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节生命之歌》课件[2020年最新]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_生命之歌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音乐_生命之歌教学课件设计

青春,让我们用精彩的
人生去谱写我们的生命
之歌!
我们的生命是母亲赋予的,母爱是伟大 的。在我们出生之前,母亲已哼着摇篮曲, 期待着新生命的诞生。让我们一起闭上眼 睛,回到婴儿时期,再次感受母亲在我们 耳边的细语哼唱······
人生三部什么? ➢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活动与创编
音乐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音 乐陪伴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听!远处 传来了什么声音······
人生三部曲 ——“生命的成熟”
《婚礼场面》 (舞剧《鱼美人》片段)
➢乐曲的音乐特点是什么?
活动与创编
➢乐曲的音乐特点是什么?
锣鼓点的节奏型和快速流动 的旋律线贯穿全曲,生动地 描绘了一幅喜庆热闹的婚礼 场面 。
舞剧在西方统称为芭蕾,即跳舞的意思。 作曲家为各种类型的舞剧所写的音乐就 是舞剧音乐。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 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着重 要作用。
➢这两首音乐特点有什么不同?
摇篮曲具有安静、温柔、亲切的 特点,而后者的形象是描绘婚礼 的热闹喜庆场面。
无论是摇篮边的 催眠曲还是婚礼中 的喜庆音乐,音乐 始终伴随着我们的 人生,包括生老病 死后葬礼中的哀乐。
人生三部曲 —“生命的终结”
活动与创编
《两只老虎》
小调、低沉、缓慢、 悲伤、滑稽、讽刺
《婚礼场面》 《猎人的送葬行列》
舞剧音乐 热闹、喜庆、快板、 锣鼓点节奏型和快 速流动的旋律
交响曲
小调,低沉、缓慢、 悲伤、滑稽、讽刺
结 • 从生命的开始直至
语 :
生命的终结,音乐见证 着人生每一个神圣仪式, 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
经历。蓦然回首,那些美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1节生命之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乐曲的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出《猎人送葬》主题音乐并分析其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教学内容】1、欣赏三首以生命的开始-成熟-终结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2、了解音乐小知识舞剧摇篮曲交响曲。

3、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音乐与人类生命的作用和意义.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记录音乐片段.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课时: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学案: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

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多悦耳动听的摇篮曲。

后来作曲家们对摇篮曲的应用突破了原来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渐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

摇篮曲有它的自身特点,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曲调抒情、优美、静谧;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不用过高过低的音,起伏不大;节拍形式多为2/4、4/4、6/8等复拍子,也有3/4拍子的,节奏、拍节不强调重音,但律动整齐,以适应表现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

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mf);调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调式;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

2、舞剧《鱼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由当时在中国任教的前苏联著名舞蹈家彼·安·古谢夫和他的中国学生们集体编导。

这部舞剧曾分别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和香港地区进行了成功的演出。

1.1生命之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必修音乐鉴赏

1.1生命之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一节《生命之歌》教学设计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课型:综合课课时: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花城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一节生命之歌的内容。

第一节生命之歌有摇篮曲《槟榔树下摇网床》、钢琴组曲《婚礼场面》、交响曲《猎人的送葬行列》三首曲子,根据高一新生的实际学情,我先选了摇篮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来进行音乐教学的。

《槟榔树下摇网床》是一首京族摇篮曲,由黄淑子作词,苏文进作曲。

这是一首女生三声部合唱曲,旋律轻柔优美,速度较为缓慢,节奏给人以摇摆的感觉,极具民族风格。

描绘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

1986年获全国征歌一等奖。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之初的摇篮曲,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聆听分析《槟榔树下摇网床》,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和情感表达。

3.通过《槟榔树下摇网床》与东北《摇篮曲》的对比分析,了解音乐的要素,了解不同地区的摇篮曲都寄托了母亲深深的爱,音乐风格和内容与各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有关,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

4.各地的摇篮曲都是母爱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优秀的民族音乐,要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槟榔树下摇网床》,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和情感表达.了解不同地区的摇篮曲都寄托了母亲深深的爱,音乐风格和内容与各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有关,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

2.难点: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生命之歌》。

(二)新课教学1.提问的方式:人类生命之初是婴儿时期,陪伴婴儿睡觉时的音乐是什么?(摇篮曲)2.先了解摇篮曲的定义。

3.播放京族摇篮曲《槟榔树下摇网床》,并提示学生注意思考两个问题:(1)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2)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补充。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全套)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1节生命之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乐曲的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出《猎人送葬》主题音乐并分析其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教学内容】1、欣赏三首以生命的开始-成熟-终结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2、了解音乐小知识舞剧摇篮曲交响曲。

3、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音乐与人类生命的作用和意义.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记录音乐片段.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课时: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学案: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

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多悦耳动听的摇篮曲。

后来作曲家们对摇篮曲的应用突破了原来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渐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

摇篮曲有它的自身特点,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曲调抒情、优美、静谧;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不用过高过低的音,起伏不大;节拍形式多为2/4、4/4、6/8等复拍子,也有3/4拍子的,节奏、拍节不强调重音,但律动整齐,以适应表现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

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mf);调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调式;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

2、舞剧《鱼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由当时在中国任教的前苏联著名舞蹈家彼·安·古谢夫和他的中国学生们集体编导。

这部舞剧曾分别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和香港地区进行了成功的演出。

第一单元第一节 生命之歌 [课型]_音乐鉴赏 [年级]_高一 [课时]_一 ...(1)

第一单元第一节 生命之歌 [课型]_音乐鉴赏 [年级]_高一 [课时]_一 ...(1)

第一单元第一节生命之歌[课型]:音乐鉴赏[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聆听与鉴赏《槟榔树下摇网床》、《婚礼场面》、《猎人的送葬行列》等曲目,理解“摇篮曲”、“舞剧音乐”、“交响曲”的定义,了解其音乐特点;感受人生中不同阶段的音乐,对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音乐感兴趣,并积极收集、整理与展示。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花城出版社《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节“生命之歌”。

本课的意旨是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历程,谱写着人类的生命之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音乐,而本课介绍的正是人从出生到成年的辉煌,到告别人生的曲目,通过聆听不同阶段的音乐,体验在生活中,音乐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起着什么作用。

[重点]:理解“摇篮曲”、“舞剧音乐”、“交响曲”的定义,了解其音乐特点。

[难点]:理解“摇篮曲”、“舞剧音乐”、“交响曲”的定义,并了解《猎人的送葬行列》源自哪一首熟悉的儿歌,作了什么变化。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多媒体设备、钢琴等。

[教学过程]:【导入】:师:我们的生命是母亲赋予的,母爱是伟大的。

在我们出生之前,母亲已哼着摇篮曲,期待着新生命的诞生。

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回到婴儿时期,再次感受母亲在我们耳边的细语哼唱。

(播放《槟榔树下摇网床》的音乐)师:同学们,你们可否听过其他版本的摇篮曲。

生:……师:我们来欣赏莫扎特的《摇篮曲》师:除此以外,我们接触到的还有东北的《摇篮曲》。

(播放)师: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是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摇篮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播放)师:有哪位同学见过槟榔树和网床?生:……师:也许同学们都没见过,因为槟榔树和网床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生活的一道风景,在我们广东地区是很少见的。

师:那么,大家在聆听这首歌曲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歌曲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呢?生:渔民生活的场景……师:槟榔树下摇网床描绘的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生活的一个场景:海风、槟榔树、网床,在槟榔树下,妈妈轻轻地摇着网床……将一派鲜活的南国风情展现于眼前。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一单元第1节《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节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一单元第1节《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节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一单元第1节《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节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
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学习《第六交响曲》,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2.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与探究,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情绪变化,了解《第六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基本资料。

3.过程与方法:收集、展示、探究、体验、思考。

2学情分析
《第六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作品描述了艰难坎坷的人生旅程,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感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第六交响曲》音乐的变化、乐器的运用。

教学难点:记住副部音乐主题,体验作曲家表达的情感,理解作品内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欣赏视频
播放视频《天鹅湖》片段
师:视频中的舞剧是哪一部舞剧?作者是谁?
生:《天鹅湖》,柴可夫斯基
2【讲授】聆听《第六交响曲》
体验、交流、探究。

花城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4.生命之歌 (共16张PPT)

花城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4.生命之歌  (共16张PPT)

玩味
书P39,请试着用伦巴基本节奏 为牙买加民歌《玛丽安》的第一 乐句伴奏。
桑巴(Samba)
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具有的 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的融进欧洲 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特 点是2/4拍,音符短促的滚动节奏。


咚咚 嚓咚 咚咚 嚓咚
(老师)铃鼓→ (第一组)自制沙锤→ (第二组)小鼓→
(第三组)双响筒→ (第四组)碰铃→
右右
右右
(老师)铃鼓→ (第一组)自制沙锤→ (第二组)小鼓→
(第三组)双响筒→ (第四组)碰铃→
右右
右右
哈巴涅拉(Habanera)
哈巴涅拉是一种舞曲,起源于古巴 岛。2/4拍,弱起的节拍和切分音及 符点音符的运用给人以一种摇曳的 感觉。它的曲调徐缓,并略带缠绵 之情。
伦巴(Rumba)
伦巴,源自十六世纪非洲黑人歌舞 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拉丁美洲,后 在古巴得到发展,所以又叫古巴伦 巴。舞曲为4/4或2/2拍。它的特点 是较为浪漫,舞姿迷人,性感与热 情。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音乐a.
2.
音乐b.
3.
音乐c.
初探拉丁美洲音乐节奏
拉丁美洲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 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 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 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的主导地位。因 此,在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下面 介绍三种最具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和风 格。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全套)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1节生命之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乐曲的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出《猎人送葬》主题音乐并分析其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教学内容】1、欣赏三首以生命的开始-成熟-终结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2、了解音乐小知识舞剧摇篮曲交响曲。

3、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音乐与人类生命的作用和意义.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记录音乐片段.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课时: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学案: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

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多悦耳动听的摇篮曲。

后来作曲家们对摇篮曲的应用突破了原来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渐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

摇篮曲有它的自身特点,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曲调抒情、优美、静谧;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不用过高过低的音,起伏不大;节拍形式多为2/4、4/4、6/8等复拍子,也有3/4拍子的,节奏、拍节不强调重音,但律动整齐,以适应表现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

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mf);调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调式;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

2、舞剧《鱼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由当时在中国任教的前苏联著名舞蹈家彼·安·古谢夫和他的中国学生们集体编导。

这部舞剧曾分别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和香港地区进行了成功的演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