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魅力

合集下载

中国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中国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中国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中国古诗词文化的魅力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浓厚的历史底蕴:中国古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文人。

这些文人通过他们的作品,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记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2. 精练的表达形式:古诗词以其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贯穿了中国文学史的各个时期。

古人通过有限的文字,巧妙地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哲理,使人们在阅读时能够产生共鸣和启发。

3. 深刻的思想内涵:中国古诗词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儒家的伦理道德、道家的自然哲学、佛家的人生观等。

古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探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4. 多元的艺术风格:中国古诗词文化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和形式,如咏物诗、山水田园诗、爱情诗等。

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审美趣味,展示了丰富多样的美学追求。

5. 深入人心的影响力:中国古诗词流传至今,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人的诗词经典作品被广泛传诵,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语言和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中国古诗词文化因其浓厚的历史底蕴、精练的表达
形式、深刻的思想内涵、多元的艺术风格和深入人心的影响力,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这种魅力不仅吸引着国内外的文化爱好者,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的途径。

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是主要特点。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美的全部特征,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生命体验;完善的艺术形式;开阔的想象空间。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非常多致谢意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中国诗词已经沉淀为历史,其中的意境难以超越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是主要特点。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美的全部特征,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生命体验;完善的艺术形式;开阔的想象空间。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非常多致谢意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古诗词还具有丰厚的精神内涵,既有感情作用,也有社会作用,能够“抒情达意”。

古诗词演读着历史、传播着文明、代表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展现着中华民族深沉的人文情怀。

而且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很有特色的部分。

诗词能够在人生无味的时刻唤起热情与冲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中国诗词已经沉淀为历史,其中的意境难以超越复制。

诗,要像凝神品茗一样方能辨析诗词意象细微的情感色调,领略包孕其间的隽永意味。

对此,作者征引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落花意象,作了范例性的阐释:落花的固有涵义是花卉凋落,引申为春光逝去、青春短暂以及美好事物的幻灭等意义。

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
答: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凝练简洁:古代诗词语言凝练简洁,寓意深远。

通过极少的文字,古人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强烈的共鸣。

2. 意境优美:古代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优美的画面和感人的场景。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美好世界。

3. 情感真挚:古代诗词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还是家国情怀,诗人都能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共通之处。

4. 哲理深刻:古代诗词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探讨,诗人能够揭示出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

这些哲理思考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适性,能够让读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共鸣。

5. 韵味无穷:古代诗词具有韵味无穷的特点,无论是押韵、格律、对仗还是排比等修辞手法,都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这种韵味无穷的特点也是古代诗词能够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之一。

6. 传承文化: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古代诗词,读者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

这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塑造读者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体现在语言凝练简洁、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哲理深刻、韵味无穷以及传承文化等多个方面。

这些魅力使得古代诗词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人
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谈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价值与魅力的认识

谈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价值与魅力的认识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与魅力。

在我看来,中国古典诗词的价值和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瑰宝。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在人们心目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与其蕴含的思想、文化、历史等方面密不可分。

这些诗词通过表达作者对自然、生命、爱情、人生等方面的感悟,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底蕴,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其次,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这种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诗歌形式、意境、音乐性等方面。

中国古典诗词往往采用押韵、平仄等修辞手法,使得诗词的语言更加优美、动人,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中国文学的特点。

此外,中国古典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描绘,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让人们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和内心的震撼。

同时,中国古典诗词的音乐性也是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之一。

许多古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曲调,这种音乐性既能够增强诗词的艺术感染力,也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第三,中国古典诗词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符号、历史事件、传统礼仪等元素,这些元素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价值观念和艺术风格等方面。

例如,杜甫的《登高》以“凌云壮志”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关切;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于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这些诗词中的文化内涵既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深入思考人生、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中国古典诗词还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满足。

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中,阅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人们暂时摆脱现实的压力,享受到一份纯粹的美感和内心的宁静。

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思维,让人们在阅读中得到愉悦和满足。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和感染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感、思想和智慧,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在于其深刻的内涵、婉约的风格和流传千古的价值,它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

古典诗词的魅力之一在于其深刻的内涵。

中国古代诗人在极为有限的词汇和篇幅中,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智慧。

古典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表达,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传达。

在古代社会,诗词是表达个人情感、抒发社会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诗词,诗人们表达了对国家、社会、家庭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对酒的赞美、对生活的豁达、对人生的豪迈,让人感受到诗人纵情豪迈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的对社会风气、政治腐败的批评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这些都是古典诗词深刻内涵的体现,它们激发着读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成为中国古典诗词永恒的魅力所在。

古典诗词的魅力还在于其婉约的风格。

中国古典诗词追求婉约的艺术风格,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古代诗人们善于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色、表现个人的情感和抒发社会的思想,展现出了古典诗词特有的意境和韵味。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对壮美自然景色的描绘,杜甫的《丽人行》中对美丽女子的赞美,都展现出古典诗词婉约的风格和意境的渲染。

这种以简洁而抒情的风格,让古典诗词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这种婉约的风格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吸引世人的魅力所在。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了千年的文化传统,成为世人推崇和喜爱的文学形式。

古典诗词以短小精悍、意蕴深远、语言华丽而著称,它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情感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源自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

古代诗人们在有限的字数内,通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的词语,表达出了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孤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这种简练而有力的表达方式,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诗人的情感,也可以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

古典诗词凭借其语言的细腻和灵动,唤起了人们对生活、情感、自然和人生的共鸣,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和永恒。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还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古代诗人们通过诗词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感悟,展现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对人生沧桑和社会变迁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感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古典诗词中,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能够得到启迪和感悟。

这种深刻的内涵,使得古典诗词不仅成为了文学艺术的精品,也成为了人们心灵的风景。

古典诗词所散发出的魅力,也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价值。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典范。

它承载着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的精髓,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在古典诗词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体味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古典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

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主要在于其语言美。

诗词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其辞采丰富、表意精准、凝练。

XXX、陆机、XXX都强调了诗词遣词用语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诗词通过炼句、炼字、诗眼等艺术手段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XXX、XXX、XXX等都追求诗词语言表达的准确、形象、精炼。

除了语言美,中国古典诗词还展示了形式美和音韵美。

汉语使用单音节字,字与字之间搭配组成词,由词再组成句,由句再组成文。

因此,要想诗词流畅、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就要考究字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声律。

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双声、叠韵、叠字、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并要求诗句、词句在对仗和格律上长短一致、工整对称,既易于记忆、朗读,又富有音韵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形式和格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诗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再到唐初,诗句开始形成讲究平仄和押韵的规范,篇幅字数固定,结构规律上,都有了一定的格式。

最终,讲究形式和音韵的格律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基本形式,之后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更是具有统一的词调和曲牌,依据不同的词调曲牌来表意。

诗词的形式和格律,重缓急相间,长短有致,抑扬顿挫,韵调谐和,丰富了诗词的表现力和艺术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还在于它的自然美。

这种自然美展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大好河山,蕴含着中华民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诗意理念。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XXX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XXX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异域风情;有XXX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和XXX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等江南春色;有XXX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XXX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等山水田园;有XXX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和XXX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湖光天色;还有XXX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以及XXX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等等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世界和审美观念。

它以音乐性、意境性和象征性为特点,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下面是我对中国古典诗词魅力的一些总结。

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古人十分重视诗歌的音韵美,注重字的押韵、句子的平仄和节奏感。

古典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选择和搭配,以达到音韵的和谐和节奏的流畅。

这种语言美不仅使诗词具有律动感,更增添了诗情画意的浓郁色彩。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古人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写实生活场景或者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复杂的思想,抓住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那一面。

这种审美方式更加注重情感的内涵,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中国古典诗词的象征意义丰富多样。

古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或者写实生活,赋予了一些人物、物品或者景观以特定的象征含义。

这些象征意义往往是丰富的、深刻的,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青青”代表着青春年华,“子衿”则象征着女子多情的韵味,每个字都隐藏了丰富的意义,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古人的诗词往往是经过反复雕琢而成,每一个字句都经过斟酌、推敲,力求达到准确而精炼的效果。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卓越的艺术手法,古人达到了诗意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古代诗人们也关注伦理道德,脱离个人私利而宣扬人文关怀,给读者带来人生智慧和启迪。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语言优美、意境丰富、象征意义多样、艺术价值高和人文关怀的特点,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一种深深吸引人们的文化现象。

读古人的诗词,如同打开一扇窗,展现了一个世界的广阔与丰富,让人们重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欣赏古典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感悟和感叹自然和人生的美好,也能够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和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是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人推荐他,谁呢?韩朝宗,大家不一定熟悉,李白有两句话,大家应该知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朝宗他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官,他欣赏孟浩然的才华,他说浩然间代清律,他说这样的人才不是每一个时代才有的,是隔代才会出现的。如果把这个人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给他一个官位的话,必有莫如之颂,他一定像《诗经》里面的畿辅,就是说孟浩然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一定会大有作为。有一次他要回到长安述职,他就一块把孟浩然带到长安去,事先在朝廷里给他做宣传,然后就跟孟浩然约好日期之后带他去见皇帝。谁知道有一次已经约好了时间了,正式要去见皇帝的时候,孟浩然正在和自己的朋友们在饮酒,谈得很开心,很快乐,这个时候座席上就人提醒他,你今天要去见皇上的,你这样不妥当吧,你这样做不对吧,浩然说,我已经喝酒了,人生不就是行乐吗?哪有时间顾及其他的事呢?我不去了。他就放弃了这次机会。可见,这个人虽然追求功名,但是从骨子里来讲还是淡漠功名的。有韩朝宗这样的人去推荐,他居然还爽约,韩朝宗何许人也,连李白都很佩服,李白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我只要认识韩荆州就心满意足了。
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
作者:曾大兴 来源:博古网 阅读: 2819 更新:2010年02月11日
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二十七讲现在开始!今天的主讲嘉宾是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曾大兴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古典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那些伟大的心灵和智慧的大脑,为我们建立了璀璨的文化星空。古典诗词也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情感。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话叫“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是所志,也是诗字所志,所以,每一首诗就是一首情感。五千年来的诗歌就会聚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情感。古典诗词也积累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品质。比如说简单、宁静,比如说温柔,敦厚,忠正,和融,高明,博远,这些优秀的文字都表达着我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的理想。我记得林语堂说过,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是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
孟浩然和他的作品
我们先介绍一个人,孟浩然,这个人大家也不陌生,我们今天只是换一个角度来讲他。孟浩然是襄州襄阳人,就是现在的湖北的襄樊,和我还是老乡,他是唐代田园派的代表诗人,和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新唐书》、《旧唐书》、《唐才子传》等等著名的史书都讲到他,首先是说他隐于鹿门山。我这里要补充一下,孟浩然一辈子不仅仅是住在鹿门山,他在鹿门山有别墅,但是除了鹿门山以外,他在襄阳城还有一个主业,叫“涧南园”。大家看这首诗:
“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
可能有朋友会问,说古典诗词是传统的文学,传统的文学跟现代人有关系吗?有作用吗?有魅力吗?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个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的话“一切真的历史都是现代的历史”,我现在把他这句话稍微做一点延伸,我觉得“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代文学家所面临、所描写、所表达的许多问题,今天仍然存在,仍然是我们今天所要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古典诗词的普世价值之所在。古人的精神世界和我们是相通的,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有两重含义,一个从客观上来讲,古典诗词当中确实有许多和我们现代相通的地方。第二,走主观上来讲,我们读古典诗词应该具备一副现代的眼光。
曾大兴是我省著名的唐宋诗词专家,他在电视上开讲过一个栏目,叫“大兴说词”,他在中国的学界是最早研究作家、诗人与地理的关系,制定了中国文学的地图。他还对我国古典诗词的这些研究的专家,这些研究的大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描绘了我国灿烂的词学的天空。在广州大学,曾大兴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学生们在评师网上说他洞察敏锐,谈吐优雅,知识渊博,讲话大气,他的课堂从来不缺少笑声和掌声还有坐无虚席的学生,让我们记住来自湖北的曾大兴教授!
李白何许人也,李白可以说是当时天下第一狂士。李白如此重视的人,孟浩然还爽约,可见,孟浩然的道行可能比李白还要高。李白写过这样一首诗赞美孟浩然,我刚才说李白是一个狂人,在他的心目当中能够得到他的赞美的人是不多的,比如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李白的第一大粉丝,写了很多诗歌歌颂李白,但是我们看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基本上是敷衍,杜甫比李白小11岁,跟在李白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跑。但是,李白写给孟浩然的就不一样了,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孟夫子他的风流,文才天下皆闻,他最著名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红颜弃轩冕”,轩冕在这里就是指高官厚禄,说孟浩然年轻的时候不做官,不求功名,老了卧松云。直到老了都是以松云为伴,写他的隐私生活。醉月频中圣,就是指喝醉了酒。迷花不事君,所谓不事君,就是不愿意为朝廷服务,不愿意出来做官。“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说孟浩然是高山,所以,我们就看到在当时孟浩然的地位是很高的,李白如此的推崇他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但是,就是一个这样一个人,虽然求过两次官,但是从骨子里是淡薄功名的人,真正机会来的时候他又不愿意去抓住。
《新唐书》、《旧唐书》、《唐才子传》这些著名的史书都有记载,这些有一些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说孟浩然到长安是40岁,这个时候应该是开元17年,这个时候王维虽然在长安,但是没有做官,王维是开元9年的进士,然后就做太乐城,就是管音乐这个机构的第二把手。但是,由于他的演员表演了皇师之舞,所以就触犯了某些规矩,这样就被贬官,做一个司仓将军,在这之前他就在济州。所以,孟浩然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这个时候王维虽然在长安,但是他没有官职,是闲居。王维一直到开元23年,也就是张九龄做了宰相提拔了王维,让他做到了右拾遗,那时候王维是一个赋闲在家的人,他不在作官,这是第一点不符合事实。第二点,孟浩然是一个布衣,布衣是不可以入内宫的,这个属于犯禁。第三,既然孟浩然已经犯禁了,而且还冒犯了皇帝,这就应该受到处分,不应该是放还了事,所以这些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基本事实这个层面还是符合历史的。孟浩然毕竟到了长安,毕竟和王维是朋友,毕竟参加了进士考试,毕竟没有被录取,毕竟最后是回到了襄阳,这些基本事实是正确的。这件事情就说明这个人求过官,不是说一辈子隐居在襄阳,这是第一次求官。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这里就出现澗南,就是澗南园,这里我要补充一下,他不是一辈子都住在弊庐在郭外。还有一个问题要纠正一下,过去别人都说孟浩然终生隐居,这个不正确,孟浩然这个人在40岁以后他曾经出山,他一共有两次求官的经历。一次是在他40岁的那一年,也就是开元十七年他到了长安,参加了进士考试,考试失败了,据说就是在这次他很偶然的碰到了唐玄宗,据新唐书记载,说王维把他邀进内属,跟他谈事的时候,还没有坐下多久谈玄宗就到了,王维就很紧张,说孟浩然你还是一个布衣,你还不合适见皇帝,你要藏起来,他就藏在了床下。但是,唐玄宗还是看到了,说你家里藏了一个人呀,王维就实话实说,跟他讲,是有一个人,是一个诗人孟浩然,皇帝还很高兴,说这个人我知道,我知道他的名字,没有见过他的人,何必那么紧张,何必躲起来呢?请他出来见一见吧,然后他就出来了,皇帝说你有没有把你的诗带来?他说没有带诗来。他说你没有带来,能不能现场给我做一首诗,于是孟浩然就作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也就是说我没有才学,所以我遭到明主的遗弃,皇帝没有用我。“多病故人疏”是指我既贫且病,过去的老朋友都疏远了我,读了这两句诗之后皇帝就有些不高兴了,便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说你不来求官,我又没有抛弃过你,你怎么能冤枉我呢?于是就说,你回去吧。
下面我们讲讲他的代表作,他的好作品很多,我们今天选的是一些很自然,和人的关系比较和谐的作品,这些作品我们在座的也都很熟悉,今天我们不过是重温一下,我先给大家读一遍: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我们不知道,无法考证,但是肯定是写在襄阳,这就是人家请他去作客喝酒,他就写了这首首诗。“故人”就是老朋友,他准备了鸡邀请我到他的田庄去作客。第二联我到了他的田庄,发现他的田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是一个“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样的自然环境。第三联就是我到了他的庄上之后我们在哪里喝酒,我们喝酒的时候所说什么,在哪里喝酒就叫“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外面就是场和圃,场就是打谷场,圃就是菜园子。中国的打谷场和菜园子是两用的,秋天的时候就作打谷场,春冬的时候就作菜园子,高效率地利用土地。因为这次面对打谷场,摆上自己的酒桌“把酒话桑麻”,桑是桑树,麻是苎麻,这两件东西都是纺织品的重要原料。端着酒杯讲庄稼,讲收成。第四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因为这次喝酒很开心,很快乐,说到重阳日的时候我再来和你一起喝酒。所以“就”就是赏菊。孟浩然的诗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比较平淡,他也不用什么典故,他也不去雕琢字句。意蕴是很深厚的,说他是语淡意不薄。这里面的人和人的关系就是我和故人。
古典诗词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应该说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认为最普遍的,或者说最严峻的问题应该是两点:第一,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第二,道德水平严重下降。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许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这两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就是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与道德水平的严重下降,这就说明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出了严重的问题。现在,我们天天都在讲和谐,其实和谐有两个基本的含义,第一,要建立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二,要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恰好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两个最基本的主题。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讲很多,所以今天只讲这一个问题,就是古典诗词当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古典诗词当中人与人的关系。我不想讲太多抽象的理论,我想跟大家一块重温一些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
再看吃什么?吃的是鸡和黍,那个时候的鸡是走地鸡,黍也是自己家种的,是古代北方主要的粮食。故人等鸡长大了,黍成熟了就请好朋友孟浩然过来,用的都是健康食品,放心食品。而且我们在座的朋友,应该说多少人在广州的郊区都有熟人吧,都有朋友吧,都有故人吧,等他们家的桂圆熟了,等他们家的鸡长大了之后有没有邀请你去吗?没有吧,这就说明你们的关系还没有像孟浩然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关系。用自己养的鸡,用自己种的黍来招待自己的好朋友,这一点不一定是我们现代的人能够比得上的。在哪儿吃呢?我们现在大城市的人有几个人是把朋友请到自己家里来吃?一般都是在餐馆里面吃,在餐馆里面吃大概有几个意义,第一个是懒得做,第二个是显摆一下,觉得我条件很好,我可以带你到餐馆吃。第三个是不是贴心的朋友我不想把你带到家里,不想让你知道的太多。所以,这个关系就隔得很远。古代人是在家里吃的,而且是在哪里吃呢?就是“面场圃”,面对打谷场和菜园子吃,不是在书房里面,是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菜园子的地方吃饭,这就是没有把他当外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