉林兴旺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为龙头,县境内大量散户饲养繁殖母羊为主,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双赢局面。今年随着羊肉价格的节节上涨,养殖户利润也在攀升,饲养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 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 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 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 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 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 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 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 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 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 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 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 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 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2018年就业形势分析

2018年就业形势分析 一、面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一)适龄劳动力数量依然很大,供给持续高位运行,远远大于市场需求量。 2017年,全国适龄劳动力9亿人以上 2018年新成长劳动力1500万人以上,其中高校毕业生820万人。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1、三大困难群体就业“齐聚头”,压力剧增 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2、受经济环境影响,返乡农民工增多,回乡创业不易,带来 新的压力 A、企业改制、产能提升、高新技术更新,对劳动力的需求进 一步减少,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当前就业质量就一步提升,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急需提高。 B、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推进,进城农民工 大量涌入,就业门槛降低,流动性增强。 C、受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影响,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复速过缓, 带来的企业倒闭和裁减员工的影响尚未全部衰退。 D、新的经济形式兴起,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制造加工业和 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就业方向逐步向第三产业和家庭服务业转移,带来了新的要求。 (三)高校扩招,带来高校毕业生持续困难的压力 A、高校教育与社会就业需求的脱节,就业信息渠道的缺乏与 不畅,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学、教的单一与孤立,理论与实践脱节,工作能力的欠缺, 缺乏职业生涯整体规划。 C、自我认识不足,盲目定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追求高 薪。 (四)、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带来就业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基层———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更大,缺乏人才(环境 和发展空间不足) 二、积极的政策应对:拓展渠道,开展公共职业介绍,加强转移 就业,做好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就业援助,做好就业困难家庭的帮扶就业。 三、围绕脱贫攻坚,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活动。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人社部部署要求,人社部门的脱贫攻坚工作主要从5个方面着手: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促进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引导各类人才服务贫困地区;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其重点是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和培训。依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向贫困劳动力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活动,多渠道促进就业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了发展少数兄弟民族经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我国GDP增长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GDP增长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GDP,即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固定时期内,国民能够产生的生产总价值,当中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 我们现在一般看到的GDP,是指其增长数值,即增长百份比,各国政府也是按季度公布的——通常而言,如果出现连续三个季度的GDP负增长,将会被视为经济衰退——通常的循环是五到七年增长,两年出现衰退。 对市场而言,GDP的增长,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购买力,从而也会反映在汇率上,所以,GDP数值越大,对汇率的利好程度也越高。 我国历年GDP增长率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GDP虽然曾经历过一番大起大落,但2002—2011年间,我国GDP飞速稳定增长。这是国力快速增强的10年: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刚刚突破10万亿元,2011年,这一数字已逾47万亿元,根据2011年初公布的2010年经济数据,中国以58786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GDP年均增长率达10.7%,而同期全球GDP年均增长率仅为3.9%左右。 我国GDP现状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称:2012年三大需求总体均呈平稳回升态势,四季度将出现小幅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略高于7.5%,CPI涨幅略低于3%。 三季度GDP增长7.4%,延续了年初以来的下行趋势。从GDP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看,本轮经济回调到三季度已持续了10个季度。这是我国自1992年开始发布该项指标以来,回调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也明显偏离了2002—2011年10.6%的季度平均水平。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用短期、周期性因素难以充分解释。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阶段、

全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

全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 今天,我们把各县政府县区长、分管副县区长和市直有关部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责同志请来,召开全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主要任务是分析1-7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判当前工业形势,组织动员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研究部署今后工业项目建设工作。刚才,市工信委负责同志通报了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就如何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做了发言,市国土局、市安监局、市环保局等部门负责同志结合各自职能,围绕服务工业经济发展做了发言,大家讲的都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抓好工业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政府推进全省经济趋稳向好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三重”和“三个一”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全力推进促投资、稳增长各项任务落实,全市经济总体呈现出趋稳向好的积极变化。但通过对1-7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来看,全市工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工业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工业经济下降势头不但没有止

住,而且下滑逐月加大,工业增速由一季度的5.5%,回落到上半年的0.9%,7月份为负1.5%,工业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一是部分县区欠产较大。截至7月底,9县区中仅成县、武都、徽县实现了正增长,分别增长10.1%、4.9%、1.5%,其他6个县都为负增长,康县-18%、西和县-13.1%、两当县-11.6%、文县-5.7%,特别是礼县、宕昌县欠产较大,分别下降28.6%、24.1%。二是停产企业复产难,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下降。年初停产的29户规上企业中还有14户停产,其中因环保、安全、采矿证等因素停产9户,销路不畅停产2户,季节性停产1户,新建技改项目1户,资源枯竭停产1户,全年预计减少工业增加值6亿元,影响工业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全市纳入统计的9种工业产品,除水泥增长10.1%外,其他主要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黄金、铜、铅、锌等有色冶金下降严重,分别下降87.6%、78.7%、44.5%、35.2%。因企业停产、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下降等因素影响,全年预计工业税收减收近4亿元。三是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工业投资大幅下滑。20个市列重点工业项目中,有10个开工、10个做前期,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占总投资的18%,当年完成投资1.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8.2%。工业投资一直呈下滑态势,截至7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同比下降48.1%。四是工业项目储备不足,新增入规企业少。今年全市谋划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0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光伏行业就业形势分析概要

光伏行业就业形势分析 2013年,从全球来看,经济不景气已经是“ 事实” 了。很多大企业都在裁员。由于经济不景气,很多小企业关闭了,直接就导致了很多人失业。 2012年失业的人都没解决工作, 自然会抢了 2013年的就业岗位 先看看国外局势: 阿尔卡特朗讯:全球将裁员 5000人 惠普亏损 89亿美元 , 10月底预计裁员 1.15万人 夏普资金严重短缺:裁员拟增至万人 诺基亚:拟裁员 1万人 AMD 拟裁员 1400名 松下今年重组:将裁员近 7000人 很多人会问,国外的公司和我们有关系吗? 事实上, 很多公司虽然在中国市场保持了高增长, 但受累于母公司的经营困境, 也不得不收缩在中国的战线。如果母公司一收缩, 势必就会有很多失业掉。而这些失业者就会涌入重新寻找工作的大军中, 由于他们在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 他们二次就业的几率就远远高于其他就业者。 因此,岗位就优先满足有“ 工作经验” 者,然后才是“ 有一定经验” 的人,最后是往届毕业生,最最后才是 2013年即将毕业的就业者了。虽说十二五计划出台及十八大召开,都将促进国企深化改革, 国企、事业单位用人开始偏向年轻化, 多少会影响用人单位需求将偏向年轻化及有创新意识人才, 但是另一方面, 国家在推迟退休年龄,试想里面的人都不退休,哪里会有位置给你呢?

2013年,预计将有 700万人毕业, 700万人马上就要涌入“ 就业” 大军了。那么作为光伏专业的我们面临“光伏低谷”就业应该怎么办呢? 人民网北京 5月 9日电 (记者林露今天, 由全国妇联、教育部、人社部共同主办的“ 女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暨 2013女大学生创业季——中国高校创业教育高层论坛“ 在京举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桂桢在分析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时说, 当前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光伏业、航运业等行业的用人需求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要离校,就业再次成为热议话题。由于今年比去年整整多出 19万毕业生,有人称这是“ 最难就业季” 。 桂桢说,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 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毕业生总量大, 达到 699万。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 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还有差距,从这几年毕业生就业流向看,每年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大学生不到 10%,到国有企业的在 10%左右,更多的人是到中小企业。另外,高校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还有差距。调研发现,工科、理科学生供不应求,而文科、长线专业学生的就业却比较困难。此外,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还有差距, 如电脑软件、办公设备使用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当前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光伏业、航运业等行业的用人需求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一情况在光伏行业身上表现尤为突出。长期奉行的“两头在外”战略,使得中国光伏企业整体沦为全球光伏组件的加工厂, 制造环节独大, 但在整个光伏产业价值链条上却仍处于中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如果说,没有培养质量做保障的大学文凭只是“学历泡沫” ; 那些一味追求产能规模却不重视员工技能培养的光伏巨头, 本质上也只是堆积起“产能泡沫”。而在光伏产品设计研发、光伏电站投资建设、光伏设备的营销推广这些方面,中国企业在世界上基本没有话语权,光伏专业毕业生也很难找到这方面的岗位。 光伏业遭遇就业瓶颈, 也与一些地方政府“ GDP 至上” 的思维有关。前些年为了粉饰政绩,不顾实际一窝蜂上马光伏项目;如今眼见光伏行业沉沦,往日的香饽饽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2016年中国经济预测 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至6.8%,主要考虑是:第一,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在加快,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第二,全球贸易低速增长,外部需求疲弱态势仍将持续;国内投资基数已经十分巨大,投资增速将回归常态;消费总体仍将保持平稳。第三,国内将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力度,将加强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总之,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二、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货紧缩压力持续。在此形势下,2016年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十分必要。应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适当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基建投资方面的先导作用和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加快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适度扩大地方财政税源;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工作,认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财政收入增速创新低,积极财政政策面临新挑战。 2015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继续下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并非是一种短期、暂时的现象,而是同我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有密切的关系。在历经30多年的长足发展后,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生态对发展的约束性空前加大,以往粗放式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必然。而中国庞大而复杂的经济要实现转型必然付出巨大的转型成本,财政收入增长受到较大影响是难以避免的。

在当前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客观上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迫切性进一步加强。财政收入增速显著下降,意味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难度在增加,因此积极财政政策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2、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 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的形势下,如何实现“稳增长”是关键性的问题。要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 要实现稳增长,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扩大内需。以“营改增”为主要核心内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重点之一,“营改增”具有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及增加员工收入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这些效应主要体现在供给方面。未来一段时期,为了稳增长、增效益、防风险,需要把供给侧管理与需求侧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特别要进一步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 为了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作用,重点可放在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收入和消费等领域的影响,以引导、启动和扩大相关的市场需求。在投资领域,加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公共产品投资。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远没有完成,因此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是巨大的。这些需求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潜力。在收入领域,重点要加强财政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 3、适当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基建投资方面的先导作用和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