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精选5篇)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精选5篇)演讲稿可以提高演讲人的自信心,有助发言人更好地展现自己。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演讲稿,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演讲稿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篇1亲爱的xxx:学了中国古典文学,我感受到诗歌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
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
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
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
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
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往往不如含义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聘,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
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的知词的人才能感受的出来。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
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
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统治者御用工具和玩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
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
善于将抒情与写实景完美结合。
在唐五代小令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是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精品文档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欢迎参考阅读~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1 学了中国古典文学,我感受到诗歌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
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
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
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
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
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往往不如含义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聘,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
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的知词的人才能感受的出来。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
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1 / 25精品文档分明显。
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统治者御用工具和玩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
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
善于将抒情与写实景完美结合。
在唐五代小令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是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
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情感,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
品诗词魅力悟当代价值发言稿

品诗词魅力悟当代价值发言稿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诗词的魅力以及它在当代的价值。
再说说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自己住着破茅屋,还在风雨中飘摇呢,但是他想的却是天下那些没房子住的人。
这种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宽广。
他的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他那颗善良又伟大的心。
从他的诗里,我们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苦难,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还能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现在这个社会啊,到处都是各种信息,很繁杂。
但是诗词就像一股清泉,能让我们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当我们读着那些优美的诗词,感受着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我们自己的审美眼光也会慢慢提高。
就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这两句诗里,我们看到了沙漠的辽阔、孤烟的挺拔、黄河的奔腾和落日的壮美。
这种美是独特的,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的。
经常读诗词的人,看世界的角度都会变得不一样,一朵小花、一片树叶在他们眼里都可能充满诗意。
而且啊,诗词对我们的情感表达也很有帮助。
有时候我们心里有很多想法和感受,但是不知道怎么说出来。
这时候诗词就能给我们灵感。
比如说当我们思念远方的朋友时,就可以想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既表达了思念,又有一种豁达的情怀。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会给我们力量,让我们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克服困难。
诗词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在当代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无论是它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还是对我们文化传承、情感表达和审美提升的作用,都值得我们去深入品味和学习。
希望大家都能爱上诗词,在诗词的海洋里畅游。
谢谢大家!。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范文(精选4篇)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1春节期间,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引起了师生和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掀起一阵诗词文化热潮。
当然,让《中国诗词大会》备受推崇的,不仅仅是选手的才情和节目的精彩,更重要的或者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古典诗词本身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它们承载着的我们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价值和生命力量。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2二哥到墨西哥讲学,买到一本英文版的《中国诗词》。
他说他读着读着就哭了。
我想到他读那本书时的情景就想笑,在一个陌生的域外城市,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双手捧着一本书,边走边读,边读边哭。
在外国人看来是作秀,在中国人看来是虚伪,那感情丰富得与一个高质量的演艺人员不分上下。
我问他是为什么而流泪,他说为这本书中古词的注解而流泪,那简直是对中国古词的一种亵渎。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成:黄昏时,作战的人死在天涯,肠子流了一地。
我安慰着他,外国人翻译中国古词,能到达那种水平相当不易了,作为中国人,又有多少人或者说还剩多少人能够领略到古词的深邃与瑰丽呢?我曾经在一所师范类大学任古汉语教师,当我在课堂上问到学生一些关于古诗词问题时,他们都显得茫然无措。
我问他们你们下去看不看课本,他们的回答让我惊得目瞪口呆,两个字——没空。
试想,在校读书的大学生都“没空”看这些东西,何况硬逼着苦于生计、累于仕途的人群去研读呢!其实,中国的古诗词包涵着修身立志、处世交际等多方面的知识。
汤显祖在《牡丹亭》第十二出变了个花样,脱离了思呀归呀俗气的字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这是杜丽娘游园后在梦中与理想中的情人柳梦梅相会时想到的疯话。
人生若像花草一样自由相恋,生死在一处,即便有什么酸辛苦楚也决不怨悔。
这样的事情也就是在梦中做一做罢了,世上还有这等好事等待着她?商挺的《潘妃曲》更是让人柔肠百折、荡气回肠: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雁来稀。
弘扬古诗词文化演讲稿范文(通用4篇)

弘扬古诗词文化演讲稿范文(通用4篇)演讲稿不仅要充分体现演讲者独到、深刻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还要对声调的凹凸、语速的快慢、体态语的运用进行设计并加以解释,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弘扬古诗词文化演讲稿范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弘扬古诗词文化演讲稿在我们中华名族的五千多年的画卷中,有一笔不行磨灭的绚丽颜色,那就是古诗词。
初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让我知道了,原来,还有这么一群不为我所知的“种族”,还有这么一种描写事物,抒情达意的方式。
夜空下,手捧古诗词,轻吟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啊,我观察了,我观察了那大诗人苏东坡高举酒杯,与月交谈,豪迈地高唱,怀念着远在他乡的弟弟。
虽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圆满,却最终寄上了美妙的祝福“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何等旷达的胸襟,何等热切的情怀!在书山中苦苦跋涉的我,正欲退缩,耳畔却传来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是啊,求知是何等重要,求知路漫漫,不能停滞,更不能躲避,对,我也要“上下求索”!平日闲适的我也被这沉重感赋上了一层厚厚的愁思:作业做不完,学问学不完,大考小考总也考不完!唉,“这就是命运”!此时的我,深感李清照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可转念一想,人家面对的是国亡,家破,夫死的凄惨,而我只是小小的学习压力,怎能和她相比?况且,不是还有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吗?前景如此美妙,不要被困难吓倒!一股沉重的危机感缓缓地侵蚀着我的斗志,这不堪入目的成果,如一根尖针直插入我“幼小”的心灵。
“胜斗士”怎能经得起这般残酷的挫折?这一跤,让我再也爬不起!这害人的市质检!百无聊赖中,拿起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本,一行小字映入眼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早已烂熟于心的诗句,今日显得如此刺眼与夺目,一点小挫折,小打击,是人生必备的养分品,为的是日后的胜利!对,我要扬起风帆,度过那挫折的海洋!弘扬古诗词文化演讲稿在我成长的旅途中,有这么一个伴侣始终伴随着我——她与我有缘。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精选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精选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精选(上)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中国诗词的魅力。
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安宁。
接下来,我将从历史、艺术和教育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中国诗词的魅力。
首先,中国诗词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诸如《诗经》等古代经典名篇便是经久不衰的代表。
在这些经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审美观念,它们既描绘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人情、劳动、爱情等方面的感悟。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笔耕不辍,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流传下来的作品不仅有所谓的“千古绝艳之作”,也有生活琐事、社会风俗的真实写照,提供了人们研究历史、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其次,中国诗词是一门高度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律和修辞技巧。
诗词经过漫长的积淀和创新,衍生出了多种体裁和风格,其中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词等等。
诗词不仅要求内容深刻,还要注重形式美和音韵感。
比如,五言绝句追求句子简练而意境深远,每句五个字,平仄相间、平仄有序;而律诗则更加讲究音韵和格律的完美结合。
因此,中国诗词在艺术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美学价值被广泛认可和推崇。
最后,中国诗词对于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学习诗词,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提高他们感知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其次,中国诗词深入人心的意象和情感撷取,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人生的丰富多彩,增强他们的情感交流和共鸣能力。
此外,诗词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通过阅读、学习和体会,可以开拓孩子的思维,并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中国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高度的艺术性和重要的教育意义。
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这一瑰宝,用心体味其中的韵味和智慧,让中国诗词继续闪烁着光芒,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精选(下)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刚才我向大家分享了中国诗词的历史、艺术和教育方面的魅力,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对于中国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中华诗词之美演讲稿800字集合5篇

中华诗词之美演讲稿800字集合5篇【篇1】中华诗词之美演讲稿800字有人爱看感人泪下的小说,有人喜爱缠绵悱恻的歌曲,有人钟情闲来独坐碧溪上的垂钓,有人痴迷于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而我,却唯独迷恋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
正当我对生活一筹莫展的时候,婉约、优雅的她正翩地向我走来,她就是唐诗。
我之前是一个不喜欢看书的人,每次看到书,脑袋恨不得要火山爆发,但去年夏天让我改变了这一观念。
那天偶得闲暇,我无声静坐,拿出了那本《唐诗三百首》,静下心来看,无意中发现了诗歌的乐趣,就这样我背会了《咏鹅》,那绿水、白鹅、红掌与蓝天的明丽画面,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与唐诗同行的路上,我看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欣赏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的夏,领略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悟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
在路上,我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友情所感动,被”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之情所动融,被”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的爱国情而默默致敬。
当我对唐诗情有独钟时,古典文化的又一瑰宝——宋词也迎面向我走来,与她邂逅,我一见倾心。
宋词,一种摆脱了绝句律诗束缚的新文体。
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孕育出了千百词人,独树一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豪放派词人苏轼描绘的雄奇之景。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派柳永勾勒的凄清之景。
”塞下秋风来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边疆戍守的范仲淹展示的萧瑟之景。
恋上宋词,我认识了”莫道不消魂,帘转西风,人与黄花瘦“的李清照,崇拜上了”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正当我对宋词爱不释手时,我又与元曲不期而遇,并结为好友。
元曲,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式样,迷上元曲,我了解了《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四大长篇悲剧,但最让我着迷的就是短章——小令。
你看,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
秋思》勾起多少远方游子的思念。
中国诗词介绍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中国诗词的魅力。
中国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中国诗词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一、中国诗词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诗词起源于远古时期,经历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形成了丰富的诗、词、曲、赋等文学体裁。
其中,唐诗、宋词最为璀璨夺目,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二、中国诗词的特点1. 声韵和谐:中国诗词讲究平仄、押韵,使诗歌在朗读时具有优美的音韵效果。
2. 寓意深远:中国诗词往往通过意象、典故、哲理等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意深刻。
3. 简洁凝练:中国诗词追求简洁明了,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
4. 美感强烈:中国诗词注重描绘自然风光、人物情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美感。
三、中国诗词的魅力1. 增强文化自信:中国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国诗词,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2. 提高审美情趣:中国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阅读和欣赏中国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
3. 培养情操:中国诗词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学习诗词,可以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4. 激发创造力:中国诗词在创作过程中,要求作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诗词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四、如何欣赏中国诗词1. 理解背景: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
2. 品味意境: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典故,感受其意境美。
3. 领悟哲理:挖掘诗词中的哲理,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
4. 感受音韵:朗读诗词,体会其音韵之美。
总之,中国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国诗词,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欢迎参考阅读!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1 学了中国古典文学,我感受到诗歌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
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
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
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
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
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往往不如含义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聘,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
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的知词的人才能感受的出来。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
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
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统治者御用工具和玩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
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
善于将抒情与写实景完美结合。
在唐五代小令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是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
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情感,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
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
宋词虽然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情感、灵性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髙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等多种风格。
宋代的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它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
它如行云流水,临风伴月,最擅抒情。
写艳情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
宋词虽然风格众多,但大体上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的词,潇洒超脱,高远清雄。
犹如沙场的英雄,一腔热血,又有恢弘的刚健的气魄。
婉约派的词,犹如淅淅沥沥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声静气。
它典雅精工,情景交融,曲尽情态。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
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
细品苏轼的词,一首首皆是一粒粒珍珠,随便拾起一粒,都光彩照人。
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除了风月柔情,他也把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也把词转化成了言志抒怀的工具。
他用词表现自我,是抗敌御辱的爱国热忱,是怀古的沉郁情思。
他用豪迈磅礴的语句赞历史丰功伟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用起笔恢弘的气势,连接广阔的历史时空,贯穿着无数英雄豪杰。
他用《念奴娇》为我们讲述了辉煌的历史故事,他用雄丽之至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横塑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和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让人忽然醒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寄情与大好河山?内容的大起大落,横绝古今。
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贯穿在他壮丽恢弘的辞藻之中。
高起然后低徊,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至极,雄风浩荡。
品读他的词,是感受热烈奔放风格,是念出短促有力的音律,又是思考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的思考。
在词坛上,以婉约著名的要数那突破束缚的一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
她用委婉细腻的笔触,和女性特有的心灵感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可爱少女。
清新明丽的语言凝练优美,谁都能读出她笔下那妩媚婀娜少女的含羞多情。
她以婉约隽秀的语言,大胆的抒发对丈夫的真挚爱情。
《一剪梅》中,花与水的比喻,请随景生,情景交融,似不经意又无脂粉气。
“云中谁寄锦书来”,又以大雁传书的浪漫吐露相思之苦。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辞藻清新生动,意美音佳,蕴藉而含蓄。
南渡以后,国破,家亡!让这个曾经幸福的闺秀为颠沛流离的孤苦生活而愁。
她“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只有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
“雁过也,正伤心”,又是旧时相识的大雁飞过,可丈夫已死,这锦书以无处可寄。
想想,只有“伤心”。
她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菊花盛开,而自己已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尽是难罢难休得相思!大珠小珠落玉盘似得叠词,急促的节奏,凄婉的情调,把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凝集心头,描绘的淋漓尽致。
让我们不由得伤感起来。
和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是她用最凄美细腻的笔触描绘的她晚年的心境:怎一个愁字了得!品味李清照的词,清如水,纯如酒!这就是宋词的美丽,美在词人满腔爱国热血,美在词人脉脉儿女情长。
千年风霜纵是无情,但词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却依旧生动。
宋词,古典文学园圃中一支艳丽的奇葩,或低徊婉转、清韵悠长;或沉郁顿挫、深厚苍凉。
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方式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曲折幽微的情感,抒发了复杂而婉约的心绪而得到人们的喜爱;它的音韵之美,文字之丽,无与伦比。
在悠远的时空里风神摇曳、芬芳妩媚,萦绕在我们心间,回响在天际……中国诗词的魅力演讲稿2 春节期间,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引起了师生和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掀起一阵诗词文化热潮。
节目中来自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女生武亦姝,掌握的古诗词量超过两千首,并成为第二季决赛总冠军;斩获成语大会和汉字听写大会冠军,飞花令中一人对抗二十五人,夺得亚军的北大才子彭敏;来自内蒙古的65岁王海军,只读了4年书,摆地摊修自行车间隙不忘写诗,3年创作一千多首诗词;来自河北邢台乡村的40岁农民白茹云,8岁起熟读古典诗词,6年前身患淋巴癌住院时,一本《诗词鉴赏》放在床头陪伴左右渡过难关;北大博士生陈更,理工科出身,却满腹文才,获得连续多场的擂主,还有百人团里圆通快递的老曹,气质优雅的主持人董卿,四位点评老师的口才与博识,都让人印象深刻,心生崇敬。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
《中国诗词大会》以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起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建构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即便放眼全球,也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如此灿若星河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
当然,让《中国诗词大会》备受推崇的,不仅仅是选手的才情和节目的精彩,更重要的或者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古典诗词本身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它们承载着的我们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价值和生命力量。
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在于它的语言美。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首先是它的语言美。
具体表现在它的辞采丰富,表意精准、凝练。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其遣言也贵妍”,刘勰《文心雕龙》更是直接点明:“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强调诗词遣词用语的重要性。
故而中国古典诗词炼句、炼字、诗眼等艺术手段,以求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推敲”二字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改诗用“绿”字的故事,诗圣杜甫“为人性僻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达的正是对诗词语言表达准确、形象、精炼的极致追求。
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美还表现在它的形式美和音韵美。
任何文学艺术的创作,都要以外在的形式和具体的结构来体现,诗词的创作也不例外。
特别是汉语有一个与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拼音文字显著不同的特点,就是使用单音节字,字与字之间搭配组成词,由词再组成句,由句再组成文。
因此,对中国文学来说,最基本的成分就是字。
要想诗词流畅、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首先就要考究字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声律。
因而,我们经常见到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双声、叠韵、叠字、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并要求诗句、词句在对仗和格律上长短一致、工整对称,既易于记忆、朗读,又富有音韵之美。
从《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到魏晋南北朝时曹操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再到唐初,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出现,诗句开始形成讲究平仄和押韵的规范,篇幅字数固定,结构规律上,都有了一定的格式。
最终,讲究形式和音韵的格律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基本形式,之后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更是具有统一的词调和曲牌,依据不同的词调曲牌来表意。
诗词的形式和格律,重缓急相间,长短有致,抑扬顿挫,韵调谐和,大大丰富了诗词的表现力和艺术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在于它的自然美。
这种自然美展示的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大好河山,蕴含的是中华民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诗意理念。
在这里,有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异域风情,有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江南春色,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山水田园,有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湖光天色,还有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等等诗词,不胜枚举。
诗人、词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讴歌不是作为旁观者的欣赏,而是把自然作为交流和倾诉的对象,达到物我相融、物我相忘、人与自然共生共长的境界。
于是,便有了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有了韩愈眼中“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的桂林山水,有了姜夔感叹“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中国古典诗词直观鉴赏,表达的是对自然的热爱,但根本目的更多的还是借物言志、寄情山水、感悟人生。
也正因为中国古典诗词所标识的自然景象,让散布在中华大地冰冷生硬的地理景观和山水楼台,有了精神的支撑、人文的温度。
我们心中的苏州,成了寒山寺,成了“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想到的武汉,是黄鹤楼,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我们遥望的西域,是玉门关,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即便未曾到过的地方,也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熟悉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