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
超短波疗法(标准版本)

超短波疗法
1准备工作:
①治疗床和椅必须用木制的。
②治疗机在工作开始前,预热10分钟,在连续使用中的暂短停机时,要预热5分钟。
③应有大小毛巾、毛毡、固定带、砂袋及氖灯管等。
④治疗部位如有金属物品,如发夹、带扣,应摘除或移开。
2操作常规
①根据病情选用电极,确定电极间隙,对好治疗部位,加以固定。
治疗部位不须暴露,可连带衣服治疗。
但要注意将衣服厚度计算在间隙内。
②要注意两电极及其输出导线不可接触金属,不可互相重叠,不可互相交叉,以防高频大功率引起电极击穿。
③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剂量,治疗剂量主要以患者感觉,结合氖灯亮度及机器上仪器表指示,参考调节。
④治疗中应常巡视和询问患者反应,随时注意调节,纠正治疗剂量。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
它利用超短波电磁波对人体进行治疗,能够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疲劳等。
为了保证治疗仪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帮助医疗工作者正确地进行设备校准工作。
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检查设备是否正常需要检查超短波治疗仪的外观是否完好,各种连接线是否齐全,开关是否灵活可靠,以及显示屏、按键等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准备校准工具校准超短波治疗仪需要一个干净、整洁、安静的环境。
需要确保设备接地良好,以防静电干扰校准的准确性。
二、校准步骤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主要包括功率校准、频率校准和电磁场校准。
下面将介绍具体的校准步骤。
1.功率校准功率校准是确保超短波治疗仪输出功率的准确性,通常使用功率计进行测量。
将功率计连接到超短波治疗仪的输出端,然后将超短波治疗仪设置为标准治疗模式。
接着,将功率计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之后,将超短波治疗仪输出功率调至标准值,再次使用功率计进行测量,确保输出功率的准确性。
3.电磁场校准将电磁场测量仪放置在超短波治疗仪的治疗区域内,然后将超短波治疗仪设置为标准治疗模式。
接着,使用电磁场测量仪进行测量,确保电磁场的均匀性和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三、校准后的处理在校准完成后,需要及时记录功率、频率和电磁场的校准结果,以备日后查阅和比对。
2.设备清洁校准完成后,需要对超短波治疗仪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的卫生和整洁。
3.设备维护校准完成后,需要对超短波治疗仪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设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医疗工作者在进行校准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认真、细致地进行校准工作,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疼痛。
为了确保超短波治疗仪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校准。
下面将介绍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校准器是进行超短波治疗仪校准的关键设备。
校准器是一个精密的电子设备,具有测量功率和频率的功能。
用于测试治疗仪输出的功率和频率,从而确保其输出的结果准确可靠。
在进行校准之前,需要确保超短波治疗仪已经预热并处于正常工作温度。
将超短波治疗仪连接到校准器上,并将校准器和治疗仪与电源连接。
接下来,根据超短波治疗仪的说明书,设置治疗仪的输出功率和频率。
通常情况下,校准器会提供一系列已知功率和频率的信号供治疗仪进行校准。
启动超短波治疗仪,观察校准器上的读数。
利用校准器的功率和频率读数,检查治疗仪的输出是否与校准器上的读数一致。
如果读数一致,则表示治疗仪的功率和频率已经校准正确。
如果校准器的读数与治疗仪的输出有偏差,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超短波治疗仪的说明书,调整相应的参数,使得校准器上的读数与治疗仪的输出一致。
当调整完成后,将超短波治疗仪的参数和校准结果记录下来,并将校准器从治疗仪上拆下。
关闭超短波治疗仪,断开电源连接。
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安全性。
校准方法包括连接校准器和治疗仪、设置参数、观察校准器的读数、调整参数以及记录校准结果等步骤。
通过校准,可以确保超短波治疗仪输出的功率和频率准确可靠,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docx

JJG(吉) 29-2005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超短波治疗机( 100W~500W)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包括更换振荡管后)和使用中检定。
2引用文献GB9706.1—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T 14710—1993 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91086—1999 超短波治疗设备技术条件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3.1术语3.1.1 超短波治疗机:工作频率为 40.68MHz,产生电场或磁场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仪器。
3.1.2额定输出功率:在一秒钟时间内,平均计算传给30至150欧姆负载电阻的最大高频功率。
3.2计量单位3.2.1工作频率单位为“兆赫兹” ,符号为“ ΜHz”。
3.2.2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 ,符号为“ W”。
4概述超短波治疗机是一种医用物理治疗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极板形式发出高频电场,使人体表层和深部组织都均匀加热,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主要由整流电路、推挽振荡电路、治疗极板组成,见图1整流电路推挽振荡电路极板图 1仪器工作原理图5计量性能要求5.1工作频率误差:40.68ΜHz±1.5%。
5.2额定输出功率误差:不超出标定的额定输出功率的±20%。
5.3稳定性:在额定输出功率80%点上,输出功率变化不大于±10%。
5.4 最低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在 250W以下(含 250W)应不低于额定输出功率的 20%,额定输出功率在 250W以上(不含 250W)应不低于 50W。
5.5患者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5.6绝缘电阻:不小于20Μ。
5.7外壳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6通用技术要求6.1面板铭牌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标有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及额定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
6.2显示仪表、指示灯应完好,不应有影响仪器准确度的损伤。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高频电磁场的作用来帮助患者进行治疗。
但是在使用超短波治疗仪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校准,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下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一、检查设备在进行校准之前,首先需要检查超短波治疗仪的外部及内部情况。
外部检查包括检查设备表面是否有损坏或脏污,按钮是否灵敏,指示灯是否正常等。
内部检查包括检查连接线是否牢固,电源线是否完好,散热孔是否通畅等。
确保设备外部及内部都没有异常情况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校准工作。
二、检查配件超短波治疗仪通常配有一些特定的治疗头、导管等配件,这些配件在进行治疗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校准之前,需要对这些配件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头的电极是否完整、导管是否漏水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如果发现配件有损坏或异常,需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三、连接电源在进行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之前,需要将其连接到电源上并打开电源开关,确保设备可以正常通电。
一般情况下,超短波治疗仪的电源开关位于设备的侧面或底部,打开电源开关后,设备的显示屏或指示灯应该能够正常亮起。
如果发现设备无法正常通电,需要检查电源线、插头等是否损坏,或者尝试更换其他电源插座进行测试。
四、校准参数超短波治疗仪在进行校准时,需要对其一些重要的参数进行检查和设置。
首先是功率参数,一般超短波治疗仪的功率范围在100W至500W之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其次是频率参数,超短波治疗仪的频率通常在27.12MHz左右,也需要根据治疗需要进行设置。
还需要对治疗时间进行设置,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治疗。
这些参数的设置可以通过设备上的控制按钮或者屏幕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需要确保参数的设置是准确的。
五、检验辐射超短波治疗仪在工作时会产生高频电磁场辐射,为了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对设备的辐射进行检验。
超短波疗法

超短波疗法操作程序:1、治疗前患者除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取舒适的体位,治疗部位可不裸露。
高热治疗时则需裸露。
治疗时则需裸露治疗部位。
2、选用治疗需用的电极,采用电容场法治疗,电极放置的方法不同。
3、检查治疗仪的各开关,旋钮是否在适合的位置,电流输出是否在零位,电极电缆插头是否固定在输出孔内,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1-3分钟。
4、将治疗仪接通“高压”调节输出钮至“治疗”档,再调节“谐振”钮,使仪器工作到谐振状态,此时电流表指针上升至最高点,氖光灯测试亮度最大。
高热治疗恶性肿瘤时应在治疗开始5分钟内达到治疗要求的温度。
5、治疗剂量的分级与短波疗法相同。
应按照治疗仪的输出功率,病灶部位的深度与患者温热感的程度,调整治疗电极与皮肤的间隙来达到治疗剂量的要求。
微热量治疗时,小功率治疗仪浅作用时,电极皮肤间隙为0.5-1厘米,深作用时为2-3厘米;大功率治疗仪浅作用时,电极皮肤间隙3-4厘米,深作用时为5-6厘米。
无热量或温热量治疗时应适当加大或减小电极皮肤间隙。
不得仅按治疗仪的电表读数或氖光灯的亮度来划分,调节治疗剂量,不得用失谐法来调节治疗剂量。
6、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高热治疗时注意温度监测记录,以便及时调节输出。
如患者感觉过热、烫痛,应中止治疗,检查治疗部位有否烧伤,如有烧伤应及时处理。
7、一般每次治疗15-20分钟。
8、治疗完毕,将治疗仪输出调回零位,关闭高压与电源。
注意事项:1、头部及小儿和老人的心区不宜进行大功率超短波治疗。
2、大功率超短波治疗不宜采用单机法。
3、小儿骨垢、眼、睾丸、心脏、神经炎、神经丛对超短波敏感部位,不宜采用大剂量。
4、慢性炎症、慢性伤口及粘连患者不宜进行过长疗程的超短波治疗,以免引起结缔组织增生过度而使局部组织变硬、粘连加重。
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

JJG(吉) 29-2005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超短波治疗机(100W~500W)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包括更换振荡管后)和使用中检定。
2引用文献GB9706.1—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T 14710—1993 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91086—1999 超短波治疗设备技术条件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3.1术语3.1.1超短波治疗机:工作频率为40.68MHz,产生电场或磁场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仪器。
3.1.2额定输出功率:在一秒钟时间内,平均计算传给30 至150 欧姆负载电阻的最大高频功率。
3.2计量单位3.2.1工作频率单位为“兆赫兹” ,符号为“ ΜHz”。
3.2.2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 ,符号为“ W”。
4概述超短波治疗机是一种医用物理治疗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极板形式发出高频电场,使人体表层和深部组织都均匀加热,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主要由整流电路、推挽振荡电路、治疗极板组成,见图 1整流电路图1 仪器工作原理图JJG(吉) 29-20055计量性能要求5.1工作频率误差:40.68 ΜHz±1.5%。
5.2额定输出功率误差:不超出标定的额定输出功率的± 20%。
5.3稳定性:在额定输出功率80%点上,输出功率变化不大于± 10%。
5.4最低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在250W以下(含250W)应不低于额定输出功率的20%,额定输出功率在250W以上(不含250W)应不低于50W。
5.5患者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5.6绝缘电阻:不小于20Μ 。
5.7外壳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6通用技术要求6.1面板铭牌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标有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及额定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
6.2显示仪表、指示灯应完好,不应有影响仪器准确度的损伤。
康复科超短波仪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康复科超短波仪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规程:1、开始使用前,先将电极片的插头插入主机插口中,然后插上电源插头,打开电源。
2、用干燥毛巾作衬垫,将两电极板对置放在患者的治疗部位(建议后排的电极朝下放置,可有效防止两电极线交叉)。
3、将“输出调节”旋至“0”位置(先回零)。
4、“治疗时间20分钟”,是从“零位”指示灯熄和“治疗”指示灯亮开始计时。
开关上绿灯亮,“零位”指示灯也亮,电子管开始预热。
约二分钟后,“治疗”指示灯亮,电疗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将“输出调节”旋至所需档位。
按治疗需要选择治疗剂量,一般急性疼痛和手外伤选用“1”档,慢性疼痛或炎症选择“2或3”。
6、转动“输出调谐”,观察“电流表”,找出谐振点(电流数值最大)。
7、当“治疗时间”结束,输出自动切断,电流表指示为零,“治疗”指示灯出现闪烁并发出“嘀、嘀”声音。
应将“输出调节”旋回“0”位置,再从患者身上取下电极板。
8、治疗结束后:将“输出调节”调至“0”即可。
9、关机:要求先将“输出调节”调至“0”,才可以关机二、注意事项1、治疗时,治疗区域及其邻近不应有金属物品,当体内有金属物品而又必须治疗时只能用很小的剂量。
2、治疗时一般无须除去衣服,请勿与人体直接接触,可用干厚毛巾间隔开,但必须注意如有汗湿、尿湿以及伤口纱布浸湿时应换干后方可进行治疗。
3、治疗前应询问及病人的局部知觉,如果湿度觉迟钝或丧失者,治疗应慎重,剂量宜偏小。
4、阻塞性动脉病禁用大剂量,最好在对称侧肢体或相应植物神经节上进行治疗。
5、为了安全使用,在使用前请检查电极,如有损坏的情况就要更换新品。
6、本机对电视机、音响、收音机、电话机、等会产生干扰,使用时请勿与本机共同使用同一插座,并尽量远离本机,避免干扰。
7、请避开高温、灰尘多和湿气重的场所,以免会缩短机器寿命,造成机器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超短波治疗机(100W~500W)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包括更换振荡管后)和使用中检定。
2 引用文献
GB9706.1—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T 14710—1993 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YY91086—1999 超短波治疗设备技术条件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1.1 超短波治疗机:工作频率为40.68MHz,产生电场或磁场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仪器。
3.1.2 额定输出功率:在一秒钟时间内,平均计算传给30至150欧姆负载电阻的最大高频功率。
3.2 计量单位
3.2.1 工作频率单位为“兆赫兹”,符号为“ΜHz”。
3.2.2 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符号为“W”。
4 概述
超短波治疗机是一种医用物理治疗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极板形式发出高频电场,使人体表层和深部组织都均匀加热,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主要由整流电路、推挽振荡电路、治疗极板组成,见图1
图1 仪器工作原理图
5计量性能要求
5.1 工作频率误差:40.68ΜHz±1.5%。
5.2 额定输出功率误差:不超出标定的额定输出功率的±20%。
5.3 稳定性:在额定输出功率80%点上,输出功率变化不大于±10%。
5.4 最低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在250W以下(含250W)应不低于额定输出功率的20%,额定输出功率在250W以上(不含250W)应不低于50W。
5.5 患者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5.6 绝缘电阻:不小于20ΜΩ。
5.7 外壳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面板铭牌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标有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及额定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
6.2 显示仪表、指示灯应完好,不应有影响仪器准确度的损伤。
6.3 开关调节旋钮(或调节孔)应能正常使用。
6.4 外接导线及插头、插座应安装牢固,连接可靠,无松动现象。
6.5 机壳接地良好,安全可靠。
7 计量器具控制
7.1 检定条件
7.1.1 检定设备
7.1.1.1 频率计:10Hz~60ΜHz,±0.4%。
7.1.1.2 功率测量装置:±5%;
7.1.1.3 绝缘电阻表:500V/500ΜΩ,1级。
7.1.1.4 漏电流测量仪:准确度优于1%,含200μA量程。
7.1.2 工作电源电压: 220V±22V,频率50Hz±1Hz。
7.1.3 环境条件
7.1.3.1 环境温度:15℃~35℃。
7.1.3.2 相对湿度:≤80%。
7.1.3.3 大气压强:96kPa~104kPa。
7.2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7.2.1检定项目见表1
表1 检定项目
7.2.2 最低输出功率的检定
检定时,先将检定装置与被检仪器连接好,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一般为3min~5min),预热结束后,将仪器调至第一档位(粗调),反复调谐输出电流(细调),直至电流表示值最大,稳定后测量其输出功率,并记录。
输出功率用下式表示:
P
min
=UI
式中: P
min
—输出功率,单位为W;
U —输出电压,单位为V;
I —输出电流,单位为A。
7.2.3 额定输出功率误差的检定
“7.2.2”条测量结束后,在不关机的情况下,调节粗调各档位,然后反复调谐输出电流(细调),使电流表示值由小到大,仪器的输出功率达到额定输出功
率,示值稳定后每隔3min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并取平均值为P
i
,其输出功率误差用下式计算:
δp=
Po Po
P
i×100%
式中: δ
p
—额定输出功率误差(%);
P
i
—测量值的平均数,单位W;
Po—标称的额定输出功率,单位为W。
7.2.4 稳定性的检定
在 “7.2.3”条测量完成后,再将输出功率调节到额定输出功率的80%,示值稳定后, 在1min 内, 连续取3个示值,取平均值为P 初, 然后在80%点上连续工作30min, 再进行测量,在1min 内连续读取3个值,取平均值为P 续 , 输出功率稳定性用下式计算:
L=
续
初续初p p p p +-)(2×100%
式中: L — 输出功率的稳定性(%);
P 初 —初次测量显示平均数,单位为W;
P 续 —工作30min 后的测量显示平均数,单位为W 。
7.2.5 工作频率误差的检定
在仪器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通电预热后,将频率计测量线接到仪器两极板的插接处;先调节各档位(粗调),再反复调谐输出电流(细调),使电流表示值最大,稳定后在(1~2)min 内测量其最大输出频率,并记录5个示值,取平均值为f ,其输出频率误差用下式计算:
δf =
68
.4068
.40-f ×100%
式中:δf -工作频率误差(%);
f -测量值的平均数(ΜHz )。
7.2.6 患者漏电流的检定 7.2.6.1 检定方框图见图2
~加入110%的额定电网电压
图2 患者漏电流检定方框图
7.2.6.2将漏电流测量仪地线接于被检仪器的外壳或接地端子,将漏电流仪“输入”端接于板上(金属部位)。
7.2.6.3 超短波治疗机在接通110%的额定电网电压后,在内高频发生器处于非工作状态(即预热状态),但所有的电源变压器均需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读取漏电流测量仪示值,为被检仪器的患者漏电流。
7.2.7外壳漏电流的检定
7.2.7.1 检定方框图见图2
加入110%额定电网电压
~
图3 机壳漏电流检定框图
7.2.7.2断开超短波治疗机的供电线中的地线和机壳地线,将超短波治疗机引入漏电流仪的“输出”端。
7.2.7.3按7.2.7.2给出的细则操作。
7.2.8绝缘电阻的检定
将绝缘电阻表的一端接到超短波治疗机输入电源(相线)上,另一端接到地线上,在施加直流电压 1min后,读取示值为绝缘电阻。
7.3检定结果的处理
7.3.1 检定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证书,检定不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7.3.2 判定原则为:“计量性能要求”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可判定该仪器不合格;“通用技术要求”不做是否合格的判定项目。
7.3.3 超短波治疗机的检定周期不超过一年。
——————————————
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一、检定条件: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大气压强: kPa;主标准器型号:,编号:测量不确定度及覆盖因子:
二、检定项目及结果:
检定项目检定结果
1、通用技术要求:
2、工作频率误差:%
3、最低输出功率:W
4、额定输出功率误差:%
5、稳定性:%
6、患者漏电流:μA
7、绝缘电阻:
8、外壳漏电流:μA
以下空白
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记录格式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