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评定及方案手册.docx

合集下载

膝关节术后康复操作手册--供一级医院使用

膝关节术后康复操作手册--供一级医院使用

第一部分康复方案基本原则一、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分级康复目标:·恢复患者功能:关节活动度、力量、步态、无痛、无慢性炎症·预防及减少并发症: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步态异常二、适用技术·炎症控制:冷敷,非甾体类消炎药物,理疗(激光),·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被动活动(患者自己进行,治疗师进行,关节松动,牵引,支具),主动活动(患者自主、辅助主动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长训练,等张训练,等速训练·功能训练:步态训练,有氧训练·疼痛控制技术:中频电疗、激光照射、超声波·创伤性关节炎的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功能训练三、以上技术可能导致的风险(一)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区域再次骨折,原因·超过骨折区域屈服点的应力:杠杆作用造成的较大的力矩;相对于骨干长轴的剪切力、扭转力、张力;下肢骨折过早负重(二)内固定覆盖区域与未覆盖区域交接区的骨折·骨质疏松:应力遮挡导致内固定覆盖区域废用性骨质疏松;缺乏肌肉的主动收缩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其他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内固定的切割作用:张力带钢丝·不恰当的康复训练:与骨骼长轴呈切线位的作用力、较大的杠杆力矩(三)急性期炎症加重或转为慢性炎症:·处于炎症急性期(术后两周)时,粗暴的被动活动·处于亚急性炎症期时,过度的被动活动、超过组织符合强度的主动活动(四)骨化性肌炎:粗暴的康复训练四、风险预防机制·患者教育—包括生物力学知识、训练方案介绍、潜在风险、疼痛自我管理、健康知识宣教·预警机制:告知何种情况下需要联系手术医生(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严重肿胀)·必要时由手术医生决定下肢开始负重时间·综合骨骼内固定复合体的强度与软组织愈合情况,确定各类康复技术开始使用的时间、带有一定风险的技术在社区及家庭康复中推迟开始使用时间或不应用五、康复技术的分级以上技术中对患者存在一定风险的,包括:关节松动术、牵引、等张训练、腰椎稳定性训练、步态训练(开始负重)。

康复功能评定量表手册范本

康复功能评定量表手册范本

康复功能评定手册康复功能评定手册一、运动功能1.肌力MRC肌力分级法,是在Lovett分级法的基础上以运动幅度的程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细分,若被测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此级右上角叫“+”,稍差则在右上角加“—”,以弥补Lovett分级法评分标准的不足。

MRC分级法评定标准:5能对抗与正常相应肌肉相同的阻力,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N)5-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N-)4+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阻力 (G+)4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 (G)4-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G-)3+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 (F+)3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 (F)3-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F-)2+能对抗重力,但运动范围小于50﹪ (P+)2不能对抗重力,但能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作全范围运动 (P)2- 消除重力影响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P-)1 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运动 (T)0 无任何肌肉收缩 (Z)适用范围:徒手肌力评定主要适用于肌肉本身、运动终板和下运动神经元疾患所引起的肌力变化(尤为肌力低下)的程度及范围,若上运动神经元疾患(如脑瘫、继发于脑血管意外的偏瘫等)引起的肌力变化,性质则不相同,此时虽存在肌力低下,但由于反射活动的变化和整个肌肉协同运动的改变,因此在这种情况时,除非完全迟缓阶段或肌肉功能已恢复至自主随意收缩,否则不宜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方法2.肌张力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3.平衡1)――静态平衡(1级平衡)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姿势;例如:坐或站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肌肉的等长收缩动态平衡自动态平衡(2级平衡):指人体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他动态平衡(3级平衡):指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docx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docx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精神科制目录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6、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8、康复治疗告知书精神障碍康复原则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和精神障碍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

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1)功能训练。

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2)全面康复。

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

这一条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

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

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

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 一3 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

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老年病的护理和康复治疗手册

老年病的护理和康复治疗手册
如脑血栓、脑出血等,可能导致认知障 碍、偏瘫等严重后果。
肺部感染
老年人免疫力降低,易发生肺部感染, 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等危险情况。
针对性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01
02
03
04
定期体检
组织老年人进行定期体检,及 时发现潜在疾病和并发症迹象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讲座和培训,提高老 年人和家属对并发症的认识和
提供心理支持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提供心理疏导、安慰和鼓励 。
营养膳食调整建议
均衡饮食
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 质等营养成分的食物,保证患者
摄入足够的营养。
调整饮食结构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适当 调整饮食结构,如增加蔬菜、水果 的摄入量,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 摄入。
注意饮食禁忌
鼓励家属参与老年人的护 理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 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 况。
家属合作与支持
与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和合 作,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全 方位的护理和关爱支持。
05
家庭照护者培训与指导内 容
家庭照护者角色定位和职责明确
家庭照护者是老年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需要提供日常 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心理支持。
验。
部分医护人员对老年病护理和康 复治疗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 识和技能,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

老年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 境等因素对护理和康复治疗的影 响较大,需要医护人员关注患者
的心理和社会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 年病护理和康复治疗的需求 将不断增加,相关产业将迎
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诊断老年病需综合考虑病史、症 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康复功能评定量表手册

康复功能评定量表手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康复功能评定手册康复功能评定手册一、运动功能1.肌力MRC肌力分级法,是在Lovett分级法的基础上以运动幅度的程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细分,若被测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此级右上角叫“+”,稍差则在右上角加“—”,以弥补Lovett分级法评分标准的不足。

MRC分级法评定标准:5能对抗与正常相应肌肉相同的阻力,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N)5-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N-)4+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阻力(G+)4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G)4-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G-)3+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F+)3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F)3-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F-)2+能对抗重力,但运动范围小于50﹪(P+)2不能对抗重力,但能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作全范围运动(P)2- 消除重力影响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P-)1 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运动(T)0 无任何肌肉收缩(Z)适用范围:徒手肌力评定主要适用于肌肉本身、运动终板和下运动神经元疾患所引起的肌力变化(尤为肌力低下)的程度及范围,若上运动神经元疾患(如脑瘫、继发于脑血管意外的偏瘫等)引起的肌力变化,性质则不相同,此时虽存在肌力低下,但由于反射活动的变化和整个肌肉协同运动的改变,因此在这种情况时,除非完全迟缓阶段或肌肉功能已恢复至自主随意收缩,否则不宜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方法2.肌张力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3.平衡1)――静态平衡(1级平衡)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姿势;例如:坐或站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肌肉的等长收缩动态平衡自动态平衡(2级平衡):指人体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他动态平衡(3级平衡):指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康复功能评定量表手册

康复功能评定量表手册

康复功能评定手册康复功能评定手册一、运动功能1.肌力MRC肌力分级法,是在Lovett分级法的基础上以运动幅度的程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细分,若被测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此级右上角叫“+”,稍差则在右上角加“—”,以弥补Lovett分级法评分标准的不足。

MRC分级法评定标准:5能对抗与正常相应肌肉相同的阻力,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N)5-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N-)4+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阻力(G+)4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G)4-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G-)3+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F+)3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F)3-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F-)2+能对抗重力,但运动范围小于50﹪(P+)2不能对抗重力,但能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作全范围运动(P)2- 消除重力影响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P-)1 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运动(T)0 无任何肌肉收缩(Z)适用范围:徒手肌力评定主要适用于肌肉本身、运动终板和下运动神经元疾患所引起的肌力变化(尤为肌力低下)的程度及范围,若上运动神经元疾患(如脑瘫、继发于脑血管意外的偏瘫等)引起的肌力变化,性质则不相同,此时虽存在肌力低下,但由于反射活动的变化和整个肌肉协同运动的改变,因此在这种情况时,除非完全迟缓阶段或肌肉功能已恢复至自主随意收缩,否则不宜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方法2.肌张力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3.平衡1)――静态平衡(1级平衡)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姿势;例如:坐或站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肌肉的等长收缩动态平衡自动态平衡(2级平衡):指人体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他动态平衡(3级平衡):指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瘫痪康复评定手册(DOC)

瘫痪康复评定手册(DOC)

康复病案范例公费劳保自费医疗保险望江县人民医院计算机磁盘号住院病案首页标识输入号病案号18401姓名xxx 性别男出生1925年6月12日年龄71岁籍贯河北民族回族国籍中国婚姻丧偶职业医生致残原因1(1.疾病 2.先天 3.工伤 4.交通事故 5.产伤 6.医疗事故7.战伤8.中毒9.其他)重点检查 2 (1.MRI 2.CT 3.肌电图 4.脑电图 5.骨密度 6.X线7.心电图8.超声1996-1-5 短下肢支具好障碍情况:入院2 (1.生活自理 2.大部分自理ADL分数:入院82出院2 3.大部分依赖 4.完全依赖)出院86.5社会康复评价与建议无职业康复评价与建议无康复效果2(1.显著 2.有效 3.无效)康复评定时间 1.1995-10-132.1995-10-243.1996-1-5科主任周XX 2038 主治医王X 2330 住院医实习医病案质量:甲乙丙签首页时间:1996年2月7日签首页主治医:王X 整理李XX 等级李XX 编目周XX 随诊周XX 归档李XX望江县医院第一次出院总结姓名:XXX 病案号18491入院日期1995年10月5日出院日期1996年2月7日住院共125天入院病情摘要及初步诊断:患者1995年4月8日下午突感左侧肢体无力、头晕,当时神志清楚,无头痛、呕吐,血压为200/120㎜Hg。

头部CT示:右基底节脑出血。

经对症治疗一个月,病情逐渐稳定,但遗留有左侧肢体偏瘫。

为进一步康复而于今日来我院。

有高血压病史20年,未曾规律服药。

诊疗经过及效果:(含主要化验、检查结果)入院后血、尿、答辩常规正常。

ALT31.8U/L,ESR30mm/h,HBsAg(-)。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顺钟向转位,不正常心电图。

肢体功能检查:左上下肢田敏分级8级,手指功能8级,手的实用性为辅助手B。

步行功能3级,左半身深浅感觉差,左肩关节半脱位,左足下垂、内翻,ADL为82,5分。

康复治疗与训练成果评估的全面标准与程序

康复治疗与训练成果评估的全面标准与程序

康复治疗与训练成果评估的全面标准与程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康复治疗与训练成果评估的全面标准与程序。

它将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对康复治疗和训练的成果进行准确评估,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评估标准
康复治疗和训练成果的评估应包括以下指标:
1. 患者病情的改善程度
2. 功能恢复的进展情况
3. 生活质量的提高程度
评估程序
以下是评估康复治疗和训练成果的程序:
1. 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史资料,包括疾病诊断、既往治疗情况等。

2. 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病情评估、功能评估等。

3.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和训练计划。

4. 实施治疗和训练计划,并记录治疗过程和进展情况。

5. 定期进行评估,以监测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计划。

6.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治疗和训练成果报告。

报告编写要求
康复治疗和训练成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患者信息和病史介绍。

2. 治疗和训练计划的描述。

3. 治疗过程和进展的记录。

4. 评估结果和治疗效果的分析。

5. 对治疗计划的调整建议。

6. 结论和建议。

综合标准与程序
综合评估康复治疗和训练成果的标准和程序应根据专业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制定。

医疗专业人员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评估方法。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康复治疗和训练成果评估的全面标准与程序的概述。

医疗专业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评估,并编写全面准确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成果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功能康复处方
姓名:性别:年龄:病床号:病案号:诊断:病程天
康复评定结果
改良 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卒中量表)
Fugl-Meyer平衡功能测脑损伤手功能、下肢步行评估
试评分
简化 Fugl-Meyer运动功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量表
能评分
康复项目:
1、一对一徒手运动功能训练:次/天
2、肢体功能训练:次/天
左/ 右
肩肘腕髋膝踝/ 双侧
ROM训练
诱发随意运动
相关肌力训练
诱发、强化分离运动步态训练
运动名称:
3、平衡训练:次/天
内容:静态立位平衡、重心左右转移、重心前后转移、平衡板上训练
4、手功能训练次/天
内容:翻身、起坐、坐位平衡、坐站转移,床- 轮椅转移,更衣,进食,梳洗
5、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次/天
内容:翻身、起坐、坐位平衡,坐位转移,床- 轮椅转移,更衣,进食,梳洗
6、作业、职业功能训练:次/天
内容:磨砂板,木钉(大/ 中 / 小 , 双手 / 单手,捡、插),套圈,滚筒,螺钉,腕关节旋
转,认知训练
7、器械运动训练:次/天
内容:康复踏车,起立床,跑步机,减重
8、中低频电疗:次/天
刺激部位(左/右/双侧):腰背肌,腹肌,斜方肌,冈上肌,三角肌,喙肱肌,伸肘肌,
屈肘肌,腕指伸肌,腕指屈肌,拇指伸肌,外展肌,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
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腓肠肌。

9、生物反馈电刺激:次/天
10: 、其他:轮椅训练,助行器、拐杖使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项目1部位项目 2部位项目3部位)
11、言语治疗 / 吞咽治疗:
近期康复目标:1、位平衡达到级;2、上肢:下肢:
3、患侧下肢负重达到体重的%。

4、ADL:
5.其他
注意事项:
康复医师:治疗师:康复护士:患者或家属:
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